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弟子在上師行持菩薩行過程中加入其中,可獲同等功德
06-09
上師在行持菩薩行的過程中,會積累廣大的福慧資糧,比如傳法、印經書屬於智慧資糧,建造三寶所依的殿堂、放生、行善屬於福德資糧。這個時候,如果自己也加入其中,哪怕只供養微薄的資具財物,或者身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為上師的事業打電話、發信息),甚至發起沒有嫉妒的隨喜心,那麼,上師以菩提心攝持所得的功德有多少,自己也將同樣獲得。這一段話,記得我在《關於重修學院尼眾大經堂的信》中也引用過。去年修尼眾大經堂時,個別信士一直要求提供賬號,並讓我寫個簡單情況。資金方面我雖然應該沒有困難,但建經堂的功德不可思議,這麼多僧眾每天都在裡面講經說法、聞思修行,若能讓大家與此結緣,必定能種下殊勝的善根,於是我就寫了一封公開信。這麼大的經堂,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建起來的,現在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道友們身口意各方面的發心,沒有任何違緣,已全部圓滿竣工了,這是非常值得隨喜的事!不僅僅是這個經堂,其實無論是哪位上師,所做的任何善法,共同做的也好、個人做的也罷,只要對弘法利生有利,能令眾生得到暫時和究竟的解脫利益,我們都應遣除嫉妒心、傲慢心、自私自利心,盡心儘力地隨喜。以前上師如意寶講修經堂、建佛塔、放生等功德時,也常要求我們有能力就幫忙;沒有能力的話,哪怕從內心產生一剎那歡喜心,這種功德乃至上師的善根沒有窮盡之前,它也不會窮盡。下面就講個比喻:從前,有兩個藏族人一起前往拉薩。一個人除了少量的豆粉外,沒有其他口糧。他比較聰明,將豆粉跟另一個人的一大口袋糌粑混在一起。過了幾天,有許多糌粑的人說:「你的豆粉差不多該用完了吧,我們去看看。」結果發現豆粉仍然沒用完。這樣看了好幾次,豆粉都一直沒有用盡,最後只好與所有糌粑一起吃完了。同樣,不論別人做什麼善事,自己若僅僅通過少許財物或身語勞作等結上善緣,也將獲得同等的善根——這比較佔便宜啊,假如上師花了很多錢做一件事,你在沒有吝嗇的情況下交幾毛錢,這樣一來,上師所造的善根沒有耗盡前,你的善根也不會窮盡。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大海沒有乾涸之前,這一滴水也不可能幹。所以,今後高僧大德做弘法利生的大事時,我們也應當稍微參與一下,然後再將此善根如理如法地作迴向。其實迴向很重要,看過《百業經》、《賢愚經》、《百緣經》的人都清楚,倘若你做了一件善事,如供養、禮拜、轉繞,完了以後要馬上發願迴向。發願和迴向不太相同,所謂的迴向,指造了善業後將功德迴向一切眾生;發願的話,則不一定是善業已經造下了,但可以提前心裡一直想:「但願我怎樣怎樣……」所以迴向中也可以帶有發願。作為弟子,特別是對於上師的暫時指派,乃至包括清掃上師的居室在內,都是積累資糧的正道,自己應當儘力而為。《功德藏》云:「決定行持善法者,勝師廣積二資時,彼中皆能結上緣,役使信使清掃等,極勞具果勝資道。」以前噶當派有個霞葉瓦格西,是金厄瓦的弟子,他平時唯一承事上師,上師說什麼,他一剎那也不會推遲,馬上就去做。如果他正在寫字,還差一個筆畫就寫完了,但如果這時候上師叫他,他不會等寫完了這一筆再去,而是馬上扔掉筆就跑去了;如果是正在修曼茶時上師叫他,他會馬上扔掉曼茶盤跑到上師面前。他就是這樣用心服侍上師的。有一天他給上師打掃衛生,把垃圾包在衣襟中準備倒在外面。當下樓梯到第三個台階時,突然入於一種禪定,在清凈境界中面見了好多佛菩薩,從此之後成為大成就者。還有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也是有一次承事生病的根本上師扎巴江村,完全沒有顧及自己的飲食睡眠。以此恭敬承事上師的緣起,他清凈了深重的罪障,並親見了文殊菩薩的尊顏,成為藏地著名的三大文殊之一。龍猛菩薩曾造過一部《五次第論》,第一個自加持次第中,就闡述了依止上師獲得成就的許多道理。格魯派雍怎益西堅贊所造的《上師供》的講義中,也曾引用很多教證,說明一切成就皆來自上師的加持,因而務必要對上師恭敬承事。當然,承事上師也要顧及上師的感受。現在不少上師有很多很多弟子,上師若到大城市裡去,這個弟子也要請客,那個弟子也要請客,弟子與弟子之間爭得不可開交。