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曉法師:《攝大乘論》 要義(三)C,佛教網

譬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

這是具體來說金礦比喻。就是說,在這個金礦的比喻中,有三法可得:一是地界,二是土,三是金。「地界」的「界」就是藏的意思,其實就是金礦,金礦就是地界。在金礦石之中,裡邊兒有金子,有石頭。這裡「地界」就是比喻依他起,石頭比喻遍計所執,金比喻圓成實性。

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

在這個比喻之中,地界是因,土、金是果。在金礦石還沒有煉的時候,你並沒有看到金子,你看到的只是土(石頭),也就是說,在凡夫位,我們只能看見土,不過我們看到的不是真實的,雖然不是真實的,但確實是看見了。

金是實有而不可得;

金是真實的,可是我們卻沒有看見。土是「非實有」的,金是「實有」的。這是說,在金礦石里,我們看見了石頭,但看不見金,當我們一煉,把石頭給煉沒了,石頭是先有後沒有,金子是一直有,先看不見後看見,從這個意義上說,土非實有而金實有。

火燒煉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

這兒無著論師說煉金是用火燒的。這種方法現在是不用了,而且我也沒聽說過這種煉金子的方法,從前是土法煉金,在我們河南洛寧縣西山底以前就有老百姓土法煉金,現在呢,國家開採,成了上宮金礦,就沒有土法煉了,老百姓當然還是土法煉,不過抓住就不得了,因為礦成國家的了,老百姓不準開,你要煉就只能去偷國家的礦石,因為老百姓偷礦石,還釀成過暴亂,政府請了當地駐軍去才擺平的。現在黃金的提煉一般得有研磨、加汞、去汞等步驟,不過金子的提煉方法很多,現在不管這個,就按火燒這種方法吧。用火燒煉時,從金礦里提煉出了金,土就不見了,金看見了。所以說土石非實有,金子實有。我們會想,土石也實有,黃金也實有,無著論師在這兒畢竟只是一個比喻而已。

又此地界,土顯現時虛妄顯現,金顯現時真實顯現,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在金礦中,當你在看見土石的時候,那是虛妄的,不是真實顯現,它是經不起考驗的,而金子是真實有,它能經得起考驗,金子顯現的時候,它就是清凈的。「是故地界是彼二分」,也就是說,地界里有虛妄顯現的土石、還有真實顯現的金。「彼二分」就是指土石、金。

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

這是說比喻是比喻啥的。「識亦如是」,識也象金礦一樣通於二分,我們的虛妄分別識,就是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十一識,都通於二分。「無分別智火未燒時」,無分別智是聖人的智慧,他好比是火,在無分別智之火沒有燒我們的分別心的時候,就是指凡夫階段,「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在凡夫階段,我們的虛妄分別心裡全是虛妄遍計所執自性所顯現的境界,都是虛妄的。「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清凈離垢的圓成實自性,或者說是離一切相的真如境界,它是不顯現的。就是說,在凡夫的分別心裡,絕對不會顯現聖者的境界。這就給前邊兒的「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通上了。

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

「此識」還是指我們的虛妄分別。說,我們的虛妄分別心被無分別智之火所燒煉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就是說,修學戒定慧,到無生法忍的時候,就出現這樣的境界。也就是說,我們的分別心,雖然周遍執著,很頑固地,但要是用無分別智去觀察,修奢摩他(止)、修毗缽舍那(觀)。先知境不可得,然後是心不可得,最後是智不可得。這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圓成實自性就現出來了。「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虛妄遍計所執的妄想執著的境界,完全沒有顯現了。

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虛妄分別的識是依他起性,依他起自性里「有彼二分」,就是遍計所執自性的雜染分和圓成實自性的清凈分,這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就象比喻中說的,金礦石里有土石也有金子。我們的虛妄分別識里,有遍計所執自性,也有圓成實自性。

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有處說一切法無常,有處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說?

用三性也可以解釋其他經典中的問題。現在就是解釋其他經典。「世尊有處」,這裡並沒有具體說佛是在哪部經里說,只是說在有些地方。在有些經里,佛說一切法都是常住的,可是在有些經里又說一切法是無常的,在有些地方又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這各種各樣的說法,在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佛說話肯定不是無的放矢,一定有他的用意,那麼,「依何密意作如是說」?這就提出了問題。

謂依他起自性,由圓成實性分是常,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說。

「謂依他起自性」,這是指虛妄分別的識,說,因為圓成實自性,所以說是常。圓成實是諸法的空相,它是沒有生滅的。「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因為遍計所執自性,所以說是無常。遍計所執是我們的妄想執著,當然是無常。「常」就是不變,遍計所執變化性很大,所以無常。再者,遍計所執本身是畢竟空的,依他起是如幻有、假有,遍計所執就是在如幻有上執著真實,這個真實根本就不可得的,是畢竟空的。「畢竟空」就是永遠沒有的意思。所以,無常有兩個意思,一是變動很大,二是永遠沒有。「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有圓成實自性所以是常,有遍計所執自性所以是無常,而依他起他本身,則是通於這兩分的,也就是說,在依他起上看,又是非常,又是非無常。那麼他是具足遍計執自性,所以是非常;他又具足了圓成實自性,是非無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說」,佛陀就是因為這個所以說一切法常、一切法無常、一切法非常非無常。

如常、無常、無二,如是苦、樂、無二。凈、不凈、無二。空、不空、無二。我,無我,無二。寂靜、不寂靜、無二。有自性、無自性、無二。生、不生、無二。滅、不滅、無二。本來寂靜、非本來寂靜、無二。自性涅盤、非自性涅盤、無二。生死、涅盤、無二。亦爾。

「如常、無常、無二」,就象剛才說的,一切法常、一切法無常、無二。「無二」就是指非常非無常。同樣的,我們還可以說「苦、樂、無二」,我們也可以說「凈、不凈、無二」,還可以說「空、不空、無二」等等。所謂「苦、樂、無二」,就是說,因有遍計所執而流轉生死,這是苦,因有圓成實的大涅盤境界,這是樂,而依他起本身,是非苦非樂的,這叫「無二」。「凈、不凈、無二」也是這樣,圓成實自性是清凈的,他不受染污,所以是「凈」。遍計所執是虛妄分別,是「不凈」的。「無二」是指依他起自性,通於凈不凈。「空、不空、無二」也是這樣。「空」是遍計所執自性,說它是我們的執著而已,其實根本就沒有。「不空」是圓成實自性,說圓成實自性是不可破壞的。「無二」是指依他起自性。「我、無我、無二」也是這樣,「我」是遍計執,說我根本就沒有,但我執著其為有。「無我」是圓成實。要是反過來解釋,說「我」是圓成實,圓成實自性是常恆不變的不可思議境界。說「無我」是遍計所執自性,說也能說通,不過不習慣,我們習慣了人無我、法無我,一下子說「無我」是遍計執,有點兒不習慣。「無二」是依他起自性。「寂靜、不寂靜、無二」還這樣說。「寂靜」是圓成實自性,「不寂靜」是遍計執。「不寂靜」就是流動、生滅變化,虛妄分別就有這些生滅變化。「無二」依他起自性。後邊兒的「有自性、無自性、無二。生、不生、無二。滅、不滅、無二。本來寂靜、非本來寂靜、無二。自性涅盤、非自性涅盤、無二。生死、涅盤、無二。」都是這樣說。就是說,從圓成實自性的角度來說如何如何,從遍計所執自性的角度來說如何如何,從依他起自性的角度來說無二。

如是等差別,一切諸佛密意語言,由三自性應隨決了,如前說常無常等門。

「如是等差別」就是指前邊兒說的常、無常,苦、樂,凈、不凈等等的不同情況。「一切諸佛密意語言」,說,這都是諸佛的密意語言,「由三自性應隨決了」,這些語言表面上看好象是矛盾的,但你要是能用三自性去思維觀察,就完全可以抉擇、可以通達、可以明了,不會有疑問的。「如前說常無常等門」,就像剛才說的用三自性來解釋常、無常一樣。

此中有多頌:

下邊兒無著論師用頌子的形式來說。

如法實不有 如現非一種

非法非非法 故說無二義

「如法實不有」,按遍計所執自性來說,我們遍計所執的一切法其實是沒有的。「如現非一種」,雖然我們所執的境界是沒有的,但是我們分明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東西,「現」就是顯現出來,「非一種」就是很多。「非法非非法,故說無二義」,「如法實不有」是「非法」――法不可得,「非非法」是「如現非一種」,「故說無二義」,「非法非非法」就是無二,也沒有法,也沒有非法。這一個頌子韓老又依藏文譯了一下,是這樣的,「如其諸法非是有,如眾多行相顯現,如是諸法及無法,顯示無有二之義」。尤其是這個「無有二之義」,咱們現在太喜歡「二」了,幹什麼都要「二」,「二」就是二元對立。一說長,就立馬知道是有個短來與之對應,說要是沒有短的話,根本就沒有長可言了。這種思維方式禁錮著我們。後來佛告訴我們根本就沒有二,世界的真相是「不二」的、是「一合相」,於是我們就拚命地要把二給合起來,這在佛教中的表現就是什麼禪凈合一、禪凈雙修之類的,實際上這是不對的。

