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凈土往生釋疑(釋仁山)
西方凈土往生釋疑
編輯:釋仁山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凈土法門,肇始於華嚴,流布十方,其影響之大,攝眾之廣,皆如日月曆天,有目共睹。然而,近代以來,教內對念佛往生一事,頗多爭議,本文就若干念佛往生等相關問題,略做探討。 關鍵詞:凈土法門信願行往生斷惡修善 作者簡介:釋仁山,河南商水人,現居新加坡。
《往生經》普廣菩薩摩訶薩問十方佛剎清凈國土有差別不?佛言無差別也。普廣菩薩進而又問,既無差別,何故世尊偏贊阿彌陀剎,勸令眾生往生彼土呢?於是佛說出這其中的原由:「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小,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心,亂無志意。十方世界實無差別,令諸眾生專心有在,是故讚歎彼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不獲果。」故知世尊特勸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乃是便於眾生修學的緣故。雖然此法稱為易行之道,亦須專心修持,方克成就。對於往生資糧的修持,歷代凈土大德各引經論,或強調信心,或懇勉發願,或特重念佛。雖各有所專,也不過是對核心宗旨的不同詮釋而已,對此應當依據經論作全面正確理解,方能避免偏失。近來教內對念佛往生一事頗多爭議,諸如:但有信心即可往生,全仗佛力無須自修,臨終無需正念也可往生,甚至斷惡修善也可不必,等等。此等言論勸人生信尚可勉強言之,若單提信心而捨棄發願修行乃至臨終正念等,頗有斷章取義之嫌,流弊甚多。深恐學人於此產生誤解,是以不揣愚陋,略引經論祖語,作膚淺分析,以資參考。
一、但有信心就可以往生否
《華嚴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大智度論》龍樹菩薩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的學習是從建立信心開始的,經論中亦多有強調信心的說明,在任何一個法門的修學中,信心都佔有極其重要的比重,這一點當是不爭的事實。而凈土法門中,對於信心的培養尤為重視。如《稱讚凈土佛攝受經》所言:此法是「一切世間極難信法」,若人能於此法信解受持,乃至演說,當知此人甚為稀有。一旦建立對凈土法門的絕對信心,那麼在往後的修學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凈土又稱易行難信之法。然而,「行」雖然說「易」,但畢竟還是要「行」,否則是不行的。如蕅益大師所說:「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如果認為只需突破信心難關,即可隨意往生,對於行持可以忽略,甚至完全否定,那就要好好商榷一番了。
首先,對於只需信心即可往生的討論,先從經論中有無根據說起,執此說者常引的經文當是魏譯本的《無量壽經》卷下開篇的一段經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段經文中,是在信願迴向的前提下,得出「即得往生」的結論。有師解釋為:「即得者:不隔時、不隔日、不隔念之義;得者,決定之意。」若是臨終情況,這種解釋還說得通,但對於有時間過程的地方,這樣解釋就說不通了。如《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豈不是早就成佛了,比往生還更為快速。其實,這裡的「即得」更合理的解釋應當是因果關係,而不是時間觀念的馬上、當下的意思。如果與願文對照的話,當有「乃至十念」之行在其中,方可認為是現在生中得以往生。若無其行,則當如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卷一中所說:「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又曰:
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是故今此論(攝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在這裡,大師依經義作了完整的說明,即如果只是有信願而不論有行,也說得以往生的話,那是與遠生作因的說法,也就是常說的別時意趣。如果要想在今生即得往生凈土,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這樣的說明才符合經義的完整解讀。若只是執著「信心歡喜,即得往生」的字面意思,那就有依文解義的嫌疑了。如果依這樣的理解看經文,倒不如《法華經》中所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來得痛快。
信心是往生的前提,這一點是被歷來的祖師大德所公認的。然而,對於認定只要有信心,捨棄一切諸行即可往生的觀點,卻只有日本凈土真宗一家而已。若依凈土經論中的完整教義,這樣的觀點顯然是有些斷章取義的。依彌陀本願而言,即使是真宗所推重的「第十八願」,尚且說出「乃至十念」的最低行持要求,怎能說但具信心而不需要行持呢?而且,佛說此願是在「至心信樂,願生我國,乃至十念」的完整修持上才保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真宗在理解「信心歡喜,即得往生」之類的經文時,不知是故意忽略還是有意迴避這個根本的問題,以至於有這樣矛盾的觀點。 其次,單單對於信心的理解和建立,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上品下生位中的一段開示,可以更好地說明這一問題:
