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2 【琉璃光養生世界】 也許你想知道(十七) 覺性與佛法和人智學

在上兩期的雜誌,我們看到史丹勒博士首先說《神智學》(《人智學》的前身)其實與《佛法》一樣,其教學的根源,其實都是來自「覺性」,都是教我們要藉著我們的「覺性」而修行的法門。  「覺性」是什麼?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能力,可以覺知到自己的一切心念與行為的能力,每個人都可以覺知到自己的慾望、自己的歡喜與憤怒、這樣做是否有良心等等。也可以藉著這個覺知轉化自己的慾望。  「佛陀」這個名詞,就是「覺者」的意思,有一個名詞,稱為「三歸依」或「歸依三寶」就是鼓勵大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意思是讓我們的心依靠到佛法僧這三寶上。為何要歸依呢?有一個說法就是歸依可以讓一個人在未來生中不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這三個惡道。  首先我們應該先看看所謂的「三惡道」是真是假:  地獄:  我們可以看看在戰火燃燒之處,在大震災、大風災、大火災之後,受苦的人,斷肢殘軀生不如死,與一般傳說描述中的地獄有何差別?  餓鬼:  非洲的飢民所受的苦,可說就跟描述中的餓鬼差不多。  畜生: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其實過得比動物還不如。例如,當年德瑞莎修女所在之處,就有許多這樣的人。  所以我們不需要說有什麼未來生進入三惡道,現在生,做為一個人,就已經有人正在受三惡道的苦。  其實地獄、餓鬼、畜生,分別代表了我們人性之中的「貪、嗔、癡」。  地獄是來自瞋恨-我們想想,當一個人心裡充滿仇恨想要報復,他心裡所受的苦,如火焚身,不是就像在地獄嗎?  餓鬼是來自貪心-當一個人有巨大的貪心,但卻無法滿足的時候,不是就像非常飢餓但卻無法吃東西來滿足食慾的餓鬼嗎?  畜生是來自愚痴-當一個人不想使用人類才有的思維功能,也不想藉著思維了解人類因為慾望而受苦的問題,進而解決這些問題。只想隨著本能中的慾望過日子,那不就像是動物嗎?  為什麼歸依三寶會有改變這些情形的功德呢?  在《六祖壇經》中,六祖告訴大家,歸依三寶、歸依「佛、法、僧」的意義,就是要歸依「覺、正、淨」。要大家都以「覺」為自己的師父,就不會向外求,就不會不小心去歸依到任何的邪魔師父,或者是任何不講求覺性的法門。  用自己內心的「覺、正、淨」來證明自己是走在這條覺醒的路上,就不再需要其他人或任何的師父證明自己是迷還是悟。因為「佛」就是「覺者」,「法」就是代表「正知正見」,出家的「僧人」則代表「清淨」。我們的心如果真正的歸依到「覺」的上面了,也就是會告訴自己隨時要覺知覺醒,那就自然會覺知到要少欲知足,遠離財色不被慾望與物質吸引迷惑。我們的心若歸依到「正知正見」之上,自然就不會生起自私傲慢貪愛執著這些邪見。心中如果歸依到「清淨」之上,自然就不會想要染著在世間愛欲之上,讓自己變得不清淨。  歸依三寶就是要我的心歸依「覺、正、淨」,心真的在「覺、正、淨」之上,就不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到「不正」「不淨」的道路上。「貪、嗔、癡」就是「不正」「不淨」,遠離「不正」「不淨」,自然遠離「貪、嗔、癡」就當然會不會落入地獄、餓鬼、畜生了。  史丹勒博士所說的第二點就是,靈性的教學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外顯的:用語言文字的、外在可聽聞的說明,讓你了解,帶你進入內心修持的教學,這可說是在知識了解層次的教學。