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文典為什麼會看不起沈從文?

[導讀]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有傳聞說劉文典與沈從文關係不和睦,其實沈、劉二人往來不多,應是相安無事,但劉文典喜歡針砭時弊,語言鋒利,而沈從文性格靦腆

劉文典為什麼會看不起沈從文

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有傳聞說劉文典與沈從文關係不和睦,其實沈、劉二人往來不多,應是相安無事,但劉文典喜歡針砭時弊,語言鋒利,而沈從文性格靦腆、資歷稍低一些,二人同在中文系任教,於是沈先生可能就成為了劉文典奚落的對象。劉文典為何看不起沈從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件事情上面。

劉文典塑像

一、教授事件

沈從文授課非常認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1943年,西南聯大聘請沈從文為本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月薪360元。聽聞此事的劉文典很生氣:「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朱自清該拿4塊錢,可我不給沈從文4毛錢!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麼?」表達了心中的不滿。

二、跑警報事件

抗戰初期,日本飛機經常轟炸昆明,昆明的防空力量較弱,每當飛機來襲,昆明就會拉響防空警報,警報一響起,西南聯大的師生們就都往郊外跑,這叫做「跑警報」。有一次警報響起,劉文典與眾人一起跑出校園,突然他想起陳寅恪還在後邊,於是趕緊回頭,找到視力不佳的陳寅恪,扶起他就向外跑,快跑到郊外時,劉文典看到沈從文也在人群里,便上前說道:「陳先生跑是為了保存國粹,我跑是為了保存《莊子》,學生跑是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你什麼用都沒有,跑什麼跑啊!」這可以看出劉文典為何看不起沈從文。

通過這兩件事情,便得知言語鋒利的劉文典一定得罪了沈從文,但是這些故事都無足考證了,所以也不能妄言評論二人的關係,只有劉文典與沈從文先生的學術造詣是不可忽視的。

文史大師劉文典怎麼死的

劉文典,民國時期國學大師,人稱怪傑國粹,1889年生於安徽合肥,1958年逝世。他在有生之年潛心研究古典文學,為人狂傲不羈,不受世俗約束,他可以活在紛亂的民國,卻熬不過紅歌嘹亮的年代,那麼清高孤傲的劉文典怎麼死的呢?

劉文典墓碑

那時,劉文典老先生在雲南大學中文系任教,1952年全國上下各大高校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改造運動的序幕拉開,劉文典老先生就成為了思想改造的重點對象之一,他的古體詩也遭到莫須有的污衊,被視做反動詩。1957年,劉文典先生被視為右派,遭到批鬥,直至1958年的交心運動。但是劉文典的性格是絕不允許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1958年雲大貼出他的大字報,但是這些帶有政治色彩的做法被劉文典嗤之以鼻,劉文典總是用輕蔑和不屑的態度對待這些侮辱,這就致使劉文典成為被批鬥的中心,當時雲大的黨委書記還在大會上公開強調,劉文典是中文系難以攻克的堡壘。雖說劉文典放縱傲然的性格會讓他無視這些污衊,但是一次次的批鬥讓這位近7旬的老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創傷。

關於劉文典怎麼死的,除了精神上受到摧殘之外,劉文典之死還有其他原因。眾所周知,劉文典先生是一位無煙不歡的老煙槍,早在西南聯大任教授的時候就嗜煙如命,煙桿和煙袋是他的標配,講到興奮之處,就「吧嗒、吧嗒」吸上兩口,有他在的課堂上每每都是煙霧繚繞,但是誰教他博學廣識,狂妄又不失幽默,很多學生偏偏愛聽他的課。不過常年累月這樣下來,他的身體就受到了傷害。在受批判期間他被查出肺癌晚期,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劉文典並沒有公開病情,逃避批判,面對那些污衊他依然昂首挺胸。最終在1958年7月15日劉文典先生病逝於昆明。

劉文典世間已無真狂人指什麼

邋遢,孤傲,放浪形骸,是典型狂人劉文典形象寫照,世人能夠記住他不僅是因為他博學、滿腹經綸,更是因為他的「狂」,他的狂亦成了一個時代的印記,如今不得不感慨「劉文典世間已無真狂人」。

