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六集) 2008/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06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六集) 2008/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06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弟子規》第二個部分「出則弟」。在第一章裡面,「入則孝」是講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第二篇「出則弟」是教我們出外對尊長要有恭順的態度和行為。要知道,在家裡能夠對父母養成一個孝順的心,自然就能夠對兄長對師長也能夠敬順。對兄長的敬順也是對父母的孝順,因為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和睦,互相團結、互相關懷、互相愛護。到學校去求學,父母也希望我們對老師尊重,因為尊師就是重道,對老師能夠恭敬就是對道業、對學業重視,才能夠學到真實的學問。而踏入社會也自然把這種恭順的態度帶進自己的工作崗位,對領導、長上也有一種恭敬的存心,自然我們的工作關係會很和諧,工作得也很歡喜,效率也會很高,工作就會有成績。擴而展之,對社會上一切的長輩,比我們年長的、位高的,學問、道德、威望都比我們高的,我們也要對他恭敬,為他服務,這些都是悌道。
孝是一種對內的存心,那是我們前面講過的一體的那種觀念,那是天性的愛心,把這個愛心表現出來一定是對父母、兄長、師長有一種恭敬的、承順的態度,這就是悌道。「入則孝,出則弟」,入是代表內心,內裡面有這一分一體的愛心,外表表現出恭敬的態度,所以孝悌二個字實際上是一體的,它們不二,沒有分別的,是一不是二,孝為體,悌就是用。在《孝經》上講,「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我們為了讓百姓相親相愛,現在說和諧社會,那要教孝;讓大家都懂禮,都能互相溫順、合作,就要教悌,教恭敬人。古人教孝、教悌會有所分工,父母在家裡面如果是教孩子「你要孝順我」,這好像常常不好意思說出口,所以教孝往往都是先生教、老師教,孩子到了學校,老師教學生「你要恭敬我,你尊師才能重道」,讓學生恭敬自己好像也說不出口,所以教尊師要父母去教,父母跟老師互相的合作,父母教孩子尊敬老師,老師教學生在家裡孝順父母,父母跟老師一合作就把這孩子教好了。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儒家這門教育是一門師道,道家、佛家也是師道,儒釋道三家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主流,三家都注重師道,所以中國人他不管有多大的成就,他都念念不忘老師教誨之恩。
我們看到著名的中國數學家陳景潤,他是一位非常尊重老師的人。根據報導,說他有一次回到母校廈門大學參加學校六十周年的校慶活動,當時陳景潤回到學校里,雖然他已經是很著名的數學家,但是沒有一絲毫傲慢的態度,反而回到母校真的覺得像久離父母的孩子回到了家鄉。他說:「在廈門大學學習是我一生中最難忘和最幸福的情景,我永遠不會忘記教過我的老師,我非常尊敬這些熱心教育事業、給我以諄諄教導的教師們,是他們給予我許多的指導和幫助。從離開廈大到現在,我每時每刻都懷念著我親愛的母校,懷念教過我的老師。」這位數學家還特地去拜訪已經過世的廈門大學的老校長的家裡,老校長叫王亞楠先生,去拜訪老人家家裡,見到七十多歲的王師母,陳景潤握著師母的手非常的激動說:「我非常想念王校長,非常感激王校長對我的培養和教育。」王師母這時候拉著他的手說:「我們在報紙上看到你的照片,聽到你取得成就,我們也感到特別的親切,如果王校長今天還活著,一定也是很高興。」
陳景潤也拜訪了好幾位過去曾經教過他的老教授,其中有位老教授有一次到北京,陳景潤在北京工作,他在時間上是非常的節省,可以說是分秒必爭,因為一個人在學術上有成就,他最珍惜自己的時間,所以一般人來他都不去見的。可是當有一位曾經教過他的老師去北京,陳景潤對老師安排的時間就格外的大方。這位老師叫方教授,陳景潤特地從他住的地方到方教授的住處,中間路上要花一、二個小時,北京很大,車也比較擁擠,但是陳景潤前後五次去探望這位方教授,但是都沒有碰上面。這位方教授後來回到廈門大學還收到陳景潤的一封道歉信,說老師到北京這段時間裡,學生在各方面工作很多,都沒有能夠對老師招待,請老師原諒,下面署名叫「生陳景潤」,這個「生」字還寫得特別的小,表示對老師的那種敬意。我們看到一個真正在學業上、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他一定有一種德。陳景潤這種尊師重道,我們看到他這種德行,也能夠想到他有這樣的學術成就確實是他應得的。
