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6)三科理論

印度佛教史(6)三科理論

來自專欄那爛陀寺

我們講了佛教的大概,我們套用所謂哲學三問。

哲學三問,在高更的畫作《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佛教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我是誰?我是業。進而推出業是無常的,無常是苦的。因此我=業=無常=苦=無我。

我從哪裡來?我從無明中來。因為無明,造作重重業,由於業力牽引,生死輪迴。

我到哪裡去?我要嚮往涅磐的覺悟之路去。

這就是佛教對於終極三問的回答。

這三問的回答,已經包含了三聖諦的所有內容。進而推出方法論,就是如何涅磐?

然後我們要講的是,對於緣起的認識。

我們過往對於緣起,認識十分混亂,根源在於概念界定不清。

我們講緣起,要從三個角度講

1、緣起本身

2、緣起現象

3、緣起概念

區分這三個概念非常重要,最後我們學到大乘思想,才能明白哪些能空,哪些不能空。也就不會出現,為什麼提出這樣的疑問?即,為什麼佛教一下子說無自性,一下子說自性。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緣起。

緣起是什麼?緣起是規律。在《雜阿含經》說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這句話的意思是,緣起是一個絕對的規律,等同於真理。佛出世與否,他都存在。只不過佛證悟了這個規律來告訴眾生。

接下來我們講緣起現象。就如同萬有引力規律,也需要一個蘋果砸到牛頓頭腦上來體現。

同樣緣起也需要一個現象去體現,這就是十二因緣十二支所展現的現象。比如生,老,死等等。同樣在《雜阿含經》中說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這說明了這條規律的內容,換言之這個內容就是現象。

接著我們講的是緣起這個概念。緣起是條規律,然後有一系列現象來體現。如來證悟了這條規律,然後宣講緣起。那麼這個宣講的過程,按照《道德經》中說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說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當我們能夠清楚界定這其中的區別,我們才能明白。佛陀所說的緣起,不是能夠看到的現象。

而這個證悟緣起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道路。證悟緣起的結果,就是涅磐。

這就解釋了佛陀呵斥阿難說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

就如同被人蘋果砸到腦袋,有千萬人。但是牛頓只有一位。

但是這裡要注意,雖然我們說的是十二緣起,但是十二緣起已經不是佛陀原本的思想。十二緣起是最後部派佛教慢慢發展出來的。

還有九支緣起,十支緣起。

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是三科。什麼是三科?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這是什麼理論?是宇宙觀和世界觀。

我們知道,按照佛陀的本意,其實這些概念的設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是佛教世界觀的一部分,於解脫無益。但是為什麼要設立這點?按照《俱舍論》記載

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傳說有情愚有三種,或愚心所總執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謂利、中、鈍。樂亦三種,謂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三。

就是眾生根性有三類。所以要設立三個說法,為了適應不同眾生。

首先講,什麼是五蘊?

五蘊,早期翻譯為五陰,後期翻譯為五蘊。蘊,是積集義。設立這個概念,是為了解決我執問題。

我們知道,原始佛教只探討人無我,不探討法無我。那麼法是否存在,在原始佛教是無記,也就是不加討論。那麼他是通過法的存在,去去除我執。

《雜阿含經》記載

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

通過五蘊的無常,他的根本目的還是想要推出無我。

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如是。羅[目*侯]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系著。

佛教把世界分成兩類,一類為器世間,相當於脫離意識之外的客觀世界。一類為有情世界,指的是精神存在。

首先講色蘊,

諸比庫!什麼是色法呢?(諸比庫!)受、想、思、觸、作意,這些稱為名法;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這些稱為色法

色蘊,要具備兩個條件

1、能夠變壞(變化)

2、有質礙

這裡的有質礙,指的是它必須佔有一定的空間。並且他有類型的障礙,比如眼根不能抓取聲音。那個聲音是有一種類型的障礙。

其中五根都是色法,五根所抓取的對象,也是色法。

其中色法是由四大種所造

諸比庫!有這四界。是哪四種呢?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四大種不僅僅是四種元素,指的是

謂地堅性。水濕性。火暖性。風輕性

受蘊

居士!有眼界與可意之色,緣眼識與樂感之觸,所生之樂受。居士!有眼界與不可意之色,緣眼識與苦感之觸,所生之苦受。居士!有眼界與可舍之色,緣眼識與非苦非樂所感之觸,所生非苦非樂