劉文典照片

劉文典好似魏晉風骨式的人物,可坐地捫虱,視萬物於無物。劉文典老先生的狂是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靈魂深處的文化積澱與底氣,所以後人才稱他為「民國的底氣」。

劉文典老先生20歲出頭就到北大任教了,而且深得胡適先生欣賞,胡適先生是劉文典為數不多的良師益友。在北大任教的劉文典正好趕上了北京大學整理古書古籍運動,劉文典作為古典文學的資深研究著,踴躍參加到活動當中。先後校勘整理古籍《淮南子》、《莊子》、《說苑》、《大唐西域記》等,不得不說的是劉文典所做的《莊子補正》,煌煌十卷,極具灼見,奠定了其他在國學界獨一無二的地位。

他曾狂妄的說「古今真正懂《莊子》的,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莊子本人,第二個就是我劉文典,其他研究《莊子》的人加起來一共半個!」;他深深的崇敬尊重陳恪寅,卻毫不避諱的調侃嘲笑沈從文,說如果陳先生值40錢,他劉文典則值4錢,而沈從文只值得四分錢;他曾當眾與蔣介石對罵對打,試問,民國之人有幾人如他、歷史又有幾人如他?

劉文典活在完全自我的境界里,瀟洒隨行,無煙不歡,愛憎分明,至此不禁再嘆,劉文典世間已無真狂人。

對劉文典的評價如何

劉文典,是安徽合肥人,曾在北京大學、國立安徽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任教,是一位傑出的國學大師、文史大師,是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劉文典善於狂言妙論、見解獨到,極具傳統士大夫的傲骨,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副「狂生」模樣。那麼世人對劉文典的評價又如何呢?

劉文典照片

劉文典師承劉師培、章太炎,結交胡適,自稱「十二萬分」佩服陳寅恪,在西南聯大中文系任教時,不把朱自清、沈從文這些「才子」出身的教授放在眼裡。

追隨過孫中山,營救過陳獨秀,驅趕過章士釗,痛斥過蔣介石。他內心追逐的永遠是獨立與尊嚴,堅守的是對社會命運的思考與悲鳴。

對劉文典的評價的重要一部分便是劉文典的教學與學術研究。劉文典一生治學嚴謹「一字之微,征及萬卷」便是劉文典的治學格言。劉文典學識淵博,一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講授的課程有《淮南子研究》、《莊子研究》、《先秦諸子研究》、《大唐西域記研究》、《論衡研究》、《杜甫研究》、《史通研究》、《校勘學》、《文選學》等,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並且做出了重要貢獻。劉文典的主要著作包括《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說苑斠補》、《三餘札記》、《群書校補》、《杜甫年譜》等,他在學術上的地位和對我國教育事業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紀念。

劉文典陳寅恪之間的關係

劉文典陳寅恪,二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都是著名的文史大師,從1929年陳寅恪與劉文典相識於水木清華,到西南聯大的五年,到歷經家國之難,一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二人一直保持著學術上的交流與深厚的友誼,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陳寅恪照片

1929年劉文典到清華大學任教,陳寅恪是清華大學中文、歷史兩系的教授,1929年12月7日,劉文典與朱自清、楊振聲等人發起成立了清華中國文學會,並決定出版《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陳寅恪與劉文典二人在此學術期刊上共同發表文章,並從此相識。此後二人在清華大學時期共同參與了「驅吳運動」,共同指導了多位清華大學中國文學部的研究生,同為《清華學報》擔任編委。在對對子風波中,陳寅恪表達了與劉文典在學術見解的相同。

七七事變後,二人先後一起被清華大學派往長沙、蒙自、昆明執教,在家國之難,流離失所的執教生涯中,二人相互扶持,保持著友誼。

1941年,日寇攻陷香港,陳寅恪困滯於絕島,一時下落不明。對此,劉文典極為關注與關心。他曾在授課中提到友人:「陳先生如遭不幸,中國在五十年內,不可能再有這種人才。」 1943年,劉文典因受人污衊被西南聯大解聘,聽聞此事的,在廣西桂林的陳寅恪非常擔憂。陳寅恪致函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文史系主任姜亮夫,推薦劉文典前往執教,半年後,劉文典返昆明。從1944年起,劉文典被雲南大學文史系聘為教授。此後,他執教於此,直至1958年去世。

