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61.寧遠之戰

六十一、寧遠之戰

打擊了腐敗、整治了豪強,對天啟皇帝和魏忠賢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處理後金入侵問題。當時明朝的第一大事,就是與後金的戰爭,這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天啟和魏忠賢變法的成效到底好不好,必須要經受戰爭的檢驗。

在廣寧淪陷以後,天啟皇帝開始日益冷落東林黨,而信任魏忠賢。從天啟二年廣寧陷落到天啟五年楊漣等人下獄,這是魏忠賢和東林黨反覆鬥爭,彼此拉鋸的一段時間。

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面,努爾哈赤一直在跟北面的蒙古林丹汗、喀爾喀部,女真的虎爾哈部、卦爾察部等作戰,意在徹底統一北方,沒有把精力放在繼續攻擊明朝上。甚至在佔領廣寧一年以後,乾脆把遼西地區的人民全部掠擄到遼河以東,然後把廣寧城牆拆毀、各種建築一把火燒了,西平堡等遼西地區的城堡也通通毀掉,把廣寧設為緩衝地帶,不跟明朝發生軍事接觸,專心於北方的戰爭。

這是明朝日子過得比較舒服的一段時間。天啟二年七月,天啟皇帝的老師、內閣大學士孫承宗主動請命督師遼東,「收復」了大凌河以南的遼西走廊地區。這裡的「收復」之所以要打引號,是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熊廷弼主動丟棄的。後金打下廣寧後也沒派兵來佔領,就這麼空著。

天啟三年四月,後金主動放棄了廣寧。一個月後,孫承宗確定遼河以西已經沒有金兵了,就壯著膽子開始在寧遠修城,然後在距離寧遠海岸線四千米的覺華島搞了一個水軍基地和商貿基地,供商人們居住,並且希望這裡的水師能夠在戰爭時期與寧遠互為犄角。

把寧遠城修好以後,後金還是沒動靜,孫承宗就把錦州也給「收復」了,然後開始在錦州修城,並且沿著大凌河重修了大凌河堡、右屯等一系列小城堡,以此為據點在周邊組織人屯田,種植糧食。最遠的地方距離山海關有接近四百里。從表面上看,孫承宗就用三年多的時間,「收復」了關外四百里土地。

這個開疆闢土的功績比較虛,因為佔據的都是敵人不要的土地,不是打下來的。錦州、大凌河堡這些地方,距離山海關三百多里遠,後勤補給線很長,金兵真要打過來,是很難守得住的。

孫承宗就這樣在關外修了三年城、練了三年兵,號稱收復四百里疆土、練兵十一萬,竟然沒有跟後金打過一仗,卻每年消耗高達六百萬兩的銀子,這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非東林的言官御史們紛紛質疑這六百萬兩銀子花到哪裡去了?是不是有吃空餉的嫌疑?

迫於壓力,孫承宗和他的親信、山海關總兵馬世龍決定找機會跟後金打一仗,以堵住朝廷上那些人的嘴。孫承宗調運了三十萬石糧食到距離三岔河只有幾十公里右屯,做出一番要進攻的架勢。但是剛剛準備開戰,山海關、前屯、寧遠、松山等處紛紛出現了士兵嘩變——就是士兵們大家把軍官的門口堵住吵著要錢要糧食。後來經過調查,士兵的糧餉並沒有被拖欠。士兵們選擇這個時候鬧事,其實就是害怕打仗,想通過鬧事來讓統帥做出停止出征的決定。這些兵很大部分都是孫承宗上任以後招募的,沒上過戰場,光想著領國家工資,並不敢真的去跟後金拚命。

正在這個時候,天啟五年八月,從後金跑過來一群難民,他們向孫承宗的副手、山海關總兵馬世龍透露說三岔河入海口東側的耀州城,目前只有三四百名後金兵,防禦極為薄弱。而且後金四王子也在耀州。只要明軍渡河攻擊,就可以有遼民起義內應,活捉四王子。

孫承宗跟葉向高一樣,是在政治上傾向於東林黨的當朝大佬,可以算是東林黨的盟友,也可以算是東林黨成員。他具備東林黨人一貫的軍事白痴的特徵,卻自認為自己很懂軍事,用儒家正統思想來理解軍事問題。他跟丟掉廣寧的王化貞一樣,覺得大明王朝是中華正統,遼東人民當然一定是心向大明的,王師一旦出動,遼民就會奮起相應,所以對「難民」提供的消息深信不疑。也就不管軍隊嘩變的問題了,立即派馬世龍帶了七八千人去偷襲耀州城。

