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阿含部〉經典證明萬法之根源~不生不滅真實常住之第八識如來藏以示正教?
三世一切聲聞緣覺。有如來藏而眼不見。應說因緣。如羅睺羅敬重戒故。極視凈水見蟲不了。為是蟲為非蟲為是微塵耶。久久諦觀漸見細蟲。十地菩薩亦復如是。於自身中觀察自性起如是如是無量諸性種種異見。如來之藏如是難入。安慰說者亦復甚難。謂於惡世極熾然時。不惜身命而為眾生說如來藏。是故我說諸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雄即是如來。如阿那律天眼第一。真實明見空中鳥跡。與肉眼者俱共遊行。彼肉眼者所不能見。信阿那律知有鳥跡。肉眼愚夫聲聞緣覺。信佛經說有如來藏。云何能見佛境界性。聲聞緣覺尚由他信。云何生盲凡夫而能自知不從他受
我聞先佛稱說此地。於劫初時有四種味。彼時眾生食四味者於今食土。以久習故今猶不舍。曾於過去諸如來所修如來藏者。亦復如是。久修習故。今猶信樂長夜修習報如來恩又於未來說法者所聞如來藏。聞已信樂。如彼食土。非餘眾生。彼信樂者。是如來子報如來恩。譬如鷍鳥從久遠來無有慚愧不報恩養。以宿習故今猶不舍。彼諸眾生亦復如是。過去世時無有慚愧。已無慚愧今無慚愧當無慚愧。聞如來藏不生信樂。已不信樂今不信樂當不信樂。譬如猨猴形極醜陋。常多驚怖其心躁動如水涌波。以宿習故今猶不息。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去來現在心常輕躁。聞如來藏不生信樂。如鵄鵂鳥晝盲夜見好闇惡明。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好邪惡正不樂見佛及如來藏。去來現在不生信樂。如彼鵄鵂好闇惡明。如人長夜修習邪見。染諸外道不正之說以宿習故今猶不舍。彼諸眾生亦復如是。久習無我隱覆之教。如彼凡愚染諸邪說。去來現在不解密教。聞如來藏不生信樂非餘眾生。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蹔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諸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蹔得聽聞如來藏故。於未來世聞如來藏。當複信樂如說修行。諸根純熟富貴自在。色力具足智慧明達。梵音清凈莫不愛樂。或作轉輪聖王。或為王子。或為大臣。賢德具足離諸慢恣。降伏睡眠精勤修學無諸放逸。及余功德悉皆成就。或為釋梵護世四王。斯由曾聞如來之藏功德所致。身常安隱無病無惱。壽命延長人所愛敬。具足聽聞如來常住大般涅槃甘露之法。堅固安隱久住世間。隨順世間而共娛樂。知諸如來不從欲生。廣為世間開示演說。以此智慧功德利益。在所生處子孫眾多父母長壽。常受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未來現在天上人中。一切快樂常得具足。由聞如來常住藏故。若彼眾生去來現在。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死受一切苦。斯由輕慢如來藏故。若諸眾生歷事諸佛親近供養。乃能得聞如來之藏。信樂聽受不起誹謗。若能如實安慰說者。當如是人即是如來。若諸眾生多背諸佛者。聞如來藏則生誹謗。彼諸眾生自燒種子。嗚呼苦哉苦哉。不信之人於三世中甚可哀愍。諸說法者。應如是說稱揚如來常住真實。若說法者不如是說。是則棄捨如來之藏。是人不應處師子座。如旃陀羅不應服乘大王御象。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生不可得。不生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自性不實不可得。真實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自性無常不可得。常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無恆不可得。恆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變易不可得。不變易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不寂靜不可得。寂靜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壞不可得。不壞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破不可得。不破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病不可得。無病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老死不可得。不老死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垢不可得。無垢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此段出於〈雜阿含第一二0經~央掘魔羅經〉!大乘經典有很多講述如來藏的經句,但如今末法之世,有部份邪慧學人甚至連大乘經典皆不信受,為考慮這一部份學人的實際狀況,末學僅從〈阿含部〉經典中援引有關於不生不滅真實存在之常住第八識如來藏相關法義!大家不妨一觀!切忌不可否定,對於第八識如來藏的誹謗將成就世出世間最重之惡業!願學人有智決擇!南無阿彌陀佛!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這個鬧字用的妙……
目前網路方便查閱的幾個版本藏經中,說如來藏的《央掘魔羅經》,在永樂藏、龍藏中,都是歸屬於「大乘單譯經」的,只有在日本1924年開始修的《大正新修大藏經》里列入了阿含部。這裡本身體例歸屬上就有爭議的,你這裡拿這部經來論證阿含說如來藏,有什麼意義呢?
說服北傳的?北傳的沒幾個人不認可如來藏,反而在藏經的編纂上對這部經歸屬要提出異議,畢竟只有日本的大正藏把這部經列在阿含部,而龍藏、永樂藏,都是列為「大乘單譯經」的。
說服南傳的?南傳有自己的藏經,要說服的話,要拿彼此共同承認的部分才能做論據。
如來藏學派是大乘佛教一個很奇葩的學派。
他大概出現的時代,是在般若經典出來以後,一直到大乘佛教在印度滅亡。
由於龍樹左右的年代,並沒有明確八識的理論,而龍樹一味地空,導致被人誤解為頑空。
作為「批判者」的如來藏學派應運而生,他以如來藏的存在,批判龍樹、般若等主張一切法空的,認為一切法空,認為如來藏是存在的。
此時的如來藏,正如蕭平實主張的一樣,是個不生不滅的實體。
到了中期如來藏學派開始試圖融入般若思想,於是把空性與如來藏開始等同起來。
到了唯識理論出現,以《密嚴經》、《楞伽經》為代表的一系列經典,宣揚如來藏是阿賴耶識的本性,即唯識三自性的圓成實自性。
換言之,此時的如來藏拋棄了早期思想的實體化傾向,改造為認識論領域的真實。
早期思想的如來藏經典,就是題主提到的《央掘魔羅經》,這部經里體現的如來藏,就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實體,並且強烈批評一切法空的思想。
到了瑜伽行派興起,如來藏開始會通唯識,認為將實體化傾向剔除,融合般若的空性和唯識的圓成實自性,最終形成了。佛說如來藏,即為阿賴耶。此時只是側重阿賴耶識的本性進行闡述。
而唯識理論和如來藏思想,確實很難匯通。
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解決六識理論下,一切法空,所帶來的種種麻煩。
正是由於這是兩派思想,而如來藏還早於瑜伽行派的思想,導致兩派實際上很難匯通。
所以玄奘,根本就是避而不談如來藏和唯識的區別。
如來藏是無為法嗎?很顯然,因為如來藏的定義本身就有三期的區別。
其中最後融合空性、唯識的如來藏定義,有點無為法意味。但是早期如來藏思想,並不是純粹的無為法,而是有為法。
所以從大乘佛教的整個發展歷史看,
龍樹是源頭,龍樹以後,開始出現一大批如來藏。接著,嘗試如來藏和空性結合起來。最後和唯識的圓成實自性基本等同。
至於這部經《央掘魔羅經》,不能當做原始教法,很明顯宣揚的思想,只能是大乘佛教。
因為,其中已經出現批評法空思想了。如果這是原始教法,還會出現部派佛教種種分歧嗎?