隨著歷史的不斷前行,很多往事都已煙消雲散,只有在經歷家國之難中,劉文典陳寅恪這樣的中國近現代學者的治學精神、深厚情誼、不屈的民族氣節會永遠被人們傳頌。

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的原因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動蕩的年代總會出現各類奇才。就如民國時期的文壇一樣,民國是中西方文化、中國古典文化與新文化相碰撞的年代,那個年代迸現出了一個個文學怪才,其中比較耀眼的就是代表古典文學的典型代表—劉文典。為什麼說劉文典代表的是古典文學呢,因為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

劉文典畫像

說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是有依據的,因為劉文典一直研究的就是古典文學,他曾口出狂言「古今真正懂《莊子》的,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莊子本人,第二個就是我劉文典,其他研究《莊子》的人加起來一共半個!」,雖說這句話似瘋人瘋語,但是就連陳恪寅教授都讚歎他對《莊子》的認識之深。

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是因為他對古典文學的狂熱,讓他心裡只能裝得下古風古韻。那劉文典是怎樣瞧不起新文學的呢?他不僅很抵觸新文化運動,排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而且瞧不起以白話文成就而出名的沈從文,他從不掩飾自己瞧不起新文學。沈從文還曾遭到劉文典的公開侮辱,並且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一次跑空襲警報時,劉文典遇到同樣跑警報的沈從文,就正言厲色地對沈從文說:「你跑什麼?我跑,是因為我炸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講《莊子》了。」沈從文尷尬不已,但是並未計較,後轉頭走了。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不是嘩眾取寵,而是樸實隨性,狂狷耿直倒也不失可愛。

[導讀]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有傳聞說劉文典與沈從文關係不和睦,其實沈、劉二人往來不多,應是相安無事,但劉文典喜歡針砭時弊,語言鋒利,而沈從文性格靦腆

劉文典為什麼會看不起沈從文

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有傳聞說劉文典與沈從文關係不和睦,其實沈、劉二人往來不多,應是相安無事,但劉文典喜歡針砭時弊,語言鋒利,而沈從文性格靦腆、資歷稍低一些,二人同在中文系任教,於是沈先生可能就成為了劉文典奚落的對象。劉文典為何看不起沈從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件事情上面。

劉文典塑像

一、教授事件

沈從文授課非常認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1943年,西南聯大聘請沈從文為本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月薪360元。聽聞此事的劉文典很生氣:「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朱自清該拿4塊錢,可我不給沈從文4毛錢!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麼?」表達了心中的不滿。

二、跑警報事件

抗戰初期,日本飛機經常轟炸昆明,昆明的防空力量較弱,每當飛機來襲,昆明就會拉響防空警報,警報一響起,西南聯大的師生們就都往郊外跑,這叫做「跑警報」。有一次警報響起,劉文典與眾人一起跑出校園,突然他想起陳寅恪還在後邊,於是趕緊回頭,找到視力不佳的陳寅恪,扶起他就向外跑,快跑到郊外時,劉文典看到沈從文也在人群里,便上前說道:「陳先生跑是為了保存國粹,我跑是為了保存《莊子》,學生跑是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你什麼用都沒有,跑什麼跑啊!」這可以看出劉文典為何看不起沈從文。

通過這兩件事情,便得知言語鋒利的劉文典一定得罪了沈從文,但是這些故事都無足考證了,所以也不能妄言評論二人的關係,只有劉文典與沈從文先生的學術造詣是不可忽視的。

文史大師劉文典怎麼死的

劉文典,民國時期國學大師,人稱怪傑國粹,1889年生於安徽合肥,1958年逝世。他在有生之年潛心研究古典文學,為人狂傲不羈,不受世俗約束,他可以活在紛亂的民國,卻熬不過紅歌嘹亮的年代,那麼清高孤傲的劉文典怎麼死的呢?