又雖信不深,善心數退,惡法數起,此乃由不深信苦樂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凈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二明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若起疑謗者,縱使千佛繞身,無由可救也。
此中大師對深信有具體地說明,果然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試問真宗行人有用此標準來對照信心嗎?若深信凈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進而大師又說,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一切大乘,即佛所說一切大乘教法,皆不得疑,更不得謗,何況本宗所說一切教法,怎能自起疑心,復加人為割裂呢!若起疑謗者,其障甚重,縱使千佛繞身,無由可救也。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從自、他、因、果、事、理六個方面對信心的內涵作了全面闡述,都可以說明信心的圓滿建立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需要充分理解所信的內涵才能相應,否則就落到迷信的範疇了。 真宗認為,只要深信彌陀願力的救度,就等於已經往生的說法,顯然是把信心所具足的行願內涵人為忽略的觀點,這對往生者的修持會起到消極的負面影響。因為大家認為我信了,就等於往生了,那還需要修什麼行、念什麼佛呢?縱然有所謂的念佛報恩之行,也多半流於形式。如此一來,為本來就無心修行而又想往生的眾生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借口,很容易使人產生這樣的誤會:不用修行念佛也可以往生,只要你信就可以了。這種觀點與外教所謂的信者得救,頗有相同之處,不得不引人重視。
對於信心的培養,是念佛人理當重視的。然而,這個信心卻不能是孤立的信心,應當具足後續的完整修法才可以。否則,信心就無法成為決定性的因素了。這一點,蕅益大師有明確系統的論述,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又說:「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大師明確指出,具足願行的信心,方可名為真信。如果一定要認為,但有信心今生即得往生的話,那麼應當是這種具足願行的信心才能與經義相應。對此,徹悟大師有深刻的論述:
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不願,猶不信也。願而無行,猶弗願也。行而不猛,猶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願不切。願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總之,生真信難。信果真矣,願自能切。願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願,加勇猛力行,決定得生凈土,決定得見彌陀,決定證三不退,決定一生補佛。 其實,諸如此類的說明,散見在歷代祖師的言論之中,僅從善導、蕅益、徹悟諸祖的說明中就足以釋疑,善用心者自當舉一反三,不需要再多舉例加以說明了。
二、往生的關鍵條件是什麼
1.依《無量壽經》發心專念
依凈土三經所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有很多種,《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有「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的條件。第十九願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開示。真宗習慣上把前者所說列為真實之願,後者則加以否定,這首先就有些自相矛盾了。且看後面經文中的解釋,釋迦世尊在三輩往生的經文中,重點所說的是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修持上。反覆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難道釋迦牟尼佛還不懂得彌陀本願的真實義,反而選擇了不重要、不真實的內容大費口舌嗎?這顯然是講不通的。其實,第十八願中的「至心信樂,願生我國」,本屬菩提心的內涵。如蕅益大師所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因此,在《無量壽經》的修學宗旨中,當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重點,這與世尊在三輩往生的經文中多次的說明是相應的。三輩往生的經文,當是釋迦世尊對彌陀本願中所說往生條件的最好解釋,畢竟本願說的是原則。釋迦世尊絕對不會不理解彌陀的本願而妄加解釋,更不會說出與彌陀本願相悖的開示。因此,如能互相對應參考,對理解彌陀本願會有很大的幫助。世尊在三輩往生一章經文中,根據眾生的機緣不同,說出了適合不同情況的修持方法,隨各人的能力,認真修持,皆得往生,上盡一生,下至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2.依《阿彌陀經》信願持名
