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奧斯曼帝國是否經歷過長期人口增長遲滯,如果有,為什麼?
人口的增長與新舊秩序的更替以及現代化的進程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繫。1800年以前,奧斯曼帝國的人口長期處於停滯的狀態,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趨勢。1800—1914年,奧斯曼帝國的人口呈持續增長的趨勢,人口年增長率約為1%,其中19世紀後期的人口增長速度超過19世紀前期。根據相關資料的統計,1800—1914年,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人口從650萬人增至1 470萬
人;伊拉克的人口1860年僅120萬人,1914年達到320萬人。另據資料統計,1800—1900年,敘利亞和黎巴嫩的人口從30萬人增至240萬人,巴勒斯坦的人口從30萬人增至60萬人。經濟社會環境的改善以及瘟疫和災荒的減少,是導致人口增長的基本原因。——哈全安《土耳其通史》
馬二改革以前的人口戶口統計非常粗略,主要用來收稅。16世紀末之後包稅大興,統計更為粗疏,要描述全國人口興衰相當困難,下面只列舉改革前抑制人口的幾個因素:
1.領土喪失。第二次維也納之圍失敗後,高門多次向維也納、彼得格勒割當局讓領土。所以用人口衡量奧斯曼社會變動時,不應當以整個帝國為單位比較人口變化,選取安納托利亞、大敘利亞、埃及等單位較為合理。
2.戰爭動亂。16世紀中葉起,哥薩克乘船渡海劫略黑海沿岸,肆虐了小亞北部近一個世紀。16世紀末,celali在小亞嘯聚山林,也破壞了當地的繁榮穩定。威尼斯趁帝國一敗維也納,二敗莫哈克,兵發摩里亞,當地居民為避戰火,紛紛北遷,造成當地數十年也未恢復元氣。
3.瘟疫傳播。瘟疫在18世紀反覆襲擊埃及地區,造成人口銳減。
奧斯曼當局直到阿卜杜爾哈米德二世時期才成功收集了第一份較為可靠的人口數據。
另:劍土第二冊有一章專門講了古典奧斯曼國家的人口統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非常難以計算,因為沒有太多數據來證實1800年以前的奧斯曼帝國人口。
奧斯曼第一次人口普查,我記得好像是1831年的樣子。
因為奧斯曼帝國也沒有必要去統計人口。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早期,土地稅是由一種軍事體制 (timar )來徵收的 , 在該體制下 , 蘇丹將某一區域的土地賜予軍人,這些軍人從土地上徵收土地稅作為他們自己的薪金 。
直到《卡爾洛夫奇條約》的簽訂,終止了大土耳其戰爭,奧斯曼帝國無力再對歐洲奉行擴張政策。
到16世紀後期開始,包稅制逐步取代了軍事徵收體製成為奧斯曼土地稅的徵收方式 。1695年穆斯塔法二世蘇丹登基以後,對包稅制度也進行了修改,具有奧斯曼特色的包稅制出現了。
在1695年以前,適用於土地的包稅制是短期合同,從1695年開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使用終生的包稅合同。
這是奧斯曼包稅制區別於其他包稅制的一個顯著特徵,在其他國家的包稅制中 , 包稅合同都是短期性的 , 一般是一兩年、三四年 。
在這些運用短期合同的國家,非常容易刺激包稅商的過度徵收行為,因為有時間的限制,徵收的稅收越多 包稅商的利潤越高。對於間接稅來說,由於它的稅基是商品的流通 ,過度徵收對於稅基的影響並不是很嚴重。但是 , 對於土地稅這樣的直接稅來說,過度徵收就會損害稅基,也就是土地的生產率,從而損害國家長遠的稅收收入。
所以奧斯曼帝國是沒有人口數字的(對於整個帝國而言),只能估算。
而且安納托利亞的庫爾德人和亞美尼亞人等處於自治的民族更沒有人去統計他們的人口,被征服的敘利亞、埃及、突尼西亞等區域,更是處於間接統治範疇,只要送來稅金,蘇丹並不在意他們在幹什麼。
人口的突飛猛進很可能是帝國把大量之前未能統計的區域給重新算上了,還有一部分因為歷次俄土戰爭和巴爾幹戰爭中逃亡奧斯曼的穆斯林難民。
至於長期人口增長遲滯嗎,應該是有的,很可能是戰爭造成的一系列結果。
包括不限於戰爭傷亡、血稅、勞動力缺失、民族衝突和屠殺。
古代農田規模和人口數量是一一對應的。首先,各國之間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貿易,所以農田的規模決定人口數量。其次,古代那個生產力條件下個人能承擔得起的農田規模有上線的,超過這個量的那就只能被荒廢。不管是地主和草民的農田佔有比多少,總數上農田規模和勞動力是直接相關的。
人口有沒有增長看農田有沒有增多即可。
近代國家成型之前的人口登記是為了收稅,不同國家的稅制是不同的,古代穆斯林國家按國民的宗教分開收稅。
