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戰前動員?美國針對朝鮮的閉門會議透了什麼風
一個太陽節,一個建軍節,圍繞著兩個節點,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讓世界人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不過還好,傳說中「先發制人」的襲擊沒有發生,半島暫時平安。不過夜長夢多,還得提醒「小心火燭」。
當地時間4月26日星期三,美國總統特朗普罕見召集美國國會參議院全部100名參議員前往白宮開了個閉門會議,會議只有一個主題,就是朝鮮。會後,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國務卿蒂勒森、國家情報總監科茨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又前往國會山對全部431名聯邦眾議員做了同樣的通報。與此同時,美國卡爾·文森航母打擊群正向朝鮮半島集結,準備與已經抵達韓國釜山的美國密歇根號核潛艇在黃海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美國並沒有停止對朝鮮的施壓,半島的這根弦越綳越緊,用特朗普周四的話來說,美朝之間很有可能爆發「重大衝突」。
罕見的閉門吹風會
我們回過頭來看特朗普召集的這場極不尋常的閉門會議,外媒在報道這場吹風會的時候,無一例外使用了「罕見(rare)」一詞。
之所以說罕見,是因為相較於歷次安全外交政策吹風會,本次會議的規模隆重、形式獨特,在近些年確實稱最。一般來說,美國政府外交安全事務的相關負責人會定期舉辦類似的吹風會,向國會議員們解釋說明國家的立場和採取的政策,地點會選在國會的一個反竊聽房間,參會人數也不會太多。
參議員們集體乘車去白宮聽會
但這次閉門吹風會,邀請了全體參議員出席,還專門派車把所有人載到了白宮聽會。美國政府一二把手(特朗普本人和副總統彭斯)親自到場發表重要講話。國務卿蒂勒森、國防部長馬蒂斯、國家情報總監科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做詳細彙報。
規格超級高。
不過,從參會議員的一些反應看,好像不少人覺得吹風會「陣仗大雨點小」。部分參議員覺得報告沒有想像的有料,都是陳詞濫調。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寇爾克直言,這趟白宮行「不那麼值」;民主黨籍議員達克沃斯甚至表示,這些內容和她在報紙上讀來的沒有什麼不同。
當有人問到這次吹風會有沒有價值時,寇爾克評價說,我不確定。
議員達克沃斯說,吹風會的這些信息我在報紙上也能讀到。
也有參議員說,政府沒有對朝鮮進行「先發制人」(pre-emptive)的打擊,說明他們還是被朝鮮牽著鼻子走;還有參議員當場敦促幾位官員,要求對支持朝鮮的中國實施制裁、並且定義朝鮮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當然,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建議沒有得到特朗普的回應,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中窺見參議院方面對朝問題的激進態度。
會向朝鮮開炮嗎?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儘管沒有得到參議院的熱烈擁護,特朗普政府還是有自己一套朝鮮問題對策,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明晰。
據島叔在華盛頓國安、外交圈子的朋友透露,特朗普政府認為,朝鮮問題目前是特朗普政府議事日程上的頭等大事,已經到了必須採取行動的的時刻。這場閉門會議,看起來頗有戰前動員的意味。
越來越多的美國智庫分析和機密情報顯示,朝鮮目前能夠每六到七周就製造出一枚核彈,其在核彈小型化的研發中也取得了突破,據信,朝鮮已經有能力將小型化的核彈頭轉載在短程和中程導彈上,而且金正恩希望更進一步,將核彈進一步小型化以便安裝在可打擊到紐約、華盛頓的洲際彈道導彈上。朝鮮問題久拖成病,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特朗普政府會如此緊張。
據華盛頓政策圈透露,白宮正在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局面進行沙盤推演,並認真考慮各種對朝鮮動武的可行性以及風險和代價,例如斬首行動、定點清除核設施、推翻政權等。美國聯邦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周二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上就表示,與其等到朝鮮擁有把安裝了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打到美國本土,還不如趁現在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以絕後患。
