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戒和尚開示錄
06-08
得戒和尚開示錄 妙蓮法師講述目錄緣起壹、靈岩話家風貳、生活即是道參、念佛守戒規肆、開示正慧門伍、利生菩薩行緣起編者本寺開山主——上妙下蓮老和尚,悲願弘深,為振興佛教、培育僧眾,辛勤創建叢林、常轉大法輪、弘化五大洲。度生不遺餘力的老和尚曾言:『只要有口氣在,仍要為大家效勞。"其不舍眾生、為法忘軀之慈悲願力,令人讚歎!又其所開示之妙法,啟迪人心、導歸覺路,廣受好評,信眾弟子莫不奉為聖典。尤以平日對住眾之訓導,向不對外流通,雖屬自家常話,卻不假人情、喝醒迷昧、放發道心,最顯和尚一片興叢林道場、作育僧才之殷切苦心。今欣逢開山十周年誌慶,傳授萬佛三壇大戒會;值此僧眾雲集之際,感於佛教之興衰,實全體僧眾有責。乃特將和尚平日教誨常住弟子之珍貴開示,選輯成冊,與新戒結緣,令先睹為快。冀能廣利十方僧眾,擯除小家成見,共為自修利他、住持正法、興盛佛教、廣度眾生而努力。是所至禱。壹、靈岩話家風住山三十年大家住靈岩山想要有成就,起碼要在山上住個二、三十年。如果能住個四、五十年,把性命交給龍天,把骨頭交給常住,與常住共生存,那有道業不成的?在山上住二、三十年,就可到各處參訪或弘揚佛法。在山上三十年內都要服從,聽老和尚的話,這期間未到,無故下山,那我不承認你是靈岩山的人;你也不要說你是靈岩山寺的出家人,因為你不安份。否則人家知道你是靈岩山寺下來的,卻一點修持、見諦也沒有,那就敗壞靈岩山寺的形象了。所以我常告訴諸位,不要急!欲速則不達!就算你有智慧、有福報,可是時間沒有到,急不來的!時間未到,縱然你是一顆果樹,也還是嫩,禁不起大風吹;要成為結實累累的大果樹,不但要禁得起大風,還要禁得起大颱風。這樣你將來利生、增加自己的福慧才有把握!現在的人都是速成的觀念,你們難免染上了這些世法的習氣,一時難能接受古祖的規則,守如來之戒又是更加難。其實,難也要學道,你學道才有成就;不學道,一切的希望都是空中樓閣,要當心!就像我們造寶塔、造大殿、建道場,如果基礎不打好,不要說造大殿、寶塔,連個小茅蓬你都造不好!這確確實實是如此。有善根、智慧的人當然會奉行、接受;善根福德因緣差一點的人就會想:『我那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接受你的磨鍊?"能接受磨鍊,你將來就是佛法的一個大器材;不能接受磨鍊,那人各有志,也不能勉強,按牛頭吃水也是按不下去的啊!我時常鼓勵大家,好好地歇下心來!常住上有機緣給你學習、有事實給你看,使你多見、多聞,將來就能應付一切。大家只要身心在道場,道場有的是學習的地方,好好歇下身心來學習,道業沒有不成就的!決定能成就!其實不要說你將來要再另興建道場,現前靈岩山寺這道場就等候著諸位來發心。未來有重擔子在你們肩上,這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臨時要用,你就會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了!住在這兒,身心不安靜,在福中不知福,不要說住二十年,就算住個百年也沒用,還是苦惱。所以大家要常常地正思惟,正思惟就能得到正智慧,有正智慧就能行正行而得解脫;自己解脫,利人有份,而擔負如來家業這一切也都在其中了!我也時常告訴諸位!我們不識人不要緊,但一定要認識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有何能。你想高嗎?想向上嗎?想高、想向上那是當然的、是本份,佛陀還希望你成佛啊!但你要先按部就班、一步步地走,千萬不要越了軌道。在山上等道業有成、凈土法門認清了,你自利有把握腳跟站穩了,到時候為了利他、度眾生,你就可以各處參訪,什麼都可以去學。法法都要通,一法不通即為一法所縛;法法通了,看眾生應以何法度脫就說何法,度眾生也任運自在了。度眾生就是要多方面學習,但要先專。此時住在本山的時候,你要先學凈土法門—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只有一部凈土五經。你要是天資好,凈土法門認清了,而後可研究般若、楞嚴、法華、華嚴、涅槃等。大乘佛法講,世間一切法與佛法真如實相皆不相違背,但你不可單看這一點就想行世間法。要先問自己:是否有這大乘根性?大乘佛法講貪嗔痴性即是戒定慧性,你能否做得到?現在貪嗔痴在你是生死根,要有戒定慧才能解脫。自己是什麼根性要認清,否則美食反致病啊!你果真是大乘根性,定力有了、智慧無礙了,就能出污泥而不染,什麼地方都可去,舞廳、賭場等一切不清凈的地方都要去。為什麼?為了度眾生;像地藏菩薩為了度生下地獄去,因為那裡的眾生最苦,最急需度脫。沒有那種根性,自己要小心!不要度不了人,反被人牽走了。住海眾道場修道能成就,一切要靠因緣。曾有位尊者問佛陀:『世尊!自己精進發道心,不靠善知識、善友、道場,道業能成就嗎?"佛陀斬釘截鐵地回答:『發心是因,發心能否得到所求、所希望的要靠眾緣;你雖發心,若離了善知識、善友、道場之緣,怎麼能成就道業?"大家都知道,一棵樹苗將它種在沙石、沒水、沒陽光之地,這樹能長大嗎?縱使能長大,枝幹也很細弱,不會開花結果;即使開花結果,枝幹也頂不住。要想開花結果,枝幹決定要堅強,所以要將樹苗栽在有陽光、肥土的地方。我們修道也是一樣,要住在道場,道果才會成就。也不知你們那一世種了善因緣,現在能遇到靈岩山寺這座道場!如果你不認為這是個道場,那就不必說;要是認定這裡是道場,那任憑怎樣辛苦、怎麼感覺不好都要忍受,因為這裡有善知識、善友共修。古德有言:當參學的,看那個道場有道可參,縱使吃不好、睡不好,死也要死在那裡;那地方沒有道,縱使吃、睡皆好,最好快跑開。現代參學的人剛好相反,有道的道場住不住,覺得太辛苦;總想去沒規則的小廟住,出入不用告假、想來就來,想怎樣就怎樣,多自由啊!唉!這就等於猴子沒上煉、馬沒套上韁繩一樣,怎麼不會偷吃人家的果子、稻苗?住在道場怎麼會苦?應該快樂自在。到沒道的地方認為快樂,這是業障重、無智慧!學佛要覺悟,無始劫來苦沒受夠嗎?要出苦就要吃苦,否則輪迴六道何時了呀?住在道場,不依規則、不依善知識教導;道場規則受不了,人家指點還嫌啰嗦。人間聖人—堯、舜,聽到人家告訴他們缺點就向人感謝;孔老夫子有人講他不對也向人行禮。自己懈怠,有人管束要感恩啊!在這裡想懈怠不可能,到不修的地方想精進也難做到。要拿智慧來想一想!中晚年出家佛教寺院是大家庭,並不是某人有本事就有用,某人沒本事就沒有用,其實都有用!一根草都會頂一滴露水珠子,每一個人都有用!就算你是垃圾,垃圾也可以做肥料;想開好花、結好果,還是少不了肥料。你發心就有用,你不發心真的就沒用。希望大家要發大心,勉勵自己。你想知道自己將來有沒有用,就看看現在住靈岩山寺有沒有用?住靈岩山寺每個人都有用、每個人都需要,只是分工合作,站的崗位不同。靈岩山寺並非只需要老和尚;老和尚要是沒有你們,光是老和尚一個人有什麼用?大家合在一起才有用,分開就沒用,都是因緣和合生法嘛!以前在大陸,有些人中、晚年才出家,一個字都不識,就是修苦行拜佛,經過一、二十年後也可能開悟,並不一定要學教才能夠說法喔!修苦行開悟的,說起法來比學教的法師還要好!佛法確實是不可思議!經教學得好的人,如果行為不好,反而到處沒人要、到處討人嫌。大家想一想!要怎樣好好做一位僧寶啊!有些人雖已上了中年,但他手腦靈敏、聲音好,那就可以學學法器、經教;要是善根不深厚、無福慧,如此愚鈍學不來啊!這樣即使是青年也可說是老年、衰敗之年;就像愚蠢的學生,即使有博士爸爸,也沒有辦法教導。如果你中、晚年才出家,學經教、打犍槌不行,可是你有世間的技能、經驗,亦可用這個世間智來奉獻常住,助大家道業精進、培自福慧;別人的福慧是因你協助而有,你也就有福慧了。能這樣培福慧,並把一切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和青年、童真出家一樣好。世間工人以工報國、書生以文報國、農夫以耕報國;我們出家人老老實實地站在個人的崗位上,以度生來報國,將你的本能奉獻三寶、弘化世界。佛法是大家庭,大慈悲,只要你存好心到佛家來,都有你應得的善果。將來若有因緣、能力,也可以下山創建道場、度眾生;若不想下山,那就留在靈岩山寺安享老年。世間有養老院;你們現在雖是青年,再過四、五十年也老了,還跟著上殿、過堂嗎?沒精神了!所以我們也要有安老院、如意寮,到年老時就住在安老院好好地念佛拜佛,等待往生。要建安老院、如意寮就決定要有地,那就要求觀世音菩薩,有護法協助捐地,這都要一步一步的辦妥。不要擔憂、不要急!大家先好好用功,用功你就快樂,到時候就有安老院安住念佛,等阿彌陀佛來接引!萬事皆圓滿了。不造骨灰塔出家人要接受供養,才能令信眾得福報,不能說:『我沒有修行,我要自己謀生活。"這個不合乎佛法的教義。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生存之道,佛制不能外謀生活。現在有些寺廟,靠收人家骨灰、為死人念經來維持生活;其實我們出家人,應該依著佛戒修行,接受人家供養才對。過去大陸的出家人是怎樣生活呢?當時每個道場都有它的田地收租,有的大寺院像天寧寺,收一年的租就能吃五年;自從抗戰以後,收五年租能不能保住一年的生活都還有問題。大陸靈岩山寺收一年租,僅能保住半年生活。那另半年生活怎麼辦?完全靠各地的信徒到山上打佛七,一方面超度他們的先人立個牌位;靈岩山寺半年的糧食,就靠外面的信眾來打齋供僧以助道業成就。其他等而下之的地方是趕經懺,最可憐的並不是幫死人念經,而是寺里特定空房給人家停棺材、放骨灰、安牌位。這樣做合不合乎佛法呢?勉勉強強能合乎,實實在在還不如出外托缽好;不過托缽之法在漢土不行,因為內地氣候不適,且人間還未普遍信仰,很難這樣做。我們台灣靈岩山寺絕對不能起骨灰塔收人家的骨灰。六、七年前,就有人給我一筆錢要造個骨灰塔,他家先人的骨灰要送來;我想了好久,不能這樣做,所以決定叫他把錢拿回去。我們靈岩山寺現在不做,將來也不要做。我常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世俗人愛財有個道理;我們出家人愛財,也要有個道理,不要搞那些害後人的事。如果迷昧地想:『停一個骨灰盒好幾萬,放在那地方不過佔個一、兩尺。"那樣賺錢沒有道理喔!我們靈岩山寺的子子孫孫不要那樣做。現前的靈岩山寺,即使想造骨灰塔也沒地方,將來其他各地靈岩道場,即使地方很大也不可以造,永遠都不可以。為什麼呢?那樣做是害了後人啊!如果老和尚現在起塔收人家的骨灰,將來這塔終究會倒壞的;到一殘敗倒崩時,誰有錢來重修?最後骨灰跟亂土混在一起,豈不就變成野地孤墳了?佛法是度靈魂超升,不是度骨灰呀?那靈岩山寺本身要不要建納骨塔呢?當然要!大陸各古寺都有塔院,那是專為其本寺之用的。你們靈魂將來生西方,骨灰還是要有地方安置。在那裡起塔呢?我希望在後山後面低凹下去的地方。過去在大陸有沒有納骨塔呢?有,但不像台灣起高高的,好像佛塔一樣,在那裡頭放骨灰;這是萬不可以的!骨灰只能放在下面低層,不能放得那麼高。或許有人會問:『老和尚!你將來如果往生了,骨灰要怎樣處理呢?"這件事我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發了一個願—我往生後,就把骨灰磨成碎末跟麵粉和一起,送到海中跟海里的眾生結緣。如果死後還放個骨灰在塔里,實在不必要,我絕對不要!請後人原諒可也。死了還要佔個地方幹什麼?生前本來就無我,死後又何必佔用一地?別人起塔種種用途,那是各人的心理自由,自有各人的理由,我們決不可說別人的不好;見仁見智各有大道理,不可以個別偏心說人的是非!佛永在心中大家能住在靈岩山寺,過出家人的生活,當然這是你們的福德因緣好;但凡夫的懈怠心容易生喔!所謂『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時間一久自然就懈怠了,這樣子不可以的!千萬不要在福中不知福,在福中不知福就是折福。你們不長進、根器次一等的人,要好好當心以免墮落;要知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我們應該要改變這個觀念,『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愈久,佛常在心。"不是愈久佛就跑到天邊去了,那怎麼說得過去呢?應該愈久愈堅信篤實、道業不退才對啊!大家要跟精進人學,不可跟魔子孫學呀!尤其住在靈岩山寺的各位師父,不但將來,就是現在,都是在住持佛法、紹隆佛種;未來佛法要靠你們來發揚光大,世間一切的苦難眾生要靠你們來度脫。千萬不要懈怠!受了十方信施,懈怠不得的!修行雖苦,勤勞一時,卻千萬年後永久自在安樂呢!若怕一時之苦,將永遠不得解脫,那才真苦啊!你們應當受持『佛永在心中"!心中有佛在,心佛之光普照,則智慧通達,作福無礙;福慧無礙,佛道必成就。但這一切都要依從正見正行。驗善根深淺老和尚有事要出去幾天,當然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或許有人會想:『老和尚不在山上最好!我們可以方便、自由一點,也沒有人會對我們啰嗦了。正好!"就像小學生一樣,聽說老師出去了不能來上課,他們也是高興得拍手,最好能多幾天不要回來,好玩個痛快。但也有人會覺得很可惜,老和尚不在山上,少聽了幾天的開示。說遠一點,像我們釋迦世尊臨涅槃時,眾天人、諸大弟子等,那種『嚎哭悲痛動山嶽,流淚涌如大海洋",真是哭得昏天暗地,日月無光。尤其阿難是哭得昏倒,把他喚醒,醒了又哭,哭了又昏,好像天塌了一樣那麼痛苦。可是也有一些惡性比丘,聽到釋迦世尊涅槃了,反倒高興得拍手哈哈大笑說:『這老頭子死了正好!他在世,我們這事不能做,那事也不能做,一做動輒犯戒。現在這老頭死了,可沒人管了!"有人聽到這話,真是椎心刺骨,這那裡是佛子?簡直是魔子啊!再說大家住在靈岩山寺,一起共修、過堂;你不要感覺到好苦喔!好不自由啊!那完全是你的凡情、凡心在作祟。你覺得待在小茅蓬快樂自由嗎?其實,你住在小茅蓬所謂的自由是什麼?無非是能自由地懈怠、自由地空過、自由地造罪障!到了這裡當然不可隨凡情自由。你要是把凡情化為聖智,就會覺得這裡沒有修道的障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啦!但是有人偏要以苦為樂,以樂為苦;這就是顛倒眾生!業力甚大,能障聖道啊!你們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智慧福德?或者還是凡情?這樣反省,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了。我講這些事,主要是說明各人的性情、業障都不同;有無善根,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各位要好好反省,發大慚愧心,好好地警惕!不可隨惡性自由游到苦海去了。是福不是苦來到靈岩山寺,仗著三寶的功德,衣食住無缺,不會令你操心,還有什麼不如意的事?還有什麼苦?幾十年前大陸叢林那種生活,早上吃粥時,那裡有新鮮的菜可吃?只有半小碟鹼臭菜;逢初一、十五,能有一小碟黃豆吃,就已經很高興了。像你們早上吃的這碗羅漢菜,是中午才有一半。你們現在好福報,比佛陀在雪山修道的福報不知大多少!要利用這個福報,好好修道!不要耽擱了!說到苦,老和尚初來台灣三年找地的辛苦,約略告訴諸位。我不是在大家面前誇功,而是要諸位知道自己是多麼享福,卻還以為是在受苦呢!那時找地要到四處看看,就在信徒家掛單。早上是吃了,可是中飯呢?找完地跑回去時,人家已經吃過了,怎麼好意思叫人家再煮?只好假說已吃了,只好多喝兩碗水,就讓肚子餓!晚上當然是持午。常常如此餓肚子,二、三年後身子不強了,有一次去醫院檢查貧血,醫生說只有四十度,隨時就會昏倒。為什麼?三年中經常只有吃早飯,中午就沒得吃了。即使有錢也捨不得買東西吃,甚至有錢在路上也買不到吃的。你們現在認為這樣不好吃、那樣不好吃,是否想到有人沒得吃啊!以前台中清涼寺的煮雲老法師,也是四處找地建道場,最後終於找到了,就很興奮地打電話告訴我:『妙蓮法師!妙蓮法師!我已經找到地了,這地好得天上無,地下有。"他非常快樂。我回答他:『我找了三年還未找到地呢!"他說:『三年算什麼?我已經找了三十多年了!..."說這些舊事讓你們知道,才能體會『事非經過不知難",希望大家享福知足,知前人做事之難啊!做事要做得開心才有福慧,不要老是小勞動就生煩惱。來到這兒工作就嫌辛苦。有人還想:『我們這樣忙還要上殿,好辛苦!"要知道!這不是在為老和尚忙、為老和尚上殿,是為你們自己的功課而忙、為你們自己上殿。『既然是為我們自己,老和尚就不要管我們好了!"我若不管,你將來就會說:『老和尚以前不管我們,令我們懈怠沒福慧,很苦!"所以你們要知道!現在雖是苦,將來會感謝老和尚的;等生到西方高增蓮品,你們就會說:『老和尚帶我們來這兒,真好!"諸位身在福中,好好發歡喜心,像彌勒菩薩一樣,笑口常開!心寬體胖!第二十一難彌陀慈父有四十八大願,我有四十九大願;釋迦世尊說:人有二十難,到我卻變成有二十一個難了。老和尚感到最難的是什麼?唉!建立道場固然是難,你想想!我們現前能成就一座靈岩山寺,是費了多少時日?買地、創建期間,那何止流汗、流淚?流血啊!身上不但破皮,也有折骨的時候;到現在我身行動還不良,傷骨未復原啊!總算仗佛陀慈光加被、十方信眾輔助,現前能有這座道場,感謝三寶及諸護法,稍慰苦難之心!然而這個難還不算難中之難。我最感覺難的就是:諸位住在山上,怎樣才能滿你們的意、給你們達到歡喜?這我就感到很難、很難了。大家有沒有滿意?當然有滿意的,還有多數不滿意的喔!我總想滿你們的意啊!怎樣才能使你們滿意?這我就要請求、仰求、惟願諸位合作了!不合作,告訴你!我不能滿你意,佛陀也沒辦法滿你意,你自己也沒辦法滿你意。我說得清清楚楚的,一定要你同老和尚合作、守規矩,同佛陀合作、守戒律。你們知道我的苦心、知道我如何引導你們,但你們要跟著走、跟著跑!跟著走、跟著跑,就要守交通規則,住在那裡就要守那裡的法,進國要問禁,入鄉要問俗。住在山中,你就要喝山水;住在海邊,你就要喝海水。諸位!誰不想快樂?