劉文典墓碑

那時,劉文典老先生在雲南大學中文系任教,1952年全國上下各大高校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改造運動的序幕拉開,劉文典老先生就成為了思想改造的重點對象之一,他的古體詩也遭到莫須有的污衊,被視做反動詩。1957年,劉文典先生被視為右派,遭到批鬥,直至1958年的交心運動。但是劉文典的性格是絕不允許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1958年雲大貼出他的大字報,但是這些帶有政治色彩的做法被劉文典嗤之以鼻,劉文典總是用輕蔑和不屑的態度對待這些侮辱,這就致使劉文典成為被批鬥的中心,當時雲大的黨委書記還在大會上公開強調,劉文典是中文系難以攻克的堡壘。雖說劉文典放縱傲然的性格會讓他無視這些污衊,但是一次次的批鬥讓這位近7旬的老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創傷。

關於劉文典怎麼死的,除了精神上受到摧殘之外,劉文典之死還有其他原因。眾所周知,劉文典先生是一位無煙不歡的老煙槍,早在西南聯大任教授的時候就嗜煙如命,煙桿和煙袋是他的標配,講到興奮之處,就「吧嗒、吧嗒」吸上兩口,有他在的課堂上每每都是煙霧繚繞,但是誰教他博學廣識,狂妄又不失幽默,很多學生偏偏愛聽他的課。不過常年累月這樣下來,他的身體就受到了傷害。在受批判期間他被查出肺癌晚期,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劉文典並沒有公開病情,逃避批判,面對那些污衊他依然昂首挺胸。最終在1958年7月15日劉文典先生病逝於昆明。

劉文典世間已無真狂人指什麼

邋遢,孤傲,放浪形骸,是典型狂人劉文典形象寫照,世人能夠記住他不僅是因為他博學、滿腹經綸,更是因為他的「狂」,他的狂亦成了一個時代的印記,如今不得不感慨「劉文典世間已無真狂人」。

劉文典照片

劉文典好似魏晉風骨式的人物,可坐地捫虱,視萬物於無物。劉文典老先生的狂是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靈魂深處的文化積澱與底氣,所以後人才稱他為「民國的底氣」。

劉文典老先生20歲出頭就到北大任教了,而且深得胡適先生欣賞,胡適先生是劉文典為數不多的良師益友。在北大任教的劉文典正好趕上了北京大學整理古書古籍運動,劉文典作為古典文學的資深研究著,踴躍參加到活動當中。先後校勘整理古籍《淮南子》、《莊子》、《說苑》、《大唐西域記》等,不得不說的是劉文典所做的《莊子補正》,煌煌十卷,極具灼見,奠定了其他在國學界獨一無二的地位。

他曾狂妄的說「古今真正懂《莊子》的,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莊子本人,第二個就是我劉文典,其他研究《莊子》的人加起來一共半個!」;他深深的崇敬尊重陳恪寅,卻毫不避諱的調侃嘲笑沈從文,說如果陳先生值40錢,他劉文典則值4錢,而沈從文只值得四分錢;他曾當眾與蔣介石對罵對打,試問,民國之人有幾人如他、歷史又有幾人如他?

劉文典活在完全自我的境界里,瀟洒隨行,無煙不歡,愛憎分明,至此不禁再嘆,劉文典世間已無真狂人。

對劉文典的評價如何

劉文典,是安徽合肥人,曾在北京大學、國立安徽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任教,是一位傑出的國學大師、文史大師,是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劉文典善於狂言妙論、見解獨到,極具傳統士大夫的傲骨,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副「狂生」模樣。那麼世人對劉文典的評價又如何呢?