依一分開顯 或有或非有

依二分說言 非有非非有

上一個頌子說「無二」,這個頌子是說三分,就是三自性。「依一分開顯,或有或非有」,「一分」就是依他起自性,或者是單說遍計所執性、單說圓成實自性。「開顯」就是解釋明白,把道理顯示出來。把依他起按圓成實自性這一方面來說的話,可以說是「有」,要是把依他起自性按遍計所執性這一方面來說的話,就是「非有」――不可得。「或有或非有」的這兩個「或」字兒,是「有」的意思,就是「有有有非有」;也可以說是語助。「依二分說言,非有非非有」,「二分」是指依他起性通於二分。說,要是按依他起性自身來說的話,那就是非有非非有了。

如顯現非有 是故說為無

由如是顯現 是故說為有

這要說無和有了。「如顯現非有」,遍計所執是非有,根本是連一點兒的影子也沒有的。我們虛妄分別心的遍計所執所顯現的一切法,用正智來觀察時知道它們是沒有的。「是故說為無」,所以說是沒有的。「無」是指遍計所執的境界。「由如是顯現」,這是指依他起。由於我們無始劫來的虛妄熏習,在阿賴耶識里留下了很多的虛妄種子,這些種子在緣具的情況下生起現行,生現行的時候,就顯現出了一切法,「是故說為有」,因為有一切法的顯現,所以就說「有」。

自然自體無 自性不堅住

如執取不有 故許無自性

「自然自體無」其實是「自然無、自體無」。這四句頌子其實是說無自性的,說為什麼無自性呢?這四句頌子就說了四個理由:因為自然無,所以無自性;因為自體無,所以無自性;因為自性不堅住,所以無自性;因為如執取不有,所以無自性。關於「自然無」,170頁世親釋中說,「自然無者,由一切法無離眾緣自然有性。」這倒很明了,就是說一切法的生起一定要待眾緣,他不可能不待眾緣自然地就現出來,所以沒有自然地生一切法的道理,這就是「自然無」――諸法皆不能自然而有。「自體無」世親釋說是「由法滅已不復更生故。」,就是說,事情過去就沒有了,它的自體已經滅掉了。也就是說已經感過果的業沒有再受報的可能了。世親釋、無性釋都是這樣說的。妙老說還有一個解釋:這個因緣所生之法,因要是不同,所生法就一定不同,緣要是不同,這個法也一定不同。說從這兒就可以看出法是沒有自體的。自體隨因緣而變化,不能離開因緣而有不變的體性。我用手敲桌子,與我用鐵鎚敲桌子,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可見聲音是無自性的,說這叫「自體無」。「自性不堅住」,說,一法在生起的當下它就滅了,生即是滅,沒有一剎那的安住,所以說是無自性的。「如執取不有」,關於無自性的理由,剛才說的自然無、自體無、不堅住這三個理由,是大、小乘共通的,而這第四個理由「如執取不有」,則是唯識不共於小乘的說法。「如執取不有」就是說,你這一念分別心在一切法上的執著,所執著的境界是沒有的,就是說,遍計所執是不可得的。就象在繩子上面執著有蛇,蛇是根本就沒有的。最後一句「故許無自性」,是通於四個理由的。

由無性故成 後後所依止

無生滅本寂 自性般涅盤

前邊兒說了,因為自然無所以無自性,因為自體無所以無自性,因為不堅住所以無自性,因為執取不有所以無自性,我們就用這四無性來觀察思維一切法,發現都不出這四種無自性,都是空無所有的。先看前兩句,「由無性故,成後後所依止」,「後後所依止」就是指這個頌子第三句的「無生」,我們把這四句頌子放在一起看的話,實際上就是:因為無(自)性,所以「無生」。就是說,你用前邊兒那個頌子中說的四無性來觀察一切法,發現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都是空無所有的,「空無所有」就是「無生」――無生就是不可得。既然「無生」就是沒有「法」生,沒有法生,也就沒有法滅。有生才有滅,無生也就沒有滅。既然無生滅,所以就是「本寂」。當我們這樣觀察一切法,發現它們本來就是寂滅的,本來就是不可得的。「自性般涅盤」是說,諸法本來寂滅、本性就是涅盤、就是不生不滅。「般涅盤」就是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前邊兒那個頌子說了諸法無自性,這個頌子就說,因為無性,所以無生,這個無生要以無性為依止。這五個頌子最好背會。

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

前邊兒說過要說秘密意趣,就在這兒說。「意趣」就是別有用心,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是心意,「趣」就是趣向,心趣向另外一個地方了。也就是另有所指。這是說佛陀說法不是字面意思,還有深義。「秘密」就是從表面上來看的話看不明白,他的真實用意不是明白地說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水平不夠,所以佛沒有一下子給我們講真話,而是用方便善巧的方法來慢慢引導的。現在這句話就是說,佛陀說法我們都可以隨順這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來抉擇,都可以這樣來說明。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

先來解釋四種意趣的第一個,平等意趣。什麼是平等意趣?無著論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比如說佛經裡面有這樣的話,佛說:「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就是說,我過去曾在另一個時候、另一個地方,叫過毗婆尸佛。「我」是釋迦牟尼佛的自稱。「勝觀」就是毗婆屍如來。「正等覺者」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者。佛說,我就是過去的毗婆尸佛,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並不是毗婆尸佛,毗婆尸佛是過去七佛之一,明明不是為什麼佛說他是呢?這就是「平等意趣」,佛這麼說的意思,其實是想說佛佛道同、法身無別的,在平等意義上來說,此佛即是彼佛。釋迦牟尼佛這句話你只能按平等意趣來解釋,不然的話,就說不通了。

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

關於這別時意趣,無著論師是舉了兩個例子。「謂如說言」,就像佛在經典里說,「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就是說,你念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以得證無上菩提。這就是咱們常說的,「一聲阿彌陀,即時成正覺」。這別時意趣就是說,佛確實這麼說了,但佛的意思可不是說你當下念一聲佛號,當下就成正覺了,而是說,你現在念了佛,你終有成佛的時候。「別時」就是另外一個時候。「又如說言」,經上還有這樣的說法,「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只要你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你就生到了極樂世界。這都是別時意趣――另外的時候,不是當下。你當下念多寶如來,當下也成不了菩提的,你當下發願往生,可你當下還沒有往生。你當下念了多寶如來名號,你熏習種子,然後展轉增上,終究要得無上菩提。你當下發願,就在阿賴耶識里有了一個名言種子,然後熏習增上,是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剛法師說這別時意趣是「針對懶惰眾生而說」

三、別義意趣,謂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

什麼是別義意趣?「謂如說言」,比如經上這樣說,「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發心承事、供養殑伽河沙那麼多的佛,「殑伽河」就是恆河,本來這個「殑伽」的意思是天上來,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恆河是神聖的,是從天上來的,所以把恆河稱為「殑伽河」,「殑伽河沙」,你說恆河裡有多少沙子?不知道,但數量很大是絕對的。現在一個人發心要供養殑伽河沙那麼多數量的佛。經上就說了,說有人要是發心供養恆河沙那麼多的佛,則他對於大乘義理就能通達了。咱們知道,你如果一心注意該怎樣供養佛陀,這與通達義理沒有因果關係,供養佛陀是福德,而通達義理是智德。但這裡佛就是這麼說。這就是別義意趣――根本是兩件事兒。

四、補特伽羅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贊布施,後還毀訾;

這一個我們習慣上是稱為眾生意樂意趣。「補特伽羅」就是眾生、有情,嚴格來說是「數取趣」。「意樂」,通俗地說就是高興、歡喜。這個眾生意樂意趣就是說,佛陀說法是隨著眾生的歡喜而說的。現在都得這樣,人們聽不得真佛法的,於是就給說摻點兒假的佛法,他們把這個稱為方便說法。其實是佛菩薩才能方便說法,他們有這個本事,我們沒有這個本事,你一方便就只能出下流了。這裡呢,無著論師也舉了一個例子,「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贊布施,後還毀訾」,這個例子很簡單,就是說,佛對一個人先說布施有多大多大的功德,但到後來又說布施並不是好的佛法,只是一個善根而已,還喝斥布施。這是為什麼?因為你慳,所以佛勸你布施,但後來你又執著你布施了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佛又喝斥布施。佛陀這麼樣說法給我們不一樣在哪兒呢?我們是先作了事兒然後給自己找借口、找辯護的理由,而佛陀不是。這不是佛法有矛盾,而是佛的善巧,善巧了眾生才能得到利益,你要是老闆住一點兒,那不行。就是常說的,「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你既知禪宗的奧秘又知道凈土宗的奧秘,你需要用什麼度我就用什麼法門度,你適合修禪我就教你禪,你適合凈土宗我就教你凈土宗,這樣的時候,我是現世就是可以為人師,我是夠格的老師,來世我可以成佛作祖――菩薩以五明而成就,什麼都得懂,你只懂你那一點兒就行了?不行的。人在修行的路上絕對不是只用一個法門的。我舉過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到北京去,我得用到好多的交通工具,首先得走路下樓,然後是公交車,然後是電梯,然後是火車或者飛機,然後是打的,再走路上樓。也就是說,我們得知道我們當下的位置,我現在就在火車站候車室,可你讓我坐公交車,這行嗎?不行。長行中的「毀訾」,是說你該換方法了,也就是該捨棄了。捨棄是很重要的,比如說我已經證初果了,你必須得捨棄初果方才能證二果,你要是不捨棄初果,一直在享受初果的法喜,你就不能上進了。

