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美國人
朋友魏正江去商店買手錶,精工牌,標價190美元。結賬時營業員給他一把單子,讓他說抽。正江估計是優惠返還劵之類,這玩意國內也有,無非就是希望顧客下次再來消費,這劵就可以抵一定數額的現金。正江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向營業員表示:「這劵對我沒有意義了,因為我離開了這店就不會再來了,要回國了。」營業員一聽著急了:「NO!NO!NO!」然後把正江的手拉過去,硬要他抽一張。無奈,正江只好抽了一張。然後營業員馬上拿著那張劵,很認真地用手指甲在上面一角颳了起來,然後很高興地說:「Twenty!Twenty!」正江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購物後的抽獎劵,而自己稀里糊塗中了20美元的獎!在付款時,營業員自然扣除了20元,魏正江以170元的價格拿到了表。營業員把表包裝好交給正江時,很是滿意,好像他自己中了獎一樣。
正江事後在給我講這段經歷時,很是感慨:「如果在中國,店方巴不得你不抽這個獎,因為抽中了他還要給你錢。可這美國人,就那麼認真,非要你抽這個獎不可。」
我說:「是呀,人家也不是為了招徠你這個回頭客,你已經明確給他說你不會再來了。美國人就是這麼傻,簡直不會做生意!」
是的,美國人就是這麼「傻」。在美國,這樣的「傻子」比比兼是。
我們酒店附近有一家超市,店名叫「ross」,大家戲稱「肉絲店」。肉絲店有個規矩,凡是賣出的商品,只要以後顧客發現該商品又打折降價了,那麼憑著購物小票,店方可以退還差價。比如,你昨天買了一件衣服花了五十元,今天看到這衣服打折只賣30元,那麼你可以去找店方,他們會退你20元。我們每天晚上就在這家肉絲店旁邊吃飯,我們經常路過肉絲店都可以看到什麼什麼商品打折的消息,特別是周末,好多商品都要打折。於是,不少老師便拎著買的東西拿著小票去退錢。
程麗給我說,那天她們看見前幾天買的衣服打折了,但購物小票弄丟了。她們還是抱著僥倖心理去肉絲店,給營業員解釋,說這些衣服確實是在你們店買的,是有小票的只是弄丟了。營業員說可以的。正好這時該營業員臨時有什麼事暫時離開了櫃檯,程麗她們就在櫃檯等著。過了一會兒,來了一位新的營業員,大概先前那位營業員不來了。程麗她們就緊張了:萬一這個營業員又不認賬怎麼辦?她們再次給營業員說明情況,結果人家依然很爽快,拿去的衣服看都沒看,便把錢退給他們了。
程麗說:「當時我們抱起衣服就跑,生怕她們反悔!」說到這裡,程麗幾個女老師都忍不住笑了。
一周前,我在一家「老海軍」(OLD NAVY)店以60美元買了一件外套。今天吃晚飯時,我發現這件外套因周末打折而只賣40美元。於是,我便拎著外套拿著小票進了這家店子。結果人家二話沒說,便退了我20元。
我走出店子,碰到黃長平,他手裡拿著一張購物優惠劵。他對我說,只要購物上了50元,這劵便可抵20元。他看我手裡拎著一件外套,便問多少錢,我說40元。他看了看外套,覺得不錯,決定也買一件,說:「我再買一件,加上你這件,就等於消費了80元,這劵可以抵20元,這樣我倆各買一件外套,只需30元。」我想了想,覺得不會有這麼好的事吧?人家還做不做生意了?他說去問問行吧,不行就算了。正好魏正江也過來了。他英語還將就,我們便請他當翻譯。
進了「老海軍」店。正江直接找到店裡一位中年男子說明情況,中年男子一聽便大幅度地點頭,並伸出大拇指:「OKOK!」然後指了指收銀台,意思是去找那營業員就可以了。我們找到營業員,是位黑人姑娘。她認出我是剛才退款的顧客,還對我笑了笑,好像是老朋友了。我卻有點不好意思,總覺得是在算計她。可當她聽明白魏正江的話後,也是點頭,也是「OK」。於是,黃長平也去選了一件和我一樣的外套。也就是說,黃長平買的外套和我這件外套最後只各花了30美元。
結賬後我們走出老海軍店,其實我心裡有點不是滋味,覺得包括我在內的中國人真是太精,精於算計,老想著怎樣佔便宜。當然,換個角度想,買方賣方都盡量在考慮怎樣對自己有利,這天經地義因而無可厚非。想到這一點,心裡稍微寬慰一些。
可問題是,美國人怎麼不如我們「精」呢?不是說生意人「唯利是圖」嗎?他們幹嘛這麼傻乎乎地讓利與顧客呢?