佛陀就是為了使我們快樂—得究竟樂而出現於世。誰不怕苦?佛陀就是要解除我們的苦,使我們徹底地解脫。如來有沒有妙法?妙法具足圓滿,但是你能否得到?還是一句話歸宗—你能不能與佛陀合作?還有:『切莫信汝意"!你想滿意,只有一個條件—服從、聽話就對了。這點你一定要委屈做到。做到了,還要等下一世才快樂嗎?當下奉行,現在你就滿意了。你若依著自己的凡心妄想,告訴你!滿意只有增加你的痛苦,使你不滿意倒還好啊!你看老和尚說這話好妙啊!話中有無量的智慧在裡頭!要是滿了你的凡夫情意,你就苦了,苦得永遠不能出頭!你能依從常住的規則、嚴守如來的凈戒,還怕不能此生得解脫嗎?你看!多麼容易!聽話就容易,不聽話你就受苦死喔!無始以來我們這種自信,使我們受盡了苦,難道沒受夠?現在要轉妄想回歸到佛陀的正念;這樣想,一切滿意就不難了!不但不難,還轉難為易;你安樂、我安樂,諸佛都安樂。如果你想使佛陀歡喜、使老和尚不要再苦,停止你的妄想就好了。這點要求你們喔!大家能做到,那就海眾安和、同生西方。你們可以做到嗎?諸位!回答我一聲,能做到嗎?(眾答:能做到!)大願造佛國阿彌陀佛的國土在諸佛國土中,最超勝、最極樂。阿彌陀佛是怎樣造的呢?於無量劫前,世自在王如來現二百一十億佛剎給他選擇。從這二百一十億的佛剎國土中,思惟五劫,取其精華濃縮起來,然後才造成這極樂世界。現在靈岩山寺的建築,那是老和尚從大陸各處所看過的大叢林中,擷取其精華而成的。我在大陸看很多,九歲出家,二十八歲才到香港,在大陸一看就是二十年。現在你們看看大殿!這種建築台灣沒有吧?台灣沒有喔!等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再看看阿彌陀佛的國土到底怎樣殊勝?將來我分身十方世界,再造一個比阿彌陀佛還要好的國土!有願就有大行,有大行就能成大業國土。大家是不是認為老和尚妄想?人本來就要發向上精進的心,後後勝於前前嘛!就像兒子要有本事勝過父親的道德,徒弟要比師父慈悲。世間人都怕人家高過他,可是他的兒女高過他,那是最喜歡了;我們眾生要是發菩提心超過佛陀,那佛陀多麼歡喜!你們也都要這樣發願才對啊!在靈岩山寺看那裡不如意、不滿意,就發一個願:將來創建道場要比靈岩山寺更好。這個『將來"是積極的需要做!現在世界人口越來越多,要多少出家師父才能攝受他們!老和尚要在台灣度兩百萬出家人;沒有兩百萬的出家師父,怎麼帶動台灣兩千餘萬人口?而且還要化度大陸,大陸有十億多人口,乃至世界五大洲有五十多億人呢!你們不要以為這是妄想,就算是妄想也合乎佛陀的思想。等事情成了就不是妄想,一切事情初始不都是先想的嗎?造因緣嘛!發大心才能夠起大行,沒有大心、沒有大願怎麼起大行?沒有願就算有因緣,你也放棄了,不知道要利用。發了大願、起大行,你就會找因緣了。因緣是你找的、集聚的,不是自然的,一切都要創造!報答世尊恩此刻我們身在大雄寶殿內,我不知道各位心中是如何的感想,本人是無量無邊的感想,感謝釋迦世尊舍常寂光寂靜之樂,來此娑婆世界;這一次已經是第八千返了。想想看!如果本師釋迦世尊不來這個世界度眾生,我們現在會在那裡?沒有釋迦世尊這個因緣,我們今天能有這個殿堂、能在這邊集眾稱念本師釋迦聖號嗎?不可能喔!要知道,我們現在是仗本師釋迦世尊的大慈大悲、大光明藏。你看!我們現在是不是在大光明藏中?在世尊大慈悲海中?四圍壁上都是萬佛、燈海,還有蓮花燈。哇!大家眼睛要看看、耳朵要聽聽、心中要想想!想一想:『我們要如何地用功,才能報答本師釋迦世尊之恩德!要如何地聽話—斷惡修善,才能究竟回歸到佛陀的大慈海中啊!"大家最低限度,此刻應該有如是稀有難遭遇之想,要有一個報恩之情。不可否認的,現前我們心中也有無量的慚愧,就不知往昔之中,為何這樣地不聽話、不守規則,到現在還在當苦惱的凡夫!但我們的本質畢竟與佛平等喔!現在能有靈岩山寺這個清凈的境界,也是我們有善根,只是福德因緣還不夠;雖然不夠,畢竟是有善根福德因緣,才能承三寶慈光的加被,有這個善緣在這輝煌的殿堂用功。大家要如何地發心、奮鬥,如何地勉勵奉行,以不負佛陀的大慈希望!靈岩山寺一天一天地在成長,大家也要一天一天地進步。要進步,希望諸位服從。服從什麼?服從佛陀的戒、服從常住的規則。這樣才能造出佛像,那就同大殿的這尊釋迦世尊一樣喔!這不但要有好模子,更是要受得起磨鍊,磨鍊才發光,有光則能普照天下全世界。諸位身在靈岩山寺,這就等於一塊木頭送入刻佛廠,當然要經過千斧萬鑿地刻,才能成為一尊佛像。現前的釋迦世尊是銅佛像,是要經過如何地火燒鐵打、千錘百鍊,才能成為一尊巍巍不動、三界導師的佛像啊!如果你把凡夫的習氣帶到這邊來,那不但不能增加佛陀的光明,還帶給佛教不好的效果。諸位!要想成佛道,一切都要好好努力精進,向好的方面學。努力雖然有點苦,總比懈怠墮落好得多。一個是長進,一個是墮落,這怎麼能夠比?沒辦法相比的!如果不努力,我們對不起現前這個環境、萬盞的燈火照射我們用功。身入這個大殿,道業不成就,你愧對十方施主!更慚愧的是令父母失望!苦口是良藥『要想千人頭上坐,必先萬人腳下行",上山初出家的師父都要發心先修苦行!不好好修福德,那裡有善因緣?小姐、少爺們出家,若還存著凡夫習氣—在家那些習氣不甩得乾乾淨淨的,想出家就能得到功德、了生死,無因那有果?出家乃是大丈夫事,少爺、小姐性情不夠格啊!六祖惠能大師有謂:『苦口良藥,逆耳忠言",就是世間俗語所說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不吃苦藥怎能愈病?不吃苦又怎能解脫生死?我這個老和尚偏偏都不會說好聽的話,都是罵人的多。說真真實實的話,聽起來是不好聽,若能照著行,你就能得福德智慧;不照那樣行,那就空過光陰、慢性自殺!誰之過耶?講好聽的話容易,裡面多下一點糖就好了嘛!小孩子喜歡吃糖,可是糖吃多就壞了牙齒、損害健康!初發心的出家師父們!你們粗重的煩惱習氣,就像得嚴重的糖尿病,我要是再加點糖給你們吃,那是病上加病。要加點苦藥,是希望把你們的糖尿病去掉,消你們的罪障、增你們的智慧,在山上住得快快樂樂、自自在在的!誓做獅子兒我們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選上等、精良、美好的人才;要是有下等的摻雜在裡頭,那量多有什麼用?量多而質不精,整個佛家都會被帶壞了。國家強不強盛,就看國民如何;我們佛家強不強盛,完全看佛弟子的表現如何!大家千萬不要讓天人師、法輪王因你而受累。佛陀說法獅子吼,我們應做獅子兒,千萬不要做佛法的罪人—獅子身中蟲。就像造大殿的器材,不是好材料不能負重、禁不起考驗的;那是濫竽充數,沒有用!住在靈岩山寺,都要跟老和尚同生西方,不要不守規則、犯了戒;上了靈岩大慈航,到時還生不了西方,那太冤枉了!苦海萬丈深,大意不得,小心安坐大慈航。有的人有才華,但稍微遇到一點障礙,勇氣就拿不出來,事情等著看它壞,這樣那能有福有慧?你們有智慧、有抱負、有勇氣的人!好好貢獻自己,做個獅子兒!我們道場就是希望大家合力起來護持。貳、生活即是道擔水的啟示大家住在靈岩山寺,都是來向老和尚學。那你們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這種種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礎;沒有古人的風骨嚴格,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環境帶你們、不會有創道場這一切的一切,乃至到利益未來。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擺在你們眼前,看你們怎麼樣來真誠地學習,以利後代萬世。說到這兒,我自自然然想到幾十年前住在鄉下的往事,那時的用水,那裡有水龍頭一開水就來呢?總要跑個一、二里或三、五里的路來擔水。所以我初到台灣看人在擔水,好像很沒用的樣子,因為擔水用的水桶只是外省用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而已;可說都是小孩擔水的小桶耳。我初擔水時不過才十一、二歲,大人一次能擔兩大桶的水,我也擔滿了兩桶;那時一擔就是兩個桶子。人家看到我整桶的水,就說:『噯!你怎麼擔一桶呢?半桶就好了!"但我如果只擔兩個半桶就覺得很醜,所以就不擔半桶,一定要擔滿兩桶水。哇!頂起來時東倒西歪的,一走就倒了,力量還不夠大嘛!可是心就是那麼堅強啊!覺得擔半桶水好醜啊!就這麼煉鍛、煉鍛,十三、四歲時,我擔水就同大人一樣了。就是要這樣努力嘛!有這一種毅力、精神,那你就有力量。希望大家也要如此奮鬥、發奮!常住上的這些事情,一切都要把它做好,你做好就多拿一分功德錢喔!佛法講平等,但平等之中也要有個公道。怎麼公道?就是平等之中,不同的義務有不同的價值存在。拿苦力來說吧!苦力甲一次能擔一百斤,苦力乙只能擔三、四十斤;如果憑擔的份量、效率來分價錢,甲做一天工,乙也是做一天工,甲一天能拿一千塊錢,乙做一天工只能拿三、四百塊錢。乙說:『這很不平等啊!他來做一天工,我來也做一天工,他做得輕輕鬆鬆的,我還做得這麼辛苦、努力,怎麼我所得的價錢這樣少呢?"其實這才是因果分明、賞罰分明!是真正的公道、公平喔!我們修行也是這樣。為什麼生西方還分三輩九品?三輩九品的上上品並沒有禁止你去,也不是你只有生在下下品的份;你生在下下品,是因為功行不如人家、戒定慧三學不如人家。那怎麼爭?這沒辦法爭、爭不到平等的。世間往往有一種苦惱人:『哦!怎麼待遇不平等?"待遇不平等?但你在義務上、工作上、效率上、做事努力上、修持用功上,等不等呢?你要平等,就要在自己身心力上來爭取:『他能擔一百斤,我怎麼不能擔一百斤?"就是拚命也要擔一百斤,努力嘛!恭禧大家能精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喔!我們道業不精進,煩惱便降伏不了。你想自在、快樂嗎?那就要精進,千萬不要懈怠!你看彌陀經上的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度一切眾生精進不退、自修利他永不疲倦。祝福諸位努力、道業成就,這樣我們往生就生上品。祝福諸位生西方,同生上品!飲食有學問大家都吃過飯了,吃飯有沒有學問呢?當然有學問,處處都有學問!凡是一法做得好,你人生就快樂;做得不好,你就苦惱。世間上吃飯的學問是什麼呢?所謂『未飽先止,待飢方食",肚子還沒消化、不餓的時候,不需要吃嘛!你卻還要吃,那胃的工作負荷太多了。我們人工作要休息,胃也要休息休息;胃的工作還沒有完的時候,你不要又加個工作給它做,『待飢方食",等餓了再吃。那吃的時候要怎樣呢?『未飽先止",你不要吃得太飽。俗語說:『若要身體好,吃飯不可飽",夠了就好,多餘的你吃下去,胃的力量不夠消化;不消化就吸收不到營養,多餘的還是從大便排掉,那就糟蹋天物了。我們出家人用的碗叫缽,缽又名應量器;現在雖然用碗,也不要忘了它是應量器。『應量"的意思就是你飯量多大就吃多少,不要吃太多或太少。太少了,於身體有損;貪多了,還沒餓就吃,這不合乎健康之道。吃東西不能貪,有四句話要記住:『好食不貪多,次味不少吃;但取夠營養,自致壽命長。"我們為什麼要吃?為了滋養身體。好吃的要吃,不好吃的也要吃;除非是有病,有些東西忌諱吃。否則不要合口味的就拚命吃,不合口味的就死不吃。營養太多了也沒用,少吃了,某一方面的營養又差了。挑食的人,身體都不會健康的。這裡順便講個故事給大家聽聽!從前古老的人有養媳婦,所謂『養媳婦",是女孩子在三、兩歲,三、五個月,或者十歲、八歲時,就被他父母送給另外一家人。另外一家人為什麼要收她、養她呢?預備將來長大了,同他的兒子結婚,不是到結婚才娶來,這叫做養媳婦。在從前這個媳婦好苦喔!怎麼苦呢?有苦工給她做,沒好的給她吃!沒得吃不就餓死了?當然也是有得吃,否則沒得吃怎麼叫她工作?不過她吃的都是次等食。她的養公公、養婆婆吃剩了,她才有得吃;不剩下來,她幾乎就挨餓。比方粥,她的公公、婆婆吃濃厚的米粥,剩的水—粥水才給她吃;菜,菜葉公婆吃,留那些湯湯水水的給她吃。就這樣刻薄她!這養媳婦不是沒有父母,而是家裡貧窮才送給人家養。雖然女兒送出去,父母畢竟還是掛心。去看看他的女兒吃什麼?就是湯湯水水,一點米、一點菜都吃不到,就怪養父母怎麼這樣刻薄她的女兒。說是受刻薄,可是這個小養女卻是白白胖胖的喔!身體既好,面孔又紅。生母說這個公婆待養媳婦刻薄,但身體沒有受刻薄的樣子嘛!受刻薄應該瘦弱啦、有病啦...什麼的,怎麼這個小養女長得這樣好呢?道理在那裡?大家聽到這個地方應該會開悟吧?為什麼小養女就是吃湯湯水水,還長得白白胖胖、臉色紅潤?公公婆婆盡吃好的,反而身體不好?(有人答:因為粥米和飯菜在煮的時候,營養都流在湯水中,所以喝湯水比較有營養。)那以後你們在齋堂吃飯,不要只吃那些飯菜,湯水就不吃;把湯水喝了,免得行堂多辛苦。老和尚介紹你們多喝湯粥,沒有錯的吧?世間還說:『爽口食多易生病",東西好吃就多吃,吃多就生病了。古醫書上,乃至我們佛法都是講到:『病從口入"。佛陀時代,一位比丘生病,找不到醫生診治,佛陀叫目連尊者上天去找耆婆為弟子治病。耆婆是個神醫,升天后為天上五欲之樂所迷。目連尊者找到他時,他正忙著乘車遊樂,尊者迎頭就撞上他。他是皈依尊者的,所以就叫了一聲:『哦!師父!"可是車子又開走了。尊者用神通把他的車子止住了:『世尊要你下去為比丘看病。"『用不著看!比丘以減食為湯藥就好了!"說完又匆匆走了,活像趕娛樂場,心急就如野馬奔跑似的。提到有病以減食為湯藥,想想四、五十年前在家鄉,四、五十華里以內都沒有一個醫生。難道人都沒有病嗎?有病餓個三、五天就好了,那還要看病呢?不但我們家鄉是這樣,我想台灣四、五十年前大概也是差不多吧!現在人動不動就趕快看病,實在太嬌了。嬌生慣養的不行喔!所以飲食還是要調理得好,少病少惱,這樣於道業精進是一個很好的助緣。過去一般人都認為男人吃飯應該較快,有句話說:『男人吃飯如虎";但是吃得特別快,那倒也不必。應該把飯多嚼幾下,細嚼能幫助胃的消化,這樣胃的吸收才好。如果平時吃兩碗飯速度又快的人,你能細嚼,那吃一碗半就夠營養了。與其把整口飯吞下去,胃消化不良,又吸收不到營養,那不如細嚼慢咽來得好。我們修行時飲食更要調和,佛法根本教典上說,最好是日中一食。我們早上還要食,因為中國的出家人不像泰國、緬甸的出家人,工作不同,這也是一種方便啦!至於晚上這頓本來是不可以吃的!不過現在山上好多工作都是自己做,初發心來山不久的人,一時叫他持午還接受不了。平時晚餐吃習慣了嘛!不像童年出家,習慣持午了,就算去出坡,晚上不吃也不覺得餓。凡夫習氣,晚上到了時候自然就想吃,是不是餓了而想吃?養份不夠需要添補呢?不是!就是習慣,時候到了就想吃。這也是貪口欲!晚餐一吃,對修觀、修定、念佛都有妨礙。不要怕餓了苦,脹著那才苦呢!也不要吃雜食,一天兩頓飯就夠了;否則正餐就吃不下,下個吃飯時間沒到又餓了,這樣生活不正常嘛!什麼事都是習慣、煉鍛就好了。自己生活要正常,心無欲,身才會健康;心一天到晚亂想,身體怎麼會好?好像點了一盞燈,你不添油,燈心就耗盡了。修行在修什麼?就是要把生活起居、行住坐卧這些威儀學好。凡事都講緣生—某種緣生某種法,但是某種緣也不能太多;比如沒水種子會幹死,水太多了又會爛。營養不夠固然不好,營養多了也會生病。食可說是一種大欲,人要有飲食才能繼續生命嘛!不吃怎麼可以?吃是應該吃,但大家要懂得節制、克服。這就是吃飯的簡單學問。行壽康之道古人說過:『若要小孩長得贊,要帶幾分飢與寒"。從前鄉下農夫耕作時,就把一、兩歲的小孩帶出去,放在田埂上,讓他受風吹、日晒,將來才能長得強壯。你看貧窮人家的子弟,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身體很強壯;富貴人家的兒女,就嬌生慣養的,吃得飽飽的、穿得暖暖的,享受是享受,身體卻很差,禁不得風、耐不得熱、受不得冷。其實八、九點的太陽應該要曬的,人絕對需要陽光;英國人對陽光最寶貴,時候一到就出去曬太陽。年紀輕的人應該把骨頭磨鍊磨鍊,以後才禁得起考驗。最好晚課到吃藥石前,每人下去扛二捆柴上來,遍身都流了汗再吃晚飯、洗澡。否則身體禁不得勞累,將來受苦難時怎麼辦?中日戰爭時,城市的小姐、少爺到了鄉下就沒辦法生活;鄉下長大的人則生活得安樂,跑東跑西的。到了靈岩山,早課下來就是要『跑山"。跑步是煉鍛體能與健康最基本的運動,如練國術的、當軍人的,其第一課也是跑步,凡是動的競爭都是以跑步為強健身體的基礎。這點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又像打籃球、踢足球,從始至終都是在場內跑圈子,比賽到了最後,往往都是在校量健康與耐力。那一隊身體強、耐力強,最後就能勝利;精神、體能差的,一拖了時間,就準備等著輸吧!這都是普通的知識。一般都說生命第一,我是強調健康第一,沒有健康的身體,即使你活一百歲也是在活受苦。以我來說,我寧可早日生西方,也不要在這苦世間長命不健康。一般人都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辦事,何況我們修行人,辦生死大事,更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充足的體能與精神才能精進辦道。身體要煉得像銅牆鐵壁一樣,健康是一切事業、學問、道德的基礎;有業障不健康的身體,禁不得勞動就糟糕了!自己好好地訓練、磨鍊自己!要想健康,生活起居、性情都要注意。這話怎麼說?記得幾年前我到臨濟寺去探問,因為我們曾到人家寺里打擾過。我和那時的住持—明田老法師、當家師談談,談得很歡喜。我問老法師貴庚,他說:『我今年八十四歲了!"他比我大十三歲,面孔看起來像小孩子一樣紅潤、好看。問他怎樣保養的?他說:『容易得很!不要發脾氣、時時要歡喜。"肝屬於木,一發火就把肝燒壞了,愛發脾氣的人最容易得肝病。好發怪脾氣的人要當心肝病!有肝病的人要注意!你看彌勒菩薩為什麼胖胖的?因為他什麼事都歡喜容受。他說:『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氣,我也沒煩惱。"有暴跳如雷的性情,一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暴跳起來,會把肝都燒壞的。做事保持性情平和,壽命才長、身體才健康;虛雲老和尚的壽命就是從禪定中得來的。