人的福分、人的成就都是以德行做為根基的,因此孔老夫子教人,所謂「孔門四科」,首重的就是德行教育,先是德行,然後是言語,然後是政事,政事就是你從事的專業,再談文學,文學就是你文藝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這些消遣這些學習。德行是人之根,而整篇《弟子規》就教我們德行教育,所以不能不從這裡下手學習。我們在文革以後長起來的這一代應該補上這一門德行的課,也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有良好的教育,這樣對得起下一代。我記得我從小母親就教導我尊敬老師,在學校里雖然我也很調皮,經常愛玩,但是對老師總是很恭敬的,總是很聽話的。記得在幼兒園的時候,我是在幼兒園全托,就是母親把我放在幼兒園一個禮拜,周末才接回家裡。當時老師們都會跟我媽媽講,說我很調皮,我母親就跟老師們說,孩子如果調皮搗蛋,請老師們一定要嚴加管教。對我要求很嚴格,讓我一定要尊敬老師,所以自小心裏面就留下一個印象,對老師一定要尊重。
古人是父母帶孩子去拜師的時候,父母總是帶著一點禮物,帶著這個孩子去跟老師請求收下自己的孩子做為弟子,老師如果答應了,就獻上禮物,然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後面是孔子像,父母首先帶著孩子給孔子像三跪九叩首,然後再請老師坐在上面,向老師三跪九叩首。當一個孩子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演,對老師這麼尊重,父母都給老師磕頭,孩子怎麼敢不尊敬老師?老師受到父母的這種重託,也就特別認真的來教這個孩子,因為如果不把孩子教好對不起孩子的父母。父母跟老師之間這種配合、這種表演,給孩子留下一個深刻的尊師重道的印象。所以我母親對我的這種教導,為我幼小的心靈植下了尊敬老師的印象,到了美國留學,這個教導就體現出很大的好處。當時我在美國留學時候所跟的那位教授,這位教授要求非常嚴格,其他的博士生都不敢跟他學,因為這個人大家認為是太苛刻,臉上很少見到有笑容,而且做起事來是雷厲風行,有時候讓人下不了台。我跟這位教授可以能做到百依百順,教授叫我做的,基本上沒有半句違逆的話,也沒有那種違逆的心。所以不出半年,雖然我去了美國,很多東西不會,甚至英文也講得不好,但是半年之後進步很快,教授給我的工作我也能趕得上,教授也發現我是個很聽話、很好學勤奮的孩子,所以也特別樂意來教我。原來才發現這位教授其實也是很有愛心的人,表面上雖然是道貌岸然,但是內心裡是很熱情的。既然看到我好學,他也就毫不吝嗇的來教導我,因此在他的手下學習、工作了四年,掌握了很好的經濟學、金融學研究的方法。
在畢業前,我記得寫了八篇論文,或者是發表,或者是被接受發表,當時這位教授為我寫的推薦函說,八篇的論文在金融學裡面可以說是一位資深的教授的成績。這確實也是,因為在經濟金融學裡面發表一篇論文很不容易,好的論文至少也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把它弄得出來,這是科學的研究,很費時間,但是掌握了方法其實就可以效率很高。所以得到教授的那種栽培,我在學術界成長也特別快。回想走過來的路,並不是自己聰明,不是自己資質很高,我的資質很低的。怎麼說?我在很小的時候,我媽媽很耐心的教我,但是我常常都學不會。比如說學一首唐詩,背一首《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就這麼一首簡單的唐詩,我媽媽教了我足足一個月,我才把它背下來,智力比一般水平都要低。我的外婆看到我媽媽這樣耐心的教我,而我又老學不會,她嘆息搖頭,「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教都教不會!」所以並不是我有智慧、能力或者是聰明,關鍵只要有好的教育、有好的素質培養起來,一個人可以說得到成就也並不是難事。
我記得在二00六年(前年)我回到家鄉廣州,跟以前的母校華南師大附中老師們聚會,拜訪老師,老師看到我從國外回來也很高興,知道我在海外的這些成績,就請我回到母校給這些中學的師弟、師妹們講講自己走過來的路,啟發這些孩子們如何來過一個幸福成功的人生。當時我記得在母校講了兩個鐘點的課,題目就叫做「幸福成功的根基」。我就給這些師弟、師妹們講到,一個人有沒有成就,他的聰明、智慧、資質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人品,而人品當中最關鍵的是孝悌,孝是孝敬父母,悌是尊重老師、尊重長輩,這是孝悌。孟子講孝悌可以幫助我們成聖成賢,他說堯舜之道也是孝悌而已。《論語》上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它是仁的根本,當然也是你的成就、你的事業的根本。
這兩年我的大學母校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請我回去給他們的研究生開班講課,講我的專業—財務金融,是用英文為他們上課,上國際MBA的班,我也欣然的同意。一般來說,像我們這些教授回到祖國來教書,很多大學都邀請我們,包括北京大學曾經請我講過課,廈門大學也請過我,他們都有費用提供,而且費用也滿高的。但是母校請我回去,我跟他們講,我跟你們免費教這個課,這是報答母校的培育恩德,報答老師教誨之恩。當時母校說不行,我們這些是有規定的,你一定要收。我就把講課的這些費用捐出來做為母校的一個助學金,成立了「孝悌助學金」。母校問我助學金用你的名字好不好?我說不要,就用「孝悌」。《論語》上講「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這是《弟子規》上講的,所以當弟子、當學生的,首重的德行是孝悌,成聖成賢也是孝悌而已。
