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簡介 曾國藩 名人傳記

 曾國藩( 1811—1872 ) ,湖南湘鄉人。  曾國藩的祖父名玉屏,字星岡。他 「早歲失學,壯而引為深恥。 」 恥什麼 ? 就是缺少名望。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後代,決心讓後代發奮讀書,遵循封建時代由科舉而做官的正途。  曾國藩的父親名麟書,字竹亭,自幼讀書。他十幾歲始應童子試,一連考了十七場,到四十三歲兩鬢已經斑白,才補了縣學生員,成為一名老秀才。  國藩五歲開始在家塾隨父親讀書。在曾麟書的督責下,曾國藩九歲時就讀完了 「五經」 開始學作八股文。1826年,他十六歲,去應長沙府試,名列第七, 1834 年,二十四歲,肄業於嶽麓書院。是年他參加鄉試,中第三十六名舉人,年底,入都參加會試。  曾國藩在北京連續兩次參加會試落第。1838 年,再入都會試,中第三十八名進士。  因為成績優良,便選入翰林院的庶常館深造,當了庶吉士。  1840 年,曾國藩以庶常館散館授檢討而登入仕途。這是他的生活、 思想的一個轉折。以前,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制藝,以圖科舉,此後,直到組織鎮壓農民起義的反動武裝,首尾十年,曾國藩潛心於詩文古辭、 宋明理學,把自己修養成為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理學家。  曾國藩踏上仕途的那一年, 1840 年, 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中國戰敗。  1842年 8 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長期閉鎖的大門被打開了,中國社會從此一步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滑行。  從 1842 到1852 的十年中,曾國藩過著安閑的京官生活。他擔任過翰林院侍講、 侍讀,國史館協修。這些官職地位不低,但沒有實權,也無事可做,正像曾國藩給他父親信上說的,不過是 「儲才養望之地」 而已。又擔任過禮部、 工部右侍郎等職,實際生活情況與在翰苑差不多。  可是,這個時期,中國社會由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引起的深刻變化,醞釀著、 展開著激烈的階級鬥爭。  鴉片戰爭大量的戰費支出,戰爭失敗後巨額的賠款,都加在人民頭上。五口通商,關稅協定,外國商品自由地、 日益增多地向中國傾銷,鴉片輸入也逐年激增,這一切使得白銀嘩嘩地外流。人民的負擔越來越沉重,而官僚地主,更趁火打劫,貪婪地兼并土地,人民越來越活不下去了,只能鋌而走險,起來向統治者鬥爭。  1851 年1 月 11 日,洪秀全舉起了起義大旗,這就是近代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的連戰連勝,使得清廷膽戰心驚。當時兼署兵部左侍郎的曾國藩,考核了清代的兵制和現狀,在四月上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議汰兵疏》。汰兵的目的,在於建立一支可以鎮壓農民起義的反動軍隊。可見,曾國藩日後建立湘軍,不是偶然的。  1853 年初,太平軍兵臨湖北省會武昌城下,咸豐皇帝嚇得喪魂失魄。他一面派向榮幫辦軍務,率兵馳赴武昌,妄圖解圍;一面1853 年 1月 8 日,命令在籍侍郎曾國藩,督辦湖南團練。[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曾國藩到長沙後,就以羅澤南、 王鑫等人的 「湘勇」 為基本力量,抽調各縣練勇,成立一個大團。