文殊亦如是, 修習極空寂,
常作空思惟, 破壞一切法,
解脫實不空, 而作極空想。
猶如見雹消, 濫壞余真實,
汝今亦如是, 濫起極空想。
見於空法已, 不空亦謂空,
有異法是空, 有異法不空。
一切諸煩惱, 譬如彼雨雹,
一切不善壞, 猶如雹融消。
如真琉璃寶, 謂如來常住,
這個頌子,極力批判文殊菩薩,認為文殊菩薩墮入空見,認為一切皆是空無。
至於蕭平實,我不多加評論,建議他好好讀一讀《攝大乘論》。
複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
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 如阿賴耶識為雜染諸法因,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緣,所余因緣不可得故。阿賴耶識亦復如是,異雜能熏之所熏習,於熏習時雖復未有異雜可得,果生染器現前已後,便有異雜無量品類諸法顯現。
如此明白的話,也能扭曲為,阿賴耶識不生不滅,真是夠了。
以下對護法居士用經典言句所欲表述之觀點作解釋! 五蘊法當然無常苦空,但為何即便於阿含經中世尊亦有〈央掘魔羅經〉中上述開示呢?世尊無上正等正覺,福慧雙足尊,怎會有如此之「矛盾」?其實世尊的法教無論阿含,般若,唯識都是同一種味道,只是淺深狹廣有別,而絕不可能有所「矛盾」!問題出在很多人依文解義,而非依義不依語!事實上蘊處界萬法緣生緣滅的前提是有一個不生不滅真實常住的法界實相真心作為蘊處界萬法之所依,之根源!若無這個萬法之根源,蘊處界萬法根本無法出生,存在,更何況緣生緣滅般運作,蘊處界萬法出生,存在,運作皆必須依於這個法界之根源才能建立!只不過這個法界實相真心心行太過微細,凡夫及二乘人無法證得,同時關於這個法界實相真心的法義乃不可思議之勝妙法,根器不堪受者聞之無益,加之依此法界實相心而修行佛菩提道歷時太過漫長,根器不足者難以信受,所以世尊不得不從以這個法界實相心為主旨與核心的一乘教法中抽離部份較易成就,精進者當生可以成就的法義建立了聲聞,緣覺二乘法教,與大乘法合為三乘菩提!而二乘法便是不明言〈基本上是隱覆一帶而過〉蘊處界背後的法界實相真心,而僅僅從蘊處界緣生緣滅無常苦空的角度教導二乘人實證解脫道以讓學人於佛於法生信,進而發心求證究竟解脫之無上佛菩提道!佛世時即便阿羅漢雖不證此法界實相心,但絕對不敢否定此法界實相心,因為世尊已開示有此法界實相心,所以阿羅漢雖不解不證卻絕對信受佛語,不會對法界實相心有任何置疑,也因為如此阿羅漢才能安心入涅而不擔心成為斷滅!所以二乘法是佛法,但大乘法才是佛法的本意主旨與核心,若否定了大乘法,二乘法將如空中樓閣,成為戲論,歸於斷滅!不可不知!南無阿彌陀佛!
此段出於〈雜阿含第一二0經~央掘魔羅經〉!
自作聰明,自欺欺人。
這是你自己寫的?還是從他處複製粘貼來的?標題說阿含部,描述就轉進到雜阿含經了?
有過腦子嗎?有去查過雜阿含里是否有這麼一段嗎?
若無把握,別人云亦云!
這是你自己在評論區里說的,你做到了嗎?
算了,我直接說吧,你那洋洋洒洒的大段文字全都是單經本央掘魔羅經的。
順帶,雜阿含里關於央掘摩羅的部分,在大正本1077經,正聞本1180經,佛光本1065經。不是你所謂的120經。
錯說經名,經目也錯。你的把握又在哪裡?
並且,真正的雜阿含經中關於央掘魔羅的部分,並無【如來藏】內容。
涉及「釋迦牟尼度化央掘摩羅出家」這個題材的經文,漢譯佛經里一共有四部。
雜阿含經的第1077經;
佛說鴦掘摩經;
佛說鴦崛髻經;
央掘魔羅經;
你在前面三個版本中可找得到如來藏?
正如另一位答主所說,永樂藏、乾隆藏都把央掘魔羅經分類到了大乘單經,只有日本大正年間編修的大正藏分類到了阿含部,這就被立刻拿來當寶了?
你在永樂藏、乾隆藏的小乘阿含部里再找找看?
近幾年網上有了那麼一批別有用心的「佛弟子」,拿著大正藏阿含部的央掘魔羅經冒充雜阿含經,用大乘經文碰瓷聲聞佛法。
無本之木,無根浮萍,真當別人會跟著信?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題主有誤解,而各位答主恐怕還不了解題主的誤解。
題主的誤解在於,誤以為聲聞佛教部分也必須要聽聞大乘如來藏法義才算是正法,這種誤解實際上是源於對聲聞佛教的錯解,以及受到近現代所謂南傳北傳大小乘之爭的影響,急於所謂護持大乘佛法,而產生的矯枉過正之論。
我之前有個問題就說過,凡是來爭論大乘是不是佛說的人,要麼是單純的學術研究者,要麼是想要修行解脫但其實未了聲聞解脫道關鍵的人。
真正聲聞解脫修行(或者說定性聲聞),只關注於業滅,永盡無餘,至於其他的關於「法」的事情,不是他們的修行範疇。
只有以大乘佛道為修行方向的人,才需要考慮這個「法性,法界」等等問題,即便如此,這樣的人在修解脫煩惱的時候,也不需要去牽涉所謂法界法性等等範疇的。
要了解了題主的誤解所在,才知道他為什麼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宣揚或者進行所謂的「護持大乘」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 則生厭離。
厭離者 喜貪盡。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
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 則生厭離。
厭離者 喜貪盡。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 苦 空 非我。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告五苾芻曰。
汝等當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應病及受苦惱。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
既不如是。隨情所欲。是故當知。色不是我。
受 想 行 識。亦復如是。
複次苾芻。於汝意云何。色為是常為是無常。
白言
大德。色是無常。
佛言。
色既無常。此即是苦。或苦苦。壞苦。行苦。
然我聲聞。多聞弟子。執有我不。色即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不。
不爾 世尊。
應知受 想 行 識。常與無常。亦復如是。
凡所有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悉皆無我。
汝等當知。應以正智而善觀察。如是所有受 想 行 識。過去未來現在。悉應如前正智觀察。
若我聲聞聖弟子眾。觀此五取蘊。知無有我及以我所。
如是觀已。即知世間。無能取所取。亦非轉變。但由自悟而證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說此法時。五苾芻等。於諸煩惱。心得解脫。信受奉行。
蕭平實的弟子又出來了,又出來誣衊阿羅漢以及二乘証果聖人了。睜開眼睛,看看經典,對照一下你們自己,看看你們哪個能有二乘聖人的証量!?拿上你們的理論,套上佛學名相,就以為是你們的証量。別扯那麽遠,如來藏?趙州和尚説:狗子無佛性?蕭平實及其弟子們,你們能比狗子強多少?因為有業識在!