設立這個「孝悌助學金」是幫助那些貧困學生,月收入低於三百塊錢家庭里出來的學生,在中國還真不少,他們家裡困難,上大學不容易,需要助學金來幫助,我們也是出一點綿力,這是表達自己對母校的報恩,這也是孝悌。沒想到成立了「孝悌助學金」以後,也有很多熱心的朋友,他們覺得這個助學金很好,他們也樂意解囊捐助,讓這個「孝悌助學金」能夠年年維持下去。雖然我們能力很少,但是總有這顆心,希望這個社會重視倫理道德、重視孝悌之道,不敢為人師,但是希望能夠開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講「出則弟」,這裡面學問很多,我們又從哪裡學起?《弟子規》裡面講了十三條,具體的教我們如何行悌道。我們先看第一句: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這條可以說是一個總說,兄弟姐妹之間要做到互相的友愛、互相的恭敬,正所謂兄友弟恭。為什麼要兄友弟恭?因為兄弟和睦孝就在其中,父母看到兒女和諧團結,那是最高興的、最開心的。所以兄弟姐妹之間要在父母面前表現出兄友弟恭的樣子,這也叫供養父母。我們現在常常在報紙上會看到一些悲哀的現象,那就是看到可能父母的財產兒女之間互相的爭奪,可能父母一死,兄弟姐妹就上法庭打官司,全把父母的養育之恩忘在腦後,為了財產、為了利益去爭奪,或者是父母如果還在的,兒女之間互相都推託責任,不肯孝養父母,都要把父母推到另外一個兄弟姐妹那裡,誰都不願承擔贍養的義務,甚至兄弟姐妹可能言語上稍微講得過分一點,結果就變成仇人,在父母眼中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情。當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缺少倫理道德的教育,缺少對那些好人好事的宣揚,大家很少看到兄弟和睦的,兄弟互相支持、互相奉獻的這些善行為,所以社會風氣好像愈來愈差。如果能夠把孝悌的這些善人善事多加以宣揚,在學校課本裡面多加入倫理道德的課程,讓全民重視道德教育,相信社會風氣扭轉並不是難事。
我們看到這兩年媒體確實在積極的推動道德教育,這是中國的幸事。我們看到中央電視台有一個共同關注的節目,在二00五年四月二十八號播放了一個感人的事例,這是講在成都郊區一個姓何的家裡,一個弟弟患了肝癌,病入膏肓,生命有危險,這個弟弟的兩個姐姐都捐出自己的肝臟來救自己的弟弟。這個弟弟是癌症晚期,救助的方法只能是接受肝臟移植手術,但是肝臟很不好得到,最好的肝臟的來源就是兩個親生姐姐,於是兩個姐姐同時爭著要給弟弟捐肝。但是一個人不能沒有肝,如果是做手術,在一個人身上切肝最多切一半的肝,因為肝它有再生的能力。雖然有再生能力,但是對身體是個非常大的損傷,而且不可能恢復到跟原來一樣。兩個姐姐後來商定,大家平分,把她們的肝一人捐獻一部分,合起來供養自己的弟弟。
在做完手術以後,移植手術還算做得成功,是在成都一家醫院做的。記者聞訊之後趕來採訪捐肝的這兩個姐姐,問她們:「你做手術之前要插胃管,插進去難不難受?」這個姐姐說:「難受是很難受,管插到胃裡面,但是想到要救弟弟的命,難受我們也心甘也情願。」記者又說:「做手術的時候比插胃管難受得更多,你們能受得了嗎?」姐姐說:「只要是能夠救弟弟,再多的苦難我們都能夠接受。」姐姐說:「只要能夠讓弟弟延長壽命,比方說他有我們的肝就能延長二十年、三十年,我們的命少活十年、二十年,那也沒有問題。家裡面我們從小就有這個觀念,如果姐弟其中一個人有困難,這些姐弟們互相都會幫助,都會為他犧牲奉獻。」所以兩個姐姐為弟弟捐肝是義無反顧!讓我們很感動的是看到其中一位姐姐她是在農村裡面生活,因為要做手術,家裡的豬可能沒有人照顧,所以她臨走之前把豬全都賣掉,把這個家裡面也放下,一心一意來到醫院救自己的弟弟。姐弟三人這麼樣的團結,能夠互相犧牲奉獻來幫助對方,做媽媽的心裏面是非常的感動。記者採訪她媽媽的時候,她媽媽就說:「這兩個姐姐無私奉獻,姐妹同心協力,這就是最大的幸運。」母親雖然是心痛,但是心痛之中又有無限的安慰。所以兄弟的和睦互助,孝道就在其中,這就叫孝道。底下《弟子規》又分別講了十二條,具體的來教我們如何學習悌道,請看下文:
【財物輕。怨何生。】
