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慈法師:擁有禪意的生活是幸福

正慈法師在武漢大學講授「幸福禪」

導言: 我們說出世間的法與入世間的法是相通的。今天我們把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智慧結晶與有緣人分享。我們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故鄉藍毗尼被聯合國列為人類世界文化遺產。然而中國作為佛教的第二故鄉我們該怎樣去了解這種傳統文化呢?儒家、道家、佛家囊括了治世間、治身和治心的學問。在杭州的第一次世界佛教論壇提出一個口號「和諧社會 從心開始」,說明我們對傳統文化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和認識,更多地關注自身、自心和人類的世界。如今的世界是個地球村的概念。佛教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佛告訴我們在思想上要有一個高度才能看得更清楚。佛說度人不如度心。心動了才會行動,如果我們沒有打開自心,人的行動力都是被動的,反之則是心甘情願的,無怨無悔的,做的很開心,很快樂。這就是一種我們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台灣寺廟管理寺院叫做經營寺廟,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的更好。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心但不操心。

禪意,一種發自本心的清凈,能產生一切萬法的妙用。

擁有禪意的生活是幸福的。

我們的人生如果能夠有緣分接觸到佛法,尤其是禪宗文化,將會獲益很多。佛教在中國傳承2000多年,至今長盛不衰,是因為他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普世的精神。日本的很多企業家對人生的理解是一種利他、覺他的精神。我們動力不夠是因為這種利他、覺他的力量不足,我們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通過儒家和道家上升到佛家文化是人生心路歷程的一個轉折點,選擇一種途徑讓我們的身心能夠解脫,就是佛家所講的:

自在轉紅塵,不為紅塵轉,超凡入聖,破迷開悟,修成善果,也許,更是另一種不期之獲。

我們講境由心造,很容易被理解為佛教是唯心主義,這是不全面的理解。現在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其實是把人的精神力量給忽略了。佛法告訴我們內心也要呵護。大家在事業成功的同時,關注內心,把內心經營好。古人講相由心生,相隨心轉。

《了凡四訓》一書在港台很流行,其實就告訴我們八個字「命自我立,福自我求」。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的福報是要去修的,去求的。《尚書》上也講到「自求多福」,人只有去追求,去努力才有結果。佛教講的因果觀念,如是因如是果。種子很純,很好,因就好。緣分都是好的緣分,結果是必然的。

禪告訴我們享受在心路修行的過程,學會消受過程中面對的快樂和痛苦。更多的人能夠面對快樂,而不能面對苦難。禪就是一種承擔的力量,承受的力量。古人講,禪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修出來的。拜菩薩要求,不求怎麼會有感應呢。做人也是這樣,自己不敢求,怎麼會有福報呢。禪也是對我們內在生命的固本之策,強筋固本。能夠通過禪修在內心產生強大的自身力量。我們在對外追求幸福的同時不能忽略了我們內心的精神力量。香港的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上,小班禪演講的題目是《佛法是內心的科學》,我們總是拚命向外追求幸福,而忽略了我們內心的精神的力量。我們得到的時候感覺自己並不幸福。一位黃石的朋友講離開了黃石去深圳打工是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當他得到這一切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並不幸福,自己很迷茫、很困惑。之後在上海成立了「真愛基金會」,工作之餘就做慈善,才發現這樣很充實很快樂,心裡很充實。

我們在學會消受幸福的同時也要學會消受痛苦,它們如同一對孿生兄弟。怎樣去轉念,去改變自我,就是一種禪的心態。我們向外求既然得不到真正的快樂時,就向內心去求。人的快樂與痛苦是一種感受。釋迦牟尼是一個通過自省改造後的徹底覺醒、覺悟了的人。我們像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璞玉一樣,通過後天的努力去改變人生,就像一塊玉完美無瑕了。這就是人到佛的過程。佛字怎麼寫呢,一邊是個人,一邊是個弗字。兩豎就像人在行走一樣。修行道路不是平坦的,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通過對禪的了解,告訴我們向外追求到向內追求,去關注我們的自身,關注我們自心的生活。