如於布施,如是屍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佛陀「先贊布施,後還毀訾」,佛對布施這個法門是這樣子的,「如是屍羅」,佛對屍羅這個法門也是這樣子的。「屍羅」就是持戒。「及一分修」的「一分修」是禪定,是世間禪定。「當知亦爾」,也是這樣的態度,就是說,佛會先讚歎後毀訾。佛陀就是這樣讓你展轉進步的。「如是名為四種意趣」,這就是四種意趣。

四秘密者:

四秘密是什麼呢?下邊兒說明。剛才的四意趣是從佛菩薩說法方面而說的,這四秘密是從眾生獲得利益方面而說的。

一、令入秘密,謂聲聞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諦理說有補特伽羅及有諸法自性差別。

四秘密的第一個是令入秘密。什麼是令入秘密呢?實際上就是方便權巧。說,本來佛教是講無我的,可是,人們一聽說無我,於是就心生恐懼,對佛教產生恐怖感,於是不來學佛了。《宗鏡錄》中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大正藏48冊529頁下欄)」。也就是說,先不要給講真話,聽見真話而不恐懼的大丈夫的不多的。聽說無我就不學佛了,於是佛說有我,有補特伽羅。佛這話就是「依世俗諦理」而說的,注意,很多人把世俗諦理解錯,實際上世俗諦、勝義諦都是真理,我們老愛對世俗諦說長道短的,這是不可以的。這「依世俗諦理」的意思就是指從凡夫可以理解的角度來說的,是一個方便說法而已。你給他說有我,他就容易相信生死流轉,就容易相信善惡果報,這樣就不敢作惡,他害怕墮三惡道~~說有補特伽羅就有這好處,所以佛就這麼說了。「及有諸法自性差別」,佛說這個是為了讓修行者知道沒有墮入斷滅見。一說人無我、法無我,有的人說,這不是墮入斷滅見了嗎?佛就說「有諸法自性差別」――有色、受、想、行、識諸法的自性差別,這樣他就不斷滅了,這也是佛接引眾生的一個方便。這令入秘密就是說,本來是諸法皆空,但佛為度化某一類眾生,所以方便地說有我、有諸法,反著講,這是一個方便。令入秘密是說按世俗諦說有補特伽羅等,讓眾生進入佛法而出離生死。

二、相秘密,謂於是處說諸法相顯三自性。

關於這個相秘密,比較難說,為什麼?因為光看論文,感覺不到秘在哪兒。實際上秘密就是不直接說,要曲里拐彎地說。印順法師講到這兒有一個附論,用《大乘莊嚴經論》說,「為令小乘悟入無我,要使他不恐怖,所以說諸法有自性差別,這是令入秘密(初時教)。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空,是相秘密(第二時教)。二秘密的本意在此。」妙老法師在解釋的時候,說,「『說諸法相顯三自性』,是以三無性為秘密,說三自性,佛的那個意趣是在三無性那裡,就是隱藏那個三無性。」我是這麼想的。我們凡夫世界裡提倡說老實話,看見啥說啥,就是說要直接表述,現在佛不是,是要隱曲地說。「謂於是處」的「處」,就是指你認取的境界,你對於自己認取的境界,用語言表述出來,當我們用語言表述的時候,我們立馬就會認為語言所指的義一定是有的。但實際上語言所表示的義是根本就沒有的,即遍計所執是沒有的。而圓成實是有的,是真的有,依他起是緣起有。所以,這兒的相秘密,應該是說,我們所面對的一切法,實際上都可以用三自性來表述。所以說,我們講說三自性就是要表述我們所認識的境界背後所隱藏的秘密。印順法師所引的《大乘莊嚴經論》,其中對於相秘密是這樣說的,「相節者,應知於分別等三種自性,無體無起自性清凈,說一切法故。(大正藏31冊620頁中欄)」《攝大乘論》中是「相秘密」,在《大乘莊嚴經論》中是「相節」,這是不同的譯者所用的詞不一樣而已。相秘密是說佛說三性教,讓眾生悟入諸法的真實相。

三、對治秘密,謂於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

什麼是對治秘密?「謂於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就是說,佛在這個地方說了八萬四千法門,「行」就是動,就是心動,也就是煩惱。說,佛說了很多對治煩惱的方法,但當把你的煩惱對治完了之後,對治方法也就不要了。所以說,這對治秘密是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是要對治我們的煩惱的。

四、轉變秘密,謂於是處以其別義,諸言諸字即顯別義。

「轉變」就是換個角度,不用你習慣了的說法來解釋。「謂於是處以其別義」,佛說法的時候,用的還是我們的語言,但其作用給我們平常說的話完全不一樣,平時我們說的話可以引來煩惱,但佛陀用這語言可以消除我們的煩惱。這個就叫轉變秘密。

如有頌言: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

這是說轉變秘密的一個頌子。「覺」是智慧。「堅」就是難調難伏,地藏經中說閻浮提眾生,難調難伏,這就是堅。這裡指我們的煩惱、妄想難調難伏,想讓下它停下來是很難的。這裡我給你說一下靜坐,在靜坐的時候,老師會教你一些法子,比如數息,當然了,什麼法子都行。讓你觀呼吸,一、二、三、四就這麼來,你會發現你連一百也數不到,甚至連五十數到的都很少。老師說,這是前方便。其實這是老師的一個詭計,他只是在告訴你,讓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亂而已。平時的時候,你的心太亂了,但你不覺得,你不知道你的心有多亂,你還認為你的心很靜呢,這時候讓你知道真相。當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亂的時候,其實老師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你坐下觀佛像也可以,咱們這辦公室里貼著一張阿彌陀佛像,你就來觀這張佛像,我告訴你實話,其實觀佛像並不能使你成佛,你的目的是成佛。你會說了,我是想成佛的,所以才來學習、修行,老師教我觀佛像,可是這觀佛像要是根本就不能使我成佛的話,我學這幹嗎?其實老師就是在讓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亂而已,先讓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觀佛像即使觀成了也不能使你成佛,何況你也不一定能觀成呢~~為什麼說觀成了也不能成佛呢?我只能給你胡說一個理由,因為這理由根本就不對:佛像只是一半,只有臉前邊兒這一半,沒有背後這一半兒,觀成了也是一半兒佛。那你說我應該怎麼觀,實際上應該這樣觀:觀想我自己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是慈悲的,所以我也要是慈悲的,佛菩薩是智慧的,所以我也要是智慧的等……這樣慢慢觀你就成佛了,而不是你坐下觀這張佛像。觀這佛像的目的其實只是想讓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亂而已。可能你會說,我知道我的心很亂,不,你還是得觀,因為你不直觀。對凡夫說法,直觀最好。我記得小時候剛上學老認為一百是可大可大一個數了,忽然間學到一萬,想不到一萬是多大一個數,問老師:一萬到底有多大?老師就說,這個星期天你就作作業,作業就是從一寫到一萬。結果從早上就開始寫,小孩兒們寫字兒再慢一點兒,寫到下午也沒有寫到一萬。星期一老師說,這下你知道一萬有多大了吧~~這就直觀了。扯遠了。咱們還說這個頌子。我們的煩惱難調難伏,這就是「堅」,本來是堅的我們老認為它「不堅」,它太堅了以致於我們認為它不堅。就象電影銀幕上的特寫,膠片是一直活動的,一秒鐘過幾張?記不得了,就是因為跑得太快了以致於我們認為它靜止了。這張桌子也是,因為它生滅得太快了,以致於我們認為它不生滅。頌子中的這個「不堅」,是指把煩惱給調伏,它很難調伏就叫「堅」。難調也得調,不是說不調了,一定要調伏,調伏了之後就叫「不堅」,調伏之後的「不堅」給我們凡夫認為的「不堅」,兩個字兒是一樣的,但意思完全不一樣。這就叫轉變秘密。下一句是「善住於顛倒」,「顛倒」就是錯誤。把無常認為是常,這就是錯誤。把無我當成我,這也是顛倒。但是佛說的涅盤四德的常、樂、我、凈,不可是我們的把無常認成常,把無我認成我,佛是把認清了無常的真面目叫常,把認清了無我的真面目叫我,也就是說,佛說的常、樂、我、凈,給我們的錯誤見解從文字表述上是一樣的,但本質完全是兩回事兒,這叫轉變秘密。也就是說「覺不堅為堅」是說的禪定,「善住於顛倒」是說的般若智。「極煩惱所惱」,眾生有太多的煩惱,難調難伏,菩薩為了度化我們這些剛強眾生,我們就特別討厭這些菩薩,因為菩薩是逆我們而行的。我們習慣於作壞事兒、喜歡作壞事兒,比如說打牌上癮,佛千方百計地來對治,這就使我們討厭。關於上癮,我就想到了佛教上癮,我們現在有不少的佛教徒其實不是學佛,只不過是有些上癮而已。比如說打七,他打一個七、二個七,十個七的,哪兒有打七的他就去趕場子。我們知道,學佛和對佛教上癮根本是兩碼事兒。如果你是學佛的話,那裡邊沒有痛苦、憂慮,如果你是對佛法有癮的話,佛法也會使你產生憂慮――你變成了佛的盲從者。這樣,你的生命就變得非常的複雜。平時就得用功學佛,打七的時候只不過是強調一下要用功而已。我們慣於這樣作,佛菩薩不讓我們這樣作,於是我們討厭他。可佛菩薩又沒有脾氣,不管我們怎麼討厭他,他也不捨棄我們,使得我們極其的討厭他。這就是「極煩惱所惱」。討厭有時候的表現很奇怪,還可以用喜歡來表現,比如說佛菩薩來救我,我會愛上他這也不是不可能,這也是煩惱。「得最上菩提」,我們也要有禪定、有般若,得證無生法忍,然後去度眾生,不怕被眾生討厭,也就是我們努力修習,最後我們就可以得證無上菩提。這個頌子有點兒物極必反的意味兒。

若有欲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

這是說,有人想來解釋大乘經典,想給大乘典籍作注釋。這主要是發菩提心的緣故,如果要作這件事兒,得依三相來作,也就是說,要從三方面來解釋大乘教法。哪三方面呢?