佛法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做事情誰沒有煩惱呢?但是煩惱能克服就是菩提;克服不了,煩惱就是罪障、障礙道業。大家對這些要能奉行!生活奉行得好,佛法才能行得好,行好了那會不成佛?除食慾習氣我們常住上的事情一天天地要求好、求進步、求簡潔,世俗的習氣還是要改掉才好,恢復到真正叢林的樣子。南傳國家的比丘都是托缽乞食,大家托缽回來,不管托到什麼食物都通通倒入一個大盤裡,有也倒、沒有也要倒一下子,這就是叫你缽里不要藏著東西。然後把這大盤內的東西和成羅漢菜,大眾一起分享,這樣子減少好多行堂人事。我們也要求進步,就把所有的菜和在一起成羅漢菜,大家一起吃;其餘的小菜最多發個二次就好了。其實過去好多古祖,他們過簡單的生活還嫌不夠,還住山呢!就吃一點生菜、野果、一點嫩草。現在印度那裡都還有喔!一百多歲的人,就吃一點山上的果子、葉子,渾身都發出香味;過的就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注重在道業上精進。當然我們初上來是要修苦行,可是這苦行不是講那些苦行外道的苦行—把自己倒吊在樹上、不穿衣服等等,那種無益的苦行當遠離!但是修道應該吃的苦還是要吃。要離欲清凈,欲少一點、修道障礙就少一點。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嘛!這地方要注意!千萬不可貪求。你們試試看!真正用起功來,吃飯是非常打岔的事;你不用功,完全是凡情在那邊攪,飯雖這麼樣好,卻嫌菜不夠味、太鹼、太淡...,乃至行堂的添飯都不合你意,還動嗔恨心;一邊吃飯,眼睛還看看別人的菜有沒有好一點?你這樣動一個念頭就犯一個突吉羅,犯一個突吉羅,將來就墮等活地獄五百年(人間九百萬年)喔!吃了飯沒有好好地用功,道業不增長,沒有得到禪悅之樂,當然有煩惱。要得清凈禪悅之樂一定要衝破難關,把這妄想顛倒、無明習氣除掉。習氣除一分,道業才能長一分;有一分習氣,道業就障一分。必然是如此!寒冬好拜佛過去大陸各叢林的用功課程,通常都會隨著氣候而有不同的調和方法,叫做『冬參夏學"。參就是參禪,學就是學經教、梵唄。冬參夏學,難道夏天就不能參、冬天就不能學嗎?這是因為氣候的關係。夏天太熱了沒辦法參禪,否則在華氏一百四十度下盤著腿子,真是令人熱得受不了!大陸氣候那種熱真會熱死人,冷也會冷死人!如果感覺很冷有什麼辦法對治?辦法是有喔!冷的時候最利於拜佛了。你若是多拜佛的人就明白了。我那時在零下幾度的寒冬拜佛,只要穿著熱天的夏衫就夠了,身上都還拜得流汗呢!但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可就凍人了!那真是拜佛最好的時候。我還記得以前拜法華經的時候,拜完經下來吃飯,我就是穿一件單衫而已,那時別人都還穿著棉衣服,見我就問:『哦!你怎麼穿這麼單薄的衣服?身體這麼好!"其實我的身體並不怎麼好,而是在『工作"啦!什麼工作?拜佛就是工作嘛!這是成佛度眾生的『功作"啊!拜佛能使全身血脈活動、流通,身體決定好;身體好是最起碼的小事情,重要的,拜佛還可以消罪障、增福慧。所以在大陸有人修行專拜法華經,也有人拜華嚴經;華嚴經要拜三年,三年只能拜一部喔!我拜過彌陀經、普門品。彌陀經、普門品各有二千多字吧!我一次就拜好了。那種拜經對我而言就是家常便飯,吃得自在、睡得安樂。虛雲老和尚以前在育王寺拜舍利時,每天是三千拜,而且還隨眾上殿、過堂;除此,其餘的時間就是他自己的課程—每天三千拜。虛雲老和尚個子又那麼高,一般小個子的拜佛就討便宜一點;高個子的人拜下去了,還要站起來再拜下去,這樣很辛苦喔!高個子打籃球是好,但是拜佛就要累一點了。當然多下一點功夫,也多消一些罪障。你們好好地精進吧!同虛雲老和尚來比賽。世間人誰都想第一,怕人家比他高,惟有做父母的總想兒女要比他好。不過到了佛陀位是無上的、沒有再高了;沒有再高還是要再加一把勁,還要繼續求高—繼續為眾生求高呀!好!大家都是佛弟子,在社會上當然也有競爭,那都是爭得你死我活;我們佛家的精神是—你好,也要大家好。我們學佛道也是要精進,你發心度眾生、我也要發心度眾生;你多,我比你還要多。善良的競爭、君子之爭,是不可少的。佛子心不同俗人:我雖然要好、要第一,但同時誠望一切人皆比我更好、更第一!否則是為小人之爭。背經的方法說到背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大家都要背誦。為什麼?我們不可能時時都在父母師長以及大慈佛陀身邊;這些經能背熟,我們就等於時時在佛陀座下、時時在善知識面前,用不著千里萬里來尋找善知識。善知識就在我們的心裡;心裡沒有經教,你就沒有依靠!以前我很喜歡地藏經,於是發心將地藏經背起來。說到背這部經,確乎害了一場大病。怎麼害的?因為那時在家鄉,自己學,白天有事要出坡,加上早晚上殿,每天差不多到十點後才養息;為了背經,只好利用人睡後的時間來背。就這樣不眠不休地從十點、十一點、十二點到一點、二點一直背,也捨不得睡。到三點養息一下,聽打板又起身上早課,日日是如此。那時有位老參看到我這樣,很不忍心,警告我:『你再這樣繼續下去,會害病的啊!"我不聽勸還是繼續背,終於把整部地藏經背了起來,但也果真害了一場大病。雖然如此,我總是認為誦經時還要看本子,那多沒用!所以能將地藏經背起來,即使害病也是值得啊!諸位!只顧散心雜話,應該背的經不背,要你背又說沒閑。怎麼沒閑?其實也不是叫你不要睡覺,難道你在出坡做事時就不能背經嗎?能打妄想,怎麼不能背經?背經才是對治妄想最好的方法。我不是時常教你們?你就把經文抄個幾行,朝袋子里一放,背到記不得了再拿出來看看,看好再放回袋子里嘛!過去大陸叢林的出家人也是要背經、要工作啊!他們工作時怎麼背經呢?都是用這個方法!漢武帝時有個朱買臣,靠砍柴來謀生:一面砍柴,一面讀書,最後還官拜太守呢!三字經里也有說到:『如負薪,如掛角。"就是指那砍柴的人家裡貧窮,上山砍柴時都把書帶著,一面工作一面看書,這叫『如負薪"。放牛的牧童,牧牛時把牛放到山上吃草,自己就在草地上讀書,回家時就把書朝牛角上一掛,這就是『如掛角"。佛家也有一位道安大師,他是凈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大師初出家時,師父要他去耕田,他向師父請了一本經書利用耕田時看。早上請了經本,晚上就送回來了,師父問他原因,他說:『我已經讀熟了!"第二天師父再拿一部經給他,比前一天還要厚,他也照樣一天就讀熟了。這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故事。當然這種人是很少,不過,一面工作一面背經的精神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煉鍛做高僧人哪!還是要一番提醒一番新。今天早上聽你們念觀世音菩薩,一句一句地念得好勇猛,那決定有感應!念佛時,你就好好貫注聽著,這樣愈念愈有精神、愈念愈舒服、愈念愈快樂喔!你總是要用力!浮浮泛泛地不行啊!你看我們不論做什麼重工作,都要大家齊喊一聲『ㄏㄞˋ"、『ㄏㄡˋ",不這樣喊,東西就拿不起來。你看那地基怎麼把它打得實實的?古老時造房子打地基都是一、二、三、ㄏㄞˋ一、二、三、ㄏㄞˋ,這樣打的。我們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不就等於軍人操練一二一、一二一?我們就是—到西方、到西方!就這樣嘛!法法都有它的意義在裡頭;佛、菩薩、古祖之教都是這樣,一定要用力,不用力難勝任重工作。回想五十年前,我朝九華山,身上還背著五、六十斤的包袱—要帶隨身用物,還有其他必備之物;走在路上,一步一步就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愈走愈起勁、愈走愈有精神。我們在大陸的時候,跑路總是一天一百華里,往往看到有些人身上擔七、八十斤的擔子都還走個一百多華里,擔著擔子走路比空手還快。那時候的人真有用!兩隻手、兩條腿這麼禁得起磨鍊,太陽曬、風吹雨淋都不怕。現在什麼都機械化了,但人就是要訓練喔!頭腦要訓練才會靈活,一切處都要訓練;一停止,就像水一不流動就爛了、臭了,流水不腐嘛!所以要好好用功!用起來你才知道快樂。你想求快樂嗎?要在勞動中求快樂、行菩薩道中求快樂。講到這地方,又回想到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到廣東曲江,特別去南華寺拜見虛雲老和尚;老和尚在乳源那裡也有一個祖師的道場叫雲門寺。聽說老和尚從南華寺到雲門寺,來回都是用走的,其間近乎一百華里喔!那時候老和尚都有一百一十歲了吧!他是一百二十歲往生的。要知道,他的大弟子們什麼車都有,他就是不坐;他說:『凡是一天能到的地方都是步行。"你看!一百多歲的老人能這樣子!像我們現在的身體真是沒有用!太慚愧了!大家要時時想著這些大德、善知識,嚮往他們、羨慕他們。他們是如何用功才達到這樣呢?不是天生的喔!虛雲老和尚十九歲出家,那時一百多歲,那就是已經過八、九十年的磨鍊了。你看他如何自修、創道場?他所到之處的古祖道場,都是從一片瓦礫之地把它興建起來。老和尚後來在江西真如寺往生,真如寺是大的古道場,也是老和尚重興起來的。老和尚一生都是在興建已經毀滅的道場。各位!我們不是想要成佛嗎?想要成佛先做高僧喔!高僧你都做不到,還想要成佛?所以首先要立志做個高僧,當然我們的取向是成佛,但要一步步地;寶塔是一層一層的上,不可能一步就跨上去的。大家要精進!在這裡好好準備!各處都在等待我們;現在不但台灣,整個五大洲都在等我們去!各位要好好努力!這裡正是使你們長養、準備的地方,一切要鍛煉、留心,操練自己成有用之才,將來推動法輪,替佛法爭光、廣度眾生。聽到了嗎?要奉行啊!(眾答:阿彌陀佛!)嚴格除習氣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要想成就自己為有用之才,自利利他;現在就要先從自己生活上做起。古人、高僧對自己的生活也是非常嚴格地要求。就像明末清初有四大師—紫柏、憨山、蓮池、蕅益大師。他們是一代善知識,對自己的行動都非常地嚴格—對學人嚴,尤其嚴格他自己。其中紫柏大師,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忘了先合掌供佛,吃著吃著想起來了,馬上碗筷一丟下、跪在佛前,叫陪他吃飯的人拿香板打他四十大板,而且要重重地打。他是一代的善知識、一寺之主,自己錯誤了,是這樣不護短的嚴格!我們也該要下決心改習氣啊!再講到現在的人,美國就有一位仁俊長老,他對自己的起居生活也非常嚴謹。他的徒弟日常法師跟他十幾年了,有一次日常法師在樓上,遠遠地看到師父在佛堂外穿鞋子;鞋子穿了又脫、脫了又穿,穿脫不下一百次。於是問老法師在做什麼?原來他進佛殿忘了脫鞋子,然後自己就這樣嚴格地要求自己要做好—進佛堂一定要脫鞋子。你看!穿了又脫、脫了又穿,就為了改變他小小錯誤的習氣!說到習氣,就像阿羅漢,雖斷正使還有習氣在,所以你們初來的人,要如何地守規則!要把自己好好地煉鍛純熟;否則你行、住、坐、卧都有毛病,說是在修行,連外樣都沒做好,可見內心也沒有功夫。要時時檢點喔!要學好了!『誠於中,形於外",我們印光祖師說:學佛修行的秘訣就是『誠、敬"這兩個字。你能照此恆長無間斷地行去,那你不只成高僧,連成佛都有份啦!初心學人啊!你該要痛下決心、改頭換面。嚴除習氣、糾正行為、完成人格以趨正行!不能自我寬恕!共事的原則所謂『當家三年,貓狗都嫌",這是事實喔!在一個家庭裡面做當家的人,不但兒子嫌,連孫子都嫌,在一個團體中大大小小的執事都是一樣,這不是單指大執事而已。當領導人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能體諒領導者的難處及立場;不過領導的人也要注意,該安慰的時候也要隨時安慰,憐念屬下苦,萬不能隨便發脾氣!最重要的,當執事的人要依因果,古祖說:『老僧寧可墮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是就是,非就非;你歡喜是如此,不歡喜也是如此,因果就是這樣。你依著因果做事怎麼會墮地獄呢?順小人情而失法,那才真會墮地獄!一個人說話不可違反因果,不能為了使對方一時歡喜,反而害了他一輩子,甚至害了幾輩子。你現在依因果執法,做事要給人家罵才好,那將來才不會受惡報。如果你事情明明做錯了、因果顛倒了,人家還對你好,等將來受了苦報,你就會回過頭來責怪領導的人領導錯誤。自己要好好運用智慧,不要輕易令人產生苦惱;如果智慧差一點,運用起來就有錯誤。上面的人如果領導有方,下面的人就要接受、服從;下面的人如果能夠接受,上面的人領導不好,這也是不行。所以上上下下都要注意。在這世間與人相處,不但種種人事難,就是利他、行菩薩道也是難。曾有位信眾向我訴苦,他說:『團體的事情大家應該都要和合。看到某人所做的事情不行,或者精神上、智慧上、經驗上不行,事情老是做不好,我當然順手就把事情代做好了嘛!這樣做對方應該感謝喔!可是事實不是這樣。你幫他做,他還不高興呢!因為幫他做,他的面子就沒有了,他不能得到第一了。"發心的人得到這個經驗,就說:『好、好、好!你自己做吧!我不要幫你。"於是閑在那裡不管他。可是不幫他做,結果他事情做不好時煩惱又來了:『我自己做不好、做不來,而且我身體不好;你們這些人,應該做的都不做!"啊!就是這樣!幫他做又不好,不幫他做又不高興,到底要怎麼樣才好?在世間做人真是難啊!發菩提心跟大眾在一起共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那要怎麼辦?他要我幫忙,我就幫忙;他不要我幫忙,我就不要做,隨人意嘛!發菩薩心要隨人意,只要他歡喜。愚昧凡夫就是顛倒,我們要安慰他,不可生氣。就像小孩子一樣,什麼事都順著他,他高興、不哭就好了嘛!只要他不跑到有火、有水的危險地方就行了。可是小孩子偏偏愛到那危險的地方去玩,那怎麼辦?就弄個欄杆圍起來,叫他不要亂跑。可是他又會爬欄杆!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防不勝防;於此要忍耐,見怪不怪。所以學佛道、發菩薩心都是要多生多世種種的栽培,要消罪障、增福慧,慢慢培養嘛!不是一時能夠成就的。成佛都要三大阿僧祇劫呢!你要小孩子一日就成人是不可能的!由他去!順著因緣嘛!但是也不要放棄,放棄了你的大悲心不圓滿;也不可太強求,太積極、不順乎因緣又不行。那我們就順因果、聽因緣,急不來的啊!做事情一定要有菩薩心。凡夫心一切都以『我"為出發點,只要滿我的意就好了,不看事實怎麼樣。凡夫就是小孩子嘛!那什麼又是菩薩心呢?沒有自己,把自己融化在一切眾生身上;沒有單獨的一個我,我就是大家,大家就是我。修行有這個觀念,就進了大乘之門了。再要深入堂奧,那我相不可有,連眾生相都不可有。有眾生相,看一些人、事還是不順眼,凡情心沒斷喔!純粹的菩薩心,那有不順眼的?一定要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來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令大家歡喜?一做事情時就生煩惱、鬧情緒,那還是把俗情的習氣帶來了,這樣做事既辛苦又不討好。佛家做事的原則:無我、無人。能抱定這樣,修一切善法皆是解脫法,就有功德;否則雖把事情做好,也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人天福報是三世怨,千萬要不得!想求功德,要有正因才感正果,要無我、無人—不要有人我相之對待;要對事,不要對人。對人,要稱讚人家的好處,不要看對方的不是。誰沒有貪心呢?正因為人都有貪心、都為自己好,我們才有得布施嘛!他要是不貪,不接受你送的東西,那你布施的因緣怎樣成就?朝這方面想想,做起事來是何等快樂!只有法喜,愈做愈有精神。你只要隨順眾生意,讚歎他:『你那樣做很好!"他就做得很歡喜、有精神。你要是說:『你那樣做不好,我認為這樣..."大家都有個『我",事情還沒做就辛苦死了。再要眾生性情的業障來了,說:『我不幹了!"那不是把事情弄砸了?好像軍人上了戰場卻說:『我不打了!"上級不把你一槍打倒才怪?這在平時就要正思惟,要懂得修福報。但為何人都想有福,卻又自毀福報呢?有些人做起事來就執著己見,與人針鋒相對,勉強叫他做就心生憤恨,甚至故意把事情做壞。眾生的憎、愛二種煩惱業識不可思議。平時沒事還好,一有事執著個人的看法就不得了。這時沒有忍辱,連布施、持戒都做不好;忍辱是最要緊的。凡事要依事理來做,沒理還依從著,那當然不可以。一個人做事不依事理,當然要開除,『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一到做事情就不合作,那怎麼可以?我們身為出家人,所做的事應該都要比一般人好才對。你要是有心把事情做得更好,譬如掃地,這個地本來已經掃得乾淨了,就提桶水再把它擦得發亮、發光啊!那不管是遊客、還是打佛七的蓮友來,一看!就會覺得靈岩山寺真是清潔,清潔得發光!人家看了就歡喜。我在香港見過一位大雄法師,他看別人地掃不幹凈,『我來掃給你們看看!"他一掃整個地都發光了。這個人當然是千萬人中難得的,也是特殊的一個人喔!他是軍官來出家的,身上燃了一千多個香燈,是專修苦行的,平常就是多做事。比如擦佛堂,就把地抹得同佛桌一樣,佛桌有多麼乾淨,那個地就抹得一樣乾淨!就有這樣的人。大家共住在一起就是要向好的學。彼此工作、共修都要開智慧,互相交談各人的心得,這樣智慧才能長進。有了智慧、福報,辦什麼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沒有智慧、福報,難的事情固然做不成,容易的事也會做壞。心是最重要的,大家要是能舍己見,不在人事上執著。把事情做好才能求到福報,事情做不好就是損福報。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為求福慧兩足尊;不求福慧兩足尊,為何發心到靈岩山寺來?既來清凈山中,何以不正思惟?如果無我、無人做不到,那你就有我、有人好了,但有我、有人也有絕對的條件,那就是『好事予他人,惡事自向己"。