用有為法討論無為法,把性相攪在一起說。聽起來好聽,召集一幫不開悟的討論開悟的事情,看似明白了,其實啥都不明白。
佛法重實修,不重虛無。證一分是一分,證不到,搬來佛經,也不是你的。
阿含中出現如來藏是指「如來的經藏」。非蕭平實出版的注釋書、辭典,都可以證明這一點。蕭平實拿阿含的如來藏等同於大乘的如來藏已經被人笑話了幾個世紀了。
或為方便說。若執著有,則障礙修行與解脫。
希望它有,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怕這顆心的相續滅了。
怕,就不是真學佛。
滅,才是真無我。
爵士貓4 小時前
深入研習佛法吧
在人間1111 (作者) 回復爵士貓6 分鐘前
這句話正是末學需要原樣奉贈的!若無把握,別人云亦云!因果只能自己擔呀!南無阿彌陀佛!
爵士貓回復在人間1111 (作者) 還有 1 分鐘
你可以研讀,南傳佛教經典,相應部。大乘佛教經典,只是原始佛經發展而來,中間重要的階段就是部派佛教階段。大乘佛教經典,大多數直接來源於部派佛教經典,比如俱舍論,大毗婆薩論,發智論等等。修行,切莫帶有嚴重的分別心。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1]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2]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序
[0001a08]
問誰造此論。答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種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誰能究竟等覺開示。若爾此中誰問誰答。或有說者。尊者舍利子問。佛世尊答。復有說者。五百阿羅漢問。佛世尊答。有作是說。諸天神問。佛世尊答。有餘師說。化苾芻問。佛世尊答。所以者何。諸佛法爾所知法性。於諸世間定應開示。然無問者。爾時世尊化作苾芻。形容端正眾所樂見。剃除鬚髮服僧伽胝。令彼請問佛世尊答。猶如徵問義品因緣。問若爾此論何故傳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答由彼尊者受持演說廣令流布。是故此論名稱歸彼。然是佛說。復有說者。此論即彼尊者迦多衍尼子造。問豈不前言以一切種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誰能究竟等覺開示。云何彼尊者能造此論耶。答以彼尊者亦有微妙甚深猛利善巧覺慧。善知諸法自相共相。通達文義及前後際。善解三藏離三界染成就三明。具六神通及八解脫。得無礙解。獲妙願智。曾於過去五百佛所。積修梵行發弘誓願。我於未來釋迦牟尼佛般涅槃後造阿毘達磨。故如是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弟子眾中。法爾皆有二大論師任持正法。若在世時如尊者舍利子。若般涅槃後如尊者迦多衍尼子。故彼尊者以願智力觀法所益而造此論。問若爾佛說阿毘達磨。何者是耶。答世尊在世於處處方邑。為諸有情以種種論道。分別演說阿毘達磨。佛涅槃後或在世時。諸聖弟子以妙願智。隨順纂集別為部類。是故尊者迦多衍尼子佛去世後。亦以妙願智隨順纂集造發智論。謂於佛說諸論道中安立章門。摽舉略頌造別納息制總蘊名。謂集種種異相論道。制為雜蘊。集結論道制為結蘊。集智論道制為智蘊。集業論道制為業蘊。集大種論道制為大種蘊。集根論道制為根蘊。集定論道。制為定蘊。集見論道制為見蘊。猶如一切鄔[3]拕南頌。皆是佛說。謂佛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種種有情隨宜宣說。佛去世後大德法救。展轉得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集梵志頌立為梵志品。此亦如是。阿毘達磨本是佛說。亦是尊者隨順纂集。又若佛說若弟子說不違法性。世尊皆許苾芻受持。故彼尊者展轉得聞。或願智力觀察纂集。為令正法久住世故製造此論。[0001b25]
復次諸佛出世皆說三藏。謂素怛纜。毘[4]?耶。阿毘達磨。如是三藏有何差別。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佛教從一智海之所生故。隨一覺[5]池之所出故。等力無畏所攝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復有說者。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素怛纜。此名毘?耶。此名阿毘達磨。復次依處亦有差別。謂若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若依增上戒論道是毘?耶。若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問於一切中一切可得。謂素怛纜中亦有依增上戒增上慧論道。毘?耶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慧論道。阿毘達磨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戒論道。如是三藏應無差別。答依增勝說。謂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增勝。毘?耶中依增上戒論道增勝。阿毘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增勝。有作是說。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毘?耶。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毘達磨。毘?耶中依增上戒論道是毘?耶。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毘達磨。阿毘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毘?耶。故由依處亦有差別。復次所顯亦有差別。謂素怛纜次第所顯。謂素怛纜中應求次第。何故世尊此品無間宣說彼品若毘?耶緣起所顯謂毘?耶中。應求緣起。世尊依何緣起制立彼彼學處。阿毘達磨性相所顯。謂阿毘達磨中應求諸法真實性相。不應求彼次第緣起。或前或後或無緣起俱無過失。復次等流亦有差別。謂素怛纜是力等流。毘?耶是大悲等流。阿毘達磨是無畏等流。復次所說亦有差別。謂種種雜說是素怛纜。說諸學處是毘?耶。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是阿毘達磨。[0002a01]
復次所為亦有差別。謂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故說素怛纜。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熟故說毘?耶。相續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脫故說阿毘達磨。[0002a05]
復次分位亦有差別。謂依始業位說素怛纜。依已串習位說毘?耶。依超作意位說阿毘達磨。[0002a08]
復次進趣亦有差別。謂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說素怛纜。已入正法令受持學處故說毘?耶。已受持學處令通達諸法真實相故說阿毘達磨。是故三藏亦有差別。[0002a12]
問何故[1]尊者造此論耶。答為饒益他故。謂彼尊者作是思惟。云何當令諸有情類於佛聖教無倒受持。精進思惟籌量觀察。由此無量煩惱惡行不現在前。便得悟入甚深法性。故造斯論。譬如有人為饒益他故於黑闇處然大明燈。令有目者見種種色。尊者亦爾為饒益他於佛滅後製造此論。令有智者入深法性。又如諸佛為饒益他。開示演說十二分教。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所以者何。諸有情類。雖有因力若無緣力而覺發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要遇緣力乃能修行。譬如池中雖有種種嗢鉢羅等眾妙蓮華。若日月光不照觸者。則不開發出種種香。要日月光之所照觸。乃得隨類開發出香。又如闇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要假燈照乃得見之。有情亦爾。雖有因力若無緣力。廣說如前。如有頌言。譬如闇室中 雖有種種物
無燈闇所隱 有目不能見 如是雖有智 不從他聞法 是人終不能 分別善惡義 譬如有目者 因燈見眾色 有智依多聞 能別善惡義 多聞能知法 多聞離不善 多聞捨無義 多聞得涅槃[0002b10]