至於《佛說阿彌陀經》,為自古以來民間流傳最廣泛的凈土經典,正因如此,經中所倡導的深信、發願和執持佛名號的修學方法也在民間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以至於成為念佛人能否往生的衡量標準。藏經內宣揚彌陀凈土的經論中雖有眾多指示往生的修法,而歷代宏揚者多以此經所論信願念佛為核心修法,這當然有其因緣。略說不外兩個方面:一則簡易明白、直接了當;二則通俗易懂、修法方便。有此便利,自然廣受歡迎。此經批註,代不乏人,最著名者當推明末四大師中的蓮池大師所著的《彌陀疏鈔》和蕅益大師所作的《彌陀要解》,前者博大精深,後者簡要詳明。近代以來,經印光大師極力推崇,認為是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批註,妙極確極。此後《要解》幾乎成了凈土行者必讀之注,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要解》在闡述經中修學宗旨時,將其歸為三個階段:「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如此遞進,一目了然。為使行人方便修學,大師隨後闡釋了信、願、行的各自定義和獨特內涵:「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隨後,大師逐一對此作出透闢精彩的解析,尤其是對信心的說明,可謂全面而具體,足以啟發正信,增上善根。有此正信之念,進而對極樂油然生起嚮往之忱。其懇切之心宛若離家多年的遊子思慕故鄉一般,迫不及待而又從容安閑,沒人逼迫,不需勸勉,遊子歸鄉,何等自然。這就是信願,也就是凈土行者的往生態度。以此為引導,一心持名念佛,待到臨終,自然心不顛倒,正念分明,隨佛接引,往生凈土。這是信願行具足的念佛人理所當然的成就。
在《要解》中,比較容易產生爭議的,大概就是大師所說的:「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淺。」有人認為,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於是產生念佛不重要的誤解。其實,這是完整的一句開示,不能分開來理解,再看大師後面的總結:「故慧行(信願)為前導,行行(持名)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大師明白說出信願與持名的各自分工,往生是要靠信願的引導,這沒錯,但是如果沒有品位,要往生到哪裡去呢?而品位的高下,則要靠持名的深淺了。信願如目,持名如足,只有合一,才能發揮作用。為了消除在信願行理解上的分歧,大師依經義用了依次遞進,相輔相成的體系加以闡述。如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即信、願、行三者雖各有比重,但萬萬不可因此忽略三者一體的完整性,唯有三資合一,方成妙用,才能達到往生的目的。
3.依《觀無量壽佛經》明九品往生
說到《觀無量壽佛經》,自然會想到善導大師,大師的凈土思想,散見在五部九卷之中,尤其以《觀經四帖疏》最為集中。大師於疏中雖極力強調佛願接引的重要性,也未曾忽略自力行持的根本因素,所以大師判此經修學的宗旨時說:「本經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凈土為體。」而不是說以佛願接引為宗,這是對全經的修學方法作了綱領性的提示。至於批註的內容當然不能一一細說,茲略舉數端可見大概。
(1)弘願接引為緣,勸心奉法為因
大師在批註開篇就指出: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舍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這裡, 大師依經義指出,「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這正是凈土法門的特別殊勝之處,本來無可爭議。但現在的問題是,將佛願接引為增上緣理解為不須奉法修行,這就大違經義了。往生依佛願為增上緣,但須眾生勤心奉法為因,如此因緣具備,方得舍此穢身,成就往生果報。若眾生無有勤心奉法之因,則彌陀大願又能為何人作增上緣呢?再看大師對此法所受根機的解答,當更能說明這一問題。 問曰: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此中大師明言,有受有不受,凡往生者,皆是具足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之功,下至十念之因,如此方得乘佛願力,而得往生。若果如真宗所理解的純是佛力令起信心,佛何故不令不受之人亦起信心乎?
(2)大師所解觀經宗旨,意在勉人精勤修學。
如大師在上品上生往生文中,批註三心之時,不惜筆墨,反覆強調真實發心的重要性。勉勵行人: 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真實心中,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舍。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如此方名至誠心。 這樣的開示還不夠具體明白嗎?
