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變壞是從焦慮開始的

生活變壞是從焦慮開始的

來自專欄滿格電

01 生活變壞是從焦慮開始的

不知從何時起,和朋友們聊天談得最多的就是中年危機和焦慮感。

朋友圈又有人曬月入十萬,身邊的朋友準備生二胎,老同學在市區買了第三套房,一個辦公室比你 進公司還晚的同事剛升職加薪成了你的上司,而焦慮的你買了很多知識付費課程,聽了很多音頻,似乎還是去年的自己,沒有改變。

你在繁華的城市裡孑然一身,工作沒有起色,不愛社交,喜歡宅著,蝸居在一個十幾平的出租屋小卧室里夢想著遠大前程。不知道什麼時候身上的贅肉慢慢圍在腰腹,床底的瑜伽墊、跑鞋、啞鈴也都爬了一層灰,健身房的年卡早已忘了丟到了哪個角落。

你對錢沒有什麼概念,賺錢不就是用來花的嘛,不用來享受生活就虧待了自己。每個月月光,總感覺反正自己賺的也不多夠用就行,有多少花多少,反正也存不到多少錢。

上下班刷著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和抖音,點開一篇文章瀏覽了幾段就匆匆關了,去點擊另一篇標題更刺激悚動的。刷完一個幾十秒的短視頻,又自然地點開下一個,看到會心處一個人偷偷跟著樂,不知不覺半個小時愉快的過去了。

痴迷於王者榮耀排位和吃雞遊戲,即時反饋帶來上癮的「成就感」,彷彿你就是揮斥方遒無上的強者。年初的計划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幾件,說好的一年讀50本書,到現在一本還沒有讀完。你和朋友同事聊得火熱的綜藝節目和網劇倒是一直追,沒有一集拉下。

內心知道這樣是不好的,但短暫的快感刺激消耗了長期堅持的意志力,最終被人性打敗。

你說自己開始被同齡人拋棄了,別人3年套現了15億;你說命運是註定的,人無法選擇自己生下來的賽道;你說自己很迷茫不敢換工作也懶於結交新朋友;於是,想改變卻又安於現狀的你最後說自己很焦慮。

很多人生活變壞是從焦慮開始的,他們所謂的「焦慮」只是用來內耗,生活質量越來越糟。

過度焦慮的人就像著開著一輛漏油的車,看著還在向前行駛,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拋錨了。

02 外面的世界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有人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快到一眨眼就被時代拋棄,也有人說慢慢來比較快不要急,你只是活在自己的時區。

我們看那些優秀和成功的人,有時候就像看一隻水中的鴨子,只看到他們表面上的從容淡定,卻沒有看見其實他們的腳在水底下在拚命的划水。

我們一直在追逐別人,生怕自己比別人慢,跟不上步伐,卻很少意識到尋找只屬於自己的節奏。

蕭伯納說過,人類有兩出悲劇:一出是肆意妄為,一出是萬念俱灰。

焦慮作為人類存在的基本情緒,保護著人類抵抗大自然的危險。適度的焦慮是一種力量,可以刺激一個人的能動性,而過度的焦慮相較於溺水有過之而無不及。

朋友喜月說:「成長路上,我們有時候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外面,聽到外面的風吹草動就如驚弓之鳥。記得以前當年看《遇見未知的自己》裡面有一句話叫做:『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當年我還不能理解,現在理解越來越深刻了,我們活在世上,首先要解決的命題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

沒有人能拋棄你,拋棄你的,只有你的焦慮,只有你自己。

03 年輕人最大的痛苦,源於自己賺錢太少

有不少人在焦慮中,不停詢問怎麼賺錢?能賺到錢嗎?有人想做自己的個人品牌,有人想開微課,也有人想投資理財,更有人想炒幣。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無疑是最靠譜的收入來源了。總之,尋找離錢最近的地方,你就會柳暗花明。

一個人焦慮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這個世界上大部分苦惱都是因為你不夠富。正如弗蘭克所說,年輕人最大的痛苦,源於自己賺錢太少。或許你需要的只是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一個體貼你的男朋友/女朋友。

永遠都在問,永遠都在觀望。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樣,焦慮能不產生嗎?!

村上春樹說過:「沒有專註力的人生,就彷彿大睜著雙眼卻什麼也看不見。」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目標太多,他就會焦慮;但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目標,那麼他就會迷茫。

接受自己的焦慮,梳理一下那些讓自己焦慮的要素,定位尋找自己的圓心,專註於最核心的部分。一年內設定1-3個大目標,每個月有月度計劃。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達成最小成就事件。學會悅納自己,經常運動鍛煉身體,多和朋友出去走走。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活得越久越會對生活的真相有越來越深刻的體會。

04 不要過於迷戀認知

有些焦慮是自己產生的,但更多的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有人通過製造焦慮,賣認知的良藥來賺錢。其實,認知升級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兼容、成功升級。

不要過於迷戀認知,這東西處於虛實之間,厲害的人通過提升認知改變了命運軌跡,但更多的普通人只是在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一瞬間之後更加迷茫焦慮了。

別人的成功可以複製!他的路徑你也可以沿著走向康庄大道?可是你複製完往哪兒粘貼啊?你內存夠嗎?

強行揠苗助長未必是好事,因為人很難駕馭超出自己能力水準的東西,尤其是認知。需要自身硬體跟得上,才能把軟體跑起來,不然只會一知半解難以應用,看上去掌握了三招兩式,不過是學虎卻畫成貓。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是認知,但自己和自己的最大差距是行動。

你是什麼樣的人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差距就是,你做了什麼。

人生沒有太多的捷徑,每一步都不能省。沒有行動,永遠走不出迷茫和焦慮,也許生活距離你自己想要的模樣就會越來越遠。


推薦閱讀:

傳銷為什麼能把人洗腦?
舊床拆出金銀珠寶,真相是什麼?
如何改掉自作多情的習慣?
在用電較低的時段,發電廠發的多餘的電怎麼辦?
有獨特價值,就能贏得世界

TAG:焦慮 | 生活 | 年輕人的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