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幾句古話解釋變了

有幾句古話解釋變了

2011.03.08

年輕時寫文章老愛用一句話,叫做:「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其實那個時候對這句話一點兒也不理解,只不過是從報紙上抄來用之而已。年輕時寫的文章叫「大批判文章」,是處在有名的「評法批儒」的年代,未諳世事的毛頭小子、文弱丫頭們,篇篇文章都帶有濃烈的火藥味,還經常在班裡、學校里的批判大會上火氣十足地念給大家聽。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的年輕人還是挺好玩的,人不大可都是那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者我們的國家,天下者我們的天下,我們不說誰說」的有責任感,有旺盛的「革命激情」。一晃快有四十年過去了吧,回頭看一眼才真正體會到了「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一語確實不虛,現在的年輕人與我們那個時候已經沒有半點兒一樣的地方了(是不是「進步」不去說),連當時對很多古話的理解如今都變了樣了。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這是當初批孔老二時經常批的一句話。「刑」是刑罰,是拷打、殺頭等皮肉之苦或被剝奪生命;「大夫」是最小一級的官;「禮」是什麼不是太清楚,反正比「刑」要好得多;「庶人」就是老百姓,就是我們無產階級。當時的理解就是,孔老二提倡嚴格的等級觀念,當官的犯了罪也不處罰,而好的待遇永遠也輪不到百姓頭上。

其實自秦漢以來,對這句話的解釋都是「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如今有人認為這種解釋,與原話的本來意義是違背的,這是「以封建的特權觀念去解釋帶有原始性質的、以天神報應為根據、以血緣宗親行正義的遠古刑禮觀的一種誤解」。這些人認為這裡的「上」是「重視」、「下」是「輕視」之意,這句話應該解釋為「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比如以在電視上講《三字經》聞名的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講《三字經》中就解釋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上」是「優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整句話意思是:「士大夫也不會量刑上受到優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禮儀之外。」更有甚者,有人認為這句話是與後世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脈相承的。

看看,如今的解釋與過去相比完全地顛倒過來了。

「唯上智下愚不移。」

這也是一句當初批判孔老二經常批的一句話。當初認為,孔老二代表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階級,把奴隸主貴族階級稱為具有智慧的上等人,把廣大勞動人民稱為愚蠢的下等人,而且這些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當初我們是用廣大勞動人民在偉大的共產黨領導下翻身做主人、對反動階級實行「鐵的手腕」無產階級專政這一鐵的事實來批駁的——勞動人民才是智慧的、勞動人民翻身成了「上」的統治階級,原先的統治階級才是「愚」的、成了被專政的階級了。

現在有人解釋說,過去把這句話解釋為「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的」,是把意思完全弄反了;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性情的」。解釋者說,從這句話的本意來看,孔子認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變的。解釋者進一步解釋:把性情附會為等級、地位的世俗的東西,以此證明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隸等級制度的鼓吹者,這實在是很荒唐的。其實,孔子對人性是有著很透徹的了解的。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第十九)人的天性本來是相近的,因為習慣不同而逐漸使他們差距遠了。所以他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第十五)我對每一個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沒有貧富貴賤等區別。實際上孔子的學生中幾乎各類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平等對待。顏回可能是最窮的,卻是他最欣賞的學生。其實,孔子看人是否卑賤,並不是注重於這個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

孔子不注重人的貧富等級,只注重人是不是具有他所提倡的德行;具有最上智慧的人是不需要教育的,他們的「不移」是件好事,最愚蠢的人頑固不化,怎麼教育還是「不移」,也只好不去管他,要對絕大多數人進行教育使之「移」到他孔夫子提倡的「德行」上來。那就是說,「唯上智下愚不移。」 這句話,其實是孔夫子貼出的招生簡章了!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這是當初批判孔老二「男尊女卑」必須要批判的一句話。孔丘的這句話就是在說「女人」與男人中君子相對的「小人」是不好相處的。孔老二瞧不起「半邊天」,簡直罪大惡極!當時還有人在「小人」二字上做文章,說孔老二瞧不起沒有錢讀書的人,把勞動人民說成是「小人」,還說勞動人民「難養」,更是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了!