又說到深心時,大師解為深信之心:「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對此,真宗理解為自身既是罪惡凡夫,根本無力修行,因此只須靠佛願力接引即可。何不再看大師下面進一步的說明呢?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
此處明明說三福九品,乃至定散二善,皆屬深信範圍,怎能人為地忽略呢?如何才叫深信呢?大師說一心唯信佛語,就應當不顧身命,決定依行。換言之,此信是須要用行持去實踐的,進而說:「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此為隨順佛願。」可見,大師所說的深信,並非如真宗所理解的把佛陀所說的其餘教誨捨棄的孤立之信,而是將佛在此經此段所說的完整教誨融會為一的全面信心。既然深信,當信佛說所有教誨,怎能依凡夫知見有選擇地信呢?至於行的時候,若能完全依行,則可上品上生。若行而不能全,則品位依次而有高下。然而,不可因自力不足的緣故,就認為不需自力修學,甚至是將更高的行持加以否定了。
通觀九品文義及大師批註,意在勉人向上,精進修學。若遇惡緣而得下下品生者,實不得已之選。若是遇上中之緣,定當勉力而行。惡逆之機,可勸其向善。已得向善之人,斷不能拉其向下而歸為下品之類。下品之設,顯彌陀願力廣攝群品,乃至惡逆亦不捨棄。若能上品往生,豈不是更加完善嗎! 綜上所述,往生的關鍵條件有兩個方面:一者對彌陀願力的認同,即以彌陀願力為增上緣;二者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如三經所說,依教而學,定得往生不退成佛。
三、往生是靠自力還是佛力
凈業學人的往生,是以自身信願持名真實修持為因,依彌陀願力接引為增上緣,得以往生凈土,免去輪迴退轉之苦。這一點,與通途法門全靠自力斷盡煩惑方了生死的做法相比,確實是容易多了,故稱易行之道。然而往生後的成就,雖有佛力護持,而自身仍須認真修持,方能成就圓滿佛果。 龍樹菩薩所著《十住毗婆沙論》中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又說:「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自從北魏曇鸞大師在所注《往生論注》中,引用龍樹菩薩的『難行道』與『易行道』的觀點之後,歷代弘揚凈土的大德大都以此來判定凈土依佛力故為『易行道』,余法依自力故為『難行道』。」
究實而論,凈土確為依佛力往生,速得不退的方便法門。然而,這裡所說的依佛力,仍然離不開自力的密切配合。如近代楊仁山居士所言:「蓋佛教所說接引往生,皆是他力之教,而仍不廢自力。廢自力,則有無窮過失。」真宗認為凈土往生是以他力信心為宗,即信心的生起是佛賜予的,完全否定自力的修學。喻其為乘大輪船,已得上彌陀願船,更不須自身費絲毫之力。其實,如果廢棄自力,雖有彌陀願船,誰人能乘呢?既然佛願平等,何不令三途六道一切眾生,一時賜予信心,同乘願船往生成佛呢?顯然,離開自力的配合是無法達成這一目的的。由此可知,至心信樂,欲生其國的修持,都是屬於自力範圍。以自力的修學,方能感得佛力接引,這是因果相應的必然之理。
日本凈土真宗專倡純他力教法,自認為是師承善導大師的理念。其實,不過是將善導大師的理念扭曲為己所用而已。善導大師的確是極力倡導依佛力往生凈土的,但是在大師完整的理論體系中,始終也都在強調自力行持的重要性。如在《觀經疏》中所提出的專雜二行,當是自力修學的最好開示。又如在《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中,大師有這樣一段開示:
若自他境上,獲得三業,能令清凈,即是生佛國之正因。問曰:既道三業清凈是生凈土正因者,云何作業,得名清凈?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名清凈。又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善根回生凈土,故名為正因也。 這裡說得更為明確,往生的正因當是三業清凈,如果結合大師所開示的專修之行,即是以信願念佛之行持,令三業清凈,以此善根迴向,方能往生凈土。
印光大師對自力與佛力的開示較為具體,自力是念佛人自身要具備的信願念佛之力,而佛力是臨終佛來接引之力。且看大師在《文鈔》三編卷一中復恆慚法師一書中的原話:「生同居,由信願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蓋彼雖未斷煩惑,由內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彌陀慈悲之力,感應道交。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復用事,故得往生最極清凈之同居土。」這段開示是再明白不過了,往生一事,是由信願而念佛,內承心佛自性之力(自力),外蒙彌陀慈悲接引之力(佛力),雖未斷煩惑,但煩惑不復用事,所以才得往生同居凈土。《文鈔》中多有此類開示,這裡略引幾段以資證明: 此系全仗佛力,兼仗自力以了生死者,故於一代時教法門之中,名為特別法門,不得以通途仗自力法門並論也。
——《增廣文鈔》創建菩提精舍緣起碑記 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全仗佛力,亦兼自力。由仗佛力故,易於仗自力者奚啻百千恆河沙倍也。
——《文鈔》三編卷三南通余東袁家廟佛教凈業社緣起 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謂信願持名,是自力能感於佛。
