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11.凈界法師講楞嚴經--第二卷C 2012-05-02 13:29閱讀:
X子二、示無大小義 (分二:丑一、疑問。丑二、答釋)佛陀都在證明一件事情,就是見性不是物質的這個觀念。那麼物質是有大小的,你看桌子比椅子大,椅子比撫尺大,既然是有形狀,它就會產生大小的對立。但是見性,身為一個我們眾生本俱、諸佛所證的本來面目,它沒有所謂大小的差別。丑一、疑問。阿難尊者的疑問,他提出二個大跟小見的功能。雙舉兩見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娑婆國;退歸精舍,祇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ㄓㄢ)薝(ㄓㄢ)廡(ㄨˇ)。」廡(ㄨˇ)=走廊阿難白告佛說:「世尊!假設正如佛陀所宣說的,見性是周徧圓滿的,它就是我當下一念心性,就是我的本來面目,叫我不要懷疑要我直下承當,而不是其它的物質,但是我心中還是有疑問,我不敢承當。為什麼呢?(廣大功能)譬如說我阿難跟如來在一起的時候,承蒙佛陀加持的原故,我見性的功能能夠普觀整個四天王殊勝寶藏所成的宮殿,乃至我安居在日月宮的時候,我的見性也能夠周徧圓滿,徧照整個四大洲的南瞻部洲的娑婆國土;你看我的見是這麼樣的廣大,看到四天王殿,看到日月宮,看到整個南瞻部洲。但是這地方有一個問題,當我退歸到祇桓精舍的時候,我現在跟佛陀回到精舍,我見的功能只看到僧伽藍(大眾僧所居住的處所),乃至於我回到清心講堂(說法的地方叫清心,佛陀的法門能夠淨化眾生的妄想),我只見到屋簷跟走廊。」阿難尊者的疑問就是,我的見性怎麼會有這二種功能呢,一個是廣大的功能,看到四天王殿,回到精舍以後只看到講堂左右的屋簷跟走廊。陳述疑問疑見不定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世尊!如是的見性,它的體性是本來周徧的。當我在四天王殿的時候,我是周徧看到整個娑婆世界,現在回到講堂的房間,只看到講堂當中的整個環境。(這地方有大小不定的變化)疑見有礙 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這地方的道理到底是見性縮大為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小?(我本來的見性在四天王殿是很大,回到講堂以後縮小?)還是因為牆壁的關係,把我的見性夾斷了,讓我的見性斷掉了?總結請示 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我現在不知道這個見性由大變小的功能道理所在,希望佛陀的慈悲,為我開示這個道理。這地方問題點,阿難尊者它提出二個疑問:一、大小不定,見性是不是不定的,這體性是不是突然間變大,突然間變小。二、牆壁的障礙,它的體性是不是會被牆壁所夾斷。為什麼我回到娑婆世界的講堂的時候,一個牆壁就把我障礙住了,是不是我的見性會被牆壁所障礙住。這問題點也就是說阿難尊者還是質疑,這見性是個物質。103「見性」它的本質是不變跟隨緣,這二個是同時的,恆不變、恆隨緣,恆隨緣、恆不變,所以我們叫,即空、即假、即中,是同時的。外道提出神我的思想,外道的神我是一個固定的東西,它不能隨緣,神我創造萬物。但是他們的神我不能跟萬物打成一片,不能恆常不變、恆常隨緣,即體不變、即體隨緣不可以的,它不能這樣子。所以外道的體跟用是二分法,能主宰的神我跟所變現的萬物二個是獨立的個體,是二分法。大乘佛法提出「見性」恆常不變而恆常隨緣,恆常隨緣又恆常不變,它體用是同時的,它是不二的法門,它決定不是一個固定模式的物質。這地方阿難尊者是把見性的體跟用把它區隔。其實體性是周徧,作用才是隨緣,他在這個地方產生疑惑,他以為體性好像變大變小,好像有障礙,其實這是作用的關係。阿難尊者這時候對見性的體用產生區隔的疑惑丑二、答釋 (分二:寅一、破執。寅二、會通)先破除他的執著,然後再會通到道理上。寅一、破執。總示綱要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一切世間我們所見的物質有大小的差別,譬如桌子比較大椅子比較小;有內外的差別,如房子之內牆壁以外,乃至於種種的事業;「事」是物的本質,「業」是物的作用,整個森羅萬象,這些都是屬於前塵(所見之境)。身為你一個本來面目,一個能見的見性,你不應該說你的見性有大小、內外的差別,不應該這樣講,因為見性本身是周徧法界的。先把見性的體標出來,佛陀先講隨緣不變之體,再講不變隨緣之用。舉喻詳釋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佛陀用虛空跟器具來做一個比較,虛空是比喻見性廣大之不變之體,器具指的是我們迷悟不同所產生的作用。佛陀說:在廣大的虛空當中,現在你把它放一個方形的器具,你就看到一個方形的虛空出現了。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四方的器具,它所顯現這種四方形虛空的形狀,它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因為有一個方形的器具才出現一個方形的形狀的虛空,這個虛空的形狀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假設這四方形的虛空是固定的,那你把方形的器具拿掉,你換成一個圓形的器具,這時候虛空不應該再變成圓形。那事實上我們把方形的器具拿掉變成圓形的器具,圓形又出現一個圓形的虛空嘛!虛空它有隨緣的作用,它不會障礙你的。那麼假設它是不決定,它是變化的,那麼在方器當中就不應該出現四方形的虛空。所以說也可以說是不變也可以說是隨緣,你說你不知道虛空變大變小的義理所在,其實它的義理就是這樣子,它就是有不變性跟隨緣性。虛空的體是不變的,但是作用它是隨緣,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它就出現方形,你放一個圓形的器具它就出現圓形,它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義性,哪裡還有變大變小的道理存在呢?沒有大小的存在,就是一個不變的體跟隨緣的作用如此而已。忘塵性徧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假設我們想要使令虛空去除它方形圓形的相狀,要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你不用去創造一個虛空,你只要把之前放的方形圓形的器具把它去掉,空體自然就出現它廣大無邊,無方形無圓形的相狀;而不是說你還要去除去虛空的方形,除去虛空的圓形;也就是說虛空因為有方形的器具變成方形,有圓形的器具而出現圓形。那你說我現在要恢復虛空的本來面目,要怎麼辦呢?你只要把那器具拿掉就好了,你不必去除去虛空當中的形狀,因為虛空本來就沒有形狀。因為方形的器具出現方形,圓形的器具出現圓形,那我是不是要把那方形圓形去掉?不必,你只要把器具拿掉就可以了。反難破執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假設正如你所問的,你說你從四天王殿回到講堂的時候,見性縮小了,好像衣服縮水了一樣,那你這樣講的話,你看到講堂所以見性就縮小了,那你出去外面那見性是不是擴大了呢?因為你出去外面看到很大的虛空,看到太陽,那你看到太陽你的見性難道是挽見(挽,是繩子把它打結,二條繩子接在一起)?難道說你出去外面看到太陽的時候,是把一段一段的小小的見性把它連起來,然後一段一段的見到你的太陽嗎?難道是用連接的方式嗎?因為有牆壁的關係,有屋宇的關係,見性就斷絕,那麼你穿個小洞見性就延續出去了?其實道理不是這樣子!見性本身是無形無相,而且它不受障礙的,雖然清淨本然沒有形相,但它有隨緣,因為迷悟的關係,它隨順眾生迷悟的執著,而產生不同的作用,但是它又不失它的本性。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狂華亂舞,空體依然。」「狂華亂舞」就是我們的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我們無始劫來薰習很多的想法,好像虛空當中產生很多的花到處飛揚,但是它永遠不會染汙我們的虛空,「空體依然」,只要狂華消失了,空體就恢復了,不是空體當中還有個狂華,不是的!蕅益大師說到目前為止,阿難尊者的問題已經整個道出來了,一口道出阿難尊者心中的障礙。蕅益大師說到這個地方阿難尊者他的問題點在哪裡,四個字:「迷己為物!」把自己當作物,自我意識。什麼叫「物」?它是固定模式。你要知道阿難尊者的問題在哪裡,在最後佛陀會通的時候,你才知道佛陀他到底要破的是什麼。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物質接觸久了以後「迷己為物」,忘了我們是誰,被物質同化了。到這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把自己當作物質,所以迷己為物。佛陀到這個地方把圓融無礙的道理,見性是個恆常不變,恆常隨緣,恆常隨緣,恆常不變,雖然是清淨本然,但是它又隨緣顯現,雖然隨緣顯現它又清淨本然,這個體用不二的道理,到這個地方佛陀講完了,最後把這種觀念會通到我們修行的止觀(這段非常重要)。分二段:先說明凡夫一念的迷惑產生的障礙,第二段佛陀講到修行止觀的方法,一個是病,一個是藥。