一者、由說緣起,二者、由說從緣所生法相,三者、由說語義。

第一是「說緣起」,就是從因上來解釋。諸法之因是啥?阿賴耶!第二是說緣生,就是是從果上說。「由說從緣所生法相」,阿賴耶識是一切種子識,所生的一切法相,就是前面說的相識、見識等,就是七轉了。第三是「由說語義」,也就是讚歎菩薩的功德。造論要從這三方面來造。

此中說緣起者,如說: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

先說「說緣起」。什麼是說緣起?無著論師舉例子說,比如說吧,「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比如說這個頌子,「言」就是名言,每一法對應的都有能詮的名字,既然有能詮的名字兒,當然有所詮之義,這能詮、所詮就是名義,名義就是我們內心的分別,就是說有「名」的時候心才會分別,有能分別就有所分別。這樣就夠成了三件事:名、義、覺,這三法是不相離的,就是說,你只要心一動,名、義、覺就具備了,你心一動,就熏習阿賴耶識了,阿賴耶識里就把你所熏習的情況攝持了下來。這個「言熏習所生諸法」,就是說,由於有名言所以就熏習了種子,有了名言種子就會生出一切法,也就是說,諸法是名言種子所生,名言種子是能生,諸法是所生。「此從彼」,名言熏習能生諸法,那名言熏習是怎麼有的?「此從彼」,就是說,此名言種子由諸法而生,因為諸法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我們的分別心一動就熏成了名言種子,名言種子一動就現出一切法。佛教的緣起就是這樣的。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說明白點兒,我們心一動就是緣起。因為心一動,一定是有名言種子,有名言種子它才能動,可你心一動,同時又熏成了名言種子,這就叫做緣起。一切法都是這樣的,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這樣,不過世間法是雜染的,出世間法是清凈的。「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這兩句話其實還是前邊兒兩句兒,意思一樣,重複一遍兒而已。「異熟」就是阿賴耶識,就是一切種子識。「轉識」就是前七識,「轉」就是生起,前七轉識是以阿賴耶識為因緣而生起的。異熟識和轉識是「更互為緣生」,「更互」就是相互輾轉,輾轉為因緣。異熟識和轉識是互相為因緣而現起,這就叫緣起。這個頌子同時也告訴我們一點兒,就是自作自受,自己的轉識與異熟識互為因緣,沒有別的,容不得別人來插手,這就是自作自受!有人說要替別人消業,這都不是事實,只是一個願而已,與人歡喜而已,佛菩薩也不可能替別人消業的。

複次,彼轉識相法,有相、有見,識為自性。

下邊兒開始說緣生。「彼轉識相法」,「轉識」是七轉識,七轉識是從阿賴耶識的名言種子而生起的。轉識的相法「有相、有見」,前頭說過的,識都有見分、相分。「相」是根身器界。根、境、識都是相識。這《攝大乘論》中開列了十一識: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哪是相識?哪是見識?忘了?翻到23頁,看,「若眼等識,以色等識為相,以眼識識為見,乃至以身識識為見。若意識以一切眼為最初法為最後諸識為相,以意識識為見。」就是說,五根色識,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識身都是識,色、聲、香、味、觸、法也都是識,不過是相識。「見識」是眼識識、耳識識、鼻識識、舌識識、身識識、意識識,或者加上末那識識,這是「見識」。阿賴耶識它是因識。由阿賴耶識的因識現起這個相識和見識。「識為自性」,在我們習慣上,「見」是識,「相」好象不是識,比如說色、聲等,這怎麼是識呢?它也是以識為自性的,它離不開識,要離了識,他沒有體性,他是阿賴耶識的名言種子所變現的,是如幻如化的,是雖有但不真實的,它是分別心的境界,要是離開了虛妄分別心,就無法可得。相也好、見也好,都被七轉識包括。

又彼以依處為相,遍計所執為相,法性為相,由此顯示三自性相。

這是說轉識有三種相,就是三自性。剛才說了,轉識就是相識、見識,「有相、有見」,三自性判攝一切法。「彼以依處為相」,「彼」就是轉識。說,轉識有依他起相。「依處」就是指依他起,因為依他起是遍計執、圓成實的依止處,所以叫依處。這是說,緣生轉識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現起的,是有依他起相的。第二相是「遍計所執為相」,遍計所執是依他起的似義顯現被虛妄的執著心所執著,轉識也被虛妄執著,這就是他的遍計所執相。遍計執是畢竟空的,畢竟空了還怎麼遍計執呢?就是因為名!一有名字,心識在緣取名的時候,就有了遍計執,要是沒有名字,遍計執是沒有辦法生起來。「法性為相」,就是說,你要是通達了遍計執是畢竟空的,法性就顯現出來了,這是聖人的境界。

如說:

從有相、有見 應知彼三相

這是無著論師引了佛說的二句偈:「從有相有見,應知彼三相」,在相識、見識裡邊兒,就具足三相。相識、見識都是從阿賴耶識的種子現起的,就是依他起相。依他起裡面有名,有了名,就有執著心活動,這就是遍計所執相。但執著心的境界是畢竟空的,這就是圓成實相。

複次,云何應釋彼相?

憑什麼說在相識、見識里有三相呢?你說說我聽聽。下邊兒就解釋了。

謂遍計所執相,於依他起相中實無所有;圓成實相於中實有。

「謂遍計所執相」,先說遍計所執相,說,遍計所執相在「依他起相」裡頭是「實無所有」的,是根本就沒有的。依他起相是相識、見識從阿賴耶識里的種子顯現出來的,是似義顯現、如幻如化的,他自己本身還是無有少法可得的,是不真實的,哪兒還管得了你遍計所執~~就是說,它自己還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管你遍計所執?不管!依他起雖然不是真實的,但它似義顯現的相貌好象是真實的,我們就在這上面產生執著了,這就成就了遍計所執相。這實際上只是你的執著而已,它根本是「實無所有」。這兒我插一點兒,為什麼它不真實可似義顯現的相貌要好象真實呢?為什麼要這樣?難道它不能不真實就老老實實地表現出自己不真實嗎?為什麼要迷惑眾生呢?佛教中常舉照鏡子的例子,就是說,鏡子里的相給自己是最象的了,要是我往鏡子前一站卻顯出來了別人的像那才怪。我往鏡子這兒一站,鏡子里的像給我是最象的,象成什麼樣子呢?象成給我的實際情況完全相反,我的左成了像的右,我的右成了像的左。就是這樣:給自己截然相反的是最象的。依他起也是這樣,心識的活動給表現出來的相貌是截然相反的:我們看見有的實際上恰恰沒有,我們看見沒有的實際上恰恰有。佛菩薩知道這個,可我們不知道,所以佛是還滅生死,我們是流轉生死。我們說有的佛說沒有,我們說沒有的佛說有。這才是真佛法。咱們的法師們現在在幹什麼?在隨順眾生流轉生死,然後給自己找借口,說是方便權巧,騙得了別人你騙不了自己的。現在說,依他起是似義顯現,不是真實的,但執著心認為它真實,這就是遍計所執相。但是,我們修習佛法,慢慢地我們認清楚了,是沒有一丁點兒的猶豫,絕對認清楚了,這樣我們就把我們的認識轉變了過來,知道了依他起是畢竟空的,遍計所執是無所有的,這時圓成實就顯現了。你恍然大悟,圓成實原來真的有啊!

