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稱呼,老百姓俗稱它為牌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徵,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 「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衡門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牌坊的老祖宗。

  牌樓從形式上分,只有兩類——一類叫「衝天式」,也叫「柱出頭」式。顧名思義,這類牌樓的間柱是高出明樓樓頂的;另一類「不出頭」式。這類牌樓的最高峰是明樓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詳細些,可以每座牌樓的間樓和樓數多少為依據。無論柱出頭或不出頭,均有「一間二柱」、「三間四柱」、「五間六柱」等形式。頂上的樓數,則有一樓、三樓、五樓、七樓、九樓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樓中,規模最大的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宮苑之內的牌樓,則大都是不出頭式,而街道上的牌樓則大都是衝天式。  第一類是木牌樓,這類牌樓數最多。其地下部分用柏木樁,稱地丁。基礎以上各根柱子的下部用「夾桿石」包住,外面再束以鐵箍。街巷的木牌樓頂部出檐甚短,做成懸山或廡殿式。每根柱端聳出脊外,柱頂覆以雲罐(也叫毗盧帽)以防風雨侵蝕蟲蛀。樓頂所用之瓦,街巷諸坊多用黑色布瓦。  第二類是琉璃牌樓。這類牌樓多用於佛寺建築群內,在北京僅有三間四柱七樓的一種。其結構是,在石基礎上築砌6到8尺的磚壁,壁內安喇叭柱,萬年枋為骨架。磚壁上辟圓券門三個,壁下為青、白石須彌座,座上雕刻著各種風格的藝術圖案。壁上的柱、枋、雀替、花板、楷柱、龍鳳板、明樓、次樓、夾樓、邊樓等均與木坊相似。所不同的是,這種坊用黃、綠琉璃磚嵌砌壁面,威嚴壯觀。  第三類是石牌樓。這類牌樓以景園、街道、陵墓前為多。從結構上看繁簡不一,有的極簡單,只有一間二柱,無明樓;複雜的有五間六柱十一樓者。由於本身的結構特點,有的雖為三間四柱式,卻只有花板而無明樓。石坊的明樓比較複雜,浮雕鏤刻亦極有特色。如果石質堅細,不僅浮雕生動,而且其精細的圖案歷經數百年也不泯沒。  第四類是水泥牌樓。這是近代建築藝術的產物,新建的數目不多,大多數是用於古牌樓的搬遷和加固工程。  第五類是彩牌樓,這是一種臨時性的裝飾物,多用於大令、廟市、集市的入口處,令期一過即拆除,一般用杉桿、竹竿、木板搭成,頂部安裝五彩電燈泡,色彩繽紛。  第六類是銅製牌坊,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設計創建中國第一座銅牌坊,高6.1米、寬7米,重近百噸,牌坊雕有蓮花等圖案,在普陀山進香古道妙莊嚴路入口處,琉璃的翹角,精緻的銅藝,栩栩如生的龍獅、仙鶴雕刻,牌坊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題「慈航普渡,另一面由原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題詞」妙庄古道「,由國學大師文懷沙撰聯」雅頌聲共梵音齊遠,雲和月隨法鼓偕宣「,另一面由西泠印社書法家、該牌坊設計建造者朱炳仁撰聯」莊嚴六時苦心苦行盡佛心,妙理三乘古道古來是覺道「。該銅牌坊的落成,不僅為普陀山風景區又增添了一個精品景點,還掀開了佛國千年古香道妙莊嚴路重修工程的序幕。銅製不易損壞,更具視覺效果,也有益於傳世保存。
推薦閱讀:

古人說治世和盛世,兩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各個比竇娥還冤:中國古代十大冤殺的案件
古代的時候砍頭為什麼要在午時三刻?
2004-28T《中國古代書法-隸書》特種郵票
中國古代政變史話31—1

TAG: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