——《增廣文鈔》卷四凈土問答並序 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與當人信願念佛之力,感應道交,得此巨益。較比專仗自力者,其難易天地懸殊也。
——《文鈔》續編念佛懇辭序 在大師這一系列的開示中,不難看出,念佛往生是由信願念佛之自力為能感,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為所應,合此二力於一時,成就接引往生之事。在討論的時候,分作自力、佛力,在實際修行的過程中,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為有了彌陀的大願作保證,所以眾生才有信願念佛的機會。舉此信願念佛之心,全體投入彌陀大願海中,心佛相應,感應道交。於此之時,佛力也好,自力也罷,都在不可思議之中了。
四、念佛人平常需不需要斷惡修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門公認的七佛通偈,也是一切諸佛出世教化眾生的總綱領。斷惡修善,是一切法門必修的功課,念佛人又豈能例外。在往生必須的三資糧中,「行」既包涵了念佛之行,同時也具足斷惡修善之意。《無量壽經》的三輩,《觀經》的九品,都是根據斷惡修善的程度不同,而有品位高下的差別。尤其是九品往生的上品和中品經文,說得最為明白,每品都是開出不同的修行標準,若依此修,定得此品,詳讀經文,自可明了。只有在三下品時,才談到惡逆往生的問題。然而,這是佛願宏深不舍眾生的慈悲方便,文中除了惋惜和勸令惡逆眾生懺悔之外,並無教人不要斷惡修善之意。如果認為下三品的惡逆都可以往生,便以此為參照而宣傳不用斷惡修善同樣可以往生,就免不了要自誤誤人,貽害無窮了。當年印光大師對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修持精進、成就非凡的古昆玉峰法師所提出的念佛「不除妄想,不求一心」之論,尚且痛加呵斥為「全體悖謬、貽害不小」,難道還會允許「不用斷惡,不必修善」之類的觀點嗎?真心弘獲正教者,豈可不思。
有人根據善導大師所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一句,提出修善不能作為往生的資糧,甚至造惡也不成為障礙的說法,顯然是斷章取義之談。大師既說雜善難生,意在勸人專心修善,更體現出斷惡修善的重要性。在行中若不具備斷惡修善內涵的話,這種行一定不是大師所說的專修之行。還是來看看大師對專修之行的說明吧: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註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故名深心。
在這段開示,大師強調的重點是專修正行,而專修正行的準備是「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如此這樣的修持,才是大師所說的正行。在如此精進的正行中,自然不會有造惡的機會。大師之意,連疏雜之善都不可取,雜惡之行還用說嗎?雖然經中有說,下品往生皆是造惡之人。然而,這隻能是體現彌陀願力的慈悲,不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乃至惡逆之人,但能回心,皆蒙攝受。若以此為標準,認定惡逆既然可以往生,修不修善也無所謂了,就有些自欺欺人了。縱然是惡逆往生,也是要懺悔業障的。如大師在《四帖疏》序義分中所說:「三從今向世尊下,至懺悔已來,正明夫人凈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需懺悔。」若惡業不懺悔者,定為往生障礙。關於這一點,大師在下下品的批註中,有更為詳細的開示: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言止,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徑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不得聽聞正法(三)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雲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受阿鼻地獄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大師這裡的分析非常明確,惡逆縱得往生,於現前生後都有極其嚴重的障礙,言語之中明明有不得已之意。豈有如來放任眾生造惡而不加勸,反而默認說造惡也不成障礙之理! 這裡產生的誤會,出在對往生資糧理解上的偏差。如果將往生之行理解為僅是單純的念佛,而且是將修善除外的念佛,顯然是不夠完善,也不符合經義的。凈土諸經中沒有任何一處是說斷惡修善於往生無關的,經中所說的念佛之行,已經將斷惡修善圓滿地包含其中。否則,念佛又如何稱得上圓滿之行呢?在念佛時,惡念逐漸減少,即是斷惡;正念增強,即是修善。絕不是一邊念佛,一邊放任心行,就可作為往生資糧了。
