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青蛇】文化茶館—演繹中國故事

開幕

江南煙雨 烏鎮青蛇

昨晚,在江南水鄉的濛濛細雨中,令人矚目的第二屆烏鎮戲劇節正式開幕。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陳向宏、黃磊、賴聲川、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周予援,以及丁乃竺、孟京輝、田沁鑫、史航、周黎明、陳丹青、海清等人,和2500多名現場觀眾一起,披著雨衣,坐在全新的烏鎮露天水劇場里,三個小時冒雨觀看了開幕式以及由田沁鑫執導的烏鎮定製版開幕大戲《青蛇》。開幕大戲後,來自中國、美國、丹麥、韓國、日本、印度等國的300多個藝術團隊,將在戲劇節11天里為觀眾獻上1500多場精彩演出。已經有包括北京觀眾在內的大量戲劇愛好者奔赴烏鎮,共慶這場國際水平的戲劇嘉年華。

現場

昨晚,華燈初上的烏鎮洋溢著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2500多名觀眾從四面八方冒雨趕來,現場領取免費的雨衣和坐墊,坐在露天水劇場中由原木鋪就的扇形觀眾席里,一起享受戲劇的盛宴。近七千平方米的新月形湖泊中,雕梁四柱勾勒起一座天然戲台,夜色中波光粼粼,美不勝收。舞台背後是連綿的明清老建築群,馬頭牆、觀音兜,高聳的白蓮古塔和飛檐翹角的文昌閣勾勒出躍動的天際線。抬頭可望的星空,臨水而息的座位,加上水中搭建的戲台,水劇場版《青蛇》便在這最完美的天然幕景環境中以一幅六百年前宋朝江南煙雨舒展入畫,青白「二蛇」橫空出世妖嬈步入人間,遇到改變命運的許仙與法海……烏鎮的這一夜,人、佛、妖三界同一時空顯現,古老的民間故事因為當代的演繹和解讀而格外動人。

隨著劇情的變換,多媒體影像映射水幕、牆體將整個舞台環繞成一幅流動的天然畫卷,視覺效果極具衝擊力。演出當中一直在下的濛濛細雨,也如同特殊的舞台效果,為這樣一場如夢如幻的演出,賦予了更多天地精華的靈氣。尤其水漫金山一場,白蛇青蛇的至情至性,來自河南登封少林鵝坡武術專修院的學員們扮演的妖與僧在水中真刀真槍的武打場面,都令人震撼。兩個小時的演出,演員幾乎一直是在天上有雨、身下是水的狀態中傾情表演,而兩千多名觀眾也和演員們一起沐浴在雨中,凝神觀看,無人提前退場。

記者了解到,水劇場實景版《青蛇》在烏鎮演出三場,合計7000餘張戲票很早便被搶購一空,是今年烏鎮戲劇節當之無愧的票房冠軍。賴聲川導演對此表示:「做得好,我一看舞台就覺得很震撼。這齣戲絕對是烏鎮戲劇節的最大亮點,有了《青蛇》戲劇節才算真正開幕!」作為水劇場版《青蛇》的創意發起人,黃磊也說:「這戲,應該一直在這兒演下去。」

幕後

田沁鑫版《青蛇》,將原來的劇場版改為實景版,創意頗好,但實現難度卻極大。這個帶水域的「劇場」水面非常寬廣,且舞台區分為兩段,中間橫亘大片水面不得穿行。在不破壞自然景觀的同時實現從劇場版《青蛇》到實景版的轉換,是創作團隊面對的最大難題。

為了實現這一舞台創舉,田沁鑫導演和她年輕的創作團隊,連續多日在烏鎮挑燈夜戰,整個團隊每天熬夜泡在水劇場工作,在夜涼如水,水冷入骨、蚊蟲叮咬的環境中從日暮到深夜,又從深夜到黎明。為了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該劇視覺總監、著名燈光大師肖麗河坐鎮指導;青年舞美設計師王琛將水雨霧、水灑、台框雕梁,設計得匠心獨運;多媒體設計馮磊、包爾溫帶著大量文件待命更換,連夜生成。10月29日首演前最後一晚,烏鎮夜雨密布,演員們冒雨綵排直到凌晨6點。天亮時,田沁鑫導演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感慨道:「這活兒太難了,只能熬夜干,所有在現場的導演組、主創、技術、設備方、烏鎮協調,和所有年輕演員們,本導演揖手、感恩!在烏鎮的夜、明之間,一直被感動著!今晚《青蛇》等你看,等你一起喝烏酒!」