從此,曾國藩直接掌握了這支武裝力量,這也就是最初的湘軍。  曾國藩仿照戚家軍編製的成法,將羅澤南、 王鑫率領的一千餘湘軍,分左、 中、 右三「營」 。營下設 「哨」 ,哨下設 「隊」 。每營360 人。  第二年( 1853 年)冬天,曾國藩募水、 陸兩軍,每營改為五百人: 「營官親兵 60 名,親兵什長 6 名,分立前、 後、 左、 右,4 哨,哨官 4 員,哨長 4 名,護勇 20 名,什長 32 名,正勇336 名,伙勇 42 名。一營共500 人。營官一員,哨官一員在外。 」  這樣的以營為單位的編製,從此就成為湘軍的定製了。後來,在營官之外,雖增設分統、 統領、 大帥三級,但以營為基礎的制度,始終未變。  至於湘軍將領,更是由曾國藩自己親自挑選。他選擇將領的標準是:第一要才堪治兵;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湘軍的統帥將領,不是曾國藩的至親好友,就是故吏門生。湘軍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就是以封建的鄉誼、 戚誼、 師友為紐帶連結著的。據統計, 湘軍幫辦、 營官以上共183 個,籍貫可考者 149 個,其中湘南籍 124人,占 83%。  整個湘軍,有嚴密的封建宗法組織。上一級對下級實行封建家長的統治,下一級聽從上一級指揮,最後聽命於曾國藩一人。曾國藩也處處樹立個人的威信。他用高官收買將領,用厚餉收買兵勇。更重要的是,他採取種種方式,把封建的倫理綱常思想,滲透湘軍官勇的靈魂。湘軍的組織和訓練,為後來一切軍閥所師。曾國藩也就成為近代中國軍閥的祖師爺。  1854年 2 月 25日,曾國藩親率水陸大軍齊集湘潭,水陸兩軍,兼程北上,妄圖一舉消滅進入湖南的太平軍。  曾國藩頗懂得輿論的重要性。他在出師的時候,發布了反革命宣言書《討粵匪檄》,這是針對太平天國的革命號召和革命實踐而發的狂吠。  曾國藩出師了。可是,這仗如何打法呢 ? 他還在觀察、 思索。  曾國藩出師時,太平軍水師已據有長江天險,戰船密布,桅檣如林;陸軍則席捲皖、贛、 鄂三省,數千里連營結寨,戰鼓如雷,這等氣勢,遠非湘軍可比。曾國藩知道,速戰速決萬難取勝,便採取了 「以主待客」 ,即以逸待勞、 以靜制動的戰略。在太平軍進攻時,便避其銳氣,等太平軍氣儘力疲時,便發動攻勢。[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太平軍的西征部隊雖然來勢甚猛,但是戰線太長,孤軍深入,後援部隊不繼,不得不暫時撤出湖南,只留下少數部隊在西湖牽制湘軍。  太平軍主動撤出湖南,曾國藩喜出望外,連忙從長沙進駐岳州,準備進援武昌。  正當曾國藩做著攻佔武漢的美夢時,太平軍石貞祥、 林紹璋部經過半個月的休整,調動後援部隊,再度進入湖南,向湘軍發動全面進攻。太平軍考慮到湘軍全部結集在長沙,主力尚未受到致命打擊,如採取攻堅,部隊傷亡可能較大,就決定圍而不攻,困死敵人。由林紹璋率編師從陸路繞過長沙,疾趨南下, 4 月 24 日攻克湘軍老巢湘潭,隨即又攻佔株州綠口,對長沙形成包圍圈。  長沙四面被圍,曾國藩腹背受敵,外無救兵,內缺糧草,時間一久,可能困死城內。  老奸巨滑的曾國藩豈看不到這形勢 ? 他決定破釜沉舟,衝出包圍。於是分兵兩路:一路以塔齊布、 圍鳳山、 褚汝航為首, 率領水陸大軍南攻湘潭,自己則親率一支人馬北攻靖港。曾國藩企圖將太平軍截成兩段,斷絕湘潭太平軍的退路,然後分別擊破。  4 月 28日清晨,曾國藩率領的一支部隊進入距靖港 20 里的白沙洲,即命水師順流而下,直攻靖港。太平軍一見湘軍水師,立即發炮射擊。湘軍水師哨船首先中炮起火,後面的船亂成一片,紛紛落帆逃竄,這時南風陡發, 逆水行舟,十分困難,只能用人力牽繩逃跑。太平軍一面以小隊人馬襲擊牽纜的湘軍,一面出動二百隻小划船,順風縱火,襲擊敵船。湘軍水師不是被俘,便是被燒。