二是內隱的:學生真正的內心修持與轉化自己,有了超越文字語言可以描述的內心淨化或進展,教師與學生之間就有了心意的交流而非言語的傳遞。學生本人也會對這生命本源的根源有所體悟與交流。  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說明了這情形。  當時,主管娑婆世界(我們這個宇宙)的「方廣」大梵天王,(梵天是在我們這個有男女兩性的物質世界之上,沒有性別差異的生命所在的非物質世界),拿著成就三千大千世界(十億個宇宙)的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花,獻給世尊。退下後對佛行禮,請佛說法:「世上最尊貴的佛啊!您現在已成正覺,五十年來為大家演說了各種法門,普度眾生。如果現在還有沒說出來的最高層次的大法,請為我們這些末世的菩薩、想成佛道的凡夫眾生,講一講吧。」說完後,大梵天王就將自身變成莊嚴的寶座,讓佛陀坐。這時世尊接受了大梵天王供養的妙蓮花,坐在寶座上,一言不發,只是手拈著蓮花。當時八萬四千天眾與人眾都默然不解。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佛這樣做是什麼意思。  此時,佛的十大弟子中頭陀苦行第一的大迦葉尊者,本來寂靜不動,但是看到這一幕,就破顏微笑了。  佛就告訴大眾:「是的。我有真正明白世間一切真相、明瞭一切法門、涵容一切智慧的寶藏,能進入不生不滅境界的微妙心識,這種真實境界的相貌就是沒有相貌。這種微妙的法門,不是由文字傳承、是在言語文字教學之外另外傳承的。這種對於不論世間、出世間的無量無邊一切法門都能總攝憶持的功德,令凡夫能成佛的真正究竟的義理,這個法門,我咐囑給大迦葉,讓他繼續傳承。」說完又歸於沉默。  此時,大迦葉尊者就從座上起身,頂禮佛足後,說:「我過去在燃燈佛說法時,才發心要修行成佛。現在又遇到佛說法,才破盡一切煩惱,成就了阿羅漢。也聽到了這真實境界的法門,才進入修習大乘菩薩道,目前已經很接近如來的那種修得了世間一切智慧根源的境界。這個微妙的智慧是從哪裏來的呢?就是從凡夫久遠以來就有的那個心的根源中來的,這久遠以來的心地根源與諸佛心相同相等、就是佛那涵容一切真理但是卻無形無相的法身,就是成佛。要見到這心,不是在言語文字說教中得來,只在見到自己的真心真性,不是藉著入定得到,也不期望從感應得到神聖的果位之後得到。因緣成熟時,凡夫就會見到這個真心真性。因為有這個「見性成佛」的法,所以佛法才能在凡夫中傳遞,不會斷絕。如果沒有這個「見性成佛」的法,只有聖賢會感應得到他們應有的果位而成就道業,凡夫的出家眾與居士弟子就都不會成就道業了。如果是這樣,那麼,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千萬人中,沒有一個得證聖果的。因為沒有得證果位的人,佛道的傳承就斷絕了。佛道就會只剩虛名,完全沒有修道的情形了。因為有了這個「見性成佛」的法,在末法時期,才能看到修持佛道的情形,佛法才不會斷絕。」  佛就說「很好,大迦葉。以往的七位佛,他們傳法都是像這樣。七佛的弟子,傳法也像這樣。今天我傳給你的這大法寶藏,在我滅度之後,你要傳承這個修心的法門,將這個正法法門廣為弘揚,不要讓它斷絕了。」  佛就從大梵天王變成的寶座上起身,回到原來的座位上,對大梵王說:「你在過去無量劫中修菩薩道,地位已經很高,都是依靠你的力量,才能為大家問這個法。讓大家在末法的五濁惡世中,將這個諸佛的大道心法傳續下去,不令斷絕。如果你還想到什麼,儘量的問,如來都會為你演說這些正法。」  大梵天王就說:「真好!世尊,願意聽我問,我就再問。佛在以往說過的經典裡面,有沒有說過這個法呢?