我們在台灣看到記者採訪法鼓山的一位老義工。老人家很樸實說:「忙忙忙,忙得很快樂,累累累,累得很開心。」同樣做一件事,同樣很辛苦,但人的心態改變後,結果就會不一樣,所以說佛法是內心的科學。

通過對禪的了解,對企業,對文化有個更加嶄新的認識,了解,打開我們的心找回本來面目。這並不是一個自負的自我,而是一個自信的自我,從外至內,從身至心的一個改變。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佛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最終打開內心之後,外界和我們內心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用心去做就好,不要被外在所左右。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內心是超然物外的,不執著於外在的事物。我們的內心是充滿了生機的。

什麼是禪定呢?「外離相曰定,內不亂為禪」不要執著於外在的表象,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今天我們站在禪的角度從禪理、禪心、禪法、禪修、禪悅、禪悟來分享和交流。

內容提綱

一、生活的禪理

二、生活的禪心

三、生活的禪法

四、生活的禪修

五、生活的禪悅

六、生活的禪悟

一、生活的禪理:

1、緣起:因果

善用其心,安樂的源泉是善。

種善因得福果,種惡因得苦果。

因果規律:

一、業決定

二、業增長廣大

三、未造業不會遇

四、已造業不失壞

2、性空:不執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2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3不為明日憂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今日自有今日事,不為明日枉憂愁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 事煩人不煩,人煩心不煩

好好把握此刻,好好做好當下,最重要

做人做到最後是一種境界,俗話講的笑到最後的人,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一個人失意時候,不被人理解的時候,能夠忍辱,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是很難得的。在內心中生起憎恨之心時,看似傷害了別人其實傷害了自己。做企業也是一種修行,在逆境當中培養好的心態很重要,把心放開。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堅持的過程,堅持的更多,更加的投入、專註所獲得的成就就更大。對待人和物要儲備機會的來臨,這很關鍵。

人的一生,命也,運也,勢也,蓄勢待發很重要,結果必然,過程才是最重要。這也是禪意的核心內容。

佛對應的是一種人格的力量。拜佛為什麼能改變許多的事情,拜佛的時候我們內心發生了變化,命運也就改變了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不是1+1=2的公式,人生中更多的是生活哲理。在生活中能夠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佛經里有三種辯證地看待人生的觀點,過去心不可得,不要背著包袱走路,學佛就是要提得起放得下。放下了才能自在,佛才是得到大自在的人。未來心不可得。有一個公案,一位禪師的禪法影響很大,有個小師父去學禪,肚子餓了買點心吃,買點心的老太太問:「你點哪顆心啊?」小師父被問住了。我們要隨緣不要執著於事物,不要太去斤斤計較。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都是被自己打敗的。很多企業家在事業成功之後出了問題。這對企業和領導都是不應該的。人如何學會面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要學會面對自我,佛教講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最終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仁者不憂,智者不惑。

佛教講「我」,「我」定義為主宰,被「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路牽著鼻子走還很開心,很風光,很得意,沒有關注我們自身自心。我們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內心的主人。現代人不敢面對逆境,不能把壓力變成動力、活力,變成激發自身自心力量的源泉。真正的源泉來自我們自身自心。外在的只是輔助的因緣。人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世間沒有萬能的東西,上帝不是萬能的,科學也不是萬能的。佛陀告訴我們,只有心力才是萬能的。一切唯心造,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修行就是改造自己行為,是一個自我革新、變革的心路歷程。修行是一場人的革命,自我辯駁的心路歷程。做人做企業也是一樣的。在逆境的環境中怎樣以一個良好的心去面對,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時刻。我們要訓練自心,通過外在讓我們身體觸動到內心深處的神經,讓自己感動起來,能夠通過這種形式打動自己。你的心態可以改變自己,周圍的人,甚至世界。因此說人心才是萬能的。