這時曾國藩親率陸軍正駐在白沙洲,聽說水師失利,急命陸軍全線出擊,企圖牽制太平軍,挽救水師被全部殲滅的命運。誰知陸軍得知水師失利,軍心已亂,與太平軍一觸即潰,爭逃活命,搶渡浮橋,橋被擠塌,溺死者無數。曾國藩眼看幾年來的心血,平生的指望,轉瞬之間化為烏有,他既羞憤,又沮喪,當著眾人,幾次投水自殺,被眾人拉上船,連夜逃回長沙。但從湘潭傳來消息:塔齊布部在湘潭擊敗了太平軍。曾國藩大喜,靖港之戰雖則慘敗,現在湘潭獲勝,在皇帝面前總有個交代。  靖港之戰使得曾國藩辛苦經營一年之久的水師幾乎全部覆沒,陸軍也受到嚴重打擊。  1854 年6 月 26日,太平軍發動銳厲攻勢,第二次攻克了武昌。咸豐焦急異常,命令曾國藩率湘軍 「迅速東下,力搗武漢賊巢。 」 曾國藩經過幾個月的整編修敕, 「規模重整,軍容複壯。 」 他接受上次失敗的教訓,先撲向岳州。岳州太平軍統帥是曾天養。雖年近花甲,但作戰驍勇異常,機智多謀,曾天養探知曾國藩將集中優勢兵向太平軍發動全面反撲,考慮到在湖內的太平軍力量遠比不上湘軍,不能硬拼,因此於7 月 25 日主動撤出岳州,駐屯城陵磯,扼險防守,以逸待勞,迎擊敵人。8 月 8 日,曾國藩進駐岳州,他自恃兵多,立即命褚汝航、 陳輝龍率水師主力進攻城陵磯。但湘軍水師又被擊潰,褚汝航、 陳輝龍被擊斃。曾國藩駐在對岸岳州,他眼睜睜地看著湘軍戰船紛紛起火,洞庭湖上火光衝天,水勇跳水逃命,但陸軍 「隔港不能飛越」 ,無可奈何。這一仗,數月來補充的水師,又 「損失將半」 。8 月 11日,曾天養乘勝率軍從城陵磯登岸,打算扼險紮營,曾國藩水師雖敗,但陸軍實力強大,他看曾天養立腳未穩,便趁機急令塔齊布從陸路進攻,以挽救頹勢。曾天養倉促迎戰,英勇犧牲。太平軍由韋俊、 石鎮侖率領,組織幾次反攻,都被曾國藩擊退,最後只好撤出湖南。曾國藩全軍進逼武漢,太平軍統帥石鳳魁棄城逃跑,太平軍在漢水中尚有戰船千餘艘。曾國藩見有機可乘,立即命湘軍採取火攻,焚毀了被封鎖在漢水中的太平軍全部戰船。長江上游的太平軍水師也全部被消滅。曾國藩得以佔領武漢,控制了長江上游,實現他的戰略的第一步。  1854 年10 月 28 日,曾國藩從武漢出發進行東征,直撲田家鎮。田家鎮是取九江、進安徽的門戶,於是東王楊秀清急遣燕王秦日綱至田家鎮指揮鄂贛戰場。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而湘軍新勝,銳氣正盛,秦日綱採取守勢。曾國藩到達前線,首先指揮水師用猛烈的炮火擊敗了太平軍水營,奪取了蘄州。隨即集中陸軍塔齊布、 羅澤南西部奪取南岸險要的半壁山,控制江面,砍斷了系在山崖的橫江鐵索和竹纜。太平軍被壓縮至田家鎮。12 月 2日清晨,湘軍發動全面進攻,太平軍戰敗。[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太平軍因在田家鎮失利,故放棄了湖北,南岸軍隊退守江西九江、 湖口,北岸軍隊撤至安徽宿松、 太湖一帶, 形勢危急。洪秀全派翼王石達開赴江西指揮西征戰事。1855年 1 月2 日,曾國藩率水師大隊抵達九江城下。湘軍水陸兩軍對九江太平軍形成了包圍之勢。太平軍的九江守將,是連曾國藩也不能不稱為 「堅守不屈」 的林啟容。林啟容在九江城下一帶,掘壕如川,嚴密防備,任湘軍猛攻,堅守不出。曾國藩屢攻不克,焦躁異常。他將所部一分為二,留下塔齊布、 周鳳山率陸軍主力繼續圍攻九江,命胡林翼、 羅澤南率領陸軍會同自己親率的水師主力越九江, 直逼距九江五十里的湖口。儘管湘軍對湖口一連數日用洋炮猛烈攻擊,石達開仍命令太平軍堅壁高壘,深守不出。同時捕捉戰機,給曾國藩以有力的反擊。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曾國藩的陸軍、 水師膠著於九江湖口之間,足足有一個半月。曾國藩本是孤軍深入,時間一久,糧餉供給也漸漸不濟了。  他焦躁異常,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命水師衝進鄱陽湖,直抵南昌,與江西巡撫陳啟邁取得聯繫。