不過,在武力打擊朝鮮的問題上,特朗普的國安團隊仍存在嚴重分歧。
反對動武方認為,一旦對朝鮮發動軍事打擊,韓國必將面臨巨大損失。朝鮮的遠程火炮可對首爾發動相當於核武級別的打擊。而支持動武方則認為,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外交手段迫使朝鮮棄核的幾率為零,除了武力打擊別無他選,目前已是解決朝核問題的最後窗口期。因為當朝鮮全面掌握核武技術後,美國就再也無能為力了。
吹風會進行中,白宮外的反戰示威者
據島叔在美國前線的觀察看,美國決策層現在的做法是,持續給朝鮮施加巨大的外部壓力,並寄希望北京動用經濟制裁迫使金正恩首先軟化立場,但動武仍是一個重點選項。
不過美方也很清楚,朝鮮半島不是敘利亞,不論什麼樣的軍事打擊,首先遭殃的必然是韓國。而中國也絕不希望再來一次朝鮮戰爭。美國也拿不準一旦對朝鮮動武后,北京是否會介入、如何介入。
中美戰略目標差異巨大
美國國內長期以來的主流聲音一直認為,是北京的「姑息」導致了朝鮮在核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這點上,中美之間的認識還存在很大差異。
很長時間以來,在制裁朝鮮的立場上,北京是希望制裁讓金正恩聽話,而華盛頓是希望制裁能讓金家政權垮台。
中國認為,朝核問題的癥結在於美朝。美朝不對話,問題難有突破。中國還提出了「雙暫停」的解決方案,即朝鮮停止核爆和導彈試射,美韓停止軍事演習。不過,從目前看,美方拒絕了中國的「雙暫停」方案。因為在美國看來,中國的方案付出太小,幾乎沒有代價,而且能實現中方的全部戰略訴求,包括削弱美韓的軍事同盟,朝鮮停止核活動。
所以,特朗普說,如果中國控制不住朝鮮,美國就會單幹。不過,要解決朝鮮問題,美國又不得不依靠中國,這也是為什麼今天蔡英文給特朗普打電話遭拒的原因,至少在時間點上,蔡英文很不識趣。美國政府的立場也不是沒有改變。國務卿蒂勒森周四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國不尋求在朝鮮進行政權更迭,也不會尋求加速半島統一。他說,美國尋求的目標和中國一致,就是尋求朝鮮半島無核化。
這個立場的轉變,應該是中國前段時期斡旋的重大成果。
高壓政策能否奏效?
美國的策略很明顯,一方面藉助中國給朝鮮在經濟上施壓,另一方面聯合日本和韓國,在軍事上給朝鮮強大的震懾力,再從中尋找談判的機會。至於軍事打擊,只會在所有其它手段全部失效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
有學者稱之為「高壓接觸」(coercive engagement)政策。
但「高壓接觸」能否奏效還取決於幾個變數。一是朝鮮是否會屈從壓力,就此減少乃至暫停導彈試射或核試驗?二是各方是否會發生戰略誤判?三是薩德正式入韓和其它突發政治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美國的震懾和安理會的經濟制裁起了一定作用。朝鮮至少沒有在太陽節和建軍節前後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導彈的試射也以失敗告終。但朝鮮是否就會迅速回到談判桌?恐怕這雙方的談判條件一時半會還談不攏。不過,必須清醒的是,想依靠這一次威懾實現半島無核化,未免一廂情願。
美國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學者羅伯特·利特瓦克(Robert Litwak)的觀點透露了美國的底牌。
他說,如果談判機會出現,美國應以更為務實可行的凍結朝鮮核武項目為目標,而不是全面去核。因為,對朝鮮來說,凍結可以使其維持現有的有限核打擊能力,而且朝鮮也可緩解朝鮮對政權更迭的擔憂。對中國來說,金家政權的持續可以讓朝鮮繼續發揮中國戰略緩衝的作用。對美國來說,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將止步於此,無法對美國本土形成最小核威懾。
凍結核武而不是無核化,這應該是開春的這場半島博弈中,中美朝三方都能接受的選項。在大國博弈的牌桌上,妥協永遠是無奈的結局。
文/墨非(國觀智庫特約研究員,發自美國)
&百里明頤(發自澳大利亞)
編輯/獨孤九段
推薦閱讀:
※朝鮮《銳刀譜》
※朝鮮行(二十五)
※朝鮮行(二十三)
※中國是朝鮮問題的談判主持人!
※朝中社通稿:朝鮮高級代表團和南方總統一起觀看朝鮮藝術團祝賀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