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講義節要述記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

今日承應韓瑛、鄭英良居士啟請的殊勝因緣,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與大眾同學研習《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以二十二年的時間演說般若,前後共有十六會,由此可知,「般若」是整個佛法教學的中心。《大般若經》中文譯本有六百卷,據說藏文有千卷之多。這樣大部的經典,讀誦已經相當困難,何況受持、演說。因此,世尊特別在第九會,由博而約,宣說「金剛般若」。

此經在中國前後有六種譯本,流通最廣的是羅什大師的譯本。羅什大師將它翻譯成一卷,又加上魏譯一小段,全經只有五千八百三十七個字,以現代人來看,不算是一篇很長的文章。但「般若」的精華、宗旨盡在此經之中。我們讀此一卷,整個佛法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這一卷經是「般若」的綱要。般若是一切佛法的總綱領,必須通達一切佛法,才真正通達「金剛般若」。古人有個比喻說,「因網而得綱」。捕魚用魚網,因為有網才能抓到綱領,網和綱關係非常密切,實在分不開。換言之,必須對「金剛般若」的義趣深解,對於一切佛法才能「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因為綱舉則目張故,這是說明互為因緣,就是佛法的綱要與整個佛法的關係。

此經,既然是整個佛法的綱領,它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義理的深廣,條理之繁密也由此可知。本經文字雖然不多,但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唐代,禪宗五祖忍和尚與六祖惠能大師極力提倡,所以《金剛經》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流通之廣無過此經。用現代話講,在中國佛經里知名度最高的,無過於《金剛經》。有很多人不知道《阿彌陀經》,但是沒有人不知道《金剛經》,這就是古德的提倡。由於經典流通得廣,讀誦的人多,國家、人民皆蒙諸佛護念加持,則是必然的事實。

今日我們採取的經本,是江味農居士的校正本,跟一般流通本稍稍有些不一樣。江居士一生讀誦、受持《金剛經》,為人演說。他根據敦煌石窟的寫經,及古大德數十種註疏,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的校對,這樣才訂正全經的經文。現在我們所見各種《金剛經》的本子,可以說這是最好的版本。諸位可以參考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校勘記。

江味農居士出生於民國前四十年(公元一八七二年)。祖籍江蘇江寧,距離南京很近。祖父在湖北作官,所以全家就遷到湖北。因祖父每天讀誦《金剛經》,所以他從小也就熟讀《金剛經》,每天讀誦,一生不缺,再忙也會讀一遍。光緒二十八年(一九O二),三十歲時中舉人。雖可以作官,但他對於功名相當淡泊,官場的興趣不濃。此時又逢他的夫人過世,此事也是學佛的增上緣,他倍感世間無常,對於學佛就更認真、努力。

民國七年(公元一九一八),江居士正式皈依佛門,依止禪宗大德微軍和尚,受菩薩戒。同時,又親近諦閑老法師(天台宗近代的大德),聽老法師講《圓覺經》。他每天聽講都寫筆記,隔天請老法師校正、印證,完成後即《圓覺經親聞記》,流通很廣。同年,他又接受教育部的邀請,整理、校對敦煌石窟里的唐人寫經,用兩年多的時間校對八千多卷。這對他深入經藏是大好機緣。

民國九年(公元一九二O年),江居士辦了一個佛經流通處,印經流通佛法,從事於弘法利生的事業。一九二一年他請諦閑老法師講《大乘止觀》,也是每一堂都寫筆記,很用心且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將筆記整理出來,請諦閑老法師校正,這就是《大乘止觀述記》。雖然是諦閑法師講的,內容很多重要的發揮,幾乎都是江味農居士的心得,是他的領悟與體會;所以諦老對他說:「這不應該用我的名字,該用你的名字才對。」學生的成就,當然一切都要歸功於老師,實際上,《大乘止觀述記》是他寫的。

公元一九三O年,江居士以一年多的時間將《大乘止觀述記》講

圓滿。一九三四年七月,他在上海省心蓮社講《金剛經》。老居士見解可說晚年完全成熟,契入佛境界,真正的證入「金剛三昧」。由於他晚年體弱多病,因此一周只講兩次,從一九三四年七月到次年九月講圓滿。他講《金剛經》確實有許多地方是古大德註疏里沒見過的,真有獨到的見解、有超越古人之處。譬如,經的一開端,他告訴我們,世尊說一切重要的大乘經典,往往都以放光、現瑞來發起,像《無量壽經》,發起的因緣非常希有殊勝。唯獨《金剛般若》,發起於穿衣吃飯,入舍衛大城乞食。金剛般若又是整個《大藏經》的精要,用意非常深。「爾時」世尊表演給我們看,將至高無上的佛法,究竟圓滿的智慧,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沒有離開生活。

學佛,學什麼?諸佛菩薩生活在究竟圓滿的智慧之中,表演給我們看。我們凡夫很可憐,終日生活在妄想、煩惱之中,苦不堪言。「學佛」就是教我們如何從妄想、煩惱的生活里突破;也要活得像諸佛菩薩一樣,生活在究竟圓滿的智慧之中,這才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我們也不要辜負江居士的啟示,當然更不能辜負諸佛菩薩的加持,希望在這一會中,大家皆得真實受用。這是他說經善巧之處。

通行本《金剛經》,前後兩次問答,經文皆作「云何應住」。一般的本子多用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前十六分是前半部,後十六分是後半部。江居士根據敦煌的寫經,就是唐朝以前的古注來校對,發現前後句子不一樣,四個字完全相同,但組合不同。前半部是「應云何住」,後半部是「云何應住」。字句顛倒,意思完全不同。他說,前面問「應云何住」,就是我們的心應該住在那裡。這是問,發菩提心要如何安住,才能使心神集中,不至於分散。所以,明明是為初發大心的人說的。而後半部是講「云何應住」,為什麼要這樣安住?意思當然不一樣,確實不同。前面世尊教我們「離一切相,發菩提心」,於是就不能沒有這一問。

既然說要「離一切相,發菩提心」,為什麼應住菩提心?如果不住,則沒有菩提心。所以這一問,發菩提心的人是將心安住在菩提心上;

而佛說不許我們住,發了菩提心,要不要住在菩提心上?不住菩提心上,就不發心了,就沒得發!究竟怎樣降伏其心?問的意思在此。換言之,這是為已經發心修行的人而問。這樣深入發明,在古大德註疏里沒有見過。他對於《金剛經》的要義,發揮精采、透徹,像這樣的地方很多。我們在這份講義里能看到,他的講義寫得非常詳細。

以上簡單介紹的這些文字,都在江居士傳記里,在講義序文里寫得很清楚。他是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八日往生的。他往生時,自己告訴大眾,金光遍照,佛來接引,這是決定往生。他見到佛、見到佛光。最後的遺言勸導大眾,修持以普賢十願為最要。江居士一生所標榜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所以他是念佛往生的。這位大德可以說是清末民初,在家學佛成就最殊勝最希有,是我們的好榜樣。

他在《金剛經》上真正用功夫,大概有四十多年;小時候念經,不懂經義,往後真正下功夫研究,四十年間,將《金剛經》整理出一個完善的本子。他的功德不在夏蓮居之下,夏蓮居為我們整理一部《無量壽經會集本》。他以十幾種版本校勘,訂正一個最好的、最完整的《金剛經》的本子。這都說明我們這一代學佛人有福報,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大德為我們選擇版本。

《金剛經講義》很長,分量太大,於是我將講義里精採的部分節錄下來,寫成《金剛經講義節要》,內容全是江居士所說的。節要的分量,大概還不到講義的十分之一。

【卷一】

◎綱要

『綱要』即是一般講經的玄義。江居士採取天台的五重玄義,先說明全經綱要。

1、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首先說明,般若部在整個佛法里所佔的地位和重要性。我們學佛、聽經,首先要問問自己,為什麼學佛,為什麼聽經?首先要將我們的目標、方向找清楚,決定不能含糊籠統,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有些人是為了陞官、發財、平安、長壽而學佛,他們所得到的利益太少了。要是為這個目標,不學佛也能得到。學佛正是為「自度度他」。

什麼是「度」?比喻過河,我們坐小船從此岸度到彼岸。「度」與「渡」是一個意思。此岸是生死、輪迴、煩惱。我們要從此岸,度到諸佛菩薩永遠沒有生死、輪迴,真正自在快樂的彼岸。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換言之,如果不將目的定在了脫生死,超越輪迴。我們這一生學佛一定空過,真正可惜!

