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一夜變國企,「洋快餐」到底經歷了什麼?

餐飲

近日,「麥當勞要一夜變國企」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財富中文網有消息指出,麥當勞已同意將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80%的股份出售給凱雷投資集團和中國國有經紀與資產管理公司中信集團。麥當勞和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收購麥當勞在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成為未來20年的主特許經營商。

事實上,不只麥當勞一家,此前,百勝餐飲集團(肯德基和必勝客母公司)也宣布,與春華資本及螞蟻金服達成協議,二者共同向百勝中國投資4.6億美元。

其中,春華資本投資4.1億美元,阿里系的螞蟻金服投資5000萬美元。該項投資與百勝餐飲集團和百勝中國的分拆同步進行。

分拆後,百勝中國將成為百勝餐飲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特許經營商,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鍾三大品牌的獨家經營權。

20世紀90年代初,洋快餐進入中國,瘋狂擴張之勢,有目共睹。

這些洋快餐也伴隨了眾多80後和90後的成長,在這些人中的受歡迎程度,亦不容小覷。

而如今,這些洋快餐卻幾乎步調一致的出售中國區的特許經營權,相繼從中國市場抽身,現象的背後,這些「洋快餐」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些年一起追過的洋快餐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肯德基、麥當勞為代表的「洋快餐」開始進入中國。

1987年11月12日,中國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

1990年,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市解放路光華樓開業。

在當時,麥當勞餐廳絕對是「高大上」的存在,對很多人而言,拉著爸媽吃一次麥當勞和肯德基甚至還是一種奢侈的消費。

無論是北京人還是外地遊客,能排長隊在肯德基吃上一份炸雞或者一個漢堡,都是件很時髦的事。

不少北京孩子也是在這裡吃上的第一頓「西餐」,肯德基也因此成了他們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在肯德基、麥當勞兩大品牌的引領下,必勝客、漢堡王、賽百味等一系列洋快餐品牌相繼進入中國市場。

截至2016年4月底,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第2000家門店已在天津開業,必勝客也達到了1400多家門店的規模,賽百味則開到了近500家,而肯德基更是直逼5000家門店的規模。

漢堡王中國首席聯盟官李志宏此前表示,預計2018年將漢堡王達到1000家門店的規模。

在中國30年的發展,洋快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面對餐飲業百花齊放的現狀,洋快餐也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中式快餐遍地開花

受到洋快餐的市場刺激,中國本土公司開設的西式快餐店紛紛湧現。人們熟知的華萊士、德克士,均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製造。

2016年11月份,德克士召開戰略加盟夥伴高峰會時宣布,其全國門店總數已超過2300家。

中國本土的西式快餐品牌華萊士,更是憑藉物美價廉,早在2014年就已在全國開設了4800家連鎖店。

從2005年之後,本土洋快餐品牌全面布局三四線乃至五六線城市,漢堡已經成了街頭能找到的最普通的食物,消費者對漢堡已經難以流露出任何的渴望之情。

除了洋快餐以外,眾多中式快餐店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壯大,悄然佔領了快餐行業的半壁江山。

相較於洋快餐,中式快餐店掛出的菜單價格大多在10元左右,有些還提供免費湯、免費續米飯等服務。

與洋快餐有限的漢堡、炸雞相比,中式快餐包含的種類五花八門,選擇範圍甚廣。菜式上涵蓋了中國八大菜系;風格上,有快炒類的蓋澆飯店,也有專門做蒸菜類的特色店,選擇多樣,也更容易契合中國人的口味。

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相比西式快餐,78.7%的受訪者更偏好中式快餐。

還有數據顯示,就快餐連鎖市場滲透率而言,中式快餐已由19%升至22%;西式快餐由20%降為18%。

洋快餐跌落神壇

無疑,在中式快餐和本土洋快餐的衝擊下,「純正血統」的洋快餐處境正面臨重重挑戰。其中,洋快餐店對「食品安全」應對不力,也是致使洋快餐受創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分析,最近幾年業績增長持續陷入停滯的洋快餐品牌有諸多共同點。

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都是進駐中國較早的老牌外資企業。在當時的中國,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品牌十分新奇,從商業環境來講,競爭也較少。

