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天我怎樣當老師

今天我怎樣當老師1、積累的需要

集腋成裘,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積葉成章,這些成語講的是積累的好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研究也應從積累開始。教案是一種積累,學生作文是一種積累,教學後記是一種積累。老一代勤奮的農民出門常背著糞筐,隨時揀拾路上的農家肥料,回家後積成一堆備用。積累要從點滴開始,積累很辛苦,積累要有恆心。我積累了二十餘年訂閱的報刊,積累了一套教材系列的農村學生的作文,積累了調入龍岩一中第一屆初中學生的「故事接龍」筆記本,積累我在龍岩一中第一次當班主任的工作筆記,積累了部分學生的部分作文,積累了近年來學生詩歌鑒賞的筆記……這些東西既可以是教學研究的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也可以讓我們在閑暇時翻閱而勾起許多美好的回憶。我讀中學甚至讀大學的時代,都可以說是「書荒」的時代,每看到一本好書都不肯輕易放過,於是留下了各式各樣的讀書筆記。在接這一屆學生時,第一節課就拎著一旅行袋的筆記,讓學生翻看,以養成學生做好各種筆記的習慣,以利於學生的閱讀、書寫、記憶、思考、選擇等能力的培養。

2、發現的需要

一個外國作家說過:我們生活的路上,到處都有黃金,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其實這裡所謂「發現的眼睛」之所以不同於一般生理學意義上的眼睛,是因為有「發現的頭腦」的介入。教學研究能使「發現的頭腦」更為靈光,使「發現的眼睛」更加明亮。當我們帶著研究意識上課時,常會有教學靈感光顧,當我們帶著研究意識與學生相處時,常會有藝術方法產生,當我們帶著研究意識讀書時,常會有聯翩想像紛呈。教學研究意識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可以從偶然中看到必然,可以由一葉落而知秋。當然這「發現的眼睛」應該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要「健康」首先要「營養豐富」,這就又落在了「積累」上了。除了生活積累外,還要有一定的理論積累,要有較寬廣的知識面。2001年6月下旬,高考前期,一個學生從網上下載了《北京東城區高三綜合練習(三)》的一個作文試題,該題有左邊這樣的一個圖,要求根據這個圖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或人與人的關係的文章。看了這個圖,我馬上想到這正好可以啟發學生作文的發散思維,於是將那三個圈注入了嶄新的內容:一個表示生活,包括自然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個表示書本,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種書本,一個表示自我,包括自我的方方面面,那三圈交叉的部分即作文。一節課時間,學生思路大開,許多知識、經歷都融會貫通了。

3、學科的需要

教育歷來被當作一種藝術,特別是語文教育。所以稱為藝術,是因為教育特別是語文教育中的文學教育是個人技巧性很強的活動,其效果只有通過個人的細緻觀察和耐心實踐才能得到,帶著十分明顯的個性因素,即便是同一個人也不可能完全重複的。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學科的目標、內容、程序、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有科學性的一面,因而許多教育現象又有共性的一面,可傳授的一面,其科學性的一面又能通過研究和總結,使之理論化、普遍化。比如教學內容的規範化和體系化,教學程序的秩序化和模式化,教學方法的最優化和普遍化,教學手段的效果化和技術化。這個學期作為龍岩市和新羅區特聘的課改指導組成員,我曾多次應邀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上示範課和做新課改精神的講座。本來那都是初一的課,新課改是初中的事,我完全可以推辭的。考慮到語文學科的相融性,考慮到課改的大趨勢,先了解先學習就先主動,於是都一一應承下來,取得了成功。事後問參加過課改專門培訓的區進修學校李立良副校長:「這樣的課,這樣的講座是不是符合課改精神?」他說:「完全符合。」用新課標、新題改的那一套上高中的課,也是可以的。

4、研究型教師的需要

剛從學校畢業走上講台那會兒,備課僅僅是課前熟悉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形成教案的一個過程,這其實是一種學習型備課,儘管教案很詳細,也只是吸收現成的結論,重現他人提供的事實和見解而已。比如備《雨霖鈴》,熟讀課文,以至教師也能背誦,翻閱現成的有關作者和時代的參考材料,寫成教案,這是學習型的備課。如果在此基礎上,同時閱讀柳永的其他作品,如他初次落第的調侃之作《鶴衝天》,對鹽民生活充滿同情的《煮海歌》,「殢人含笑立尊前」的情詞,「不忍登高臨遠」的宦遊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頌詞,如果到武夷山,又能光顧武夷宮裡的柳永紀念館,積累一些野史資料,最後依據以上材料和自己班級的學生實際,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筆記或教案,這種備課就是研究型備課。只有進入研究型備課,才能進入教學研究的佳境。

5、自身素質提高的需要

醫生是越老越令人信賴,因為醫生的行業特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驗的積累和經歷的磨鍊。教師就不一樣了,美國教育協會(NEA)發表的《誰是優秀的教師》認為:教師在教學起初幾年,隨著經驗的增加,教學成績會上升;以後五年或更長時期,習慣於已有的教學經驗,進步速度逐漸下降;以後十五年至二十年無大變化,再以後就日趨於衰退。這就是我校和平中學招生宣傳時須反覆宣傳課任老師都是在職教師的原因所在。可見,教師在任教時,如果不研究教材和教學,不用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充實自己,就會止步甚至落伍。「語文教師致力於教學研究,能最有力地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為了把握研究對象的特徵,就需要注意接觸事物,從而提高感知力;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就要思考事物,從而提高認知力;為了使自己感受和認識了的事物被他人了解,就需要用語言文字將它們表達出來,這會促使思維進一步清晰化、條理化;為了使研究成果包容的內容更豐富,表達的思想更深刻,就需要吸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從而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出現新的思維水平。因此,可以說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就是使自己向前發展乃至成熟的過程。」(朱紹禹先生語)我的「高中作文現寫現評」課題三年下來,自己的寫作水平,評析水平,鑒賞能力、應變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真可謂「己愈予人己愈多,己愈教人己愈多」。

6、人生樂趣的需要

馬克思說:「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也就是說「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的人,是「有幸」的人。蘇霍姆林斯基對校長們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要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也就是說,「研究」的本身也是「幸福」的。當看到學生中考高考考出了理想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學校,老師是「有幸」的,當師生共同沉浸在課堂美妙和諧的氛圍中,當你在教研過程中有所收穫時,當你的成果刊印出來時,當你的報告博得同行好評時,你是「幸福」的。我在批改到學生優秀作文的時候,在和學生一起欣賞古今中外優秀詩歌的時候,在為幫助學生練好鋼筆字自己下苦功終於成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時……我也是幸福的。

推薦閱讀:

今天我們複合吧,好嗎?
372年前的今天崇禎自縊身亡 2016年的今天欣賞他的書法
如果你不貪污受賄,海瑞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今天你把《三世因果》轉發一次、等於拜佛十萬次功德!
今天你微笑了嗎

TAG:今天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