要做到兄弟和睦首先應該把財物方面的那種貪慾要放輕、放下,能夠在財物上看淡一點,互相之間重情意而輕財力,哪裡會有怨恨?兄弟之間怎麼可能會起爭執,怎麼會因為爭奪財產而去上法庭,還打官司,最後反目成仇?人如果心裏面私心很重,心裏面那個本性的道德、本善就被覆蓋掉,所以那個孝心、那個友愛的心都已經給衝垮了。古人有很多兄弟和睦、互相奉獻的故事,像在漢朝就有一對兄弟,他們姓趙,兄長叫趙孝,有一天弟弟被土匪抓住了,當時漢朝的那個時代經濟不景氣,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土匪作亂,這些土匪抓了人之後要把人吃掉。這個弟弟被抓住了,結果哥哥知道了,他就聞訊趕來跟這些土匪哀求說:「弟弟他的身體比較瘦,你們吃他的時候他沒有肉,你們就吃我吧!我的身體比較胖。」結果弟弟在旁邊一聽,馬上爭著說:「你們不要吃我的哥哥,因為是我給你們抓住的,你們應該吃我。」兄弟倆就你一言我一句,就在這些土匪面前爭了起來,爭什麼?他們是爭死,爭著被這些土匪吃掉,不像現代人爭的是財產,你看那種心地相差真叫天地之差。土匪也被這兄弟二人那種真摯的友愛打動,結果就把這兄弟倆都放了,誰都沒有吃。可見得強盜他也是性本善,他也有那種惻隱之心,孝心、友愛之心也是每個人本來有的本性,所以這對兄弟就能夠把強盜的那種本性本善喚發出來。從這裡也看到其實人都是善人,就是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他們的緣分不一樣,會學壞,看起來就有善惡的分別,實際上在本性上看,我們說從他良心上看,都是本善的,都是有良心的。
我們再看到現在的社會裡,也不乏像兄弟爭死的這些兄弟友愛的例子。在前不久廣州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新聞有個報導,有個家庭父親患了尿毒症要換腎,腎源比較缺乏,結果這個父親有五個兒女,這五個兒女都爭著來給他父親獻腎,最後爭來爭去,在醫院一檢查,就發現五個兒女裡面,大兒子的血型、腎臟比較適合他的父親,所以選擇了大兒子的腎臟,這些都是很感人的例子。你看連身體都能夠奉獻出來,那身外之物又有什麼捨不得?在《大學》裡面有一句話說,「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這是講兄弟之間能夠和睦,這樣就能夠教導國民,才能夠構建和諧社會。所以真正要對這個社會起積極的貢獻,就需要自己把孝悌落實,和諧社會從我做起,我要從孝悌開始做起,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句話可以引申,不僅是在家裡兄弟姐妹之間不能因財物而起爭執,跟任何人也都不應該在財物上起爭執、起怨恨。當我們有私心的時候,對財物起了貪婪,怨恨才會起來,貪而不得才會有怨恨,所以怨恨的根由是因為我們有貪心。而這個貪心不是我們本有的本性,本性是純善的,本性是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體的,天地萬物與我一體,所以我們起了貪念,這叫違背本性、違背天良。如果不能夠及時克制,那跟本性就愈離愈遠,天良就一日一日的泯滅,到最後會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古人說很不客氣的話,如果是重財力而輕道義,這種人叫衣冠禽獸,雖然這個人還是個人的樣,但是心地已經跟毒蛇猛獸一樣沒什麼區別。所以財物要讓,真正明了我們的財物該有多少它就自然有多少。古人也有句話講「命里有時終須有」,何必去強求?不強求的它自然得到,這叫君子;以貪求心、妄求心去貪得的財物,虧損了自己的德、虧損了自己的福分,這種人叫小人,小人也沒有好報。所以古人講得好,「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請看下面一句:
【言語忍。忿自泯。】
這句是講兄弟姐妹之間講話要謹慎,不能夠說過激、太過傷人的話語。講話裡面留一些情分、留一些體面,給對方一分尊重,不要逼人太甚,這樣自然就不會刺痛對方,不會讓對方起怨恨。所以言語在孔門四科裡面排在第二位,這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古人常講三寸之舌是禍福之門,講話一不留意可能就種下了禍根,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時候自己無心說了一些太過厲害的話,往往使對方懷恨在心,而自己還不知道。所以我們要懂得戒慎自己的言語,多給對方留有餘地,即使是對方犯了過失、犯了錯,也不能夠嚴厲的批評,也要看對方能不能夠接受,能接受的我們才可以規勸,不能接受的也就輕描淡寫過去就好了,何必因為一點過失而導致雙方結恨,兄弟反目,這對不起自己的父母。不僅是兄弟之間如此,你看五倫關係當中每一倫也都應該如此,五倫講的父子、君臣、兄弟、夫婦、朋友,都需要『言語忍』。好比說父子,父母跟子女之間講話也要注意,特別是現代社會年輕一代的孩子,受的污染太深,很少能接受傳統美德的教育,所以孝心很淡薄,往往父母教孩子,批評得太嚴厲了,不僅是不能夠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讓孩子懷恨在心。