受蘊指的是感受,分成三種,苦,樂,不苦不樂

受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他是根,境和合而成。他是一種精神的體驗

諸比庫!是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

想蘊

諸比庫!你們如何說想?『認知』(sa?jānāti),諸比庫!由於它,它被叫做想(sa??ā)。何者是認知?也認知藍(青)色,也認知黃色,也認知紅色,也認知白色。『認知』,諸比庫!由於它,它被叫做想。

就是抓取對象,然後通過意識處理之後,反饋出來,建立概念。

所以想=概念。通過概念去認知世界。

行蘊

行的原本含義是造作,因此說無常就是行。但凡遷流運動的就是行蘊。對於主體而言,就是意志行為。

識蘊

了別,分別義,就是五蘊。在早期佛教指的是六識。

諸比庫! 六識身是。[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

是統攝所有思維,意識的範疇概念。

我們用現代語言去重構一番。

現代的心理學,大致把心理活動分成五層

1、無意識。這種精神活動,根本不會被人類意識到,指的是細胞為載體進行信息交流,把這個信息傳遞到神經系統。

2、潛意識。這種精神活動,不被人意識到,並且人類不能控制它運行。

3、下意識。通過各個感知要素,形成一個感知的表象。比如看到美女,一下子出現一種慾念,一種美感。

4、上意識。一個明確的判斷反應。也就是分別了事物和事物的不同。比如蛇看到木頭,它肯定不可能一口咬下去。這種無需理性判斷,就能達成事物的分別就是上意識。

5、理性意識。只有人類具有。解數學題,學哲學,運用概念去理解世界等等,都是理性意識。是通過隱藏的理性思維,進行舒展而成。

這種隱藏的某種思維在高等生物普遍存在。比如老子曾經說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這句話的意思是,寬廣的大道很平坦,但是人們都習慣於走小路。什麼意思呢?

原來,當時周代已經有了周道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因為當時實行井田制,井田制下田地是個方形。這樣一來,人走路的時候,應該是

從A走到B,然後再走到C。但是有人直接斜著走,那麼那條斜路就是徑。

我們發現什麼?一個三角形中,當然斜邊最短。幾乎所有高等生物都會直著走。

但是為什麼斜邊最短。是因為勾股定理。但是走路的人是沒有學過勾股定理的。

說明這種隱藏的能力是普遍存在的,當人類把這種能力提取出來,用理性重新整頓。形成概念去運轉,這就是理性思維的舒展。也是人類文明化開始出現。

我們通過這種劃分,我們發現其中受蘊對應底層思維,就是下意識。此時的受蘊已經處於顯意識,但是不能被人明確感知到原因。就是為什麼看到一個美女,我就有慾念?

而想蘊對應上意識,指的是高等生物普遍具有的判別能力。

比如說蛇,在蛇面前,放上三個東西,老鼠,石頭,木頭。蛇可以很精準地抓住老鼠。這就是分別功能。

最後識蘊,如果狹義定義,是了別義。指的是用理性思維的舒展。如果是廣義定義,也就是一切意識系統,那麼就是上述所有精神活動。

接著我們講一下,原始佛教的空觀。原始佛教也有空觀,但是此時的空觀和大乘佛教是不一樣的。

原始佛教的空觀是建立在人無我的基礎上,也就是他不討論法是不是存在的問題。他通過人無我,無我所,推出我空。

接著我們講三科的十二處

十二處,是佛教最原始的緣起觀。佛教對待人無我有兩種緣起

1、十二緣起

2、六六六緣起

十二緣起還是部派佛教以後才逐漸形成,原始佛教應該是九支緣起或者十支緣起。

十二處,指內六處和外六處

此處,如何是十二處耶?是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此言為十二處。

內六處就是六根,外六處就是六塵。

內六處:眼根(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耳根(聽覺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覺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覺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觸覺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

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

在十二處之上,加上六識,就構成了十八界。

這裡著重要說明的,就是意是什麼?

意如果單獨出現,不是表示意識。而是表示意根。意根(意界)是什麼?

就是過去的意識。意識是霎那生滅,前一刻滅的意識為下一刻意識的生起創造條件。那麼上一刻滅掉的意識就是意根。

並且意識還要說明的一點,就是認識的類型。

佛教認為,認識有三種

1、外境直接呈現的樣貌

2、通過過去的經驗,通過回憶得到的認識

3、通過理性的推理

其中前五識,只具備第一種認識。而意識三者都具備。


推薦閱讀:

佛教知識--天山雪蓮88898的首頁
寺院的錢「借」給在家人是否如法 ?
如何正確的學佛?
想大概了解佛教史,看星雲大師的《佛教歷史》靠譜嗎?

TAG:宗教 | 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