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日本欲離間中國與東盟關係
12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為招待參加日本-東盟峰會的東盟國家領導人,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晚宴。左起為越南總理阮晉勇、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博爾基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夫人安倍昭惠。路透社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朱超 發自東京
剛剛於12月15日在東京落幕的日本-東盟特別首腦會議,看起來更像是「慷慨」主人招待客人的一場盛宴。除計劃對東盟提供兩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80億元)的援助和貸款,日本還向緬甸、菲律賓和柬埔寨等國許下不菲的「個別承諾」,不啻為近年來最大手筆的一次「金援」外交。
以經濟利益為「誘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本希望在「海洋安全」與「空域安全」方面贏得與會國家支持,誘導他們附和自己立場。然而,這些伎倆收效甚微,在對華關係上,事先準備的聯合聲明草案始終無法被達成一致,最後日本不得不刪除了「威脅」的表述。日本《產經新聞》說:「看來,日本要想達到拉東盟一起向中國施壓的目的,還面臨著諸多現實難題。」
承諾提供5萬億日元援助
今年是日本與東盟啟動對話關係的第40周年,也是時隔10年後,日本再次在本土舉行東盟十國首腦齊聚的特別會議。可以說,這次峰會從會議組織到會談內容,都帶有極強的日本主導性。
12月14日與東盟領導人共同會晤時,安倍承諾未來5年提供總計約兩萬億日元的政府開發援助,其中絕大部分是低息貸款,主要用於有關國家建設道路和橋樑等基礎設施。此外,為了在2015年啟動整合東盟區域內市場的「經濟共同體」,安倍政府還將為籌備所需資金出資約100億日元。
除了向東盟整體提供巨額資金支持,日本也沒有忽略東盟成員個體和內部次區域。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安倍13日與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會晤時,承諾向後者提供合計690億日元的貸款和無償資金援助,以支援菲律賓颱風災區重建。越南、緬甸、印尼、寮國也分別自日本處得到960億、630億、620億和104.6億日元貸款承諾,用於改善本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鐵路、排水系統在內的工程項目。
在此次峰會期間,日本還見縫插針舉行了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第五次峰會。在與東盟內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湄公河流域五國(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領導會晤時,日本承諾未來三年向這一地區提供600億日元官方發展援助,加強雙方在文化交流、氣候變化和防災方面合作。
誘導東盟附和自己立場
短短3天時間內,安倍頻會東盟10位領導人,拋出一根根「胡蘿蔔」,成為今年日本對東盟「新外交」的高潮和收官之作。可以說,安倍再次上台後,對東南亞的外交舉動頗為引人注目。不僅上任11個月就遍訪東盟十國,而且同前幾任首相出訪東盟通常選擇與日本交情好的國家相比,安倍更加把東盟視作一個整體。
對日本而言,這次峰會也是對東盟外交邁出的一大步,日本打著「價值觀外交」、「積極和平主義」幌子,實則處處栽刺,離間東盟與中國關係。
此次峰會召開前,安倍最初希望將「海洋安全」列為首要議題。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日本又急忙提出將「空域安全」也列入議題,欲誘導與會國家附和日方立場。
按照美國《華爾街日報》說法,衡量此次峰會成功與否一大標準就是,日本是否能夠把對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批評塞進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日本政府官員先前向媒體透露,聯合聲明最終草案會將中國防空識別區定義為安保「威脅」。
而事實上,在14日舉行的特別首腦會議上,由於寮國、柬埔寨等國在磋商聯合聲明草案過程中始終不同意出現直接牽制中國的表述,最後不得不刪除了「安保上的威脅」的措詞。日本媒體報道時稱,作為會議聯合主席的汶萊蘇丹博爾基亞在宣布聯合聲明時始終謹小慎微,生怕用詞不當讓人聯想到中國。
在單獨會晤印尼總統蘇西洛時,安倍以經濟合作為鋪墊,之後試圖就「空域安全」得到蘇西洛的「聲援」,但如意算盤落空。蘇西洛沒有回應安倍有關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話茬,更沒有給出安倍想要的答案。
