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實體店陣亡超40家!這個鍋應該馬雲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近日發布《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指出,未來5年內,中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3將被淘汰,有1/3將轉型為批零兼有的體驗式購物中心,還有1/3將成功實現線上與線下對接。

現實正是如此。

上海市淮海路屹立20年的商業地標——太平洋百貨淮海店,將於今年年底關閉,而這已經是淮海路上第五家黯然退場的百貨老店。

「關店潮」仍在蔓延,百貨商場、超市賣場、品牌專賣店……本來就已經很長的名單,正在繼續擴大。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5年,全國有百貨店138家關閉,262家超市關閉,體育品牌店市場6209家關閉,9464家服裝專賣店關閉。

有人把實體走下坡路的原因

歸結為「馬雲們」的蠶食

的確,電商發展之快令人側目。以天貓雙十一的交易額為例, 2009年尚只有0.52億元,今年已經一躍至1027億元。很多生意不錯的實體店,如屈臣氏、ZARA、優衣庫等商場「老面孔」,為了搭上這班快車,也同時進駐線上。

令百貨商場尷尬的是,他們正淪為電商「試衣間」。很多顧客都會去實體店試穿,記住型號,然後到網上購買。於是,電商們在自造的一節又一節里賺得盆滿缽滿,而實體零售業卻經歷了一「劫」又一「劫」。

網上銷售,人力成本低、無房租、水電等費用,自然有價格優勢。可是,如果把自己失敗的原因全數歸結為對手的強大,就不算是一個好的玩家。

有統計顯示,83%的中國年輕人每周要在網上購物8.4次,可同樣強大的亞馬遜就撼不動沃爾瑪的地位,它的份額只有沃爾瑪的五分之一。

國外的百貨公司會對消費者進行深入研究,國內的百貨公司銷售不好就換一家經營。幾十年來,世界日新月異,百貨卻是變化最小的行業之一,有點不思進取。

誰給消費者一個非去不可的理由?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不愛去實體店購物?

分布密集,同質化嚴重

就像那個知名的中國人與猶太人開加油站的小故事一樣,中國的大部分百貨商場,千篇一律,缺乏創新,你這麼做賺錢,那我也這麼做,同質化嚴重。

數據顯示,日本、韓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約為1平方米,香港地區約為1.5平方米,但中國內地的一些二、三線城市人均購物中心的面積已經達到或超過了2平方米。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附近一公里左右的商圈,就有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樂天瑪特、麥德龍、歐尚、雙安商場、華宇購物中心等購物地點。

目前,中國有購物中心近4000家,是美國的3倍之多。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大的前20個城市中,中國佔了13個。更令人驚訝的是,成都在建的購物中心面積達到320萬平方米,竟然是購物之都巴黎的30多倍。

出自知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之手的北京銀河SOHO,儘管不主打購物,其商鋪至今也沒有全部租出去。是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恐怕要打個問號。

消費體驗差

按說百花齊放是好事,可大家卻沒有鳴出自己的音。

網上有一些這樣的吐槽:

1、當我走進店,店員就馬上開啟了唐僧模式,語不煩人死不休。

2、很多時候,導購們總是突然出現在你身後開始推銷。

3、一到飯店,到處都是排著的長隊,吵吵鬧鬧特別不舒服。

差異化商品變少、消費體驗差、吃飯排長龍……若不是看電影或帶孩子娛樂,還有什麼理由是消費者非去不可的?

經營成本高

同時,實體店的經營成本越來越高,也令經營者們創新乏力。

4月8日,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表示,在內貿流通領域,店鋪租金占實體店經營成本約30%,而近年來實體店鋪租金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約為銷售額平均增速的2倍。

早在2014年年底,就有媒體報道,上海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已是20年前的5倍和10倍,但商品銷售毛利幾乎沒有增加。而北京王府井區域商品每平方米1年租金超過了2.8萬。刨去人工、稅收、水電等費用,利潤所剩無幾。

向死而生,看他們如何突圍!

困局之中有勇士。

擁抱互聯網

「觸網」成為一些大公司謀求轉型的首選。百盛、王府井等百貨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網上商城,新華百貨在京東開設店鋪,銀泰則與天貓展開戰略合作,意圖打造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的O2O模式。

但這些實體店目前仍在摸索期,轉型速度太慢,還不算真正的轉型成功。不少百貨企業的「線上」幾乎處於「半死不活」狀態,比如百盛線上銷售的女士箱包品類中僅有一個品牌,女裝品類中也僅有兩個品牌。

做一個細分領域

也有人找准一個點發力,比如北京的漢光百貨,抓住了化妝品行業的優勢,轉型非常迅速並且有效,化妝品銷售一直名列前茅。

成功的原因在於化妝品行業更新快,想要了解新款,首選途徑是專櫃。隔著網路的電商,也無法如專櫃一樣面對顧客,對其肌膚有一定的觀察之後再推薦商品。同時,高端化妝品的線下線上價格區別不大,消費者更願意在專櫃買個放心。

模糊購物邊界

更有一些商場,開始升級消費體驗,大膽迎接文化創意元素的「入侵」。

北京的僑福芳草地,將藝術融進商業,名畫、雕塑、裝置等藝術作品常年分布在商場的各個角落,甚至免費展出過40餘件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的作品。消費者來這裡,根本分不清是逛街還是逛美術館。

達利作品《騎海豚的人》,就陳列在商場門口。

上海K11也是如此。巧合的是,K11與即將關店的太平洋百貨兩兩相望,間距不過一條小街,發展勢頭卻南轅北轍。今年11月份,K11引入來自德國的藝術書籍出版社TASCHEN快閃店,活動期間,顧客除了可以買到限量的藝術品及珍藏版書籍外,還能參與設計師對談。

TASCHEN快閃店現場展賣的大部頭藝術書籍。

用心給消費者帶來審美喜悅的場所,怎麼能不受市場追捧?

每一個行業,都有適用於自己的叢林法則。實體店會關門,但不會被誰打敗。這個鍋,「馬雲們」不必背。

如果天藍水清,不堵車不擁擠,商場環境好,可以代管兒童,吃飯不必排長龍等位,出售的國際商品價格沒有貴出一倍……可能大多數中國人並不愛躲在家裡拚命戳手機。

編審:劉志軍

編輯:姚美先


推薦閱讀:

網購的物品真的比實體店便宜嗎?
組建自然資源部,可以有效解決哪些問題?
實體店正在復興,線上線下聯動成大趨勢
吳增定 :斯賓諾莎哲學中的實體與樣態
「普京廚師」在列!美對俄新制裁含38個個人和實體

TAG:實體店 | 馬雲 | 實體 | 這個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