穆斯林沒有人頭稅,交稅按收入交,有農田有商鋪,收入達到天課最低標準的人才入戶入冊納稅,按收入分二十五分一到一半不等比例納稅。
那些沒有自家耕地的佃農不入戶,地主富商官家的僕人不入戶,地主長工不入戶,收入不到天課最低標準的窮人不入戶,私人封地的百姓不入戶。
不入戶代表不給中央交稅。
穆斯林國家一般不統計人口數量,不同的國家對「戶」的定義也不一致,有些以成年男子為準(叫帳,不管有沒有成家分家),有些獨立家庭為準(沒分家卻已經成婚的不算一戶)。
游牧民族的稅制也五花八樣,有些是按氏族繳納,有些按戶、帳交稅,不管你家有多少牛羊馬都一個標準。比如哈薩克人按帳交稅,而准格爾人就這樣按戶交稅,當年吞併葉爾羌後要阿帕克和卓一戶一個第納爾交10萬第納爾給準噶爾。
奧斯曼帝國早期時有游牧成分的,游牧和農耕的稅制不一樣,不同宗教米雷特的稅制也不一樣,而且偏遠地區存在稅收承包制。奧斯曼帝國有很多封地,封地的稅收屬於領主,地方世襲伯克們瞞報漏報成風。
所以這些人口數據是相當不準的。
正如其他答主所言,奧斯曼的人口在馬哈茂德二世前幾乎不可考
但人口減少必然是存在的,其他答主說的很好了,略微補充一點是在於奧斯曼地方行政的崩潰,(提馬爾制度和之後的地方豪族的逐漸崩盤)地方組織基本消失,在小亞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用半無政府狀態形容,帝國政府連最基本的安全保證都沒有……(吉祥事件前確實很亂,取代政府官僚的是強大的地方勢力)馬二改革後重組地方組織略有改善
根據英文維基的說法,奧斯曼帝國人口統計數據並不是很靠譜。1520是11692480,來源是登記在冊的戶數撐5。1831年人口普查只有700萬人,這次人口普查很不靠譜。但是奧斯曼帝國在1800前人口增長的確是遇到了很多天災人禍。
流行病和饑荒造成重大幹擾和人口變化。 1785年,約有六分之一的埃及人口死於瘟疫,阿勒頗人口在18世紀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在1687年至1731年間,僅埃及就發生了六次饑荒,最後一次在安納托利亞發生的饑荒是在40年後。
1800後的人口增長因素:
港口城市的崛起看到了輪船和鐵路發展造成的人口聚集。城鎮化從1700年到1922年,日益壯大。健康和衛生條件的改善使他們更加方便生活和工作。像希臘的薩洛尼卡這樣的港口城市,人口從1800年的55000人增加到1912年的160,000人,到1800年人口15萬的伊茲密爾人在1914年增加到300,000人。[169] [170]相反,一些地區的人口數量下降 - 貝爾格萊德人口從25,000人下降到8,000人,主要是由於政治鬥爭。
經濟和政治移民在整個帝國中產生了影響。例如,俄羅斯和奧地利 - 哈布斯堡共同吞併克里米亞和巴爾幹地區,分別看到大量的穆斯林難民湧入--20萬克里米亞韃靼人逃往多布魯亞。[171] 1783年至1913年間,大約有5-7百萬難民湧入奧斯曼帝國,其中至少380萬來自俄羅斯。一些移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例如帝國部分地區(例如土耳其和保加利亞)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而其他地區則注意到離心效應。經濟也受到工匠,商人,製造商和農學家的流失的影響。自19世紀以來,巴爾幹地區的絕大部分穆斯林移民到當今的土耳其。這些人被稱為Muhacir。[173]到奧斯曼帝國在1922年結束的時候,土耳其的一半城市人口是來自俄羅斯的穆斯林難民的後裔。
以上來源英文維基。具體原因很難說清,但是聯繫這一段時間的歷史,奧斯曼面臨了 大突厥戰爭,俄土戰爭,地方叛亂,禁衛軍叛亂,瘟疫等,這些因素應該是導致奧斯曼人口減少等原因。
大神 @衛凌貞 邀請我真是受寵若驚啊……
正如前者所說的,1800年之前奧斯曼帝國的疆域時常劇烈變動(俄羅斯 :【滑稽】)。其次呢在1890以前奧斯曼是沒有人口普查的,奧斯曼人很類似後來的英國人,你把稅交足了他就懶得管了。所以人口數據很大程度上靠猜。但是奧斯曼在1683到1800年之間遭受了劇烈的衰落,大片的土地被諸侯分裂了出去不說,還天天被奧地利波蘭俄羅斯刷經驗。
所以我覺得這個要分時間段吧,從奧斯曼建立到1683之間應該是上升的,因為這個時候正好是地中海貿易發達,奧斯曼四處擴張的時候。1683-1800之間基本上就是保停滯了,理由和之前是反著的。
推薦閱讀:
※奧斯曼痛苦的軍事轉型(1)——雪崩的自身軍事能力
※轉捩點——日薄西山奧斯曼
※奧斯曼痛苦的軍事轉型(2)——雪崩的歐洲戰線和附庸國
※賽法迪猶太人與奧斯曼主義:族群關係、歷史發明與愛國主義(上)
※時代的眼淚:早期奧斯曼史三大"過時"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