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源說文天祥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字履善,又字宋瑞,小名雲孫,小字從龍,號文山,晚(在燕京獄中)又號浮休(一作「浮丘」)道人、三了道人、廬陵山人。宋理宗趙昀端平三年丙申五月初二日(公元一二三六年六月六日)出生於吉州廬陵縣淳化鄉富田中市魁巷(今屬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家村)。富田又名富川、龍川、龍溪,相傳在唐、宋時期,這裡居住著文、劉、匡、王、張幾大姓,他們和睦為鄰,友好相處,共同把富田建成了三市九街十八巷。它東南群峰疊嶂,西北膏腴萬頃,富水像一條白練從東固叢山中飄出,曲折流經新安、新墟、陂頭、值夏,在張家渡與贛江匯合,然後浩浩蕩蕩流向郡城,奔往鄱陽湖、長江與大海。生長在富水之濱的文天祥,從小就與水結緣,與水為伴,養成了水一樣的性格。
文天祥所處的時代,民族矛盾異常尖銳,血與火考驗著每個人。他的家鄉廬陵,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稱,歷史上出現了以「四忠一節」為代表的大批愛國人士,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種地域文化環境,使人從小就受到其熏陶和影響。據有關史料記載,文天祥孩童時有一次游鄉校(學宮),見到鄉先賢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周必大、楊萬里祠像,即欣然慕之,慨然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
少年立志,影響終生。但要想成大器,必須先學習。文天祥的父親文儀(字士表,號革齋,又號竹居)(一二一五—一二五六),是一位鄉村教師,性愛竹,好讀書,喜藏書,博學多才,寫得一手好文章。母親曾德慈(一二一五—一二七八),賢良淑慧,知書識禮,勤儉持家,延師教子。良好的家庭環境,使文天祥五六歲時就受到了很好的啟蒙教育。以後年齡稍大一些,又在父母的指引下,去縣內外許多書院求學,拜有學問的儒者(如曾鳳、胡鑒、王國望、朱渙、蕭粹叔等)為師,大大擴展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增長了自己的才幹。對於這,文天祥總結說:「幼蒙家庭之訓,……長讀聖賢之書。」讀書不是為了追逐功名,而是為了「行志」。所以他勸告人們:「袖中莫出將相圖,盡洗舊學讀吾書。」
吉州城東贛河中有一座美麗的島嶼,叫白鷺洲。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江萬里在知吉州期間,曾於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在島上創辦了一所全國聞名的學校——白鷺洲書院。書院的教師,是當時的名儒;學生,則是全州各縣的「俊秀」。寶祐三年(一二五五)初,文天祥以優異成績被選入白鷺洲書院深造,受業於大學者、大教育家歐陽守道之門。從此,文天祥的學習便駛入了快車道,學問的探求有了質的飛躍。八月參加吉州鄉試,便被錄取為貢士,順利地拿到了參加全國進士統一考試(禮部試)的入場券。第二年(一二五六)二月省試登第後,便於五月參加了理宗皇帝親自主持的集英殿廷試。其對策以「法天不息」為對,一萬餘言不為稿,一揮而就。理宗當場翻閱了這篇對策,大加讚賞,親擢為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
在封建社會裡,考取了進士,就等於拿到了做官的資格證。文天祥狀元及第後,朝廷按例授予他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因父喪,未赴任,在家守孝三年。開慶元年(一二五九)五月,文天祥服喪期滿,朝廷又按例授他原官。九月,文天祥入京,打算在補行門謝禮後,接受朝廷任職書。可就在這時,遇上宦官董宋臣建議遷都四明之事,這使他很憤怒,於是上疏乞斬董宋臣,以一人心,安社稷;並建議「簡文法以立事」、「仿方鎮以建守」、「就團結以抽兵」、「破資格以用人」。書奏不報,他便逕自返回廬陵,連朝廷所授之官職也不要了。這種為民請命而棄官的舉動,一開始就彰顯出文天祥的錚錚鐵骨。
