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變異與進化》的重難點

BIOX.CN 時間:2006-10-12來源:生命經緯1、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殖是指生物產生新個體,延續種族的過程。生殖分為兩類:有性生殖、無性生殖。兩種方式的區別在於:①有、無兩性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②有性生殖的後代具有雙親的遺傳性,有更大的生活力和變異性,對於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無性生殖能保持親本的性狀,常用在果樹及花卉的繁殖上。③從進化上講,無性生殖是比較原始的生殖方式。孢子是無性生殖細胞,由孢子產生子代,親代仍然存在;分裂生殖產生子代個體後,親代就不存在了;出芽生殖是母體產生多細胞芽體,由芽體形成新個體,親代還存在;營養生殖是通過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產生新個體,母體當然保留下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精子和卵細胞都是成熟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產生經歷了從原始生殖細胞發育為成熟生殖細胞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做減數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中,生物可發生多種可遺傳的變異。如分裂間期,DNA複製時可發生基因突變;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可通過基因的自由組合和連鎖互換髮生基因重組;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中還可發生染色體變異等。通常情況下,合子中的染色體的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這樣,經過受精作用,合子中的染色體又恢復到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具有兩個親體的遺傳性。可見,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性,以及生物的遺傳變異都是十分得要的。所以說,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具備兩個親體的遺傳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變異性,對於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2、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1)概念:細胞核遺傳是指由細胞核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細胞質遺傳是指由細胞質內的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2)聯繫:生物的遺傳是細胞質遺傳和細胞核遺傳共同作用的結果。(3)區別:①細胞核遺傳中,除伴性遺傳外,其親本不論是正交還是反交,子代的表現型均為顯性性狀,細胞質遺傳,親本的正交和反交結果不同,子代只表現出母體性狀。②細胞核遺傳,符合遺傳三大規律,雜交後代有一定的分離比。細胞質遺傳,其基因不像核內染色體上的基因能進行有規律地分離和組合,雜交後代不出現性狀分離,也不存在自由組合的連鎖互換現象。③細胞核遺傳,核基因可在染色體上進行定位,細胞質遺傳中,質基因不能定位。3、遺傳的物質基礎(1)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兩個著名實驗是課本中列舉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浸染細菌的實驗。通過對這兩個實驗的分析,明確生物在傳種接代中,DNA是連續的,子代DNA是以親代DNA為模板複製產生的,蛋白質是不連續的,子代外殼是在DNA指導下重新合成的,從而理解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2)DNA分子具有獨特的雙螺旋結構。它的多樣性是對生物界所有的DNA分子來說的,這是生物界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它的特異性是對某種生物的某個體內某一特定的DNA分子來說的,因此具有特定的不同於其他DNA分子的鹼基排列順序。它的穩定性是指組成雙螺旋結構的磷酸和脫氧核糖在外層交替排列,中間是鹼基對形成的橫檔,DNA分子的多樣性(特異性)通過控制形成不同的蛋白質得以體現。(3)DNA分子中鹼基比值為1的比例為一固定關係,這是所有DNA分子的共性;可以是任何一個比值。DNA鹼基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是DNA分子多樣性的原因。(4)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因此,染色體、DNA、基因之間有直接聯繫。基因結構分編碼區和非編碼區,非編碼區控制轉錄的開始和結束。因為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也是生物性狀的表達者,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實質上把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變為氨基酸序列的過程。4、遺傳系譜的分析與判斷遺傳系譜題形式簡捷,條件隱蔽,靈活多變,已成為高考和平時訓練時作為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熱門題型。因試題中的遺傳病種類多,既有顯性遺傳,又有隱性遺傳,既有常染色體遺傳,又有伴性遺傳,故常使學生不能快速地判斷出某個遺傳系譜圖反映的是什麼遺傳病類型,而無從下手分析解決有關問題。應該如何分析解答這一類型的問題呢?①理解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規律:a.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疾病,其基因的傳遞規律是父、母各把每對基因中的一個基因隨機傳給子女,沒有性別差異。子女中男、女患病幾率均等。b.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疾病,其基因的傳遞規律是:父親的一個Xb染色體一定傳給女兒,不傳給兒子;母親的Xb染色體可能傳兒子,也可能傳給女兒。c.若該遺傳病為X連鎖的顯性遺傳病,則女性患者多於男性,且父病女必病;若該病為X連鎖的隱性遺傳病,則男性患者多於女性,且母病子必病。②快速判斷法:a.遺傳系譜圖中,只要雙親正常,生出有病孩子,則該病必定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即「無中生有為隱性」。如圖A;b.遺傳系譜圖中,只要雙親有病,他們的子代中有正常的孩子,則該病必定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即「有中生無為顯性」。如圖B;c.遺傳系譜中,如果女兒有病,而其父親無病時,則該病為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d.遺傳系譜圖中,如果父親有病,而其女兒無病,則該病為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5、生物的變異(1)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突變後成為原來基因的等位基因。由於基因突變能產生新的基因,能產生這一種生物從來沒有的性狀,所以,基因突變是可遺傳變異的根本來源,它有五大特點: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多害性和不定向性。(2)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的基因,只能是原有基因間的重新組合,這種組合發生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後期(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與基因突變不同,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能產生新的基因型和新的表現型,但不能產生新的基因。(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其中比較有意義的是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整倍增減的變異。染色體組定義的得出是以二倍體為例得出的,不同種生物染色體組中染色體數目、形態、大小不一樣;同種生物一個染色體組中染色體的大小、形態各異,在繪圖時通常以線條的長短不同來表示。(4)單倍體是指生殖細胞發育成的個體,可以含一個或多個染色體組,植物中單倍體較多,動物中單倍體較少。而多倍體是指體細胞中含3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6、幾種育種方式的比較(此處圖缺)7、生物的進化(1)基因頻率是某個種群中基因出現的比例,基因頻率=種群中該基因的總數/種群中該等位基因的總數。影響基因頻率改變的因素有:不隨機交配、自然選擇、遺傳變異和遷移等。基因型頻率是指群體中某一個體的任何一個基因型所佔的百分比。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估算往往根據表現型的比率進行,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又與前面學過的遺傳的基本規律密切相關。(2)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於進化範圍。而作為物種的形成,則必須當基因頻率的改變在突破種的界限後形成生殖隔離,方可成立。因此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3)生殖隔離和地理隔離:地理隔離是由於地理上的障礙,使彼此間無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生殖隔離是指種間的個體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後不能產生可育後代的現象。生殖隔離不一定在地理上隔開,只要彼此不能雜交或能雜交而不能產生可育後代便是生殖隔離。一般來講,先有地理隔離,後再形成生殖隔離,這種形成新物種的方式稱為異地物種形成。(4)現代綜合進化論和達爾文進化論。共同點:能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樣性、適應性。不同點:①達爾文的進化論沒有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以及自然選擇的機理,而現代綜合進化論克服了這一缺點。②達爾文的進化論著重研究生物個體的進化。而現代綜合進化論強調群體的進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閱讀: 責任編輯:氣道術勢【評論】【字體:大中小】【關閉】 相關鏈接
推薦閱讀:

驚嘆!史上最強變異物種[組圖]
十個笑話,她是遺傳他是變異
美髮現骨髓增生異常患者的變異基因
《類經》_十、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民病上應五星德化政令災變異候_中醫世家
腰骶椎變異與腰痛

TAG:進化 | 遺傳 | 變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