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_林序_中醫世家

林序

臣聞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醫者雖曰方技,其實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藝文志》,稱儒者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又雲∶方技者,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非能通三才之奧,安能及國之政哉。晉·皇甫謐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寡慾,有高尚之志。得風痹,因而學醫,習覽經方,前臻至妙。取黃帝《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撰為《針灸經》十二卷,歷古儒者之不能及也。或曰∶《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之乎。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大哉!《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傳,學之者鮮矣。唐·甄權但修《明堂圖》,孫思邈從而和之,其餘篇第亦不能盡言之。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今取《素問》、《九墟》、《靈樞》、《太素經》、《千金方》及《翼》、《外台秘要》諸家善書校對玉成,繕寫將備親覽。恭惟主上聖哲衣冠文物,光輝上下,孝慈仁德,蒙被化之一端雲。

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臣孫奇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上 皇甫序 夫醫道所興,其來久矣。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葯。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候,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其論至妙,雷公受業傳之於後。伊芳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中古名醫有俞跗、醫緩、扁鵲,秦有醫和,漢有倉公。其論皆經理識本,非徒診病而已。漢有華佗、張仲景。其它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治之而瘥,雲∶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華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仲景論廣伊芳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可施用。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比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素問》,論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經脈,其義深奧,不易覺也。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錯互非一。甘露中,吾病風加苦聾,百日方治,要皆淺近,乃撰集三部,使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複,論其精要,至為十二卷。《易》曰∶觀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見矣。況物理乎?事類相從,聚之義也。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魂耳。若不精通於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固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其本論其文有理,雖不切於近事,不甚刪也。若必精要,後其閑暇,當撰核以為教經云爾。 序例

諸問,黃帝及雷公皆曰問。其對也,黃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對。上章問及對已有名字者,則下章但言問言對,亦不更說名字也。若人異則重複更名字。此則其例也。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言刺之者不可灸,言灸之者不可刺,亦其例也。

晉·玄晏先生皇甫謐士安集

朝散大夫守光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

朝奉郎守尚書屯田郎中同校正醫書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孫奇

朝奉郎守國子博士同校正醫書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高保衡《針灸甲乙經》 > 卷一 精神五臟論第一 黃帝問曰∶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岐伯對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並精出入謂之魄,可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有所存謂之志,因志存變謂之思,因思遠慕謂之慮,因慮處物謂之智。故智以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生,長生久視。是故怵惕思慮者則神傷,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正;因悲哀動中者,則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盪憚而不收(《太素》不收作失守)。《素問》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故氣上。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兩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恐則神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思則心有所傷,神有所止,氣流而不行,故氣結。(以上言九氣,其義小異大同。)

肝藏血,血舍魂;在氣為語,在液為淚。肝氣虛則恐,實則怒。《素問》曰∶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心藏脈,脈舍神;在氣為吞,在液為汗。心氣虛則悲憂,實則笑不休。

脾藏營,營舍意;在氣為噫,在液為涎。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噫音作噯。)

肺藏氣,氣舍魄;在氣為咳,在液為涕。肺氣虛則鼻息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憑(《九墟》作盈)仰息。

腎藏精,精舍氣;在氣為欠,在液為唾。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必審察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而謹調之。

肝氣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其精不守(一本作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令人陰縮而筋攣,兩脅肋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素問》曰∶肝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肝則憂。解曰∶肝虛則恐,實則怒,怒而不已,亦生憂矣。肝之與腎,脾之與肺,互相成也。脾者土也,四臟皆受成焉。故恐發於肝而成於腎;愛發於脾,而成於肝。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也。腎藏精,故恐同其怒,怒同其恐,一過其節,則二臟俱傷,經言若錯,其歸一也。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 (音窘)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素問》曰∶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心則喜,或言∶心與肺脾二經有錯,何謂也?解曰∶心虛則悲,悲則憂;心實則笑,笑則喜。心之與肺,脾之與心,亦互相成也。故喜發於心而成於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一過其節,則二臟俱傷。此經互言其義耳,非有錯也。(又楊上善雲∶心之憂在心變動,肺之憂在肺之志。是則肺主於秋,憂為正也;心主於憂,變而生憂也)

脾,愁憂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悶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素問》曰∶脾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脾則飢(一作畏。)

肺喜樂,樂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其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素問》曰∶肺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肺則悲。

腎,盛怒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俯仰,毛悴色夭,死於季夏。《素問》曰;腎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志為怒,怒傷腎。《九卷》及《素問》又曰∶精氣並於腎則恐,故恐懼而不改(一作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是故用針者,觀察病患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傷,針不可以治也。