由於文天祥放棄了初次所授之官職,故朝廷又於景定元年(一二六〇)改任他為鎮南軍(今江西南昌)節度判官廳公事。他不想做無所作為的官員,便向朝廷辭免,乞求祠祿。朝廷同意他的請求,差他主管建昌軍(今江西南城)仙都觀。這份差事用不著上班管事,但又可領取俸祿養家糊口,生活清閑自在。這期間,他讀書交友,優遊山林,結識了不少方外之士。他的許多贈方士、術士、道士、丹士、星士的詩,就大抵作於這個時期。
學問富贍的文天祥,當時只有二十五歲,就奉祠閑居,豈不浪費人才?故朝廷不等文天祥奉祠任滿,便於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十月下旨召他入京任秘書省正字。在朝中正直人士的支持下,不久,他又兼景獻府教授,充殿試考官,進校書郎。然後又遷著作佐郎,兼權刑部郎官,一直做到禮部郎官、學士院權直、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軍器監、右司、崇政殿說書、玉牒所檢討官。在朝廷為官,他堅持直道行事,不依附權貴。咸淳六年(一二七〇),奸相賈似道「託疾歸紹興,乞致仕」,以要挾昏庸無能的度宗皇帝。當時文天祥任學士院權直,識其伎倆,當制沒有褒揚、挽留他,而是「裁之以正義」。此稿沒有按照規定,先「呈稿當國」,而是直接「進呈御前」。這使賈似道惱羞成怒,宣布文天祥草擬的制誥作廢,而另指派其他院官草擬新的誥旨呈送。不僅如此,賈似道還唆使台臣張志立奏請罷免文天祥的一切職務。
但文天祥本性不改,仍直道行事,故仕途很不順利,曾先後五次被罷官,多次回家吃老米。為此,他「常嘆世人乍有權欲,即外興獄訟,務為兼并。登第之日,自矢之天,以為至戒。……其天性澹如也,於宦情亦然」。
景定四年(一二六三),文天祥因不滿意宦官董宋臣復用,打算離京,因而被出知瑞州。瑞州前幾年曾被蒙古兵佔領,戰爭創傷十分嚴重。為了復興瑞州,他「撫以寬惠,鎮以廉靜。郡兵素驕,取其桀黠置之法,張布綱紀,上下肅然」。創「便民庫」,解決農民恢復和發展生產的資金困難;修複名勝古迹,展示復興氣象。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任江西提刑,平反臨江府陳銀匠冤案,百姓呼為「青天大老爺」。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十一月知寧國府,「府極凋弊」,「爬梳條理,曠然無事」。奏請減免賦稅,勸農耕桑,百姓歡舞。咸淳九年(一二七三)除湖南提刑,「疏決滯淹,一路無留獄。連平巨寇,道路肅清」。咸淳十年(一二七四)知贛州,「平易近民,與民相安無事,十縣素服威信」。各地百姓感激他的惠政,甚至建立生祠來紀念他。
咸淳十年(一二七四)七月,度宗病死,年僅三十五歲。掌握軍國大權的賈似道,擁立四歲的趙?做皇帝,叫一個六十五歲的老太婆(謝道清太后)垂簾聽政,從而把國家推向了更加危險的邊緣。強悍的蒙元軍隊,在取得襄樊、鄂州戰役勝利後,全面摧毀了南宋的長江防線,使宋元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接著,元軍乘宋喪沿長江水陸兩路東下,勢如破竹,銳不可當。臨安危在旦夕。謝太后迫不得已,於十一月二十一日頒布《哀痛詔》,號召諸路勤王。次年(德祐元年)正月十三日,文天祥在贛州接到《哀痛詔》,忠憤激發,痛哭失聲。他雖是一介書生,一個文臣,但保衛社稷責無旁貸。於是決定應詔起兵,期望各地響應,共同挽救國家危局。他大聲疾呼,並派人四齣活動,號召贛、吉豪傑踴躍參加勤王軍。部隊無錢無糧無軍餉,他帶頭毀家紓難,盡以家資充軍費。仰慕他的人紛紛前來投效,特別是贛州大姓如歐陽、冠、侯、陳等二十三家子弟,寧都連、謝、吳、唐、明、戴六姓義士,永新劉、顏、張、段、吳、龍、左、譚八姓豪傑以及贛、閩、粵、湘邊界的「溪峒蠻」(少數民族)的集體報名,更帶動了各地百姓踴躍參軍熱潮。