所有的努力,換來首演這一晚的不負眾望。最終,200台電腦燈、12台投影一齊作業,將縱深近百米、橫幾十米的水劇場舞台,將烏鎮驟然變成西湖橋邊的一幅人間圖卷。當亦幻亦真的江南煙雨呈現眼前,當流光溢彩的宋朝夜市熱鬧於耳,當斷橋情深蕩漾人心,當水漫金山一己之力抗爭人間……2500名觀眾在烏鎮戲劇的開幕之夜,感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戲劇饕餮。水劇場露天實景版《青蛇》,也因水而起,因水而難,因水而壯觀。(源自北京晚報)

劇評

實景《青蛇》拓寬當代劇場

第二屆烏鎮戲劇節開幕,主題是「化」,出自《易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青蛇》作為開幕劇作,將這一主旨放到創作中,確是做到了入戲、入化。

水劇場具有天然讓「戲劇性」發生、發酵的條件:古宅牆壁做背景,石橋在右,流水貫穿。《青蛇》亦包含著豐富的二度創作空間。此前的劇場版,導演和舞美設計就將「水」這一元素引入封閉空間內,鑿出滿台的水槽,仿若多雨的江南,迷離的湖或是雨後積了水的石板路,營造出一派濕答答的氣氛。

這一次烏鎮水劇場版本,則乾脆直接在水面上演出。從演出效果直觀看來,幕後主創和台前演員皆付出了無盡心力,是應該要妥妥致敬的。

置身水劇場,視線可及的範圍內有著江南水鄉所包含的一切元素。大幕開啟後,一次如幻想一般的時光倒轉在前面等待著。

這個晚上,戲演了多久,雨就下了多久,並像知人心一樣隨著劇情的推進調整著自己的風姿。起初青蛇白蛇落入人間之時,還只是淅淅瀝瀝的飄雨,她們的裙擺還飄逸,心緒還自由而嚮往美好。在周圍環境的襯托下,宋朝勾欄街肆景觀也恰似在眼前。許仙從遠處的石橋走下的一幕更是比在舞台版本中的出場方式浪漫幾多。到五雄黃酒下肚蛇形現身的一場戲後,雨便越下越大,演員拖弋在地的白裙青紗長袍袈裟皆濕透,找不到一塊可以躲避的屋檐,彷彿心也不再輕鬆。至水漫金山時,雨已近滂沱之勢了,青蛇白蛇法海許仙及一眾演員已經完全泡在水裡。除了高超的舞台聲光電效果外,此次專程為水劇場版《青蛇》趕來的專業武術演員在這一場的加持亦將水漫金山中白蛇的決絕痴心表現得通透、徹底。一番鬥法、翻滾、爭奪之後,白蛇最終沒能等來心上人的一聲應允。她一連問了他三遍:「許仙,你與我一生一世的誓言,是否就此作罷?」此刻,坐在觀眾席里被凍得瑟瑟發抖的我知道答案不會是她想要的那個,心裡的寒由此更加刺骨。台上演員的臉上已經分不清是淚水、汗水還是雨水,混在一起,澆在心頭,似有永遠烘不幹的潮。再轉頭看看坐在周圍、空場中一起看戲的上千位觀眾,披著各種顏色的雨衣凝神關注著舞台,忽然意識到眾生平等的含義:無論座位排序如何,大家都一樣坐在這裡,淋著雨,看著戲;而無論身份高低差異,亦都無法阻止和改變台上的悲劇和頭頂的天象。