諸位同學今天能在此講堂坐上兩小時,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講過,在《金剛經》里也講過,你們「不是凡人」!不是普通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親近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善根福德無比深厚,才能歡歡喜喜在這裡坐上兩個小時。既然是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為什麼今天還落到這個地步!還當一個苦惱眾生!這不能不問問自己。原因是生生世世學佛,都沒有下定決心要了生死出三界。由此可知,無論你修學那一個法門、那一個宗派,修得再好,要是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都不能算成就。為什麼不能算成就?想想我們現在這個狀況就明了,我們無量劫供養諸佛如來,豈不是生生世世修行,修成這個樣子,所以不能算成就。

要想在今生有成就,一定要發心求生凈土。江味農居士自己雖然一生研習《金剛經》,講解《金剛經》,他也是念佛求生凈土的。

這麼多年我專講凈土,為什麼這一次又將《金剛經》提出來?固然是韓、鄭二位大德之啟請,也是見到許多念佛的同修,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第一是看不破,第二是放不下。所以雖然念佛,若不能往生,又空過了這一生。所以,想想《金剛經》不ji錯,再講一遍(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幫助大家看破,放下。真的看破放下,自然就老實念佛了。我此次再講《金剛經》目的在此,一定要了生死出三界。換言之,我們只當這一生凡夫,來生定要作菩薩,決定不作凡夫,這才是自度;同時我們也要幫助別人。自度度他,一定要修六度,本經特別著重六度,要將六度變成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六度是菩薩行。

佛法的殊勝處,就是能在自己本位生活環境中,在自己本身的行業中,落實六度萬行,就是修菩薩道,就是成佛。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菩薩行,都是菩薩道。《金剛經》為我們說出學習的理論、方法。《華嚴經》末後一品「普賢行願品」,一般稱為《四十華嚴》,裡面最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即是五十三尊佛,在《金剛經》里稱「諸佛如來」。他們所示現的,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在本行修學,沒有改行,都在自己日常生活環境之中,懂得怎樣修學六度萬行,怎樣修學菩薩道,怎樣學習普賢行,一生達到圓滿成就。《金剛經》講的是理論、方法;《四十華嚴》是諸佛菩薩落實理論方法,而作榜樣給我們看,表演出來。「金剛般若」跟「華嚴」是一不是二,理論、方法與要領在這部經上。

本經一開端,世尊不用放光、現瑞來發起,就在日常生活中表演給我們看,看看諸佛菩薩,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什麼樣的生活。我們要向他學習,這就是「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即是菩薩的生活規範、守則;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而以般若為主。換言之,佛教導我們,希望我們生活在究竟圓滿的智慧之中,這樣就是佛菩薩。

2、般若攝無量義:性體空寂,我法俱遣,情執盡空,得無所得。

『般若』是智慧,含無量義,這是真實的無量。般若之體是空、是寂。這個『空』不當「無」講。為什麼稱為空?因為它沒有形象,眼睛看不見;它沒有音聲,耳朵聽不見;它不是形體,我們捉摸不到。不但摸不到,起心動念想,也想不到,而它真實存在,所以就用「空」

字形容,它的體是空。

『寂』是定、是清凈至極的意思,絲毫不染。不但沒有『我』,也沒有『法』,就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我、法兩邊都離開。「離」就是不執著,也就是《金剛經》說的「不住」、「應無所住」的意思。

『遣』是放下、捨棄。『情執盡空』,「情」是起心動念。貪瞋痴是很嚴重粗顯的情執。起心動念是微細的情執。「執」是執著。這兩個字就是世尊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情是妄想;執就是執著。可見「情執」就是妄想與執著。將妄想、執著去掉,自性就恢復,也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所以,為什麼要將情執放下,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變成凡夫在生死輪迴中受這樣的苦,就是情執不肯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事實真相沒搞清楚,不知道它是什麼。佛在本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情執是虛妄,不是真的。但是你將假的當成真的,堅固的執著,這個虧吃大了。佛得無所得,菩薩得無所得。試問,我們有沒有得?我們還是得無所得。若你自己以為有所得,你就錯了,這才是真正情執,迷惑顛倒!「得無所得」是真的,我們要從此處覺悟。

生知─諸法緣生,未見本性,逐相而轉,迷而不覺。

『生知』,「生」是眾生,眾生的知見。眾生以為『諸法緣生』。這是佛常講的,即使佛不講,眾生也發現了。現代西方很多科學家,發現一切法是緣生的。他們講,一切物質分成分子、原子、電子、粒子,認為是小的組合而成。佛法講的是因緣生法,他不稱因緣,但是跟佛法講的因緣是一個意思。他懂得,但是『未見本性』。近代科學家比上一代進步很多,曉得根本沒有物質存在。

物質的現象是什麼?愛因斯坦認為是「場」,「場」是能量集中而產生的現象。也有科學家說,一切物象是「波動」的現象。這些說法與佛法相當接近。佛在大乘經里告訴我們,物質現象從那裡來的。唯

識經論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妄想。「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樣發展為十法界依正莊嚴。物質是從無而有的,換言之,「有」是從「空」變現出生的。它的體是空寂的,所以「有」不是真有,稱為「幻有」,在佛法里稱「妙有」,而不是真的有。科學家雖然講「場」、講「波動」,還沒有見性,還是凡夫知見。凡夫『逐相而轉,迷而不覺』。這就是苦!所以他沒有辦法超越輪迴,很難突破輪迴的界限。

佛知─緣生性空,有即非有,當體即空,覺而不迷。

『佛知』的是『緣生性空』。佛菩薩明心見性,知道一切現象是緣生的現象,體是空寂,沒有自性。真正的自性就是真如本性。故『有即非有』。有與非有是一,不是二。《心經》說「色即是空」,「色」是色相,是物質,就是空。不是說色等於空,本身就是空。『當體即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話很難懂,要是真正懂得,你就很自在、很快樂,許多煩惱都沒有了。

《金剛經》末後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佛舉這個比喻教我們觀察。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兩個人睡在一起,各人作各人的夢,同床異夢,沒有作一樣的夢。當你作夢時,如果你是學佛的,學佛學久了,佛法的印象比較深刻,夢中忽然想到,佛講夢,我正在作夢,夢裡的現象是不是當體即空?《心經》說「色即是空」,則夢即是空,空即是夢,空與夢是一,不是二。從這裡體會得,常常這樣想,這樣觀察,再看看現前這個花花世界,一切眾生,就跟作夢沒兩樣!一切萬法當體即空,有即非有。有與非有,空與有是一,不是二。

我們在佛法里最難明了的,就是將色與空看成兩樁事,怎麼也合不來,不曉得它們根本就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金剛經》發揮這個道理的經文很多。真的了解「當體即空」,就是『覺而不迷』,不會隨著境界轉。不會受外面環境的誘惑。因為外面境界當體即空,了不可

得,你就不會受它欺騙,不會為它所轉,不會為它作牛、作馬、作奴才。世間人之可憐,佛眼看,可憐愍者!都在作夢,在夢中造業,苦不堪言。佛與眾生對於宇宙人生真相,迷悟不同,眾生迷,佛覺悟。

3、因迷而成六道,因悟而有三乘。

六道輪迴從迷執來的,迷執就有六道。為什麼會有六道?迷執的淺深不一樣。迷得淺一點的是天人兩道。天有二十八層,所以天上還有天。迷得輕的升天,迷得重的就往下墮落,最重的是地獄。六道皆因迷執而現。覺悟也有究竟、不究竟,換言之,覺悟的功夫也有淺深不一樣。究竟圓滿覺悟的稱為佛;少分覺悟的是聲聞、緣覺、菩薩。一乘比一乘高,但不圓滿,所以覺悟有三乘果報差別。這就說明十法界是怎麼來的。佛常講,十法界是依迷悟淺深不同,而說三乘六道。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

4、本經綱要─遣除妄想執著,念佛凈心之樞要。

本經的目的非常明顯,幫助我們破妄想、去執著。情執要是破除,念佛就不難,功夫容易得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都不難達到。

『無始無明』,「無明」就是我們完全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我們本來是明了的,現在不明了,現在「無明」了。有同修提出疑問,「本來我們明了,為什麼會不明了?我們幾時不明了的?現在我們依照佛法修行,破了無明,恢復明了;我們恢復明了之後,會不會那一天又不明了?」其實這個問題,在佛法里稱為根本大問,可見不是小問題,是根本的大問題。

