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屆中的大咖又闖出一匹黑馬——五帝錢
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半兩、漢五銖、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現在說的五帝錢一般是指小五帝錢,是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
現在說的五帝錢一般是指「清代五帝錢」,是清朝最興盛的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這五位帝王相繼在位180年,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在位期間國勢強盛,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五帝錢,是指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可擋煞、避邪。之所以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五世其昌」這樣的說法,其他的朝代很少有這樣的組合,即使有五個比較不錯的皇帝,也不是五代相連。所以五帝錢一定要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
五帝錢的年號與傳統風俗文化中吉祥文字相同或諧音,因而極受藏友喜愛。如「順治」的「順」寓意順利、遂心;「康熙」的「康」寓意健康、平安;「雍正」的「雍」寓意富貴和仕途如意;「乾隆」的「乾」與「錢」諧音,寓意生活富裕;「嘉慶」的「嘉」寓意完美和諧。
順治通寶:順治通寶是清世祖順治年間所鑄錢。順治元年,在北京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鑄幣,後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設錢局,錢幣上用楷書寫著"順治通寶"。順治通寶的幣型未能統一,按照背文可分為五種,也就是"順治五式"。
康熙通寶:康熙通寶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
雍正通寶:雍正通寶始鑄於雍正元年,是順治、康熙後的第三代清錢幣,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的一種制錢,但是由於其規範、精整,個別局鑄的雍正通寶一般直徑竟在28毫米左右,開創了小平錢幣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統一,一直為錢幣收藏愛好者所珍愛。
乾隆通寶:乾隆通寶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背面的滿文比較複雜,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
嘉慶通寶:嘉慶通寶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
古錢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傳世的,這種傳世古錢距離現在年代越近,流傳下來的就越多,年代越久遠越稀少。另一種是出土的。很多人認為,古錢都是墓葬出土的,其實不然。我們現今所見的絕大多數古錢來源於窖藏,所謂窖藏是指在地窖中貯藏和儲存財物。只有極小部分是來源於墓葬。原因有二:1、古代沒有銀行,人們儲存錢幣的方式就是將其裝在容器中,埋入地下或者其他私密地方。尤其是在戰亂、饑荒時期,戰火殃及,百姓逃難,由於錢幣不便攜帶而埋藏起來。2、中國古代很少有用錢幣作為陪葬品的習俗。歷朝歷代帝王不允許形成用錢幣作為陪葬品的習俗。距今為止,我們可以從已發現的墓葬中看到,中國古墓中大多陪葬品是金銀、珠寶、瓷器、玉器、紡織品等,而古錢幣極少。?
民國三年(1914年)殖 725萬 2013
中央銀行紙幣一組十四枚 170.5萬 2014
1901年辛丑吉林光緒元 801.8萬 2013
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 430萬
民國十一年華威銀行國幣券 732萬
民國廿六年(1937年) 439萬徵集熱線:1 8 3 0 1 9 3 87 79
清代北洋天津銀號李鴻章像 149萬
190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 260萬
清代錢莊票2種 492萬 2013
1988年第十五屆冬季奧 524萬
清咸豐重寶
古錢幣收藏的火爆熱浪總是一波接著一波向我們襲來,錢幣市場成交價穩步提高,尤其是明清民國錢幣異軍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睞,成為錢幣市場一個新的熱點。而許多藏家追尋稀有的古幣品種和版別,是以典藏文化和獵奇為樂,間或有以收藏錢幣為手段鑒賞古代文字或研究歷史文化者,而五帝錢的收藏者多數是寄託祈福心意,因此其獨具收藏價值,有著很大的增值空間。
推薦閱讀:
※【錢幣知識】淺談分析「北洋造光緒元寶三十四年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古錢幣的歷史演變(網摘)元朝時期
※中國古錢幣審美與發展史
※古錢幣五十珍之第四十四珍——貞佑通寶、元寶
※元朝的銀錠與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