不可有你就無人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以上這些話,話是平平常常的,重要是在意義上體解。你解了,在靈岩山寺一切都是佛法,與大眾結緣;你不能解,住在這邊就覺得苦。他人有快樂,何以你苦呢?法情道情親在山上大家都要親如兄弟,大家同念阿彌陀佛、同一朵蓮花所長養,只顧自己好不行,一定也要他人好。我們知道,眾生都是同一個法身,彼此互相有關,要互相尊敬,有一種法情、道情,不要那樣冷冰冰地不如凡俗!世間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那些做壞事的人,他們兄弟之間的團結精神也很好,『盜亦有道"啊!我們一定要有良心使他人好,不要只看他人壞,你可能比他還要壞呢!如果別人也不理你,那不是要墮落了?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不用,這怎麼有福慧呢?反招愚蠢之報。所謂『大眾熏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大家各自要向好的學習,壞的要戒除;否則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大眾在一起有什麼功行呢?自私要不得啊!世間有一種直心人嫉惡如仇,見別人不好,一看到就像仇人一樣。直心的人就有此性格,他也沒有領執事,性情就是那樣—看不得人家壞,他是很有心要人好的。如果一個人只在執事者、長者面前表現好,同大眾在一起時,壞樣子就出來了,這怎麼是個修行人呢?身為頂天立地的人,內外要一如—不管在光明處或暗室都要一樣。如果你壞習氣改不了,在暗室里就原形畢露,萬一有人衝進去或開錯了門,唉!這麼慘不忍睹,還堪稱個人嗎?如果處在黑暗的世界,沒有法治、惡魔當道,那隻好各掃門前雪,把自己顧好就好了,因為好心沒有用呀!正義沒有伸張的機會,多話只有找麻煩,所謂『英雄識時勢"『識時務者是俊傑"啊!可是有人執法的時候就不能不說!好的應該要表揚,如模範父母親、慈善家,但敵人就應該要通報。賞罰要分明,善惡要分清,否則政府那知道某人好壞呢?一定要鄰居推舉出來,政府才會知道。道場有好壞人,也要有此推薦報告的精神;為了大家都要好、為了佛法,不是用嫉妒心,和那個不好就專找他的麻煩—無端找人麻煩是罪過的!這事各人要拿出智慧良心來!佛法講因果、緣生法,希望大家要在事相上做好。還要注意!這個人做得不對、做錯了,你記好了,等你將來做事情或現在做事情,這些錯誤要改正,照他那樣做不得喔!勉強做下來大家都不高興。在叢林里參學、做事,什麼都要學習。行行出狀元喔!法法都能夠悟道。你看古祖在開山的時候,石頭一丟,打到竹子『喀嚓"一聲就開悟了;以前來果老和尚在高旻寺打七,開靜時木魚一槌,他就開悟了。無情之聲響就能令人開悟,何況我們這麼多人共聚,怎麼不啟發我們的智慧?不一定順的才能啟發,反的方面也能啟發智慧,那才是真正的菩薩道喔!如是正思惟、正行、正精進、不休息,福慧就圓滿啦!那我們福慧何日才圓滿呢?須要畢竟先斷惡,斷惡修善才能達到圓滿;圓滿福慧才能證一切種智,而成就無上菩提。祝福諸位必要斷惡修善同時奉行,缺一件都是跛腳不良於行;所以必要做好萬行,方可圓成萬德莊嚴。善待初發心初來的菩薩參加出坡,尤其出重坡,要身體強健才可以;否則初來就跟著出重坡,怎麼跟得上?他本來是要發心修行的,因為跟不上,自己不好意思就下山了。先進者要好好地安慰他、看著他;他不能做,你還要求他同你一樣嗎?不可能嘛!只要他能夠跟著,望望看看就好了!慢慢學習、慢慢訓練!要同情人、教導人,這就是培自己的福德。難道看到人家已住不下了,你還不同情?可以嗎?人家發一個好心上山來,不善待他,那就等於趕一個人走。這個人的善根被你淹沒了,試問!你在山上怎會住得好?這地方要注意喔!要培養良心!他若是個壞人,當然擊鼓而攻之;如果是很好的人,因為你對人家不善,把人家氣走了,那你自己怎麼安住?如果認為:『你這個人我看不順眼,你走了,我才安樂。"那是世間人!只知手段不知因果。要知道,處處所作所為都是落入因果的。智慧多麼重要!各人要拿出智慧,不要用凡夫心而失去你能做的大恩大德。一不小心就妨礙修道,什麼是道?你行為不好就沒有道,你行為好就有道。道者首重良心!良心不正,你想道亦道不成!磨刀喻修行以前大陸的大寺院,寺中幾百人、上千人,半年內所需要用的柴草,秋天時全都要先準備好;砍柴、割草,砍柴有砍柴的刀、割草有割草的刀。砍了柴、割了草,刀就要磨,不磨就鈍了、斬不動。磨刀要在『磨刀石"上磨,真正的磨刀石是一塊石頭;一個秋季下來,那塊磨刀石就沒有了。我們只要能修,這一世的煩惱石亦就沒有了。但這不是今天磨刀,磨刀石今天就沒有了;你今天看著那石頭是不動的,明天磨,看著那石頭還是不動的。其實在磨刀的時候,磨的水有漿,漿從那裡來?就是那塊石頭的液。這就是刀磨利了,同時那塊石頭也損了;雖不見其損,到了時候,整塊石頭都沒有了。同樣的道理,大家用功修行,用功喔!因果—有因必有果,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穫。我們用功當然是求福慧,實在也是消罪障。罪障消我們有福慧才能夠享。你不要說:『我現在這麼努力用功,自己的罪障沒有顯然地消啊!"它是在裡頭消,如果不是時時消,到時候也不會達到圓滿佛果。果要圓滿,那當然需要一段時間。也必要到圓滿的時候,才能得到滿分的受用。現在雖得不到滿分的受用,有一分熱決定能夠抗一分的寒;有一分的清涼就能夠解除一分的熱惱。我們用功,在某個時候,你要一分一分、一層一層地看;到某個時候再看整體。其實我們用功的時候,就是在消業障,這點一定要記得!記得我為何出家、為何精進?就是為消業。這塊磨刀石,磨、磨,如果沒個刀在上面磨,只拿熱水洗,水是清清爽爽的,沒有漿出來;只要刀在上面用力磨一下漿就出來了。這就表示我們用功—至誠、慚愧、念佛這些刀磨下來,業障消、福慧增都在裡頭。但是不用力不行喔!如果你只把刀反覆地輕輕磨,刀也磨不利,磨刀石也不會損。這就表示:你不修就消不了煩惱石!磨刀也有磨刀的法度,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學問。刀有兩面口,一面是平口,一面是陡口。磨平口的刀要把刀放平,手塵在上面,還要拿平。如果某個地方用力某個地方沒力,有力的地方磨得到,沒有磨到的地方就不平了。磨陡口的刀要順著刀口的位子,放的位子穩,手壓的力要均勻,按的角度要合,再執操一磨就好了。不會磨的就反了口,沒有磨利還磨鈍了。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你合法、順乎那個法,就可以做得很好。一件事情做不好、做得辛苦,那是自己的智慧不夠;或者智慧有,遇到一件難做的事情。當然嘛!走路時你走到高低不平的路怎麼辦?不走嗎?不走前程怎麼達到?軍人打仗,逢山打洞、逢水搭橋,為了成就國家還不是那樣沖?他們犧牲性命都在所不惜!我們大家學道、增福慧,總要下個本錢,用更大的力下去。你一切都要順利,那有那麼好的事情?希望大家都精進,精進再精進,進到最後五分鐘不退才能打勝仗喔!精進就好像打仗突圍一樣,千萬懈怠不得。逃的時候固然槍炮火藥要充足,最大的還是精神要勇猛、戰鼓要驚天動地的,那才沖得過去。別人在沖,你還打瞌睡嗎?那別人沖走了,你留下來給敵人做菜吧!當飯吃了!不只是當飯,還把你的骨頭砍下來配酒。事實是如此!我們無始來的昏沉、散亂—最大的二敵,你不戰勝他,他就要吃你!我們已經夠可憐了,被吃定到這個樣子,還不跟著大家後頭沖,還等著人來抱你走啊!萬事通一理,大家懈怠千萬不可以,但也不要一用功,就又想馬上要得到一個好處。唉!什麼事都要循著因果,不要違背因果。大家各自好好努力,決定消業障、增福慧。祝福諸位:精進再精進,早日福慧圓滿!功深萬事成這是六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人間的老者那時都會說這個小故事:高山裡有個修行的老苦行僧。其實這老苦行僧是不是真正在用功呢?他是真正地用功,可是心裡有點急:『怎麼老這樣用功,道業都不成就?唉!在山上這麼辛苦,道業都還不成就。"心動了,就想下山走動走動、休息一下。當然這是一般凡情難免啦!長時精進自然就想休息一下;心一動,在山上住不住就下山了。走到山腳下遇到一個老婆婆,這老婆婆手裡正拿著一隻鐵杵在石頭上磨。老修行看這老婆婆的樣子、態度很受人尊敬,自自然然地就走到她身旁同她聊了起來。他問:『老婆婆!你拿這鐵杵在磨什麼呢?"老婆婆回答:『老師父啊!你不知道,我的小女兒要繡花,買不到繡花針,所以我現在幫她磨根繡花針。"『哎呀!老婆婆!這個鐵杵磨成繡花針,要磨到什麼時候啊?"『平常啦!只要功夫做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這二句話一講,把這位老修行講得夢醒了;雖沒開悟卻開了智慧、通達了。他想:『是啊!"聽過這句話他不下山了,就回去繼續用功。一精進用功,道業終於成就。道業一成就才知道:老婆婆原來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提醒他:『只要功夫做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諸位!我們現在念觀世音菩薩,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與觀世音菩薩相應,像觀世音的耳根圓通、六根互用?你只要好好地念佛、拜佛,按佛陀的言教、古祖的芳規,保持靜定心、坦坦然然地,這樣日積月累,功夫到了自然成—所謂『水到渠成"。不要急!一急心就亂,亂則煩,煩了又煩,『欲免煩惱徒增妄",業障又加重,最後你就說:『噢!我在這裡都用不上功!"怎麼用不上功?功夫到了你就成就了,沒到怎麼成呢?諸位菩薩!希望你們靜靜然然、寂靜,靜極光通達,智慧就有了。千萬急不得!心一急,用功容易著魔,這看看印光祖師嘉言錄、菁華錄就知道。也不要亂想!般若法就是教你不要念一切法,所謂一切法不念;念般若,一切法皆能成。觀一切法心無所住,心無所住,心就開闊了!心原來是遍一切處的嘛!修行用功是『功不唐捐,德不虛棄",決定有成就;但何時成就,就看你往昔的福德因緣如何。這點記好了!只要精進,『但事耕耘,不問收穫",舉竟有成就的。就像佛陀都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的,雖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還要看你的福慧精進與否。若說無量無邊劫成佛,那是懈怠鬼啦!精進也可快速成佛。像學校讀書是論分數是否達到,不是你讀個二、三年就一定能畢業。天資好讓你跳級,天資不好要留級,不是幾年定可畢業。大家要知道『皇天不負苦心人"喔!也要知道功夫是經一段時間培養的。一天天地看著你們長進、上軌道。我心裡也不要急,好像世俗的父母不要對兒女希求太高了!太高,兒女有壓力,自己也辛苦。大家平平靜靜地,不要懈怠,到了時候恭禧大家:道業同體圓成!修正精進行大家既然住在山上,就要精進用功,但有時有些人用得太精進了。我常時說:懈怠不可以的,但太精進也是不可以的。所謂『暴雨無終日",修行要能持久,持之以恆為貴。『小水長流能穿石",功夫要平靜,急暴不得!人的身體到底是父母所生身,禁不起太辛苦的,但太護著它亦不必,不護它也是不可以;所以要忖量自己的身體來用功。會善用它的,就如善用擔子,它只能擔八十斤,你就擔八十斤;若要超量擔一百斤,它就會斷掉,一斷就永不能用了!不超過負擔可用百年哩!這就表示你若太精進,應該睡卻不睡,應該吃飯又不吃,這並非正精進。正精進那裡是叫你不要吃飯、睡覺呢?只是叫你不多貪吃、不多貪睡就是了。睡眠要適可而止,吃飯不能太飽也不能太少;一切依中道而行,不要修行修出了煩惱,那是沒有智慧,愚蠢所招來的!參、念佛守戒規逃命旅行人修行最重要的,要保持信心堅固,否則功夫難能進步。如何保持信心堅固呢?現在講個寓言故事來告訴大家。有個人流落在外鄉,路途中走啊走,日快要落西山了,左右都沒有人家。想到夜晚在那兒棲身呢?真是前程茫茫。在曠野中朝西走,見一道河橫在前面,雖看到彼岸但跳不過去。這河是南北向,很長,兩端一望無際無邊。他想往回走,卻發現盜賊從後追來了。左右呢?又有虎、狼、獅子、毒蛇正朝他襲近。盜賊固然要搶東西,甚至要命;虎、狼、毒蛇、野獸也是會吃人。這時怎麼辦?情急之下再朝前望,還好河面有座橋;這橋東西向,從此岸到彼岸有四十八根柱子頂著,每根柱子相距九呎;但橋面狹小,只有四尺寬。且橋南面河中充滿強烈的大火,橋北面河水則是洶湧的波浪,波浪衝到火這邊來,打到橋上;火勢又朝水這邊燒過來,水火就在橋上兩相交沖!想要過這條河,怎麼過得去?但不走怎麼辦?等死啊!還好,橋面雖然難走,可是左右兩邊有欄杆,不致於掉下去的。不過橋只有四尺寬,想把包袱擔過去,不行!一定得把包袱丟掉,空手才可能從橋上逃過去。往後一望,眼見虎、狼、盜賊都逼近了。正猶豫著急時,此岸的空中忽然聽到一位長者的聲音:『仁者呀!趕快起步跑,再遲你的性命就沒有了。"又聽到一位長者在彼岸喚著:『仁者呀!快點過來!到我這邊來,一切的苦難都可以解脫。"他一聽心想:到這性命交關的時候,捨不得也要放下了,就把包袱擔子一丟,急急忙忙走上橋。走到橋上,波浪衝擊上來,全身都濕了,水寒得徹骨;河中大火也沖燒過來如火箭刺心!又見河中不但有水火還有人呢!水中的人招手喚著:『親人呀!親愛的!你不要跑,我們要在一起。"火中的人則充滿嗔恨,手拿刀槍說:『不要跑!下來!下來!否則我用刀槍把你叉下來,用火把你燒下來。"在水火相交的困境中,又聽到此岸空中長者的聲音:『仁者呀!性命交關,趕快過去!"彼岸的長者也在催喚著。行人於是快步衝過危險,安抵彼岸。這則故事合佛法怎麼說呢?曠野中的行路人,就是指我們在生死曠野中的眾生;河水中的人都是前生情感相結合的恩愛親屬;火中的人是無始以來因嗔恨打殺所結下的冤家敵仇。火代表嗔恨心,水代表情愛心—愛水嘛!水深如海,火高萬丈;嗔火,愛水劫害人身。佛法講萬法惟心、業感緣起,你以嗔愛所造的業,果報確乎是這樣。橋下有四十八根柱子頂著,指這座逃生之橋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所造成的;橋四尺寬代表四字聖號—阿彌陀佛。此岸是指娑婆世界,虎、狼、盜賊,『眾苦充滿,甚大怖畏"。此岸長者就是釋迦世尊,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要我們趕快求生彼岸—西方極樂世界。彼岸的長者就是阿彌陀佛,他發了四十八大願,願願解救眾生:『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把國土莊嚴得好好的,只要放下包袱就可以去。不要親人一喊就跟著下愛水;沒有鋼刀斬情絲的勇氣,西方是去不了的。有了四十八大願的橋,我們要一步步走過去,這就是要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一句念下去。念佛就是『行",平靜時念六字洪名,此時是緊要關頭,所以直念四字聖號。左右欄杆代表『信"、『願",有了信、願、行決定能生西方。橋有欄杆,雖走過去辛苦,但不會跌入火水中。這也表示:念佛要具有欣、厭,沒有欣、厭就像橋少了欄杆,隨時都會掉下去。沒有欄杆,這邊的親人捨不得你走,隨時伸手就把你拉下去;另一邊的冤家對頭,你走過去,怎麼不會拿刀槍把你叉下去?又每柱相離九尺是代表九品,所謂『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大家不要只當個故事聽喔!這實在是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報呀!平時就要居安思危,不可貪圖現前的一點安樂。想想這一生造了多少惡?善業又有多少?善惡比較起來如何?不可惡多善少,到時閻羅王請你去,那就慘了!聽到這話要生大畏懼、多多思惟,一心至誠念佛求生西方,深信切願,行持功夫不要間斷。否則仍舊在這火宅中,與盜賊相聚在一起,多麼危險!也不能等太陽落了西山才要用功,所謂『眼見紅日落西山,前程能有幾多時?"老年人、青少年人也好,等到病或死至才用功太慢了!孝子憶母心靈岩山寺是專修凈土法門、求生西方的道場,就像一艘大慈航,在此娑婆苦海,運載眾生到極樂世界的彼岸。諸位來山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又為什麼?為成佛、度眾生!從整體而言,念佛不但解脫人生之苦、六道輪迴之苦,更可超脫聲聞、緣覺、菩薩,至究竟之境;九法界眾生念佛成佛,就能解除佛陀之苦。佛陀不是已經究竟涅槃了,為何還有苦?是啊!佛陀他已業障清凈、福慧圓滿了,還有什麼苦呢?唉!佛陀為了要度我們呀!眾生沒有了生死,佛陀就苦!這就像世間的父母望子成龍一樣,孩子若不爭氣,父母的心最苦了。父母最掛心的就是兒女,而佛陀最掛心的就是我們眾生。我們來此修行,若不知好好地發心求生西方,反貪圖名聞利養,讓阿彌陀佛天天空垂著手,望著你回去,這就是佛陀的苦啊!你看!阿彌陀佛時時手垂下來,就是要接引我們。他一手垂下來,一手托著蓮花,意思是說:『你來!你來!來了就把你接起來,朝蓮花座上一放,帶你回西方極樂世界。"但我們也要憶念佛陀、想回西方才行。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十方諸佛都是憐念眾生、悲愍眾生,想令眾生得解脫的,可是眾生不信佛陀的教導,或信而不修,那佛陀也沒辦法。大勢至菩薩又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念佛這個『念"不只是口執持名號,而是想念、憶念。口要執持名號,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明明白白,意根虔誠祈求十方諸佛加被,真切渴望彌陀慈父來接引;如同流浪在外的太保太妹想他母親一樣。小孩子在外頭受了苦,想到母親了;只要想回家,他隨時就可以回去。同樣的,我們念佛只要如子憶母地憶念阿彌陀佛,也可以回到西方的老家!