那些向馬世龍報告情報的「難民」很有可能是後金的姦細。因為明軍前鋒部隊渡過三岔河後不久,就遭到後金突襲,數百人被殺,剩下的被趕下了河,大部分被淹死。副總兵魯之甲、參將李承先戰死。後面還沒有渡河的幾千人一聽說前軍敗了,也就一鬨而散。這一段河口被當地人稱為「柳河口」,這次戰役也就被稱為「柳河之敗」。後金方面的記錄,這次戰鬥斬首四百,俘獲戰馬六百八十匹、戰甲七百件。由此推之,明軍的實際陣亡人數當在千人以上。

幾千人的進攻部隊潰逃以後,迅速在整個關寧軍中形成了恐慌。大家紛紛以為後金馬上就要打過來了,也就跟著逃跑。戰後,兵部核查兵力,發現孫承宗號稱的十二萬大軍的關寧軍僅剩下五八千人。減少的六萬人,其中有一部分是軍官吃空餉的虛額,還有一部分就是柳河之敗後潰逃的。歷時三年、耗資千萬,就訓練了這麼一支軍隊出來,孫承宗之無能,可見一斑。

在這之前,魏忠賢的一直對孫承宗很不滿意。他認為孫承宗光知道修城牆,而沒有注意練兵,更沒有趁後金與蒙古作戰的時候更大膽的發動進攻,多次組織人手上書彈劾孫承宗。孫承宗自己也一再請求辭職。偏偏天啟皇帝非常信任自己的老師,不接受他的辭職。

柳河之敗以後,孫承宗很不老實的向皇帝彙報,說是我們負責日常巡邏的巡河小分隊被金兵偷襲,損失了幾百人。但馬世龍是遼東地區職位最高的武將,孫承宗出關時候親自點名帶出去的鐵杆親信和第一副手。「巡河小分隊」竟然由馬世龍帶隊,一仗就死了一個從二品的副總兵外加一個正三品的參將,說是日常巡邏的遭遇戰鬼才信。朝廷一片嘩然。戰前軍隊嘩變、戰後軍隊逃散,這種事情必須追究責任。馬世龍馬上就被免職了。孫承宗臉上無光,只能再次請求辭職。天啟皇帝一看自己這個老師確實不成器,批准了辭呈,換上了兵部尚書高第來當薊遼經略,主管薊州和遼東地區的軍事。

高第是魏忠賢的親信。他上台以後,經過分析,認定努爾哈赤很快就會發動對遼西走廊的大規模進攻。當時錦州城牆還沒有修好,大凌河、右屯這些小城堡更是不堪一擊。因此高第決定從錦州撤兵,歸併寧遠進行防守。但寧遠守將袁崇煥堅決反對這個決定,認為應該死守錦州、大凌河,雙方僵持不下。

到了天啟六年的正月初六,高第緊急上書皇帝,說這個月十五號左右努爾哈赤就會來進攻錦州、寧遠,現在必須緊急撤離。尤其嚴重的是,孫承宗還在右屯存放了三十萬石(五千萬斤)糧食,這個絕對不能落入後金的手中。天啟皇帝批准了高第的奏議。當時從陸路運糧已經來不及了,於是緊急調派水師從水路把糧食運回來。因為右屯那個地方離大凌河入海口比較近。

事實證明高第的情報非常準確。正月十七號,努爾哈赤就親率大軍渡過三岔河,向錦州、大凌河一帶發起進攻。這一帶明軍基本都已經撤空了,後金沒有費力就佔領了大凌河堡、右屯和錦州。右屯的糧食搬運大部分已經完成,但在港口還有四萬石(六百多萬斤)沒有來得及裝船,被後金給搶到了。

努爾哈赤隨即帶兵南下進攻寧遠,攻打了兩天寧遠城之後,就繞過寧遠,向覺華島發動了突襲。

孫承宗的「戰略部署」存在一個極為幼稚的漏洞,就是他安排的可以和寧遠「互為犄角」的覺華島,在冬天會因為海水冰凍而跟陸地連為一體!作為遼東前線的最高統帥,他在遼東呆了三年多,過了三個冬天,竟然連這個問題都沒有想到,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孫承宗還喜滋滋的想著後金沒有水師,把糧食儲備放在覺華島上很安全。而且如果後金來打寧遠,覺華島水師就可以從海上襲擊大凌河和三岔河,搗毀河上的浮橋,截斷後金的退路。而他提拔起來的寧遠守將袁崇煥更神,明明大海都已經凍住了,竟然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聽說後金來了,還在命令寧遠城外的居民帶著財物和糧食往覺華島避難。