3、離一切相,修一切善

事物都有兩面性,既有順就有逆,這就是世間法是相對的。出世間法是絕對的。佛法從兩個方面來看待問題,一個是世間的俗諦,一個是絕對真理的真諦。我們往往把它們攪合在一起,然而東方人的思維把它們分開了。修行也一樣,我們看到了惠能不用修行的頓悟,忽略了一個事項,俗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講秩序的。惠能的頓悟是多少年積累的結果。神秀大師的四句話才更適合我們。惠能大師的四句話是經歷了人生風雨過後的蕭然的境界,可能要一生才能達到的,甚至窮其一生也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

神秀大師的四句話「身是菩提樹」,菩提是智慧的意思,讓自身更好地服務自己,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心呢,「心如明鏡台」,做人做得明明白白,像鏡子一樣明察秋毫。如何做得到呢,「時時輕拂拭」佛教講當勤精進,要勇猛精進,這樣才能不沾染煩惱和惡習。就是「勿使惹塵埃」。

1人生是一場靜悄悄的儲蓄

人生就是一場靜悄悄的儲蓄,人要愈挫愈奮,要對自身、自心有一种放開的情緒。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喬布斯受日本禪宗和印度文化的影響很大,蘋果的觸屏就簡單,像禪宗文化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喬布斯生病之後在高校演講對於生死看的非常坦然。佛教講諸行無常,不是消極的,而是讓我們去珍惜短短几十年的光景。佛教有許多觀點,你換個角度,你的世界、你的身心會豁然開朗。

2人的成就不在於他是否達到了自己的目標,而在於他如何向目標邁進。

禪師們講「日是好日」,每天都是嶄新的,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當下。怎樣以良好的心情去面對我們的身心。人在困苦的時候容易被困住。我們要調動身體每一個細胞讓它充滿慈悲,做到身似琉璃,心似琉璃,內外明澈。環境能夠影響人的變化,因此相隨心轉,相由心生就是這樣。我們要積累,厚積薄發。現在講正能量,現在是個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年代,我們尤其需要禪,更要學會讓自己靜下來,成功的企業家要有一個好的身體,不能沒有一個宗教情懷。宗教情懷就是人類本性的悲憫之心,儒家也講惻隱之心。

3困厄之時不忘平生之志

張愛玲講「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每個人的慈悲心,善的一面不能迷失。現在人需要很智慧的生活。人生就是一本書,一個企業也是一本書,如何把自己寫成一本很好看的書,很有意義的書,通過無常讓我們珍惜生活,熱愛人生,佛法不是消極的,佛教不是悲觀的。空門的空是一種包容,我們被自己的私慾雜念塞滿了人心,總是放不開,放不下,看不明白。佛教要空掉的是這些多餘的,不好的,心胸才能更寬廣。我們放下了才能得到。捨得捨得。能舍才能得。要訓練我們的身心,我們才有這樣的氣度,這樣的涵養。

二、生活的禪心

1、小勝憑智,大勝憑德

2、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3、做一項事業,發心很重要。你為的是什麼?

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運用

慈:產品利益人

悲:產品拔除人的苦

喜:做讓大家歡喜的生意

舍:不做傷害人的生意

發心要正,要誠信,不能用不善的心去做生意,消除惡的心念就是規避風險。

任何一項事業,發心很重要,你為了什麼,佛教就講發心。老和尚對小和尚說要好好發心,講了一千多年。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微妙的。不只是錢的問題,關鍵是如何培養一個良好的心態。佛教講的發菩提心就是付出的心態,寺廟的義工就在付出,為自己,為親人培植福報,像種田一樣才有收穫,並且很快樂,企業也可以做一種文化出來。拜佛就是在求福報,求智慧。修行就是為了求福求慧,做人也是這樣,擁有福慧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佛教講「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人的發心很重要,發心要純正。因決定果,發心要正。佛教講要善用其心,善待其物。

