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留下的詠春口訣

12

葉問口訣

  * 念頭不正,終生不正。

  * 念頭主手(一說守),尋橋主腳(與步)。

  * 標指不出門。(拳法)

  * 來留去送,甩手直衝。

  * 撳頭扢尾,撳尾扢頭,兩頭(飄)膀起。

  * 正身子午,側身以膊(為子午)。

  * 朝面追形,而(追形)不追手,以形補手,以手補形。

  * 力由地起,拳由心發,手不出門(手不離午)。

  * 避實擊虛 (遇實則卸,見虛即進)。

  * 畏打(終)須打,貪打(終)被打。(不畏打,不貪打)

  * 轉馬手先行。下馬手先行。(轉馬下馬,樁手先行)

  * 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留情不打,打不留情)

  * 不挑不格,消打同時。

一、中線理論

  詠春拳學之第一套拳小念頭於開馬分中後第一個動作就是日字畄拳。拳從本人心窩直銚向前打出。敵我之間最近最短之距離為不斷銚,即A點至B點之直線。

  由人體正面眉心之一點拉不斷銚至下陰之一點,便是自已之中銚,亦是人體重心所在。詠春拳學之手法就是根據這中銚運轉。

  詠春拳學用中銚將本人分開左右兩邊,同時亦將對方身體分開左右兩邊。敵人要向本人攻擊,不是從左邊打就是從左邊打,沒有第三邊的。當然本人向對方的攻擊亦絕對一樣。但詠春拳既不從左邊攻擊,也不從左邊攻擊,而是從兩頭直接攻擊。是最直接、最短、最快的向敵人攻擊之路線。路線越短,所需工夫越短。工夫就是格鬥中的最重要資源。若不能配合工夫,就算有千斤巨力也無從發揮。工夫是單方共同擁有的,誰也不能佔到便宜。要佔便宜便必須走一條較短較快之路銚。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第二個距離比兩點之間之直線更快更短。

  詠春拳學的根本要求就是以最短工夫,最小的動力資源,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去達成最理想的效果。

轉馬------------轉馬朝形 以圓化直

要點與內涵:

1, 轉馬時分身體不可偏離中心線,偏離中心線就會失形。

2, 轉馬利用腳跟為軸,腳上的三掌三分力腳跟七分力

3, 轉動時膝蓋不可超過腳尖

桐 掌---------順勢肩撞,貼身發力

桐掌分前後左右是同一類的掌法,只是作用不同而已,練習的時分雙手同時練,用時是單手運用。左右桐掌是利用整隻手臂化解擒拿法。向後桐掌化解摟抱,向前桐掌化解腿踢等動作。

動作闡明:

1. 從左手開始,左右手臂依次慢慢向下順體側蜷縮,

2. 由體側雙手貼身體轉到身後腎部打直

3. 發出至腎部,雙手貼身體腰部至體前肚臍部向前打直

正掌-----------以拳變掌,勁在神門

正掌,在詠春拳中有四種掌法,正掌.橫掌,斜掌,低掌四種掌法,除部分單獨適用之外,多以雙掌配合成抱排掌運用。正掌單獨適用時多攻取對方鼻部,由於掌的面積比拳的大,滑失的機會少。而抱排掌是利用雙掌力量配使對方身體成一平面,領對方不宜卸力。

動作闡明:

護手中線,手掌擰轉向前,肩肘催送慢慢沿中線向前手臂催直,力達掌根神門。

穿心腳 發力

詠春的穿心腳多低踢,踢擊對手的腰腹、襠部。腳的出擊不像出拳那樣快和連環,只是力度大。穿心腳以正面踢對手,必然是用前腳掌、後腳跟。前腳掌比較靈活,但力度小一點。後腳跟出腳慢,力度大;如果發力過猛,容易站不穩。這就在出腳時多是擸住對手才踢,獨腳馬的功力就重要了。


推薦閱讀:

動作世界的十大巔峰對決 《葉問3》或上榜?
葉問2*評

TAG:詠春 | 葉問 | 口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