我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尋人啟示,是一個老父親尋找他十六歲的女兒。這個父親在家裡管教女兒很嚴格,大概方法也不對頭,批評很多,而正確的引導啟發很少,都是機械式的教育,命令式的教育,因此女兒從小就有一種叛逆心理。長成到十六歲,有一次父親就給她說了句比較嚴厲的話,結果女兒一氣就離家出走,好多天都沒有回來,父親非常擔心,正值二八年華,女孩子在社會上這樣遊盪很危險的。父親到處去找,報警,警方也協助他。後來這個女兒在網吧裡面發了一條信息給她的同學,她的同學收到了,報告她的父親,馬上請警方去尋找,結果找到了網吧也沒找到他的女兒,到報紙尋人啟示的消息出來的時候,父親還在焦急的找。父親多少天都沒有睡覺,在每個地方的網吧去找,竟然在一夜之間白了頭。我們看到這種情形心裡也覺得很難過,對於傳統文化薰習得太少了這些年輕一代,他們自己已經沒有對父母那種敬順的心理。如果講到孝道,他們都會講這叫愚孝,對父母能夠百依百順的他叫做愚孝、愚蠢,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自己的知見,要獨立,這都是在民主開放的時代所提倡的。這種教育的後果是什麼?後果就是孩子從小他就以自我為中心,父母的話他可以不聽,父母如果嚴加管束,他馬上起了叛逆的心理,這都是失教那種悲哀的後果。有識之士應該大力的提倡孝道,同時也要積極的為年輕的父母講解如何教育兒女。教育兒女也要有很好的方法,統統都在古聖先賢的教育當中,我們應該學,就不至於出現那種悲劇。
父子之間如此,兄弟之間如此,君臣之間,我們說領導與被領導,上下級之間也要懂得「言語忍,忿自泯」。古人講「君仁臣忠」,做領導的和藹,對於自己的部下有愛心、關懷,少求全責備,多一些的關懷照顧,下級部屬對領導感恩,那種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不是裝出來的,所以即使領導不在的時候,這些部屬、這些下級的員工都能夠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領導在場不在場都是一樣的,這叫忠誠。夫妻之間也同樣是這個道理,很多的離婚案件發生,追其根本原因,也不過是夫妻之間因為一件小事發生口角,結果互不相讓,導致最後家庭破裂。等到他們到法院去簽離婚協議書的時候,法官如果問他們,你們最初為什麼會想到離婚,什麼事情導致你們決定走上這一步?夫妻之間可能都沒想起來當時是因為什麼小事發生口角,就被這個口角被吵架,互相之間的爭吵的現象給迷了,都忘記了為什麼小事,純粹是一種沒有理智的行為。當我們能夠忍一忍,要想到對方可能身體不適,可能因為在單位裡面不愉快,有些什麼難過的事情,所以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說了一些難聽的話,我們不要在意,很多的悲劇也就可以化解。
朋友之間也如此,朋友的交往要注重道義、恩義、情義。夫妻之間也是如此,怎麼可以說因為一、二句過分的話,而傷了多年的交情?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過孔子,能不能夠有一個字我能夠一生奉行?你看子貢也很會問,他都是問很簡單的,讓你能夠一生奉行的,請孔子說這個字是什麼。孔子就說了一個「恕」字,恕,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寬恕的恕。對待別人要行恕道,多一分寬恕,少一分苛求,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到別人的需要,我們要儘力的去幫助他滿足,不要過分要求對方,如其心這是恕道,替對方著想,常常用換位思惟,想到如果我是他我應該怎麼做?所以當對方發脾氣,能夠提起一個念頭,「如果我是他,今天可能被領導批了一頓,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所以脾氣上來了,把這個脾氣沖著我發」,換位思惟以後就能夠寬恕對方,言語當然就能夠忍。他對我發脾氣,我還能夠微笑著給他端杯熱開水,甚至他罵我,我請他坐下來慢慢罵,讓他喝杯水潤潤嗓子,這些行為讓他就不好意思罵下去,自然他的怨氣就消了。請看下面一句: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這是講長幼有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懂得禮節,這個禮節基本上就是長幼有序,長者在先,幼者在後。這條舉出兩個例子,講飲食、講坐走,這是代表日常生活不管是什麼樣的細節、飲食起居,都要尊重長者,讓長者先行、先用,這是符合禮的。禮它叫天地之序,所謂天地之序就是沒有人規定的,它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一種秩序。所以如果你做事符合禮節,看起來就順眼,為什麼?因為這是自然的順序。如果不符合禮節,大家就覺得不順眼,即使是沒有學過禮的人,看見那種非禮的行為他也看得不順眼,為什麼?因為這個禮是他本性的一種起用,他自然就懂得這個禮。而不懂禮的人往往是因為後天缺乏教育而被社會污染,或者是被自己的私心慾望給蒙蔽,所以才做出不符合禮節的事情來。這條是告訴我們尊重長輩,『長者先,幼者後』,這個長和幼當然可以從年齡上來分,也能夠從輩分上來分,長輩走在前,幼輩走在後;也能夠從級別上面來分,領導走在前,部屬走在後。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裡面,長幼它的定義就有不同,不能夠死板,總之要有一顆尊敬長上的心。