很快地,勤王軍就聚集了一萬多人。民眾熱情高,但缺乏訓練,能上戰場打仗嗎?為此,有朋友表示憂慮,並勸告他不要「驅群羊去搏猛虎」:「今大兵(元軍)三路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回答說:「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應該說,從起兵勤王那天起,文天祥就深知:宋朝大勢已去,其事不可為也。不可為,但他又要竭盡全力去為。這豈不矛盾?為此,很多人都不理解。後來文天祥用了一個很通俗的比喻來解釋:「父母不幸有疾,雖明知不可為,豈有不下藥之理?」正是這種對父母、對國家、對民族、對社稷永不放棄的執著與堅守,促使他不畏艱辛,不懼風險,百折不撓地去克服重重困難,並竭盡全力為實現復興宋室的美好夢想而拼搏到底。
在文天祥的大愛大忠精神感召下,勤王事業發展迅猛,到三月底,部隊就增至三萬人。正如鄧光薦在一首詩中所說:「奮袂起勤王,慷慨淚盈把。須臾三萬眾,如自九天下。」
勤王軍組成後,戰士們就急切要求開赴前線。四月一日,文天祥用老將王輔佐為總統,率領勤王軍下吉州。王尋卒,以廣東統制方興代之。到達吉州後,文天祥即向朝廷要求入衛臨安。左丞相王爚表示歡迎,可右丞相兼樞密使陳宜中卻出面阻撓,命令勤王軍「留屯隆興府」。其原委是江西副使黃萬石與文天祥有舊嫌,又忌其出己上,於是向朝廷打小報告,誣衊勤王軍是「烏合」之眾,「兒戲無益」;同時唆使撫州、宜黃的地方官,向朝廷誣告勤王軍在樂安、宜黃一帶搶掠。陳宜中聽信讒言,不許文天祥入京。王爚為此氣得離職出京。消息傳出後,許多人為文天祥的壯舉不能實現而憤憤不平。太學生首先發難,他們上書控告陳宜中阻撓文天祥入京,並得到朝中正直人士的支持。在輿論的壓力下,朝廷才宣告同意文天祥進京。
文天祥因拒絕去隆興而在吉州停留了三個月,現朝廷已同意他入衛臨安,故於七月七日,率勤王軍從吉州出發,取道撫州、衢州,直奔臨安。他們雖是新兵,但目標明確,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到達衢州,朝廷以其「抗健有紀,所過秋毫無犯,近臣大驚」,加封文天祥為權工部尚書兼都督府參贊軍事。八月十九日,文天祥「墨絰從戎」(因有祖母喪),奉詔入衛,於八月下旬到達臨安,駐軍西湖。
文天祥率勤王軍來到臨安,對於朝中的妥協派、投降派是不利的,於是他們設法支走文天祥。九月,朝廷任命文天祥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江西安撫大使、知平江府事,尋又加端明殿學士,敦促他疾速前往吳門(今江蘇蘇州)。直到常州和獨松關淪陷,才又被召回守京城。這時,元軍已進到距臨安僅三十里的皋亭山。南宋朝廷的大小官員,大都嚇得早已潛逃,連丞相陳宜中也倉皇宵遁。朝中無人作主,上下震恐,莫知所為。在這危難之際,文天祥挺身而出,於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正月十九日就任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奉命赴元營談判,「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他一到元營,就同元軍統帥伯顏抗爭,竟被拘留,並驅北行。二月二十九日夜,他在鎮江伺機逃脫了元軍的羈絆,歷盡艱險,九死一生,終於在四月八日從海道到達溫州。一路上,他有詩紀其事,取書名為《指南錄》,表明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五月一日,益王趙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是為端宗。二十六日,文天祥奉召至行在,授通議大夫、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七月,文天祥開府南劍(今福建南平市)。各地義士聽到這個消息,紛紛起兵來到文天祥帳下,聽從文天祥的調遣與指揮。風雲際會,馬嘶角鳴,抗元復宋的旗幟在東南高高升起!
