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敢拍的勇氣,而是韓國剛好需要宣傳!拒絕《鐵雨》的智商高分
來自專欄影評日報
《鐵雨》2017年在韓國公映,作為一部政治宣傳片, 在亞洲這個地域里新鮮度較高。資源流傳到很廣,國內評分網站都打出來高分。兩個高分原因,一是韓國人拍了不敢拍的,二是被演技和情節設計所折服。然而真正的《鐵雨》是什麼樣?我認為這是一部政治幻想片,或者說是高級的韓國宣傳材料。
《鐵雨》在為韓國唱讚歌,主要講述的韓朝雙方並不是平等的,二是傾向於韓國的人道和弱勢,朝鮮的野蠻和暴力。朝鮮為什麼寧可餓死也要造出核武器?韓國為什麼要請求美國打擊朝鮮?這已經表明誰是值得被尊敬的,《鐵雨》中美國和韓國高層洽談對朝鮮的措施時,他們集中談論戰後的恢復資金和戰爭的財務損失,而全然不顧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命。韓國又真的敢像《鐵雨》中一般,對著美國的國防部長大吼大叫嗎?
《鐵雨》中朝鮮的一號人物被韓國拯救,朝鮮的政變被韓國擺平,似乎為了和平他們像個聖人一樣在努力。但是在現實的新聞中,我們看到了薩德入駐韓國半島。顯然《鐵雨》是如何的虛假,是關於韓國的一部政治幻想,是一種變相的形象宣傳。
我們不能因為楊宇碩拍了別人不敢拍的,就認為是好的。一些從未出現的東西出現了,我們首先要判斷它對我們而言是好是壞。讚揚敢去觸碰的勇氣和作品的質量,絕對不能混在一起。況且我也不認為這是楊宇碩個人敢去拍,而是一個國家的宣傳。在《鐵雨》中韓國對中國的立場,對亞洲的認識,對朝鮮的態度都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而不能隨波逐流。
這個時代很多人在追求讚揚,但是點贊很多的東西往往披著一些虛假的外衣。就像「理想」這個詞,近些年已經很少有人再去提及一樣,批評這個東西也越來越稀罕。我們需要更多的批評,而不是點贊。沒有批評就沒有進步,點贊只能使人愚昧、落後。《鐵雨》中對政治的態度和假想,太過簡單,雖然電影和現實有巨大的區分,我們也確實從片子中感受到了動蕩與和平之間的巨大差距,但是我們不能只是一味的去渴求和品,而要去從根源思考,究竟是哪一個在製造動蕩?問題最根本的那個人是誰?是誰帶著面具?
另外為什麼有人感覺《鐵雨》要比國內的一些類似劇情好?我認為是見識的問題,就比如《鐵雨》一類型的是韓國的主要風格,注重講述政治間的鬥爭,韓國永遠處在風口浪尖,被很多東西裹挾,不管是國民還是領導都會想。因此,我把這一類片子稱為政治幻想片,對一切的幻想都是以自己為聖人為中心。我們確實要讚揚韓國敢拍這一類題材,但是一定要跳出自己的國家,多客觀的去講述(當然客觀的講述根本發行不出來),因此就沒有所謂的敢拍不敢拍,只不過是人家的國情剛好需要這麼做。
要真正的了解這部電影,至少要去了解韓國的處境,韓國人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以及韓國人民的生活狀態,他們會為什麼而感到幸福,會因為什麼而感到擔憂?拒絕掉入別人的陷阱,是一個理智的觀影者應該有的智慧。電影本身雖然只是一個娛樂的形式,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影越來越成為我們日常文化消費的主要部分,對我們的意識形態影響巨大。
《鐵雨》是一個韓國唱頌歌,幫朝鮮救領導,幫朝鮮擺平政變,看似主動積極促進半島統一,中日朝美幾乎都各自為自己利益的形象。細思極恐,活生生的一部政治宣傳片。
我是影評匠,專註於電影評論和推薦,喜歡電影的你,別錯過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