這種先後的順序是一種自然之道。《大學》裡面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自然界它就自然有了那種先後的順序。物有本末,本是根本,末是枝末,每件事情也有始有終,所以人知道了先後的順序,這就已經近道了,也就是知道自然的法則、客觀的規律。我們看到自然界裡面它確實都有這些次序的,像天體的運行,它都有它的軌道,地球有地球的軌道,月亮有月亮的軌道,每個行星它有它的軌道,如果這個軌道打亂,互相就碰撞,那就起災難。這種軌道、這種運作的規律叫做序,大自然如此,人也如此。人要符合禮節,符合禮節就是符合自然,在這個有序當中我們才能夠得到平等。有的人批評禮教,說什麼這是不平等的,這是封建的,但是這種批評禮教的人,假如別人對他不講禮貌,他是一個長者,如果一個晚輩走在他前面,他也會不高興。證明什麼?他自己雖然批評禮教,可是他也從內心當中要求別人對他有禮貌。這說明什麼?禮是自然的法則,所以遵守自然的法則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
社會上有分工,乃至宴會的時候都有主次的座位不同,這些統統都要講究禮,能夠有這個禮才有平等,大家在這個環境裡面才能夠心平氣和,要不講究這個禮,大家就起鬨、就亂了。說到深處,平等和不平等是一不是二,在宴會廳裡面,主桌的客人和旁桌的客人要分次序,公司裡面,領導和被領導它是有次序的分別,不平等裡面就體現平等了。所以平等不平等,看我們人心怎麼樣去看這個問題,假如我們心裏面有不平等,看外界也就不平等;如果我們心平氣和,那我們看外界也就平了,就沒有那種不平、那種爭執,所行的自然就符合中道、符合禮節。下面一句講: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這句是說當長輩叫一個人的時候,做晚輩的應該怎麼做?要馬上代他去呼叫這個人,因為長輩的年紀很大,或者是他的地位很高,我們做晚輩的要有一種服務的精神,要代人之勞,代替他做這些事情。如果所呼的這個人不在,那要馬上回到長輩那裡報告,看看長輩還有什麼吩咐,能不能夠代長輩做些事情,這些都是對長輩的恭敬。像我們跟長輩在一起,如果長輩要打個電話,我們可以幫助長輩撥通電話,然後把電話再交給長輩,或者甚至長輩、領導需要寫書信,我們也可以協助他們來書寫代筆。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常常有服務於長輩的心,常常喜歡服務別人的人,到哪裡都受到歡迎。下面一句講:
【稱尊長。勿呼名。】
對待長輩、對待領導、對待老師,對這些有地位的、輩分比我們高的,我們不可以直呼他的名字,甚至跟別人講話的時候也要盡量避免直呼他們的名字,這是對尊長的一種尊重。應該怎麼稱名?可以稱他的頭銜、他的職稱,或者是稱他跟我自己的關係。比如說如果是領導,那我們稱領導的頭銜,像劉省長、陳部長、胡董事長,這些都是稱頭銜;也可以稱跟我的關係,特別是自己的親人,像自己的父母,如果是一般來講,講得很普通的,就是我的父親、我的母親,如果講得文一點的,可以說是家母、家父、家兄;或者是對老師的,我們直接可以講我的老師,或者是冠以姓氏,像蔡老師、劉老師等等,這些都是尊重。一般在交際的場合裡面直呼人的名字這都是不禮貌的,哪怕是比我要小輩的,如果關係不是很熟的,或者是他跟我們沒有一種隸屬的關係,也都盡量不要直呼其名,可以用像張先生、李小姐這些通常的稱呼,都是對人的恭敬。在這些小事上面,對人的稱呼上面都培養自己的恭敬心,養自己的本善。下面是:
【對尊長。勿見能。】
這個『見』是念「現」的音。它是講在尊長面前我們不要隨便的表現自己的才華、能力,在尊長面前,像在領導、在老師、在父母、在長輩面前我們要懂得守謙,要謙虛,不可以有那種顯耀自己才華的心。當我們謙卑下來的時候,反而能從這些尊長那裡學到很多學問;如果自己愛好表現,尊長就不願意教我們了,看見我們傲慢。所以真正好學之人一定懂得韜光養晦,處處謙卑,養自己的謙德。在過去我就有一個毛病,很愛表現自己的才華,自己有一點能力、有一點才能,或者懂得多一點,就很愛表現,很愛發表意見評論,結果事後想起來,自己覺得自己很淺薄。尤其是如果在一個尊長面前表現自己的話,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尊長是一個大家,他看到我這個樣子,沒有對我做批評,反而讓我自己覺得無地自容,這叫班門弄斧。在長輩面前大言不慚,沒有一種謙卑的心,那都是輕薄的表現。所以這兩年學習了傳統文化,真正對自己過去的這些過失也是覺得要好好的改正過來,「過能改,歸於無」,即使是有才華、有能力,也要多隱藏一些,這是養謙德,謙德就會獲得很大的福分。像《了凡四訓》上說,這是引用《易經》上講的,「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這是《易經》上的教誨。《易經》是儒家五經之首,它是告訴我們天的道理,「虧盈而益謙」,像月亮,月滿則虧,天道自然對滿的東西要讓它虧損,反而虧損的時間長。滿月一個月只有一天,其他二十九天都是不圓滿的,這樣能長久。地的道理也是如此,如果是水滿起來它就要流走,所以大海它叫水中之王,為什麼?因為海納百川,它能夠容納千百條江河流入,這是多大的胸量。為什麼?因為它能夠下百川,它謙下,它的地位最低,所以江河的水統統都流到大海裡面;如果它很高,它就不可能讓江河的水流到自己那裡。