聽說以前有位老上師剛剛下飛機,就被兩派的弟子爭搶拉扯,差點當即示現了圓寂。最後勢力比較雄厚的一派,把上師強迫地塞進車裡,然後呼嘯而去。還有些弟子天天跑到上師屋裡,為了爭奪打掃權而互相吵架;或者非要把自己手裡的飲食供養上師,其他道友的統統拒絕……其實這沒有必要。你真想為上師做事的話,不一定非要上師看見。有些弟子在上師看見時就掃個地、提個水,看不見時就呼呼大睡,這不一定會令上師歡喜。其實對上師最好的承事、最好的供養,就是直接或間接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以及自己聞思修行。對真正有菩提心的上師而言,生活上並不會那麼欠缺,不一定非要你去財物供養。上師最喜歡的就是你好好修行,或者做對眾生、對佛法有利的事,尤其是幫助一些可憐眾生,那麼十方世界中具法相的善知識都會歡喜。要知道,皈依上師為最究竟的皈依處,積累一切資糧的無上福田,再沒有比上師更殊勝的了。尤其是上師灌頂或講法期間,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大悲、智慧、加持會一同融入他,此時,上師的本體跟諸佛無二無別。《事師五十頌》云:「得受殊勝之灌頂,金剛上師之面前,十方世界中所住,如來三時敬頂禮。」喬美仁波切在《山法》中也說:「上師在講經和灌頂時,是大成就者就不用說了,但即使不是大成就者,只是一個凡夫人,十方諸佛的加持也會融入他,與他無二無別。待傳法灌頂完畢後,諸佛菩薩才返回各自剎土。」所以,此時若對上師誹謗、生惡念、起邪見,過失會相當大;此時以信心、歡喜心供養上師一口食物,也比其他時間成百上千次供養的福德大。當然,上師在傳法時,供養很多食物的話,上師不一定用得上。真正的供養應該像那天所講,是利益眾生供養、不舍菩提心供養、如說修行供養,以及為上師發心供養,這個才特別重要。倘若上師身邊有很多具智慧、有經驗、人格穩重的人發心,那麼上師的事業自然而然就會展開。其實上師住世的目的就是弘法利生,除此以外,不可能是為了自己而活著,不像世間人一樣,認為買個房子、買個轎車,有個家庭,房子裝修好,有穩定的工作,經常出去旅遊,有條件就出國逛一逛……這些才是人生目標。作為一個真正的善知識,根本不把這當成一回事,在他的眼中、心中,最重要的就是看眾生沉溺在輪迴苦海中,哪怕能把一個救出來,自己活在這個世間也有了意義。明白這一點後,大家要儘力幫助上師的事業,以此作為法供養。在這個過程中,即使上師沒有看到你的付出,不能天天安慰你,但只要為上師的事業出了一分力,自己就問心無愧了。所以,華智仁波切這裡講供養食物的福德大,但我覺得,供養食物不一定很重要,關鍵要看上師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此外,觀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時,若能認識到形象雖顯現為本尊,但本體除了上師以外別無其他,那上師的加持很快就能入於你心。像格魯派修《三十五佛懺悔文》,念誦時雖有三十五尊不同的佛,但卻觀想每尊佛的本體跟根本上師無二無別,就像一個水晶所折射出的不同光。若能如此,上師的加持會迅速融入心中。否則,如果把本尊和上師完全分開,則不一定能得到如是加持。就像馬爾巴觀修生起次第時,有一次見上師那若巴周圍顯現出喜金剛的所有壇城。上師問:「你是先向上師頂禮,還是先向本尊頂禮?」馬爾巴心想:「上師天天跟我在一起,而本尊好不容易今天才見到,所以頂禮本尊比較重要。」於是他鼓足勇氣說:「我先頂禮本尊。」結果話音剛落,所有本尊壇城全部化為一道光,融入上師那若巴的心間。那若巴尊者告訴他:「上師未曾出現前,連佛名字亦未聞,所有千劫諸佛陀,皆依上師而出現。」這時馬爾巴才認識到上師跟本尊無二無別。所以,大家修生起次第時,無論修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都應將本尊與上師觀為一體。同樣,若想生起圓滿次第的智慧,也完全依賴於對上師的信心、恭敬心。圓滿次第一般分為有相圓滿次第、無相圓滿次第,有相圓滿次第是風脈明點的修法,無相圓滿次第則是觀想上師相續中的智慧全部融入自己,這是最了義的本尊修法。倘若你對上師有虔誠的信心,同時再加上上師的加持,自相續定會生起上師所證悟的一切智慧。故而,不論是修什麼法,首先都要想到上師與諸佛無別。佛在《大教王經》中也說:「最上大樂本,諸佛等無異,由阿闍梨故,獲最上究竟。」