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可以吃茵梔黃么?會導致腸絞痛和腹瀉么?
普通嬰兒黃疸都是在出生後3-4天後出現,一周左右消退。醫院醫生一般是測黃疸值稍高就會給開茵梔黃,但茵梔黃是一種中成藥,中醫怎麼看待這個葯的呢?
生理性黃疸是可以自己消退的,並不是指標高就一定需要用藥,關鍵還是要看小孩的整體狀況,如果小孩吃正常、睡正常、拉正常、醒時精神好,就是健康的,建議家長不用太擔心,不吃藥觀察更好。
因為小兒才出生胃腸道比較脆弱,部分小兒正氣弱的對藥物會比較敏感,處理這些並不是身體正常需要的東西會有困難,容易導致副作用。嬰兒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腸絞痛,癥狀如:哭鬧不安、臉部脹紅、膝蓋縮起、握拳踼腳。導致腸絞痛的因素比較多,一種因素就是與食物,以及進入胃腸道的所有東西都有關,比如部分小兒不消化奶粉(奶粉比母乳不好消化)會導致腸絞痛。
那吃茵梔黃有沒可能誘發或導致腸絞痛呢?先來看看茵梔黃顆粒的成分:茵陳提取物、梔子提取物、黃芩苷、金銀花提取物。茵陳性質微寒,梔子、黃芩、金銀花都是性質寒。這個葯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適合濕熱證情況。如果寒濕的情況則不適合。
中醫把黃疸辨證分型為陽黃和陰黃,即濕熱和寒濕兩種,也就是熱和寒都會導致黃疸,而熱證情況才能用茵梔黃。陽黃的黃疸屬於熱證,實證,顏色黃色鮮明,如橘皮,發病急,病程較短,常伴有發熱,舌苔黃膩;
陰黃屬於寒症,虛症,顏色黃色晦暗,病程較長,病勢緩慢,常伴有肚子脹,便溏,舌苔白膩,舌質淡等。
當然也有一些動態的表現,比如前期可能發病急後期發病變慢,或者是一天之內早上發病急,晚上慢。這樣的情況就是看整體,大部分的情況來做判斷。從羊爸爸接觸的嬰兒黃疸來看,是陽黃的極少。
如果是寒症的黃疸用了茵梔黃,因為清熱的中藥都會更多地消耗正氣,則會導致寒症加重,消化能力會更不好,表現可能如不拉肚子的開始拉肚子。所以極可能一些嬰兒的腸絞痛也與服用茵梔黃有關聯,所以建議謹慎給小兒用藥。當然並不是說不吃茵梔黃就不會腸絞痛,只是如果有腸絞痛又在吃茵梔黃,可以考慮停葯觀察。如果是當時不懂吃茵梔黃吃的對不對,後來小孩也沒什麼吃喝拉撒睡方面的問題,那也不用擔心,因為大部分小孩都是有能力處理吃進去的中藥的。有的孩子可能會拉肚子,拉肚子的期間找靠譜的中醫辨證治療也會很快恢復。如果拉肚子也沒有正確治療,後面導致食慾不好,愛生病,愛便秘,現在開始調理也不會晚。參考:虛寒(亞健康)體質一般調理思路
雖然這樣說,但做媽媽,還是早一點學習中醫更好,最好在備孕就開始。
嬰兒生理性黃疸持續兩三個月才退完的也有很多,如果能正常地吃奶拉大便、體重也照常增加,可以考慮觀察,慎用藍光和清熱利濕藥物。
除此,生理性的黃疸,提升母乳媽媽的體質也至關重要。現代很多媽媽體質寒濕,或孕期飲食不當。那麼作為唯一的食物的供給人,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是頭等大事。可以的話先檢查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的正常度,另外看看舌苔是否濕,膩,厚,或者水淋淋,如果有就需要注意飲食,吃的清淡,好消化,尤其孩子黃疸期間盡量不吃水果(中醫認為黃疸多與濕有關,水果助濕)。
如果媽媽的大便通暢,身心比較舒適,那母乳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退黃疸最好的葯了。
黃疸在家的護理主要方向就是幫助氣血循環,加速代謝,注意大便暢通,比如嬰兒可以隔著玻璃曬點太陽,大人可以給小孩揉揉肚子搓搓背,都有幫助。
文 | 楊千棟
編輯 |郭莎拉
推薦閱讀:
※(桐媽原創)你家娃是不是也曾這樣處理過黃疸的?常見的處理黃疸的做法(多半是謠言和誤區)
※(桐媽原創)照藍光原理是啥?為什麼是照藍光,而非別的光?怎麼照,照多久?照藍光有副作用嗎?啥時候停?
※媽媽課程 | 咦,小兒推拿還有給新生寶寶退黃疸的作用?
※退黃疸中藥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