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每天一萬步防肝癌
2014年08月31日07:44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脂肪肝:每天一萬步防肝癌
「癌症之王」究竟可不可怕?哪些人群需要關注肝臟健康?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其受害性往往被低估,一旦出現疼痛癥狀就為時已晚。但其實在肝癌的進化之路上,只要能積極管理,及時發現病情就能阻斷肝癌的發展。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亞太地區肝病學會候任主席侯金林教授建議,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概念,根據自己肝臟健康狀況制定體檢計劃,並按照醫生治療方案阻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展三部曲。他建議,平時根據不同的肝臟健康狀況來選擇飲食,如肝硬化患者要多吃蛋白質,脂肪肝患者則要少吃主食,不喝老火湯,酒精肝患者,戒酒則是當務之急。
關鍵:
癌變前控制肝臟病變
肝癌以其高死亡率被稱為「癌症之王」。眾所周知,肝炎引發肝硬化,發展到肝癌,是肝癌的三部曲。侯金林指出,廣東省每10人有1個人有乙肝,每5人就有1個「肥肝」。把肝炎患者中有潛在危險引發肝硬化的人「找」出來進行治療,可以改變肝臟疾病病人的命運。
「每年會有5%的肝硬化患者會進展為肝癌,」 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主任郭亞兵指出,肝炎患者要定期檢查,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阻止肝硬化發展,減少病毒因素致癌。「B超+纖維化檢測」可及早發現肝硬化,而「B超+AFP(甲胎蛋白)檢查」可及早發現肝癌,需要每半年檢查1次。
郭亞兵指出,在肝臟癌變之前,每一步都能有效預防或阻斷癌變的過程。例如在肝炎進展到肝硬化之前,有很多肝炎是不活動的,患者無論是大三陽或小三陽,醫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方案,通過一年,甚至三五年時間完全阻斷肝炎向肝硬化的發展。即使患者發現較晚,已出現肝硬化,還可以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阻止肝硬化發展,降低病毒因素致癌的風險,而這時患者還要通過定期監測來及早發現肝癌。
「肝癌早期比乙肝好治。」郭亞兵說,乙肝是個慢性病,很難根治,但早期肝癌,腫瘤小於三厘米時開刀切除,術後效果很好。郭亞兵表示,根據該院去年對住院肝癌病人的統計,來治療的早期肝癌病人只佔總數的5%,二期和三期病人分別為46%和44%,令人痛惜。
肝癌晚期手術預後能活多久?郭亞兵說,如果是肝癌晚期,進行手術只能活半年左右,而肝癌早期手術70%的人能活5年以上。侯金林說,肝癌早期及時發現後,清除腫瘤的工作是一個小手術,肝癌腫瘤能被探針「燒」死,術後病人當天就能出院。但如果不定期檢查,等到出現肝臟疼痛就是大腫瘤了,到了晚期,甚至連肝移植也難以醫治。
高危人群
男性年過40體檢要查肝
肝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靠什麼來及早發現它的異常狀態?侯金林建議,主要依靠體檢來發現,「廣大讀者必須要有這個意識,主動去管理自己的身體和慢性病。」
郭亞兵建議,人到40歲以上每年必須做一次體檢。「每年做一個體檢就相當於吃一頓飯,這頓飯就相當於保健我的身體,沒事最好,有事早治,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起到最大的效果」,郭亞兵說,不過國人常常有一種心理,好像檢查沒事錢就白花了,這是人們保健意識的缺失。
肝癌「偏愛」哪些人?郭亞兵說,從流行病學來看,男性比女性容易得肝癌,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要提高警惕,其中曾有乙肝感染的,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要高度重視。得了慢性肝炎卻沒有控制好病情的人士也會有患癌高風險。他建議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狀況參加自測評分,達到高危人群的一定要給予警惕,定期參加體檢。
警惕
15%的脂肪肝患者進展為肝硬化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中年男士逐漸出現啤酒肚脂肪肝,就是人們俗稱的「肥肝」。 「幸好得的是『肥肝』,不是乙肝。」不少脂肪肝患者得知患病消息後,抱有這樣的僥倖。其實,我們對脂肪肝不能掉以輕心。
南方醫院肝臟多學科寫作團隊組長、主任醫師陳金軍介紹,脂肪肝一樣會發生肝炎,有了肝炎,就有機會得肝硬化,有了肝硬化就有機會得肝癌。根據陳金軍對體檢人群的調查,脂肪肝患者佔到了22.6%,平均每五人就有一個。而這些脂肪肝患者中,有33.9%的人肝酶升高。
在常規體檢中,缺乏對GGT的檢測,導致人們對脂肪性肝炎防範不足。陳金軍指出,即使轉氨酶不高,如果一年內體重暴增10斤,經常酗酒或腸道感染都容易讓脂肪肝轉變為肝炎。
脂肪性肝炎雖然可逆,但臨床也發現,15%的脂肪肝患者可在5~25年內進展為不可逆的肝硬化。和「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相比,「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跳的是「慢三步」舞,但也有部分患者略過肝硬化,兩步就「蹦」到了肝癌階段。
提醒
脂肪肝患者最好每天走一萬步
脂肪肝引發的肝硬化與乙肝引發的肝硬化,癥狀不同。「乙肝患者到了肝硬化階段,一眼就能看出來,臉黑人瘦。而脂肪肝患者出現肝硬化後,面色依舊紅潤,肥胖肚子大。」陳金軍說,一般來說,脂肪肝進展成肝硬化較慢,平均年齡是58歲。以英國為例,約三成肝癌患者是從脂肪肝發展而來。