又如經說。有二因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理作意。又契經說。有四法人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友。二從他聞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復有經言。若我弟子一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蓋。及能修行七覺分滿。故如諸佛為饒益他說十二分教。如是彼尊者為饒益他製造此論。復次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能發光明。阿毘達磨亦復如是。破無明闇發智慧明。故彼尊者製造此論。復次為顯無我像故。譬如鏡面極善磨瑩。種種色像皆於中現。阿毘達磨亦復如是。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令無我像分明顯現。故彼尊者製造此論。復次為度生死河故。如牢船筏百千眾生依之無畏從河此岸[2]渡至彼岸。阿毘達磨亦復如是。無數諸佛及諸有情。依之無畏。從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故彼尊者製造此論。復次為照契經等故。如人執燈入諸闇室。[3]能見眾色而無迷亂。如是行者以阿毘達磨照契經等義而無迷惑。故彼尊者製造此論。復次為觀察善等諸法故。如別寶人能善觀察金剛等寶。阿毘達磨亦復如是。能善分別善等諸法。故彼尊者製造此論。復次為顯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不傾動故。如妙高山踞金輪上一切猛風搖鼓飄擊不能傾動。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亦復如是。住[4]淨屍羅。諸惡見者輕毀邪論不能摧伏。故彼尊者製造此論。復次尊者以三因緣製造此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增益智者。謂於內外諸經論中。令智增益無有能如阿毘達磨。開覺意者。謂諸有情無明所昏。如睡未覺不能了知。何者是遍行。何者非遍行。何者自界緣。何者他界緣。何者有漏緣。何者無漏緣。何者有為緣。何者無為緣。云何為攝。云何相應。云何因。云何緣。誰成就。誰不成就。何者順前句。何者順後句。何者四句。何者如是句。何者不如是句。於如是等所知境中。令諸有情開發覺意。無有能如阿毘達磨。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恆顯諸行空無有我。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製造此論。[0002c23]
問阿毘達磨。自性云何。答無漏慧根。以為自性。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一界者謂法界。一處者謂法處。一蘊者謂行蘊。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三界者謂意界法界意識界。二處者謂意處法處。五蘊者謂色蘊乃至識蘊。如契經說。此藥叉天於長夜中其心質直無有諂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0003a04]
又契經說。此筏蹉氏及善賢外道並梵壽婆羅門。皆於長夜其性質直無諂無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又如佛告西儞迦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1]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汝於長夜異見異忍異欲異樂。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空無我及如實覺。所以者何。以彼外道恆妄計我。空無我性非彼所及。又如佛告鄔陀夷言。汝是愚夫盲無慧目。云何乃與上座苾芻共論甚深阿毘達磨。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覺。又如佛告阿難陀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諸緣起。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2A]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及如實覺。又契經說。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緣性緣起此處甚深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依皆永捨離。愛盡離染寂滅涅槃。此最甚深難見難覺。廣說如前。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及彼寂滅並如實覺。又如佛告阿難陀言。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有餘法相似甚深我於其中自覺正說。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諸見趣及如實覺。又契經說。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法性及如實覺。雖此等經中隨別意趣作種種異說。然阿毘達磨勝義自性[2B]唯無漏慧根。即由此故發起世間修所成慧。謂煖頂忍世第一法。以能別觀四聖諦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又由此故發起殊勝思所成慧。謂不淨觀持息念等。以能別總觀諸蘊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又由此故發起殊勝聞所成慧。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建立諸法自相共相。害實物愚及所緣愚。以於諸法不增減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又由此故發起殊勝生處得[3]慧。以於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觀察不謬轉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復由如是資糧攝持無漏慧根[4]轉得明盛。是故亦名阿毘達磨。[0003b18]
問若阿毘達磨唯無漏慧根為自性者。何故此論復名阿毘達磨。答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如處處經中於彼彼具立彼彼名。此亦如是。謂如於樂具立以樂名。如伽他說。食所乞食樂 衣隨得衣樂
經行山林樂 棲隱巖窟樂[0003b25]
飲食衣等體實非樂。勝義樂者謂諸樂受。或有說者。亦輕安樂。然衣食等是樂具故。於伽他中亦說為樂。又如於垢具立以垢名。如伽他說。女是梵行垢 女損害眾生
苦梵行所淨 非由水能[5]洗[0003c02]
女實非垢。勝義垢者謂貪瞋癡。然伽他中說女為垢。是垢具故。又如於漏具立以漏名。如說七漏是損害是燒然是苦惱。根等實非漏。是漏具故立以漏名。勝義漏唯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又如於隨眠具立隨眠名。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色是隨眠隨增隨死。若隨增即隨死。若隨死即隨取。若隨取即隨縛。色非隨眠。勝義隨眠唯有七種。然經說色是隨眠者。隨眠具故。又如於味具立以味名。如契經說。苾芻當知。[6]眼味妙色。色是魔鉤。[*]眼實非味。勝義味者謂所生愛。然契經說。[*]眼味色者是味具故。又如於欲具立以欲名。如契經說。欲者是何。謂五[7]妙欲。又如頌言。如是五妙欲 可愛可欣樂
可意欲所牽 能令心染[8]著[0003c18]