1 月 23日,曾國藩集中水師主力和部分陸軍向湖口的太平軍發動猛烈進攻。太平軍迎戰一陣,就撤走湖口的水卡守兵,曾國藩以為太平軍抵擋不住敗陣下去。他稍事休整便於 1 月29 日出動全部輕便戰船,沖入湖內, 而把長龍、 快蟹等大型戰船留在湖外。石達開見曾國藩水師中計進入湖內,立即命令太平軍建卡築壘,堵塞湖口,切斷曾國藩的內外水師。當天晚上,太平軍的幾十艘輕便戰船,突然襲擊停泊在湖口外的湘軍長龍、 快蟹,石達開擊破湘軍水師,便集中兵力沿江面西上,進駐九江對岸的小池口,和在城內的林啟容的守軍內外夾擊湘軍塔齊布、 周鳳山所部,曾國藩還沒有想出對策,太平軍突然又發起了新的襲擊, 2月 11 日半夜,曾國藩湖內水師被殲,曾國藩溜下舢板得以逃命。2 月 16日,駐安徽太湖、 宿松一帶的太平軍在秦日綱、 韋俊、 陳玉成的率領下,向曾國藩的北路援軍,湖廣總督楊霈部發動猛烈攻熱,楊霈 「一潰再潰,直奔八百里而後止」 。  曾國藩的三路攻勢全部瓦解,太平軍乘勝追擊。北岸秦日綱、 陳玉成部克複廣濟、靳州、 黃州,直入湖北境內。2 月 23 日第四次克複漢陽。韋俊則由田家鎮渡江克興國、通山、 咸寧等地。4月 3 日第三次攻克武昌,重新控制了九江到武昌數百里江面。曾國藩苦戰幾個月所佔領的土地,全部復歸太平軍所有。  1856年 4 月,太平軍西征軍打垮江北大營,克複浦口、 揚州; 6 月,又與天京城內守軍內外夾攻,擊潰江南大營;威脅天京三年之久的軍事壓力,得到了解除。太平軍乘勝追擊,攻佔了安徽、 江西、 鄂東和江蘇的大部分地區,重新挖掘從鎮江到武昌長江沿岸的大部分城鎮的防禦工事。坐困南昌的曾國藩如瓮中之鱉,伸手可擒。可是,正在這時,天京發生一場奪權鬥爭,太平軍領導集團發生了公開分裂。楊秀清、 韋昌輝均被殺死,石達開又率領太平軍精銳 20 萬人脫離洪秀全,太平天國實力受到重大損失,各個戰場的攻勢完全停滯。曾國藩不僅獲得了喘息時機,並且,得以聚集兵力乘機重新向太平天國湖北、 江西、 安徽三個主要戰場,發動猛烈進攻,取得重大勝利。  太平天國自石達開率主力出走後,江西戰場完全崩解。1858 年 5 月,湘軍精銳李續賓部用地雷攻陷九江,太平軍守將林啟容和全軍將士1.7 萬餘人,全部英勇犧牲。太平軍在江西的重要城市瑞州、 臨江、 撫州等或孤守無援,或內部叛變,均先後陷入湘軍之手。9 月,太平軍在江西的軍需供應基地吉安,也被湘軍佔領。九江陷落,守衛天京的門戶安慶,便完全暴露在湘軍的進攻面前。曾國藩躊躇滿志,一面命多隆阿、 鮑超部向安慶挺進,一面命李續賓部進入皖北,先後攻陷潛山、 桐城、 舒城等地,前鋒直抵三河。  形勢非常危急,太平軍面臨著覆滅的危險。正在這時,太平軍青年將領陳玉成、 李秀成等挽救了危局。  1859 年,陳玉成、 李秀成率軍第二次大破江北大營,清軍全部潰敗。11 月,陳玉成率部神速地包圍三河李續賓部,李秀成也從江南率軍來助,太平軍三河守兵從城內衝出,三面夾擊,李續賓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同被擊斃,所部湘軍精銳 6000 餘人全部被殲。太平軍解除了江北清軍對天京的包圍,可是天京仍受著江南大營的威脅。1860年 5 月,李秀成與陳玉成率部再次擊潰江南大營,開始向江蘇、 浙江省進軍,清朝財政收入受到嚴重影響。咸豐皇帝感到更大威脅的是,江南的嫡系部隊被太平軍消滅殆盡,再也無力抵抗住太平軍的攻勢。他不得不把目光再轉向唯一能抵抗太平軍的曾國藩。[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1860 年6 月 8 日,皇帝諭加曾國藩尚書銜,署理兩江總督,命他統帶各軍, 「兼程前進」 ,救援蘇、 常。  1860 年8 月,曾國藩調兵遣將,集中水陸軍人萬餘人, 向安慶發動一場猛烈攻勢。  安慶告急,陳玉成首先從浙江率軍回援。湘軍以逸待勞,兵多勢眾, 陳玉成初戰失利。  