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還是預謀 中俄印總理扎堆北京令人深思
06-08
巧合還是預謀 中俄印總理扎堆北京令人深思 老山英雄連 2013年10月22日,在結束了對俄羅斯的訪問後印度總理辛格將直接飛赴北京,這是記憶中印度總理首次在同次出訪中接連訪俄中。辛格抵達北京時,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竟然也在中國。日本媒體驚呼:這是人為的精心設計,還是日程的「純屬巧合」?「新德里--北京」,辛格本周的腳步讓外界聯想到已被議論多年的「中印俄同盟」,三大東方強國之間的每次聯動似乎都被賦予「改變世界」的意義。那麼三位總理在一國首都的「不期而遇」到底要做什麼呢? 其實早在05年6月的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中國外長李肇星和印度外長辛格就召開了三國間第四次非正式會晤。而且會議從原定的能源政策議題「不小心」拓展到了軍事合作領域,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承認:「我們期待三方進行富有成果的討論……特別是在增進地區和國際穩定的合作方面。」中國外長李肇星也表態說,符拉迪沃斯托克會晤的意義已經超出了會議本身。 中、印、俄三國的人口佔世界的40%,佔世界的20%,都面積遼闊,又都是「核俱樂部」成員,在國際政治格局中,皆是舉足輕重的角色。《印度日報》也撰文稱:的三方會談,為、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間協作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並且拉夫羅夫依然「意猶未盡」,他強調:「明年,在新德里舉行的三國間第一次商務會議,還將進一步強化三邊合作。」所以從很早開始,中俄印三方就在考慮互利互惠的必要性,當時雖還不具備結為同盟的條件,但各方加強接觸和合作的意願卻非常明顯。 從歷史上講,中俄印同盟的概念的出現更是早的驚人。20世紀初,列寧最早倡導俄、中、印三國結成同盟。他說,如果俄、中、印三國人民團結起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就會成功。不過,當時只是一個想法。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在英國念書時是個「費邊社會主義者」,對列寧非常崇拜,因此1947年執政後一直傾向於和親善。另一方面,他仰慕宋慶齡,與泰戈爾、宋美齡及中印友好大使譚雲山等交往也很深,對中國的感情深厚。1952年,他曾說:「我們沒有理由不和中國、蘇聯這樣的偉大國家逐漸發展關係。……從長遠來看,我們一定會和他們展開巨大的交往。」可惜,列寧之後,蘇聯政府從來沒有倡導過俄、中、印三國緊密合作。 斯大林的蘇聯把的印度稱為「帝國主義的走狗」。那個年代,社會主義陣營駐印使館多聽命於蘇聯,只有中國駐印使館對印度沒有那麼做。赫魯曉夫當政後,中蘇交惡,蘇聯便主動拉攏,印度共產黨隨之分裂,分出的印共馬派與新中國立場一致。在蘇聯撐腰下,印度在中印邊界談判上態度強硬,最後釀成中印邊境衝突。冷戰時期,印度別無選擇和蘇聯結盟,致使自己在國際上被動,也飽嘗蘇聯「老大哥」不平等待人的滋味。在購買蘇聯軍備時,蘇聯硬性規定盧布與盧比的匯率,印度非常吃虧,直到冷戰後才恢復正常的匯率。戈爾巴喬夫上台以後,不預先和「盟國」印度打招呼,就發表一連串願意主動和中國友好的言論,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憤怒之餘,毅然決定於1988年親自訪華打破中印僵局。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1998年美國發動「沙漠之狐」行動懲治伊拉克,印度有人驚呼:「今天是伊拉克,明天就可能輪到印度。」俄國總理普里馬科夫利用這一機會,重新建議俄、中、印三國加強合作。此後,俄高層每次訪問印都熱衷於宣傳三國的好處。俄前總統葉利欽也特別注意增進俄中關係。普京接任後,更從國家元首的角度提倡俄、中、印的合作。2002年12月,他先訪問北京,再訪問新德里,行前對《印度教徒報》記者說,中國是俄國的鄰國,印度更是俄國的盟友,「我們三邊關係越發展,取得的積極效果就會越大」。不過,有專家評論說,要形成俄、印、中三角,中俄、俄印、印中三邊關係都得紮實。但現在中俄、俄印這兩個雙邊關係越來越鞏固,獨有印中雙邊關係比較軟弱,這三角關係呈「V」字形,因為第三邊還有待大大加強。 不過中俄印若要結成同盟,美國必然是最接受不了的。近代亞歐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上,俄、中、印地位舉足輕重,這是美國曾擔心的「亞歐軍事利益集團」。