若能明白這一點,你的智慧才會得以成熟。漢地曾有這樣一則公案:唐朝年間,終南山有個杜順和尚,他的一個弟子依止他三十多年了,有一次好像著魔一樣,非要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薩,並講了那裡的很多功德。杜順和尚再三挽留不住,見他去意已決,只能在臨行前教示弟子:「遊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文殊祇這是,何處覓彌陀?」後來弟子到了五台山,至誠懇切地朝山禮拜。突然,眼前出現一位老者問他:「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來做什麼?」弟子答道:「我從終南山來,來禮拜文殊菩薩。」沒想到老人說:「文殊不在這裡,終南山的杜順和尚即是文殊的化身。」弟子驚訝地叫道:「我承事師父三十多年了,從來不知道這件事。」老人說:「有眼不識本性!你趕快回去吧,如果今夜能趕回去,還有機會見到文殊;如果隔了一夜,恐怕就見不到面了。」說完便消失無蹤。弟子覺得非常稀有,就趕快往回趕,但到家時仍晚了一步,師父已在前一夜圓寂了。當然,文殊菩薩無處不在,說他不在五台山,也是針對個別眾生的方便說。對那個弟子而言,上師是文殊菩薩都看不到的話,五台山就算還有很多很多文殊,自己也根本無緣拜見。宗喀巴大師的傳記中講過,有一次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克珠傑,特別特別想念上師,於是陳設供品向上師祈請,當下就看到上師現前。他問上師現在何處,上師說自己的化身一個在五台山,一個在兜率天——這個公案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二十多年前我寫的《五台山志》里應該有。總之,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一切所修的本體,都可包括在上師中,所有經典、續部中都說上師就是真佛。《功德藏》亦云:「何為皈處資糧田,修師瑜伽內外二,所修生圓體攝師,經續說師為真佛。」其實,上師的密意始終安住在與佛無別的境界中,正是為了引導我們這些不清凈的眾生,才化現為人的身相。《法華經》也說:「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有《無垢虛空經》中云:「阿難,諸如來非於一切眾生前顯現,而盡現為善知識宣說佛法,令播下解脫種子,故善知識勝於一切如來,當銘記此理。」以前法王如意寶在世時,常有許多眾生想拜見他老人家。雖然不信佛的人不一定理解,但對懂正理的人來講,真正具有菩提心的善知識,誰見到他、憶念他、接觸他、聽到他聲音,都能直接或間接成為解脫之因。利根者的話,很快就能斷除輪迴種子,趨入菩提;根基比較差的眾生,也會在相續中播下解脫的種子,善根慢慢得以成熟,將來會獲得解脫。所以,上師的本體跟佛陀沒有任何差別。鑒於此,我們一定要在上師住世期間,全力以赴依教奉行,通過三種承事,令自心與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假如上師住世時沒有恭敬承事、依教奉行,對眾生有利的事也不肯做,一旦上師離開了世間,再口口聲聲說繪製上師身像、觀修上師瑜伽、修習實相等,另闢蹊徑去苦苦尋找別的高深大法,如是既不具備使上師斷證功德融入自相續的誠信恭敬,也不進行祈禱等,這就是所謂的「能修所修相違 」。很多人依止上師常會如此,上師在的時候,上師最喜歡的事不願做,最看不慣的行為,自己倒很有信心。而一旦上師離開了,才開始想起上師的恩德,非要塑上師的像、印上師的法本。儘管這樣做也可以,但最關鍵的是,要在上師在時好好承事、祈禱,讓上師歡喜,否則,後來做什麼都意義不大。我們依止上師的機會不一定很多,所以上師在世時,務必要盡心儘力承事上師;假如上師不在了,仍要圓滿上師的意願,繼續利益眾生,這才叫真正的依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演培法師講述
※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拜山活動殊勝圓滿!
※佛教七寶,代表了哪位菩薩的神力?
※我和大勢至菩薩的緣分
※ldjsld的【觀世音菩薩】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