等後金快要打到寧遠的時候,袁崇煥才下令覺華島方面組織人手鑿冰,想鑿開一道缺口,阻止後金向覺華島發起攻擊。

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袁崇煥的鑿冰計劃估計是拍腦袋拍出來的,從來沒有實際操作過。覺華島海岸線長達二十七公里,在大海被凍的像鐵板一塊的情況下,要想短時間鑿出可以阻擋騎兵前進的大裂縫是不可能的。士兵們日夜鑿冰,很多人的手指都被凍掉了,但這裡剛鑿開去挖別的地方,第二天被鑿開的地方又被冰封住了。

後金騎兵踏冰渡海,攻上了覺華島。水師的陸戰裝備很差,又沒有堡壘防守,面對後金鐵騎毫無招架之功。整個覺華島七千多士兵,還有七千多商民,共計一萬五千人,被屠殺一空,無一倖免。島上的八多萬石糧食,全部落入後金之手。兩千多艘各種船隻被焚毀。

搶完覺華島之後,努爾哈赤接到消息:明朝皮島總兵毛文龍派兵數萬,從朝鮮登陸,兵分兩路,向海州和瀋陽進軍,海州城正在被明軍圍攻,距離瀋陽幾十里遠的威寧堡被明軍攻克。努爾哈赤這次帶了十萬大軍親征,本打算徹底摧毀明軍山海關以外的全部防線。但寧遠既然一時半會兒攻不下,後方又遭到毛文龍偷襲,萬一海州失守,退路被明軍切斷,那問題就嚴重了。無奈之下,只能退兵。由於走得比較倉促,錦州、大凌河堡等這些堡壘沒有來得及摧毀,辛辛苦苦搶來的糧食有很多來也不及運走,只能放火燒毀。

寧遠之戰從總體來看,明朝這邊是打了一場敗仗,主要是覺華島上的七千多水師全軍覆沒;而後金方面,明軍戰後匯總的斬首數量是二百六十九顆,總的損失應該在一千人左右。明軍損失是後金的六七倍。更何況明朝還有十多萬石糧食的損失,以及覺華島上七千多商民被屠。總的算下來,明軍可以說是慘敗。

但是,這一仗又跟瀋陽、遼陽、廣寧戰役有很大差別。物資損失大部分沒有被後金帶走,堡壘沒有被摧毀,最關鍵的是寧遠守住了。在寧遠保衛戰中,明軍的損失要少於後金。自從薩爾滸之戰以來,後金對明朝基本是摧枯拉朽之勢,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熊廷弼守瀋陽的時候,對後金有過一兩次小規模的勝利;毛文龍在皮島,多次偷襲後金取得過勝利。但在正面戰場對陣後金主力,寧遠保衛戰可以算是第一次「勝利」。

袁崇煥在上疏中大力誇耀此次輝煌勝利,把寧遠保衛戰稱之為「寧遠大捷」。這個牛皮吹的有點過,其實也就是守城守住了而已,沒有大規模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斬首數量只有二百六十九顆,同時對覺華島上的屠殺視而不見。

對戰爭的實際情況,天啟皇帝和魏忠賢都是知道的。但經過反覆考量,他們最後還是決定認可袁崇煥所說的「寧遠大捷」。因為這畢竟是第一次後金主力出動攻擊明朝的重要軍事據點而沒有打下來。自從薩爾滸之戰以來,因為連續的慘敗,明軍已經對金兵產生了一種畏懼心理,好像金兵就是刀槍不入的怪物一樣,根本沒法打。明軍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了。

寧遠保衛戰打破了「後金不可戰勝」的神話,袁崇煥立下了大功,特別是跟袁應泰、王化貞比起來,那是強太多了。而且在柳河之敗以後,各地的士兵紛紛逃散,只有寧遠的士兵沒有逃。不僅如此,袁崇煥還攔截安置了一部分潰兵。前任兵部尚書王在晉在《三朝遼事錄》中稱讚他說:「柳河敗績,士卒西奔,崇煥狂呼邀截,使各還信地。關外城堡,幸而得存。」現任兵部尚書王永光則上疏說:「柳河之陷,無處不逃,獨袁崇煥一軍屹然不動。」可見袁崇煥在治軍方面還是有一套的,這種膽略和才能在文官當中非常罕見。朝廷於是下詔大力表彰袁崇煥和他的「寧遠大捷」,並把袁崇煥破格提拔為遼東巡撫。

寧遠保衛戰的勝利,袁崇煥和他所率領的寧遠守軍當然是立下了大功。但其他人的功勞也不能抹殺。

首先是皮島總兵毛文龍,盡最大努力傾巢而出攻擊後金,迫使努爾哈赤退兵。功勞並不比袁崇煥小。

其次,就是魏忠賢的情報工作和反間諜工作發揮了作用。在寧遠之戰前,高第就準確的知道了後金髮動進攻的時間,各方面提前做好了準備,右屯糧食搬運的比較及時。如此精準的情報在遼瀋之戰和廣寧之戰中是沒有取得過的。