說到底,這是一種誠信。做生意當然要唯利是圖,但關鍵是怎麼「圖」。規則第一,誠信至上,尊重顧客,一視同仁……這些商業精神與圖利並不矛盾。既然售貨應該讓顧客抽獎,那這個權利就不應該被商家剝奪;既然商品打折之後可以退差價,那顧客要求退差價就不是「斤斤計較」;既然給了顧客優惠劵,那麼顧客購物打折之後再用優惠劵抵現金就不算「刁民」……嚴格遵守規則,真誠尊重顧客,就這麼簡單。誠信與尊重,在美國一家小小的商店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此,正江和長平也不勝感慨。正江說:「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遠不是經濟上的。」長平說:「關鍵是一些觀念,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太大。有些最根本的觀念,在美國建國之初就奠定了。」正江說:「而且這些理念和觀念,幾百年來,美國一直繼承下來了。要說經濟,不過三十年,中國經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過幾十年,也許中國在經濟上可以趕上美國。但在軟實力上,中國要趕上美國,則不一定了。」
我還是想,美國人的確的傻乎乎的。
這種傻讓美國人看起來很單純。在酒店,時不時把卡丟在房間里了,去總台給服務員一說,人家毫不猶豫,馬上重新給你一張卡。這種信任讓我自己都覺得驚訝:他怎麼不懷疑我是不是這個房間的住戶呢?萬一我是竊賊呢?可是,美國人就那麼單純,就那麼容易輕信人。
說到「輕信」,我想到幾天前在課堂上,一位美國教授給我們講一個資助貧困生的項目,談到入選者的條件時說,申請者必須有參加社區活動的經歷。我們問:「學校對所選拔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是怎樣考核的?有怎樣的標準?」教授答道:「我們主要是面試的時候直接問學生,你參加過什麼社區服務活動?有的學生就會告訴我們他做過些什麼,比如去醫院照顧病人,比如為貧窮的人提供食物,也有的學生給我們說,他要照看家裡弟弟妹妹,沒有時間去做社區服務。我們也會考慮這些特殊情況。」當時我就「很中國」地想,學生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你就不擔心學生就說假話嗎?但美國人就是這麼傻。
在羅斯福高中考察時,校方給我們介紹學生社團,說社團的指導老師中,95%的老師都是自願而免費的,只有5%的老師是付費的——這一般是有關體育賽事的社團。還說,雖然大部分老師都沒有報酬,但他們都非常願意,學校老師大多參加了一個以上的社團,他們都相信這些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看著學生們成長,所以他們都非常願意。
段紅聽了很是感嘆:「報酬都沒有還願意干,這在中國不可能!」我非常同意段紅的感慨。後來田精耘也說:「媽的,以前我們都知道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唯利是圖,一切都要說錢,但其實並非都是這樣。你看,免費指導社團,人家卻那麼積極。反過來,現在中國到是唯利是圖,幹什麼都要先說錢,否則就不幹。」我說:「是呀,這些指導老師之所以願意乾的原因,簡直缺乏說服力,什麼『他們都相信這些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看著學生們成長,所以他們都非常願意』!瓜哦瓜哦,美國人瓜哦!」
在訪問全美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協會時,協會負責人給我們介紹美國高中教育的情況時,說現在美國高中的輟學率是20%,我們大吃一驚,這麼高的輟學率,遠遠高於中國啊!但我們馬上就想通了,我們的數字是有水分的,什麼百分之幾甚至更低的輟學率,天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心知肚明,雖然大會小會都會大談「普及義務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之類的話。但其實說話人都未必相信自己的話。怎樣欺上瞞下完成指標,怎樣弄虛作假通過驗收。這些都有著極為熟練的操作流程,都是潛規則。而在美國,只要這些數字敢造假,家長、媒體以及社會各界就會質疑。因此,我不敢說美國的數字就絕對真實,但至少水分要比中國少得多。
還是在羅斯福高中,他們談到他們學校的籃球隊最近拿到了馬里蘭州的冠軍,我們立馬又「很中國」地想到,校籃球隊的隊員是不是也像中國許多「籃球傳統項目學校」一樣,到處去招收「籃球特長生」呢?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問教練,他回答說:「我倒是想啊,可做不到。我們學校是一所以科技教育為主的學校,郡里規定三分之一的必須考試合格才能入學,其餘三分之二的學生是附近居住的孩子,不需考試即可入學。所以我們無法選拔籃球尖子。」我一聽就在心裡說,傻哦傻哦,你不知道暗中操作去挖別人的籃球尖子嗎?
