大唐盛世:荔枝點綴的王朝

大唐盛世:荔枝點綴的王朝

三朝元老 等級:新新小狐 送禮物 發消息

樓主

荔枝從一種邊地風物躋身王朝的中心,進而成為史事流傳,變得家喻戶曉,還與一個女人有莫大的干係。她是楊貴妃。楊貴妃愛嗜荔枝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唐玄宗對她「三千寵愛在一身」也是青史留名的,於是便導演出一幕「驛傳荔枝」的鬧劇,與周幽王、褒姒的「烽火戲諸侯」一樣成為歷代文人諷詠的範本。 最著名的莫過於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之一。詩曰:「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可謂怒而不傷,詩人諷喻之情含而不露,盡顯溫潤本色。其實也難怪,據《荔枝譜》記載,唐朝荔枝「洛陽取於嶺南,長安來於巴蜀,雖曰鮮獻,而傳置之速,腐爛之餘,色香味之存者亡幾矣」。身在長安的楊貴妃所享用的荔枝乃由巴蜀涪州驛送而來,千里迢迢,再加上暑天容易變質,即使驛丞快馬加鞭,怕也難保幾分新鮮。因此,使用處理軍國大事的驛騎傳送荔枝也是情非得已。只是,自古紅顏禍水,一代聖明天子亦難免因之而釀成「國破山河在」的悲劇,歸罪起來,荔枝也難免以無罪之身獲有罪之辭了。

只看樓主 回復

發表於 06-08-30 23:33:07

三朝元老的簽名檔

三朝元老 等級:新新小狐 送禮物 發消息

沙發

天寶十五年,即安史之亂的第二年,馬嵬坡之變中,唐玄宗被迫賜楊貴妃自縊。絕世佳人一旦香消玉殞,卻也令人堪哀。張祜的《馬嵬坡》一詩隱隱透露此情:「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殘香粉艷,荔枝猶到馬嵬坡。」亂世最無情,荔枝猶有情。與杜牧對「妃子笑」的吟諷不同,唐朝一些詩人以馬嵬坡之變為基點,從玄宗與貴妃的愛情切入,對亂世的凄風苦雨及其愛斷情傷寄予同情的理解。而睹物思人,荔枝往往成為情感的載體。錢□特別有心,怕玄宗打開思念的缺口,因此免不了千叮萬囑,切莫向皇上進獻荔枝啊!其詩道:「忽憶明皇西幸時,暗傷潛恨竟誰知。佩蘭應語宮臣道,莫向金盤進荔枝。」而杜甫的《解悶十二首》之一卻道:「先帝貴妃今寂寞,荔枝還復入長安。炎方每續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亂後回京,物是人非,驛傳荔枝依舊,獨不見佳人啟齒,唯有悲從中來。詩寫玄宗之傷情極真切,與杜牧詩對讀,一悲一笑,是否也能從一顆荔枝里見出禍福之理與治亂之道呢?「一騎紅塵妃子笑」是貴妃遇見荔枝的心情,並由此衍生出許多悲歡離合的史事,荔枝若有口能言,又當作何感懷呢?曾寫過「梅雨滿江春草歇,一聲聲在荔枝枝」的鄭谷想必和貴妃一樣嗜愛荔枝,故而突發奇想,化身荔枝,開口即言:「平昔誰相愛,驪山遇貴妃。枉教生處遠,愁見摘來稀。晚奪紅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戀,為爾即忘歸。」清人張潮《幽夢影》有言:「荔枝以太真為知己。」其意正源於鄭詩。「南荒何所戀,為爾即忘歸。」在鄭谷眼裡,荔枝集結了一切留戀南荒的理由,足見其可親可愛。無獨有偶,韓□在他的《別李明府》一詩中,也對「胡兒夾鼓越婢隨,行捧玉盤嘗荔枝」等蠻荒邊地的方物津津樂道。有趣的是,詩人鮑防對此不以為然,其詩云:「漢家海內承平久,萬國戎王皆稽首。天馬常銜苜蓿花,胡人歲獻葡萄酒。五月荔枝初破顏,朝離象郡夕函關。雁飛不到桂陽嶺,馬走先過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閣,日暮無人香自落。遠物皆重近皆輕,雞雖有德不如鶴。」詩人或許有懷才不遇的苦衷,故對「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成見與迷信不屑一顧,進而以一支生花妙筆調侃奚落苜蓿、葡萄、荔枝等一切方物。詩末兩句平白如話,而哲思幽邃,取近譬遠,以淺喻深,確是至理。唐人有心,對荔枝眷顧有加,使其丰韻神采隨一部全唐詩流傳至今。閑來誦讀,荔枝的甘醇依舊,「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讓人心旌難抑。更為醉人的是,唐人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恰似「滴滴春霖透荔枝」,搖搖欲墜在古典情懷的枝頭。 發表於 06-08-30 23:33:47

推薦閱讀:

《盛世仁傑》1~20集全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一)
康乾盛世不在於康熙乾隆,雍正才是關鍵,這幾件事情足以說明
頂得住歲月的摧花辣手,才是真的盛世美顏!

TAG:荔枝 | 王朝 | 大唐 | 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