由此二種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未見已見真者同時。

「由此二種非有及有」,「二種非有及有」就是遍計執非有、圓成實有。「非得及得,未見已見真者同時」,這句話應該是「非得及得,未見真者、已見真者同時」,「未見真者」就是我們這些沒有見到圓成實性的人,就是凡夫。「已見真者」是指聖者,他們見到了圓成實。說,這兩者是「同時」的,這個「同時」就是說聖者具備「非得及得」,凡夫也是「非得及得」,不過聖者是「非得」遍計執而「得」圓成實,凡夫是「非得」圓成實而「得」遍計執。

謂於依他起自性中,無遍計所執故,有圓成實故。

說,在依他起自性里,遍計所執是不可得的,是畢竟空,而圓成實性是有。

於此轉時,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

「於此轉時」,「轉」是生起現行,就是指我們的分別心在依他起里活動的時候,「於此」是指依他起活動的時候,「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要是得遍計所執就不能得圓成實,要是得圓成實就不能得遍計所執,不能二者同時兼得,就是魚和熊掌不能同時兼得。

如說:

依他所執無 成實於中有

故得及不得 其中二平等

這是用偈頌再說一下。「依他所執無」,在依他起的似義顯現相識、見識中,根本就沒有遍計所執的境界可得。「成實於中有」,但在如幻如化的依他起里,圓成實的諸法空相是有的。「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凡夫得到了遍計執,同時就得失去圓成實,聖者得了圓成實,你就得失去遍計執,有一得有一失,這是平等的,不能讓一個兼得遍計執和圓成實。

說語義者,謂先說初句,後以余句分別顯示。或由德處,或由義處。

「說語義」就是讚歎佛菩薩的功德。「先說初句,後以余句分別顯示」,就是說,先說一個總綱、提要,然後再一句句來分別解釋。這裡又分成兩段兒:「或由德處,或由義處」,就是說,或者從德處來說語義,或者從義處來說語義。「德處」的「德」指圓滿無上菩提的佛陀的功德,就是果德。「義處」的「義」是指菩薩在因處修行時的功德。所以「或由德處,或由義處」實際上就是說,或從果方面來說,或從因方面來說。

由德處者,謂說佛功德:最清凈覺,不二現行,趣無相法,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其所安立不可思議,游於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切法智無疑滯,於一切行成就大覺,於諸法智無有疑惑,凡所現身不可分別,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得佛無二住勝彼岸,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證無中邊佛地平等,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先從「德處」說,就是從果方面來說。是「最清凈覺」,什麼是最清凈覺?下邊無著論師用了二十一句話來解釋。所謂「最清凈覺」,就是有「不二現行」的功德,有「趣無相法」的功德等等。

最清凈覺者,應知此句由所余句分別顯示,如是乃成善說法性。

說,什麼是最清凈覺呢?下邊兒有二十一句來「分別顯示」,這二十一句就說清楚了什麼是最清凈覺,這是說得最圓滿的,是「善說」。

最清凈覺者,謂佛世尊最清凈覺,應知是佛二十一種功德所攝。

「最清凈覺」是什麼?這是成佛以後的事情。其餘的都不是最清凈,只有佛陀的才是最清凈。「應知是佛二十一種功德所攝」,「最清凈覺」的內容就是佛的二十一種功德。下邊兒一句一句來說二十一種功德。前邊兒無著論師用了二十一句話,下邊兒有二十一種功德,實際上可以一一對應。

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

這個與「不二現行」對應,就是對「不二現行」的解釋。說,啥是「不二現行」?「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就是說,佛對於所知的一切品類差別,連一點兒障礙都沒有,知道得清清楚楚。所謂「不二現行」的「二」就是指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有障礙、無障礙,但佛不是,佛是「不二」,沒有不知道的、沒有障礙。我們把這個稱為「一向無障轉功德」,就是沒有一點兒障礙,什麼事情都清清楚楚,也就是大自在的境界。這個可以體現佛的「最清凈覺」。

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凈能入功德,

這個與「趣無相法」對應,就是對「趣無相法」的解釋。說,啥是「趣無相法」呢?「趣」就是趨向、進入。我初得無生法忍,證入了無相法,但還沒有圓滿,要繼續精進修行。到成佛的時候就圓滿證入無相法了。這個「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凈能入」,說,真如是無二相的。「無二相」的「二相」是有、無。真如就是圓成實性,他不是「無」。真如超越了有、無二相。「最勝清凈」的「最勝」是說,佛陀超過了一切二乘聖者、超過了一切菩薩。「清凈」就是遠離一切塵垢。「能入」是指能夠證得無相的真如。其實真如是二乘也可以得證,只不過二乘的不是最勝而已,佛陀才是最勝。

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

這一句對應於「住於佛住」。「住於佛住」的「住」有天住、梵住、聖住三種。「住」就是內心的境界,如果內心是在天的境界里活動,就叫天住。象我們現在,內心是散亂的,就叫散亂住,不過我們不把散亂住算作住。「天住」一般得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我們說的天住是在色界天、無色界天里的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佛只住第四禪,佛要得證無上菩提,得在第四禪得證。得證阿羅漢者,有的在未到地定里就可以得證阿羅漢,有的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不一定。辟支佛也可能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證,也是不一定的,但要想成佛果,必須在第四禪得證。我們就把第四禪的天住叫「佛住」。再看「梵住」,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在梵住裡邊兒,我們把悲無量心叫「佛住」。因為大悲心是佛所具足的不共功德。第三是「聖住」,天住和梵住是通於凡夫的,凡夫也能住在裡邊,這個聖住是不共於凡夫的。聖住有什麼?有空、無相、無願三種,佛是住在空里,我們把空叫「佛住」。所以說,「住於佛住」,就是佛住於第四禪,住於悲無量心,住於空,這叫「住於佛住」。「住於佛住」是「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這個「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是說,佛廣度一切眾生,但在度化眾生的時候是無功用的,所謂「無功用」就是不刻意,也就是度而無度,隨緣而度。「佛事」是指度化眾生成佛的事業,可不是什麼打普佛、放焰口等。「不休息住」,說,佛度化眾生的時候不刻意,但也不不度,不停歇,一直在度眾生,他是把不休息當成休息。

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

這一句與「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對應。「逮得」就是獲得,獲得一切佛的平等性。你得到這樣的功德,就和一切佛是平等的。看「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所依意樂作業」,「所依」是佛度化眾生的無邊妙用,他憑的是什麼?就是佛的清凈的無分別智慧,就是說,是以無分別智為所依。「意樂」是後得智。「作業」是行動,普度眾生的行動。一切佛的「所依、意樂、作業」是無差別的,這就是「逮得一切佛平等性」的功德。

修一切障對治功德,

這與「到無障處」對應,就是由有障礙的地方達到無障礙的地方了。要想到無障礙的地方,你就得努力修行,這「修一切障對治」,就是把煩惱障、所知障都對治掉。

降伏一切外道功德,

這與「不可轉法」對應。「不可轉」就是不能干擾,指佛所施設的教法、佛所證悟的真理是不能干擾的,你也干擾不了。佛所施設的教法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七覺支、八正道等等,你能否認嗎?根本否認不了。佛所證悟的真理更是不可干擾了。因為佛的教、證是干擾不了的,所以佛能降伏一切外道。

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

這與「所行無礙」對應。「所行無礙」的「行」就是活動,就是來來去去。佛有自己的世界,但他想到我們的世界來,是很隨便的,他想來就來了,不受一點兒的限制、障礙,我想到什麼地方去可不行,想到月亮上去,能嗎?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生在世間」,就是說,佛為了度化世間眾生,從佛的世界到眾生的世界來。「不為世法所礙」,佛不受世間法的障礙,不被世間法所影響。世間法就是八法、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利」就是得到了如意,「衰」就是失掉了如意。「毀」就是背後講你的壞話,「譽」是背後講你的好話。注意,不是當面講,是背後講。「稱」是當面讚揚你,「譏」是當面恥笑你。「苦」是順苦受,「樂」是順樂受。世間人都受這八法的影響,而佛陀不受。

安立正法功德,

這一句與「其所安立不可思議」對應。安立的是什麼?是「正法」,這都是名言安立,但這安立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安立是佛的後得智的功德。佛能夠取無相法證入真如,那是根本智的功德。因有大悲心,所以能夠為一切眾生演說佛法,這是後得智的功德。佛的後得智是究竟圓滿,所以叫「不可思議」。辟支佛一般是現神通度眾生的,他不說法,這是因為他的後得智不圓滿。阿羅漢是說法的,阿羅漢的說法是因為佛已經安立好了,他照著來就行了。

授記功德,

這「授記功德」與「游於三世平等法性」對應。「游於三世平等法性」是說,佛的大智慧能游於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一切法的差別性,因為佛有這種無障礙的境界,所以他能夠授記。「授」就是「與」,就是把未來的事情給你說明清楚,這叫「授記功德」。「游於三世平等法性」的「平等」是指佛看未來的事情與看現在的事情一樣清楚,同樣清楚叫「平等」。

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

這給「其身流布一切世界」對應。「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是說佛身能到一切世界去度化眾生。佛有三身,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法性身是自受用身,而受用身和變化身是可以度化眾生的。登地的菩薩所見的就是千丈大身,當然了,各地所見皆不相同。凡夫見的是丈六比丘身,這都不一樣。畜生見的是畜生身,天人所見是天人身。長行中的「受用」就是受用身,「變化」就是變化身。也就是對不同的眾生現不同的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度之」。我們常說的八相成道的這個佛是變化身。

斷疑功德,

這與「於一切法智無疑滯」對應。說,佛對於世間法、出世間法種種法相、法性,佛都是了了分明無有疑惑的,所以能斷一切眾生的疑問。

令入種種行功德,

這一句給「於一切行成就大覺」對應。說,對於一切行為,佛都圓滿覺悟了。「一切行」就包括眾生的煩惱心行、罪障心行、業障心行,乃至於你遇見三寶、栽培善根的心行,清凈的、染污的心行等等,佛都明了。佛能夠教授一切眾生,教導你學習佛法,契入佛法中的清凈法門,這都叫「行」。佛能讓你學習空、無相、無願的法門,學習三十七道品的法門,學習六波羅蜜的法門等,反正能令你契入種種法門,令你得入聖道,佛有這樣的功德。