而且『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我們現在雖然還沒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是離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間不遠了。確實不遠了!我們總不會活一百歲吧!隨時都會走的;假如現在七十歲的人,壽命只有八十歲,那再過十年就可生西方了;假如你壽命只有七十一歲,那明年就可生西方啦!想到這裡就真快樂,渾身都舒服地像要升空起來了。啊!要是阿彌陀佛現時就來接引,那太快樂了!希望大家就用這回家的心念佛。回那個家?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老家。我們在這娑婆世界的苦海里漂流、求生存,多麼苦!時時都有生命的危險。回老家,有家可靠、有慈尊所依,那多麼安樂自在!釋迦世尊教我們念佛、十方諸佛讚歎念佛,是不忍心看我們在苦海里,我們要趕快回去。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慈父,念佛就是要回老家鄉的盤纏資糧,好!趕快積資糧,同回老家吧!所謂『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曉報娘恩"。佛陀憫念眾生,如同父母惦念兒女一樣;諸位之中,有曾為人父母的,你們應該更能體會佛陀的苦心。希望諸位存著孝子之心,知道如何好好地修行,精進念佛求生西方,不要讓佛陀為你們掛心、為你們流淚吧!童真出家的青年比較不知道為人父母的心情。兒女們都喜歡向父母要錢買糖吃,我希望你們也要時時念佛,向阿彌陀佛要錢買糖吃,把嘴吃得甜甜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希望你們念佛要念得有法味,如同吃糖一樣,愈吃愈有滋味。這樣你們的智慧就開了、福德也增長了!念佛也好像嬰孩回歸到母懷中吃奶一樣,你看嬰孩在母懷中吃奶,多麼自在、安詳!只要日日吃,就可以長得白白胖胖。我們如果能把一切妄想雜念放下,那你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念佛就在佛陀的懷中,就在佛陀的願力攝受中。希望你們能好好用功!阿彌陀第一凈土念佛法門是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諸佛菩薩諸祖師都是這樣指導。只要你念佛、何罪不消?何福慧不增?這是第一等大福,你不做太可惜了!印光祖師說:『儱侗真如,顢頇佛性",你道理沒弄清爽就會誤導人。我們念阿彌陀佛,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阿"就是無,『彌陀"就是量。什麼無量?以兩種代替—無量光、無量壽,即以橫遍、豎窮概括一切法。當然分開來講,就是無盡了,因為諸法無盡嘛!百千萬劫也說不了;即使有人向你說,你亦無壽命聽啊!有人問:『阿彌陀佛無量壽,為什麼還要退位?"說阿彌陀佛無量壽,將來觀世音菩薩在極樂世界成佛補佛位,這是指無量之中的有量。阿彌陀佛讓位不是去休息了,而是到另一世界繼續度眾生,這是無量中之無量,菩薩道無有休息啊!也有人問起:『十方三世佛,佛佛道同,為何你說阿彌陀第一?"何止佛佛道同?我們業障眾生的佛性與佛都是同等呢!道同—法身是道同,但是應身—依修因而感果,這個同不了的。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觀音十二大願、普賢十大願王,這怎麼會同?大家要知道!『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不是講法身第一。法身平等,還有什麼第一?如果法身是第一,那什麼是第二?這裡錯不得喔!凈土法門是特別法門,阿彌陀佛第一,這是指阿彌陀佛的應化身,以四十八願而說;阿彌陀佛應化度眾生之廣大願,是十方諸佛都共贊的。我們修念佛法門,念的是阿彌陀佛。佛陀一代時教也是講念佛,但通指念十方佛,與念阿彌陀佛不同。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求生的凈土是專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凈土;十方都有凈土,可是各處凈土和阿彌陀佛的凈土不同—佛佛的差別願不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喔!你若認為彌陀凈土和其他凈土一樣,那你還不知道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之殊勝。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大誓願度眾生,不但度善業的眾生,惡業障的眾生也度,所謂『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這是阿彌陀佛的慈悲大願攝受,這就不能說佛佛道同了。依因果來說,五逆十惡的人只有下地獄的份;但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逆惡的眾生只要稱他的聖號,都攝受於四十八大願中,可以帶業往生。所以印光大師讚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度生無揀擇,憐彼是佛尚未成。"這是說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願力的功德,連五逆十惡的眾生也要度。為什麼要度?因為憐愍他們的本性也是佛,只是尚未覺悟,造了惡因,做了苦惱的眾生;因此要把眾生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使他們安靜用功,恢複本性成佛道。還有,阿彌陀佛為什麼最第一呢?只要你念他的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這是方便之中最方便、容易之中最容易、圓滿之中最圓滿的法門,可說是十方、過去、現在佛法中最為殊勝的法門,堪稱第一。至於其他的法門,上根的能修,下根的就很難,即使勉強去修,也得不到大成就。惟有法藏比丘阿彌陀佛所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均收;若老、若少,若男、若女,只要誠心念佛,那都是萬修萬人去!其他的法門沒有這樣殊勝。此是如因果而說也!如果你對彌陀凈土沒這個了解、沒這個信仰、沒這個尊敬、沒這個虔誠,那念佛怎麼能功夫相應?將來怎麼能生到西方去呢?你一定要虔誠、五體投地的恭敬深信,信得:『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能這樣認清、把得住這個法門,老老實實、虔虔誠誠地念,方許可你是真念佛人,命終必生西方。念佛要持戒我們在這邊念佛,西方極樂世界八德池中就長出一朵我們的蓮花來。你看這奇怪吧?一點都不奇怪,因果就是如此、法性法爾如此。你精進、蓮花就越長得大,微妙香潔、光明殊勝、顏色鮮妙;如果懈怠,那花的光明、顏色就暗淡;假如犯了戒,那糟糕了!蓮花就萎了、斷了。所以念佛決定要持戒,不要以為可帶業往生,犯戒沒關係。要知道,帶業往生是帶過去的業—還沒現前的業報。業報要是一現前,若無功德化解就變成定業,就要受因果報應了;此時佛陀雖慈悲也不能救你,因為佛陀也是因果所成,不能違反因果。但佛有無量慧、無量方便可以化解,這就是緣生緣滅嘛!不過善業要重,方可消滅惡業。大家要注意!業果已成熟,業報一現前時,就沒有辦法免苦了;好像一個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脫離。在未捉到以前,你還可以逃脫。諸位!趁業障還沒有現前時,好好精進念佛消業障;縱使業障現前,也要『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為要務。我在蘇州靈岩山寺時,見大家念佛往生西方是很平常的事;但也有臨終業障現前的,並非百分之百身無病苦。有一比丘因為出家時沒遇到善知識,受了戒又回出家的小廟,一切行動同俗人一樣,很多戒都犯。他知道戒犯太多,業障太重,這樣下去不得了,就到靈岩山寺修行懺悔。但因身體早已虧了,大眾起居生活他沒辦法應付。很勉強同住,念佛雖精進,知道要懺悔,可是造業太重了,臨終時業障現前,想念佛卻無法念,大家就幫他助念,他卻喊說:『不能念、不能念!"一助念,他的頭就痛。你看!業障到這樣子!這是業果現前的情形,太可怕了!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守戒;一有犯要趕快懺悔清凈,不可再造。這樣念佛持戒,持戒念佛,才萬修萬人去。塗糞喻懺罪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懺悔,懺悔才安樂。但是不可想:『犯了戒,只要跪跪齋堂就沒事了。"如果有這種觀念就大錯特錯了!也不可想:『念佛一聲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我犯戒、犯常住的規矩再念佛就好了!"不小心犯了戒規,那是不得已的事情,心裡要有警誡,有了過錯勇敢地懺悔,但總要覺得齋堂還是不要跪才好;雖然犯了戒可以懺悔,總是不要犯規則才好。到犯了戒才來懺悔,這在經中有個比喻:鄉下有一個老人,清晨出門時,看到馬從路上經過隨地大便,有個賣葯的人去把馬糞拾起來。這老人問:『你拿馬糞做什麼?是不是拿回去做肥?"『不是,要作葯啊!"『什麼葯?"『要是有人跌打損傷、破了皮肉或什麼凍裂,這個馬糞一塗上去就好了。"老人一聽:『原來馬糞這樣好啊!跌了腿、破了皮,這馬糞一塗就好了!"他開心得很,也在路上撿了馬糞回去。回到家裡他想:『真有意思!斷了腿、破了皮,這馬糞一塗就好了!"於是叫傭人拿條鞭子用力打他的脊背,傭人問:『主人呀!你為什麼要我用力地打?"『我叫你打就打、叫你鞭就鞭,我叫你做就做,不做你就滾蛋!"他那樣說家裡的傭人也沒辦法,打小力也不行,一定要用力打,一定要打到脊背上皮破血流。打了以後怎麼樣?他就把袋裡的馬糞拿出來塗上,數日後傷處就好了。大家聽了這個比喻覺得怎樣?唉!馬糞可以治好流血破皮,那是因為鬥爭、跌倒或什麼原因造成了受傷,不得已才敷用。你無緣無故地要把皮打破再來用,你看!蠢到那裡去!上說雖寓言,但世間亦有此蠢人啊!就像佛陀的戒律本來就不能犯,犯了雖可懺悔,但帶罪懺悔,你所修的功只能補過而已,得不到受用啊!又像一個人有重要事,當然可借債,可是以後決定要還啊!雖然可借債,但總是不要借債才好;世俗人所謂:『借債要忍,還債要快"。不可在借錢時講得那麼好聽,到還錢時就沒有,還同人家賴皮,同人家逞凶;這種人是絕自己以後的死路!債是欠不得的,戒更是犯不得呀!同樣道理,你千萬不要說:『哈!犯戒可以懺悔,跪一下齋堂就好了。"犯戒不是那麼容易懺悔的!破根本戒沒有懺悔的餘地,即使懺悔也要見光、見華才可滅罪。當然,人非聖賢,小過難免;但我希望大家注意!總不要犯戒、犯規則才好,不能認為可懺悔就隨便犯戒規!還有出坡要小心,平安為第一,不能大意。不要一大意受了傷,你想:『反正有藥水可以敷。"受了傷再來敷藥,那多麼苦!而且不僅自己吃苦,好多天都不能工作,連帶他人更苦,多麼不值得!所以安全要第一。你不要以為:『我犯小過沒關係!"要知叢林規則,有三次小過就是一次大過,三次大過就遣單—叫你下山。因為你長時間犯過嘛!你就沒資格住下去。眾人之下,規則就是不能依你;規矩要嚴格,人才能發道心。大家對祖規一定要恭敬嚴守。飲血受佛度法華經上提到:我們本師釋迦世尊,往昔之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無有如芥子許之處不是他捨身之地。現在我們能聞到佛法、奉行佛法,往昔之中應該都是吸過如來捨身之血,吃過如來捨身之肉啊!這裡就講一則佛陀因地中捨身的故事給大家聽聽!無量劫前佛陀曾為一條大蟒,且以人為食。在一個機緣中受到化度,奉守五戒。受五戒後它就改過不再殺生,不願再以人、以獸為食,因此大蟒為了堅持不殺生戒,就自己活活等著餓死。噫!彼乃畜生也,我人有此精神乎?試想!我們受戒後應該要如何地守戒啊!所謂『寧可守戒而死,不願破戒求生",戒的精神是如此喔!你守戒雖死,但法身活了;你破戒雖生,法身卻死了。你看!這個精神上、因果上如何要明了啊!我們眾生總是把這個色身保護著,為這個臭皮囊造盡業障,而不知好好地守持戒法、用來利益眾生,無量劫來的苦何時消?再說到大蟒在深山奄奄一息時,來了五個打獵的人,他們以為大蟒死了,於是想把這條大蟒的皮剝掉拿去賣錢。其實把它的皮剝掉還不會死、還是活喔!你看鄉下有的小孩子把青蛙的腳一拆、皮拉開,那青蛙還在蹦、還在跳。小孩子惡作劇,雖沒噁心卻無知造了惡業,以造業為快樂,將來受惡報可就不快樂、可就苦了啊!因為蟒蛇受了五戒,奉行不殺,所以任由打獵的人把它的皮剝掉;它要是守戒不堅固的話,只要它口一張、尾巴一絞,就可以把這五個人吃掉了。但是它寧可任由人殺,都忍住痛苦,一點也不敢動。你看!大蟒蛇被獵人剝掉了皮,遍身的血流在山上,那萬萬千千的螞蟻都跑來吸食蟒蛇身上的血。這甚大的痛苦,蟒蛇依然忍住,任由萬千螞蟻吸食,而最後自己卻活活致死!這真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偉哉!這就是釋迦世尊過去當蟒蛇行菩薩道捨身的因地事迹。打獵的五人就是世尊成道,初轉法輪所化度的憍陳如等五比丘。往昔菩薩的發心,不但嚴守戒律、不傷害眾生,還發個願:『凡是吸到我的血、用到我的皮者,我都要度脫他們!"像我們在末法時代,還能有因緣聞法修行,往昔之中都是那些飲血的螞蟻吧!這都是仰仗佛陀慈悲無量的功德。大家明白這點要知道報佛恩喔!如何報恩?一、守戒,諸惡莫作、不害眾生。二、修戒,眾善奉行、利益眾生。如是做到報恩,亦成就自己了。止語修口業你們有什麼抱負、有什麼才華,可以自己說出來!隱著做什麼?那一件事你想要做?自告奮勇說出來,大家商量商量。有過大家互相警策、互相發露懺悔,使壞的要斬除。或是那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要改良、改進;有好的要保持,使它再好。這還是大家要多了解、多商談。『止語"是外道法,佛陀還喝斥止語。如果你心裡還在同人家吵架,或同人家搞得有點煩惱、壞脾氣而止語,什麼話都不講出來,那是在同人憋氣,那裡是止語?那裡是真正在修道?怕多說一句話而廢棄了用功?真的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都是要你多說好話,而止語是『止"什麼『語"?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那個語你要止。你說好話,對方聽在心裡,引動他的善業;說壞話,把人家心裡壞的種子掀起來了。所以殺盜淫這些話一定要止,不是叫你戒定慧的話也要止!不可顛倒呀!記住!賭氣止語是外道人,佛子沒有的。那為什麼我們還要掛禁語牌呢?那是叫你不應該說的話不要說、應該說的話還是要說,修口業嘛!你不說好話,怎樣修口業?修善語;止惡言,心中尤要止惡意,不可口止心不止呀!感謝打香板早上一聽到打板聲,一秒、二秒內就要翻身爬起來!如果聽到板聲還不翻身起來,就容易再昏睡下去。學道人精神要振奮!否則你就被昏睡魔吃掉了呀!你們昏沉的人,糾察、愛道打香板,打過一律要合掌,感謝人家慈悲照顧:『我昏沉、散亂、沒威儀,人家發心來警覺我。"你有這種感謝的心情就有良心,業障也才能消。否則人家指點你,你還認為指責錯了,是在找你的麻煩,有這種性情是不是魔子魔孫心?無則勉之,有則改之。必也如是改凡心,你才能轉獲聖智呢!這一板打下去當然是疼,一疼就能去除你的昏沉,把你的地獄根消滅。你看!要不要感謝人家?如果沒人理你,就昏昏沉沉睡下去了,下了昏暗死地獄!大家處處要拿個感謝心,實在是感謝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怒目、反感呢?你那樣修不了行、解不了苦。在戰場上若不聽指揮,那就是中槍中彈;在道場不能接受規則,就是害自己的法身慧命!這有重大因果在裡頭的。不是隨你愚昧的心情放逸啊!好好想一想!別人不愛護,你總要愛護自己嘛!愛護自己要把本份事學好,不能懈怠懶惰,更不能犯規則;犯規則、行為不好,大眾同住,誰對你都沒有好感,那為人就失敗了。惟有改變自己不良習氣,成就一位完人才好!從前有人供養二十擔米給禪宗大德,只為求打兩個香板,可是那位大德就是不打他,因為對方是個凡夫俗子,不夠資格被打香板。現在你們不花一文錢,就有賜打香板的機會,是何等幸運!祝福你們幸運兒早日開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說來真慚愧萬分,我信佛幾十年了,迄今心未明、性未見,如何是好呢?那就老實念佛吧!佛陀終疼老實人!肆、開示正慧門解般若空慧每個人都有個別不同的因果,因緣不同所感的環境也不同。不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人人心中也都有苦經。這是娑婆世界的眾生少福、少慧才有這些苦惱。無福固然苦,無慧更加苦。人有很多苦,的確是因無福所帶來的;而有的人是有福卻智慧不夠,在福中不知福帶來無謂的苦。世間的事,真真實實的就是苦嗎?不盡然!『萬法本靜人自鬧",這是人心不知足,沒有智慧啊!以業感緣起來說:惡因緣聚會的時候,那的的確確是苦,可是你要是有般若智慧,苦就能化為烏有。所有的苦,若能解其體性了不可得—萬法因緣生,緣生之法都是虛妄不真實的;你能了解到虛妄,就能安忍下來,還怕真有什麼忍不過去的事情嗎?怕是怕在自己沒真智慧。了解它是虛妄,不理睬就好了。事情站在某個立場來看的確是苦,可是換一個立場,它還是樂呢!所以苦樂是沒個標準、沒有真實的。學佛的人要在這些地方覺悟。不過人總是感情重於理智,依情不依智,那的確就有苦,你要是以智化情,知道一切事情都沒有真實的、是無常的;眼前雖苦,但待些時候,過幾分鐘或過幾天再看看就好了。