太平軍各路將領齊集天京商議,最後決定由李秀成、 陳玉成率南北兩部大軍,沿長江而上,合取武漢,吸引湘軍,以解安慶之圍。  1860 年9 月底,陳玉成率主力從天京出發, 10 月,沿長江北岸經安徽向湖北挺進。  1861年 3 月到達離漢口只有 160里的黃州。安慶之戰是雙方的決戰,太平軍和湘軍都全力以赴,安慶城內的太平軍雖不多,卻是死力固守。曾國藩進攻了近一年,安慶固若金湯,強力不動。1861年 4 月陳玉成回攻武漢未成,而安慶告急,便從湖北急速率軍東下,衝破湘軍重圍,進抵集賢關,在菱湖南北岸連夜築壘 18 座,包圍了曾國荃軍。並與安慶守將葉芸耒頻頻夾擊,打得曾國荃招架不住。曾國藩迅速抽調各地湘軍精銳,對陳玉成形成反包圍。  干王洪仁對安慶的得失,是有深刻認識的。他認為: 「此城實為天京之鎖陽。 」 因此也從天京率軍來援,又包圍了多隆阿、 鮑超部。這樣,在安慶戰場,雙方軍隊犬牙交錯,互相圍困,層層作戰,不可開交。  這時,李秀成為保存實力,對安慶之戰袖手旁觀。陳玉成雖然英勇,但是同湘軍多次作戰,彈盡糧缺,戰士疲憊;洪仁部的戰鬥力本來較弱,經過 20 余天艱苦戰鬥,敗退下來。1861 年9 月 5 日,太平軍堅守了 9 年的安慶被曾國荃攻陷。  安慶戰敗,陳玉成部精銳喪失,敗退壽州,為叛徒出賣,英勇犧牲。太平天國西線戰場完全崩潰,天京失去屏障。曾國藩於是集中兵力向天京推進, 完成了合圍天京的戰略。  1861 年10 月 9 日慈禧發動政變,垂簾聽政,改年號為 「同治」 。  慈禧上台後僅 12 天,就任命曾國藩統轄蘇、 皖、 贛、 浙四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 提督、 總兵以下悉歸節制。兩個月後,又加協辦大學士銜,表示對曾國藩更大的信任。  曾國藩大權在握,乘機對轄區進行整頓,擴充自己的勢力,曾國藩的湘系勢力不僅佔有長江中下游,而且也伸展到西南內地。從此,曾國藩的湘系集團,便一躍而成為地主階級當權勢力中最大的實力派。曾國藩還統一了財權,積極開闢財源,籌集軍餉。曾國藩還利用 「洋人助剿及采未運津」 。還提出造炮製船。  曾國藩自認為政治、 經濟、 軍事的力量蓄積得差不多了, 1862 年,分兵十路,向太平天國發動大規模進攻。  ○攻陷天京  曾國藩把十路軍部署停當,從1862 年開始,向太平天國發動全面的進攻。  形勢越來越嚴重,太平軍中一些不堅定分子動搖了,當了叛徒。1863 年12 月,蘇州守將納王郜永寬等叛變,刺殺慕王淹紹堯,將城池獻給李鴻章。1864 年 3 月,杭州守將聽王孫炳文等棄城而逃,準備投降。現在,蘇、 浙兩省除了幾個孤立的城市之外,全部陷入曾國藩之手。  從 1862年5 月到1864 年6 月,曾國荃圍困天京整整兩年。由於太平天國軍民奮勇抵抗,湘軍損失近萬人,天京仍然沒被攻破。清廷十分焦急,一連下了六道 「上諭」 命李鴻章率洋槍隊協助曾國荃圍攻天京。可是,曾國藩不樂意。他把李鴻章、 左宗棠部署在外圍掃除障礙,而命曾國荃直取天京,本是想讓胞弟曾國荃奪取首功,現又豈肯讓人分佔 ? 何況,傳說天京城裡, 「金銀如海,百貨充盈」 。這塊口中肥肉,又豈能讓人分食 ? 但是公然違旨拒絕李鴻章來援又不行,於是推說天京久攻不克,不在用兵不力,而在糧餉不足。李鴻章率部增援,是有所企求,惟餉銀一項,無力照顧,對不起,敬請自帶,李鴻章不明白老師的真意,也就託故不來了。  清廷一再催逼。曾國藩再攻不下天京,前程難保。於是,命曾國荃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加緊猛攻。這時,天京外圍,北方的浦口,南方的蘇、 常、 杭,均已失守,天京猶如大海中的孤島,糧食斷絕,外援不繼。洪秀全不幸又於 6 月初亡故,人心益發惶惶不安。7月 19日,曾國荃部用地雷轟塌龍脖子附近城牆,湘軍像潮水一般從缺口湧入城內。太平軍雖然英勇地作最後抵抗,但是,以數千孤軍拒數萬之眾,畢竟是懸殊。