世尊當年在世,富樓那尊者就提出這樣問題。他聽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既然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會迷了變成凡夫?幾時迷的?現在修行成佛之後,將來會不會再迷,再變成凡夫?這個問題,我在此地不解答。諸位如果想明暸,可以參看《楞嚴經》第四卷。富樓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答覆。你看佛是怎麼解釋的,好好的讀那一段經文,看看你會不會開悟。若果開悟,你就成佛了。

「無明」是「無始」的,這兩個字非常妙!不是指很久以前,說不出時間。「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你若不相信,我問一個很淺顯的問題,你能不能答得出來,晚上你是幾點、幾分、幾秒開始作夢的?這不是很近似的問題,連這個問題都答不出來,就不要再問了。夢也如是,因為心裡本來沒有夢,夢那有開始。有始有終,就真有這件事。既然當體即空,怎麼能說它是事實!「無始」,就說明它徹底是假的,根本就沒有這個事實,那有開始。若真有其事,才可說有始有終。

「無始」的深義,就像圓一樣。圓,那個地方是起點,從那裡開始?圓沒有開始。若明此理,破無明就不難。無明真有開始,真有結束的話,我們怎能破得了,修行還能有成就嗎?正因為它無始,所以只要心清凈,不再分別執著,不再妄想,無明就斷了。無明有兩個現象:一是『妄想』,一是『分別執著』。這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妄想是『分別心』,執著是『我執』與『法執』,分為這兩大類。一是執著身是我,執著能思惟、能想像,有思想見解的是我。即是《金剛經》上講的「我見、我相」,所有一切煩惱都是從這裡生的。「我執」演變就是『煩惱障』。一是法執,認為所有一切諸法也是真實存在。不知道一切諸法也是當體即空,於是就變成『所知障』。「所知」是你應該知道的,本來知道的,現在被障礙住,就不知道了。這叫「所知障」。

眾生因此兩種執著就變現出六道輪迴的幻象。『惑、業、苦』是輪迴的因果現象。兩種障是迷惑;迷惑就造業;造業就有果報。「苦」是果報,六道輪迴就是惑業的果報。受報時又迷惑;迷惑再造業;造業再受報,這就是輪迴的現象。從這個現象觀察,我們來生會不會比這一生更好呢?事相則是愈迷愈深,造業愈造愈重,所以後來的果報必然是愈來愈苦。六道,住不得,太苦了!一世不如一世,這是事實。覺悟的人,明白的人,要下定決心,在這一生中決定要超越六道輪迴。

「妄想」是分別心,『能變境界』。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心想生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真正能體會得。佛教導的理論方法,自然就能相信,不會懷疑。因為「從心想生」;想佛,就變成佛,就是佛法界,所以佛教我們念佛。念佛就是轉變觀念。現前的念頭是念貪瞋痴,是念自私自利,將來的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苦不堪言!如果能將現前念頭轉一轉,我們念佛,將來就作佛;念菩薩,就作菩薩。念什麼,就變什麼境界。連作夢都如是,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若情執很深,晚上會作夢,夢境現前,證明佛講得沒錯。我們每天晚上作夢都夢不到佛,原因是佛的念頭太淡薄,印象不夠深刻。晚上作夢都夢見妖魔鬼怪,這說明妖魔鬼怪的觀念太深刻。因為耳目所見聞的,電視、報紙、雜誌,全是妖魔鬼怪,所以晚上作夢就亂七八糟。我們能將佛所講的道理,在生活中體驗、證實,然後才知道佛講的道理方法正確。只要我們一心專念,決定能變境界。

『情執我見,實為愛根』,這一句話要牢牢的記住,因為佛在經上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輪迴。愛不重不入輪迴,入輪迴是情愛很重的,不是好事,一定要覺悟!『愛根不除,心何由凈』。貪、瞋、痴、慢,都是從情愛生的。這個根若不拔掉,則心不能清凈。心不清凈就不能生凈土。我們為什麼念佛?即是修清凈心。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凈空法師講無量壽經),經題上標示修行的總綱領「清凈平等覺」。我們的功夫就在清凈心,心凈則佛土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靠清凈心。清凈心就變現清凈佛土。如果心不清凈,口裡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裡還有貪瞋痴慢、利害得失、是非人我,古人講得很好,「喊破喉嚨也枉然」,一點也不錯。我們念佛就是要恢復清凈心。用佛這一念,將我們九法界的念頭,都轉變成佛的念頭,這才是念佛人。

5、般若是自性本具正智─無上正等正覺─照見事實真相,此即佛之知見。

『般若是自性本具正智』,「般若」是佛法的精髓。我們不能將它看得太深、太玄,好象高不可攀。它是我們的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無上正等正覺』。梵文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們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學佛,首先要知道這個事實。我們學佛,不為別的,只是恢復自己本性而已。

『照見事實真相,此即佛之知見』。《法華經》說「入佛知見」,就是此義。唯有自性真智現前,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了,這是「照見」。可見它不是分別見,不是妄想見,是照見。像鏡子照物一樣,清清楚楚,無有分別執著。

6、老實念佛,則能一心不亂。若不斷世間一切染緣,攀緣不息,何能老實。

老實可貴,但不容易!由此可知,我們無量劫來,雖然多劫長時供佛修行,可惜從來沒有老實過,所以落到今天這個樣子。果真老實,早就成就,早就出三界了。沒出三界,就是不老實。為什麼不老實?攀緣,就是常常講的,放不下!這樣也貪,那樣也愛,這就壞了。又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地的金銀財寶不肯放下,那怎麼行!所以才搞到這個地步。所以,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沒有別的,就是老實。老實就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因為身心世界都是因緣所生,不是真的,經雲「當體即空」。所以,佛教我們放下,是正確的,是真實智慧。不

肯放下,還有貪戀就是情執,就是迷惑。

本經的宗旨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是般若的總綱領。

◎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七字是本經的別題。末後的「經」字是通題。『經題』七字,可分為三段。

1、金剛:物名,金中之精,最堅最利。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又金剛寶光明能照數十里。喻般若正智,能破煩惱重障;徹見一切凡情妄相,照破無明。

「金剛」是第一段,是比喻。『金剛』是『物名,金中之精』。即是金中的精華,金中最精之物。「最堅、最利,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金剛」。先說明這個物質的名字是「金剛」,因為在一切物質里,它最堅固、最鋒利,一切物不能破壞它,而它能破壞一切物,比其他五金都堅固。經中又說『金剛寶光明能照數十里』。這種希有之寶物,現在已經見不到了。因為眾生福薄,許多的寶藏,我們都見不到了。一切眾生福報大時,許多的珍寶自然出現。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隨著正報的大小。福報大的,七寶自然現前;沒有福報,七寶就隱沒了。這都是心轉境界,證明佛在經上所講的原理是真實的。因此,世尊用金剛比喻,『般若正智,能破煩惱重障』,是取它堅利、鋒利能破煩惱的意思。『徹見一切凡情妄相』,這是比喻它的光明能『照破無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見到了。金剛的特性:堅固、鋒利、光明。以這三個特性比喻般若。

2、般若:是梵語,義為自性本具之正智,所謂佛之知見。就理體曰覺性。又名實相般若。就作用曰正智,即觀照般若。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智慧。我們不將它翻譯成智慧,

仍用『般若』梵音,這在從前翻譯體例里稱為「尊重不翻」。對這個名詞尊重,所以用音譯,再加以解釋。

『義為自性本具之正智,所謂佛之知見』。佛與大菩薩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因果,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了,這種能力就稱為「般若正智」。『就理體曰覺性』,般若之體就是覺性。覺性就是真如本性。本性、本能就有覺的意思。自覺覺他,覺性圓滿。

『又名實相般若』,「實」是真實,決定不是虛妄的。意思就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般若」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這種能力是真實的,一切現象是虛妄的。這都是講它的本體,理體。

『就作用曰正智』,有體就有用,凈宗法門的體是清凈心,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正智」,就是「照見」。我們現在的心不清凈,是被污染了。佛常說,「五濁惡世」,從事上講,是指我們生活環境;從理上講,就是指我們的心。「濁」是污染。五種嚴重的污染,所以心起作用,就是起貪、瞋、痴這些惡念。因為有惡念,才有錯誤的行為,才有苦報。用現代話講,即是惡性循環,輪迴不息的緣因。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正智照見。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得清楚明白,即『觀照般若』。所以,觀照般若是實相般若的起用。