不要急!保持平常寂靜的心,何必那樣自找苦!好多事情前一分鐘像是不得了、天大的事,可是最後一分鐘就沒有事了。大家要知道,這是作夢呀!除了我們的真心是實相之法,其他世間一切法皆是虛妄。好在是虛妄,如果真實,那生死如何了?生死也是虛假如作夢啊!不要認為睡在床上才是作夢,那是閉著眼睛的夢;我們睜著眼也在作夢,人生都是在作夢,那有真實的?『夢"到底是有是無?若說有,拿出夢境來看看!拿不出來。說沒有嗎?可是睡在床上眼睛閉著,又有真真實實的夢境。若作好夢,醒來還快樂;作惡夢,醒來還很可怕啊!一切法都是虛假的,現在大家都看到了佛堂,也坐在佛堂中。你以為這佛堂是真實的嗎?其實不是真實的,因為它剎那剎那都在變。要知道!現前我們所看到、所知道的這一切法,都是不真實的,這叫做『色即是空";若有,只是目前短暫的假有,不是永恆存在的長久法。你能這樣觀照,就是有實相慧、般若慧。金剛經不是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裡有真實的呢?所謂『應作如是觀",要常常這樣觀照、正思惟,改除凡情夢的錯覺。我們閉眼夢未醒時,一切是真實,等到醒了才知是空。凡夫睜眼未醒,生死未了,亦不知萬法皆空啊!等待證羅漢果,生死大事了,就會瞭然明白凡間一切皆空。現在我們不知,知了亦是執著;這就如同閉眼夢未醒,仍在夢中很難接受空境。不過此時你是睜大眼,應當要仰信佛言啊!世間所講的空是指無、沒有的意思;但佛法所講的空不是指沒有,而是永遠存在。『空"是不生不滅、遍一切處,空中有無形東西,所以空性中能生一切法。空中也有有形東西—一切星球、人物,遍在空中,為空性中所包容,但空仍然不動,還是常存在的。如果沒有空,物質又能朝那裡放?沒有空就不能容納。比如石牆鐵壁,若在當中打個洞,不就顯出了空嗎?所以我們要知道,有東西即有空,其實萬事萬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空性!因有空之體性,所以就有假之事相。要明白『空"不僅不是沒有,而且是大有、無量無邊的普遍有。這叫做『空即是色"。有空就有色,見空之處就有色,所謂『性空真色"。這是如來真語、實語、最高無上之語;如來為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問一切法是從那裡生?依緣生法說:『此有故彼有"。那『有"又從何處來呢?從空中而來。所以佛法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佛法的正觀、般若之正見。空能出生一切法、含攝一切法。舉例來說,太空就是空,其本身是無礙法,可是山河大地、無量無邊的星球都包含在太空之中。離開了空它還能存在嗎?正因有空才會有法啊!所以無智慧的凡夫及一般鈍根小乘者,不要聽到『空"就以為什麼都沒有了。大智大悲的佛陀,還會錯說嗎?太空本身沒有法,但並不是說沒有太空;它的本體還是有的,不過這個有,應該說是『非有非無"之有。佛法講『中道",不講有,也不講無;說有、說無都是落在一邊。佛法離二邊,說『有"是以緣生來說,說『無"是因為緣生沒有本體,故說它是空,應該說是『非有非空"之空。再舉例來說:『零"在數學上的意思是有還是無呢?零,當然就是沒有,但零的本位還是有;如果沒有零的本位,又如何有增減數目呢?零,放在一的前面,它就是沒有;若放在一的後面,就不是無,若再加百千萬個零,這個一的數目就變成天文的大數了!所以說它沒有,它卻是有;說它有,它又沒有,就看零的位是如何安置而已。這種般若空慧的道理,不要以為聽不懂就不聽,一次聽不懂下次就會聽懂;若下次聽不懂,繼續再聽!念佛若有般若空慧,就是念實相佛—真真實實的『實相念佛"。那將來不但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還生上品呢!這樣就能早點知道真如實相的道理,證無生忍,分身十方世界度眾生。一般所了解的,念實相佛就是念真如、念法身佛、念無相。法身是實相,但那一法不是實相呢?所謂『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誦金剛經的人能這樣觀,那就是觀實相,解三空而證金剛法身。你不要只知道法身是實相、真如是實相,你要是了解萬法皆虛妄,那就是了解實相。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法都是空相,空相就是如來。你若把萬法之相當作真實,沒有般若空慧,就永遠見不到如來啊!善惡惟心造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上面還有二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即"之一字,比如一瓜分做二半,二半瓜原是一體的,這叫做相即。所謂『心即佛,佛即心",心是佛因、佛是心果,心、佛相即不二,原是同一個體;所以凡心念佛成佛,佛心悲愍眾生而能普現一切眾生前。『不異"之義,比如兩個瓜,雖是兩個,瓜是相同的,所以說是不異。說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與色不相異,這是將二物方便合說;真實而言,本來就是一個—空就是色,色就是空。如果色、空是二法,怎可說是相即呢?空是本體,諸法從空因緣而生;又佛法講『萬法惟心",所以講空就是講心,講心就是講空。這個『空"、『心"是真實之相,非虛妄的,故又名『實相"。空、心與實相,名異而義同,這就是『相即"、『不異"。於此注意『空"義,不是空無、沒有之空,而是真正佛心實相,也是眾生心實相。既然佛心、眾生心亦是般若體,怎能把『空"義誤為空無、沒有之空呢?這裡不清楚,就永遠不明空義。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是空,所以無相,無相無所不相。當知凡夫心空凈了,心即法;心本無萬法,但你心想什麼就現什麼,所謂『是心想佛,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若想殺盜淫,心就是三塗了。無相,不是看不見就沒有,不是手觸不到就沒有;你看電線里的電源,你看不到也聽不到,但是手在開關那兒一開,一開電風扇就有風、冷氣機就有冷氣、暖氣爐就有熱氣;無相而能成就一切法。心、佛無相,而凡心造惡業,佛心修善業;善惡業苦樂報,即是無相中又化現無量無邊之幻化。萬法雖是虛假的,完全是由心造,心能造善、造惡;造善合乎真如本性。造惡違反真如本性,造善是樂的因,造惡是苦的因;善果是安樂、安然的,惡果是不安然、不自在,你不怕苦報難受嗎?一個人造惡造到至極、受苦受到極點,自然會回心向善,不待人來勸,他都會向善;因為他的苦已到極點,不敢再受了,這就是『物極必反"。你看我們手朝前一伸,要是被針刺到或被火燒到了,手自然會縮回來,有苦了嘛!假如碰到清涼自在,自然放在那裡不會縮回來了。說到真空實相,凡夫好像全身心都麻木了,又是瞎子、聾子,怎能明白真空實相?不明白,你現前這些業障應該知道的,這也是從真空實相中,反背真如而成的一切法。所以心有生滅法、不生不滅法,不生不滅法是真諦;真諦就是空、無相。生滅法是俗諦,就是有為法;有為法,修善感四聖,造惡感六凡。有為有造作,是俗諦,一切法皆有之;無為無造作,是真諦,了無一切法、一切皆空。真心是實相,實相無相。心未動、未生,一切法皆無相;心一動,一切相皆現,這是心生一切法生,那麼心滅一切法也滅。善法由心想,由心滅;惡業也是心造,還須由心滅。心是生滅之原本,萬法由心造。大哉!心力不可思議也!隨心動則變現一切法,隨心靜則息滅一切法。善惡皆是一心造。一般來講『邪不敵正",但往往某個時候是正不敵邪;就像末法時代,信外道的非常多,信佛的少之又少,這是惡業障眾生多了。同樣的,惡業造多了,惡業的力量就勝過善業;但到最後還是邪不敵正。因為正法與真如相契合,邪法與真如不相契;邪法有生有滅,正法不生不滅,生滅法怎能敵過不生滅法呢?況且惡業違背良心、違背本性,故感惡報;眾生因畏苦而不敢造惡業,故惡業有減無增以至於無惡。善業是合乎良心、合乎本性,故感善報;眾生因得樂而續修善業,故善業有增無減以至於純善。所以到最後,惡業終不敵善業,善業圓滿就成佛。所謂良心本性:即原有心、本來性。佛法常講『三界惟心,萬法惟識",這二句不易明白,換另二句就容易明白:『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注意這『造"字,不要只知一切惟心。惟心就有了嗎?還要造啊!造了才起因緣;所以我們要念佛才能成佛。我們的心即是佛,無始以來就有一個心,但到現在還沒成佛,就是沒有造!不是有心就能成佛,要修造才能成佛。就像一顆種子,把它播種到土裡,還需要有水、陽光及空氣和人來保護它,使它不受大風大雨及蟲蟻的侵害。這完全要靠各種緣來培養,不是不播種就可收成了。『造",你想證真諦,還是要在俗諦上修好。就是要勤勞不能懈怠,沒有『天然的彌勒,自生的釋迦",你修四攝六度,了解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就是佛道;你有我、有人,修一切善法就感人天果報;你有我、有人,動貪嗔痴、造殺盜淫就是三塗惡業;因果就這樣明明白白,一點都不錯亂。所以念佛你要念,拜佛你要拜;不要念佛怕口乾、拜佛怕腰痛、盤坐腿痛、跪下膝痛;這樣怕那樣懶,一事無成。大家都是佛弟子,要覺悟,學佛要精進!懂得這道理,你揀好路走就對了。祝福大家走好路、走菩提好路,同上佛道,決定此生成佛。正慧轉顛倒我們眾生—眾因緣和合所生,什麼因緣和合而生?顛倒、情慾而感生這果報身。『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因地是顛倒、愚昧,所以依正二報皆不安然!不管做事也好、閑在那邊也好,總是心中不安樂,做事也無心!我們要解除自心中的我見、我執—總是自認為我是對的,你以這樣的小心眼怎能應付廣大的一切人事?我執的情見不放下,還加上私心看法,這叫『法執"。我法二執重,不能合眾,你不要妄想得福慧,連想得個身心安然也得不到。做事你也別想求到福報,不要增加業障就好了。如此行為改不了,不生大慚愧,如何得人和而共事?你沒雙乾淨的手,怎麼做出乾淨的飲食?修行要在這些地方檢討,一定要順其因緣,千千萬萬不要違反因緣而顛倒想。有粥時想吃飯,有飯時想吃粥,顛顛倒倒的。有粥吃粥、有飯吃飯,來什麼吃什麼,吃得多麼安然自在!諸位來到山上都是發好心來修行的,如果修行得不到利益、不能安然,在不安然之中要好好正思惟、用智慧,反過來想想!你有聰明喔!沒聰明怎麼會生煩惱?只是那種聰明顛倒了,叫做情識:眾生之情,情識用事。妄想顛倒,只要你用正慧一觀察、一反觀,不但馬上沒煩惱,想想連自己都會笑了!實在是如此!但不可老是這樣下去!修佛道:『是心想佛,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從地而倒從地起,你好好地再站起來就好了。要正念思惟,一切法皆是真如實相、法法皆是真,在那裡起病,即病為葯。即病為葯喔!藉這病來治你的病。如來大慈悲為治眾生病制定了戒律。戒律就像危險地方的護欄一樣。人一定要依法、依軌道,不依法、不依軌道就是自己有病而不服藥,那病怎能好?有病不怕苦嗎?病總是有苦,怎樣能了除苦?這不單是求觀世音菩薩、求阿彌陀佛就好了。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還是指示我們諸法因緣生,那一種緣沒調和好,菩薩對你也幫不上忙!法法都是相對的,為什麼?一切法皆是心法嘛!戒定慧是心法、殺盜淫也是心法,把殺盜淫那些觀念轉過來,嚴守戒定慧,當下即化地獄為佛國土。睡在床上作顛倒夢,夢到在地獄受刀山劍樹之苦;心想一清凈,就夢到在八德池中蓮華樂。這沒什麼稀奇,看你如何用心就是了。世間對於人事有兩句話:『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凡夫用事都是顛倒,只看人家不對的,自己錯誤了,總是對自己好寬容,卻叫人家要如何合己;叫人服從好難,那就叫自己服從嘛!你自己都扶植不好,怎麼教人?自己扶植得好,做個榜樣,人家自然不教而自能。平時我們用凡夫心行煩惱道,現在轉過來,這就叫即煩惱成菩提!沒煩惱又怎麼成菩提?在這地方用心喔!身在靈岩山寺,怎樣續佛慧命?記住!化度眾生才是續佛慧命;你消除自己煩惱,智慧顯發,那才能續佛慧命。不是出了家、披了如來袈裟就叫續佛慧命。身著袈裟當然要擔荷如來家業、續佛慧命,但怎樣續法呢?這點清楚嗎?清楚了還懈怠,那你智福何時有啊!現在我們好好地看—看凡情,凡情轉過來就是大智慧;看煩惱,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佛陀是知緣起、說緣起、行緣起。緣起就是因緣法、因果法。順乎因緣,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地都能成就你的佛國土;你看我們大殿少了一沙一石能成就嗎?有智慧的人,要順著因緣,不要違反因緣、心起顛倒想。你們就照這樣試試看|反觀吧!一觀就是返鄉歸宗。凡夫總是隨妄想顛倒,今者必要正念反觀,離想顛倒,暫斷情慾,正慧覺觀,扶正顛倒,成正覺、為世尊。日向東邊走,轉回即是西;顛倒凡夫回光覺悟,則即顛倒正是解脫大涅槃之原本也。學二諦融通今天是初二,對於『二"字,臨時想到一點意義:我們佛法講二諦,所謂:真諦、俗諦。真諦是一法不立,聖凡空無所得;俗諦則立一切法,十界因果都有。這兩種道理都是真真實實的,不能偏於一邊。真諦法與俗諦法也就是出世間法、世間法,即平時所說的佛道、人道。若只知道俗諦,不明白真諦;只重於事修,而不明白第一義諦的真理;則所修一切善法只是人天的因果,想證個初果都不可能。人天的因果不管怎樣的快樂,那種樂是樂中有苦,那種樂是苦的根、是三世怨,招來生苦。要得究竟的真快樂,還是要明白第一義諦;不明白第一義諦不能了生死、成佛道。雖明白第一義諦,但修行還是要在第二義諦上精進;否則偏於理廢於事,縱然你有智慧,也是乾枯之慧,沒有福德。舍了第二義諦,也不能入第一義諦,所以學佛法必要二諦融通,修事相,觀理體。要想真實地明白佛法,一定要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才能了解空諦—第一義諦的道理,要明白第一義諦,最起碼要明白『我空"。了解空諦而以無我的心來修一切法,那就是成佛的正因。不明白般若,而說你明白佛法,那是『相似"而已,並不是真實的明白。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二諦學明白了才好。佛法講無我、無人,那是一種高深的境界,能明白真諦,自然就知道;可是我們也要注意俗諦法,因為俗諦法沒做好是不可能證真諦的。第一義諦是講:無我、無人;但在第二義諦應該方便講:有(假)我、有(假)人。有『我"就會有『人",有人就要尊重人,不可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若無視於別人的存在,這種狂妄是不可有的!所以想要有智慧,過去不好的習氣要摒除,人家對的固然要尊敬,不對的最低限度要同情他,進一步要使其改正;不要認為別人不好就棄之不顧,那是沒有悲心啊!依佛法言,對方不好那是他的業障、沒有智慧,所以做錯了,但他的本性還是平等平等的真如實相、有佛性的。我們還是要尊重他,同情他可憐沒智慧,被惡業障障蔽了;應該想辦法使他的惡業障消除。但也不要忘記了自己!首先自己要守戒法、守規則,好的要精進地學,不好的要努力去除。自己不學好,不但與人沒有益,也太對不起自己了。在僧團中若想要能利己又利人,那自己一定要有所付出、與人有所貢獻,否則太失責了。一個人若與人沒有貢獻,那就是負債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假)我",這是以第二義諦來說。我們享受人家種種的付出,而維持我們的生命,說起來這一切都是靠別人的啊!所以這個『有我"千萬不要弄錯,以為『有我"就自大—我一切都比人家強。這點是要不得的!必要當下就甩掉!今天是初二,希望大家都有二諦融通的智慧,有了二諦的智慧,你到那裡處處都能逢源,做事情一切都能得心應手,那你的大智慧中就具足圓滿的福德了。恭禧你們能聞到二諦法,太幸運了!二諦不圓明,千萬不可大言不慚說通達佛法了啊!不愁沒道糧古人有言:『只怕沒修行,不愁沒供養"。確乎不錯!只要你精進持戒、念佛、參禪,自然會感動人家來供養、感動龍天來護法。而且佛陀眉間白毫這一福,能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修行,道糧都不會欠缺的。釋迦世尊本當一百歲才入涅槃,可是提早二十年入涅槃,就是留二十年的福給後代的佛子修行道糧無缺。說到這地方,我們多麼慚愧!若不好好修行,真是愧對世尊!是不肖子!再說佛法,我們要重在這『法"上,法才是根本。佛陀是依法而修成,我們也是要依法而修;只因人是依染情法,所以有生死苦;佛陀是依清凈法,因而無生死得解脫樂。法是理體,還要有事相來配合,這點要記好、做好!佛法重在事修,要把緣做好,否則發了心、立了願,不在事修、緣上做好,空想無益,不能得清凈果報的。現在雖已是末法時代,但還沒有到一萬年,現在末法才過一千年。我還深深地相信:只要你守戒、守威儀,就憑這個功德自然有龍天來護法,韋馱菩薩也要負責任來護法。如果韋馱菩薩不來護持你,他該受處分;你亦要自我檢討,因為他是要三洲感應,護持修行人的道業嘛!但是你的戒守得怎麼樣?內心怎麼樣?能不能被韋馱菩薩正眼看你?護法龍天歡喜護持?這就是問題了;你不能說:『韋馱菩薩你要護持我啊!"難道你求,菩薩就來護持;你不求,菩薩就不來護持嗎?你心裡要有個觀念—只要老實修行、守本份,韋馱菩薩一定來護法;那裡是要求韋馱菩薩,菩薩才來護持?那韋馱菩薩不同凡夫一樣了?他是看你的行為啊!只要你好好發道心修行就好了。問:有劣性人不修行且犯戒,何以故亦有信徒供養呢?答:那是魔徒!韋馱菩薩不會供養他。雖是魔徒、犯戒者,但他前世做過一分福因,故感今世所受供養之事。常思地獄苦請諦聽:『常思地獄苦,恆發菩提心"!