印光大師對此也有詳盡的開示,在《文鈔》三編卷二《復王子立居士書》(三)中說: 《無量壽經》中,有三輩;《觀無量壽佛經》,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惡業之人,臨終遇善知識開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龍舒死執三輩即是九品,此是錯誤根本。故以下輩作下三品,其錯大矣。故上輩不說發菩提心,中輩則有發菩提心,下輩則雲不發菩提心。不思下輩絕無一語云造業事,乃系善人,只可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將下輩作下品,違經失理,竟成任意改經,其過大矣。在彼意謂,佛定將一切眾生攝盡,而不知只攝善類,不及惡類。彼既以善人為惡人,故云不發菩提心。死執下輩即是下品,故將善人認做惡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臨終苦極,一聞佛名,其歸命投誠,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奮感激,比臨刑望赦之心,深千萬倍。雖未言及發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與誠,實具足菩提心矣。
這段開示中,大師明確指出大經所說的三輩,「只攝善類,不及惡類。」再看大師在《一函遍復》中的一段開示: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大師是將斷惡修善與念佛往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再說明念佛之人若欲往生,必須於現在生中斷惡修善,方能得到真實利益,方能隨願往生。如大師在《文鈔》續編中說:「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之真實利益。如基址鞏固,萬丈高樓,自可隨意建造矣!」
五、往生需要臨終正念嗎
首先,依《阿彌陀經》所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明確指出,往生凈土者,臨終是必須具足正念的。只不過這個正念的產生,即有自身修持的成分,也有彌陀願力「慈悲加佑,令心不亂」的成分。雖然如此,畢竟還是要具足正念的。
其次,依《觀無量壽經》,「九品之內皆言,臨終正念即得往生。」(《安樂集》卷二)。乃至下下品往生,佛言: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在疏中解釋說:「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此中亦無不須正念,或者所謂任何情況都可往生的跡象。 為什麼會有「往生不必正念」或「正念不是往生的標準」之類的說法呢?持此說者向來以漢、吳兩譯的《無量壽經》中疑城胎生為據,今依吳譯本卷下第三輩往生的經文為例,加以分析。經文:
當斷愛欲,無所貪慕。得經疾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凈。如是法者,當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壽命終即往生阿彌陀佛國,可得尊敬,智慧勇猛。佛言:其人作是以後,若復中悔,心意狐疑,不信作善後世當得其福,不信往生阿彌陀佛國。其人雖爾,續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阿彌陀佛,即令其人,於卧止夢中,見阿彌陀佛土。心中大歡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諸善,今當往生阿彌陀佛國。其人但念是,口不能復言,即自悔過。悔過者差減少悔無所復及。其人命終,即生阿彌陀佛國。不能得前至,便道見二千里七寶城中,心獨歡喜,便止其中。亦復於七寶浴池蓮華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長大。其城亦復如前城法,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復於城中,五百歲竟乃得出,至阿彌陀佛所。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智慧不明。
此段文中,先述其人所修前因,如斷除愛欲,無所貪慕,得經疾(快速)慈心精進。進而要斷除瞋怒,齋戒清凈,以此用心,「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具足如此殊勝因行者,方得壽終之後往生彼國。假如此人「作是以後,若復中悔,心意狐疑」,那麼所修的勝因不會因此而唐捐的。於臨終前,彌陀以慈悲願力作增上緣,在其睡夢之中加持其人,使其親見凈土勝境(彌陀願力為增上緣,以方便力令生正念,而非在失正念的情況下帶其往生。) 其人見是以後,心大歡喜,深生懺悔,念生凈土,如此亦得往生,只是生在邊城疑城。這裡的「心中大歡喜,悔不知益作諸善、其人但念是」等,既是對以前的「悔、疑」的徹底反省,也恰好說明正念得以現前了。否則怎會知錯,又怎會知佛來迎呢?這與玄奘大師所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中所說的臨命終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的開示是完全相應的,只能是更加證明臨終正念的重要性,而絕無不須正念之意。當然,這兩處經文都是彰顯彌陀願力加持,「令心不亂」這正是凈土法門所說的佛力接引的殊勝之處。但無論如何,念佛者臨終時是乘正念而往生的,這是不容忽略的事實。
然而,在《大智度論》第十八卷中,摩訶男與世尊有這樣一段對話: 如摩訶男釋王來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毗羅人眾殷多,我或值奔車、逸馬、狂象、斗人時,便失念佛心,是時自念,我今若死,當生何處?佛告摩語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時不生惡趣,必至善處。譬如樹常東向曲,若有斫者必當東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壞死時,善心意識長夜以信戒聞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