因迷成障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104身為一個見性,我們前面講過體性是周徧的,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當我們的心把它回歸到原點的時候,跟佛陀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是一如無二如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我們本來的面目的的確確是如此,所以我們的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從體性來說,我們真的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斷的,所以善法是可以修習的。為什麼?因為我們見性是清淨的,它不是一個物質化的東西,所以我們的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但是這個地方有個問題,當我們一念不覺以後,我們的心態變成「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產生我法二執的一種自我意識。「迷己為物」蕅益大師解釋這個「己」就是六塵的緣影。把這個自體當作是六塵的緣影。什麼是六塵緣影呢?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六塵緣影的固定的形態。我們不要講過去生,就講今生好了。你說我是誰?你是誰,你就是那一念心嘛,你是誰!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心,不是上帝創造的,它是薰習而成,你從小生長在什麼家庭,你受你父母的影響,你父母的一舉一動,它會產生你的思考模式。長大以後到學校去受了老師的影響,出了社會受了朋友的影響,你跟什麼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性,當它受到六塵刺激的時候,會產生一個落謝的影像。什麼叫落謝呢?你小時後發生過什麼事情,譬如說你喝水喝到中毒或者怎麼樣,你對水就產生畏懼。那這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你還會留下一個影像,五塵落謝的影像,這影像對你產生思想上的引導。這就是我們的思考模式,我們已經被物質化了,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點點滴滴生命的經驗,對我們產生一定的思考。105我過去舉過一個例子說,有一個獵人,這個獵人他養了一隻老鷹,以後他要打獵用的,他為了方便把老鷹放在雞裡面,跟雞群一起養。那麼老鷹比較大,老鷹就整天就跟著雞跑來跑去,吃東西的時候在一起,玩的時候也在一起,睡覺也在一起。這老鷹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雞,耳朵聽到的也都是雞的聲音,牠從小到大就當作我就是一隻雞,我是一隻大的雞而已。其實牠是一隻老鷹,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講到心性它不變有隨緣義(這很可怕),它隨順你的執著它會產生不同的作用。這老鷹長大以後即便它的肌肉非常的強壯,它的手爪非常有力,它就是飛不起來。為什麼?牠已經被物質化了,牠認為牠是一隻雞,雞怎麼能夠飛呢?雞頂多只能跑得比較快一點而已,怎麼能夠飛呢!後來這個獵人很失望,不管他怎麼訓練牠,牠就是飛不起來。獵人實在是太失望了,失望當中又帶有瞋心,就把這老鷹放在懸崖邊,準備讓牠自由落體,想把牠放生。結果他跑到懸崖最高的地方讓老鷹自己掉下來的時候。一個人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它的潛能發揮出來。當老鷹掉到一半的時候,牠展起翅膀飛起來了。其實老鷹的功能沒有失掉,只是牠一直認為牠做不到,我們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我們自我受限。你看!受菩薩戒的時候最怕是什麼?若你有研究菩薩戒,菩薩戒最怕的就是「做不到」,畫地自限,這個很嚴重。在菩薩道裡面你不能說我做不到,你可以說我會慢慢改不能說我做不到,「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當我們的心開始被物質化以後,我們從一個廣大的心性,具足無量德能的心性,變成…,我們流轉太久,做眾生太久,卑劣太久,所以我們看到佛陀就覺得佛陀跟我是不一樣的,您是萬德莊嚴,我是業障凡夫,我永遠跟不上你。這為什麼呢?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我們在行為上不能馬上趕上佛陀,但是在認知上,先相信你自己有無量的可能性,你要告訴你自己,你現在的思想…當然「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很多思想要慢慢調整的,但是你要先相信這一件事情,你現在的妄想不是你本來的面目。你的妄想是因為你的生命當中很多的經驗,給你很多錯誤的訊息,慢慢的累積起來,包括今生,包括前生,你遇到很多人,他告訴你很多觀念,告訴你很多邪知邪見,在加上你自己的虛妄分別,產生我法二執,但是你的本性永遠沒有失掉。就像虛空中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你暫時會看到這方形的虛空,但是器具拿掉,虛空它還是恢復它原來的虛空,這叫作「明心見性」,我們叫作「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為什麼妄想是空?因為它是生滅的因緣誕生的。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緣而生的,所以它不會假借因緣而滅,它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的東西他是不可破壞的,你沒辦法破壞它,你造五逆十惡,你還是沒辦法破壞它的本性。這地方的問題在哪裡呢?我們沒有破壞,但是變成有破壞?是無壞而壞?因為我們迷,把自己物化了,我們自己給自己一個設限,我只能夠怎麼樣。你看我們煩惱現前的時候,這個東西我們一定要做,因為這個表示自我。其實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沒有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都可以變的。我們的問題就是「迷己為物」,把自己物化以後就失掉了我們清淨的本性,然後從今以後,為外在的物質,心中的物(我法二執)所轉,所以才會出現大小功能的差別。為什麼阿羅漢有這種功能,菩薩有這種功能?這表示我們的我法二執都沒有消除,被物化的關係。這一段一切眾生,古德註解是包括九法界的眾生都在裡面,只是有輕重的差別。那應該怎麼辦呢?以下講修行有三個次第。覺悟自在106 轉物即佛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因地當中要怎麼辦呢?第一件事情「轉物」。你應該在心中產生一個微密的智慧觀照,你不是作功課觀照,你經常的起心動念,你要觀照「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慢慢的捨妄歸真,那你就能夠慢慢恢復我們原來的本性。「轉物」用理智來轉情感,而不是轉那個物質,而是轉心中的妄想。佛陀喜歡把妄想講作物質,因為我們的妄想被物化了,你受了物質的影響(六塵的影響)。但是我們現在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過去物化的妄想把它轉過來。體性自在 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果的功德:前面破妄,這是顯真,顯真的體性。我們的身心世界就能夠圓滿光明,安住在一個寂靜不動的道場,這道場就是常寂光淨土。佛陀在經典上說,我觀一切十方的國土無有寸土可得。〔禪宗〕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常寂光的道場。妙用自在 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顯真以後的妙用: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當我們真性恢復以後,我們就能達到事事無礙的法界。什麼是「事事無礙」?在一個這麼小的東西,最小的東西就是一個毛端,一個眉毛尖端的地方,這小的東西能夠含受這麼廣大的十方國土,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我們因為能夠產生微密的觀照,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功能才能夠慢慢的擴大。107我們的一念心「迷己為物」,我們的心被物化以後會產生執著,執著的結果我們會產生錯誤的概念,就是追求越多越好。你看我們的生命體,我們喜歡得到,我們不喜歡失掉;但是當我們的心越貪越多的時候,我們的功能就慢慢喪失掉、慢慢喪失掉。