我們自己如同一棵樹苗,需要我們呵護經營我們的人生。這樣一切煩惱痛苦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人追求財富、名利,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們不能把自己忙丟了。像機器一樣不停的運轉,沒有消受這個過程。像坐禪一樣,坐得很輕安,內心很安詳自在,讓自己很歡喜,這是很關鍵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東方山的藥師佛道場就是提醒我們要關注自身,關愛自心,關注自己,把握當下,好好珍惜,要學會感恩,懂得孝養,這才是我們的根本。你們培訓要提醒自己,我們念佛要提起正念。為什麼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做不好,半途而廢,是因為正念不具足,提起正念始終如一才能做到表裡如一,淡泊心對待自己,寬容心對待別人。我們心胸也要靠我們用心經營,佛教講「佛眼看人,人人皆佛」。蘇東坡跟佛印禪師斗機鋒,蘇東坡突然問:「禪師!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

佛印答:「好莊嚴,像一尊佛!。」然後問蘇東坡:「學士!你看我坐的姿勢怎麼樣??」

蘇東坡說:「我看你像一灘牛糞!」

事後,蘇東坡將此事告訴了蘇小妹。蘇小妹答:「心中有何事物就看到何事物,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就是佛;而你心中有污穢之物,你看到的自然就是牛糞。蘇東坡才知道自己輸了。人要培養訓練我們一顆善心,菩薩心也好,慈悲心也好,這種心是滋養我們的內心的。在別人得到受益的同時我們得到了更大的受益。人要辯證地看待問題,佛就告訴我們要返照自己,反問自心。所以說:「佛眼看人,人人皆佛」,你的心像菩薩一樣,你的心始終裝著員工,我們始終裝著眾生。你沒忘記他們,他們就不會忘記你。什麼是菩薩啊,菩薩不是高高在上,不是盛氣凌人。菩薩要裝著這些人才叫菩薩,如果把我們這些人都忘了,那就不是菩薩,跟我們一樣了。我們的企業家怎樣去關心員工就是一位菩薩。

有個小故事,小和尚問老和尚什麼是禪啊,老和尚豎起指頭說這個就是。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了,居士們上山問小和尚什麼是禪啊,小和尚回答不了就學這師父豎著一根指頭,說這就是禪。老和尚回來問小和尚你怎麼回答的,小和尚說這就是禪,老和尚就把小和尚的指頭砍了。通過這個公案我們參透的是什麼呢,不要認為別人是眾生,別人不明白只有你明白。禪在哪裡啊,誰是你的眾生,哪有眾生可度呢,所以佛講眾生平等,佛告訴我們你就是佛,佛就是你。釋迦牟尼佛出生後指天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不是自負是自信。我們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企業中要喚醒員工的積極性。佛教為什麼幾千年長盛不衰,而且人們對宗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為人最終要回歸,要返璞歸真啊。宗教就是給我們的心找一個歸宿。這才是宗教的意義,不僅僅是做好事勸你行善,儒家也勸人做好事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宗教要我們回歸自心,回歸自我,真正的自我。你內心很強大,你很真實,心裡也很踏實,心很安,佛教是一個安心的法門。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的世界,躁動、焦慮、緊張不安,通過認識佛教,了解佛教讓我們內心得到安寧,讓我們的身心找到一個心靈的家,精神的家,喚醒我們沉睡的心要覺醒,要覺悟。

4、發上等願 結中等緣 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 就平處坐 向寬處行

在榮氏家族的老家無錫梅園有副對聯包括了佛教文化: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做,向寬處行。人生道路是越走越寬的。

5、放大自已的心量。

佛教有句話叫「心包太虛,量同沙界。」

人要放大自己的心量,度量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企業也是一樣,人心才是萬能的。有這樣一則禪宗公案,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問智常禪師:「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我看未免太玄妙離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實在是太不懂常識了,是在騙人吧?」

