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百科02:3分鐘了解建盞究竟是陶還是瓷?
來自專欄宋人茶事 https://www.zhihu.com/video/980398259600207872
1
大約回溯到公元前8000-2000年,還是新石器時代的時候,中國人就發明了陶器。
陶器是比瓷器更早發明,所以很多方面受到陶器生產的影響,如人們對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對粘土特點的認識等。
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
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2
但在生活中與陶相比,其實瓷器可能應用的範圍更加廣闊,好比我們吃飯的碗都是以瓷為主。
因為就物理性能,還是就化學成分而言,都有本質的不同,所以在說建盞之前,先了解一下陶跟瓷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這5點:
0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則是瓷土,即高嶺土。
關於「高嶺土」這個稱呼是因為最早發現於江西景德鎮東鄉高嶺村而得名。
∨
02.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
03.陶器的燒成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則需要1300℃的高溫才能燒成。
∨
0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溫釉,瓷器則多施釉。
∨
05.陶器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經過高溫焙燒,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會發出鏗鏘的金屬聲響。
∨
3
由於建盞的胎含鐵量很好,在還原氣氛下顯黑色,所以會經常被拿來作為爭論的點。
不過作為恢復建窯技藝的專家、遇林窯業技術總工程師、復旦大學劉唐慎教授認為建盞從某些特徵來說,其實是界於陶和瓷之間的一種——炻(shi2)器。
主要是通過吸水率來判斷,現代白瓷的吸水率小於0.5%,而建盞的吸水率小於或等於5%,因此按照陶瓷標準更接近炻器。
4
建盞由於同時擁有陶跟瓷的兩種特點,是引發爭議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瓷器的大品類里建盞是屬於黑瓷,且作為主要代表之一,具體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
01.釉面:建盞是施黑色高溫釉的瓷器。
值得說的是,青瓷是在黑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02.燒制方法:建盞盞內施滿釉,外壁施半釉,採用了沿口正燒法。
03.微觀結構:陶與瓷在外觀與微觀結構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這兩個都是由結晶態物質、玻璃態物質和氣泡3種組分組成,但粗細、緻密程度和氣孔數量有所不同。
04.燒制難度:建盞的燒製成因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可以說建盞是最難燒制的單色瓷器,成品率非常低。
因此,建盞是屬於瓷器。
燒窯里的烈火把一個朝代固定了千百年間,
同時也用絕代風姿書寫下了一段不朽的傳奇。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
※創造炎黃傳統文化的燦爛明天
※80年前潘天壽先生就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歷史論斷:即傳統出新之路
※王陽明的快樂之道:保持快樂是一種能力
※白雲先生的水平究竟如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