文天祥是文官,而不是武將。但他儒而知兵,具有軍事戰略家的眼光,有統率千軍萬馬的將帥才能。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他既不逃跑,也不硬拼,而是選擇在海邊山地與敵人周旋。他善於分析戰爭形勢,尋找敵人薄弱環節,抓住有利時機,迅速出兵,有效地打擊敵人。景炎二年(一二七七)五月,文天祥自廣東梅州率軍進入江西,以銳不可當之勢,一鼓作氣地攻克了會昌、雩都(今於都)、興國三縣,從而使軍威大振。接著,他以興國為大本營,迅速派出三支軍隊攻打贛、吉諸縣:督謀張汴監軍,率趙時賞、趙孟溁等盛兵薄贛城;安撫副使鄒,率贛諸縣兵搗永豐、吉水;招諭副使黎貴達,率吉諸縣兵攻太和。這三支軍隊,猶如三支利箭,從興國射向了西南方、北方和西北方。贛州各縣都收復了,只剩下贛州一座孤城;吉州八縣復其半,半垂下。撫、洪、袁、瑞各州豪傑踴躍響應,詣軍門請約束。抗元的風暴席捲著整個江西,而且把烽火燃燒到兩湖。長江一帶的軍民收復了興國軍(今湖北陽新)、壽昌軍(今湖北鄂城)和黃州等地;湖南義士則收復了新化、安化、益陽、寧鄉、衡山、湘潭、攸縣等縣。汀州斬偽天子黃從,傳首至同督府。文天祥的號令可直通江淮,復宋的希望露出了曙光。
文天祥在江西大捷,震驚了元朝最高統治者。為了集中力量對付文天祥,撲滅他所領導的抗元武裝,元朝政府迅速調集了十多萬精銳軍隊增援江西,並設置江西行中書省,任命塔出為右丞、麥術丁為左丞,李恆、蒲壽庚、程鵬飛為參知政事,以加強其統治。他們還以江西宣慰使李恆為招討使,命他自隆興率領大軍前去攻打文天祥的同督府軍。八月,李恆指揮元軍大部隊撲向贛州,而自己則親率精兵悄悄潛至興國偷襲文天祥的同督府。由於敵人突襲來勢兇猛,同督府軍接連在泰和鍾步、廬陵東固方石嶺失利。八月二十七日,文天祥撤退至永豐空坑,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突圍出去。此戰役損兵折將,犧牲慘重。文天祥隻身逃脫,但妻室兒女卻被元軍俘獲。同督府軍的元氣幾乎喪失殆盡。
面對兇狠的敵人,文天祥是堅強的。空坑脫險後,他沿著山間小道,往東南方向的閩贛交界處的汀州(今福建長汀)轉移。一路上,他收集散兵,救助逃難人員。逐漸地,一支新的抗元隊伍又開始形成。聽說文天祥在汀州,各地豪傑、義士又紛沓而至。打散的舊部,更是日夜兼程趕來。文天祥就是有這樣的能力,不管遇到何種情況,都能把人們吸引過來,聚集在一起,聽從指揮,去浴血戰鬥。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群眾基礎,所以能做到屢仆屢起,敗而能戰,而且愈戰愈勇,愈戰愈強,顯示出一種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和壓倒一切敵人的強大精神力量。正如元軍高級將領麥術丁對忽必烈所說的那樣:「文丞相英才偉略,古今罕有。曩者開督府於汀州,籌略號令,本朝將帥皆不可及。」
為了便於和漂流在海上的南宋小朝廷取得聯繫,文天祥於是移師循州(今廣東龍川),輾轉在南嶺一帶的惠州、潮州等地活動。祥興元年(一二七八)六月,行朝遷至崖山,同督府移船澳(在今廣東省惠東縣南沿海)。文天祥上疏要求入覲,可把持行朝的張世傑以「迎候宜中還朝為辭」相推諉,不讓文天祥入朝(進入崖山),致使文、張兩支部隊不能聯合在一起,無法集中統一指揮,從而分散了力量。十一月,文天祥進駐潮陽縣,應老百姓的請求,率軍討伐為害潮民的以陳懿兄弟五人為首的海盜集團,誅殺了懿黨劉興。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行至海豐五坡嶺用飯,沒料到海盜陳懿導引元軍輕騎隊扮成「鄉人捕鹿」突襲而至,因措手不及,不幸被執。他立即吞「腦子」自殺,昏眩久之,竟沒有死。元兵把他押到軍營要他跪,他說:「我能死,不能跪。」終不能屈。