體用一如,覺照一體,故皆名般若。

『體』與『用』是一不是二。清凈心是體,清凈心起作用,是照見,所以體與用是一。學般若、學大乘,要從此處體會。

佛為一切眾生,開示大乘,使令悟入者,名文字般若。

眾生迷,自己心性里雖然本來具足,本有,但是不知道。一切眾生的真心都清凈,不清凈的是妄心。我們都有一個真心,但是真心迷了,雖有,不知道。它依然在起作用。佛告訴我們,我們眼見外面的色相,耳聽音聲,第一念就是真心。為什麼第一念是真心?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見得明白清楚,沒有執著,沒有分別,這是真心。可是第二念就迷了,分別這是花、這是紅的、這是黃的、這很美,我

很愛它,這就迷了,墮落在妄想分別里。諸佛菩薩有本事保持第一念,不墮入二念,他們用真心。我們第一念是真心,二念、三念就迷惑,變成妄心。妄心作主,真心不管事,不起作用,這是凡夫。所以,能永恆保持第一念就是佛、大菩薩、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佛將事實真相、道理為我們說清楚,後人將佛的話記錄下來,成為經典。佛當年說法,是般若,是言說。現在記錄下來成文字,就是『文字般若』。文字是幫助我們開悟的,幫助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雖然說三種般若,其實是一而三,三而一。

3、梵語波羅密:義為彼岸到。所謂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達涅槃彼岸。波羅密又有到家、究竟、圓滿諸多義。

『梵語波羅密:義為彼岸到』,這是印度梵文的文法,與中文文法恰恰相反。中國人講「到彼岸」,他說「彼岸到」。依原文的義譯,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所謂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達涅槃彼岸』,這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涅槃」是梵語,義為不生不滅,也就是一般宗教講的永生。以後再沒有生死,稱作涅槃彼岸。「涅槃」也譯成「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滅的是念頭。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妄念,妄念是生滅法,前念才滅,後念又生。有生滅,就有生死,就有輪迴。涅槃的意思是永滅生滅的妄想,心真正達到清凈,一念不生。不生當然就不滅,這是真心完全現前。妄心沒有了,生死輪迴的現象就沒有,所以稱為了生死出輪迴。佛將這個道理為我們說出來,只要你心裡沒有生滅的念頭,就沒有輪迴,就沒有生死。輪迴、生死都沒有了,你還會老、病?當然沒有,生、老、病、死都沒有了,這些完全是事實。

『波羅密又有到家、究竟、圓滿諸多義』,梵文「波羅密」的含義很多,有「到家」的意思。功夫做到圓滿,我們稱為「到家了」。印度人稱之為「波羅密」。波羅密就是到家了。作畫功夫,達到最好境界,就是作畫到家了。炒菜功夫好,色香味具足,也稱波羅密,凡是功夫

到家,究竟圓滿,即稱為波羅密。

4、梵語涅槃:義為不生不滅,所謂本自不生,今亦不滅。又翻圓寂。

這是解釋「達涅槃之彼岸」。『涅槃』有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不滅』就是真心,就是本性。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見不生不滅之理體。所以,千萬不要誤認為「涅槃」就是死,果如此又何必修行,豈人人最後皆入般涅槃。「涅槃」是真正證得不生不滅,證得清凈心現前,就是證得涅槃。所以,涅槃與死完全不相干。死了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死了就不得了,決定不能死。學佛,我們就要在這一生中,真正證得不生不死,真的了斷生死。證得不生不滅,這才是功德圓滿清凈寂滅。

5、因見思煩惱,而有分段生死。因塵沙無明,而有變異生死。

佛法說生死有兩種,一種是『分段』,就是一階段一階段,粗顯的現象,像我們現在這一生,是一個大的階段。小的階段,如一年比一年老化,一年是一個階段。再細分,一月是一個階段。再分,一天是一個階段。每天晚上睡覺,等於死了一次;昨天再也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要是頭腦再清楚一點,再明白一點,則剎那剎那又何嘗不是更小的階段。人不是一天一天的老化,而是剎那剎那的老化。這是真正覺悟,真正明了。剎那、剎那即是分段生死。

『變異』是變化。從幼到少,從少到壯,到老,到死的變化。這是很明顯的變化。微細的變化在心裡。心裡的變化,如果我們冷靜一點,細心一點,也不難覺察到。迷悟的變化,情識的變化,貪瞋痴慢,煩惱的變化,無量無邊,這都是變異生死。在佛法里講,「變異生死」主要的意思是指「超凡入聖」,境界不斷的改變。菩薩剛剛證得初信位,初信到二信是一個變化,二信到三信又是一個變化,就好象我們在學校念書,從一年級到二年級是一個變化,二年升三年;小學到中學,中學到大學,這種心境上的提升稱為變異。菩薩有五十一個位次,即是五十一次變異,稱之為變異生死。變異跟分段不一樣,分段里有無明煩惱,變異則是分破無明煩惱。一是從煩惱障來的,一是從所知障來的。因為障有兩種,所以生死有兩種。塵沙無明與見思煩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兩種生死都斷了,這是「圓寂」,圓滿、清凈、寂滅。

大智度論雲:有無二見,皆屬此岸;二執俱空,始達彼岸。

《大智度論》在佛教經典中,是一部很重要的論典。這部論典在古印度梵文典籍里,分量相當大,有千卷之多。中國人好簡厭繁,所以譯經的大師,為了在中國弘法,也像我們現在這種情形,把它節要翻譯,並沒有完全依照梵文翻譯。只有初分,就是第一分完全詳細譯出來,後面則取其經論摘要的翻譯,譯成一百卷。這一部論典是《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的註解。古德講經、注經,引用《大智度論》里的文字很多,所以我們常常會見到。

大論上說『有、無』,這兩種看法、想法,都是屬於『此岸』,也就是經上講的「輪迴見」。與佛菩薩的正知正見不同。「有、無」這兩種見解都是錯誤的;說有、無,只是舉一個例子來講,有、無是相對的,換言之,凡是相對的見解都是輪迴見。例如:人我、真妄、善惡、邪正、是非,皆是相對的,乃至於大小、長短無非都是相對的,也稱為情識的知見。真如本性則是一念不生,沒有對立。故佛教人必須把兩種執著,相對的兩邊都離開,心得清凈;像古德講的,「本來無一物」。清凈心超越輪迴,因為輪迴是從妄心建立的。相對的知見是虛妄的,所以才變現輪迴;心恢復清凈,輪迴就沒有了。

六度中,布施、舍也,若不舍,則不離此界。眾生不肯舍,無觀照正智耳。

菩薩修學的綱領是六度。『六度』是菩薩日常生活必須遵守的六條原則。這六則歸納起來,只有一個「布施」。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可以說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一個「布施」就把菩薩的行門全部包括了,「布施」非常重要。

「布施」真正的意義,不是要你在寺院庵堂舍一點錢;要是這種看法,就完全錯了。「布施」是舍,是放下。譬如,「有、無」二見,你要把它舍掉。舍就是布施。如果不舍有無二見,就像本經所說的具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凡夫,決定不能出離六道。要想出離六道,一定要舍,一定要放下。舍到無可舍,連「舍」也要放下。如果還有舍的觀念,依舊不能出三界。這個『界』指三界,就是六道輪迴。

眾生為什麼不肯舍,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他沒有智慧,沒有「看破」;換言之,他不清楚、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真的明白,不需要佛菩薩勸告,自自然然就放下。因為一切法,都是虛妄,不是真實,包括自己的身體,起心動念的念頭,我們講的心,也是假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決定不執著,才能恢復清凈心。清凈心是真心,是永恆不會變的。佛法講的「常住真心」,才是自己本來面目。禪宗參究的話頭「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所以此處講,『無觀照正智』,沒有智慧,不能把世間真相看破。

般若波羅密,因位名圓滿之觀慧;果位則般若即是波羅密。

菩薩在修學時代,還沒有成佛之前稱為因地,包括等覺菩薩都是屬於因地。般若就是『觀慧』,《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相」有「體」空,是真正的智慧見解。證到究竟果位時,也就是成佛時,般若和波羅密是一回事。『般若』義為智慧,『波羅密』義為圓滿。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般若智慧,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在出世間甚深佛法中,假如還有二的念頭存在,就不能成佛;必須入不二法門,才能成佛。