當來法生妙智功德,

這一句與「於諸法智無有疑惑」對應,「當來法生妙智功德」是指佛能夠觀察到這個人什麼時候可以入聖道,辟支佛、阿羅漢都不行。你想跟羅漢修行,羅漢觀察你的宿世因緣,發現你沒有善根,他就把你給捨棄了,他觀察到某個人有善根,他就去度化,但佛來觀察的時候,他超越羅漢的境界。

如其勝解示現功德,

這一句對於於「凡所現身不可分別」。「如其勝解示現功德」的「勝解」就是有力量的思想,強有力的觀想。無量眾生各有各的觀想,佛陀都能隨順,「如其」就是隨順,隨順無量眾生的不同的勝解,示現不同的身相出來度化他。

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

這一句與「一切菩薩等所求智」相應。一切的菩薩都希求成就這樣的智慧。就是說,佛有這種智慧,能夠調伏眾生。眾生修行,也是發大心修行,可是當業障來了的時候,就不能進步了,但佛能調伏,他告訴你一個方法來懺悔業障,把這個障礙消除了你就能上進了。佛的這個圓滿智慧,是無量的眾生都可以依止的,我可以依止,你也可以依止。

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

這一句與「得佛無二住勝彼岸」對應。「得佛無二」的「無二」,就是平等,就是無差別。「波羅蜜多」就是「彼岸」,你「波羅蜜多成滿」了,就是成功了、圓滿了,這就叫「住勝彼岸」。這是佛的涅盤境界。前邊兒是度眾生的,這是佛自身的功德。

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

這一句是與第十七句「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對應。剛才說的「如其勝解示現功德」是現身,這一句「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是現佛世界。這一句說,佛陀隨順眾生的不同程度,眾生有什麼樣的勝解,佛陀就示現什麼樣的佛土。「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的「不相間雜」就是不混亂,就是說,雖然同在一處,但佛所示現的無量差別的佛土是不混亂的,你所見的佛世界是這樣,他所見的佛世界是那樣,不可思議得很,這是佛的妙智究竟的境界。就是說,在這兒有初地菩薩、有二地菩薩,他們坐在一起聽佛講法,他們所見皆不相同。

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

這與「證無中邊佛地平等」對應。「三種佛身」就是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方處」是所居住的地方。「無分限」,就是沒有限制、沒有間隔。比如說我們說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藥師佛在東方凈琉璃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國給藥師佛的佛國有間隔,這就叫有分限,但實際上這是我們凡夫的分別而已,因為我們凡夫有分別心,所以佛就隨順我們凡夫而說,但實際上是沒有分別的。我們還說,佛陀的法身在什麼地方,報身在什麼地方,化身又在什麼地方,這也是我們的分別而已,都不是事實真相,實際三種佛身沒有分限,各佛土也是沒有分限的。「證無中邊佛地平等」的「中邊」,「中」是中央,「邊」是邊地,有中有邊,論中是「無中邊」,就是沒有中央和邊地的不同。三身就沒有中邊的分別。

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

這和「極於法界」對應。「極於法界」的「法界」,就是佛的妙正法教,也就是十二部經。這個「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是說佛是窮生死際演說十二分教,不間斷、長時期地去利益一切有情。「窮生死際」的「生死際」,就是有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內是有生死的,一過這個界兒、這個範圍,就超越生死了。「窮生死際」就是窮盡了生死的範圍,就是過了生死的界兒,眾生過了生死的界兒,就是眾生沒有生死了。說,從現在開始,一直到眾生都超越了生死,佛一直說法度眾,度過生死之後就不需要佛來說法度你了。

無盡功德等。

這個「無盡功德」是對應於「盡虛空性」。「盡虛空性」也就是盡虛空界,虛空是無量無邊的、無生無滅的、無有變異的,現在說佛的法身就象虛空一樣,無有窮盡,利樂有情,永不休息。「無盡功德等」的這個「等」字,前邊兒是二十一句,對應的功德只二十句,這就少了一句,前邊兒還有一句「窮未來際」,現在沒有什麼功德來對應,那麼就讓這個「等」字兒來對應,「等」都說成佛的是「究竟功德」。

複次,由義處者,如說:若諸菩薩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前面讚歎佛,這裡又讚歎菩薩的道德,讚歎菩薩的境界。「如說:若諸菩薩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說,菩薩成就三十二法,才能叫菩薩。哪三十二法呢?

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

這就開始說菩薩成就的三十二法了。首先呢,無著論師先總說一下。「於一切有情」,這是說菩薩的大悲心,是對於所有的眾生的,菩薩度眾生的時候,沒有遠近親疏之分,所有人都度,你是我的仇人,我度,你是我的親人,我也度。「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菩薩利益眾生,讓眾生得安樂的心,利益眾生的心特別的切,所以叫「增上意樂」,就是說菩薩利益眾生的心非常強烈,永不退轉。「利益」是指菩薩教你的法子,不但可以讓你現在得利益,而且讓你將來也得利益,就是說菩薩教你的是長遠的利益,現在的人的所為可能就是目下得利益,從長遠來看可能是有壞處的。「安樂」就是從內心裡感到快樂。利益和安樂有時候看起來不是那麼的一致。比如說你打禪七,這是利益,可是你一下子努力地經行、禪坐,不得安穩的休息,你不一定覺得安樂。而你放逸,可能一下子你覺得安樂,但那不是利益。這一句的重點兒是「增上」――特別的強,我們有些凡夫也好心腸,但不一定是「增上」,菩薩絕對是增上。下邊兒具體解釋三十二法。無著論師是用了三十八句話來解釋三十二法的。

令入一切智智故

為什麼菩薩是「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令入一切智智故」,這是第一個原因。就是說菩薩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他的目的,是教化眾生使其都能夠證入無上菩提。這個「令入一切智智故」是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的第一個理由。無著論師在讚歎佛的時候,說佛是「最清凈覺」,佛的最清凈覺有二十一句來體現,對應的有二十一種功德。現在讚歎菩薩的時候,說菩薩有三十二法,用三十八句來體現,對應的有十六種業,現在我把對應的業放在三十八句這兒對應起來說,我給畫一個表。三十二法、三十八句、十六種業對應起來。這樣看起來就清楚了。

菩薩三十二法、三十八句、十六種業相攝表

32法

38句

16業

1、

1、令入一切智智

1、展轉加行業

2、

2、自知我今何假智故

2、無顛倒業

3、

3、催伏慢故

3、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

4、

4、堅牢勝意樂故

4、不動壞業

5、

5、非假憐愍故 無染系故

5、無求染業

6、於親非親平等心故 於恩非恩無愛恚故

7、永作善友乃至涅盤為後邊故 於生生中恆隨轉故

6、

8、應量而語故 語業

6、相稱語身業

9、含笑先言故 身業

7、

10、無限大悲故

7、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

8、

11、於所受事無退弱故

8、無下劣業

9、

12、無厭倦意故

9、無退轉業

10、

13、聞義無厭故

10、攝方便業

11、

14、於自作罪深見過故

11、厭惡所治業

15、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

12、

16、於一切威儀中恆修治菩提心故

12、無間作意業

13、

17、不希異熟而行施故 布施

13、勝進行業

14、

18、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持戒

15、

19、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 忍辱

16、

20、為欲攝受一切善法勤精進故 精進

17、

21、舍無色界修靜慮故 禪定

18、

22、方便相應修般若故 般若

19、

23、由四攝事攝方便故 四攝

20、

24、於持戒破戒善友無二故 親近善友

14、成滿加行業

21、

25、以殷重心聽聞正法故 聽聞正法

22、

26、以殷重心住阿蘭若故 住阿蘭若

23、

27、於世雜事不愛樂故 離惡尋思

24、

28、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 作意功德

29、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

25、

30、遠離惡友故 助伴功德

31、親近善友故

26、

32、恆修治四梵住故 無量清凈

15、成滿業

27、

33、常遊戲五神通故 得大威力

28、

34、依趣智故 證得功德

29、

35、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諸有情類不棄捨故 御眾功德

16、安立彼業

30、

36、言決定故 決定無疑教授教誡故

31、

37、重諦實故 財法攝一故

32、

38、大菩提心恆為首故 無雜染心故

對應著這張表來看的話,那就清楚。這第一句「令入一切智智」是給後邊兒的「展轉加行業」對應的。「令入一切智智」是說,菩薩利益一切眾生,讓他證得無上菩提,對應的「展轉加行」是說,菩薩利益一切眾生,但不是一下子就直接讓你接觸到佛法,得慢慢來,先讓你作世間善行,然後讓你三皈五戒之類,一步步地上進,展轉上進。或者說是教大家,讓大家互相展轉幫助,互相上進,最後你可以得證無上菩提。這就是「展轉加行業」。

自知我今何假智故

這是第二個理由,你看對應的表格,是「無顛倒業」。什麼是「無顛倒業」?要想知道無顛倒業,就先得知道顛倒業。第180頁,世親論師在釋中舉了一個例子,說比如「勸飲酒等」,說這就是顛倒業。現在的凈空法師,就說我有半斤的酒量,可我只喝一兩,這是可以的,還說佛要是知道大蒜可以治療癌症的話,他也是讓吃的,這就是典型的顛倒業。出現了這樣的事兒怎麼辦?這裡就說了,「自知我今何假智故」,就是說,菩薩自己要反省自己,我這麼說到底對不對?是我的智慧出了問題還是什麼?就是說,菩薩學了一些佛法,但我相還在,用我相來學佛法,是會出現顛倒的,所以要修無我觀。不然的話,就老作錯事兒,自以為在行菩薩道,但其實是顛倒業。