這一場烏鎮水劇場版本的《青蛇》是不可複製的,它將當代劇場的疆域又拓寬了一寸,令我們看清劇場之外的可能性。在實景環境下演出,非但不會因為對視覺上的效果追求而傷害戲劇本色,如果對文本和表演尺度處理妥當,劇目選擇合理,反而會帶來超過想像的表演。(呂彥妮)(京華時報)

心聲

話劇導演田沁鑫談作品:一直都在做中國故事

10月31日晚,水劇場版《青蛇》作為烏鎮戲劇節開幕演出亮相,在田沁鑫的戲劇作品中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演出結束後,田沁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做戲的時候,我一直強調視覺審美,學習西方技術,但我戲裡的故事是結結實實的中國故事,因為我深刻地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我一直都在做中國故事,14年皆是。」

□《青蛇》獲贊

水劇場版《青蛇》可遇不可求

水劇場版《青蛇》烏鎮演出後,幾乎獲得了業內的一致好評。演員黃磊表示,只有《青蛇》才能讓這樣的夜晚發生,當晚這場雨就是為《青蛇》而降。編劇史航稱:「《青蛇》演出,觀眾巋然不動,水接戲,天洗兵。」

談及劇場構架,田沁鑫介紹:「烏鎮本身具備一片水域,上面有前後舞台中間水域有3米深,演員無法前後通行,於是我們在這片水域上搭了前後舞台中間的棧道,中間為演戲做了一個水池。真正的水域與我們假做的這個視覺上成為一片,10公分深演員可以蹚水來前台演出。」

田沁鑫對這次演出非常滿意:「這次演出效果非常好,兩千觀眾冒雨看戲,演員泡水淋雨進行表演,現場做的視覺效果奇幻,衝擊力也強。這次的戲也是由於偶然機會,烏鎮總裁陳向宏先生有這樣一個水劇場想法,然後我的好朋友黃磊、國家話劇院主任李東在第一屆烏鎮戲劇節結束時就有意想要做水上版《青蛇》,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對於將來是否還會做實景演出,田沁鑫稱:「若有人做這樣的嘗試,我掌握經驗當然願意效勞。」但田沁鑫表示:「實景戲劇演出一定是有一個環境,如果要搞需要一個基礎,烏鎮是有得天獨厚的基礎才可以這樣做。」

在採訪中,田沁鑫透露,《青蛇》明年還要在美國百老匯劇場進行駐場演出,「還是這台話劇,演出兩個小時版本,舞台會重新做,舞台依據《青蛇》原有的版本,因為德國的舞美設計、英國的燈光設計本身做得非常漂亮。如果運輸方面有問題,會進行輕巧化的改造,但主視覺效果還是原劇場版的效果」。

□藝術創作

亦莊亦諧注重情懷

除了話劇導演,目前田沁鑫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作為上海文廣集團的委員會委員,田沁鑫是被聘請的為戲劇把關的第一人。

談到戲劇對於當今生活的影響,田沁鑫認為:「戲劇藝術是可以改造生活的。」她說:「上海文廣請我做藝術委員會委員,戲劇界只請了我,對我來說是一份榮譽,同時也是責任。如何做符合人性的作品,是需要和觀眾共同來做的。把關這個事情,只要戲是清潔的、溫暖的、啟迪人心的,具備可視性、觀賞性、思想性、藝術性,就可以推薦或者共同來策劃。」

談到目前戲劇的生存狀態,田沁鑫認為:「藝術和商業並不矛盾,但是所有藝術創作從錢出發是不行的,戲劇市場好就只要市場這是理解的偏頗,在市場培育比較好的情況下,要做有高度的作品。」

田沁鑫認為,戲劇不能一味地追求娛樂性,她說:「幽默是可以的,幽默是一種更寬廣的胸襟,在生活里無法解決的困境,用幽默方式來表現是可以釋然的。幽默可以幫助生活,但它不是純粹搞笑。比如像義大利喜劇就很幽默很機智,幽默是更大的關懷,跟惡性搞笑完全不是一個境界。」田沁鑫說:「娛樂是有精神的,不是泛娛樂化,低俗和通俗只是一個字的差別,但卻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通俗和大眾審美沒有問題,但是低俗、賤味在審美之下,無論是道德審美還是藝術審美。」