我們在《六祖壇經》里看到,惠能大師初到廣卅,聽印宗法師講經,當時風吹幡動,有人問是風動?還是幡動?幾位法師爭論不休,

有的說風動,有的說幡動;惠能大師說了一句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印宗法師聽了,曉得這個人很不尋常,以後知道他是從黃梅得法,是五祖忍和尚的傳人,歡喜無量!向他請教,問五祖在黃梅說法開示,有沒有講到「禪定、涅槃」。能大師的答覆非常好,他說「禪定與涅槃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這種答覆極高明,真正說到真實之法。印宗非常佩服。這就說明,菩薩還有二的念頭就不能證果。不但究竟佛果證不到,分證佛果也沒有辦法證得。他的境界達到最高,也是天台家講的相似位;相似再往上才是分證,他沒有辦法證得。必須兩邊都放下了,才能證到分證的佛果。分證佛果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得佛法真實受用。如果我們看到般若波羅密是二法,自己曉得,不能證得分證果位。這也是舉例說明。

「有無二見」是世間法,「般若波羅密」是佛法,佛法與世法都不能執著,所以世尊在本經說得很清楚,「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舍」就是放下,不能執著。我們要善用「法」,但是不能執著。

金剛即喻此觀智,最堅、最利、最明。果位喻如來法身,金剛不壞身也。

『金剛即喻此觀智』,經題上「金剛」比喻智慧,觀察世出世間,照見一切法的智慧。『最堅、最利、最明』,這是金剛的性質。在念佛法門講,最堅固就是無比的信願。念佛法門成功的條件有三,稱為三資糧︱信、願、行。我們的信與願要堅固。行就是執持名號。這一句名號能斷煩惱,就是「利」。這一句佛號能破無明,就是「明」。最利、最明,念佛的功夫要利、要明。

有同修問我:念佛功夫不得力,煩惱、妄想還是很多,一面念佛,一面生煩惱,起妄想、雜念怎麼辦?我告訴他不用怕,這是很平常的現象。假如沒有煩惱、沒有妄想,你就成佛了,還要念佛嗎?正是因為妄想、雜念多,才要用念佛的方法克服。何以伏不住?那是功夫還

不到家。你的妄想、煩惱、習氣,無始劫就培養成,你念佛才念幾天,怎麼能伏得住!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妄想起來,不要理它,把精神集中注意在佛號上,一直念下去,念久了,功夫得力,妄想、雜念慢慢的少了。幾時到沒有妄想雜念,只有佛號,沒有妄念,這是「事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

「三昧」就是禪定。用念佛的方法得禪定。得禪定就是沒有妄念,這是「事一心」。繼續念,一直念下去,念到無明破了。怎麼知道無明破了?般若智慧現前,也就是《心經》上說,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完全呈現在面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開般若智慧了。不但明了現前的事,即使是過去、未來也都能明了,這是智慧開了的樣子。智慧沒有開,沒有妄想,是得禪定,是事一心不亂。從事一心提升至理一心,則金剛堅、利、明,「明」的作用就現前了。

『果位喻如來法身,金剛不壞身也』,如來的法身,是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法身大士證得。雖證得,但不究竟、不圓滿。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一直把四十一品無明斷盡,證到究竟的果位,法身才圓滿。所以,圓教初住菩薩證得一分法身。法身即是金剛不壞身。

此經別題,簡介說竟。此經題對我們修學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修學凈土法門,將金剛之堅、利、明,融匯入三資糧,這樣念佛,功夫自然得力。

經:具貫、攝、常、法四義,常則三世不易,法則十界同遵。又有徑義,修行成佛之路徑。

『經』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一切法都稱為「經」。「經」有很多意義,此處只取最常說的四義,就是『貫、攝、常、法』。

一、貫─是貫穿的意思。古人對佛經的註解,在經文前面都有科判,像表解一樣。再大部的經,科判都判得很細密。《大方廣佛華嚴經》,分量很大,它的科判表解就有厚厚的一冊。更大的,像六百卷《大般若》,分量大,它的科判有好幾本。我見到之後,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科判是解釋經的,從科判里觀察,才發現佛經不簡單,真正做到不能增減一字。章法結構組織的嚴密是科學方法。從章法結構里看它思想體系的細密,條理整齊,絲毫不亂,這是貫的意義。最好的文章才能符合這個標準。

二、攝─指其文言能攝受人心。這就比較難,淺而言之,就是使你讀了之後欲罷不能,好象磁石吸鐵一樣,有攝受的力量。諸位看報紙,看一遍,不會想再看第二遍,就是沒有攝受的能力。好的小說,像中國古代的四大部,《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你還想看第二遍,但是看過十遍、二十遍以後,就不想再看了。但是讀《四書》、《五經》,攝受的力量就強,從小念起,念到鬍鬚都白了,還是愈念愈有味道。換言之,這種能力可以攝受幾十年,讓你一生都不會厭倦,每讀一遍有一遍的味道,這個攝受力量就大,所以稱之為「經」。

佛經的攝受力量超過世間典籍,眾生自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這一部經都念不厭。這種攝受力太強大了。佛門的典籍,任何一部經論都有這種攝受力。讀的遍數愈多,體會愈深!他為什麼喜歡讀?每讀一遍有每一遍的悟處,愈念愈歡喜。

三、常─『常則三世不易』。「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老一輩的大德們,如虛雲老和尚、印光法師、諦閑法師都採用中國古代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三千零二十二年。三千年前講的理論原則,現在也適用,將來還適用,永恆不變,這就是「三世不易」。世間許多典籍,很難超越時空,現在有用,過幾年、百年、百世紀,終於被淘汰了。佛的典籍、教訓永恆不變,萬古常新。

四、法─指修行的方法,破迷開悟的方法,修行證果的方法。『法則十界同遵』,十法界眾生,包括佛法界。佛還需要嗎?需要,因為佛有很多不同種類的佛。天台家判教,有藏、通、別、圓四教。藏教佛、

通教佛、別教佛都要遵守這個方法、原則,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只有圓教佛才是究竟圓滿,所以說「十界同遵」。具足以上四義,才稱之為「經」。

『又有徑義,修行成佛之路徑』,「徑」是道路的意思,是成佛之道。我們要尋著這個道路,才能超凡入聖。「經」還有「鏡」的意義,就像是鏡子。讀經,要以經典的道理為標準,與自己的起心動念對照。用經典中的教訓比照自己的心,清不清凈,善不善良?經教是聖賢的標準。

合起來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好比金剛一樣堅固、鋒利、光明,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佛說這部經,希望我們都能依世尊所說的金剛般若,開啟我們自性的金剛般若智慧。這一生一定過得非常幸福、美滿,決定超越三界六道;決定往成佛之道邁進,以至於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佛說這部經的意義。

◎顯體

『體』義為性質,也就是世尊所說的理論依據。佛講這部經是依據什麼理論說的。如果沒有依據,怎麼能取信於人。所以一定要有理論根據,說明佛講的這些道理、方法是從那裡生出來的,這稱為「體」。『顯』是顯示、顯明。讓我們清楚、明白,對佛講的理論與方法的依據就能生起信心。

1、一切大乘經,皆以諸法實相為體。佛四十九年所說,無非宇宙人生真相而已。

這是說明佛講經的由來。佛完全是根據事實真相,不是他憑空推想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稱之為『諸法實相』。「諸法」就是宇宙人生的一切法。「實」是真實,「相」是相狀,實相即是真實相。佛經為什麼值得我們相信、採取、接納,因為他所講的都是事實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人生」就是本人。換言之,世尊所說一切經,

無非是為我們說明我們自己和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而已。還有什麼比這個對我們更親切!由此可知,如果對自己,對自己生活環境真相不明白,這就是迷。「迷」就是凡夫。如果對於自已,對於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清楚、明白,這個人就覺,「覺」就是佛菩薩。可見佛菩薩與凡夫,只是對自己和自己生活環境真相,迷、悟的不同名稱而已。除此之外,那有凡聖的差別?所以凡聖是二法,也不能執著。凡聖名詞的來源,就是對這個事實真相迷悟而說的。離開迷悟,確實沒有凡聖這個名詞。

2、智者大師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為經體。江味農以「生實相」為經體。

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在他《金剛經註解》的「顯體」部分,是取本經的經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作為本經的經體,也就是世尊說法的依據。江味農居士以『生實相為體』。此處應當注意什麼是「生」?我們原來是迷,現在覺悟了。其實「生實相」就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世尊是依此而說經。下文解釋實相。