此外,努爾哈赤還試圖派間諜滲透進入寧遠。他派了一個叫武長春的漢奸到北京,通過各種行賄手段,偽造了出身檔案,花了四百多兩銀子外加兩張貂皮,被兵部認可為武舉出身。兵部收了錢以後,還準備給他一個守備的官職。而武長春的下一步計劃就是用利用這個軍職混入寧遠,去當內奸。但有人匿名向兵部告發了武長春偽造履歷的事。當時魏忠賢正在大搞反貪污和反間諜,兵部那些收受賄賂的人害怕被東廠發現,也就沒敢給武長春封官。

武長春在北京混不到軍職,只能冒險前往寧遠。正好袁崇煥在寧遠也在反間諜,清查各種來路不明的人的身份。武長春沒有兵部認證的身份,在寧遠的清查中無法證明自己的來歷,被趕出了寧遠,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以後,武長春繼續從事間諜活動,終於被東廠發現,抓起來殺了。

努爾哈赤打下瀋陽、遼陽和廣寧,其實都是靠的間諜、內奸,並不是靠實打實的攻城。而在寧遠,他在情報和間諜戰方面,並沒有佔到便宜:出兵時間被明朝方面摸得一清二楚,派往寧遠的姦細也被抓起來了。這是袁崇煥和魏忠賢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說明天啟皇帝在廣寧慘敗之後,通過太監重建情報系統的作法是比較成功的。

武長春案只是《熹宗實錄》中有明確記載的一個反間諜案。因為武長春的身份特殊——他是大漢奸李永芳的女婿,而李永芳又是努爾哈赤的女婿,所以此案才會被重點關注,記入《實錄》。東廠的活動大部分沒有奏章記錄。但窺一斑而知全豹,魏忠賢主持的情報戰線肯定還幹了大量的工作,畢竟努爾哈赤不會只派一個間諜出來活動。

——有大量記錄說東廠在魏忠賢的主持下,派出大量特務四處活動,搞得雞飛狗跳,很多人都被東廠監視。文官們把這些事情作為太監亂政的證據記錄了下來。這些記錄中有很多誇大其詞、捕風捉影的內容,但應該也反映了一部分事實。當時肯定有大量的後金間諜滲透進入了明朝的各個機構,搜集情報或者在關鍵時刻當內應。明朝文官系統已經十分腐敗,像武長清這種拿著大把銀子開路,要想在軍隊或者六部等關鍵部門謀個低級吏員的職位實在是很容易;或者像廣寧孫得功這種,跟後金秘密交往,搞兩面派投機甚至暗中投降後金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藏在哪裡。明朝與後金處於戰爭狀態,努爾哈赤又是一個搞情報和諜戰的高手。魏忠賢指揮東廠在京城等敏感地區加強特務活動非常必要。

古代戰爭其實跟現代戰爭一樣,都是情報、間諜、後勤、武器裝備、戰略戰術的全方位戰爭,正面戰場、敵後戰場、秘密戰線三位一體的,區別不過是現代戰爭的技術手段更先進而已。寧遠保衛戰,袁崇煥是正面戰場的統帥,毛文龍是敵後戰場的統帥,魏忠賢是秘密戰線的負責人,還兼管後勤,三方密切協作,才取得了這場薩爾滸之戰以來最重要的勝利。

《熹宗實錄》,卷68,天啟六年二月御史李懋芳彈劾孫承宗的奏章中的數據。

明朝軍職從高到低為:都督(榮譽頭銜,一品)、總兵(正二品,相當于軍長)、副總兵(從二品)、參將(正三品,相當於師長)、副參將、游擊將軍(旅長級)、守備(團長級)、千戶(營長級)、百戶(連長級)。

《明史》裡面說高第是想連寧遠也撤了,而袁崇煥反對從寧遠撤兵。但是從現存的奏章原文來看,高第並沒有要求從寧遠撤軍,袁崇煥反對的也是從錦州和右屯撤軍。《明史》中記錄的原文是:「督屯通判金啟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這裡所說的「三城」是指的錦州、大凌河堡和右屯。

《熹宗實錄》,卷六十八

推薦閱讀: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一帶一路」上的瓷器貿易與世界文明再生產(下篇)
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66.東林復辟
「一帶一路」將給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一帶一路】投資政治風險研究之汶萊

TAG:文明 | 黃河 | 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