到如今有人這樣解釋:女人是這個樣子啊,你和她親近,她就和你耍脾氣,使性子,疏遠一些又怨恨你不理她不關心她;把「小人」解釋成小孩子就合理了。試想一下,那個時候我們男人要「養」的不就是自己的孩子和女人嘛!想一想,誰會和你撒嬌?誰會埋怨你不愛他?誰會在意你是否想親近他?女人和小孩完全符合語境啊!再說,把女人比作任性可愛的小孩子不是很貼切嗎?再說,我們不要一味的把古人想的多麼古板,他們也是人,有人的感情,有人的喜怒哀樂,有人的七情六慾,孔子當然不例外。他有他的愛人,他有他的孩子,這樣的孔子才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因為他也在苦惱著我們的苦惱。

到如今還有人說,目前這句話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是表述的是孔子的擇婿觀。「與」在這裡指嫁的意思,是「嫁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有把女兒嫁給小人,才難相處。近之,其品德低賤,行為無賴,近不得;遠,心繫女兒,遠不得。二是他罵的是一個特定的女子。眾所周知,《論語》是一部先秦儒家語錄體政論文典籍,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但通覽全書,孔子對待婦女的態度不但不歧視,反而十分理解和尊重。是他去衛時發現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並不是真正支持他來這教化衛國民眾的,尤其是那個衛靈公的夫人,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離開之後,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事,就發出了此感慨。

前些日子還看過一個更絕的解釋,把「女子」解釋成看小孩子的母親,把「小人」解釋成被看的「小孩子」,通過特定的斷句把這句話解釋成:「只有女人才能夠看好小孩子,因為小孩子你離他近了他撒嬌、你離他遠了他生氣。」意思是說男人看不了小孩子,此句話是對女子大加稱讚。

看看,還是如今開放,解釋得是不是有點兒離譜了?

我想,之所以對如上幾條古話四十年來出現了不同的解釋(有的可能不是四十年來的變化,而是別人解釋的與我當時理解的不同),是社會變化造成的,是人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造成的。我老覺得,不管是古人的話也好、現代的旁人的話也好,其實其本意只有說話者一個人知道是什麼,別人都只能是「猜」;即使是當場有人聽到了,馬上就問說話者說的是什麼意思,說話者也有可能出於某種目的或因為什麼原因,把原意給隱藏了。或許這大概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不過,怎麼「猜」別人的一句話是什麼意思,要涉及到很多很多東西或事情。比如要考證那一句話究竟是不是那個人說。特別是在中國,特別是古代名人的話,張冠李戴的情況不少,因為在中國拉大旗作虎皮的事情是很多的。搞大批判的時候年輕人根本不會批判,只是說出一個「壞人」的一句話,然後找出一個「偉人」或「好人」的一句不同的話,就算批判了。即使是現在,仍然存在著這種現象,為了證明這句話是對的,說成是某某「偉人」或「名人」、「好人」說的就算作對的了。再比如要考證一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要考證說此話的那個人說別的話時同一個詞都是什麼意思。真要是那個人在說某一句話時有意調侃,給同一個詞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別人還真的不好弄明白其話的真實含義了,特別是對古人的話,語境完全不了解,就更加困難了。還比如要考證說話者是個什麼樣的人。人們總是簡單地認為好人說的都是好話,壞人只能說出壞話來,最起碼是別有用心的。其實,好人與壞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天然的界限,更何況好人也不是一輩子都好、壞人也不是一輩子都壞,話的好壞與人的好壞不一定成什麼正相關的。就拿孔丘來說吧,他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兩千五百年來,總是討厭他的人把他的話說得一無是處,崇拜他的人把他的話說成萬世明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好惡,不同的時代人們的好惡也會發生變化,對同一句話出現不同的理解、甚至相反的理解,也就不足為奇了。

下面想對人們常見的一句話談一點兒自己的看法。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有人在網上說,「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諺語本來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因為運用了對仗,可惜「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便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成為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

也有人在網上呼籲,社會上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本來 「無度不丈夫,」被人錯讀成「無毒不丈夫」。讓人誤認為要「狠毒」才是丈夫。「度」就是度量、氣度。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培養人們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不應誤解!

