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椎關節錯位


何謂椎關節錯位?

椎關節錯位是指脊椎間關節(包括椎間盤、關節突出關節、鉤椎關節、環樞關節和環枕關節、肋骨小頭關節、肋橫突關節、骶髂關節)發生小於半脫位的位移,且刺激或壓迫周圍組織,引發一系列臨床表現時,稱為椎關節錯位。

椎關節錯位的病理變化

1、因錯位導致椎管、椎間孔的變形狹窄(主要是椎管的矢狀徑和椎間孔的橫徑),直接損害到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和椎間的血管(動脈、靜脈、淋巴管)而致病。臨床應用正骨推拿手法複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對臨床治癒的病人,做脊椎X線照片、CT、MRI複查,可見椎體和關節的排列、椎管矢狀徑、椎間孔等的異常徵象已恢復到代償或正常範圍,而90%以上患者的椎間盤膨出、突出、韌帶鈣化和骨質增生等徵象,與發病期相比基本無明顯改變,這就證明恢復椎管、椎間孔、橫突孔的正常位置和代償空間,是取得臨床療效的主要因素,椎關節錯位是脊椎病的主要治病因素。2、因關節錯位致棘突、橫突、關節突的位移,引起領近組織受其擠壓或牽張/刺激而致病,例如C1-3錯位時,偏歪的橫突如果刺激到頸上交感節,就會引起失眠、偏頭痛、室上性心動過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C3-5鉤椎關節錯位,即可引發斜角肌痙攣,導致臂叢神經受壓,也可刺激頸動脈竇和頸中交感節而導致血壓波動等交感型頸椎病。

椎關節錯位與關節功能紊亂的鑒別「椎關節錯位」(displacemot),比脫位(dislocation)、半脫位輕,目前被稱為滑椎或關節功能紊亂。我們在研究中發現:「脊椎關節功能紊亂」,在臨床上的癥狀,是可以在患者改變體位而使癥狀消失的(如睡一覺能痊癒),換言之,關節雖有對位不正(超常滑移),但可以在改變體位時自我復正,使癥狀立即消失,此屬「關節功能紊亂」。而「脊椎關節錯位」的患者,改變體位直能使癥狀減輕一點或毫無改善,換言之,其病理變化與半脫位類似,已不能自動複位。由此可見,椎關節錯位比關節功能紊亂重,又比半脫位輕,未達到放射診斷學中脊椎關節半脫位的標準。故應將「椎關節功能紊亂」中,鑒別出「椎關節錯位」,建立放射診斷學的「椎關節錯位」診斷標準,建立放射診斷學的「椎關節錯位」診斷標準,是解決目前臨床誤診的關鍵。

椎關節錯位與椎間盤突出症的並發與鑒別創傷引起的椎間盤突出,及時做正骨牽引,有還納治癒的條件。當突出的髓核已硬變,形成髓核疤痕或纖維疤痕後,正骨手法、牽引都難以還納,故主張手術治療。上世紀尚無CT、MRI前,由於脊髓造影的條件所限,認為頸椎有鉤突的保護,極少發生椎間盤突出症。近二十年來,醫學診斷技術的進步,已使臨床醫師們認識到,頸椎的椎間盤突出並不比腰椎的少。頸椎椎間盤突出症多由創傷引起,臨床上易發展成脊髓型頸椎病,為恐發生高位截癱,多主張及早行手術治療,然患者又因諸多考慮而不願手術。椎間盤突出症,無論發生在頸椎、胸椎或腰椎間,非手術療法很多,各療法都有一定療效,尤以推拿、牽引為主的綜合療法療效較好,但仍有不少疑難病例,療效不好或反而加重。我們研究發現,這些疑難病例中,除個別確因椎間盤損傷脫出直接壓迫脊髓、神經位加重椎管矢狀徑狹窄,或神經根管橫徑的變形變窄。只要認識和確診並發關節錯位,能準確地治好錯位,恢復代償空間,既能取得臨床治癒的理想療效,這是脊髓型頸椎病免除手術的有效療法。因此,脊髓型頸椎病能否免除手術,取決於錯位的診斷。(摘自龍層花脊椎病因治療學)

推薦閱讀:

關節磨一次少一次!膝蓋怎麼安然用上一輩子
胸椎關節糾正術
【茹舞教材】摩登舞的膝關節運用,你都做到了嗎?
膝關節康復總結看這裡!
骨科評估肩關節—肩胛、肩鎖關節、肌肉韌帶及神經

TAG: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