今天課堂上,教授講到美國的考試時,說到PISA考試。有老師就問,中國上海的學生曾參加國際PISA考試成績之好,讓美國驚訝,請問您怎麼看?教授很委婉地回答:「我不好評論,因為其他國家都是隨機派學生參加這個考試,而中國上海是教育比較發達的地區,這些學生能否代表中國普遍的學生水平,我不知道,所以我不好評論。」是呀,以優中選優的方式組成「國家隊」,然後迎戰各國的業餘選手,這是中國的一貫做法。這麼簡單的戰術,美國人為什麼就不會呢?
我知道美國也有卑鄙的小人,有說謊的政客,我還知道美國政府在國內很多時候「激起民憤」「不得人心」,美國在國際上很多時候也「失道寡助」「四面楚歌」。所以,我不好籠統地給全體美國人做一個全面而準確的道德評判。我在這篇文章里說的「美國人」當然指的是生活中普通的美國人,是我親眼所見親身所感的美國人。從小到大,我被告知凡事一定「看主流而不要看支流」,「要看本質而不要被現象所迷惑」,特別是對資本主義社會。我想我看到這些美國人可能都只是「支流」也只是「現象」,但我實在不知道到哪裡去找「主流」,又怎樣才能看到「本質」。反正,我所見到的普通美國人就這麼單純,這麼「傻」。這是我樸素而真實的感受。
這次到美國來是學習考察人家的教育的,但我和我的同伴越來越感到,美國教育之所以是這樣,那是因為它的空氣、陽光、土壤和水使然。我們更多的時候思考的不是美國的教育,而是美國的政治,美國的社會,美國的文化,美國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離開了這一切,美國的教育必然會使另一個樣子。或者說,正因為美國社會生活中,普通人是這樣相處的,美國教育才會如此——對人的尊重細緻入微,登峰造極,且無孔不入。
以前就聽說美國學校是不搞德育的,這次來學習我們再次問過一些校長:「美國的學校德育是怎麼搞的?」得到的答覆依然是:「德育不是學校的事,那是學生父母的事。」中國教師對此很不理解。這次到美國來的所見所聞讓我開始理解了。每天早晨我都要跑步,路上常常遇到美國人,他們總是自然而真誠地對我說:「Morning!」我自然也回應道:「Morning!」互相點頭微笑後,又擦肩而過。
現在我突然想到,孩子從小就在充滿平等、尊重、信任、自由、寬容……的環境中長大,還需要「德育」嗎?
行文至此,我想,所謂「傻傻的美國人」其實應該是可愛的美國人。
推薦閱讀:
※美國留學軟實力提升
※研究族譜圖發現:美國42位總統擁有同一祖先
※移民到加拿大,美國,和北歐那個更好?那個更容易?
※美國EB5投資移民延期9月30號,想去美國的投資者儘快考慮其它的項目
※追蹤師學校 | 帶你學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