3、「實相即是非相」,此中非字,是一切俱非,空、有、雙亦、雙非之諸相俱非,非亦不立。諸法實相,本來如是,真實如是。無以名之,強名實相耳。

『實相即是非相』,「實相」二字很難體會,難在凡夫總是離不開分別、執著。心中稍有分別、執著,距離「實相」遠之遠矣!這是「般若」最難懂之處。佛說「實相」,我們就緊緊抓住、執著一個實相,便又錯了。清凈心裡那有這些東西?但是佛要不用這些假名詞,怎麼說法?為了說法,表達意義方便起見,不得不假設許多名詞,是要學人從假名里,體會真實義。開經偈雲,「願解如來真實義」,才是如來言說之目的。要了解如來真實義,決定不可以分別、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就錯了。故世尊在此不得不說「實相即是非相」,意思是教我們不要執著。

『此中非字,是一切俱非,空、有、雙亦、雙非之諸相俱非』,這是佛經常說的根本四句。我們起心動念,總離不開這四句,不是落在「有」,就是落在「空」,不然就是「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這就是佛法里常講的「四句百非」;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這樣產生的。佛告訴我們,這些錯誤觀念都要舍。「非」就是舍的意思,都不能執著。『非亦不立』。非的念頭也不可放在心上,「非」也不能成立。它只是指引眾生悟入之言。若再執著這個「非」,你又錯了!你的悟門永遠堵塞。

『諸法實相,本來如是,真實如是。無以名之,強名實相耳』,「強」是很勉強的。建立一個名詞稱為「實相」。真實狀況里,絲毫分別、執著都沒有,則「一切皆如,一切皆是」;你就能看到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相亦非有,體是真空」。我們見不到真相,因為我們把「相有」與「體空」分成兩樁事,相是相,體是體,不知道這兩個是一樁事,所以沒有法子開悟,沒有法子懂得佛說的真實義。幾時這種妄想雜念都沒有了,就是真的離四句,真的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才能悟入體、相、作用是一,不是二,是一個整體。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生生不息的整體,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佛說這是法身,這是真我,這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

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怎麼會是一體?你若跟人說自他是一體,他不能理解,六道眾生皆是把假相當成真實。所以對佛說的大經、深經,很難體會。我們接受佛的教導,一定要用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才能體會,像《無量壽經》經題上顯示的修行三大綱領:清凈、平等、覺。清凈,是絲毫染污都沒有。什麼是染污?七情五欲,情愛、嗜愛是染。怎樣平等?永離一切分別就平等。稍有分別,即是不平?由此可知,要離妄想、分別、執著,才真正能達到清凈、平等、覺悟的境界。如果心裡不清凈、不平等,則是迷心。學佛就是要覺悟!我們修什麼?就是修清凈、平等。在不清凈里修清凈;在不平等里修平等。清凈、平等心現前,這才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實相如是,沒有

辦法表達,不得已起個名字稱為「實相」。

4、離即不取之義,「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以名之,強名曰生。

『離』就是離相。世尊在大乘經上常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不取』就是不分別、不執著。心裡不要起分別執著的念頭,事相上不能離開。事相上若離開,也錯了,就落空;心裡分別執著,就著有。因此心裡實無分別執著,事上努力認真的做,這樣才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不取,也就是本經末後教導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不取於相」,最粗淺的意思是不受外境的誘惑。現在修行人為什麼不能成就?在家同修難成就,出家人也一樣不能成就,原因是受不了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誘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就起貪、瞋、痴、慢,就動心了,這怎麼能成功!要想成功,必須外面不被誘惑,裡面能做到不起念不動心,這才是真功夫。有此功夫,無論修學那個法門,都會成就;念佛可以得一心不亂;參禪可以明心見性;學教可以大開圓解,關鍵在此。這樣深、這樣重要的經典,釋迦牟尼佛發起此經的因緣,完全在日常生活中,「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意義在此。

佛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每天還去托缽,於世間榮華富貴的環境中,他真能放下,不受誘惑,內心確實如如不動。世尊所示現的最佳模範,無論在家、出家修學,要想成就道業,第一要「以苦為師」,唯能吃苦,才不為外境誘惑;第二要「以戒為師」,必能守規矩、守本分。人能守規矩、守本分,喜歡吃苦,這個人就能成就。不肯吃苦,不肯守法,修得再好,也決定出不了輪迴。

從前出家人沒有財產,住的道場是十方常住的,真的是「貧僧」。從前出家人修行都能了生死、出三界。現在出家人不一樣了,現代是「富僧」。佛門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現在出家人將到哪裡去?真

的到地獄嗎?!應當要有高度的警覺心。

現在出家人怎麼會是「富僧」?接受供養多。從前出家人沒人供養,一般信徒只是供養常住,而不是供養個人。個人縱然得到供養,也都交給常住,個人沒有私財。現在出家人皆有私財,有積蓄,還有不少比在家人還要富有。須知出家人無財時沒有貪心,心還在道上,老實念佛求生凈土。若是積蓄錢多,還想再多,貪心愈來愈重,如何放下。

現在出家人,若不接受他人供養也不如法,怎麼辦?應知這裡接受來,就當輾轉布施出去,不可以積財物,要知道積蓄財喪道,果報在三惡道。人生光陰有限,要是墮落三惡道,歷時極長,經有明訓,虧就吃大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心,要記住佛的教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在家修行成就,也是這兩句。你看大藏經的《居士傳》,在家修行成就的,不少是大富長者,自己的生活還是很簡單、很樸素。他有福報、有財富,將財富布施給大眾,讓社會大眾共享。他自己不享,福報雖然愈來愈大,社會大眾享他福的人愈多,他與大眾廣結法緣,這是真正有智慧。古今中外的例子,我們看了很多。所以佛說的這兩句話真實教誨,吾人果真想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遵守。

『無以名之,強名曰生』,生實相,也沒有辦法說,不得已起個名字為「生實相」。

5、文字詮此實相。觀照、觀此實相。實相般若,則圓滿顯現,到彼岸矣。

『文字詮此實相』,文字和言語都是世尊教化眾生的工具。『觀照、觀此實相』,所以言語、文字全是說明事實真相而已。你要得受用,要得好處,要用觀照觀察。「照」是用智慧觀察,不是用情識思想。用智慧仔細觀察,逐漸才了解事實真相。『實相般若,則圓滿顯現,到彼岸矣』。觀察一切人、事、物,要用智慧,不能用情識。情識和智慧從那

里分別?有分別、有念頭、有執著的就是情識;沒有分別、不動念、無執著的就是智慧。

「觀照」要用清凈心、平等心觀察一切法。如果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不是觀照,決定不能了解佛所說的真實義。縱然你說得天花亂墜,所著作的也全是凡夫知見,全是輪迴心造輪迴業。用輪迴心、用凡夫知見解釋佛法,佛法也變成世間法,所以佛法著重在行,不在說。如果心地真清凈,一個妄念都沒有,真的做到清凈、平等,則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若心不清凈,則《大方廣佛華嚴經》也不是佛法。此處要細細體會,才不至於學佛,學了一輩子,原來所學的全是世間法。由此可知「金剛般若」的重要性,我們不可以再錯用功,否則就浪費自己寶貴的光陰與精力。

6、本經之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喻如金剛者,以其能離一切諸相,除我見,斷煩惱,生實相。

這是為金剛立名,比喻本經的文字,教人觀照的方法。『以其能離一切諸相』,這是《金剛經》修行重要的原則。「離一切諸相」,就是不取、不執著;不但世間一切諸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除我見,斷煩惱,生實相』。「實相般若」是一切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面來的。為什麼本來具足的實相般若,現在不能現前?因為眾生有我見,有煩惱。實相般若像太陽一樣,我見、煩惱如雲霧;陰天,雲霧把太陽遮住,陽光不能現前。「金剛般若」能令烏雲化解,使太陽光明遍照,就是「生實相」之義。所以,這部經的理論、方法、確實能協助修行人「除我見、斷煩惱」。煩惱習氣重的人,對本經所說的理論與方法,應當特別留意。我們了解佛說經的根據,道理、方法、境界,自然不會懷疑。所以,顯體的目的,無非建立我們學習堅定的信心。