智常禪師聽了李渤的話後,輕輕一笑,轉而問:「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麼回事呢?」

「當然了!當然了!我何止讀書破萬卷啊?」李渤顯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樣子。

「那麼你讀過的萬卷書現在都保存在哪裡呢?」智常禪師順著話題問李渤。

李渤抬手指著頭腦說:「當然都保存在這裡了。」

智常禪師說:「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椰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你也在騙人嗎?」

李渤聽了之後,立即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

企業裡面講細節決定成敗啊。所以我們要學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需要訓練的。

大家看我手中的這杯水,如果我抓一把鹽放在這個水杯裡面,水會不會很咸?一定是鹹得發苦。如果這個杯子寬廣得猶如大海一樣,同樣放一把鹽下去,還會不會有鹹味呢?如果這個水杯是我們現在的狀態,那麼我希望今天回去之後我們的心可以像大海一樣。

我們經常說:「比大地更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的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人是不是有煩惱取決於你的心量是大還是小。我們形容心眼小的人說他的心像針尖那麼小,像針尖這麼小的心量怎麼能看得開,容得下呢?必然是怨氣很重,煩惱不斷的人了。就像我剛才說的,如果把一把鹽放在這杯水裡,一定會苦不堪言,如果放在湖中,一定不會苦。如果說你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一切的煩惱、痛苦在你的心中就沒有地位了。

6、淡泊心待己,寬容心待人

淡有淡的味道,咸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的這兩句話給了我們許多啟示,所謂感與淡都是我們自己心的體驗,如果沒有這樣的分別心,那咸也是淡,淡也是咸。煩惱人人都會有,因為我們的心是被外部世界所左右的。世界有多少誘惑,我們就有多少煩惱。如果你的心靜了,那一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

我經常說,要事忙人不忙,人忙心不忙。換一個說法也是一樣,事煩人不煩,人煩心不煩。內心要超然物外,做事要投入的去做,積極向上,擁有的每一分鐘都充滿了活力,有時候簡單的讓人很感動,把心打開能感動我們自己。弘一法師的話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吃飯而吃飯,咸一點沒什麼,淡一點也不要太不得了。

黃石的一位信眾曾經講退休了要把父母接過來好好孝養,他說的可能很平淡,我聽了後很感動。怎麼樣用心對待親人,我們要把生活落到實處,提煉生活,剛剛講的誰是你的眾生,哪裡有眾生可度呢,這就是佛教的大智慧。再過很久,眾生平淡的觀念也不過時,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我們的心的力量。我們的心真實不虛。

三、生活的禪法

古人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運用到自己的企業,生活,內心當中去的這是最高明的人。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我們做人用心不用心是不一樣的,幾分耕耘幾分收穫啊。

1、領悟人生的四原則

改變自己

適應環境

學會迴避

敢於放棄

怎麼樣去領悟人生呢。

第一,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一個空酒瓶,打開蓋子酒的味道還是很大,人的毛病就像這樣很難改變,改變了命運也就改變了。拜佛不是佛改變了命運,拜佛的同時我們的心態改變了。不要像酒瓶子,一滴酒都沒有但毛病依然沒有去掉,佛教叫習氣。菩薩都有,佛才沒有,何況我們人呢。佛教不講看相算命,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只有佛才具有這樣的相。我們可能在三十二相中具足了某一種相而已,所以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

第二,適應環境,佛教傳入中國2000多年來就是一部適應中國文化的歷史。我們很多官員、企業家都不懂我們的文化,大家看看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他們的門樓一點都不張揚,進去看金碧輝煌,要藏氣聚氣,這就是風水。改變自己也是最重要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要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就是文化。

東晉的道安大師在湖北襄陽提出了佛教的中國化講: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1700多年來我們走的一直是這條路,人間佛教也好,都是再走這條路。一部適應中國文化的歷史,要學會適應環境,學會迴避,敢於放棄。做人不要太計較,要放下。