五坡嶺兵敗被執,標誌著文天祥武裝抗元的最終失敗,也預示著南宋流亡政權的徹底滅亡為時不遠了。雖然如此,但文天祥那種為拯救國家與民族命運,而以小抗大、以弱抗強、屢敗屢戰、屢仆屢起、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從不放棄的堅毅鬥爭精神,卻受到人民的永遠崇敬和讚頌。「熱血腔中祗有宋,孤忠嶺外更何人?」海豐人民為了緬懷這位不屈不撓、以身殉國的民族英雄,在他不幸被執的地方——五坡嶺,建造了一座「方飯亭」(還有「表忠祠」等),以彰顯他「一飯千秋」的歷史地位。
祥興二年(一二七九)正月初二日,元軍下海,初六日從潮陽出發,並帶上囚禁在戰船上的文天祥,浩浩蕩蕩駛往崖山,去消滅南宋抗元的最後一個據點,以實現其吞併全中國的野心。十二日,船過珠江口外零丁洋(又名「伶仃洋」),文天祥懷著誓不叛宋、以死殉國的心情,揮淚寫了一首震撼人心的千古絕唱——《過零丁洋》詩: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三日,船至崖海,張弘范叫李恆逼迫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回答說:「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說完,把昨天寫的《過零丁洋》詩重抄一遍給他。李不能強,持詩以送張。張看了詩,見逼不成,也只好說:「好人,好詩。」
二月初六日,崖山海戰打響。由於張世傑決策、布陣、指揮的錯誤,導致宋軍被動挨打而全面崩潰,死者十餘萬。陸秀夫背著九歲的帝昺投海殉國,崖山行朝徹底覆滅。文天祥囚在元軍船上,目睹亡國慘狀,痛不欲生。他作長歌哭之,悲憤地喊出:「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為何人!」
為了向元世祖忽必烈邀功,張弘范決定把文天祥押往燕京。從四月二十二日離開廣州,至十月一日抵達燕京,萬里行役把文天祥磨練成一個新的韌性鬥士。在燕京獄中,他既拒絕了元朝政府的高官(宰相、樞密使)厚祿的收買,也回絕了宋朝皇帝(趙?)、大臣(留夢炎等)的勸說,更經受了骨肉之情(妻子女兒的遭罪和弟璧探看的苦衷)的煎熬,還有敵人的各種淫威。且這一切折磨,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兩月,而是長達三四年之久。一個人的體力、精神,能經受住如此長時間的考驗嗎?正如一位學者詩人所說:「慷慨捐軀易,從容就義難。」誠哉斯言也!但文天祥有一個制勝的法寶:浩然正氣。他在《正氣歌》序中說:「彼氣有七(即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吾氣有一(即浩然正氣),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正是我們民族歷代相傳的這種浩然正氣,使文天祥身上有著一副寧折不彎的錚錚鐵骨,能夠經受住各種嚴峻的考驗,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終保持其崇高的民族節操,而成為歷史的偉人。
長期的監禁和威逼利誘沒有達到目的,元朝最高統治者於是決定殺害文天祥。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一二八三年一月九日),大都四門緊閉,大街小巷馬隊奔跑。文天祥滿身刑具,在刀槍林立的禁軍中間,慷慨悲歌,走向刑場。至南城柴市(在今北京市宣武門外菜市口以西,廣安門內大街與長椿街南端相交的路口),他意氣揚揚,顏色自若,南向而拜曰:「吾報國至此矣!」說罷,索紙筆書詩二首。書畢,擲筆於地,對監刑的人說:「吾事已畢,心無怍矣。」然後南面端坐,面不改色,從容就義。年僅四十七歲。當時觀者萬餘人,無不流涕。