劉文典照片

劉文典師承劉師培、章太炎,結交胡適,自稱「十二萬分」佩服陳寅恪,在西南聯大中文系任教時,不把朱自清、沈從文這些「才子」出身的教授放在眼裡。

追隨過孫中山,營救過陳獨秀,驅趕過章士釗,痛斥過蔣介石。他內心追逐的永遠是獨立與尊嚴,堅守的是對社會命運的思考與悲鳴。

對劉文典的評價的重要一部分便是劉文典的教學與學術研究。劉文典一生治學嚴謹「一字之微,征及萬卷」便是劉文典的治學格言。劉文典學識淵博,一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講授的課程有《淮南子研究》、《莊子研究》、《先秦諸子研究》、《大唐西域記研究》、《論衡研究》、《杜甫研究》、《史通研究》、《校勘學》、《文選學》等,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並且做出了重要貢獻。劉文典的主要著作包括《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說苑斠補》、《三餘札記》、《群書校補》、《杜甫年譜》等,他在學術上的地位和對我國教育事業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紀念。

劉文典陳寅恪之間的關係

劉文典陳寅恪,二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都是著名的文史大師,從1929年陳寅恪與劉文典相識於水木清華,到西南聯大的五年,到歷經家國之難,一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二人一直保持著學術上的交流與深厚的友誼,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陳寅恪照片

1929年劉文典到清華大學任教,陳寅恪是清華大學中文、歷史兩系的教授,1929年12月7日,劉文典與朱自清、楊振聲等人發起成立了清華中國文學會,並決定出版《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陳寅恪與劉文典二人在此學術期刊上共同發表文章,並從此相識。此後二人在清華大學時期共同參與了「驅吳運動」,共同指導了多位清華大學中國文學部的研究生,同為《清華學報》擔任編委。在對對子風波中,陳寅恪表達了與劉文典在學術見解的相同。

七七事變後,二人先後一起被清華大學派往長沙、蒙自、昆明執教,在家國之難,流離失所的執教生涯中,二人相互扶持,保持著友誼。

1941年,日寇攻陷香港,陳寅恪困滯於絕島,一時下落不明。對此,劉文典極為關注與關心。他曾在授課中提到友人:「陳先生如遭不幸,中國在五十年內,不可能再有這種人才。」 1943年,劉文典因受人污衊被西南聯大解聘,聽聞此事的,在廣西桂林的陳寅恪非常擔憂。陳寅恪致函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文史系主任姜亮夫,推薦劉文典前往執教,半年後,劉文典返昆明。從1944年起,劉文典被雲南大學文史系聘為教授。此後,他執教於此,直至1958年去世。

隨著歷史的不斷前行,很多往事都已煙消雲散,只有在經歷家國之難中,劉文典陳寅恪這樣的中國近現代學者的治學精神、深厚情誼、不屈的民族氣節會永遠被人們傳頌。

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的原因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動蕩的年代總會出現各類奇才。就如民國時期的文壇一樣,民國是中西方文化、中國古典文化與新文化相碰撞的年代,那個年代迸現出了一個個文學怪才,其中比較耀眼的就是代表古典文學的典型代表—劉文典。為什麼說劉文典代表的是古典文學呢,因為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

劉文典畫像

說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是有依據的,因為劉文典一直研究的就是古典文學,他曾口出狂言「古今真正懂《莊子》的,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莊子本人,第二個就是我劉文典,其他研究《莊子》的人加起來一共半個!」,雖說這句話似瘋人瘋語,但是就連陳恪寅教授都讚歎他對《莊子》的認識之深。

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是因為他對古典文學的狂熱,讓他心裡只能裝得下古風古韻。那劉文典是怎樣瞧不起新文學的呢?他不僅很抵觸新文化運動,排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而且瞧不起以白話文成就而出名的沈從文,他從不掩飾自己瞧不起新文學。沈從文還曾遭到劉文典的公開侮辱,並且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一次跑空襲警報時,劉文典遇到同樣跑警報的沈從文,就正言厲色地對沈從文說:「你跑什麼?我跑,是因為我炸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講《莊子》了。」沈從文尷尬不已,但是並未計較,後轉頭走了。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劉文典瞧不起新文學,不是嘩眾取寵,而是樸實隨性,狂狷耿直倒也不失可愛。

推薦閱讀:

文印相生·魯迅張愛玲沈從文等大作家印鑒欣賞
汪曾祺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凡
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〡赤子之心,人性之美

TAG:沈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