太平天國建都 11年的天京,終於陷於曾國藩之手。論功行賞, 曾國藩賞加太子太保銜,賜一等侯爵,世襲罔替,賞戴雙眼花翎。曾國荃賞加太子太保銜,賜封一等伯爵。其他湘軍水陸將領 130 餘人,均各有封賞。這些人都成了湖南的豪紳大地主。  革命被鎮壓下去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又尖銳起來。封建統治集團本來是勾心鬥角,各人只顧往上爬的。大敵當前,還可暫求一致;大敵一除,利害衝突便明朗化和尖銳化了。早在 1863 年,曾國藩與沈葆楨由於爭奪江西厘金,曾鬧得情同水火;與左宗棠為爭奪戰功,彼此揭露對方虛報戰績,斷絕了音信。天京被攻破後,金陵財富大部被曾氏兄弟獨佔,分贓不均,湘軍舊部更是不滿。多隆阿、 楊岳斌、 彭玉麟、 鮑超等,曾紛紛借口告退,左宗棠、 沈葆楨等,也乘機攻擊曾氏兄弟獨吞臟物。湘軍內部形成火併局面。曾國藩為安慰部下,不得不假裝譴責曾國荃 「老饕名遍天下」 ,命他科病辭職回湘,以緩和矛盾,並表示自己的清廉。[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曾氏兄弟和湘系集團之間的矛盾,沒有徹底解決,清朝貴族對曾國藩的猜忌也沒有徹底消除,就在曾國藩攻陷天京不久,蒙古稱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便特派江寧將軍富明阿,以查閱南京旗營為名,密探他的行動。曾國藩深深懂得歷史上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的故事。現在由於他鎮壓了太平天國革命,雖然博得中外反動派的一致讚賞,被譽為 「中興名臣」 ,安知自己不會落得漢朝韓信、 明朝胡惟庸、 蘭玉等一樣的下場 ! 未克天京時,曾國藩給曾國荃的信中,便提到: 「處大位大權,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幾人能善其末路者 ? 總須設法將權位二字,推讓少許,減去幾成,則晚節漸漸可以收場耳。 」  曾國藩的湘軍,經過歷年不斷補充,到攻陷天京時,又從 1.8 萬人增至 12 萬人。這支軍隊在中後期打仗,靠放縱他們劫掠財物取勝。他們拿下一城,洗劫一城。不僅湘軍將領個個成為豪紳,就湘軍士兵也都搶滿了口袋。他們有了錢,急於還家,再不肯賣命。  湘軍的戰鬥力大大減弱,再也維持不下去了,曾國藩為了減少清廷疑忌,以免招致殺身滅族之禍,於是,在湘軍軍心渙散、 失去戰鬥力的時候,主動向朝廷提出,將湘軍逐步遣散;並且在南京建旗兵營,請北京閑散旗兵南下駐防。他以此表示對清廷的耿耿忠心,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太平天國的主力雖然被曾國藩擊敗,但是在淮河兩岸活動了多年的捻軍,與太平軍余部結合在一起,向清軍展開了新的鬥爭。清廷派僧格林沁前往鎮壓結果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僧軍被殲,清廷大為驚恐。清廷本想靠這支自己直接掌握的軍隊來鎮壓捻軍,藉以壓抑一下曾國藩等漢族地主武裝勢力,可是慘敗了。捻軍的勢力越來越大,如乘勝北上,即將威脅直隸京畿。清廷不得已於1865 年 5月 23 日,又一次向曾國藩下令:  著即前赴山東一帶,督兵剿賊。兩江總督著李鴻章暫行署理。  這時,曾國藩的湘軍大部已裁撤, 「剿捻」 的主力,只能依靠李鴻章的淮軍。在鎮壓太平軍中建立的淮軍,實際上已脫離了曾國藩的控制,成了李鴻章的私有部隊,清廷以代理兩江總督為交換條件,才使李鴻章交出部分淮軍,由曾國藩直接指揮,但暗中仍經常掣肘。為了防備捻軍突然襲擊畿輔,曾國藩部署李鴻章派出淮軍主力潘鼎新帶領所部淮勇十營,由上海赴天津。曾國藩怕駐紮在濟寧的陳國瑞 「孤軍受敵,再有挫失」 ,命淮軍劉銘傳部從天津先赴濟寧,與陳國瑞 「會商進北」 ,如捻軍 「竟渡河北,則該提督一軍,應由東阿、 平陽一帶渡黃,於東昌境內迎剿。 