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方哲學,何不從十七世紀開始?

西方哲學入門的路徑有以下三種:一是入門書籍,包括哲學入門和經典導讀。比如內格爾的《你的第一本哲學書》、所羅門的《大問題》、威爾杜蘭的《哲學的故事》和薩瓦特爾的《哲學的邀請》都是很棒的入門書籍,不得不承認這類寫作是國內學者的短板,不過龐思奮的《哲學之樹》和葉秀山的《哲學要義》在國內頗受好評。這類著作在我上高中的年代基本還沒出現,甚是可憐。

二是哲學史路徑。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主觀性太強,國內作者寫作的哲學史大多無法擺脫二元對立的敘事框架,甚是枯燥,不過鄧曉芒的《西方哲學史》沒這種問題。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希爾貝克的《西方哲學史》、牛津版的《西方哲學史》頗為專業,並不沉悶,但是知名度很高的《蘇菲的世界》讀起來更輕鬆一些,想必也是國內無數哲學愛好者讀的第一本哲學書。

三是原典切入。直接拿起古希臘直至當代的四五百位哲學家的原著來啃,這種方法風險太大,因為在沒有師傅領路的情況下,一開始接觸哲學就抱著《存在與虛無》或《邏輯哲學論》之類的書來啃,很可能毀掉你對哲學的興趣。而整天抱著尼采和叔本華的人,則有淪陷於高端心靈雞湯的危險,因為他們的詩化格言體寫作很容易被人斷章取義。

(圖片:Galileo Galilei. Portrait by Ottavio Leoni)

今天想要談論的便是第三種路徑。第三種路徑怎麼會和十七世紀扯上關係的呢?先說幾個現象。非專業人士組成的哲學讀書會,往往喜歡以古希臘作為閱讀開端,一開始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或《法律篇》,好不容易扛過去了,已然頭昏腦漲。緊接著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或《尼各馬可倫理學》或其他任何一本著作,——足以終結掉這個讀書會了。除非有大神級人物鎮場,讀書會還能堅持到古羅馬帝國的崩潰。再到中世紀,大家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討論了。或者另外一種方式,找比較近期的人物,二十世紀的福柯、薩特、海德格爾、韋伯或者霍克海默等入手,同樣,若非大神級人物鎮場,讀書會往往撐不過四周。

因為古希羅離我們太遙遠,中世紀需要的神學根基很深厚,康德、休謨以來的哲學著作若非專家引路,實在難以卒讀,遑論二十世紀碾壓高等數學的語言分析哲學和不懂得幾門社會科學就沒法入手的千奇百怪的歐陸哲學流派。那麼,對於急於了解哲學然而又沒有任何基礎的愛好者來說,應該從哪裡讀起?經過若干挫折和反思,本人以為,哲學入門,十七世紀是最好的切入點。

(圖片: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 by Paul van Somer, 1576/1578-1622)

十七世紀都有哪些思想家?英國的培根、霍布斯、牛頓、洛克和彌爾頓,義大利的伽利略和維柯,法國的笛卡爾和帕斯卡爾,荷蘭的猶太人斯賓諾莎,德國的萊布尼茨,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哲學家。再加上波義耳、胡克、溫斯坦萊、普芬多夫、伽桑狄、馬勒伯朗士、海林克斯、西蒙富歇、格老秀斯、托馬斯布朗、和培爾組成的第二梯隊,讓十七世紀熠熠生輝。

那時候哲學家人數很少,因為能夠從事研究的人必須具備很多條件,至少得是出身上層社會或通過各種途徑躋身上層社會。而且那個時代的學習方式不同於後來的流水線式大學教育,除了正規大學、學院的教育,遊學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霍布斯和洛克都曾經前往歐洲大陸拜訪伽利略和一些頂尖的思想家,請教再三。他們把最好的東西帶回了英國,讓十七世紀的英國在思想上獨領風騷。那個時代的哲學家們互相之間接觸頗多,就建立了「科研機構」:1662年英國皇家學會,1666年法國科學院,1700年普魯士科學院,1724年俄國皇家科學院,1743年美國哲學學會,在推動科學研究方面功不可沒,雖然人數甚少。

而哈維、奈皮爾、開普勒、托里拆利和卡瓦列里等科學家不僅僅是簡單的科學家而已,事實上,十七世紀還沒有科學家與哲學家的分野,他們是同一類人。他們既懂哲學又懂數學和物理學,有的還懂神學,這樣的人被稱為「自然哲學家」。十七世紀還不存在「科學家」這個概念,要等到德式大學建立推廣以後,科學研究職業化了,才開始有專門的「科學家」。

他們有何特別之處?十七世紀的哲學家相比於古希臘羅馬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他們大都懂得甚至是精通神學(比如帕斯卡爾、萊布尼茨和牛頓),但不是專門的神學家。相比於中世紀的神學家和十六世紀神學色彩十分濃厚的哲學家,他們對於自然世界的興趣更為濃厚從而提出全新的方法論(比如笛卡爾和培根),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現代思維。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你看過他們的履歷就知道他們都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後人很難複製的。他們經常動不動就單憑個人之力開創好幾個學科。