色等非欲。勝義欲者。謂於彼愛然經頌說。彼是欲者是欲具故。又如於退具立以退名。如契經說。有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一營事業。二樂戲論。三和諍訟。四好遠行。五遇長病。非營事[9]等是能退體。勝義退者。謂一切不善有覆無記法。然契經中說營事等是能退者。謂退具故。又於業具立以業名。如契經說。有三種意。故思惡不善業。若作增長感非愛異熟。謂貪欲瞋恚邪見。非貪欲等是實意業勝義意業。謂意[10]俱思。然契經中名意業者。謂是不善意業具故。又如於異熟因具立異熟因名。如彼尊者無滅所說。我由一食異熟因故。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於最後身得盡諸漏。非即一食是異熟因。勝義異熟因者。謂諸不善善有漏法。然彼尊者即說一食為異熟因。是彼具故。如於此等處處經中以彼彼名說彼彼具。此論亦爾。是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如是勝義阿毘達磨自性。唯是無漏慧根。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餘資糧等皆是世俗阿毘達磨。是名阿毘達磨自性。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應知亦爾。[0004a12]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以何義故名阿毘達磨。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於諸法相能善決擇能極決擇故。名阿毘達磨。復次於諸法性能善覺察能善通達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於諸法現觀作證故。名阿毘達磨。復次法性甚深能盡原底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諸聖慧眼由此清淨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善顯發幽隱法性故。名阿毘達磨。所知法性無始幽隱。離此無有能顯發故。復次所說法性無有乖違故。名阿毘達磨。若有能於阿毘達磨自相共相極善串習。必無有能如法問難。令於法性有少違故。復次能伏一切外道他論故。名阿毘達磨。阿毘達磨諸大論師。邪徒異學無能敵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常能決擇契經等中諸法性相故。名阿毘達磨。復次於十二支緣起法[1]性善覺了故。名阿毘達磨。復次以能現觀四聖諦法故。名阿毘達磨。復次善說修習八聖道法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證涅槃故。名阿毘達磨。復次能於諸法以無量門數數分別故。名阿毘達磨。大德說曰。於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法。以名身句身文身次第結集安布分別故。名阿毘達磨。脇尊者言。此是究竟慧。此是決斷慧。此是勝義慧。此是不謬慧故名阿毘達磨。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求解脫者修正行時。能為分別所未了義。謂此是苦此是苦因。此是苦滅此是趣滅道。此是加行道。此是無間道。此是解脫道。此是勝進道。此是向道。此是得果。能正分別如是等義故。名阿毘達磨。法密部說。此法增上故。名阿毘達磨。如有頌言。慧於世間尊 能決擇趣向
以正了知故 老死盡無餘[0004b16]
化地部說。慧能照法故。名阿毘達磨。如契經說。一切照中我說慧照最為上首。譬喻者說。於諸法中涅槃最上。此法次彼故。名阿毘達磨。聲論者言。阿謂除棄。毘謂決擇。此法能除棄決擇故。名阿毘達磨。何所除棄。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何所決擇。謂蘊界處緣起。諦食及沙門果菩提分等。尊者佛護作如是說。阿毘者。是助言顯現前義。此法能引一切善法。謂諸覺分皆現在前故。名阿毘達磨。尊者覺天作如是說。阿毘者。是助言顯增上義。如增上慢者名阿毘慢。增上覺者。名阿毘覺。增上老者名阿毘老。此亦如是。此法增上故。名阿毘達磨。尊者[2]老受作如是說。阿毘助言顯恭敬義。如恭敬稽首者名阿毘稽首。恭敬供養者名阿毘供養。此亦如是。此法尊重可恭敬故。名阿毘達磨。[0004c04]
問何故此論名發智耶。答諸勝義智。皆從此發此為初基。故名發智。復次此論應名智安足處。諸勝義智此為根本依此而立。是故名為智安足處。復次諸勇健智此最能發。發勇智緣故名發智。復次諸智彼岸依此能到故名發智。開發諸法自相共相。無有能[3]如此論者故。復次世出世智。皆依此發智之妙門故名發智。[0004c12]
問此論勝利其相云何。答隨順解脫斷除繫縛。順空無我違我我所。顯無我理遮數取趣開覺意息昏迷。遣愚癡生智慧。斷疑網與決定。背雜染向清淨。訶流轉讚還滅。捨生死得涅槃。摧破一切外道邪論。成立一切佛法正論。此論勝利其相如是。[4]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5]卷第一
[6] [0004c19]
顯慶元年七月廿七日於長安大慈恩寺翻經院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弘法寺沙門嘉尚筆受
- 大慈恩寺沙門明珠證義
- 大慈恩寺沙門惠貴證義
- 大慈恩寺沙門法祥證義
- 西明寺沙門慧景證義
- 大慈恩寺沙門神泰證義
- 大慈恩寺沙門普賢證義
- 大慈恩寺沙門善樂證義
- 大慈恩寺沙門拪玄綴文
- 大慈恩寺沙門靜邁綴文
- 西明寺沙門慧立綴文
- 西明寺沙門玄則綴文
- 大慈恩寺沙門義褒正字
- 大慈恩寺沙門玄應正字
- 西明寺沙門神察執筆
- 大慈恩寺沙門辯通執筆
- 同州魏伐寺沙門海藏筆受
- 大慈恩寺沙門神昉筆受
- 西明寺沙門嘉尚筆受
-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筆受
[0005a12]
夫物情斯感。資於教悟。大聖貽則。寔啟疑徒。而先匠譯辰。篾爾無紀。爰使後學積滯疑懷。今故具書。以彰來信。願傳寫之儔。與余同志。庶幾彌劫。永無惑焉。[0005a16]
大唐中大夫內侍護軍佛弟子觀自在。敬寫西域新翻經論。願畢此餘生。道心不退。庶以流通未聞之所。竊以佛日西沈。正法玄謝。慧流東漸。像教方傳。希世之符。奧義宣於貝葉。非常之寶。至賾發於龍宮。挹其沖源。截暴河而遐逝。遊其玄閫。出朽宅而長驅。玄奘法師者。釋門之龍象。振旦之鶖鷺。逾蔥山而勵學。齎梵文而旋止。殺青甫就永事。流通士方涯多。幸預聞正法。植因或爽。稟質不全。今罄茲寸祿。繕斯奧旨。片言隻字。具經心目。親蒙口決。庶無乖舛。以斯福祉。奉福[0005a28]
太宗文皇帝。即御 皇帝王公卿士。六姻親族。凡厥黎庶。及跂行喘息。平等熏修。乘此勝基。方升正覺。【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1]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界品第[2]一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 對法藏論我當說[0001a10]
論曰。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故先讚德方申敬禮。[3]諸言所表謂佛世尊。此能破闇故稱冥滅。言一切種諸冥滅者。謂滅諸境一切品冥。以諸[4]無知能覆[5]實義及障[6]真見。故說為冥。唯佛世尊得永對治於一切境一切種冥。證不生法故稱為[7]滅。聲聞獨覺雖滅諸冥。以[8]染無知畢竟[9]斷故非[10]一切種。所以者何。由於佛法極遠時處及諸義類無邊差別。[11]不染無知猶未斷故。已讚世尊自利德滿。次當讚佛利他德圓。拔眾生出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眾生於中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已讚佛德。次申敬禮。敬禮如是如理師者。稽首接足故稱敬禮。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如實無倒教授誡勗。名[12]如理師。如理師言顯利他德。能方便說如理正教。從生死泥拔眾生出。不由[13]威力[14]與願[15]神通。禮如理師欲何所作。對法藏論我當說者。教誡學徒故稱為[16]論。其論者何。謂[17]對法藏。何謂對法。頌曰。[18]淨慧[19]隨行名對法 及能得此諸慧論
[0001b03]
論曰。慧謂擇法。淨謂無漏。淨慧眷屬名曰隨行。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此則[20]勝義阿毘達磨。若說[21]世俗阿毘達磨即能得此。諸慧及論。慧謂得此有漏修慧思聞生得慧及隨行。論謂傳生無漏慧教。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毘達磨。釋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為法。若勝義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聖諦。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稱對法。已釋對法。何故此論名對法藏。頌曰。攝彼勝義依彼故 此立對法俱舍名
[0001b14]
論曰。由彼對法論中勝義入此攝故。此得藏名。或此依彼。從彼引生。是彼所藏。故亦名藏。是故此論名對法藏。何因說彼阿毘達磨。誰復先說阿毘達磨。而今造論恭敬解釋。頌曰。若離[22]擇法定無餘 能滅諸惑勝方便
由惑世間[23]漂有海 因此傳佛說對法[0001b21]
論曰。若離擇法無勝方便能滅諸惑。諸惑能令世間[24]漂轉生死大海。因此傳佛說彼對法。欲令世間得擇法故。離說對法。弟子不能於諸法相如理[25]簡擇。然佛世尊處處散說阿毘達磨。大德[26]迦多衍尼子等諸大聲聞結集安置。猶如大德[27]法救所集無常品等[28]鄔拕南頌。[29]毘婆沙師傳說如此。何法名為彼所[*]簡擇。因此傳佛說對法耶。頌曰。[30]有漏[31]無漏法 除[32]道餘[33]有為