這句話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用上?地藏經中摩耶夫人問無間地獄及大小地獄之苦,大家看了有沒有警醒?太可怕啊!章能法師曾告訴我他朝山的情形,他是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而用上了。夏天朝拜時,在柏油路上頭上頂著大太陽,腳底下有柏油路的熱氣上蒸,汗流浹背的。這種熱,父母所生的肉身短時間還受得了;連續拜五、六個鐘頭,就熱得難以忍受。那確乎要有恆心、毅力、要有正思惟。他就是思惟:我這點苦算什麼?怎比得上八熱火塗地獄,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的熱苦?八熱地獄的大火,教典比喻,從空居天將四十華里高廣的大石丟入地獄中,石頭即刻熔為水,那火力有多大呀!一思惟比較,柏油路上的熱苦又算什麼?萬萬倍也不能比啊!『萬法惟心",這樣想,就是八正道中的『正思惟",有了這種正思惟,就會產生一種定力,就能安安然然地拜下去。身雖流汗也不感覺到苦,不但不辛苦,還拜得心中好清涼呢!如果你想到苦,那就苦上加苦了。過去虛雲老和尚為報母恩,發心從普陀山朝到五台山,前後三年的時間。在朝山時,大陸寒暑氣候不均,不僅有大太陽曬,有時還遇大風、大雨、大雪,天冷時簡直就像寒冰地獄。所謂八寒地獄,那種寒冰會凍得眾生全身都發紅、發抖、冷得直叫,就是苦到那樣子。八寒、八熱地獄所受的苦—大火燒、寒冰凍,受苦無間,受不了就死了,死後業風一吹又活了,繼續受苦;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這就是業感,業力不可思議:『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大家讀地藏經對三塗地獄要生大畏懼、發菩提心;地藏菩薩發願度地獄眾生,我們要求生西方究竟了脫,不要再累地藏菩薩呀!病是善知識大家要知道,病是一種善知識,病中你正好迴光返照、覺悟。愈是大病癒要發大願、修大行。回想:在未生病以前做些什麼?於人於己有什麼利益?有利益,是不是盡心儘力地奉獻?有苦病為善知識,切身給你一個考驗、指導—自己苦,無量眾生也苦,要發大心、修大行喔!實在說來,病當然是苦,但比病還要無量苦的事太多了!你看無間地獄那種沒有間斷的苦,所以我們平時說『思地獄苦";我也請大家要『常思病苦",要把病當作一位善知識、良師,否則你生病受報,在病上又要造業。老和尚現在帶著病痛、忍痛還在忙,我那個辦公室,好像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忙得都沒有時間來陪諸位念佛,哇!最快樂的就是在念佛堂里念佛,遍身融入在彌陀慈父大願海中,同聲入於佛陀大慈悲海,這真是法喜!不過我雖然是忙,但是心裡還是有安慰!我想:忙就多多地忙,忙的功德能消除我們的罪障。如果你有病痛,還閑著在睡覺,那簡直是空過光陰!要精進反照念佛才對。身體好,那是你前生培養的;身體不好,生病了當然要看醫生啊!醫生看不好的病怎麼辦?看不好就要自己想辦法了。業障病嘛!有病當然苦,其實也應該要有苦,有苦才能逼迫你發道心嘛!有病在身多麼苦!那你怎麼不解除它?怎麼不帶著苦來奮鬥?否則你就被病苦磨倒了!記得以前在香港,有一位法師病得很重,站都站不起來。那時大家都是在避難,初到人生地不熟處,怎麼辦?當然,他也看了醫生,但病太重了,不是看醫生就能看好。他想:『還是求觀世音菩薩吧!"於是發願捨命拜大悲懺。一拜下去就爬不起來,爬不起來也是拜!一天的拚、二天的拚、三天的拚,結果拼不到一個禮拜病就好了。當時在苦難之中,像這種沒辦法醫的病,就要求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要下定決心,要能夠吃得苦;如果是大業障,你沒有發大心、沒有精進的苦行,怎麼能夠解脫呢?我們山上也有二、三位師父身體本來不好,在山上咬緊牙根修苦行,久而久之業障消了,病也好了。這是事實,你們都親眼看到的,何不向他們苦學以求感應?世間人說『帶病延年",我們要『帶病修行"!要覺悟喔!大家都要有這個精神,佛弟子嘛!要除病苦,除一切眾生的病苦。事實上我看到很多身體好的人就是不修行用功,甚至用他的精神好來犯戒,這就是沒病的壞處,所以『比丘常帶三分病";有三分病再不好好地用功,病就更重一點。過去很多大善知識都是從大病中覺悟過來的。諸位!不要怕病,只怕你病又懈怠不覺悟!病在身是身病,病在心是煩惱,但本有的心、智慧的心是病不倒,一般人有貪嗔痴煩惱那是心病;我們放下貪嗔痴,勤修戒定慧,身雖被業障障住,心則永遠障不了!愈有病癒要正思惟、愈是病苦愈要發心。發什麼心?諸佛菩薩都是一樣:『自身有病,願一切眾生沒病;將來我的國土決定沒有病的眾生。"在世間見到一切塵勞,你就要發這個心:將來我成佛的國土決定沒有這些,希望法界所有的國土都沒有這些,要消除六凡法界,共成佛道!愈有病癒要精進,趕快把事情料理好,要走就走,不要到走的時候,事情還弄得一塌糊塗,後人找不到頭尾。尤其注意!在常住上當執事的人最重要,不要像世俗人到父母病重的時候,看要死了,又不好問後事,等到舌硬想說時已講不出來了。怎能搞成臨終時那樣手忙腳亂呢?平時就要安排得好,走就走,洒洒脫脫的,沒有什麼!你在是如此,不在也如此;在,當然也不會是多餘的。一個人活在世上被人家嫌是多餘的,那也太沒有出息了。要走就走!時間到了,想不走怎麼可能?走到另一個地方還有重要的事情。佛弟子一定要有這些觀念、這些準備。人的壽命短促,其實不病就不會死嗎?隨時都是無常的。佛陀根本之教就是『萬法無常"嘛!要常諦觀。回想民國二十九年,印光祖師往生的時候,人家清理他的關房,層次都分明,東西都整齊、有條不紊的。走的時候,身邊、床頭一個錢也沒有,就是十幾塊的郵票。他要郵票做什麼?常時回信、寄書給人。除了那幾張郵票,什麼也沒有!有的就是日常必用的那些物件。現代的人當然有錢不會藏在家裡,就放在銀行里,但是這位老法師,銀行里也沒有存款喔!其實他的錢存在那裡?也可說他的錢是最多的,一生都是為弘化社印書,那印書都是成萬成萬地印,錢還是存在濟度一切眾生身上。你們以後看我往生的時候,到我床頭查查有多少錢?你們看看!現在最窮的就是老和尚,你說我最富也可以;最窮的是我,錢根本就不夠用—在道場上、人事上。如果問我有什麼放不下的事,那就是無量眾生的苦未解除,道場未建好,我的心永放不下。不過我想將來我生西方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我並向我說:『妙蓮仁者,辛苦你!因為你的引導,我的極樂世界多了很多菩薩,七寶池中蓮花都快滿了!"那時是我最快樂的了!希望你們到時候都能跟著老和尚一起去,免得我以後再來找你們啊!息滅情慾心佛陀常悲心痛切地告誡我們:『見一切男女,想其老者如父母,長者如兄姊,少者如弟妹,稚者如子女;生度脫心,息滅惡念。"凡是老的都是我父母,長的都是我兄姊,幼的都是我弟妹,再小的就是我的子女;對他們要生慈悲度脫心,息滅下劣欲惡念,把自己的人格尊嚴起來。不可人面鬼心,自甘墮落;受苦的首先是你自己啊!佛經又說:『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對著未來佛能起下賤心嗎?出家要具有正智慧、業障輕微才可以,業障重的不要,有差別見的亦不可。諸位要記住!不要對異性那樣起分別心。要知道!我們本身乃是父精、母血所和合而成,這個身體的原素就是有男有女,我們本身已具足了男女,為什麼還要男對女有愛,女對男有情呢?自己本身就已經有了嘛!所以不必愛,也不要賤!當用平常心,就不會有邪念生起了。像有些人,把女的看成是老虎;女的看到男的又視為色狼,把人看得這樣賤!自心就有這種不尊敬人的下劣心,才會把對方看成是女老虎、男色狼,如此賤心要甩掉!世俗許多青年人執迷在那些男情女愛上,什麼『小姐對我好有情,我對她有愛呀!"唉!楞嚴經不是說過:『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青年遇到了佛法不知修行,還為情昏迷,那真是太可惜了!要真心誠意修行,才能受人敬佩、為佛教爭光!當下劣心一起,趕快把它轉成正念之心,那就即凡心而成佛心,自己的人性也尊貴起來了,那裡還有什麼俊男呀、美女的?有男女下劣心,人性如何成佛性?萬法惟心造,一切苦樂都是由心中的思念而來。邪的心思,用正念一轉,馬上就是清涼自在;忘失正念,邪念一生,那渾身都是痛苦。何必偏偏想那些壞心思呢?你將下劣心返過來,不就是君子、菩薩嗎?君子有人尊敬,菩薩薩有人頂禮,下劣者被人丟棄,死後不是孤魂野鬼,就是地獄種子!所謂『不怕邪念起,但怕覺悟遲。"時時要以正念來觀照世間,否則勿妄想得人天福果。若觀照不能得益,就生大慚愧心,至誠懇切念觀音菩薩聖號,即得解除貪慾、嗔恚、愚痴。解除了欲心,不就清凈自在了?若常欲心焚燒,不生身下火塗地獄、抱赤燒銅柱才怪!各自慎重!萬不可有一罪人害了清凈僧團!初發心出家者,身或許染有不良的習慣、心有不良的思想,一時尚難免除;只須常存慚愧心,多加用功,時間久了就會好,不必太心急,欲速則不達啊!有人求功速切,不順所求就退道心,這是可惜、可憐!我常說懈怠固不可,若求急切成就亦頗不可啊!佛言:用功如彈琴,弦緩無聲,弦硬則斷,緩硬均勻則聲音普揚雅靜。萬行皆依中道而成,不急不慢,持之以恆,時足則福慧圓滿。若只求急成,缺乏恆心、無力耐久,功時不到,不會有效而情緒敗壞,則你準是失落者;調好你的妄心而歸正念、正行,則幸運者決定是你呢!我又祝福再祝福初發心出家者!某處是道場,又有善知識、良友,那就要耐心忍性安住,多住久住則能得大利益。若心不安靜、多方流浪,則處處都很難安身心。尤其福慧少的人,再好的道場、再好的師友亦難安其身心。如此若不生大慚愧、發憤精進、多禮佛懺悔,則很難安住道場,只有隨業而漂流了。有一般福慧深厚人,真令我敬佩他在任何處都能用功,人不能他能。其故安在?一言以蔽之:能安位守份、寶貴光陰、力活生命,協助他人以完成自己,而後全心全力弘揚佛法、普利眾生。出世間名利我們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當然要!不過世俗人是求世間的名利,我們是求出世間度生的名利。我們為了要度眾生,如果沒有名利,眾生不喜歡你、不理你,你怎麼同眾生打成一片?自身的名利不好,想度眾生也不容易喔!那我們是要什麼名利?道德之名,化度眾生之利。道德從何而起?戒就是本,有本才有末;本就是樹根,末就是長枝葉花果。古人說:『但得本,不愁末",你根本戒德莊嚴好了,不要去度眾生,眾生自然跟著你跑,跟在你後追隨,還惟恐你不要他呢!那個利大得很。諺云:三代以下的人,惟恐不好名不好利。我們也要好名好利才有精神,打腫臉充胖子都要拚命地干!此以凡夫發心所言。不好名利而所做的都是功德事,在世俗講是三代以上的人,以佛家來說就是菩薩了。菩薩已到了無我相、無人相,但還修一切善法,不是無我相、無人相,就懶死在那裡。大哀莫過於心死嘛!應該做的事情要做,有時沒事還要找事做、找苦惱;煩惱即菩提嘛!麻煩正好是肥料。所以文殊菩薩同維摩詰居士談到:什麼是佛法的根本?貪嗔痴是根本,貪嗔痴才是菩薩道;眾生沒有貪嗔痴,試問你的菩薩道怎麼行?高山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污泥乃生凈蓮。我們要『巧把塵勞為佛事",在塵而不染,就要無我相、無人相;一有了人我相,那就迷到透頂了。諸位!修行是修什麼?這些不修好,修一輩子只有徒增煩惱。有的修行人脾氣多,無明貢高更加強烈,那就是在盲修瞎練。你真正的修,啊!太快樂了!清凈的地方感覺到寂靜,污濁邋遢的地方一樣感覺到快樂、清凈。諸位!在這娑婆世界你想找清凈嗎?錯打了妄想!想找清凈,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才是真正清凈;那裡想找污染都找不到。這世界就是這樣!大家覺悟喔!不要自己找苦吃。請常轉法輪有人在聽法時無意中造了一個惡因緣,認為:『老和尚雖講得好,但講的時間太長了,我們受不了!希望少說一些。"當然有人想聽而身有病受不了,如胃口不好,什麼美味也吃不下。這就是聞法的苦惱,這點我也很同情。但是這私性在大眾之中要不得!現在聞的法,你不覺得有什麼用,可是某個時候用處大得很,千萬不可輕忽。現在聽法小小的苦就不能忍受,又如何依法修行?不聞佛法就沒有正知見來修行,將來無福慧甚至墮落,多麼苦!佛法只有請轉法輪、請開示,沒有叫人不要說法的;否則你雖是佛弟子卻幫魔忙了,惟有魔才請佛停止轉法輪。佛陀臨涅槃還在說法,魔王就說:『你不要說了,太辛苦了!"魔王怕眾生聽了法依法修待,魔子魔孫就減少了。大家要有正知見,不要無意中說錯話,反而幫魔的忙。過去大陸那些老法師講經,有時經文長,須講七日或一個月;像講華嚴經就要三年,每一次大座兩個鐘頭,法師腿都是方方整整盤兩個小時。台灣只是一個小時,如果兩個小時,中間還會休息一下。在大陸是沒停的,而且老法師講經往往會發揮文外特別的意義;若多發揮一點,七天每天兩小時—十四個鐘頭當然就不夠用了。所以說是兩個鐘頭,卻總是超過時間。有人特別喜歡聽老法師講經,每逢聽經,總希望老法師在文義之外多講一點,聽所未聽、聞所未聞嘛!老法師有他獨特之法,能融會貫通自己在修行時的定慧功德;所以說起法來,是一般學人在經教上看不出來的。你不要怕聽經腰酸腿疼,當然坐兩個小時不動,身體好的能勉強,身體不好的會辛苦;但這辛苦是為了了生死的,能夠怕嗎?農夫如果怕勞動、怕耕作之苦,那還有收成嗎?要多練習才會轉弱為強,否則永是弱者啊!我們決定想早成佛果菩提,那就應當積極至心『請轉法輪":一、請諸佛菩薩倒駕慈航轉法輪,二、請先世諸宗祖師乘願再來轉法輪,三、請現前諸長老大德善知識轉法輪;乃至師兄弟、同學法友轉法輪。只要你把信心對正、對準了,你的想法頭頭是道,處處安樂自在,不會有苦的。祝福諸位:聞法大歡喜,大開智慧門;圓修萬行,成就萬德佛果菩提!為了報三寶、眾生、歷劫父母師長恩,度脫一切冤親,所以我要學習常轉法輪於未來無邊際,直至眾生界盡方罷休。請諸見聞者亦發如是請轉法輪之大願、大行!伍、利生菩薩行以禮度眾生我們為眾生做事時,遇到善根深厚的人當然好;善根差一點的,不來幫忙事小,還不高興呢!那也要同他結緣喔!化解彼此的不愉快嘛!為什麼他不來護助、看到善事還不歡喜?這是缺少了緣,我們要想辦法,緣是人創造出來的;人與人之間各種的親厚關係也是一樣啊!世間人嘛!沒什麼不好結緣的。大家彼此談談、客氣客氣,你敬重我一尺,我敬重你一丈;你敬重我一丈,我就把你頂在頭上。人都是這個樣子,都是向良善的學。你要是說他是惡人、壞人,強盜可不怕惡人,他怕善人喔!強盜你要同他惡、想對付他,那你對付不了,他心裡暗暗在想什麼你不知道!但強盜最怕善人,我們自己決定要做個善人!可是也不要把自己說得那麼好,說自己是一個善人。要知道!自己道道地地只是一個無用的、最苦惱的人,這樣你就免卻好多的是非、好多人事的苦惱。我們要敦親睦鄰,化冤敵為好良友,所以眾生來到我們的道場,不管是看到什麼人,你臉上就是不能擺出死板板的樣子不理人;隨處見到人,至少也要點個頭、笑臉對人喔!甚至他也不知道什麼叫禮貌,但我們仍先向他合掌,這就是在教導他,他自自然然也學你合掌還敬你。大多數人都是高傲自大—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要是向他點個頭,他也會點個頭,甚至合掌。他不合掌是因為沒這習慣嘛!你做個樣子給他看,他也就會了。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應該觀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年幼的當成妹妹,再小的看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有這個觀念。而且,一切眾生皆是未來的佛喔!我尊敬他是未來的佛,我先向他打招呼,這也是做人的基本禮貌,守禮不會吃虧的。法華經上講到一位常不輕菩薩,他見了四眾,不但向人點頭、合掌,還磕頭禮拜、替人授記呢!他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人討厭他,甚至用石頭擲他:『我不要你拜。"他還是一樣頂禮。常不輕菩薩是什麼人呢?就是我們釋迦佛往昔做菩薩的前身啊!所以我們對人一定要以禮相待,最怕你頭昂昂的,人家就比你頭昂得還要高,根本不理你。眾生就是這樣子嘛!諸位!當然我們出家人是最尊貴,但一定要人家信仰你,你才尊貴。眾生的性情、心理我們要懂啊!世間有句話說:『禮多人不怪",如果你不但有禮,而且還多一點禮,你的禮非常濃厚,雖然對方說:『不要啦!不要啦!"口裡說不要,你真正對他恭敬,他還是歡喜的!當然也不要太過,好比法師正在吃飯,或者正做事時,我們不能頂禮,那隻會增加法師的麻煩!就有某位大師在走路時,最怕人向他頂禮,我也稍有這種感覺。有時我出來的時候,比如正急著要去念佛堂辦事,時間上已經不能再耽擱了,可是走在路上人家見到我就頂禮,但是這時候大眾都在等我,怎麼辦?如果不理他就走,實在說不過去;總要忍耐站一下、同他說一下話。因為有些人就說:『好難得見到你,想向你頂個禮嘛!"也就應該歡喜接受,令對方高興;若不接受,會令對方難堪的。度生先結緣諸位想要度眾生,要看有沒有福報;沒有福報,講經說法不見得有人來聽喔!這是什麼道理?雖有智慧,但沒有同眾生結緣,人不想接近你。所以與人結緣是最要緊的,福德是由利益眾生而來的啊!我們現在有的人發心在外面出坡、有的在廚房煮飯、有的在當行堂,還有在客堂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為人。要多多利他、廣結善緣才有福報;不能說:『我到山上是來修行的、是要了生死的,還來做這些事情,那我來山上幹什麼?"這完全是打錯了妄想,根本不懂事!說到慧與福,如果你有慧沒有福,那是沒有廣結眾生緣,任你怎麼會說,講得再好也沒有人聽。如果有福,與眾生有結善緣,就是講得怎樣不好,人家一聽到你的音聲就歡喜、看到你的人就快樂,乃至到這兒來也不必聽你講什麼,就是要看看你,同你在一起就好了。