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所著的《大棋局》提出,美國想要控制亞歐大陸的命脈,就必須將中日俄結成同盟的可能性降低為零。當然,如今日本已成為美國附庸,他的角色就由印度替代了。說到日本,他恐怕是現在最關心中俄印關係發展的國家了。一名日本學者對稱,當前形勢下,日本尤其關注中國外交動向,中國針對日美同盟加強與印俄聯絡是「高明之舉」,日本也會有所警覺。該學者說,我希望中國能像唐朝那樣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但當下日本無法了解中國的真實意圖,於是因警覺而產生了對抗。 「如果中俄印3國聯合,所產生的力量將是現象級的,3國總人口超過全球人口的40%,3國總面積將達到2996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面積22.5%),這清晰顯示出3國擁有的人力資源、巨大市場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今年4月,孟加拉學者呼籲本國重視中俄印打造地緣政治同盟的戰略意義。中國學者認為,俄印是中國兩個最大鄰國,與他們加強合作有利於保持中國西部安寧與發展。俄學者稱,俄印中加強互動對地區合作是積極信號。如果3方合作機制能夠形成,就能與美國在亞太形成制衡。目前,美日也在極力拉攏印度,而俄羅斯和中國必須拉住印度。印度專家說,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俄印峰會必有特殊意義,但由於中印邊界問題懸而未決,兩國互信不夠,目前中俄印峰會的實現還有難度。他說,印度目前很希望加入上合組織,如果成功,屆時3國峰會可在上合框架內實現。 中印俄合作何去何從,俄羅斯將是重要因素。在如今美俄關係持續走低,敘利亞及中東地區博弈加深,中國又受到美國戰略擠壓的情況下,拉攏印度建立合作機制就成為了制衡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手段。而就印度來說,他的志向也是世界大國,不會願意聽從美國調度充當日本式的急先鋒,並且由於美巴合作尤其是在軍事領域的關係,使印度在面對美國時也是搖擺不定。同時不要忘記冷戰時期蘇印同盟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俄印時代,再加上印度研發核武器時也沒少被美國威脅、制裁、打壓,所以印度與美國關係遠不如一般人看到的那麼美好。美國希望拉攏印度制衡中國,但印度同樣擔心趕走了中國,卻招來了更難惹得美國。畢竟有印度學者提到,中印1000多年的交往中其實只打過一場仗。 不過就當前國際格局來看,中俄印還沒有結盟的必要。若是中俄印大合作上升到政治軍事聯盟,將會極大地改變國際格局。這三個國土接壤、實力雄厚的熱核國家將會組成亞歐陣營,成為美國的「單極世界」的強力挑戰者。有外電直接宣稱:「如果俄、中、印結成同盟,冷戰時代又回來了。」「結盟是剛性的東西,等於把兩個國家綁在了一起,而合作是靈活的,」中國學者認為:「結盟的確不利於世界和平。一旦結盟了,像北約,你的敵人就是我的敵人,跟其中一方有矛盾,就開戰,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了。中國不提倡結盟,也不提倡對抗。」 國際地緣政治化戾氣為祥和,有一個榜樣,即德國和法國結束將近一千年的「世仇」關係,使得歐洲從世界「火藥庫」變成「太平村」,實現了孔子說的「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的理想。中印、中俄、印俄之間根本就沒有這樣強烈的恩恩怨怨,更應該容易走到一起來。中俄印也無需「合縱連橫」爭霸世界,這個「三國合作」從最早被提出來就具有明顯的防守性質,三國需要的就是和平和諧的發展環境,在面臨強大國際力量惡意入侵挑釁時能夠聯手「禦寒」,真正發揮亞洲主人的角色,讓「自己的地盤自己能夠做主」,共同維護自己國土家園的和平穩定。所以西方無需對此擔心,只要你不心懷惡意,這個合作機制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威脅。畢竟現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對抗性合作體系只有「北約」軍事集團,近年西方利用這一集團也沒少干非聯合國授權入侵主權國家的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大家在生活中有遇到和張國榮有關的很巧的事情嗎?
※為什麼你無意間拿一件事當借口,它就會真的發生?
※卡恩事件是政治陰謀還是巧合
※最不可思議的巧合
※20條充滿巧合的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