於彼[34]漏隨增 故說名有漏 無漏謂道諦 及三種無為 謂虛空二滅 此中空無礙 擇滅謂離繫 隨繫事各別 畢竟礙當生 別得非擇滅[0001c06]
論曰。說一切法略有二種。謂有漏無漏。有漏法云何。謂除道諦餘有為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等隨增故。緣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不隨增義隨眠品中自當顯說。已辯有漏。無漏云何。謂道聖諦及三無為。何等為三。虛空二滅。二滅者何。擇非擇滅。此虛空等三種無為及道聖諦。名無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不隨增故。於略所說三無為中。[35]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36]擇滅即以[37]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擇謂簡擇即慧差別。各別簡擇四聖諦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耶。不爾。云何隨[38]繫事別。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若不爾者於證見苦所斷煩惱滅時。應證一切所斷諸煩惱滅。若如是者。修餘對治則為無用。依何義說滅無同類。依滅自無同類因義亦不與他。故作是說。非無同類。已說擇滅。永礙當生得非擇滅。謂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異前名[39]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於法得滅應作四句。或於諸法唯得擇滅。謂諸有漏過現生法。或於諸法唯非擇滅。謂不生法無漏有為。或於諸法俱得二滅。謂彼不生諸有漏法。或於諸法不得二滅。謂諸無漏過現生法。如是已說三種無為。前說除道餘有為法。是名有漏。何謂有為。頌曰。又諸有為法 謂色等五蘊
亦[1]世路[2]言依 有離[3]有事等[0002a10]
論曰。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眾緣聚集共所作故。無有少法一緣所生。是彼類故。未來無妨。如乳如薪。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行正行當行性故。或為無常所吞食故。或名言依。言謂語言。此所依者即名俱義。如是言依具攝一切有為諸法。若不爾者應違[4]品類足論所說。彼說言依十八界攝。或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一切有為有彼離故。或名有事。以有因故。事是因義。毘婆沙師傳說如此。如是等類是有為法差別眾名。於此所說有為法中。頌曰。有漏名[5]取蘊 亦說為有諍
[6]及苦集世間 見處三有等[0002a24]
論曰。此何所立。謂立取蘊亦名為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穅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花果樹。此有漏法亦名[7]有諍。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隨增故。名為有諍。猶如有漏。亦名為[8]苦。違聖心故。亦名為[9]集。能招苦故。亦名[10]世間。可毀壞故。有對治故。亦名[11]見處。見住其中隨增眠故。亦名三[12]有。有因有依三有攝故。如是等類是有漏法隨義別名。如上所言。色等五蘊名有為法。色蘊者何。頌曰。[13]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無表
[0002b08]
論曰。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謂色聲香味所觸。及無表者。謂無表色。唯依此量立色蘊名。此中先應說五根相。頌曰。彼識依淨色 名眼等五根
[0002b13]
論曰。彼謂前說色等五境。識即色聲香味觸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眼謂內處四大所造淨色為性。如是廣說。或復彼者。謂[14]前所說眼等五根。識即眼耳鼻舌身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15]根。是眼等識所依止義。如是便順品類足論。如彼論說。云何眼根。眼識所依淨色為性。如是廣說。已說五根。次說五境。頌曰。色二或二十 聲唯有八種
味六香四種 觸十一為性[0002b24]
論曰。言色二者。一顯二形。[16]顯色有四。青黃赤白。餘顯是此四色差別。[17]形色有八。謂長為初不正為後。或二十者。即此色處復說二十。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煙塵霧影光明闇。有餘師說。[18]空一顯色第二十一。此中正者。謂形平等。形不平等名為不正。地水氣騰說之為霧。日焰名光。月星火藥寶珠電等諸焰名明。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翻此為闇。餘色易了故今不釋。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或有色處有形無顯。謂長等一分身表業性。或有色處有顯有形。謂所餘色。有餘師說。唯光明色有顯無形。現見世間青等色處有長等故。如何一事具有顯形。由於此中俱可知故。此中有者是有智義非有境義。若爾身表中亦應有顯智。已說色處。當說聲處。聲唯八種。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為因。及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為四。此復可意及不可意差別成八。執受大種為因聲者。謂言手等所發音聲。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名無執受大種為因。[19]有情名聲。謂語表業。餘聲則是[20]非有情名。有說。有聲通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如手鼓等合所生聲。如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亦應爾。已說聲處。當說味處。味有六種。甘醋醎辛苦淡別故。已說味處。當說香處。香有四種。好香惡香等不等香有差別故。本論中說。香有三種。好香惡香及平等香。已說香處。當說觸處。觸有十一。謂四大種滑性澁性重性輕性及冷飢渴。此中大種後當廣說。柔軟名滑。麁強為澁。可稱名重。翻此為輕。煖欲名冷。食慾名飢。飲欲名渴。此[21]三於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說。如有頌言。諸佛出現樂 演說正法樂
僧眾和合樂 同修勇進樂[0003a01]
於色界中無飢渴觸有所餘觸。彼界衣服別不可稱。聚則可稱。冷[1]煖於彼雖無能損而有能益。傳說如此。此中已說多種色處。有時眼識緣一事生。謂於爾時各別了別。有時眼識緣多事生。謂於爾時不別了別。如遠觀察軍眾山林無量顯形珠寶聚等。應知耳等諸識亦爾。有餘師說。身識極多緣五觸起。謂四大種滑等隨一。有說。極多總緣一切十一觸起。若爾五識總緣境故。應五識身取共相境非自相境。約處自相。許五識身取自相境非事自相斯有何失。今應思擇。身舌二根兩境俱至。何識先起。隨境強盛彼識先生。境若均平舌識先起。食[2]飲引身令相續故。已說根境及取境相。無表色相今次當說。頌曰。[3]亂心無心等 隨流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 由此說無表[0003a18]
論曰。亂心者。謂此餘心。[4]無心者。謂入[5]無[6]想及[7]滅盡定。等言顯示[8]不亂[9]有心。相似相續說名隨流。善與不善名淨不淨。為簡諸得相似相續。是故復言大種所造。毘婆沙說。造是因義。謂作生等五種因故。顯立名因故言由此。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10]無表。說者顯此是師宗言。略說表業及定所生善不善色名為無表。既言無表大種所造。大種云何。頌曰。[11]大種謂四界 即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 堅濕煖動性[0003b01]
論曰。地水火風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為界。如是四界亦名大種。一切餘色所依性故。體寬廣故。或於地等增盛聚中。形相大故。或起種種大事用故。此四大種能成何業。如其次第能成持攝熟長四業。地界能持。水界能攝。火界能熟。風界能長。長謂增盛。或復流引。業用既爾。自性云何。如其次第即用堅濕煖動為性。地界堅性。水界濕性。火界煖性。風界動性。由此能引大種造色。令其相續生至餘方。如吹燈光。故名為動。品類足論及契經言。云何名風界。謂[12]輕等動性。復說輕性為所造色。故應風界動為自性。舉業顯體故亦言輕。云何地等地等界別。頌曰。地謂顯形色 隨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 風即界亦爾[0003b17]