世尊在此處答覆摩語男的問題,就是常說的「強者先牽,重處偏墮」。如念佛人,平常如果能做到全身靠倒,心向西方,則此念最強。忽然命終,由其平常正念業習強的緣故,絕不至墮於惡道,「必至善處」,「必得利益上生天上」。雖然如此,未言及得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說必至善處。而且,這只是在通常情況下,沒有論及其人臨終心念的具體情況。假如此人,臨終忽起惡念呢?不妨來看《大智度論》卷二十四中引用《分別業經》的一段經文:
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言: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世惡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
這裡說得很明白,「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當然,「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這正說明臨終的心念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去處,這也正是歷代祖師為何反覆說明臨終要保持正念的真正原因。然而,有人會認為這樣不公平,為什麼一生辛苦,只是最後起了一個惡念,就要墮落呢?其實,這就如同足球場上的比場一樣,全場的辛苦奔波固然重要,但是若無臨門準確的一腳,同樣無法破門。關於這個疑問,龍樹菩薩在引了這段經文後,用問答的方式作了詳盡的解釋:
問曰:熟不熟義可爾,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時心決定猛健故,勝百歲行力,是後心名為大心,以捨身及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如阿羅漢,舍是身著故得阿羅漢道。如是等種種罪福業報,轉報亦應如是。
顯然,在這個答案中,臨終的正念依然是必須的。而世尊在答覆摩訶男的開示中,的確是在告訴我們,只要平常認真念佛,全身靠倒西方,自然不用疑惑,更不必擔心命終之後的去處。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乃至臨命終時,任何情況、甚至是心生惡念,都可以萬無一失的得生凈土。如果臨命終時心有牽掛,或忽起煩惱,此種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如《眾經撰雜譬喻》卷一中,有這樣一段公案:
昔有沙門行草間。有大蛇言:和尚道人。道人驚左右視之。蛇言:道人莫恐莫怖,願為我說經,令我脫此罪身。蛇曰:道人聞有阿耆達王不?答曰:聞。蛇曰:我是也。道人言:阿耆達王,立佛塔寺、供養、功德巍巍,當生天上,何緣乃爾也?蛇言:我臨命終時,邊人持扇,墮我面上,令我瞋恚,受是蛇身。道人即為說經,一心樂聽不食七日,命過生天。卻後數月持花散佛,眾人怪之。在虛空曰:我阿耆達王,蒙道人恩,聞法得生天上,今來奉花報佛恩耳。是以臨命之人,傍側侍衛者不可不護病者心也。
又如《安士全書》引《法句喻經》云: 佛世有清信士,供養三寶。臨終之時,其妻在傍,悲傷痛苦,夫聞哀戀,魂神不去,在婦鼻內,化作一蟲。時有道人,見婦哀哭,善言勸諭。其婦爾時,涕淚交出,蟲便墮地,婦見而慚,欲以腳蹈。道人急告曰:止止,莫殺,是汝夫君!婦曰:吾夫奉經持戒,精進難及,何緣為此?道人曰:因汝恩愛,臨終哭泣,動其戀慕,故墮蟲身。道人為蟲說法,蟲聞懺悔,命終生天。
由此可知,念佛之人,平時雖有信願之力,臨命終時又有佛願力可仗,但也不可忽略關鍵時刻的正念。若臨終之時,忽遇到此類障緣,頓生煩惱瞋恚,那就功虧一簣,遺憾無窮了。 善導大師除有《臨終正念文》明白分析臨終正念的關鍵作用之外,在其他著作中亦多有提到正念的重要性。如《往生禮讚偈》中,分析「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的原因有四,首先就是「外無雜緣,得正念故。」而舍專修雜業者,難以往生的原因,也是以「雜緣亂動,失正念故」居首。在《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大師更是直言: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終時,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當身心,回面向西,心亦專註,觀想阿彌陀佛。心口相應,聲聲莫絕,決定作往生想、華台聖眾來迎接想。病人若見前境,即向看病人說。既聞說已,即依說錄記。又病人若不能語者,看病人必須數數問病人見何境界。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若得罪滅,華台聖眾應念現前。准前鈔記。又,行者等眷屬六親若來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邊。(否則)即失正念,鬼神交亂,病人狂死,墮三惡道。願行者等好自謹慎,奉持佛教,同作見佛因緣。已前是入道場及看病人法用。 這段開示的前半部分強調正念求生,後前段則說病人臨終之時,連食酒肉五辛之人都不能到他身邊去探看病情。否則,「即失正念,鬼神交亂,病人狂死,墮三惡道!」如此開示,真可謂振聾發聵,念佛之人豈能無視!