」  一切安排就緒。6 月 15日,曾國藩把兩江總督的大印交給李鴻章, 18 日離開金陵,奔赴 「剿捻」 前線。  但淮軍不是湘軍,曾國藩調度指揮處處感到棘手,加上李鴻章兄弟處處掣時,致使曾國藩在 「剿捻」 戰場上四處失利。  曾國藩的 「剿捻」 連連失敗, 「謗議盈路」 ,屢遭清廷的嚴詞指責,他感到 「慚懼」 ,於是三次請求 「開缺」 , 「以散員留營效力」 ,向清廷稱病請求 「開缺欽差大臣」 職務,改由李鴻章擔當剿捻重任。此時,清廷也深知只有換馬易人,才能儘速把捻軍起義鎮壓下去,也就很爽快地頒諭曾國藩在營調理一月,病癒後進京陛見,欽差大臣關防暫由李鴻章署理。曾國藩看到清廷政府如此態度,心中感到既慚愧又害怕,不得不思索起自己的未來的出路。他左思右想,很是為難。要麼回籍,要麼駐京,但這兩處都不是長久之計。摸透了曾國藩心思的李鴻章早已看破了這一點,於是上奏清廷要求曾國藩務必回任兩江總督,並稱如果曾國藩不回任,在前線 「剿捻」 的湘、 淮各軍軍餉銀秣的供應就很難得到保障。1866 年12 月 12日,清廷只得諭令曾國藩回兩江總督本任,實援李鴻章的欽差大臣,專辦 「剿捻」 事宜。  1867 年1 月 24 日,曾國藩接兩江總督篆,然後 「總甚悒悒」 地回到兩江總督任所。  曾國藩於 1869年 12月 17日離開金陵,翌年1 月 25日到達北京。第二天清早便入朝。慈禧太后於養心殿召見他,並賜准可以在紫禁城騎馬,這也是一種特殊的榮譽。慈禧太后破格任用曾國藩,曾國藩也感激慈禧太后特達之恩。曾國藩陛見慈禧太后,這還是頭一次。接著,一連三天,曾國藩都被召見奏對。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的赫赫戰功,「譽」 滿朝野。文武官員莫不 「想望丰采」 ,第三天, 「退朝之際,千官屬目焉」 。不消說,這位外表廉抑的偽君子,內心不免感到飄飄然。過了一月,就是新年。2 月 26 日,同治帝於乾清宮賜宴群臣,倭仁領滿大學士尚書西向坐,曾國藩領漢大學士東向坐。宴前、 宴後都奏樂三闋。這時的曾國藩,更是享盡了人間的 「尊榮」 。  曾國藩 1852年出京,還只頂著一個侍郎的空銜, 18 年後的 1870 年回京,已經是一等侯爵、 大學士、 封疆大吏了。他在京都,又是拜訪故交,又是接見新知,好不忙碌 ! 但偷得閑暇之時,也還不忘逛琉璃廠書肆。一直到了 3 月 2 日,才啟程赴保定府, 10 日接受直隸總督大印。  還在兩江總督任上,曾國藩的身體已日見衰弱。到保定接任不多久,他又強作精神,去固安巡視河堤工程,再順流而下,至天津府勘鹽政,檢閱洋槍、 洋炮隊。[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4 月,他的眼病惡化,左眼終於失明, 5 月間,又患眩暈的疾病,不得已請假一月調理,到期未愈,續假一月,就在這時,發生了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的起因,也是教堂 「迷拐幼孩」 ,虐殺嬰兒。  6 月間, 「仁慈堂」 內三四十名嬰孩死去,並發生了拐騙人的事:外地人張栓、 李拐肩上背著口袋,攜帶兩個幼童。於是被捕至官里。經審訊,供認口袋所藏藥物,是迷拐幼孩用的,番銀是教堂給他們的酬報。天津府縣於是將張李兩人處決。  不久,又是一個叫武蘭珍的拐騙犯, 被捉至官里。武蘭珍供稱,他是受教堂門丁王三指使,每迷拐一人,得酬五枚銀洋。  6 月 21日,天津道台周家勛、 知府張光藻、 知縣劉傑。押解拐騙犯武蘭珍到天主堂查驗。憤怒的群眾圍集教堂前,聽候音訊。有人耐不住火,拋擲磚石砸教堂窗戶;有人闖到法國領事館問罪。  法國領事豐大業得悉這些情況後,要求辦理外交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派兵彈壓;並親往崇厚衙門質問。