文天祥燕京殉難,全國震驚,南北哀悼。對於他的死,元人黃溍作了這樣的歷史評價:「宋之亡,不亡於皋亭之降,而亡於潮陽之執;不亡於崖山之崩,而亡於燕市之戮。」南宋遺民王炎午則熱情讚頌文天祥「生為名臣,沒為列星」,「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
歷史毋庸置疑:文天祥是一位經受住了血與火考驗的大智大勇的英雄人物。他雖然沒能挽狂瀾於既倒,支撐住宋朝這座傾危的大廈,復興出有宋一代的文明輝煌,但他那種勵志報國、捨身救國,以身殉國的忠義精神和民族氣節,卻感天動地,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尊崇和景仰,而成為真正的民族英雄。
二〇一五年五月
本文選自中華書局出版《文天祥詩集校箋》前言
文天祥詩集校箋(全四冊)
叢書名: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宋]文天祥 撰 劉文源 校箋
裝幀:32開平裝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書號:978-7-101-12520-7
定價:198.00元
編輯推薦
1.劉文源先生參考了十餘種校本,從地方志中輯錄了數十首散佚的詩詞,是文天祥詩歌首次輯錄的單行本;
2.按詩歌創作的先後編排,每一首詩歌,都詳加校箋,並逐一排比創作年代,交代歷史背景;
3.另收入了文天祥二百首集杜詩。集杜詩中的小序,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劉文源皆為箋注;
4.文天祥詩歌或用僻典,或雜俚語,劉文源逐一拈出典故,詞語解釋中的語例和書證異常豐富。
內容簡介
《文天祥詩集校箋》十六卷,凡四冊,劉文源校箋,收錄文天祥所有詩詞,包括集杜詩。文天祥的著作原有詩文合集《文山先生全集》,但無單一的詩集或文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文山詩史》《文山別集》雖有單行本,但只收錄文天祥後期詩作,而無文天祥早期詩篇,算不上是文天祥全部詩歌的集結。本書則第一次收錄了文天祥一生(包括早、中、晚期)的全部詩作,是迄今為止的第一部文天祥詩歌全集。全書除集杜詩二百首和詞七首單獨列卷外,其餘各詩不分體裁、題材、門類,均按寫作時間先後順序編排,以求理清脈絡,展示作者思想發展變化軌跡和詩歌創作歷程。
全書體例分為校記、箋注、集評三部分。校勘不但以《文山集》諸本為依據,而且還參照前人的文集、別集、選集、合集和各種類書、筆記、詩話、詞話及地方志、族譜等出校。箋注是全書的重點,不但釋義、注音,有的還追溯詞源,兼顧其引申義。集評就是選擇、彙集前人對詩的看法、評價。實施的原則是:須校則校,須注則注,有評則評;無須校、評的,亦可略去,不強求每首詩三者俱全。本書以世界書局版《文天祥全集》為底本,是本源出於《四部叢刊》影印烏程許氏藏明刊本。參校本則有十四種之多,另參校宋謝翱《天地間集》、宋劉瑄《詩苑眾芳》、元劉塤《隱居通議》、明謝肇《北河紀余》、清孫承澤《天府廣記》以及《詩淵》《永樂大典》、地方志、族譜等。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被低估南宋名將,滅了金國生扛蒙古,功績遠超岳飛文天祥
※母親絕食而死後他也成了死囚,但劊子手卻向他哭拜後再舉刀砍頭!
※傅斯鴻: 從此世間再無文天祥
※為什麼讀到文天祥史可法還有江陰八十一日的故事的時候都會有崇拜之情?
※民族英雄文天祥(三)
TAG:文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