永明延壽大師《萬善同歸集》卷一云: 如或言行不稱,信力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遮,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預因實,果則不虛。 蓮池大師《臨終正念》一文說:「經言人慾終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而杭俗亡者氣絕良久,方乃召僧擊磬,已無及矣。」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六《修凈土懺並放生社序》一文中說: 《觀經》云:逆惡之人,臨終十念皆得往生。夫臨終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順境緣,便不復有正念,何況臨終?且臨終苦現,止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於明師友真實格言信受奉行,當臨終時,安保善友現前?設現前開示,神識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決不可得之數也。 徹悟大師在《徹悟禪師語錄》卷上《示眾》中說:
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凈土,得不見佛往生乎?但此一念可僥倖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即凈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凈土,更生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印光大師《文鈔》中此類開示更是不勝枚舉,略自變數段可知大概: 臘月三十日,乃一歲之盡日。倘預先未曾打迭得好,則債主怨家,群相系縛,那容你過。臨命終時,乃一生之臘月三十日也。倘信願行資糧未具,貪瞋痴惡習猶存,則無量劫來怨家債主,統來逼討,那肯饒你。莫道不知凈土法門者,無可奈何,隨業受生。即知而不務實修者,亦復如是,被惡業牽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輪迴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凈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
——增廣《文鈔》卷二,復寧波某居士書。 世有愚人,於父母眷屬臨終時,輒為悲痛哭泣,洗身換衣,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貽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論。 即志切往生,臨終遇此眷屬,多皆破壞正念,仍留此界。臨終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極。臨終正念昭彰,被魔眷愛情、搬動等破壞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親友、知識各以己物令其擔負,擔負過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雖由他起,實屬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壞人之善惡業力所致。凡修凈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識得所,不在世情場面好看,庶可無虞矣。 ——《陳了常優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發隱》 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
——《復吳滄洲居士書三》 世之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一以不依佛教,口說往生,心戀塵境;一以不教眷屬念佛,並不預說助念之利益及瞎張羅,預先抹澡、換衣、問事、哭泣等禍害,及至臨終,眷屬不唯不助念,反為破壞正念。功敗垂成,事依俗見,令亡人沉生死苦海,可不哀哉! ——《復獨山楊慧芳居士書一》 若無開導助念之人,必受破壞正念之禍,勿道工夫未深者不能了脫,即佛念已純者亦難往生。譬如勇士破圍而出,擬乘舟逝,被眾人之攀挽,即時墜入深淵。 ——《天台山國清寺創建養老、養病、助念三堂碑記》 所不生者,由情愛一起,正念即失,斷不能生。勿道工夫淺,即工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與佛聖氣分相隔故也。 ——《復章緣凈居士書三》 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為助念,便成破壞正念。勿道無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壞,亦不能往生。故當深勸家人同修凈業,方可不致功敗於垂成,或仍沉淪於生死苦海也。 ——《復呂智明居士書》
諸如此類開示,皆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其悲心之懇切、言詞之決定,皆足以警示學人。若於此處還有任何僥倖之心的話,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了。當然,倡此說者,意在勉人著重平時信願念佛之功,這固然沒錯。但如果由此而說臨終無需正念,就與經義祖語不相應了。何況臨終尚有無知眷屬及冤家債主等破壞正念的未知因素呢?是故此說用心雖善(意在勉人平常勤修資糧),但其流弊甚大,恐將大開行人懶惰懈怠、希望僥倖之心,其所利者少,而所誤者多。如印祖所說:「弘法利生,大非易事,稍有偏執,其弊叢生,不可不慎。」(《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綜上所述,凈土法門,固然是以彌陀願力接引為增上緣,但依然離不開行人的真實行持——信願持名。果能持之以恆,直至臨終,正念分明,決定隨佛往生,不退成佛,如此方算功德圓滿。在此期間,絲毫僥倖之心,都有可能為自己的往生帶來障礙。因此,念佛人應當將自身的修持盡形壽堅持下去,雖有些辛苦,如佛所說:「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苦,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用短短一生數十寒暑的辛苦,了脫永劫不息的沉輪,值與不值,應當自作了斷。
推薦閱讀:
※進化論在西方被推翻了嗎?外國的基督徒都反對進化論嗎?
※世界幾大歌劇院製作歌劇的特點、風格、宗旨?
※三百年西方百將傳:第七十二集
※【第十要】 西方合論
※十五年過去了,他們為什麼依舊恨西方?| 911十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