天地鬼神也都是幫助謙虛的人,而討厭那種驕傲自大的人。人也是如此,一個謙謙君子在哪裡都能夠受人歡迎,何必用表現自己來證明自己的才華?真正有德、有才之人,久而久之讓人發現,就自然獲得人家的敬佩、人家的愛戴,不用刻意有心的去表現自己。《易經》上講的六十四卦,每一卦裡面的六爻都有吉有凶,沒有說六爻都吉的,除了一卦之外,這一卦就叫謙卦,謙卦是六爻都是吉祥的。所以《書經》上說,「滿招損,謙受益」,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對尊長,勿見能』是培養我們謙虛的好習慣。下面請看: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這是講我們走在路上遇到長輩,應該趕緊走上前跟他鞠躬作揖,這是對尊長的恭敬,對他行禮。這裡關鍵是『疾』,疾是快速的,『趨』是走上前。看到長輩來了,這個長輩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老師、或者是領導,見到了趕緊快步上前行禮,這是恭敬。如果見到長輩來了還慢吞吞的大搖大擺走上去,這種形象就已經充滿傲慢,誰會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被人批評指責?傲慢的人。所以像傲慢的、高傲的人反而被貶低了,謙虛的人、恭敬的人反而大家讚歎,把他捧起來。在路上遇到了長輩,行禮之後,長輩如果沒有話了,我們就應該退立一邊,或者是在家裡、在學校、在公司、在機關單位都是如此,長輩進來了,我們趕緊上前行禮,長輩如果沒有要講話的意思,我們要懂得察言觀色、處處留心,見到長輩有事不想講話,我們就要恭恭敬敬的退立在旁邊,看看長輩需要做什麼,我們能幫助什麼,不要在旁邊講話影響長輩,這都是謙敬。下面講: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這是古代人騎馬或者是坐馬車,現在是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在路上見到了長輩,趕緊要下車、下馬向長輩行禮,長輩離開以後,我們應該站在原地目送長輩離開百步之遙,我們才可以離開,這都是體現出一個恭敬心。當然這要按時、按處來調整,如果是在很繁華的街道裡面,你開著車在一個繁華的街市上面行走,遇到了長輩,假如你把車當地一停,下車向長輩鞠躬,這時候可能交通警察就給你開一個罰單,亂停車,像這些情況就不適宜。所以我們要守這些禮節,要懂得活學活用,不能夠學得死呆板,要學一個原理原則,知道這條的原理原則是告訴我們讓我們有恭敬心,而恭敬心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處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恭敬心是一樣的,表現可以有不同,做事要有一個分寸。下面看: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這是講跟長輩在一起的時候,像父母、師長、領導他們如果是站著,我們絕不可以坐著,因為這樣就表現出來非常的無禮,應該讓長輩來坐,即使是長輩不坐我們也不能坐。當長輩坐下來,他吩咐我們也一起坐,這時候就聽長輩的吩咐,可以坐下來,這時候也要懂得不要逆著長輩,為了顯示自己對長輩的恭敬心,長輩叫我們坐我們還不坐,這時候又是失禮。古人講「恭敬不如從命」,什麼叫做恭敬?聽話這才是恭敬,不要有自己的意思,隨順長輩,叫我們坐我們就坐,如果不叫我們坐,我們就要奉侍在長輩旁邊,服務於長輩。這種禮節實際上大家都很熟知,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很多人都忘掉。
在二00五年十二月江南都市報登了一則消息,說江西南昌市的公交車上有一位七十九歲的老太太上了車,結果沒有座位,大家都視這位老者而不顧,年輕人也不起來讓座。結果坐在車後頭的一位七十一歲的老太太從座位上站起來,對這位七十九歲的老太太說:「你年紀看起來比我大,請你坐我的位子。」七十九歲的老太太又很謙讓說:「沒事沒事,您自己坐吧!」結果兩個老太太就在這車廂里互相的謙讓。這一幕讓旁觀的這些乘客們都覺得很慚愧,都紛紛站起來給兩個老太太讓座,兩個老太太就在車廂里為這些乘客們上了一堂倫理道德禮儀的課。我們想到一方面現代人真的太需要教育,這樣明顯的事情,居然都會麻木不仁,另一方面看到兩位老者這樣的表演,用身教來啟發大眾的善心,所以身教重於言教,身教的效果比言教要好得多。所以我們得到一個重要啟示,要推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要做到,自己要在人群當中表現一個有倫理道德、有禮儀規範的行為,做這樣的表率,這是教育大家效果最好的。當然除了要做表率以外,還要用嘴來說,言教也相當重要,特別是現在科技發達,媒體覆蓋面很廣,利用像網路、像衛星電視、像光碟、像書籍乃至電視台,各種樣的媒體來廣泛的宣傳美德教育,也會收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對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來講,要言行合一,邊說邊做,邊做邊說,為社會做好的模範。