其實我們的觀念不能改變,我們很難解脫的,我們喜歡「得」,你看財物越多越好,東西越多越好,結果我們反而失去更多。你看!聖人修學是「捨」,他越捨越放下,他擁有越多、功能越多,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我們從前面的譬喻你可以知道,一個虛空放一個器具,你把這個器具捨掉了就變成一個虛空。 懺公師父對修行提出一個概念,他說:「我們修行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的入道法門,就是「學吃虧」。」。我們喜歡佔便宜,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勞力越少收穫越大。結果這種的思考模式,把自己的我法二執更加的堅固更加的物化。其實我們應該學吃虧,學吃虧以後你才能夠轉變你那已經物化的的東西,慢慢的把它全部都消化掉,恢復你的清淨本性。但這不容易做到,不過在概念上你先承認這個觀念是對的,這個是趨向解脫。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說:「有一個居士他到承天寺掛單想要出家,這個居士很用功,做任何事都很認真。有一天他跟大眾去出坡,回來以後大家把東西一丟就去吃飯了,他也想要去吃飯。後來執事法師說,你先不要吃,你先把這些工具拿去洗一洗,做完再去吃飯。他覺得他吃虧了,大家一起做事,回來以後我要去洗。他一氣之下就想要走了。老和尚把他叫到寮房裡面來,他說你一走出去,你整個修道的因緣全部都失掉了,變成障道,你要從這個地方學吃虧才對,忍人所不能忍。他念頭一轉過來,很高興的去洗一洗,洗完後再去吃飯。後來那個居士他自己想,他那天以後他整個心胸變得非常的開闊,就那個因緣轉過來以後,以後遇境逢緣,他覺得煩惱輕薄很多,我以前動不動就起煩惱。」但這問題是念頭要轉不容易,但是你不轉你就跟解脫道無緣,你變成修福報。誦經三千部,把它當作一個功德想,這叫作修福報。所以今天我們要把已經物化的我法二執轉變,你要開始學吃虧,這是第一步,你要捨才能產生更大的作用,更大的功德。12m023 講義第四十七面癸七、約無是非是顯見性惟真108本經的修學宗旨,它的重點就是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首楞嚴王三昧》具足來說是一個廣大的菩薩道。我們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整個六度萬行都是要跟《首楞嚴王三昧》相應。這樣的一個廣大的菩薩道《首楞嚴王三昧》它的下手處,到底在哪裡呢?蕅益大師講出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正念真如」,你先從正念真如下手。「正念真如」的意思是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我們內心的相貌。我們從本經的開示,我們知道我們的內心有二個相貌,一個是真實的心,一個是虛妄的心。所以我們常說我們的心,真中有妄,妄中有真,它是一個真妄的和合體。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個金礦,一個金礦它本身有黃金,但是它又有很多很多的沙石,沙石當中又有黃金,二個混在一起。所以你說「正念真如」其實主要是你怎麼樣把這些沙石慢慢慢慢經過火的鍛鍊,把沙石慢慢的消滅,把黃金的部份慢慢顯現出來;「正念真如」的道理也是這樣,你怎麼透過這種智慧的觀照之火來鍛鍊你的內心,把虛妄的部分慢慢的減少,把真實的部分慢慢的增長。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呢?譬如我們一天當中,我們一天當中經常有二種聲音會干擾我們,會引導我們。有一種聲音說我是一個出家眾,我要好好的奉持如來的戒法,我每天一定要拜佛、念佛,我一定要弘護正法,續佛慧命;這種聲是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一種願力,它是跟我空法空的清淨心相應的一種願力,這是真實的,它不受外境干擾的。我們另外有一種聲音說,我現在很痛苦,我現在很快樂,我喜歡某家的東西,我不喜歡某乙,這就是跟我執法執相應的一種攀緣心,因為這個心基本上是隨外境生滅的。所以首先我們在心中一定要具足一種判斷力,什麼是你心中的主人,什麼只是一時的客人。「正念真如」的意思就是說,其實你不要去管虛妄心,你只要把真實的心慢慢的擴大,虛妄的心就減少,因為真實能夠破除虛妄。你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修「正念真如」的時候你一定要清楚,你的心是一個真妄的和合體,真實跟虛妄的都同居在你一念心中,怎麼去把它們判斷出來,然後不斷的加強真實的力量,慢慢消滅虛妄的力量,這個就是《首楞嚴王三昧》的根本。等到你對心的內心世界掌握得很清楚的時候,,再依止這一念清淨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能夠成就諸菩薩的《首楞嚴》。這是本經修學的宗要。當然,我們今天要去正念真如,那麼什麼是真如?佛陀以十番的加以開示。十番顯見第七番癸七、約無是非是顯見性惟真佛陀開顯真實的心性,從二個角度:第一、無是,第二、無非是。「無是」顯現的是真如的自體,它是離一切相的;也就說在一切的萬法當中,我們找不到見性的自體可得,覓心了不可得,顯無相的心體,這叫「無是」。「無非是」是顯真實心體的作用,也就是說它同時是集一切法,在一切萬物當中其實都是我們見性隨緣顯現的作用。前面的「無是」是顯它的不變性,「無非是」是顯它隨緣的作用。從二個角度相互關係的運用就開顯我們的見性,在生命當中是唯一真實的。唯一的真實是什麼意思呢?它的大意是說,在你生命當中除了你現前一念心性的真如本性以外,其它的什麼都不存在;也就是說,離開你這一念心性,就無少法可得。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活在一念心當中,你生命的來,你生命的走,都不離開你現前的一念心性,每一個生命的個體,都是你一念心性所顯現的一個暫時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整個生命體,就是一念心性是真實的,其它的都是如夢如幻的,只有真如本性是唯一真實的。(分二:子一、疑問。子二、答釋)子一、疑問。阿難尊者他提出他心中的疑問疑身見各異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阿難尊者他對色身跟見性,產生一種各別不同的看法。阿難白告佛陀說:「世尊!假設你前面說的見分,六根當中的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這種功能它的體性,就是我的妙明的真性。而這妙明的真性,它現在分分明明的顯現在我的面前。如此說來這見性是我真實的本來面目,那麼我現在有個問題,現在我剎那剎那生滅的五蘊身心,它又是什麼東西呢?阿難尊者的意思就是說,五蘊身心跟見性這二個是互相排斥的,這二個到底是什麼關係?一個是生滅變化的,一個是不生不滅的,這二個之間的互動是什麼?阿難尊者提出這個疑情。懼墮於過失 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辦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這時阿難尊者從前面的疑問,心中產生一種憂懼,他感到一種恐怖的感覺,他把他恐怖的感覺講出來。阿難尊者說:我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當中可以感覺到,我這五蘊的身心的確是有分別的功能。你看我利用我這五蘊的身心,看到佛的三十二相而出家,我利用我的身心世界去奉持如來的戒法,去拜佛去打坐,都是靠我這五蘊身心。那佛陀告訴我,我的本來面目是這一念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見性,而這見性,我感覺它根本沒有分別的功能,連我的五蘊身心都不能加以分別,何況是宇宙的萬法呢?也就是說,我自己的感覺當中,五蘊身心是有作用的,而見性對我來說,我感覺不出它的作用。假設見性是我真實的、本具的,我的本來的心性,那麼請佛陀讓我能夠清楚的,這個見性令我今見,這見性就必須很清楚的知道,能夠看到我阿難尊者的身心世界,它就必須有明了性。如此一來見性是我,而我現前的五蘊身心,反倒不是我了。這樣子就有一個問題,我心中的恐懼就等同如來前面對我的問難:「物能見我」。前面佛陀說:「一個物質能見到你,那麼這個體性雜亂。」佛陀你說外在的物質見到了我是錯的,那麼你現在所說的見性,能夠見到我的五蘊身心,就等於一個外在的見性看到我一樣囉!求如來開示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這個道理是如何,希望佛陀慈悲,來開導我心中的迷惑,來解除我心中的憂懼。這地方阿難尊者的疑問就是說:他現在把我們的五蘊身心跟見性,將它區隔成二個東西。假設見性是我,那五蘊身心就不是我,假設五蘊身心是我,這個見性就是我,這二個只有一個是對的。蕅益大師說:「我們在了解這一科的時候,你要先了解阿難尊者的疑情在哪裡,你才知道後面佛陀的回答,是往哪一個方向走。」