據說在會議開始前,日本政府高官還提出希望新加坡同意要求中國取消民航報備計劃的請求,但新加坡總理直接反駁道:「(你們)對美國也能提出同樣的要求嗎?」
安倍「用力雖猛」,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共同聲明最終表述「呼籲用和平方式解決有關海洋安保領域的爭端、日本與東盟同意加強在維護飛行自由和民航安全方面合作」,看似有些敏感,實際上只是日本對於東盟國家不願在中日之間爭奪「選邊站」的一種妥協。
外界擔憂日本財政實力
安倍自上台以來,分外重視東南亞地區,原因無非包括如下幾點:向「共同體」方向發展的東盟在地區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眼紅」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關係,也想在蓬勃發展的東盟經濟中分一杯羹;利用東盟一些國家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爭端,造成「中國威脅」聯動態勢,從而構築「對華包圍圈」。
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自2011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對象,雙方還將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力爭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
與之相比,日本與東盟的自由貿易談判明顯落後一步,儘管雙方也於2008年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但由於日方對國內農產品、服務業等的保護,自由貿易程度相對較低。自2011年後,日本已經被中國超越,退居東盟主要貿易夥伴第二位。
但是,日本並不想失去在東南亞經濟發展中的機遇。尤其湄公河流域國家面臨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製造業資金不足等問題,日方企圖通過ODA(官方發展援助),投資這些地區建設公路、高鐵等,加快日企獲得海外訂單的速度。
不過,在日本本國經濟前景並不明朗的情況下,如此慷慨「掏腰包」,讓人不免對日本未來經濟可持續性擔憂。
據日本政府14日對2014年度的GDP增長率的預測,扣除物價增長變動因素,新年度的GDP實質增長率為1.3%,比2013年度的實質增長率減少一半。同時,據日本財務省估計,截至今年年底,日本公共債務規模將達到11.3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250%,財政惡化程度在發達國家中居於首位。
低估了中國東盟關係的韌性
包括《朝日新聞》等在內的日本媒體分析說,安倍之所以沒有拉動東盟「圍攻」中國,是因為高估了自己對東盟的影響力,低估了中國與東盟關係的韌性。一直奉行大國平衡戰略的東盟諸國,並不會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犧牲掉長遠發展的可能。
對東盟來說,十個成員國國情各不相同,與中日之間的關係並不具有可比性。雖然確有一些國家在領土問題上與中國存在爭端,但絕對不是東盟與中國關係的主流。所以,作為一個區域組織,東盟有自己的願景,更重要的目標是實現和平穩定的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東盟正處於2015年建成經濟共同體的關鍵階段,內部依然面臨諸多棘手的政治和經濟難題。在這個階段,東盟需要的是負責任的夥伴國,能夠與之通力合作、共謀地區穩定和繁榮。而日本試圖修憲擴軍的右傾化做法,實際上也已讓東盟不少國家感到擔憂。「他們對日本並不信任。」
印尼總統蘇西洛13日與安倍會晤時便直言說:「在我們看來,日本尋求更大安全形色的進程應當……以透明的方式進行,以一種能促進國際安全、有利於地區秩序和增強互信的方式進行。」
另一方面,日本在與東盟的首腦會談中雖然顯得財大氣粗,但這能否帶給日本實惠,日媒卻憂心忡忡。
《朝日新聞》評論道,在經濟合作方面慷慨解囊,未必能換來基礎設施出口的擴大。今年5月安倍訪問緬甸時,日本方面宣布將過去緬甸拖欠的5000億日元的債務一筆勾銷,並承諾在本年度內追加提供910億日元。但6月份日本企業在行動電話項目的競標中被淘汰。8月份日企在仰光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競標中也遭遇失敗。
此次峰會上,安倍在與馬來西亞領導人會談時提議採用日本的新幹線技術,但馬來西亞總理僅表示「期待著日本企業參加競標」。馬來西亞政府相關人士透過媒體也再次強調:「招標工作不會偏向任何國家。」
推薦閱讀: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麼系列之八 性利益與本性的關係
※[搞笑圖文]時間與女人的關係,原來就是男人與女人的關係
※異性之間頻繁做這4件事,遲早要發生「關係」!
※女人,窮沒關係,但一定不能?
※六耳獼猴搶了唐僧的行李為何跑去花果山?只因他和孫悟空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