陳金軍說,脂肪肝患者得的肝癌,「個頭」比乙肝患者的肝癌更大,而且患者往往到老年進展為肝癌。得肝癌之後,能存活一年的人只有18%。13%的脂肪肝患者有血糖,且得糖尿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增加3~5倍。此外,由於血脂高,脂肪肝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的風險也較高,得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是普通人的2到6倍。
「不少人覺得肝臟出現了炎症需要休息,可脂肪性肝炎卻不能坐下休息,而是要通過注意飲食、加強運動等手段,減少脂肪的攝入,消耗並排出肝臟中多餘的脂肪。」陳金軍說,對於肥胖人群,每周需要250分鐘的運動量,對於一般的脂肪肝患者,最好也能保證一天一萬步的運動量。除了運動,更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嘴,對高熱量、高糖、高油食品堅決說「不」。他表示,自己舉雙手贊成老人家跳廣場舞,只要不擾民就行。因為跳舞后能夠保證運動量,既有利關節,也有助消化,脂肪肝也會被減輕。
誤區
僅34%乙肝病人能按時吃藥
以往人們得了病都依賴醫生,而肝臟的健康更多的要靠患者有足夠的自我管理意識。侯金林說,在過去30年,肝病治療有了重大突破。他相信在不遠的未來,肝病治療會有更大的發展,比如說,乙肝病毒能徹底清除,乙肝沒有耐藥性,傳染性被抑制,甚至肝癌的發生幾率被大幅降低。有了好的技術,但病人卻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識,慢性肝病病人的依從性並不高。
侯金林介紹,臨床上的乙肝治療只有34%的病人能堅持不間斷的治療,而醫院出院的病人,有40%的病人停葯後出現問題再次進入醫院。侯金林建議,肝臟病患者都要成為自我管理者,光靠醫生是不夠的,要懂得護肝檢查,患者要根據疾病發生髮展的自然史,採取綜合的一體化保健方式以及合理的費用支付體系,來控制疾病的發展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並有效地控制醫療的費用。
除了自我管理以外,脂肪肝、肝癌等疾病需要進行多學科診療(MDT),協作為病人制訂治療方案。例如肝癌病人可以求助於肝病內科、肝臟外科、腫瘤科、介入、影像、放療甚至中醫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MDT團隊,而脂肪肝患者往往患有「代謝綜合征」,需要求助於肝臟內科、內分泌、腎內科等專家組成的多學科團隊。
問與答
「大三陽」母親也能進行母乳餵養
問: 母親健康,父親轉氨酶是陽性,出生的小孩會健康嗎?大三陽母親能否餵養小孩?
答:如果母親健康,父親轉氨酶是陽性,出生的小孩應該在規定時間內儘快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這樣在雙重免疫下能阻斷父嬰傳播。對於大三陽母親的母乳餵養問題,郭亞兵說,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乳中的病毒含量遠低於血中的病毒含量,一般來說,吃飯喝水都不會傳染乙肝,除非嘴巴內有潰瘍。孩子生下來後如果注射了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孩子得乙肝的風險很低,因此也推薦母乳餵養,如果孩子口腔出現潰瘍,這種情況下可以臨時中斷母乳,等孩子口腔潰瘍好了再繼續餵養。
脂肪肝要少吃主食
問:保肝護肝上,飲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要根據肝病病因和肝臟健康狀況來調整飲食方案。「得了肝病,不可以吃牛肉」的說法是錯誤的,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階段時,應該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雞蛋、牛奶、肉類,因為肝硬化患者要促使肝細胞重新長回來,需要保證足夠的營養。脂肪肝患者則要少吃主食,少吃肥肉、不喝「老火湯」。脂肪肝患者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喝2000毫升水,五十歲到六十歲的患者喝四瓶礦泉水即可,六十歲以上患者略少於這個量。酒精肝患者的當務之急是戒酒。
抗病毒治療不能自行停葯
問:慢性肝病抗病毒治療,什麼時候可以停葯?
答:慢性肝病患者需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切忌自行停葯。「大三陽」病人至少要在e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也就是出現e抗體至少兩年後,經醫生同意再考慮停葯。
問:我有一次住院時意外發現自己得過肝炎,但當時沒有感覺,請問是否有什麼影響?我女兒6歲體檢時查出是肝炎病毒攜帶者,現在轉氨酶比較高,需要注意些什麼?
答: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等多種,如果得的是急性甲肝,過後沒有多大影響。根據你的描述,我估計應該是乙肝,如果變成不活動的攜帶者,也就是所謂的「小三陽」,如果每半年檢查一次B超,結果正常,不需要特殊檢查和治療,但乙肝患者今後得肝癌的機會比起健康人要多一點。由於你女兒已出現轉氨酶升高,建議儘快到專科就診。
肝囊腫不會變成肝癌
問:肝囊腫會不會變成肝癌?
答:肝囊腫是良性病變,不會變成肝癌。如果肝囊腫較小,一般沒事,大的囊腫如影響到肝功能,則需要治療。
文/記者王鶴、任珊珊 通訊員寧習源、吳劍鵬、鄧淑雲
圖/記者喬軍偉
推薦閱讀:
※肝癌常用的治療方案有哪些?如何預防肝癌複發?
※腫瘤科醫生帶你認識肝癌
※女朋友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她媽媽肝癌去世的,她姨媽現在是肝癌晚期,那我想知道她以後會不會也是肝癌。?
※爸爸肝里有個腫塊,可能是癌,之前做過CT,但是醫生說不確定是不是癌,說要再做一次CT,需要做兩次嗎?
※為何所有乙肝感染者都需要注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