下面請看: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這是講在尊長面前說話我們的聲音不能夠太大,嗓門太大聲音很刺耳,甚至是講起話來還滔滔不絕,旁邊坐的長輩覺得心怦怦怦的跳,很難受。在長輩面前要有一種柔和的氣質,說話的聲音要柔和,不能過高,不能太激烈,但是也不能太低,『低不聞,卻非宜』,你聲音低得太低,聽不見,那也不恰當。所以聲音量度要調整得適當,讓長輩聽起來又能聽得清楚,心裏面也覺得很安定很舒暢,這都是尊重。下面一條講: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見到長輩我們要馬上向前行禮問安,向前的時候要快步走上去,離開的時候退下來要慢慢的退。如果做得相反這就不合理,你試想想,假如我們見到長輩,看見長輩走上前來,我們大搖大擺慢慢的踱步踱上去向長輩行禮,跟長輩告辭的時候,突然之間趕緊就溜,長輩會覺得這個人太怪了,走得這麼急,可能是二種原因,一種是不是很討厭這個長輩,第二是不是很畏懼這個長輩,總讓長輩有這樣的一種憂慮,這都是不符合禮節的,應該做到『進必趨,退必遲』。如果長輩問我們事情,我們對長輩恭敬,如果這時候坐著的,趕緊要站起來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答的時候眼神要安定,叫『視勿移』,不要眼睛動來動去,動來動去給人的感覺,要不就是這個人心不在焉,要不這個人鬼鬼祟祟,內心裏面一定有些不光彩的事情,這些表現都不好。所以對待長輩問話,我們恭敬的回答,眼神要定,眼神定代表我們的心安定,不可以左顧右盼。當我們心定下來的時候這心就正,回答問題也就正,平時我們做人也要做得正,孟子講的養一種浩然之氣。如果平時私心、雜念很多,常常心裡存著詭詐,存著一些狡猾的念頭,有很多見不得人的事,有很多所謂的秘密,不能夠公開的秘密,很多隱私,這種人在大眾之中往往會有心神不安,因此他自然就會有那種眼睛動來動去、鬼鬼祟祟的樣子。所以平時要有一種主敬存誠的修養,修一種真誠心、一種恭敬心,上對得起父母天地,下對得起朋友、對得起一切人。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他內心裡真誠恭敬,自然言語態度就鎮靜、就穩重、就安詳,這種人我們說他的氣質很高雅,跟他交往覺得很舒服,受他氣質的薰陶也能夠提升,這是我們都應該學習。下面請看「出則弟」最後一句,第十三句: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這條是總結,我們在家裡修養孝順心、修養恭敬心,要把這種心擴展到社會,對待一切的長輩都如同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一切的兄長都如同對待自己兄長一樣。孝悌這個德要把它擴展,把孝悌的存心帶到自己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那裡,能夠以孝敬之心來對一切人。所以孝悌從小養成,把這個心養成以後,對一切人都不要有分別。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一切的長輩就像對自己家裡父母一樣,都是那樣孝順恭敬,這是愛心,對待年幼的人像對待自己兒女、弟妹一樣,這種愛心就是孝心,愛心的原點就是孝悌。當我們以孝悌這種心對一切人事物,這種人就離聖賢不遠。孟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他能做到對父母親孝順、敬愛,把這種孝順、敬愛的存心對一切萬民,這叫仁,由對一切人的敬愛到對一切事物的敬愛,這叫愛物。親親也好,仁民也好,愛物也好,說到底就是一個愛心,這個愛心是本性、是本善,用在不同的關係上它就有不同的表現。在五倫裡面古人講十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義、婦聽、長惠、幼順,不同的關係裡面,都是這一顆愛心起用,所以表現出來就有人的十種德義,這叫做倫理道德。聖人教導我們倫理道德,無非就是讓我們回歸這個本性的愛心、本性的善心,能夠回歸本性的人就叫做聖賢。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出則弟」這章講完了。講的如果有不妥當的地方,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從孝踐行弟子規 見人微笑先學會
※【弟子規]】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君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名賢集》原文及講解
※教兒教女先教己--落實《弟子規》從我做起
※細講《弟子規》2_不要把功利主義帶到家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