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自從七處破妄以後,他心中的攀緣心已經被佛陀完全破壞了;從前面的六番顯見當中,他把昭昭靈靈的一個物質當作見性而現在它的前面。」從阿難尊者的問題:「今此妙性,現在我前。」這地方一口道出阿難尊者心中的疑情。其實佛陀今天所要回答的,就是回答這句話:「今此妙性,現在我前。」他完全把五蘊身心跟見性做一個區隔,把見性的體跟見性的作用,把它的不變性跟隨緣性,把它一刀切成二段:體是我,作用就不是我;作用是我,體就不是我。所以他才會道出這一句話「今此妙性,現在我五蘊身心的前面。」你要了解阿難尊者的疑情,你才能夠知道佛陀他整個回答的方向。他等於是把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體用之間加以區隔。子二、答釋 (分二:丑一、斫(ㄓㄨㄛˊ)破是非兩途。丑二、會通真性一理)先破除對「是」跟對「非」的執著,然後把這二個再會歸到一念的心性當中;先破執再顯真。丑一、斫破是非兩途。斫,是砍或者是劈。佛陀先破壞阿難尊者對於「是」跟對於「非」這種雙方的執著。「是」阿難尊者執著在一切萬物當中,有真實的見性可得,所以他才會說「今此妙性,現在我前。」對於見性是可以見的執加以破除。「非」就是在一切萬物當中無有見性的作用,這產生斷滅的思想,也加以破除。把「是、非」二種邪見都破壞以後才能夠會歸到正見。(分四:寅一、正破是見。寅二、轉破非見。寅三、大眾茫然。寅四、世尊安慰)寅一、正破是見。這地方佛陀是破壞阿難尊者把見性當作一個實實在在的物質,好像有一個杯子,一個桌子,這個叫作見性,它顯現在我的眼前一樣。這段主要是發明見性的體性它是離相的。直斥妄執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總說)佛在講道理之前,直接的先把正確的觀念講出來。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前面所提出的問題,你說身為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一念心性,它很清楚的現在你五蘊身心的前面,這道理是不真實的。這是你心中的想像,你的執著所產生的一個影像而已,這個跟見性是沒有關係,這個道理是不合乎真實的!佛陀先破,破了以後以下講出為什麼見性,是不能夠現在你的眼前。縱成可指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有可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佛陀說:「假若正如你所說的,見性它是如實的顯見在你阿難尊者的面前,而且你如實的看到見性的相貌。既然見性是可以見,那表示身為一個見精,這種見分是可見的,那它一定要有一個方向跟處所。只要是可以見到的東西,一定有它的方向跟處所,那你應該可以明確的把它的方向跟處所指示出來,什麼是見性,什麼不是見性,如果它真的是現在你的眼前的話。(佛陀道理講完以後,就講事實來加以證明。)阿難尊者!現在我們二人共同安住在祇桓精舍,祇陀林的講堂當中來做一個觀察:你依止講堂向外普遍的觀察,你看到的樹林,再遠一點看,看到河水,再遠一點看,看到種種修行的殿堂,打坐修止觀的殿堂,你再往高處看,看到了日宮月宮,乃至於你再往遠處看,看到大講堂遠遠相對恆河的流水在那地方流動(佛陀引導阿難尊者由近到遠,由下而上,看到這種種的萬物)。你現在在我的獅子座前,你現在把你的手舉起來,你用你的手可以很明確的指出前面的樹林、講堂、河水它們的相狀,這個是樹木,這個是講堂,這個是恆河,其實你是可以很明確的用手指出來的。怎麼說呢?你看!陰暗的地方是屬樹林,光明的地方是屬於太陽,障礙的地方是屬於樓閣牆壁,通達的地方是屬於空曠的處所,乃至於小草大樹,乃至於最小的毫毛,它的形狀雖然大小有很多的差別,但是只要有它一定的形狀,你都可以把它指出來告訴人家,這個是樹木,這是河水,這個是講堂,這個是恆河,不管它多大多小,只要這東西是有相,有相狀的東西你一定可以把它指出來。有相狀就可以有方向及處所,你就明確的指出它的處所出來。佛陀用現實的狀態來引導阿難尊者來悟入這個道理。即物指陳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ㄆㄟ)剝(ㄅㄛ)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阿難你應當知道!這以上你所指出的東西,你告訴我什麼是見性:你說見性現在你的面前,那現在你面前的到底是什麼?你說虛空是你的見性,若虛空是你的見性,虛空已成為你的見性,那虛空要以什麼來做相貌呢?因為虛空已經變成了見性,那破壞虛空原來的相狀了。假設其它的物質是見性,譬如你說這花是見性,那麼花已經變成見性了,那麼花以什麼為相狀呢?它變成沒有相狀了,因為你說它是見性,而見性是無相的,你正好是破壞它的相狀。所以你應該在一切的萬物當中,加以微細的揀別出在萬象當中,哪一個是你精純光明微妙不可思議的見性,你應該指陳的告訴我,在一切萬物當中它能夠分別的顯現出來,不要有半點的含糊籠統,要分別清楚。你說見性現在你的眼前嘛,既然在你的眼前請你把它指出來,它到底在哪裡?這是從現實的環境當中逼迫阿難尊者來加以迴光返照。正破是見 阿難言:「我今於重閣講堂,遠洎(ㄅㄛˊ)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阿難尊者的疑情在佛陀善巧的逼迫之下,他本來的心是向外攀緣的,看到一個昭昭靈靈光明的見性顯在他的面前,佛陀用善巧逼他不得不迴光返照他的內心。阿難尊者說:「我現在跟佛陀安住在重閣所成的講堂,我順著佛陀的開示,從遠處看到了恆河,往上看到日月宮,乃至於在一切萬物當中,我都能夠指出萬象萬物的處所,只要是眼睛可以看到的,只要是有相狀的萬物。但是在這麼多的萬物當中,我的確是指不出見性的體性出來。在這麼多萬物當中,這是花、這是樹、這是講堂…但是我真的沒辦法在一切萬物當中,指出見性的處所出來。世尊!正如你老人家所說,不但是我一個有漏初學凡夫的聲聞,乃至於一個證得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他也不能夠在一切的恆河、樹木…這些萬事萬象當中揀別什麼是見性,什麼不是見性,它根本不能夠離開一切萬物的自體,而找到另外一個見性的自體。」如來印許 佛言:「如是如是。」這段經文主要是把見性離相清淨的自體開顯出來,見性本身就離相,它能夠含受我們一切的生命它不能有相。若見性它變成桌子,它若變成桌子它就不能變成椅子,它不能有相狀的,所以你指不出來。在古德的註解中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念,古德的註解說:「阿難尊者的問題點在身心的執著。」你看!他說見性是我,那我身心世界就不是我,那我身心世界算什麼!所以很明顯的,阿難尊者在疑情當中它的問題點在「我執」,對個人身心世界的執著。但是佛陀在回答的時候,卻沒有針對他的身心世界來破,而是舉出了樹木、恆河、講堂、日月宮,用萬法來破斥他。那麼這道理在哪裡呢?這地方有一層意思,古德說:「阿難尊者是一個菩薩種性,菩薩種性是我執重法執輕,煩惱障重,所知障輕;聲聞人剛好相反,聲聞人他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身為一個菩薩種性,他的我執比較重,佛陀不直接先破他的身心世界,先破他的法執,因為容易破。」意思是說:一切的萬法你都找不到見性了,何況你的身心世界你還找得到你的見性嗎?不可能。見性是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的,你指不出來的。你看整個《金剛經》就是在找我們的見性,它在哪裡?最後的結果,你要離一切相,《金剛經》最重要就是離一切相,你看到一切東西,你就不能夠有執著相,你一執著你就失去了見性,要離一切相。我們看禪宗的祖師公案,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有一天五祖大師覺得他年紀大了他想退位,就要弟子把他們的心得呈現出來,這當中有二人提出他的心得報告,一個是神秀大師,神秀大師:「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我們看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以看得出來神秀大師相當用功,他的內心世界經常用念佛、持咒,來消滅心中的妄想。但是他的盲點在哪裡呢?就在前面二句話:「身似菩提樹,心為明鏡台。」他身心世界的相還不能忘懷。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一個身心世界的相,這個本來是如夢如幻的,在一念清淨的心中,它只是一個生命的影像。但是神秀大師對這個影像不能加以忘懷,所以對它的功德產生很大的障礙,同樣的拜佛,同樣的持咒,但它的效果大打折扣。六祖大師他提出的心得,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看不出六祖大師平常是怎麼修行的,我們看不出來,他到底用不用功,我們也看不出來,但之所以得到祖師位,就是在那句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為他真實的了解見性,他知道見性是無相的。我們整個修行的立足點是很重要的,你的根本:「把心帶回家」。因為你帶著有相的心來修行,你的整個身心世界是一種執著的,你不可能周徧法界的。這地方佛陀他為什麼要告訴我們,你要找到見性,你一定要離一切相。