催伏慢故

這個與「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對應。我慢是很不容易除掉的。作為一個菩薩,就要不斷地精進六波羅蜜,要時時調伏自己的心,千萬不要讓我慢佔據心靈。我們知道,到七地菩薩還有些微的我慢心,所以這很不容易除掉。菩薩要努力把它催伏。怎樣催伏?就需要「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所謂「不待他請」就是不用等別人來請,你自然就努力,努力幹嗎?努力作利益眾生的事,自然知道要催伏內心中的我慢之類不如法的東西。

堅牢勝意樂故

這個與「不動壞業」對應。說這個「堅牢勝意樂故」,有這麼一句話,叫能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什麼意思?就是說在大廟裡大家精進的話,在這麼一個環境中,你自然無法懈怠,而小廟裡無人管就容易放逸。所以要給大家一起。總說的時候說是「於一切有情利益安樂增上的意樂」,現在這個「堅牢勝意樂故」則是自己的勝意樂。大家都是好的,你一個人沒法兒壞。就是說,社會的安樂的,社會裡的每個人自然都是安樂的。反過來說,如果每個人都是安樂的,則整個社會就是安樂的。現在就是說,我們要發菩提心,也要勸大家都發菩提心。如果只我一個發菩提心,我就不能捨棄眾生,既然不能捨棄眾生,那麼,眾生在生死中流轉,我就也得在生死中流轉,苦嗎?你說,那我就不幹了,我先管自己吧,這就不是大乘了。如果說我自己一個人跑到深山禪修,我會感到很適意,可是我到眾生中的時候,我看到眾生太苦了,眼不見心不亂,見了就知道了。作為一個菩薩,知道了眾生的苦,利益一切眾生的誓願不能退轉,這就是「堅牢勝意樂」,就是說菩提心非常堅固。或者說,眾生很難度,我要度化他,他會誹謗我,要不然我要度化他,他會愛上我,總之,眾生特別難度,我剛度他出來,可不一會兒,發現他又掉到惡道去了,你看看地藏經,就因為這些眾生,所以勞得地藏菩薩在地獄中來往不停。雖然眾生如此,可是菩薩的心仍然不捨棄眾生,這就是「堅牢勝意樂」。

非假憐愍故,於親非親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盤為後邊故

這三句與後邊兒的「無求染業」對應。「非假憐愍故」,菩薩是憐愍眾生苦而行菩薩道的,來利益眾生的,如果是「假」的,所謂「假」的,就是說他其實不是真憐愍眾生苦,而是表面上如此,但其實是為了名利,要是這樣的話,你的所為根本就不是菩薩道。所以菩薩要有真的憐愍眾生,發真慈悲心。在表中這個「非假憐愍故」後邊兒還有一個「無染系故」,因為是「非假憐愍」,是真是,當然就沒有雜染束縛。「於親非親平等心故」,在凡夫這兒,因為親、非親,所以關係就有遠有近,這就心不平等,而菩薩是不管是親還是非親,同樣對待,不講人情。表中這個「於親非親平等心故」後邊兒還有一個「恩非恩無愛恚故」,這是說,親者就覺有恩,非親者就覺非恩,我們對有恩者會愛,對非恩者會出嗔恚,但菩薩不會。「永作善友乃至涅盤為後邊故」因為你的心中是純然的慈悲心、平等心,所以就可以永遠為眾生的善友,一切為了眾生,你就可以在最後入涅盤,寧願為眾生殿後。表中的「永作善友乃至涅盤為後邊故」後邊還有一句「生生恆隨轉故」,這是說眾生在生死中流轉,即使你流轉了,菩薩的慈悲心仍然救度你,不會因為救過你一次你卻不上進又掉到惡道里來了而煩你了,不救你了,他還是會救度你的。這三條合起來是「無求染業」,所謂「無求染業」就是指菩薩對眾生無所求,不要求眾生來回報你,純是慈悲利益眾生。

應量而語故,含笑先言故

這給後邊兒的「相稱語身業」對應。「應量而語故」,「應量」就是吃飯的缽,吃飯的缽叫「應量器」,這個「應量而語」就是說,菩薩在說法的時候要應不同的眾生而說。吃飯的時候,你得知道饑飽,不知道饑飽的話,已經夠了你還一直吃,那會吃死人的。菩薩為眾生說法也是這樣,要知道量,到時候就不能再說了,也就是說,不要一直地說,你追著人家說你要念佛呀,人家會討厭你的,你還以為你怕別人掉惡道受苦,人家現在聽你說法就夠苦了。所以要注意量。所以說什麼話,說多少,這都要隨著所要度的這個人而不同,這就叫相稱語業。「含笑先言故」就是說說法的時候要面帶微笑,這是給人歡喜的意思。現在我們說法的時候會有一種我比別人深刻的這種姿態,很不好。這是指身業,要給人歡喜。

無限大悲故

這個與後邊兒的「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對應。「於樂於苦於無二」,作為一個菩薩,看見眾生受苦,我就忍不住要救度他們。眾生的苦有三種,這裡的「於樂」就是壞苦,「於苦」是苦苦,「於無二」是行苦,用八苦說也可以,不過這兒無著論師是用三苦說的。看到眾生有苦苦、壞苦、行苦,菩薩就發起「無限大悲」,無限大悲是指所有的眾生都度,要是只去度苦苦者而不度壞苦者,那就叫有限。所以菩薩的慈悲心是無限。

於所受事無退弱故

這一個對應後邊兒的「無下劣業」。這個「所受事」是指菩薩自己所要作的事兒,也就是度眾生這件事,菩薩對自己所要作的事兒「無退弱」,「退弱」就是指在度眾生的過程中覺得這事兒太難了,我不幹了,或者說,我不管他們了,我管住我自己就得了,這叫叫「退弱」,菩薩不是這樣的,雖然度眾生這件事很難,但菩薩是有勇氣承擔的,他的大悲心是勇猛的。這個「無下劣業」的「下劣」是指退弱,要是退弱了就是下劣,菩薩不退弱就是「無下劣業」。

無厭倦意故

這一個對應於後邊兒的「無退轉業」。「無厭倦」就是說度化眾生這件事兒是要長時間作的,不是一天兩天,那是要很多劫持續地作的,我們可能前幾天還行,還能保持熱忱,但過不了多久就沒勁兒了,就是後勁兒不足,可菩薩不是,他是一直滿腔熱忱地去作而沒有厭倦的時候。對應的「無退轉業」,「無退轉」給「無退弱」稍微有點兒不一樣,「退弱」是指少度點兒吧,「退轉」則是乾脆只管自己,乾脆不管別人了。

聞義無厭故

這給「攝方便業」對應。「聞義無厭」就是說在聽聞佛法的時候,從不厭足,就是說沒有說我學這些已經完全夠了,已經圓滿了,因為在菩薩的眼裡,一切法都是佛法,而我們可能說這是佛法,那不是佛法等,有這樣的分別,菩薩沒有這樣的分別。「聞義無厭」就是一直需要學習、一切都需要學習。「攝方便業」是說,在我沒有度眾生的時候,我覺得可以了,但當去度眾生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不足還多得很。所以,什麼樣的東西都得掌握,這樣才能廣度眾生,不然的話,總是有限的。

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

這兩句對應後邊兒的「厭惡所治業」。菩薩在還沒有成佛的時候,總還有不圓滿的地方,「於自作罪深見過故」,菩薩自己作錯了事兒,自己就承認錯誤。咱們凡夫不是這樣,作錯事兒了還要給自己辯解,把責任推給別人。「深見過故」就是深深地知道自己作錯了,這個「厭惡所治」的「厭惡」是遠離,指以後不再犯這錯誤了。「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你收徒弟了,徒弟有了錯誤,「不瞋而誨」,不要不高興,要去教誨他,讓他也「厭惡所治」,遠離自己的錯誤。當然,不一定的徒弟,是別人有錯,就得教誨,不過要善巧。

於一切威儀中恆修治菩提心故

這給後邊兒的「無間作意業」對應。「於一切威儀中」,一切威儀就是行住坐卧所有的威儀。「恆修治菩提心故」,就是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失掉正念,時時要策勵自己的菩提心。走路的時候注意,睡覺的時候也注意。對應的「無間作意」,就是不間斷地如理作意,提起正念。凡夫是一下提起,一下又跑了,但菩薩是時時能提起。

不悕異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為欲攝受一切善法勤精進故,舍無色界修靜慮故,方便相應修般若故,由四攝事攝方便故