論曰。地謂顯形。色處為體。隨世間想假立此名。由諸世間相示地者。以顯形色。而相示故。水火亦然。風即風界。世間於動立風名故或如地等隨世想名。風亦顯形。故言亦爾。如世間說黑風[13]團風。此用顯形。表示風故。何故此蘊無表為後說為色耶。由變壞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由變壞故名色取蘊。誰能變壞。謂手觸故即便變壞。乃至廣說。變壞即是可惱壞義。故[14]義品中作如是說。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0003b29]
色復云何欲所惱壞。欲所擾惱[15]變壞生故。有說。[16]變礙故名為色。若爾[17]極微應不名色。無變礙故。此難不然。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過去未來應不名色。此亦曾當有變礙故。及彼類故。如所燒薪。諸無表色應不名色。有釋。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譬如樹動影亦隨動。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表滅時無表應滅。如樹滅時影必隨滅。有釋所依大種變礙故。無表業亦得色名。若爾所依有變礙故。眼識等五應亦名色。此難不齊。無表依止大種轉時。如影依樹光依珠寶。眼等五識依眼等時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此影依樹光依寶言。且非符順毘婆沙義。彼宗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故。設許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依。彼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不隨滅故。是故所言未為釋難。復有別釋彼所難言。眼識等五所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根。或無變礙。謂無間意。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頌曰。此中[18]根與[19]境 許即十處界
[0003c23]
論曰。此前所說色蘊性中。許即根境為十處界。謂於處門立為十[20]處。眼處色處廣說乃至身處觸處。若於界門立為十[21]界。眼界色界廣說乃至身界觸界。已說色蘊並立處界。當說受等三蘊處界。頌曰。受領納隨觸 想取像為體
四餘名行蘊 如是受等三 及無表無為 名法處法界[0004a02]
論曰。[1]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2]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成六想身。應如受說。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3]行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若不爾者。餘心所法及不相應。非蘊攝故。應非苦集。則不可為應知應斷。如世尊說。若於一法未達未知。我說不能作苦邊際。未斷未滅說亦如是。是故定應許除四蘊餘有為行皆行蘊攝。即此所說受想行蘊。及無表色。三種無為。如是七法。於處門中立為法處。於界門中立為法界。已說受等三蘊處界。當說識蘊並立處界。頌曰。[4]識謂各了別 此即名意處
及七界應知 六識轉為[5]意[0004a21]
論曰。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應知如是所說識蘊。於處門中立為意處。於界門中立為七界。謂眼識界至意識界。即此六識轉為意界。如是此中所說五蘊。[6]即十二處並十八界。謂除無表諸餘色蘊即名十處。亦名十界。受想行蘊無表無為總名法處。亦名法界。應知識蘊即名意處。亦名七界。謂六識界及與意界。豈不識蘊唯六識身。異此說何復為意界。更無異法。即於此中頌曰。由即六識身 無間滅為意
[0004b04]
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謂如此子即名餘父。又如此果即名餘種。若爾實界應唯十七或[7]唯十二。六識與意更相攝故。何緣得立十八界耶。頌曰。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應知
[0004b09]
論曰。如五識界。別有眼等五界為依。第六意識無別所依。為成此依故說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應知各六界成十八。若爾無學最後念心應非意界。此無間滅後識不生。非意界故。不爾。此已住意性故。闕餘緣故後識不生。此中蘊攝一切有為。取蘊唯攝一切有漏。處界總攝一切法盡。別攝如是。總攝云何。頌曰。總攝一切法 由一蘊處界
攝自性非餘 以離他性故[0004b19]
論曰。由一色蘊意處法界。應知總攝一切法盡。謂於諸處就勝義說。唯攝自性不攝他性。所以者何。法與他性恆相離故。此離於彼。而言攝者。其理不然。且如眼根。唯攝色蘊眼處眼界苦集諦等。是彼性故。不攝餘蘊餘處界等。離彼性故。若於諸處就世俗說。應知亦以餘法攝餘。如四攝事攝徒眾等。眼耳鼻三處各有二。何緣界體非二十一。此難非理。所以者何。頌曰。類境識同故 雖二界體一
[0004b29]
論曰。類同者。謂二處同是眼自性故。境同者。謂二處同用色為境故。識同者。謂二處同為眼識依故。由此眼界雖二而一。耳鼻亦應如是安立。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頌曰。然為令端嚴 眼等各生二
[0004c05]
論曰。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此釋不然。若本來爾誰言醜陋。又貓鵄等雖生二處有何端嚴。若爾三根何緣生二。為所發識明了端嚴。現見世間。閉一目等了別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處。已說諸蘊及處界攝。當說其義。此蘊處界別義云何。頌曰。聚生門種族 是蘊處界義
[0004c14]
論曰。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如契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於此經中。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自身名內。所餘名外。或約處辯。有對名麁。無對名細。或相待立。若言相待。麁細不成。此難不然。所待異故。待彼為麁未嘗為細。待彼為細未嘗為麁。猶如父子苦集諦等染污名劣。不染名勝。去來名遠。現在名近。乃至識蘊應知亦然。而有差別。謂依五根名麁。唯依意根名細。或約地辯。毘婆沙師所說如是。大德法救復作是言。五根所取名麁色。所餘名細色。非可意者名劣色。所餘名勝色。不可見處名遠色。在可見處名近色。過去等色如自名顯受等亦然。隨所依力應知遠近麁細同前。心心所法生長門義是處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此中種族是生本義。如是眼等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若爾無為應不名界。心心所法生之本故。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若言聚義是蘊義者。蘊應假有。多實積集共所成故。如聚如我。此難不然。一實極微亦名蘊故。若爾不應言聚義是蘊義。非一實物有聚義故。有說。能[1]荷重擔義是蘊義。由此世間說肩名蘊。物所聚故。或有說者。可分段義是蘊義。故世有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此釋越經。經說聚義是蘊義故。如契經言。[2]諸所有色若過去等。廣說如前。若謂此經顯過去等一一色等各別名蘊。是故一切過去色等一一實物各各名蘊。此執非理。故彼經言。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蘊故。是故如聚。蘊定假有。若爾應許諸有色處亦是假有。眼等極微。要多積聚成生門故。此難非理。多積聚中一一極微。有因用故。若不爾者。根境相助共生識等。應非別處。是則應無十二處別。然毘婆沙作如是說。對法諸師若觀假蘊。彼說極微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者。彼說極微即是一界一處一蘊。此應於分假謂有分。如燒少衣亦說燒衣。何故世尊於所知境。由蘊等門作三種說。頌曰。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三
[0005b04]