所以祖師大德說:「當你想找見性的時候,你永遠找不到。」為什麼?因為你想找它嘛!你想要去找它你就找不到,你不想找它,它當下就顯現,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你找它你是攀緣心。這地方的「破是見」就是破除我們認為,見性是一個有形狀的東西這是錯的;見性的本體是離一切相,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它身為一個生命根本的依止處,它不能有相。寅二、轉破非見。這段是輾轉破除見性是沒有任何的作用,前面佛陀開顯的是見性無相離念的心體,佛陀害怕阿難尊者因此產生斷滅的思想,所以佛陀就說明其實見性它是離相清淨,但是它有隨緣的作用,隨順你業力的因緣顯現萬法。我們講「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同時要講一句話:「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是體用雙彰的。這地方是破除「非見」破除我們斷滅的思想。重述前意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這段文是承先啟後,把前面的觀念再加以重複。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正如你前面所說的道理,的確沒有一個見性明確的體性,這個體性能夠離開一切萬物當中,另外有一個自體可以把它指出來,不可能!你看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沒有一個離開花離開樹另外有一個見性的自體,你指不出來的。在你所指的萬物當中,的確是找不到見性的體性可得,因為它根本就沒有相狀的,從體來說它沒有相狀,所以你指不出來是對的。」這裡佛陀等於是印證前面的觀念。以下佛陀開顯見性的另外一相貌,前面講見性是不變的體性,這地方講它隨緣的作用。即物指陳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迺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佛陀說:我今再告訴你另外一個隨緣的道理,前面我告訴你是一個不變的道理,這裡是告訴你見性的另外一個相貌「隨緣」。你現在跟我如來坐在祇陀林的講堂當中,我希望你再一次的抬頭觀看,從講堂裡面透過門窗看到外面的風景,你看到了樹林乃至日月宮,以上的種種萬事萬物當中形狀各個不同,在這麼多的相狀當中,你決定不能夠把見性的處所指示出來給我看;你現在又可以加以說明,在這麼多樹木河水恆河當中,哪一個不是你見性所顯現的作用呢?樹木、河水乃至於日月宮,哪一個不是你見性所顯現的作用呢?正破非見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阿難回答說:「我如實照著佛陀的方法抬頭仰望,我普遍看到樹林當中上至日月,下至大地,我畢竟實在不知道什麼東西不是我見性的顯現;也就是說什麼東西都沒有離開我的見性。為什麼這樣講呢?假設樹木不是我見性的顯現,那我為什麼看得到樹呢?我看得到樹,表示樹在我的見性顯現出來,我才能夠去受用這個樹。但是如果說樹就是見性,哪又以何為樹呢?樹已經變成見性了,那樹的假名假相假用就被破壞了,所以樹是見性的顯現,但是你不能說樹就是見性,它只是它其中一個因緣而已。這種道理如是乃至虛空,它本身不是見性,那我怎麼能夠見得到虛空呢?所以它也是見性的一部分,但是你不可以說虛空就是見性的全部,不可以這樣講。我重覆的深入的思惟,在萬物當中我實在找不到一個東西不是見性的顯現,全部都是見性的顯現」無非見者=全部都是見性的顯現如來印許 佛言:「如是,如是。」佛陀到這邊等於把 「正念真如」,真如相貌它的不變性跟隨緣性全部講出來了,這地方等於是把前面的內涵作一個總結。109有一個老禪師帶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老禪師久了,它慢慢慢慢心中也有一點悟境。老禪師說某某人,你今天早上到後山去找一點草回來。這沙彌就去了,下午回來的時候空手而回。老禪師說:「你怎麼空手而回呢?」沙彌說:「你要我去找草,但是我看到滿山遍野都是藥草,是藥沒有一個是草。」老禪師說:「好!你明天去把我帶一點藥回來。」這小沙彌明天早上又空手而回。老禪師說:「我叫你帶一點藥回來!」小沙彌說:「我去看全部都是草,沒有藥!」這句話是什麼思呢?你說它是見性也不對,但是你說它離開見性也不對。這個道理禪師講出一個消息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不離當處常湛然。」你找它找不到,但是它整個日常生活當中都是見性顯現萬物。這觀念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常講一句話「稱性起修」。這觀念我講一下:蕅益大師常講一句話說:「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跟人天乘,整個下手處非常的類似,他也是布施、也是持戒,但是為什麼大乘佛法它能夠叫作大白牛車?為什麼菩薩在布施持戒的時候產生的功德,遠遠超過聲聞人,遠遠超過人天乘的人,為什麼?說你今天持不殺生,他也持不殺生,憑什麼你修的功德會比他大,而且你進步比他快?因為你的想法跟他不一樣,你的思考模式跟他不一樣。那麼到底身為一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他的人生觀是什麼?云何應住?修《首楞嚴王三昧》要這樣思考:你要有一個整體的生命觀,一個是個體的生命觀;整體的生命觀它是沒有時空的,豎窮三際,橫徧十方,它是一個清淨本然離念的心、無相的心,我們不能離開你的見性;然後你本身在你清淨本然的心中,現出你一個現前五蘊的身心,一個個體暫時的生命,你修行要靠你暫時的五蘊身心。但是你不要忘了,譬如我今天布施,我今天拿一百塊給某甲,你為什麼會有福報?如果你認為我給他一百塊,因為我給他,我產生一個善業,因為這善業的力量回饋給我,那你這個不是修《首楞嚴王三昧》,你這種思考模式修行非常慢,要進步很慢,你要達到那種返妄歸真,要銷我億劫顛倒想,要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你很難很難。你應該這樣想,我布施給某甲,我是假藉這個影像,我是在自性中修學,因為布施把自性的功德開顯出來。眾生只是一個助緣,你是假眾生的因緣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而已,借假修真。你不要以為你今天幫助眾生,好像給眾生恩惠,其實不是。因為你幫助眾生,其實你就在你現前一念心性裡面造作,你幫助眾生的當下,你產生一種善的功能,你自己存在你的見性當中,以後它產生善的能量,它就顯現一個好的五蘊身心出來。相反的你對某一個人起了一個惡念,起了一個惡的行為,其實你傷害的還不只是對方,你傷了你的見性。因為我們能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性,你整個活動都在你的心性當中活動,你造了一個罪惡,你在你的心性當中,累積一種負面的能量,最後是你自己受用。記住一個觀念,我們的生命你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你離不開你現前一念心性,你都在你現前一念心性裡面活動,你走過的每一條路都一定會留下痕跡,你一生當中所有善惡的功能,都會在見性當中留下一定的能量,然後這個能量,來生見性再把它顯現出來,給你自己受用。我們今天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不要講說,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不要說那麼廣,我們在無量生命當中我們取今生這個生命,徹悟禪師提出一個觀念說:「我們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清淨本然,什麼都沒有,我們走的時候也什麼都沒有帶走,也是清淨本然,那麼中間是什麼?」12m024 講義第四十九面寅三、大眾茫然110讀《金剛經》你就知道整個修學的方向,《金剛經》是講到一個菩薩他發了菩提心心,他心中有目標,要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他不知道「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講實在話:「降伏其心不難。」佛法有的是很多的方便。你說我現在煩惱很重,你可以去拜佛,你也可以持咒,你也可以誦經,只要你把心念安住在法上,妄想是經不起佛法的對治的,它一下子就消滅掉,它不是佛法的對手。其實困擾我們修行人的不是我們沒有方法,不是!也不是說怎麼去對治妄想,問題是「云何應住」。菩薩要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處所,對我們會產生最大的滅惡增善的效果,我們那個「住」的點找不到,這是個問題點。而你「住」在什麼地方就影響你整個修行過程它時間的長短。我們大方向講出三種人「住」的處所:一、人天乘的人。人天乘的人他以善法為住,他住在善法,他的生命就是布施持戒…他就是修善。以善法為住的人他生命未來只有一個方向,成就人天的果報,因為他的心以整個善法當作他生命的皈依處,安住善法。