這七句是對應於「勝進行業」。「不悕異熟而行施故」是說的布施。菩薩的大智慧者,同時菩薩的福德也是很好的,所以他時常能夠對眾生有所布施,法布施、財布施都有。「不悕異熟」是不悕求因為布施而得到什麼好的果報,也就是他的利益眾生是無條件的。「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是說的持戒,說,受三皈五戒等,最少可以保證不失人身,不到三惡道去。但菩薩不是這樣想的,他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說,菩薩是自然而持戒,不是為了不失人身所以要持戒,不是為了什麼所以要持戒,他純粹是自然的。「一切有趣」的「有」是三有,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趣」是六道,就是說,他的心不是為了三界中的、六道中的什麼而持戒的。「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是說的忍辱。眾生觸惱他,他不嗔恚,你要是一嗔恚,那就給眾生有隔閡了、有障礙了,菩薩沒有。「為欲攝受一切善法勤精進故」,這是精進,菩薩不會去作什麼無益的苦行呀等,他只是為了積集無量無邊的功德而精進修學。這主要是四正勤。「舍無色界修靜慮故」,這是禪定。「舍無色界修靜慮故」是說,菩薩修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但他不生到無色界天,因為在無色界天他沒有利益眾生的事情可做,他要失業了,所以他要到能行菩薩道、能弘揚佛法、能廣度眾生的地方去。「方便相應修般若故」,這是般若,其中的「方便」這個詞,是指大悲心。要是沒有大悲心那是聲聞乘羅漢。菩薩不忘一切眾生苦。「由四攝事攝方便故」,前頭是六度,這是四攝,用四攝來引導眾生。「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財布施、法布施,菩薩用財物布施眾生,用法布施給眾生,還有一個無畏施。「愛語」,就是為他說佛法,這才是真實的愛護他,為他講解佛法來消除他的愚痴。這叫愛語。「利行」,要他發起正行,就是開始修行,修四念處、四正勤、修八正道等,這叫利行。「同事」就是勸眾生也修道,勸眾生和自己一樣也修行,大家都努力,最後都得聖道。「四攝」實際上就是信、解、行、證。這六度四攝對應的是「勝進行業」,就是說,菩薩修行這六度四攝,不斷地用功、自利利他,功德展轉地勝進,進而得證無生法忍,然後可以由初地、二地,漸次增上,直到無上菩提。「勝進」的「勝」,是有力量。

於持戒破戒善友無二故,以殷重心聽聞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蘭若故,於世雜事不愛樂故,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

這八句對應「成滿加行業」。「於持戒破戒善友無二故」,說,菩薩也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有兩種:一個是持戒的善知識,一個是破戒的善知識。對於這兩種善知識,菩薩都要親近,不能因為他破戒了就不親近他了。只要他能為你開演佛法,能為你破疑,菩薩就去親近。也就是說,我只取他的長處就行了。要想挑毛病的話,阿羅漢也有毛病。菩薩要親近善士的時候,要只取其長處。注意一下,這裡說的持戒善友、破戒善友,實際上是指具足圓滿德相的善知識和德相有缺的善知識。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間,給出的善知識德相有十個,我把原書拿來了,614頁,這是科判中的,正文是在24頁,這裡清楚、簡單,正文中麻煩。具戒、具定、具慧、多聞、通達實相或教理、功德勝己、善說法、具悲憫、有勇猛、無疲厭。這一句長行中的「持戒破戒」就是指這十相圓滿不圓滿。「以殷重心聽聞正法故」,「親近善士」是幹嗎的?就是為了「聽聞正法」,在聽聞正法的時候要有「殷重心」,就是不要等,想著以後還有機會,這不行。「以殷重心住阿蘭若故」,菩薩自己也要用功修行,修行的時候要在寂靜的地方,就是環境要適合修行,你在城市中度眾生是適合的,但在自己精進的時候還是寂靜的地方好,這是指自己能把握自己的菩薩,要是我們凡夫,那還是大眾熏修為好。這時候的「殷重心」,是不偷懶,在寂靜的地方精進修行,一刻也不懈怠。「於世雜事不愛樂故」,對世間的雜亂的事,心裡不歡喜。這是因為他通達了佛法,以佛法的價值觀來看,世間的事情沒有價值,所以他不愛樂。「不愛樂」就是要「遠離」,表上這兒有一個「離惡尋思」,就是說,在內心裡遠離這些惡的尋思,惡的尋思就是雜染分別、妄想,這些都沒有。「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對小乘不歡喜。「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喜歡大乘。注意,這是說,不喜歡只顧自己,而不是說小乘佛法不好。我以前說過大乘佛法是把小乘佛法含括在裡邊兒的,現在我們有些人說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是對應的,這不對,實際上小乘佛法這個集合是屬於大乘佛法這個集合的。在「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和「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的後邊兒,表中有個「作意功德」,就是指菩薩時時不捨棄無上菩提的的願力。「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就是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在剛才說的親近善知識中,有一個破戒善知識,那是指雖破戒但能演說正法,這個「惡知識」則是指破了戒,他還不能演說正法。這八句話對應的是「成滿加行業」,就是說,這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住阿蘭若、離惡尋思、作意功德、助伴功德都是「加行」你修學這些加行,可以使你成就無上菩提。

恆修治四梵住故,常遊戲五神通故,依趣智故

「恆修治四梵住」的「四梵住」就是四無量心。菩薩要讓自己的慈、悲、喜、舍時時增長強大。表中「恆修治四梵住」的後邊兒有個「無量清凈」,是說,四無量心成就了,則你的行為是清凈的。我們現在看起來好象也是在作佛事,可因為內心有三毒,所以不清凈。「常遊戲五神通故」,說,因為禪定的關係,菩薩能夠很自在地成就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沒有禪定就沒有神通。「依趣智故」,說,菩薩修學種種法門,現種種神通度化眾生,但他內心裏面是「依趣智」――趣入無相的智,「無相」就是真如,無相智也就是根本無分別智。菩薩的內心是與第一義諦相應。這三句是與「成滿業」相對應的,就是說,菩薩證悟了第一義諦,成就了無上菩提的業相貌。

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諸有情類不棄捨故,言決定故,重諦實故,大菩提心恆為首故

這四句是與「安立彼業」對應的。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有的眾生能安住正行,不斷進步,但有的不能安住正行,他做惡、他放逸,菩薩對這種種的眾生都不捨棄,都儘力教化。對於「安住正行」的,菩薩幫他,使他更快地進步,對於那些「不住正行」的,菩薩慈悲心也千方百計教化他,甚至現惡相嚇唬他等。「言決定故」是指對眾生來說,菩薩的話是決定的,說話算數,表中顯示,這一個是「決定無疑教授教誡故」,就是指菩薩對眾生的教授、教誡是決定的。「重諦實故」,說,菩薩是不隨便說謊話的。我們凡夫習慣了說謊話,一發現自己說謊話了,就求懺悔改正,但下一次還說謊。菩薩「重諦實」,就是尊重事實真相。表中顯示這一個是「財法攝一故」,就是說,菩薩也集財、也積集法,比如說,我為了讓眾生有一個拜佛的地方,所以我去化緣蓋廟,我說我蓋廟,我化來的錢就真的用在三寶事上,絕對不挪作他用。「大菩提心恆為首故」是說,菩薩不管是做什麼事,都是以菩提心為出發點兒。表中顯示這一個是「無雜染心」,就是說,除了菩提心,確實沒有別的心了。這四句對應於「安立彼業」,就是說,讓眾生安立於佛法中。還有最後一個頌子所知相就完了。

如說:

由最初句故 句別德種類

由最初句故 句別義差別

頌子的前兩句是指對佛功德的讚歎,「最清凈覺」是總說。後邊兒的是一句一句分別說。說佛有二十一種功德。頌子的後兩句,是對菩薩的功德的讚歎,也是先總說,接著一句一句分別說。

科判:

甲 出體相1.

子 略釋三相1.1

A 總標1.1.1

B 依他起相1.1.2

C 遍計所執相1.1.3

D 圓成實相1.1.4

丑 廣成唯識1.2

A 明一切無義成唯識1.2.1

a 出十一識體以攝法1.2.1.1

b 辨唯識無義1.2.1.2

一 譬喻顯示1.2.1.2.1

二 教理比知1.2.1.2.2

三 通釋妨難1.2.1.2.3

(一) 有色非識疑1.2.1.2.3.1

(二) 色相堅住疑1.2.1.2.3.2

(三) 自性和合疑1.2.1.2.3.3

(四) 差別影現疑1.2.1.1.3.4

B 安立三相成唯識1.2.2

a 約轉識能所成唯識1.2.1.1

一 約多識論者說1.2.1.1.1

二 約一意識者說1.2.1.1.2

(一) 約一意識成立唯識1.2.1.1.2.1

(二) 引經證成一意識1.2.1.1.2.2

b 約本識因果成唯識1.2.1.2

C 成就四智成無義1.2.3

乙 釋名義2.

子 正釋三性 2.1

丑 別辨遍計執性2.2

丙 辨一異3.

丁 辨品類4.

子 總辨三性品類4.1

丑 別辨遍計品類4.2

寅 廣辨十種分別4.3

戊 釋妨難5.

子 異門無別難5.1

丑 名不稱體難5.2

寅 依他都無難5.3

己 通契經6.

子 依三性通大乘經6.1

A 通方廣教6.1.1

a 正釋三性6.1.1.1

b 依他八喻6.1.1.2

B 通梵問經6.1.2

C 通阿毘達磨大乘經6.1.3

D 通余經6.1.4

a 長行6.1.4.1

b 偈頌6.1.4.2

丑 依四意趣四秘密決了一切佛言6.2

寅 由三相造大乘法釋6.3


推薦閱讀:

東寺真言秘密乘簡說,佛教網
天津大悲禪院祖師世系,佛教網
母音老人的無相密「心中心法」探究 心中心法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
達真堪布:佛度化眾生靠的是清凈的戒律,佛教網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誦一遍能除行人一切苦難,誦兩遍除滅億劫生死重罪) 內地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TAG:佛教 | 法師 | 大乘 | 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