伴隨中國經濟增長,麥當勞和肯德基一直被視為「富起來的象徵」。

然而,在此之後的蘇丹紅風波、速成雞事件等食品安全風波,卻令「洋快餐比較安全」的觀念逐漸被顛覆。

2014年7月,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食材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使用過期雞肉一事被曝光。

發綠的雞肉在電視上被大肆報道。

這一事件後,兩家公司的銷售額大幅減少。在中國,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政治問題之一,這也使得麥當勞和肯德基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醜聞對其銷售額造成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此外,隨著經濟增長,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的嗜好也趨於多樣化。

據業界團體中國飯店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的餐飲市場規模比上年增長11.7%,達到3.231萬億元。

雖然保持增長,但起拉動作用的卻是當地的新興餐飲企業和以美國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連鎖店。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快餐市場90%為中式快餐店,10%為西式快餐店。中式快餐與西式快餐相比,有著更為合理的營養和膳食搭配,口味上更符合我國大眾飲食習慣,菜品的選擇性更強;

從消費水平來看,也更符合我國國情。隨著國人生活、工作方式的變化,傳統中式正餐已不能滿足快節奏的生活,逐漸受到冷落,以中國人餐飲習慣為基礎,結合快餐的某些元素,一種全新的、健康的、屬於中國本土的餐飲形式未來將誕生。

而洋快餐在我國曾大行其道的時代也將一去不復返。

洋快餐繼續贏定中國?

百勝中國成為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鍾三大品牌的獨家經營權,麥當勞的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門店特許經營權最終「花落」中信。

「洋」快餐紛紛改姓「中」,市場對其感慨不已的同時,也意識到快餐巨頭圍繞中國市場本土化競爭的另一回合已經開始。

根據2016年7月份公布的百勝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肯德基中國門店銷售同比增長了2%,而必勝客的銷售額則萎縮了11%。

外界分析,外資股東之所以強烈要求百勝餐飲集團將中國業務分拆出去,與預期中國業務風險攀升、增長乏力不無關係。

不過,出售特許經營權並不意味著肯德基、麥當勞看空中國市場。相反,依靠特許經營模式,兩大巨頭在中國的擴張或進一步提速。

天星資本高級研究員呂文浩表示,國外快餐品牌在中國經曆數十年快速擴張後,發展進入瓶頸。歐睿諮詢的數據也顯示,麥當勞和肯德基兩大「洋快餐」品牌在中國快餐行業的市場份額已由57%的高點下降至37.7%。

有媒體報道,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在菜單創新、便捷服務、數字化零售、外賣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

有食品產業專家分析,「中信與凱雷的入主將對中國快餐行業的格局及發展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包括麥當勞在內的「洋快餐」將大規模引入中式產品,將引發本土快餐業的升級及洗牌,而其渠道下沉將快速提升中國快餐行業整體運營水平。

同時,肯德基母公司和全球最大的墨西哥風味連鎖餐廳運營商塔可貝爾公司宣布,在中國推出第一家塔可貝爾餐廳,菜單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進行了調整。

業內人士預測,「洋快餐」品牌的本土化使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前者的產品組合本土化將加速行業的創新水平,全面推動國內快餐業的快速成長。

2016年9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曾針對洋快餐加速撤離中國的說法予以駁斥。他表示,截至目前,麥當勞中國已開設超過2200家餐廳。

未來5年,麥當勞中國計劃每年新開設約250家餐廳,屆時中國內地將成為麥當勞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2015年,百勝中國營業額則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百勝餐飲集團對在華長遠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總之,中國餐飲行業以洋快餐為主導的格局已經改變,麥當勞、肯德基兩家企業對快餐行業的絕對主導地位也不復存在。如此,洋快餐改變經營戰略能否迎來又一春?這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本文來自新產經,作者:小貝

–END –

推薦閱讀:

【口味比拼】麥當勞和肯德基薯條哪個更好吃?
投入1.35億!這家公司要把沙縣小吃打造成中國的「麥當勞」
『知食街邊訪』麥當勞改名為金拱門,如此接地氣也是沒誰了
不在乎金拱門還是麥當勞,只希望它能繼續讓我們睡覺
麥當勞改名金拱門後,究竟是什麼讓網友們紛紛覺得這個可以有?

TAG:麥當勞 | 經歷 | 快餐 | 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