但是善法是有相的東西,你住在這個地方你就很有限量,有相的東西它不可能無限的擴大、不太可能!所以它的福報是有一定的限量的,你看一個人生天,沒過多久他又掉下來,因為你住在一個有限量的東西。二、二乘人。二乘人好一點,他以「空性為住」,他認為有相的東西都是無常敗壞的,是沒有安全感的。他觀察無常生命是變化的,在變化當中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從無常無我當中他找到一個我空的真理,他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對於這些因緣法,不管是善的因緣,惡的因緣全部沒有興趣,他以空性為住。當然他能夠找到一個偏空的解脫,但是他有一個問題,他成不了萬德莊嚴。所以有相的住跟無相的住,從大乘佛法都是偏一邊。那我們會問,修習《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你的心住在哪裡「云何應住」?簡單的講就住在「現前一念心性」,住在清淨本然周徧法身的心性,你整個生命就在經營你的心性。我們常說一句話:「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他認為這些人事都是一個假名、假相、假用,借假修真。你因為人事的因緣,來成就你的福德資糧,來成就你的智慧的資糧。其實你整個菩薩道只做一件事情,就在你一念心中去把你的福德智慧二種莊嚴,莊嚴到你一念心性你就成功了。這一念心性是什麼?它是無相的,所以也可以說,以無住為住。但是它本身不能夠說是斷滅,所以我們講「心性」強調它是有明了性的,它是有作用。所以我們大乘佛法很少談空性,空只是當一種以無所得為方便,因為空性會讓人家覺得好像沒有明了性,大乘佛法是講心性,你住的處所是現前一念無相、無念的一個明了的心性,這就是你住的地方。然後住了以後幹什麼?就在你一念心性當中,你好好的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去莊嚴你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讓你的一念心性福慧具足了,你就成佛了。當然你要莊嚴你的心性之前,要先找到你心性,它在哪裡?其實它就在你的妄想當中。在妄想當中我們只要知道它的一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個道理,你就能夠找到你的心性。我們講「稱性起修」前面講到它的體是離相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隨時能夠顯現的。我們能夠掌握它的體跟用,你就知道怎麼修行了。寅三、大眾茫然法會大眾聽到佛陀前面講「破是見跟破非見」二個都破,你說它有也不對,你說它完全沒有也不對,二個都不對,這時大家就茫然不知了,不知道佛陀在講什麼。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在法會當中,特別是三果以下的這種有學的凡夫跟二乘,聽聞佛陀講到前面的觀念,說見性是離一切相,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又即一切法,它又能夠不離當處常湛然,隨緣顯現一切的萬物,這時候心中可以說一片的茫然不知。不知道什麼呢?不知道現前一念心性的終始。蕅益大師說:「什麼是「始」?什麼是「終」?「始」是我們有漏生命的開始;我們本來就是一念心性,身為一念心性,剛開始是怎麼惹塵埃的呢?就是一念不覺,一念的妄動,因為一念的妄動而不守真如本性,才開始有生死輪迴,這就是一個事情的開始,一念的妄動、一念的不覺。那麼我們這些塵埃什麼時候結束呢?一念的覺悟,當我們慢慢慢慢經過六波羅蜜的修學回歸本性,這時候就會消滅了,這叫作「終」。」其實不管「始」不管「終」,不管我們怎麼顛倒,我們怎麼造善、造惡,我們始終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我們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只是我們當面錯過而已。不是說你以前沒有學佛,沒有學《楞嚴經》,現前一念心性就不存在,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我們當面錯過。所以一念心性它的開始,出問題點就是一念不覺,它最後問題的消失也是一念的覺悟。大眾對這個道理實在不了解,所以感到惶恐驚怖,可以說心中不知所措。對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說它有也不對,但是你說它完全沒有作用也不對,因為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你造善造惡,一念心性的確會顯現快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它的確會產生它一定的功能作用。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可以說是茫然無知。寅四、世尊安慰 大慈悲的佛陀加以安慰開示,這些所謂的有學之人。如來知其魂慮變慴(ㄒㄧˊ),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佛陀在開示道理之前先作一番的安慰。佛陀那一念清淨大悲心中,他了知這些有學之人,他的思慮當中充滿憂慮不安,對即空即中即假的道理,可以說是茫然不知而產生憂慮不安。佛陀內心當中產生憐愍之心,安慰阿難尊者跟與會的大眾說:「諸善男子!佛陀身為一個無上的法王,佛為法王以法自在,佛陀對於整個真諦跟俗諦的道理都得大自在。身為一個無上的法王,只要是這句話從佛陀裡面說出來,佛陀說的話具足五種功德:一、他是真語者。什麼是真語呢?蕅益大師說:「無有虛偽。」佛陀宣說的法都是真實不虛的,沒有一個是佛陀捏造出來的。二、實語者。什麼叫實語呢?蕅益大師說:「合乎真理。」他是稱理而說的,佛陀講的話都是合乎真理的。三、如語者。什麼是如語者?三世不變,佛陀講的話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佛陀說我們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的,是當體即空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樣。而這一念清淨的心中它隨時產生善惡的作用,這句話也是過去現在未來都一樣的。如語者就是三世不改變的。四、不誑語者。什麼叫不誑呢?心境相應,佛陀所說的話是契合眾生根機。佛陀的經典會在人世間流通,你不要以為這道理很深奧,只要這經典在人世間流通,表示這經典適合我們修行,否則佛陀不會宣說。佛陀不會講你根本做不到的道理,不可能!因為它是契機,他是一個不誑語者。諸位記得,只要你現在還看得到這一部大乘經典,每一部經典你都可以做得到,做多做少而已,不可能做不到,做不到的話佛陀不會宣說,講這個沒有用,所以佛陀的話是不誑語的。五、不妄語。什麼是不妄語呢?懸見未然,佛陀對於整個因緣能夠事先知道,能夠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而事先的宣說。只要一句話在佛陀嘴巴講出來,就具足這五種功德。佛陀到底是想要表達什麼?佛陀的話跟外道是有所不同的,末伽梨外道為了成就四種不死的功德,而產生錯亂的論議。不死矯亂論議是這樣子,外道他們認為說話是很重要的,在整個身口意當中說話最重要。他說我們一個人如果來生要生到長壽天,你說的話絕對不能誤導眾生,你只要講的話不誤導眾生,你來生就一定能夠成就長壽天。什麼叫不誤導眾生呢?講的話都是,亦有亦無、亦生亦滅…,你問他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他說也是對也是錯,你問他這件事好不好,也是好也是不好,他都是這樣回答。這佛法說是戲論,完全沒有真實道理,他等於是在逃避責任。這種沒有真實義理的,你應該要好好的去思惟,不要辜負佛陀對你的哀愍,跟佛陀對你的期望。」111蕅益大師說:「佛法也講即空即假即中,外道也講亦有亦無亦空亦假,為什麼佛陀講就對,外道講就錯,這道理在哪裡呢?佛法的道理它是有方向性的,外道的道理是沒有方向性的是籠統。因為佛法的道理他是要你匯歸到一念心中讓你去觀心,從觀照你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去找到你一個真實的相貌,佛法的道理是匯歸一念心性的,能夠產生真實的受用;而外道的道理他沒有匯歸一念心性,他是向外攀緣的,所以變成戲論。差在這個地方,一個有迴光返照,一個沒有迴光返照。」這是佛陀的安慰,佛陀說的話都是真實語,絕對不是戲論,是可以做得到的。丑二、會通真性一理前面我們看到佛陀都是用否定的話來說,佛陀說:「我們的真如本性它不是絕對的沒有,它也不是絕對的有;它不是空也不是有。」都是用否定的,現在佛陀用肯定的口氣來講。那到底是什麼?它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那它到底是什麼?這時佛陀把一切的萬法匯歸到一念心性,開始用肯定的話來加以說明,會歸到真如本性的道理。(分二:寅一、文殊述疑啟請。寅二、如來垂慈示答)寅一、文殊述疑啟請。