「信」為入道之門!世出世間,求學、修道成功與否,關鍵在老師。親近一位好老師,他不但有修有證,而且和自己要有緣。沒緣,再好的老師,對你也起不了作用。什麼緣?你對他信賴、尊敬,這是

最重要的緣。因為你尊敬信賴,他講的話,就能聽,能照做。如果對老師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老師的教導聽不進去,也不照做,就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和老師的緣,就是你心目中最仰慕、最尊敬的,你跟他學,決定有成就,《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

◎明宗

『宗』是宗旨,修行的綱領。明白經典的理論出處,有了信心,信、解、行、證,他為什麼不講「解」,就講「行」?這說明「行」的重要。佛法教學自始至終著重修行。縱然不解而能力行,也能成功。解得再透徹若不肯行,還是等於零。所以,在總綱領里不講解而講行,道理在此。事實上,我們觀察自古至今,有很多沒聽過、沒有讀過經的人;老師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真的證得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往生時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也不生病,證明行比解重要。

「解」是為什麼人說的?為信心不堅固、半信半疑的人說的。為他詳細講解,建立信心。真的完全相信,解則可以暫時放下,一心專註修行,念到心地清凈自然就解、就開悟,何必費那麼多口舌!由此可知,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信心不堅固的人所說的。慈悲到了極處!上智之人(特別聰明、有智慧的),佛一說,他就懂、就開悟了。第二種是下愚之人,他不需要懂、不需要聽,老實念就好,他也能成功。這兩種人容易成就!最難的是半吊子,說上不上,說下不下,所以佛為這些人,才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凡是來聽經的,都是當中這一層次的人,最難度的。這就說明他為什麼不用「解」,而用「明宗」表修行。

1、宗者修也。經義之主體雖顯,非修莫證。讀經聞法,必以如說修行為主。

『修』是修正、修理。我們心思行為有了錯誤,才要修正。那些

錯誤?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說法、作法錯了,惹出許多麻煩。麻煩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從一切心行錯誤中發生的假相,都不是真實的。「相」雖然是假的,受苦的感受可不假!就像晚上睡覺作惡夢,嚇得一身冷汗,夢是假的,嚇得一身冷汗是真的。在六道里,受苦是真的,因此就有必要修正。

修行,「行」是行為。行為包括見解、思想,意業是心理行為;口是言語;身是造作,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都錯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一個念頭起,立刻就要省察,這個念頭是正、是邪,是善、是惡,要很清楚明了。惡的、不善的,立刻止息。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修行一定要剃頭髮,一定吃長齋,要每天敲木魚念經。那是修行的樣子,表演給人看的;真正修行在起心動念之處。

『經義之主體雖顯,非修莫證』,前一段顯體講的「實相般若」,要不是真修,還是見不到事實真相。一定要自己親自證得,才能得受用,使我們生活在真實智慧佛華嚴的仙境中。

『讀經聞法,必以如說修行為主』,為什麼要熟讀經典?經典的道理、方法,要牢牢記住,時時刻刻不忘記!這是我們修行的標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想想與佛在經上講的相應、不相應。

佛教我們要生清凈心,生平等心,生慈悲心。有人以為這種說法很難行,什麼事都不能辦。而認為辦事定要心狠辣手,事才辦得成功;孰不知佛辦事比你高明多了。你今天辦事成功,屬下還怕你,心裡並不服。佛菩薩辦事令人心服口服,甘心情願替他做。豈不比你高明多了!

本經須菩提尊者說過「深解義趣」,對於佛的經典,要深解。深解才曉得如何運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處世待人接物,才是高明!因此我們熟讀經典,一定要深解義趣,如教修行。所以佛法以修行為主,修行以讀誦聞法、深解義趣為先。

2、修學唯以自悟心性為主,不重經教,謂之宗下。依文字,起

觀照,證實相者,謂之教下。此佛家自稱宗教也。

『修學唯以自悟心性為主』,禪家修行以明心見性為主。但是要明心見性,一定要修清凈心。禪家用禪定的方法,恢復清凈心;到相當深度的禪定,才能開悟。《楞嚴經》上說得很好,「凈極光通達」,心凈到極處就放光。心起作用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性德完全恢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我們修學的主要目的。

心性顯露,不但智慧透出來,福報也現前。雖然福報現前,佛菩薩不受。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佛的福報是圓滿的,他不享受,每天還出去托缽,還當苦行僧。「不受」是真實受用、是大慈大悲,作修行者的榜樣給大家看,要這樣才能明心見性,才能達到一切究竟圓滿。如果諸佛菩薩在果地上,福報現前,他若如凡人一般的,即不能教化眾生。眾生眼見佛菩薩享福,而要自己修苦行,就不能相信佛所教的。佛教我們修苦行,自己要先修苦行,作個榜樣,我們才會心服口服!

我們吃苦,以為真的吃苦。佛修苦行,佛苦不苦?不苦,佛在惡逆境中沒有苦受,在善順境中沒有樂受,他的心永遠是清凈、平等的。凡夫心有苦樂憂喜舍五種受,真的有苦、有樂。苦樂兩邊都舍離,才是真樂。離苦得樂的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的樂還是苦,還是有問題的。

『不重經教,謂之宗下』,佛法教學大分宗門、教下兩門。「宗」專指禪宗,禪宗不著重文字,不著重經教,它著重悟性。禪宗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者,謂之教下』,這是從經典研究、探討,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稱為「教下」。『此佛家自稱宗教也』,此是佛家自稱「宗教」之由來,與社會上一般人講的宗教,意義概念完全不同。佛家講的「宗」是禪宗,禪宗以外的宗派統稱為「教」。中國佛教總共有十個宗派,除了「禪宗」之外,其餘九個宗派都稱「教下」。

現在學佛很難有成就,原因是佛教已變成「宗教」,而以宗教徒對於宗教的狂熱,皆以此種心態來學佛。如果此人心地很清凈、很善良,來生的果報是人天福報。換言之,佛法真正修學的目的,與此毫不相干;宗教式的學佛門路全走錯了。不但禪宗以悟明心性為主,教下也是這個目的。只是方法、手段不同,方向、目標決定是一致的。

凈宗念佛求生凈土,還是這個目標。古德說得很清楚,「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我們業障重,煩惱習氣重,參禪不開悟,研教也不能開悟,老實念佛求生凈土,見到阿彌陀佛,就開悟了。阿彌陀佛有大智慧、有巧妙的方法,跟他學習容易開悟。此乃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為我們介紹的最高明的老師;同時生到西方凈土永脫輪迴,這個目的就達到了。

3、智者大師以「實相之慧,修無相之檀」為本經之宗。

智者大師解釋《金剛經》,都是取《金剛經》的經義作為綱領,為我們說明修行的方法,以「實相的智慧,修無相之檀」。「檀」是布施。什麼是無相之檀?不分別諸相,不執著諸相,就是真實智慧。布施之時,心裡不留痕迹,若無其事,這才是『無相之檀』。著相布施是感情、情識,念念不忘自己做多少好事、多少功德。其實你把《金剛經》參透了,就了解著相布施全錯了,所得的果報很小,三界有漏的福報而已。

如果是無相的布施,福德不可稱量;縱然修小施,得大福德。因為他的心量大,盡虛空、遍法界,得福總與心量相應。著相的福有界限,所以修大布施,得小福。這是本經修行的宗旨,修行的綱領。

4、江注以「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為本經依體起修之妙宗。

江味農居士所說的,與智者大師沒有兩樣。江居士是近代人,所說的淺顯易懂。智者大師是古人,用的文字比較深,二者是一個意思。『離一切相』,不著有;『修一切善』,不著空,空有二邊都不著,就符合世尊在本經教導的精神。

5、本經修宗,在「無住」二字。全經觀門、行門,盡在其中。

當年六祖惠能大師聽忍和尚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一悟一切悟,向下經文不必講了,完全通達。不但《金剛經》通達,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都通達。不但佛法通達,世間法也圓滿通達,這才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於是後人就認為《金剛經》這二句話最重要;其實不然,每個人的機緣不一樣。其實《金剛經》上每一字、每一句,都能令人徹底覺悟。《金剛經》如是,其實一切經、一切法,又何嘗不如是呢?但是「無住生心」,的確是《金剛經》上很重要的修學綱領。

『無住』就是不執著,一切法都不執著,世出世間法,空有二邊都不執著。實在講,惠能大師的根性與常人不同。他初見五祖時,五祖問他:「你到佛門裡來,想求什麼?」他答道:「來求作佛!」這個口氣了不起,他到佛門是來作佛的。我讀《無量壽經》,對法藏比丘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比六祖高明。六祖只說作佛,而法藏在世間自在王佛面前說,不但要作佛,而且要超過諸佛。

我們觀察六祖的願心與常人不一樣,他改正神秀禪師的偈子,與《金剛經》修行的方法就相應。神秀要「時時勤拂拭」,六祖將它改為「本來無一物」。「無住」就是本來無一物,心境多麼清凈!