已經開示過了嗎?」  佛就對他說:「我在先前的經典裡面已經說過這個法了。就是在法華會上我對舍利弗說的「不可以言宣」。舍利弗已領會了這個法門,所以就被我授記將來會成佛,名為「華光佛」。」  註:在《法華經》中有關舍利弗的這一段故事如下:  佛對舍利弗說「這些法的恆常寂靜滅盡的真相,是沒辦法用言語宣說的。但是為了方便大眾能了解、進入這境界,才在最早時,為憍陳如五個出家比丘說法,就是後來所謂的『轉法輪』。也因為如此,才講出了「涅槃」這個法名,還有「阿羅漢」「修行的方法」「出家僧」等等有差別的名稱」  原文如下: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  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還有龍女用一顆寶珠獻給如來,沒有講一句話,如來接過寶珠,也沒有說一句話。龍女依照佛的這個心法,於是成佛,也是這情形。」  註:在《法華經》中有關龍女的這一段故事如下:  文殊菩薩說「我在海裡,只會常常宣說《法華經》。」  於是就有一位智積菩薩問道「這部經真是殊勝,有沒有人很努力精進的依法修行,很快就成佛了呢?」  文殊菩薩說「海裡有位龍王的女兒,根器很好,也很精進的受持各法門,發了要成佛的菩提心,也確實會很快成就菩提。」  智積菩薩就說「我看釋迦如來,經過這麼多的難行苦行,為眾生做多少的犧牲,才成佛。我不相信她這麼容易、這麼快就能成佛。」  然後龍女就突然出現在大家面前,說著偈語讚歎佛的功德,也說佛會證明她的即將成就,弘揚大乘佛法,度眾生脫離苦海。  舍利弗就說「我不相信你可以這麼快就成佛,佛要很辛苦的累積許多善行才可以成就。而且女人還有五種障礙,一是不能做梵天王,二是不能做帝釋天,三是不能做魔王,四不能做轉輪聖王,五不能得佛身。所以你怎麼可能從女身直接成佛呢?」  龍女就拿出一顆寶珠,這顆寶珠的價值與三千大千世界一般珍貴。她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將這個寶珠奉上給佛陀。佛陀也一句話沒說的,就接受了。  龍女就問智積菩薩「你看我供奉寶珠給佛,是不是很快?」智積菩薩回答「是很快啊」龍女就說「你可以用你的神力,看到我成佛,比這個還快。」於是大家就看到龍女突然變成男子,立刻具足了菩薩所有的善行,往南方一個稱為「無垢」的世界成佛了。然後她說法,有無量的眾生,因為聽她說法而了解開悟,在成佛之道上,就不再退轉。有眾生因此發心要成佛,也被受記未來成佛。於是智積菩薩和舍利弗與大眾才默然相信接受了這個事實。)  大梵天王就說「如果這樣說的話,今天如來所說的這個法門,才是最真實的法門。」  佛就說「是的,你說得不錯。」  後來大梵天王又問大迦葉「以前佛陀所說的各種法門的教理,跟今天仁者所傳承的這個心法,有什麼差別?」  大迦葉就跟大梵天王說「仁者,請不要這樣問。如果說,佛陀以前所說的教理,跟今天所傳承的這個心法,有所差別,這樣說的話,那就變成以前所說的教法都是不正確的說法。絕對不是如此,這個心,就是以前所說的教理的那個心。所有的教理,都是這個心,完全沒有差別。如果有學習的人,說以往的教理與今天這個心的道理有所差別,那就是外道天魔的說法。這個人不但不知道各大乘經典所說的道理,也不知道我今天所傳承的這個心法的道理。應該要知道,所有的教法根本道理都是一樣的。但是教法不同,有的是為了利益大眾,但並未進入真相。這個教法是讓大家進入沒有「相對的」「分離為二」的境界的「實相」。所以雖然有許多教法,不是沒有利益,只是利益不大,就像星光與日光的差別。  