所以佛家強調:『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與眾生沒結緣,就是成了佛,你的佛國土仍沒有菩薩,還是自己一個人。成了佛,國土有菩薩,是因為行菩薩道的時候,廣與眾生結緣,解眾生苦、與眾生樂。這一切談起來都是因果、因緣法;你得將因緣做好,果才能圓滿。大家千萬不能想:『你們在這兒坐著,就要我來服侍,這樣享福啊!"有這種凡情,怎麼能夠學道?你沒道骨、沒道心、沒道氣,不與眾生結緣、不願服務別人,到那裡都沒有人緣!其實你也沒怎麼不好,可是人家一看到就是不順眼;真是奇怪,那個人也沒怎麼好,但是別人一看到就歡喜。這就是結惡緣、善緣之不同果報。就有一位出家人,到外面參學,學法二十多年,經教皆通,智慧如海。此時他的菩提心充實圓滿,就想出去說法度眾生,可是到那裡說法都沒人聽。有人告訴他:『人家一看到你的相就討厭、聽到你的音聲就煩惱,怎麼可能叫人聽你講?"他自己想想:『唉!這怎麼辦呢?辛苦研究經教二十多年,為了研究經教不知下過幾番苦功夫,還吐過幾碗血,怎麼現在說法都沒人聽?"他非常懊惱,就回到自己初出家的寺院去,見了師父就訴苦;慚得他流淚,愧得他嚎哭。師父告訴他:『你現在的衣單還有多少?可以把它賣了,買幾十斤米,去山上喂鳥雀。"他就依師父的話做。做好後,師父再告訴他:『好啦!你現在好好用功,等個二十年再說法吧!"二十年後,他說法時很多青年歡喜跑來聽經。原來這些青年,就是他喂的那些鳥雀轉生的;在喂鳥雀的同時,他曾授三皈依使它們解脫。你們也要好好用功,不要怕辛苦!在世間要想成就事業、學問、道德,都要經過一番努力,成佛更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怕苦,道業怎能成就?大家打起精神、鼓足勇氣,好好地學!研究經教的就好好研究經教、要念佛的好好念佛、要修苦行的好好修苦行,做什麼都要拿出成績來!好好地做就能培福培慧,這樣自己得安樂,才能利益一切人,否則懶惰人人都憎厭!勤勞為人協助,所有工作都為人忙,這就行菩薩道與眾生結緣。二塊磚培福諸位今天能夠住在道場,此刻安坐佛堂里,都是過去修來的福;如果在三寶門中沒修過福,根本坐不住。過去在大陸有座寺院,大殿破舊,四眾弟子就拿錢請工人來重修;雖請了工人,但很多雜工程還是要自己做,所以常住的師父都要出坡擔石頭上山。那時一切要靠人工,不像現在有車子,什麼都是機械化。古老建寺多數建在高山上,不要講九華山、普陀山那些大名山,就講五嶽中的南嶽衡山。那山頂上有座大寺,要是早上天未亮就從山頂起身下山,至山腳下再回來,來回一趟已是晚上不見太陽。這山就有那麼高,那雲就是天連地、地連天的。有雲就有濕氣,濕氣積水,到了春天,不但屋頂上滴水,連柱子也都在流水,濕氣就是那樣重!再回頭說建大殿的事。當時材料都是自家的師父下山去擔的。肯發心用力的人,當然就拚命地擔;可是有一位奸滑的人,一到出坡時就裝病,說他肚子疼啊!什麼病的。總而言之,會想方法騙人,出坡的事好像就沒他的份。僧值師父聽久了,知道他在講假話,有一次就聲色俱厲地對他說:『你有病?有病也要出坡!你三天不吃飯就可以不用出坡,能吃飯就得出坡。"他看看這次沒辦法騙人了,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擔了兩塊磚—這磚是用來鋪韋馱殿的。可是他只擔兩塊磚,就坐在那兒休息;僧值看他不是塊料子,會把大家帶壞了,於是把他『遣單"。下山後,他在外面東跑西跑的,過了十多年又回到這個山上掛單。他到客堂掛單時,知客師父已經換人了,客堂都不認識他,也不曉得十幾年前的事。可是由於他沒福報,業障還是在,所以知客師父一見到,不知何故心生氣,就自自然然地說:『不掛單!"其實在外省大叢林沒有不掛單的,出家人到寺院就是回家,那有不掛單的?怎樣才不掛單呢?沒有戒牒,連衣袍都沒有,那是不掛單;否則沒有不掛單的。他看看自己戒牒、衣袍都有,就詢問怎麼不掛單呢?知客師父說:『不掛單就不掛單,走!走!下山去!"這時他可憐地哀求說:『從山上再跑到別的道場就晚了,你趕我下山,外面天已經黑了,怎樣下山?"知客師父心中更生氣:『總而言之,我趕你出這客堂就是了!"這寺院大得很,光是山門就不知道離這客堂有多遠,他沒辦法,就走到山門,可是門已經關了,於是哀聲嘆氣地說:『唉!到了這兒都不掛單,現在晚了,朝那裡跑呢?"就在大門內坐著,卻被管門的人趕走,就又跑到了韋馱殿里,看到供桌下有兩塊磚的空位,就朝那兩塊磚頭上坐下,坐得舒舒服服的,一下子就進入睡夢中。夢中,韋馱菩薩喝斥他:『你這懶惰的人!以前不修福,現在來山上都不掛你單。總算你還修了一點點福,這兩塊磚就是你從前擔上來的;要是沒擔這兩塊磚,看你今晚怎麼樣?連站都沒地方,還想坐?"他被韋馱菩薩這麼一教訓,醒過來,生大慚愧:『唉!我實在太懶、太不像話了!大家都出坡做公事,我怎麼偏偏就告病假偷懶?"這時他看到韋馱殿前面園子長滿了草,『唉!我要修福。"他就連夜地拔啦!清啦!把這庭園亂草拔得乾乾淨淨的,又把庭園打掃得整整齊齊的,好一個清潔的庭園!第二天早上知客師父跑來一看,『哦!這庭園的草我剛想派人來除,那個人把它除得這樣乾乾淨淨的?真好!"望著望著就看到昨天被遣單的那位師父,坐在韋馱菩薩的供桌下。由於他生大慚愧,拔草修了福報,業障消了,這時知客師父看到他自自然然就歡喜起來,問道:『你怎麼跑到這裡坐呢?"他就把昨晚韋馱菩薩的教訓,以及發心除草的事情說出來。『哦!原來如此!"知客師父就歡喜留他掛單了。就有這麼一件真實的故事。所以今天你們能住在道場、坐在這裡自在念佛,都是過去在三寶門中有修過福報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大家聽了應該要怎樣好好地發心修福報啊!修福報不是幫別人忙,是幫自己做。千萬不要躲懶偷安,那樣韋馱菩薩可會趕你下山去!其實也不用韋馱菩薩趕你,同住的人就看不過去了,『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嘛!在眾人之下做事就有這個好處:你好,大家讚歎你好;你不好,大家都罵你。這裡不是一個人住的小茅蓬,好也沒人讚歎你,不好也沒人罵你。一定要住大道場,大道場就是這樣有規則、有善友互相勉勵,諸位知了嗎?培福慧相好我們身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養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來山出家為什麼要經過一、二、三年才圓頂?就是希望你把世俗人的相、世俗人的行動轉過來,更重要的,世俗人的習氣要轉。否則你身披袈裟又怎樣?俗氣不除清,著袈裟亦不像出家人!拿個龍袍給你穿也不像個大皇帝,坐在龍椅上也受不了萬民的三跪九叩首。佛陀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福慧具足、相好莊嚴要度人就容易了。佛陀在世時,他用不著說法,只是威儀齊整、動止安詳地那麼走一趟,那種相好就把眾生攝住了!未說法就攝受人了,再一開口誰不聽從?而且佛陀說法具有八種微妙之音呢!你看西方極樂世界還有迦陵頻伽說法之音啊!所以說話言辭要清爽、柔和,相好、音聲都重要;你這些沒有,就算當了大法師,好像白玉中有了瑕疵,這就不圓滿了,所以我們該好好地培養自己啊!那如何種福慧、如何修相好?就是好事要隨喜,千萬不要生嫉妒心,更不要在雞蛋裡挑骨頭。有的人好事不但不能隨喜,還要挑人家的毛病,那怎麼會有福慧?相又怎麼會好?別人有毛病,你發一個慈悲心指點他、幫忙他,不要躲在背後說是非,把佛事破壞,於自己有什麼好處?如果你是非分明,有正義感,那很好,請你就以正義之心來令大家互相協助。你以正義來勉勵人家,人家也不會對你起反感;你反而帶一個嫉妒人的心情,好像要找人的麻煩,那人家怎麼接受你?做人要做好、做事要做好,這樣才能培養福慧,切忌嫉妒人家好事,損自己福報!相好又是怎麼種的?出家人是不幫人看相算命,這都是邪命。雖不談相,但不是就沒有相喔!如果沒有相,佛陀為什麼還要百劫種相好?世間人都知道相隨運轉、運由心生;一個人相雖好,可是起了壞心,相就轉壞了;反過來講,相雖不好,但發善心、做了陰德事,相就轉好了。好相是操在我們自己,心好,相就轉好;現前只要你心裡一歡喜,面孔馬上有笑容,你的相多麼好看!馬上不高興、心裡嗔恨,臉拉下來,那樣子好像同人家有多大的仇恨!這相貌你想想!多麼令人厭惡!不要說人看了會怕,連鳥雀看了都嚇得飛掉了!鬼看了也怕!人一動嗔恨,血液中就有毒,這樣身體怎麼會好?不必轉世,這一世你的相就壞了!何必自己傷害自己?何苦要做自己的敵人!有的人相本來是好,怎麼搞壞了?心壞了嘛!大家注意聽!為什麼相會不好?嫉妒心、障礙人家好事;這是自己虧心的地方,沒有了營養份,相貌怎麼會好?心裡要保持和善,不要有無明、貢高,嫉妒他人為佛教發心辦事!自己無福無慧都可憐死了、慚愧都來不及了,為什麼還要無明、貢高?業習就這樣重嗎?人家好你隨喜讚歎、協助,首先自己的心情就安樂自在了嘛!無故地嫉妒、嗔恚,你嫉妒他,他就壞了嗎?不是喔!那是你自己苦惱啊!菩薩們!修心先要修『行"—行為端正保養善心。如果你前生少福少慧、惡業障深重,當然今世相就不好,但修行可以補相,修行能使顏色好、氣色好。你就算相好,還要氣色好喔!氣色不好,這個相好還是不圓滿。修心補相,心一有正思惟,就有正行改惡修善,相就會好;好像植物得到了肥料,怎麼不一天天高大、開花結果?肥料若不充足,就是開了花,花掉下來;結了果,果也是掉下來—瘦瘦黃黃的果不成熟就掉下來,即使成熟了也沒人吃,果子不甜啊!惡業障也是如此!一理通萬事,要莊嚴相好,還須修忍辱波羅蜜。忍者無嗔嘛!人平時不但無嗔還能歡喜,那面相多好看!你喜看怪人嗎?不喜歡!那你就要改革行為了。人生在世,笑臉常開能化解好多是非。俗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怎樣對你誤會、怒氣沖沖地想來打你,只要向他笑笑、陪個不是:『我錯啦!"那天大的事都能解決。『忍一句煙消雲散,退一步海闊天空",佛弟子嘛!確實要信受奉行。尤其我們想要化度眾生,第一點不能同眾生結怨,你同他結怨就沒辦法化度他,多可惜?世間鬥爭的事情都是大家沒有忍辱波羅蜜,以嗔報嗔,這不是解怨之道。忍一句,自己安樂,又免得對方造罪業。我們沒辦法令人家好,總不能令人家因我們而來造惡。這就是忍辱波羅蜜,自安樂,尤要令他人安樂。寒山問拾得:『有人來打我、罵我,怎麼辦呢?"『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你也省力氣,我也沒煩惱!"你想沒煩惱嗎?想沒煩惱就要退讓。一有煩惱,道心、道業都受障礙,煩惱就是是非的根;常時這麼煩惱,心裡就有大病,那身體就弄壞了!忍辱得相好,慈悲是佛種;但是於此要注意啊!這是不能用凡情的,這一點我們自己要先做好才安樂自在!希望你們到了這裡,能修隨喜、慈悲、忍辱之法,每人都相好圓滿、得大自在!佛心是常自在,凡情常有煩惱,所以我們要轉凡情才能常恆自在。願諸大眾自求多福!經云:『諸法得成於忍",不忍則諸事難和合,我們為了成就一切眾生成佛道,故必要忍耐、謹慎奉行!修隨喜功德佛陀說:『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這是講隨喜功德的殊勝。我們見人修善,最低限度要歡喜讚歎,需要幫忙就幫忙;即使他不請我幫忙,我還是主動做不請之友,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助之成就,使好上加好。這就是大乘經上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以增加福慧。發這個心惠而不費喔!不費一個錢還能得大福德,這就要有智慧啦!如果大家都是善人聚會一處,要做到就不是什麼難的,只要做利益人的事情,全體都會來協助的!記得五十年前大陸靈岩山寺的住眾,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外省那個冷,是冷到零下二、三十度!早上上殿,從膝蓋到腳底下都凍得完全無知覺!冰天雪地的日子,也沒有什麼現代的暖氣來調節,晚上就要用點熱水洗一下腳;如果不洗腳,腳會凍得破裂受不了。為什麼講這一點小事?希望我們也能學習。他們不論是念佛堂、外寮或其他的人,只要有人到大寮里打一桶熱水來,大家就忙著拿盆啦、拿手巾啦、拿板凳啦!這都是搶著做的,沒有一個人懶惰!都是頂好的人!洗好了的髒水,當然是最後一個洗的人倒,但很多人腳洗好後,還等待搶著倒水,不願意損一點福,『呀!我不要人家做好了,自己來享受。"大家都是精進向上、都是搶著這樣做,不會有事無人做!這是我們要學的啊!要是愚蠢懶惰的人這時是怎樣?絕對不會利益他人一點、不會伸一點手來做,好像人家就應該服侍他!這種人不求福只是折福。還有一種人—你做善事,他不暗地搗鬼已是好的了,你還想叫他協助?不可能的!世間就有這些人!愚痴的眾生不知修福,只是造惡業障,多麼苦啊!另有一種愚昧思想的人—小心眼、小聰明,錯誤地想:我做好事時,若大家都來協助,是否把我面子分去了?"不是這樣喔!你一人做事,大家歡喜來協助,你的功德就更大,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嘛!而且大家都來做,你的福德既不會少,還更加多!這就是大量有大福。就像黑暗中你點燃一盞燈,但這一盞燈不可能全照明黑暗;這時大家的燈,在你這盞燈上點火,這樣有了百千盞燈,那光明多麼大!一百人、一千人都來你這盞燈點火,你的光有沒有少呢?一點都沒有少!大家把燈點亮了,還增加你的光明呢!沒有百千盞燈,能照破這黑暗世界嗎?不行嘛!所以功德大家一起做就更加大。你若說:『我的燈不給人點火!"那黑暗就永黑暗了!道理就是如此。修行人心量要廣大,不要有凡情人那種小聰明、小心眼;那些完全要舍掉!否則你永遠培不上大福德,有福也不會安樂。世俗有財富的人是否就安樂?沒福的人因財富而受苦。貴的人是否就高高在上?別人不一定看得起他的貴,面上給他一點光彩,那是假的,內心不是真正對他恭敬;做人做得這樣,多麼可憐!我們要自強啊!所以我們修行要聞法,你不聞法怎麼知道如何修行?不聞法又怎麼知道如何修福、增長智慧?你聞了法不修行,又怎麼得到真正的利益?善法好難聞喔!尤其出世的善法更是不容易聞得到。聞到了,就要好好奉行隨喜啊!心安於道上大家修道要好好將心安制在道上,那一切的煩惱境就不能入心;否則昏沉、迷倒,雜亂、妄想就入心,那裡能夠明靜?心不明靜,就好像『黑海無風三尺浪",外境一切雖好,內心卻反反覆覆、顛顛倒倒的,多可憐!外境一起波浪,內心就不能平靜,其實佛陀講『萬法本靜人自鬧",只要心靜下來,外境就沒有波浪了嘛!世間人也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你對外境無心、不執著,或轉於專心某件事,心在道上,那對其他境就看不見、聽不到。你若偏要見、要聽,那只是自討苦吃而已。天台宗講『止觀",大家要將心停『止":制心在道上,一切萬法就不會令你散亂;若有昏沉就再用『觀"法。現在末法時代,說你們笨,可是你們確實比周利槃陀伽好啊!他什麼事都不會做只會掃地,他心想:地髒了要用掃帚來掃,一面掃一面思惟:那心裡髒了也要掃!於是用佛陀開示他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皆苦、涅槃寂靜的掃帚來掃。如此一直思惟,將心地掃清了,最後開悟證羅漢果。這是在工作中證果,不是盤腿靜坐證果喔!又像某禪師開墾時,聽到鏟子碰到石頭的聲音就開悟了—在工作中開悟。所以你們一心出坡也能得三昧;一切境即是心,萬法惟心嘛!若不甘心工作,則恐徒增煩惱!再說到禪宗一代祖師—惠能大師,他做什麼工作呢?在磨房裡舂米,他因身體輕,後腰下還綁一塊大石頭來舂米。所以不管在動靜中做什麼事情,都要以安靜歡喜的心接受,心安即是道!你看這不如意、那又不好,好可憐啊!希望你們做快樂人,不要做可憐人,苦樂是操在自己!要做快樂人,什麼事都要朝快樂處想。你想我們道場有這麼多工作,正可以自利利人、修福修慧,這多麼好!如果無端生苦惱,工作就不必做了嗎?苦惱還是要做啊!你以煩惱心來工作,那多苦!以歡喜心做工作,那就愈做愈快樂、愈做愈法喜。在每一法上都能得到法喜,千萬不要自找苦吃。不會做要學習,身不強要鍛煉!好多人一忙就覺得辛苦,在別人眼中看來,那有怎麼忙?那有什麼好辛苦的?當然這也是福慧、力量大小的問題。事情能依層次做,雖忙而心不亂,不會苦的。我們忙是行菩薩道,應該要快樂嘛!世間人為了生活糊口,賺錢都不怕工作多,何況我們是行菩薩道,怎能這樣怕呢?修苦行時要忍苦,身心要調和,勿生煩惱,有煩惱即會退道心;要慚愧自己不能在道業上增長、智慧不夠。當思惟:若道場建好後才來,已沒修福德的機會了。道場建好才來,不知有沒有福德來享受?有福報享受當然好,沒有福報怎麼消受?就算你有福亦要多惜福修智慧。其實佛法是很微妙的,你不要認為現在我們出坡的人沒用,說不定將來能成為靈岩山寺的大和尚呢!過去大陸的大法師很多是出自行單,而有的人學一輩子的法師還不能講經,或者講經卻沒人來聽。禪宗里當行單、出坡也是在參禪,不論水邊林下都在辦道。過去高僧大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到了八十歲也照常工作,好吃懶做的人沒有用!不能令佛法增光興隆,那是何等可憐的人!靈岩山寺隨時隨處無不是能念佛的道場,無不是你求福之處,要有心,好好把心安於道上。若無心,不能求福反而折福;折福損福,那太苦惱啊!凡事要隨遇而安、隨處而住,到那裡就吸收那裡的空氣,到那座山就砍那座山的柴;時時要這樣使心安靜,不要苦惱。『諸凡果報,惟人自招",祝福諸位:好好求快樂!求做好人的本位、求成佛的大道,滿足你的快樂。以上所說的,大家不要嫌老和尚啰嗦,老和尚希望你們安心、道業增進。大家要知道老和尚的苦衷、老和尚的目的,無不是望汝等早成佛道,惟有成佛道你才稱心啊!
推薦閱讀:
※【十一】南亭老和尚聽凈空法師講經
※《入地眼全書》陰宅圖向法卷九 【宋】南昌辜托長靜道和尚著
※《JRS來吐槽》爆笑經典回帖第170期:和尚只在我夢裡,如今你摸臉又親親。
※傷心事不要見人就說,小和尚如是說
TAG: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