略標眾疑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先標出眾生心中的疑惑)這時文殊師利(妙吉祥)菩薩,是七佛之師,古佛再來,他身為與會大眾菩薩的上首,他這時候開始講話了。他內心當中愍念法會中這些三果以下的有學之人,對真如本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產生了疑惑,產生了驚怖,他對這件事產生憐愍,就在法會中站起來,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告佛陀言:「世尊!這些三果以下這些有漏的有學,不能夠覺悟如來發明二種,見性跟色空諸法。「色」指的是一切的色身香味觸五塵、虛空,色空加起來就是包括一切緣起法。這些有學之人不能了解,這一念心性跟宇宙萬法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所謂是(心性是即一切法的)跟非(心性是離一切相的)的觀念不清楚。詳述眾意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世尊!假設現前所緣的色空等因緣諸法,假設它見性顯現的話,那你應該能夠把它指出來,假設它不是見性,那麼我們應該看不到。而今他們對是義跟非義這二個真正道理的歸去都不明白,所以產生驚怖,並不是過去生命當中缺乏大乘善根,也就是說他們是有善根的,只是一時不明白而已。請求佛示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與其中間無是非是?」惟願如來依止大悲心再加以詳細的開示,這些緣起的萬法,跟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見性,這二個之間的相互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為什麼這二個是無是而且是無非是?」因為我們過去習慣性是單向的思考,你說它對,我們永遠就說它對,說錯,就永遠是錯,我們很難即空即假即中,把空跟假二個東西同時思考的,很難!所以佛陀在講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很多人就一時不能接受。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就出來打圓場,說他們不能接受,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善根,只是剛剛開始接觸還不能完全接受,希望佛陀再繼續的講下去就能夠接受了。寅二、如來垂慈示答(分二:卯一、示妙體絕待。卯二、示迷悟得失)卯一、示妙體絕待。真如的體性是離諸對待。什麼是離諸對待?當我們要悟入真如的時候,你不能有對立的思考,它也不是對也不是錯,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你要離諸對待你才能夠契證真如,因為它的體性是離諸對待的。(分二:辰一、正明絕待。辰二、引例釋成)辰一、正明絕待。先說明真如本性是離諸對待。了妄無體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前面佛陀是用否定的方式來開顯心性體用的關係,這地方佛陀開始用肯定的方式。首先我們把見性,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把它攝用歸體。攝用歸體怎麼說呢?佛陀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及法會大眾說:「其實十方的一切如來及成就法身的大菩薩,他們的一念心有時候緣眾生的境產生了大悲心,緣諸佛的境產生大智慧,但是當他把菩薩道收攝起來的時候,他安住在一種自住(自受用);這些法身以上的大菩薩他內心當中,安住在自受用的《真如三昧,或者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他會產生怎麼樣的結果呢?他證得我們身心世界當中能見的見分(包括見聞嗅嘗覺知,心法的功能)跟見緣(我們所受用的這些萬法),其實見相二分都只是一個生滅的影像,它都是心性所顯現的影像。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就像虛空的華,是夢幻泡影,是覓之了不可得。菩薩要他受用的時候,他要現出相狀,現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相狀;現出比丘的見分,比丘的相分乃至於比丘尼的見分相分。但是當他安住在自受用,攝用歸體的時候,這些見相二分都是覓之了不可得。這是說到攝用歸體是離一切相。達妄即真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同時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但是當菩薩要依體起用的時候,他又顯出能見的見分跟所緣的相分。你看!普門示現,他要現出菩薩相,現出阿羅漢的相狀,這時它必須在他菩提智慧相應的微妙清淨的心體當中依體起用,顯現一個身心世界才能夠教化眾生,所以他本身又能夠顯現萬法。」絕待圓融 云何於中有是非是!你就不能說它一定有或者一定沒有!「有跟沒有」112你說你的身心世界有沒有,你現在這個色心諸法到底有沒有,你說有肯定有,不對!你說它完全沒有,斷滅!應該怎麼講呢?到底有還是沒有呢?佛法說是因緣有,是暫時的有,你不能說它沒有,因緣有。所以空你也不能叫它空,叫自性空;自性空跟因緣有這二個要把它合起來,它同時是自性空,但它同時又是因緣有,因緣有又自性空,所以結論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整個宇宙間的真理,無住而生心,生心而無住。我們講個小故事加以說明,故事出自因果 坐花志果在清朝嘉慶年間有一個讀書人叫做陽羨生,他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在一個很富足的生活中長大,但這個人很有智慧很會讀書。經過幾年的讀書,剛好遇到城市選舉貢士(貢士這是地方最高的考試,貢士再上去就是進士),他很高興,跟同伴一起到城裡準備考試。因為他很有錢就帶很多錢去,他對貢士的選拔也很有把握,他到旅店的時候,因為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每天中午晚上就請大家飲酒作樂。有一天這當中有一個同伴說:「某某人啊!我聽說我們附近有一個算命的,他面相學算看得很準,我們是不是明天給他看一看。」陽羨生本身對自己是充滿自信,因為他很會讀書,他總是覺得人定勝天,所以他一開始不相信,但是大家都想去,他也就順大家去。在去之前,陽羨生到市場先買一條很大的魚,把這魚帶去。他的同伴問算命先生說:「我今年考貢士會不會考上?」每一個都這樣問。輪到陽羨生的時候他不是問他考得上考不上,他為了故意要去考這個算命先生,他就把魚拿給算命先生看,問算命先生說:「你幫我看一看,我今天可不可以吃這條魚?」算命先生說:「你吃不了這條魚。」陽羨生說:「好!那我就吃給你看!」他為了當眾給他出醜,就把魚帶回旅館,就當眾叫廚師馬上幫他煮這條魚,煮出來我馬上要吃。廚師就趕快去煮,煮好魚端出來的時候放在桌子上,大家都過來要吃了,當陽羨生拿筷子要夾這魚的時候,突然間從屋頂上面掉一條蛇下來,剛好掉在魚的湯上面。大家一看很緊張,蛇掉下來就跑掉了,誰還敢吃啊!陽羨生對這件事覺得這位算命先生有點門道,他就把驕慢心收起來,他過去總認為人定勝天,他現在知道原來冥冥當中,每一個人的確有他的業力,生命有他的定數。你看!我真的就吃不到這條魚,是事實。第二天他就把他的驕慢心收起來,很謙卑的去請教這位算命先生,他說:「我這次來是來參加貢士考試的,你幫我看一看我貢士考得上或考不上?」算命先生詳細的看他的面相,他說:「論實力你一定考得上,沒有幾個能夠超得過你,你的智慧是你這一批朋友中你智慧最高,你一定考得上。但是你福報享盡了,你還有三天的福報你就要死掉了,所以你根本等不到考試那一天。」這時講出來晴天霹靂,因為他還年輕嘛!這時這些朋友就說,我們不要聽算命先生胡扯,你身體好好的怎麼只剩三天?算命先生說:「你看你臉上昏暗之相,死相已經很明顯現了,肯定活過不了三天,你要是聰明一點,趕快回去安排後事。」但是在朋友的勸阻之下,陽羨生也不能回去,他們說這樣回去很沒有面子,而且很可惜,這個貢士三年才舉辦一次,你會錯失了機會。所以當天晚上他是回去也不對,不回去也不對,在旅館當中他睡不著,他就走出了旅館,到外面山野去散步。走著、走著就聽到一個婦人在哭叫的聲音,哭得很傷心,他就跟著這個聲音來到小木屋的地方,他往窗口看進去,看到一個婦人抱著她的子女嚎啕大哭。他就過去敲門,他說某某人你怎麼哭得那麼傷心。婦人說:「我的先生欠了官府五十兩銀子,現在被抓到官府去被打得半死,可以說打到血肉模糊。我先生在這種情況之下,生命的威脅之下,他不得已只好把我給賣了,賣給人家作奴婢。我明天早上就要到主人家去了,我就永遠離開我的子女,我今天是最後一個晚上。」陽羨生想反正我是將死之人,錢留著也沒用,就動了惻隱之心。他說:「如果明天一早我把錢送過來,還來得及來不及?」婦人說:「來得及!如果早點送來還來及。」陽羨生回去以後就趕緊算算看還有多少錢,算一算還有七十幾兩的錢,他就把其中的七十兩拿起來,第二天早上送到那婦人的家:「這五十兩給妳還債務,二十兩你們夫婦作個買賣過生活。」這個婦人非常感動。陽羨生做完以後他就回去了,心情也很好,能夠看到一個家人團圓。