還有人言之鑿鑿,「無毒不丈夫」辨誤:不知從什麼年代起,「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成了行兇作惡或野心家、陰謀家的思想行為的「理論根據」,並以此作為他們下毒手的信條。其實,這句話是以訛傳訛而來,並非原句原意。它的正品是由「無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兩句寓意深刻的對聯式諺語組成的。意思是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丈夫君子。這裡的「丈夫」,是指有遠見卓識、胸懷寬廣的「大丈夫」之意,「無度不丈夫」中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來恰成「度量」 一詞,其本意有如「宰相肚裡可撐船」一詞的意思。後來,「無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這句話民諺在長期輾轉流傳中,音義皆變,結果以訛傳訛,竟錯成「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的凶言惡語了。

還有好多好多人認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就是由「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誤傳過來的。可我怎麼看怎麼覺得彆扭,而且這兩種說法與我小的時候所接受的話都不一樣,因此很想也說一下自己多少年來的成型的看法。

可能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起碼是剛認識一些字、剛懂一些事的時候吧,接受的這句話是「量小非君子,無獨不丈夫」。儘管如今那麼多人都認為應該是「無度不丈夫」,儘管在電腦上一敲這一串拼音就出現「無毒不丈夫」,我還是認為只有「無獨不丈夫」才是更確切的。理由如下: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讀著彆扭,這麼彆扭的一句話流傳不下來。況且,「君子」「丈夫」都是指男人中的好樣的(古代多是指男人),「量小非」「無度不」又是一個意思,那兩句話不就是簡單的重複嗎?是簡單的重複,上下句既不是接續關係,更不是遞進關係,古人們幹嘛要這麼羅嗦呢?

說因為讀著彆扭被訛傳成了「無毒不丈夫」。那麼這個「無毒」與前句的「量小」有什麼對應關係嗎?「無毒不丈夫」就是「有毒才丈夫」,這個「毒」就是「下狠手」的意思嗎?只有下狠手才能被稱為「大丈夫」嗎?這總與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丈夫」含義不太沾邊。

而「量小非君子,無獨不丈夫」,不但讀來平仄和諧,而且前後句內容正好對應。前句是講: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必須有一定的度量,能夠容人容事;後句是講:只有「度量」還是不夠的,作為「丈夫」還必須「獨立於世」,不能隨波逐流。前後兩句話就像數學中給一個函數下「定義域」一樣,給人們心目中的好男人——「君子」「丈夫」規定了上下兩邊的界限:不能容人不行,隨大流也不行!事實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歷來都是從這樣的兩個方向來規範「君子」「丈夫」的行徑的。熟悉歷史人物的人也能知道,不少歷史名人可以稱得上「君子」,但不配稱為「大丈夫」,如柳下惠;而有的歷史名人完全可以稱得上「大丈夫」,卻無論如何稱不上「君子」,如曹操。在古人眼裡,突破「定義域」,不管向哪個方向偏,都是不完美的。

當然也可能有人會說,「獨」就是「不容人」,就是「孤家寡人」,與前句矛盾。其實,正是因為從字面上看存在矛盾,才是從兩個方向給出了作為「君子」「丈夫」的具體「度(duo陽平聲)量(liang陽平聲)」——朝哪個方向走過了,都是過猶不及,這正是古人要求完美的良苦用心,要不怎麼說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能既被稱為「君子」又被稱為「丈夫」的人屈指可數呢!只朝一個方向做出規定,那符合的人恐怕就太多了。


推薦閱讀:

120個文言實詞解釋(21-40)
太陰星解釋
解讀《葬書》:風水學中描述山勢的專業辭彙及其解釋之二
《六爻入門》第三卷第一章名詞解釋
比解釋更重要的是承擔

TAG: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