大迦葉於是說偈讚嘆這法門  光有日光與星光 星星不是沒有光 只是光小沒有大益處  說四諦和十二因緣 講五戒及十善或念佛往生淨土  還有持具足戒及坐禪 或是講各種菩薩法門 都是小的利益  這種教法像日光 其他的教法像星光  星星的光雖然照耀天上 但不會說星星的光是白晝  只有日光出現的時候 晚上由星星照亮的天空才變成白晝  所以其他的教法雖在世間歷時已久 還未顯現究竟的佛法  因為究竟就是眾生一旦成佛 那麼污穢的國土也變淨土 生死輪迴就是寂滅涅槃  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同時 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 有為實際上是無為  有這樣的知見的教法和修行 才能說是有真正的佛法 並不排除我與世間的一切  佛這樣說的時候 百千人都明白了無上的佛道  所以,言語的教學,是為了讓大家悟入心性的道理。讓大家成佛道,就要傳這種心性的道理。  用心來傳法,就會得到心性的道理。在成就佛道的教法上,有漸漸悟入心性的,也有立刻悟入心性的,遲速雖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就像東方人,看到太陽,說太陽是從東方往西方。西方人,看到太陽,說太陽是從東方來西方。這兩者說往來的方向,完全不同。對太陽而言,是沒有差別的。  所以,如來的教法,就是這樣。言語的傳法,和心性的傳法,表相不同,道理是相同的。  以上這個故事就成為傳說中禪宗起源的典故。  任何故事,其實都是我們的心識在教育我們自己。  所以這個故事中是在傳達給我們的心識什麼訊息呢?  首先是故事的主角們各有其代表的意義:  佛:是覺者,也是出家人。代表我們的覺性中本來就有的一個境界,如果我們願意,人人都可以得到這個境界。出家的角色是代表從「兩性」生活,歸為「一性」生活,從「相對」的「二」歸於「絕對」的「一」的意思。  大迦葉:頭陀苦行第一,就是生活最簡樸、慾望最低的代表。他明白佛陀的心意,表示這樣的人就容易進入宇宙的真相-最純淨的境界。  大梵天王:他是在我們所住的物質的兩性的世界之上的非物質的只有單性的世界(也就是出家人的世界)的王,說兩性的世界是在單性的世界的管轄之下,意思是兩性的世界的根源是來自單性的世界。《聖經舊約》的《創世紀》也說了這情形。由他問法,表示是代替我們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問。  故事中大迦葉為何微笑呢?我們可以說是當大家在問「這是什麼意思?」,大迦葉知道這是「沒有意思」,也就是佛陀拈花而不說話就是要說明宇宙的根源,也是法的根源(故事中說那朵花代表了所有的宇宙的根源)無關「語言文字」(故事中用不說話來代表這意義),既然無關語言文字,當然也無關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所以佛經中常見到一句話「不可思議」,這可以翻譯為「無法想像」,但是也可以翻譯為「不可以用想的或用說的」。因為佛法只是首先是借用言語,進入我們的「想」的功能,「思維」的功能,讓我們注意到自己的覺性,不再迷迷糊糊,迷於慾望的境界中而不自知,一旦覺性顯發,下一步就得消滅「想」對我們清淨本性的覆蓋,才能回到那最清淨的境界,連覺性也不執著,連不執著也不執著,的境界。因為「想」是分析,要有「相對」的境界,才能造成思維,畢竟還是二元的,要「歸一」就需要破除「想」所造成的假相。  (未完 下期續)
推薦閱讀:

命好不好 看臉就知道!
睡哪個顏色的床單最旺你,一定要知道!
電話禮儀知識您知道多少呢?
想知道八十年代的演員高英、李秀明、吳海燕、張力維她們的近況?
視野 | 你知道憤怒的十大真相嗎

TAG:世界 | 養生 | 佛法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