沒有勇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

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凡夫轉境不轉心就會很累,遇到障礙很多,聖人轉心不轉境。佛教講攝受力,你們講親和力,感召力,關鍵的時候還是要為的企業,地方改變一些東西,不要輕視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我們做了六年的慈善助學,每次關鍵時刻資金就來了。

人的發心是正確的,為什麼可以影響你的企業,你的領導,你這兒一方的人。做慈善最感動的是自己看到那些人能得到幫助,感覺我們是最幸福的人。做好事也粗腰人引導,在座的都是一方精英,的確是可以影響一方人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們碰到問題就要正面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才是做人提得起放得下,坦坦蕩蕩,光明磊落。有擔當,有味道。人生就是個修鍊的過程,修心的過程。有句話講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所以訓練我們一個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佛門四攝法的運用

佛教講四攝法,怎樣對待信眾,怎樣對待員工,就是攝受力,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影響他們,你們的行為可以影響一批人。

布施——佛經講布施的人比接受布施的人更有福報,福就是從布施中來的。因為我們先出的是你的愛心,能夠這樣做去關注別人,就是一種利他的精神,助他的精神。

愛語——用溫暖、柔和的語言、態度來說話。現在叫柔性管理,基督教講博愛,幾百年了沒有變,佛教講慈悲。東方人比較含蓄不像西方人那麼直接,我們講慈悲更委婉,做企業也要有這樣一種企業文化融入到企業中。

利行——通過身體、語言、意念來利益大眾。有位印度回來的朋友講,印度貧窮的人過的很開心,富有的人也很開心。他們有信仰,印度人相信因果,不像我們仇富,仇官。信仰讓人懂得了敬畏,對生命,對大自然的敬畏。

同事——根據大眾的根性,與大眾一起生活工作,採取合適的方式來幫助大眾。

財施得財富,付出多回報多,付出少回報少,這是基本原理。

富了更要溫和謙卑;要想持久擁有財富,恰恰需要適當散財,也就是布施。

唯有布施,功德無邊。布施不但利於他人和社會,更是為自己儲蓄。因果不空。布施的『儲蓄』遠比銀行保險,累生累世均可享用。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杭州有胡慶余堂,是胡雪岩創辦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是古人看待外在東西的一種觀念,人要放的開,像修行一樣要來的來,要去的去。有的人進不了門,不得要領。做人也是一樣,要深得人生道理,要把精神的東西傳下去,「家業百年不墜因為積福,富貴不過三代由於自私」古人講的話我們可以借鑒,弘一大師天津老家有副對聯「惜衣惜食非是惜財緣惜福」,人到了一定的時候真的是一種回歸,甚至回到了小時候很簡單很直接的狀態,人生三層樓,一層是物質的世界,二層是精神的世界,精神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3、行持五戒十善

四、生活的禪修

1、每臨大事有靜氣

四攝的攝受能力就是宗教為什麼在社會上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這麼大的影響力,大家願意跟佛教結緣,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在逆境中,作為企業家應該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要靜下來。人獨自面對的時候要精神抖擻,獨窗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在逆境中不能沉迷於外在的東西而迷失了自己。

2、素食則氣不濁,獨窗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3、養身養心之道——止觀

止就是靜,觀就是智慧,就是禪定。

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動靜結合,長命百歲要有動有靜。

佛教就是靜坐,禪修,用現在的話,讓身體健康起來身體的健康、情緒的穩定、人格的健全、事理的明晰(對生意、對事業本身的觀照:靜中明理)。聯合國將健康定義為心態很健康才是健康。

放鬆、減壓的方法——禪坐(打坐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

功能:

坐禪就是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就是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調,修行很難啊,不能著急,欲速則不達。釋迦牟尼開悟也是在菩提樹下坐禪的。有一偈頌悉達多太子當年在菩提樹下坐禪,大徹大悟,成為佛陀。坐禪對生命的開悟是尤為重要。通過坐禪訓練,可以放下種種緊張、不安、焦慮,讓身心得到清凈和安寧,最後把這種能量,得心應手地運用到生活之中

坐禪的形式是在禪堂內,以靜坐和跑香調和身心,來達到開發覺性的目的。

「心清水月現,心定蓮花開。」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碎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即覺,覺而勿隨。」

人的思想才是永恆的,我們的心力才是最重要的,外在的物質的東西都不是最重要的。靜下來的目的是讓這一代人的精神成為下一代的榜樣和楷模。佛教講實修,只有身體力行之後說出來的話才能有力量,大家才能幸福你,不怕不好的念頭生起,就怕生氣了不知道回頭,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像鏡子一樣返照,不要隨波逐流,這是學佛,要有自己的方向。

五、生活的禪悅

1、善因得樂果

2、用容顏表達歡喜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最終得到的是禪悅,學禪師一種快樂,讓自己快樂,高興,開心起來,人要主宰我們的人生,我們這樣做了,然後才能快樂起來,如是因,如是果。所以人要結緣不要結怨。要歡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調整下心態就解決問題了。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愛,有生活的態度。人有來就有去,有上就有下,有生就有死啊。我們要悟,明白了才會快樂,最後像惠能的幾句話就是悟了,人生三層境界,信仰的境界也叫靈魂的境界,有的人上了三樓,有的人上了二樓,每個人因緣不同。

六、生活的禪悟

1、宗教的境界、人生的升華

2、「和、敬、清、寂」,

3、「何處青山不道場?此心安處是吾鄉!」

4、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宗教的境界是人生的升華,傳統文化講「和、敬、清、寂」,人只有獨自面對自己時才看得更清楚,更加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做了多少事是真真實實的,人要給自己留點時間和空間,這就是祖師們講的「何處青山不道場?此心安處是吾鄉!」安下心來如藏身。

聖言法師講我們想要的不多,想法太多,把多餘的東西去掉。人很簡單,我們的心安了世界就安了,人要找准自己的位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時時輕拂拭,無事惹塵埃」,塵埃都是自己找的,菩提哪有樹呢,為什麼要執著於這些東西,都是三更夢,五更霜啊。人赤裸裸地來,兩手空空地去,所以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沒有修行之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對人生有了感悟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行也是這樣,知道去了解了自心就會認為不一樣。別人跟我是有關係的,我說什麼做什麼別人是有感受的。修行到最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什麼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們的心,命運也就改變了,所以你就是佛,佛就是你。要相信自己。溫總理在金融危機講:「信念比金子還寶貴。」有些事不是錢的事。《六祖壇經》有幡動還是風動的故事,我們把心安住在如如不動,每臨大事有靜氣,要淡定,要自己能夠強大我們內心的世界。

孔孟有《春秋》,儒家治理世間,不關注生後,是積極向上的。但是不如意怎麼辦呢,儒家解決不了。道家修身養性,佛法介於世間出世間的大學問,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可以和光同塵,也可以超然物外,這就是佛學的思想,能進能出,三種文化互補,中國人很幸運,我們得意、失意都能找到需要的東西。每個人要用文化來成長我們的世界、精神。

結語:

擁有禪心的人是快樂的

擁有禪意的生活是優美的

擁有禪的國家是幸福安定的

佛法也是源自於生活,傳統文化宗教文化是激發我們生生不息,自強不息的一種狀態。人要開發的潛能太多了,一位活佛講如果沒有了宗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少了少許寧靜的慰藉,生活的寄託。

祝大家生意興隆,阿彌陀佛。謝謝!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淡去浮華,禪意人生
100種禪意盆栽,100種絕美風情
禪詩有禪意,細細品味之,皆悟其理。

TAG:生活 | 幸福 | 法師 | 禪意 | 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