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內異症)是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疾病。該疾病極具侵襲性和複發性,被稱為「不致命的癌症」。極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未合併不孕及無附件包塊者,首選藥物治療;對無明顯盆腔包塊及不孕的痛經患者,可選擇經驗性藥物治療。
一線藥物包括:NSAID、口服避孕藥及高效孕激素。治療無效後選用二線藥物,即GnRH-a、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如依然無效,應考慮手術治療。
重度患者或並發不孕的各期患者,應選擇手術加藥物聯合治療。術前用藥可改善盆腔粘連、縮小包塊,利於手術。術後用藥能延長緩解疼痛的時間、減少複發。
非甾體類抗炎葯主要用於內異症患者的鎮痛作用。並不能有效的抑制內異症的發展。
它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淋巴細胞活性和活化的T淋巴細胞的分化,減少對傳入神經末梢的刺激,從而減輕痛感。
為19-去甲睾酮甾體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孕激素活性和重度抗雌激素活性,通過抑制 HPO 軸抑制排卵,引起體內低雌激素環境,促進病灶萎縮。屬於假絕經療法的經典藥物。
其療效優於達那唑但不如 GnRH-a,副作用較達那唑和 GnRH–a 較輕。且價格便宜。具有微弱的雄激素樣效應,長期使用會有食慾增加、面部痤瘡等雄激素增高的癥狀。
抑制垂體,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並直接作用於子宮內膜和異位內膜,導致內膜萎縮,使患者產生類似妊娠的人工閉經。
需要注意的是避孕藥內的雌孕激素可能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故有肌瘤者慎用。
40歲以上或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血栓史及吸煙)的患者,要警惕血栓的風險。
負反饋抑制 HPO 軸,抑制排卵,導致高孕激素性閉經。使機體處於低雌激素環境,使子宮內膜喪失周期性變化。同時孕激素可使子宮內膜發生蛻膜樣變,促進內異灶萎縮。
由於長期使用孕激素停葯後恢復排卵及規律月經周期的時間較長,故只適用於年齡較大,已無生育要求的患者。
(1)醋酸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150 mg肌注,月經第一天開始,3 個月一次,持續一年;或 100 mg肌注,每周一次,共 4 次,後可改 200 mg肌注,每月一次,共四個月。
治療期間如有突破性出血,可加用炔雌醇 20 ug/d口服,共 25 天。
(2)炔諾酮:5 mg/d,口服,月經第一天開始,連服 3-6 個月。
GnRH-a 結合腦垂體中的 GnRH 受體,早期可促進垂體細胞釋放 LH 和 FSH,以將受體耗盡出現降調作用。使促性腺激素減少。卵巢功能收到抑制而閉經,種植內膜萎縮。故稱為「藥物性卵巢切除術」。
GnRH-a 治療內異症效果較好,常用於一線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但是其副作用也較大,目前臨床常聯合雌孕激素或單純孕激素進行反向添加療法,可適當減輕副作用。
但相較與其他方法,副作用仍較強。因為會對骨密度產生影響,相較於年齡較大的女性更推薦年輕女性使用。
用法:
(1)戈舍瑞林(諾雷得):3.6 mg下腹皮下注射,每 4 周一次,共 6次。
(2)曲普瑞林(達必佳、達菲林):3.75 mg皮下或肌肉注射,在月經周期前 5 天內開始治療,每4周一次,共 6 次。
反向添加:
(1)雌孕激素方案:雌孕激素連續聯合用藥。戊酸雌二醇 0.5-1.5 mg/d,或結合雌激素 0.3-0.45 mg/d;孕激素多採用地屈孕酮 5 mg/d或醋酸甲羥孕酮 2-4 mg/d。復方製劑雌二醇屈螺酮片,每日 1 片。
(2)單用孕激素方案:每日醋酸炔諾酮 1.25-2.5 mg。
(3)連續應用替勃龍,推薦 1.25-2.5 mg/d。
拮抗孕激素,破壞子宮內膜發育、增生,應用於 HPO 軸,導致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影響子宮內膜增生。
米非司酮治療內異症不影響第二性徵及性功能,無雌激素樣影響及骨丟失。最新的指南中並未推薦,但臨床中仍有應用。
用法:25 mg/d,從月經第 5 天開始,1 次/天,連續服用 3 個月,3 個月後改為 12.5 mg,1 次/天,連續服用 3 個月,共治療 6 個月。
雌激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可有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骨盆痛。其效果同 GnRH-a 同樣有效。為新型內異症治療藥物。
除此之外還有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及選擇性 PR 調節劑(SPRM)都是值得進一步進行研究的內異症治療新葯。
推薦閱讀:
※老中醫坐堂 婦科病診治絕招16 子宮內膜異位症※聽音樂還能治婦科病?七千年前的古人告訴你答案!※吳漢卿教授:女人越活越年輕的13條「黃金法則」※婦科※臨床札記:炎熱天,應這樣預防婦科病
TAG:婦科 | 藥物 | 治療 | 乾貨 | 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