他氣勢洶洶,破口罵人,還向天津知縣劉傑開槍。群眾怒不可遏,打死豐大業,焚毀天主堂 「仁慈堂」 、 法國洋行和領事館,同時,又拆毀英國教堂 4 所,美國教堂 2 所,打死教士 20 人。  天津教案報至北京,清廷深知事態嚴重。6 月 25 日,派直隸總督曾國藩到天津查辦。6 月 28日,又決定以崇厚為欽差大臣,專程赴法國道歉。  曾國藩那時患 「眩暈這病」 , 「右目無光」 ,正在保定總督府休養。他先派道員博多、宏武等赴天津,詳訊辦理。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 他於 7 月 4 日離開保定, 8 月到達天津。  曾國藩在來天津之前,就與崇厚互通消息,商討對策。他在給崇厚的信中表示, 「有禍同當,有謗同分。 」 他怕人民有 「浮動」 ,還將駐紮保定的劉銘軍 3000 人,調來彈壓。  曾國藩親自處理過揚州教案,也知道他的家鄉湖南以及江西、 四川發生的教案。這次來津前後,他從道、 府、 縣以及抓來的 「主犯」 等各方面明明了解到,這次教案的發生,是外國領事、 傳教士以及教民長期欺壓百姓的結果。 「曲在洋人」 。只要稍具愛國心,就應該痛斥和揭露洋教士和外國領事橫蠻的侵略行徑,維護民族的尊嚴、 伸張正義,但曾國藩卻說, 「天主教系勸人為善」 , 「其初意亦與育嬰堂、 養濟院略同,專以收恤窮民為主,每年所費銀兩甚巨。 」 在這個思想指導下,決定了他處理天津案的方針,是 「嚴拿兇手」 ,「彈壓士民」 ,以 「雪洋人之冤」 。  天津教案除了懲凶之外,還賠償法國白銀共 46.5 萬兩, 賠償英國白銀 2500 兩,美國白銀 4785 兩,沙俄白銀 3萬兩。喧囂一時的天津教案,終於了結。  曾國藩這樣處理教案,遭到全國人民的憤怒聲討,連他在北京湖南會館誇功的匾額,也被砸得粉粹。清廷為了平息民怒,在 6 月底給曾國藩下命令說: 「此後如洋人仍有要挾恫嚇之語,曾國藩務當力持正論,據理駁斥,庶可折敵而張國威。 」  天津教案,是曾國藩一生所辦的最後一件辱國殘民的大事。這事尚未完全結束,清廷為了緩和矛盾,於 8 月 29 日下令調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他在處理了一些未了事務,併入都陛見之後,於 11 月14 日在江寧接總督印篆。  曾國藩再度回到兩江,形勢又有了變化。這時李鴻章在前線鎮壓捻軍已近尾聲,不久便基本結束。江寧的夫子廟前,秦淮河上,早已是燈紅酒綠,笙歌通宵達旦,點綴著「昇平」 了。[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曾國藩多年來辦理洋務,深感人才的缺乏。還在直隸總督任上,江蘇巡撫丁日昌在天津跟他合辦教案時,他們便多次商量, 「擬選聰穎幼童,適赴泰西各國書院,學習軍政、船政、 步算,製造諸書」 。那時,一則忙於辦理教案, 搞得焦頭爛額,無暇他顧,再則直隸又無規模大的工廠,還不亟需這等人才的重要。他們議論議論就罷了。但已認識到造就人才的重要。現在回到兩江,江南製造總局又歸他管轄,很自然有倭仁遺疏的邸抄。  他們早讀了這遺疏,便交口稱譽說: 「要不是出自倭文瑞公的手筆,哪能抒寫出心窩裡的話啊 !」 很自然地,他們又回憶起了昔年在京師時師友論學的情景。如今師友們差不多都已零落,不免相對嘆息,黯然神傷。  大約是由於過多的傷感,他的血壓升高, 3 月 2 日,可能是中風,右足麻木,再過三天,舌頭也開始僵硬,不便言語了。經醫治,似乎見好。但又不過幾天, 3 月 10 日下午,他的兒子曾紀澤扶他去花園散步,忽然呼叫足麻,扶回書房,不過半日就斷氣了。時年62 歲。


推薦閱讀:

現行必看之書簡介()
二十八宿簡介
唐代「飲中八仙」簡介
河洛理數命運測算原理簡介
恩格斯簡介是什麼?

TAG:名人 | 曾國藩 | 名人傳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