除了他們很特別,還有一個理由讓我選擇應該從十七世紀開始讀哲學。那就是他們寫的東西略微簡單些,讀起來沒那麼費勁。這裡絲毫沒有瞧不起十七世紀思想家的意思,相反,本人心目中最偉大的思想家名單中,十七世紀佔據了最大的比重。——也沒有責備上面提及的古希羅或當代哲學家的意思,絕對不是他們的作品不好,而是說,對於哲學愛好者而言,無異於初出茅廬的江湖小生直接闖進少林、武當要去踢館子一樣。那種挫敗感可能需要一兩年才能得到恢復。

這裡說「略微簡單些」指的是,他們的著作沒有十六世紀以前的作品那麼濃厚的神學色彩(但是不代表神學基礎不重要)而比較好讀。相對於休謨和康德以後的哲學著作,他們的作品常識度略高,畢竟很多方法論和認識論在今天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說,讀十七世紀哲學家的作品,既不會打擊你的哲學熱情,也不會讓你僅僅停留在入門階段。十七世紀的哲學家相對好懂但絕非不深刻。看看猛大是怎樣讀霍布斯的就知道了。記住:不要剛一出道就去單挑少林、武當!

(圖片:Sir Isaac Newton"s own first edition copy of his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with his handwritten corrections for the twentieth edition.)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理由,讓我對十七世紀的哲學家肅然起敬:他們的學問和他們的人格是合一的。十七世紀的哲學家對於終極和永恆的思考不僅僅是從神學的角度,他們也從自然啟示的角度去思考,再次打開了心靈之眼。他們的人格顯示出他們對永恆的渴望。

即便是自然神論者斯賓諾莎(國內的教材喜歡把他說成是偉大的無神論者),只活了45歲,他在人生窘境中從未放棄對智慧的愛慕,他磨鏡片的故事和被趕出會堂的遭遇總是讓我潸然淚下。

帕斯卡爾,只活了39歲,從年輕的時候開始身體就一直處於疾病狀態,但是你看到他取得的成就,還有他的作品和思想,尤其是《思想錄》(這本書本人強力推薦!),你完全看不到這是一個病怏怏的人,他有一顆無比高貴的靈魂,讓你不由得開始嚴肅對待生活。

笛卡爾只活了54歲,他思考的問題對於現代人來說不過是常識,但是在那個年代無異於向全世界宣戰,告訴大家你們錯了,你們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方法論》和《第一哲學沉思集》。

至於牛頓和伽利略,就不用我多說了,儘管歷史上關於牛頓的人品,尤其是在和萊布尼茨的爭論中體現的人品多有質疑,但是這種推論並沒有確鑿的證據,我個人並不接受有關牛頓人品惡劣的陳述。牛頓晚年歸向神學,不如說他一輩子主攻神學,抽了點業餘時間從事數學、物理學和金融學的工作,而且,效果還不錯。

彌爾頓的生平更加傳奇,後半輩子雙目失明卻寫出了可以和荷馬、但丁的氣概相提並論的《失樂園》,還有他的政論文章,特別是《論出版自由》也頗具史詩風範。

洛克的哲學雖然簡單,相比於霍布斯的深邃,洛克的貢獻是更加通俗地宣揚了人們本應知道的常識,而他清教徒般的堅毅品格,不枉從小深受威斯敏斯特牧師們的熏陶塑造。

(圖片:This is an image of a draft letter written by Galileo Galilei in August 1609 to Leonardo Donato, Doge of Venice, and currently held i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arlan Hatcher Graduate Library"s Special Collections.)

總結一下本文的要點:

·哲學入門若要讀原典,從十七世紀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配合哲學入門書籍;

·古希臘羅馬哲學和中世紀哲學需要深厚的歷史和神學功底,先別碰;

·康德、休謨以後的哲學著作,碰都別碰,尤其是德國的,除非想顯擺;

·十七世紀有培根、笛卡爾、帕斯卡爾、霍布斯、洛克、萊布尼茨和斯賓諾莎,從他們的著作入手吧;

·讀完了十七世紀再往後延伸,啟蒙運動哲學不難攻克,但是,再說一次,康德、休謨以後的別碰;

·讀完了十七世紀再往前延伸,十六世紀的哲學需要神學根基,但是並不困難;

·在老師的指導下會更加通暢,但是學習哲學需要你火熱地運用自己的理性,光閱讀是不夠的;

·如果閱讀哲學著作沒能讓你更加謙卑,更加嚴肅地對待生活,趕緊放棄為妙。

護膚推薦美容護膚-水月老師

《護膚先排毒,臉上幾種狀況告訴你,應該排毒了 》


推薦閱讀:

中國封建王朝發行的錢幣5(從秦開始-清結束)
更年期的保健從四十開始
關於性取向:當慾望開始顯現
向別人要幸福,正是不幸的開始
要有好的開始,初一積累陰德

TAG:哲學 | 西方哲學 | 西方 | 世紀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