到第二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也就睡得很安穩,跟第一天不一樣,他那憂鬱不安的心情消失了。睡到一半的時候有人敲門,敲得很大聲,他一聽,真的有人敲門,就趕快衣服一穿從臥房跑到客廳去開門。這時候門一開也沒人,但是他門一開的時候,突然看到「碰」的一聲,他臥室的整個牆壁倒下來,他要是沒有出來開門就壓死了,他逃過一劫了。到了第三天早上,他就去找那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哎訝」你現在整個臉色完全不一樣,昏暗色全部消失了,你一定造了一個非常大的陰德,把這個業轉過來。陽羨生說:「對啊!你真的很厲害,我昨天做了……」算命先生說:「你現在不但不會死,你貢士一定考得上,而且你的功名可以做到進士,你可以活到八十幾歲。」後來果然他在朝裡做了大官,也活到了八十幾歲。這樣一個生命的變化到底跟我們的真如有什麼關係?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當我們沒了解真如的時候,我們是活在阿賴耶識。什麼叫阿賴耶識?業力所薰習成的一個心識「業識」,我們一個人沒找到真如之前,沒有一個人逃得過業力,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留你到五更。為什麼他的業力能夠轉過來呢?因為陽羨生突然間以一種無所求的心,發自內心 一種惻隱之心去造一個善業。記住一個觀念,造善很容易,但是你的心態很重要。他完全是無所求,因為他要死了嘛!他以無所求的心把七十兩銀子送給她,這個心念剛好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候他這一念心,剛好去觸動到真如本性的功德,這還得了!諸位要知道,真如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真如本性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具足無量的功德,但是你一觸動它的功德,一打開的時候,就把業轉過來了。但是我們一般的念頭,善業要做到「無住」,生心無住要去觸動到真如的功德,很難、很難!一定要經過教育。我們總是人,為有所得去造善對我自己比較有利,剛好相反,你有所得的去造善,還是活在阿賴耶識,還是活在業力當中,活在妄想當中,你要突破你的業力!你看一個人,一個人生命要產生很大的改變,第一件事情「發願」,發願以後你就依止你的願望去做,這時候你改變很快。你要是不發願,你所造的善都活在自我意識,都是個人的私心,你這業要轉很難、很難,你很難跳出阿賴耶識過去的業力。當然陽羨生他沒有學佛,所以他的相應也只是一念的相應,很可惜!我們佛法可以念念相續,因為你道理懂,你可以強迫你自己依止本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地方是講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辰二、引例釋成 前面佛陀講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下佛陀引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證明它的成立。佛喻一真 文殊!吾今問汝,汝如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佛陀說:「文殊菩薩!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譬如說你身為一個文殊菩薩,你的真如本性現出一個文殊菩薩的身心世界出來,那我問你一個問題,難道離開你文殊的身心世界還有另外一個文殊師利菩薩?或者還有一個非文殊菩薩嗎?」無有二相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非二相。」文殊菩薩:「如是世尊!我是唯一代表文殊師利菩薩的身心世界,除了我這個唯一的文殊菩薩以外,根本沒有另外一個叫文殊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假設離開我這文殊的身心,另外有一個文殊,那麼就有二個文殊菩薩的自體。但是我這個文殊在因緣上也不能夠說沒有文殊的存在,就是一個文殊菩薩,在這當中沒有所謂是文殊跟非文殊這二個對立的思考。其實真如本性全體不變,全體隨緣,就是現出一個文殊,沒有另外一個文殊或非文殊可言。」以合法喻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這道理到底在講什麼呢?我們以真如本性的法來合這個譬喻。佛陀說:「身為一個微妙光明的真如本性,跟一切萬法的道理也是這樣。真如本性它本來就是微妙光明,跟無上菩提的智慧相應的一個清淨圓滿的真心,因為一念的妄動,而隨緣顯現了色空還有相分,還有能聞的見分,做為所謂的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妄動而產生全體不變,全體隨緣;也就是說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你不能夠說離開了你的身心世界還有真如,不能這樣講,它就代表你所有的真如,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就好像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我們看的月亮叫第一月,但是你把眼睛捏了幾下以後,你再看月亮,突然間產生一個朦朧的月亮,這叫第二月。為什麼有第二月呢?沒有第一月就不可能有第二月,你就是就著第一月,然後你產生了妄動以後才看到了第二月,朦朧的月亮是由清明的月亮而來的。所以到底誰是月亮的本體?誰又不是月亮的本體呢?佛陀告訴文殊菩薩說:「你只要了解月體是本真的,就是一個月亮,只是月體它有隨緣的作用,因為你眼睛捏了幾下,它隨順你眼睛捏的關係,現出一個朦朧的影像,這當中沒有所謂的絕對是或絕對不是的道理。」也就是說一念的清淨本性,你怎麼動它就配合你的動,隨緣顯現;你隨順五戒十善的動,它就現出一個人天的果報出來,你隨順於殺盜淫妄的動,它就顯現三惡道的果報。在顯現果報的時候,它是全體就是真如的作用,所以你要把不變跟隨緣二個要合起來看,離開了你的身心沒有真如。卯二、示迷悟得失 因迷而失,因悟而得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你現在去觀察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相分,這種身心世界的相互作用都叫做妄想。113因為我們妄想的特色就是種對立的思考,有對有錯,有善有惡,所以我們產生對立的思考,用對立的思考來看我們的心性,我們就產生是非的觀念,因而迷失掉真如。「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我們能夠產生一種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就能契合真精微妙光明的佛性,就能夠使令真如本性依體起用,又能夠攝用歸體,能夠超越它是有所指或者是無所指的對立,那到底都是有無的對立,這都是戲論。」說明:「心性的對立關係。」首先你要先找到體,先在一念心性安住;那麼這個隨緣的作用,我們這一念心有染淨的因緣,你生起清淨的心就產生功德,你產生染汙的心它就隨緣產生一個過失。我們一念心有二種門,你看我們這念心很奇怪,這一念清淨心,你起善心,它就把功德門打開,一念善心起,百萬功德開,它就把功德讓你受用,你生起惡心它就把罪惡的門打開,把痛苦的門打開讓你受用。所以你要慢慢了解什麼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整個因果不離開我們一念心性,都是自作自受。你生起善心不是對別人有幫助,你生起善念是你自己有幫助,因為心性它有隨緣作用,你生起善念它就把功德門打開,你生起惡念它就把罪惡的門打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整個造作也好,果報的受用也好,因果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都在一念清淨本然的心中活動,這叫做「稱性起修」,也是我們《首楞嚴王三昧》的一個基本的修行概念。蕅益大師說:「你有志於行菩薩道,你對一念心性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怎麼能夠不把它當作一個最重要的急務來看待呢?沒有一個人不開圓頓解而可以談修行的,不可能!」你先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有資格談修行。為什麼,一念心它同時會給你痛苦,一念心它也同時給你快樂,就是一念心。這個道理你要明白,這個不二法門。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楞嚴經》色陰十禪境探究
※楞嚴經·卷一|尋心之旅:心潛伏在根里,這個回答挺燒腦的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8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