田沁鑫提到:「我在處理我的戲劇時,一直希望有亦莊亦諧、詼諧幽默的東西,有情懷的表達。比如《青蛇》,是六百年民間傳說,戲劇語言很美,但它又有民間的氣質,用宋話本、宋傳奇的方式解構市井民風的語言,這些語言活潑但不是惡意搞笑。我在協調自己戲劇情懷錶達時注重做到雅俗共賞,走中庸路線。」

東方氣質是我的追求

儘管田沁鑫的戲劇作品風格各異,但是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會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個人氣質,談到自己所追求的戲劇風格,田沁鑫表示:「我的戲是有精神扶貧的作用吧,作品是作用於精神的,溫暖、有審美高度,我從未忽視過這一點。」

田沁鑫介紹:「我的家庭環境里有兩位是畫畫的,我原來也想做一個畫家。所以做戲劇時,我一直強調視覺審美,學習西方技術,但我戲裡的故事是結結實實的中國故事,因為我深刻地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我一直都在做中國故事,14年做戲皆是。即便做過莎士比亞的兩部作品《李爾王》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李爾王》我將它做成了中國的故事《明朝那些事兒》,《羅密歐與朱麗葉》放在了當代,也成了落地中國的兩部莎士比亞作品。除此之外沒有排過外國戲。我的戲是視覺東方審美,西方技術。東方氣質東方審美,這是我自己的追求,觀眾喜歡我的戲,也都是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的。」

田沁鑫說:「包括這部《青蛇》,古老的民間傳說卻是互聯網時代的語言方式,但不是惡性的,是一部中庸唯美的作品,語言方式落地,不矯情、不做作。我做的這些舞台劇里可視性和流動性是東方戲曲藝術里具有的遊戲精神。審美上來講這是嚴格意義上的東方審美,技術上來講我們跟國外的優秀藝術家合作來共同打造東方故事,使它更加國際化,所以我認為我的戲劇也是具備寬廣的心胸,可以國際化,中西合璧。」

□新劇計劃

將把李叔同搬上舞台

前不久,田沁鑫在杭州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田沁鑫說:「杭州文廣集團請我過來做藝術總監,下設一個田沁鑫戲劇杭州工作室,旨在讓我們這些戲劇家來豐富杭州的文化生活,我自己也想做跟江南有關的文化作品。我的第一部作品是《聆聽弘一》,講的是李叔同先生出家的這段經歷,包括之後弘一法師自己文集里記載的對佛教的論述、對生存本身的認識的一些語言。這部戲讓我們能夠走近這位民國大師,能夠聆聽他的聲音,而不是我們編纂他的生平故事,不想將他傳奇化。我們想他能平實地走向人們的視野,而在文集里大師關於生活、命運、人生精神的開示通過演員的表述讓更多人聽到。」

田沁鑫在北京和杭州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她說:「無論落戶在北京上海杭州或更多的地方,田沁鑫是不變的,創作核心團隊是不變的,大家走動起來,會更有趣一些。比如我們去杭州聊劇本創作,談一談跟杭州有關的內容。」

田沁鑫透露,自己計劃做的下一部戲是李敖的《北京法源寺》這部作品,目前正在創作《聆聽弘一》,還有王朔的小說《我的千歲寒》。田沁鑫說:「我很喜歡玄奘題材,想要通過視覺、多媒體3D繪畫的方式來做玄奘東歸,另外梁啟超先生有一本書叫《中國武士道》,這個也很想拿來做。所以這些都是我未來計劃做的一些作品。」

編輯:趙楠

來自:中國網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大嫂徐冬冬的演繹生涯?
PGone有哪些演繹經歷?
張偉平張藝謀演繹了三國真人版
手繪丨Claudia Tremblay:用心演繹的親情愛情和友情~
演繹潮范升級!七波輝2017秋冬新品發布會盛大開幕

TAG:中國 | 話劇 | 文化 | 故事 | 茶館 | 演繹 | 青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