論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傳說。有情愚有三種。或愚心所總執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謂利中鈍。樂亦三種。謂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三。何緣世尊說餘心所總置行蘊。別分受想為二蘊耶。頌曰。諍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於諸心所法 受想別為蘊[0005b12]
論曰。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受及想為最勝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由此二因及後當說次第因故。應知別立受想為蘊。其次第因。隣次當辯。何故無為說在處界。非蘊攝耶。頌曰。蘊不[3]攝無為 義不相應故
[0005b20]
論曰。三無為法不可說在色等蘊中。與色等義不相應故。謂體非色乃至非識。亦不可說為第六蘊。彼與蘊義不相應故。聚義是蘊。如前具說。謂無為法。非如色等有過去等品類差別可略一聚名無為蘊。又言取蘊為顯染依。染淨二依蘊言所顯。無為於此二義都無。義不相應故不立蘊。有說。如瓶破非瓶。如是蘊息應非蘊。彼於處界[4]例應成失。如是已說諸蘊廢立。當說次第。頌曰。隨麁染器等 界別次第立
[0005c02]
論曰。色有對故諸蘊中麁。無色中麁唯受行相。故世說我手等痛言。待二[5]想麁。男女等想易了知故。行麁過識。貪瞋等行易了知故。識最為細。總取境相難分別故。由此隨麁立蘊次第。或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此由耽著樂受味故。耽受復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煩惱故。如是煩惱依識而生。此及前三皆染污識。由此隨染立蘊次第。或色如器。受類飲食。想同助味。行似廚人。識喻食者。故隨器等立蘊次第。或隨界別立蘊次第。謂欲界中有[6]諸妙欲。色相顯了。色界靜慮有勝喜等。受相顯了。三無色中取空等相。想相顯了。第一有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此即識住。識住其中顯似世間田種次第。是故諸蘊次第如是。由此五蘊無增減過。即由如是諸次第因。離行別立受想二蘊。謂受與想。於諸行中相麁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處界門中應先[7]辨說六根次第。由斯境識次第可知。頌曰。前五境唯現 四境唯所造
餘用遠速明 或隨處次第[0005c24]
論曰。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現境。是故先說。意境不定。三世無為。或唯取一或二三四。所言四境唯所造者。前流至此。五中前四境唯所造。是故先說。身境不定。或取大種。或取造色。或二俱取。餘謂前四。如其所應用遠速明。是故先說。謂眼耳根取遠境故。在二先說。二中眼用遠故先說。遠見山河不聞聲故。又眼用速。先遠見人撞擊鍾皷後聞聲故。鼻舌兩根用俱非遠。先說鼻者。由速明故。如對香美諸飲食時。鼻先嗅香舌後甞味。或於身中隨所依處上下差別說根次第。謂眼所依最居其上。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無方處。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故最後說。何緣十處皆色蘊攝。唯於一種立色處名。又十二處體皆是法。唯於一種立法處名。頌曰。為差別最勝 攝多增上法
故一處名色 一名為法處[0006a13]
論曰。為差別者。為令了知境有境性種種差別。故於色蘊就差別相建立十處不總為一。若無眼等差別想名。而體是色立名色處。此為眼等名所簡別。雖標總稱而即別名。又諸色中色處最勝。故立通名。由有對故。手等觸時即便變壞。及有見故。可示在此在彼差別。又諸世間唯於此處同說為色。非於眼等。又為差別立一法處。非於一切。如色應知。又於此中攝受想等眾多法故。應立通名。又增上法。所謂涅槃。此中攝故獨[1]立為法。有餘師說。色處中有二十種色最麁顯故。肉天聖慧三眼境故。獨立色名。法處中有諸法名故。諸法智故。獨立法名。諸契經中。有餘種種蘊及處界名想可得。為即此攝。為離此耶。彼皆此攝。如應當知。且辯攝餘諸蘊名想。頌曰。[2]牟尼說法蘊 數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 此色行蘊攝[0006b02]
論曰。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諸說佛教名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行蘊攝。此諸法蘊其量云何。頌曰。有言諸法蘊 量如彼論說
或隨蘊等言 如實行對治[0006b07]
論曰。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3]法蘊足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說。或說。法蘊隨蘊等言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謂蘊.處.界.緣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覺品.神通.無諍.願智.無礙解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說者。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如是餘處[4]諸蘊處界類亦應然。頌曰。如是餘蘊等 各隨其所應
攝在前說中 應審觀自相[0006b19]
論曰。餘契經中諸蘊處界。隨應攝在前所說中。如此論中所說蘊等。應審觀彼一一自相。且諸經中說餘五蘊。謂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五蘊。彼中戒蘊此色蘊攝。彼餘四蘊此行蘊攝。又諸經說十遍處等。前八遍處。無貪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五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攝八勝處應知亦爾。空識遍處。空無邊等四無色處四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五解脫處慧為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即此聲意法處所攝。復有二處。謂無想有情天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初處即此十處所攝。無香味故。後處即此意法處攝。四蘊性故。又[5]多界經說界差別。有六十二。隨其所應當知皆此十八界攝。且彼經中所說六界。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說其相。為即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名識界耶。不爾云何。頌曰。空界謂竅隙 傳說是明闇
識界有漏識 有情生所依[0006c09]
論曰。諸有門窓及口鼻等。內外竅隙名為空界。如是竅隙云何應知。傳說。竅隙即是明闇。非離明闇竅隙可取。故說空界明闇為體。應知此體不離晝夜。即此說名隣阿伽色。傳說。[6]阿伽謂積集色。極能為礙故名阿伽。此空界色與彼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有說。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伽。即阿伽色餘礙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諸有漏識名為識界。云何不說諸無漏識為識界耶。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如是諸界從續生心。至命終心恆持生故。諸無漏法則不如是。彼六界中。前四即此觸界所攝。第五即此色界所攝。第六即此七心界攝。彼經餘界如其所應。皆即此中十八界攝。[7]說一切有部俱舍論[8]卷第一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9 冊 No. 1558 阿毘達磨俱舍論
你學蕭平實教沒人阻攔你,為啥非要在這裡發些歪理邪說誤導新手呢?
推薦閱讀:
※修行佛法,第一要見地正
※為什麼這樣的因會得那樣的果?憑什麼?
※「漫畫」東華禪——放下就是解脫
※燒香、拜佛、讀經這麼久,你知道學佛學的是什麼嗎?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引言(二)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