「觀門、行門」二句很重要。『觀門』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行門』就是怎樣過生活。凡夫過的是無邊苦海的生活,諸佛菩薩過的是圓滿智慧的生活。我們如何脫離苦海,過佛菩薩高度智慧的生活,這是行門。觀門、行門、修學的精華、綱領都在這部經中。

此經愈往後、愈精采,愈往後、愈明顯。前半部所講半吞半吐,後半部則完全說出來了。《金剛經》味道很濃!

6、大智度論雲:般若要旨,在離一切法,即一切法。

『離一切法』是無住,『即一切法』是生心,生心與無住是一、不是二,是同一樁事,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沒有次第。生什麼心?自度(自己覺悟)度他(與一切眾生共同覺悟)之心。雖生心,決定不

能住,有住就錯了。「住」就是著相、分別、執著,心就不清凈。心裡有一物,就不是能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明白這個原理,就能體會到,空有,真妄,善惡,是非,人我是同一樁事情,「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體」。若能領悟到這一層次,契入這個境界,就不是凡夫,是法身大士。世尊講經說法真正的目的,就是希望眾生能契入這個境界,證得這個境界。

7、經雲: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雲: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者,實相般若也。離一切相修一切善,觀照般若也。因觀照而證實相。

以此段經文作明宗的總結。世尊在本經告訴我們,離一切相就稱為『諸佛』。此處講的「諸佛」是指從初住菩薩一直到究竟佛果,總有四十二個階位,是指分證位佛。由此可知,分證位的菩薩確實是佛,分證佛不是假的。

大乘經典里,如《法華經普門品》說:「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什麼人能現佛身?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以上,都能隨心應量。〈楞嚴經雲:「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都有能力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佛的應化身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所以稱為「諸佛」。這個地位也就是《華嚴經》講的「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

要想證得法身,必須破一品無明。世尊在此教我們「離一切諸相」,才有能力破無明、證法身。如果著相就不行;著相修行,修得再好,能出三界,不能出十法界,也不能見性。如果修不好,三界都出不了。粗相不能執著,「粗相」指世出世間很粗顯的形象。經雲:「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四相就涵蓋世出世間一切諸相。動物、植物、礦物,乃至大自然種種現象,總不離這四相。

微細的四相很難離,難在自己還沒有能力發現。一定要從粗顯的地方離,譬如「名聞利養」是很粗的相,若不能捨棄放下,決不能出三界。念佛也不能往生,對於修行人是大障礙。「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就是六根接觸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這些都是很粗的相。

經上教我們「不住」,教我們離都是放下、不可執著的意思。要從內心對一切法不執著,決不能放在心上,這樣才能斷煩惱。粗的煩惱,見思煩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細的煩惱就是無明。對一切法不執著才能得定,定功深了,才有能力破無明;假如還執著一切法相,還不能放下,「定」怎能成就?要有很深的定功,才能破無明,證法身,入諸佛的境界。

『以無我人眾壽』就是離四相、離一切相。經上將菩薩的標準說為,「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非菩薩」就不是菩薩。此處的菩薩,標準相當高,是指大乘明心見性的菩薩,也就是法身大士,是真菩薩。在佛教里有權教、實教,「實」是真實,這是真實的菩薩。通常像我們受了菩薩戒,也認真努力修學六波羅密、修學十大願王,這也稱菩薩。所以,有名字菩薩、觀行菩薩、相似菩薩,這三個位次的菩薩沒離四相,都不在《金剛經》上。《金剛經》的標準最低限度是分證菩薩,四相都離了。天台家講六即佛,菩薩也是六即,我們要辨別清楚。

在這部經里,世尊屢次重複四相;他的用意,我們不難體會。即使念一遍《金剛經》,若問佛在《金剛經》里講些什麼?「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便會記得。因為在經上重複念了很多遍,這就是教我們牢牢記住,一定要離相。不離不行,不離不能「見性」,我們所希求的無上菩提沒分。「阿耨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成佛之法,證得無上菩提就成佛了。所以,世尊在此教導我們要離相,離一切諸相,包括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認真的修善,真實利益一切眾生的即是善。什麼是真實利益,標準在那裡,對初學的人來說,還是模糊不清;必須講得更清楚明白一點。幫助一切眾生開悟,這是善。如果在一切善法中,不能幫助眾生覺悟的,都不是真善。佛法講,菩薩幫助眾生,度眾生,第一要幫助眾生覺悟,我們就能體會需要發心弘法利生。

世尊當年在世,一生就作榜樣給我們看,到處講經說法,將宇宙人生的真相為大眾講解明白,勸人離相修善。佛不但在言語上教導我們,還以身作則,這是行菩薩道。往後我們讀到經文,就能看出世尊一生言行的細密之處,點點滴滴都為後學人作好樣子,讓我們向他學習。所以,佛教化眾生不僅是言教,有身教,有意教。身、口、意三業,都是究竟圓滿的教導。我們要學佛念念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是正法,決定不要讓眾生有疑惑、誤會,走向迷信。這樣的修學才能得阿耨菩提。

『阿耨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也是經上所講一切善法的絕對標準。幫助眾生覺悟,要正覺,不是邪覺。決定是離相,明心見性的這個方向、道理就是「正覺」。世間法里也有覺,世間的科學家、哲學家,對於宇宙人生也有相當的覺悟,但是他們未能破無明,未能見本性。這種覺不能算是正覺。世間一些宗教家對於宇宙人生,也有相當程度的覺悟,但是不能超出三界十法界。印度的宗教比一般宗教高明,他們修證可以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依舊出不了三界,這也不能算是正覺。正覺唯獨佛法中有。換言之,一定要離四相,才得到正覺,在佛門稱為「阿羅漢、辟支佛」;再向上提升稱為正等正覺。

佛法確實是「正」字招牌,正覺,正等正覺,沒有離開「正」,正而不邪。「等」是等於佛,還未成佛;也是平等的意思。「平等覺」是法身菩薩所證的。換言之,見了性,性是平等的,所以見性的菩薩稱為「正等正覺」。從圓教初住至等覺菩薩,都稱為正等正覺。見性之後與一切眾生接觸,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沒有見性的人用妄心,不會用真心。妄心就是意識心、生滅心,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用的是妄想心、生滅心。見性之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用的心與如來果地上的真誠心一樣,用真心。真心是永遠不變,清凈、平等的,

真心決沒有分別、執著,所以稱作平等心,真的達到清凈平等。用這個心,即稱之為正等正覺。

正等正覺達到究竟圓滿,就稱為「無上」。如來果地上所證的,一般也稱為「圓覺」,圓滿的正覺。我們對他用很尊敬的稱號,「大覺」─圓滿大覺,此即如來果地上所證的。是不是真的得到?如果真的有「得」的念頭,則還有「我相」。「我得,你沒得」,我相、人相,四相具足,確實沒得。這是佛不得已,而方便說法,假設有個得,其實沒有得。「得而無得,無得而得」,說有得就錯了,說無得也錯了。因為究竟圓滿的大覺,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本來沒有的,現在得到了才是得。佛說一切法,都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只是現在迷了自性,智慧德能不能現前。佛教我們斷除一切妄想雜念,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地立即恢復清凈。清凈心中,智慧德能又現前,似乎得到,其實是本有的。所以,大乘經上常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真的得無所得,此即是入不二法門。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本經『實相般若』。這一樁事佛說了許多名詞,用意皆是教我們不要執著佛教的名詞術語。實相般若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性清凈心。『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是從事相講的,般若是從體上講的;事相也可以從作用上講。有體當然有用。「自受用」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迷,「他受用」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無論自受用、他受用,都稱為『觀照般若』。若不能離相修善,縱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七集)-凈空老法師
凈空法師:這世間有許許多多人不知成佛是怎麼回事
凈空法師: 古代文藝是教育 現在的是殺盜淫妄
卡薩活佛批判凈空邪說 2

TAG:金剛經 | 凈空法師 | 法師 | 金剛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