五臟變第二

黃帝問曰;五臟五 ,願聞其數?岐伯對曰∶人有五臟,臟有五變,變有五 ,故五五二十五 ,以應五時。

肝為牡臟,其色青,其時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素問》曰肝在味為辛,於經義為未通。)

心為牡臟,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素問》曰心在味為咸,於經義為未通。)

脾為牡臟,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

肺為牝臟,其色白,其時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素問》曰肺在味為苦,於經義為未通)。

腎為牝臟,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謂五變。

臟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 ;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 。曰∶諸原安合,以致五 ?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 。

曰∶何謂臟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曰∶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 ,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一作絡)滿而血者病在胃(一作胸),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濁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其根則伐其本矣。故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順之則生,逆之則死;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論五臟相傳所勝也。假使心病傳肺,肺未病逆治之耳。 五臟六腑陰陽表裡第三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肝合膽,膽者清凈之腑。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少陰屬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腑,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此六腑之所合者也。

《素問》曰∶夫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稱六腑雖少錯,於理相發為佳。)肝膽為合,故足厥陰與少陽為表裡。脾胃為合,故足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腎膀胱為合,故足少陰與太陽為表裡。心與小腸為合,故手少陰與太陽為表裡。肺與大腸為合,故手太陰與陽明為表裡。

五臟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喉見於外。心為之主,缺盆之道, (音滑)骨有餘,以候內 (音曷干)。肝為之主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大小。脾主為胃(《九墟》《太素》作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六腑者,胃為之海,廣骸(《太素》作HT )大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隧以長,以候大腸。唇濃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裹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腑也。上下三等,臟安且良矣。

五臟六腑官第四

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唇者脾之官,舌者心之官,耳者腎之官。凡五官者,以候五臟。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目 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能知香臭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能知五味矣。《素問》曰∶心在竅為耳(一雲舌)。夫心者火也,腎者水也,水火既濟。心氣通於舌,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在於耳(王冰雲手少陰之絡會於耳中)。故肝氣通於目,目和則能視五色矣。《素問》曰∶諸脈者皆屬於目。又《九卷》曰∶心藏肺,肺舍神。神明通體,故云屬目。脾氣通於口,口和則能別五穀味矣。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能聞五音矣。

《素問》曰∶腎在竅為耳。然則腎氣上通於耳,下通於陰也。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邪在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自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一作盡期)而死矣。

五臟大小六腑應候第五

黃帝問曰∶人俱受氣於天,其有獨盡天壽者,不免於病者,何也?岐伯對曰∶五臟者固有大小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大小長短濃薄結直緩急者。凡此二十五變者,各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也。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太素》雲外邪不能傷),易傷於憂;心大則憂弗能傷,易傷於邪(《太素》亦作外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悶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楊上善雲∶心臟言神有八變,後四臟但言臟變不言神變者,以神為魂魄意之主,言其神變則四臟可知,故略而不言也。)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一作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逆氣;肺高則上氣喘息咳逆;肺下則逼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逆上氣;肺脆則善病消癉易傷也(一雲易傷於熱喘息鼻衄);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病胸脅偏痛。

肝小則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善(一作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加脅下急,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脅下空,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偏痛。

脾小則安,難傷於邪;脾大則苦腠 (音停)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 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臟外易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螈 善脹。

腎小則安難傷;腎大則(一本雲耳聾或鳴,汁出)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於邪;腎高則善病腰膂痛,不可以俯仰(一本雲背急綴耳膿血出或生肉塞);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痛;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善腰尻痛。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以善常病也。

曰∶何以知其然?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 者心高,小短舉者心下, 長者心堅, 弱小以薄者心脆,直下不舉者心端正, (一作面)一方者心偏傾。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一作大)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濃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濃者肺端正,膺偏竦(一作欹)者肺偏傾。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 者肝高,合脅脆 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脅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

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

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耳高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曰∶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弗能感也,大寒甚熱弗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五臟皆小者,少病,善焦心,人愁憂。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善盜,不可為人,平反覆言語也。

曰∶願聞六腑之應。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也。《素問》曰∶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下章言腎之應毫毛,於義為錯。

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也。《素問》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其義相順。

肝合膽,膽者,筋其應也。《素問》曰∶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其義相順。

脾合胃,胃者,肉其應也。《素問》曰∶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其義相順。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九卷》又曰∶腎合骨。《素問》曰∶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其義相同。

曰∶應之奈何?曰∶肺應皮。皮濃者大腸濃,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里大者大腸緩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心應脈。皮濃者脈濃,脈濃者小腸濃,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波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曲者,小腸結。

脾應肉。肉 堅大者胃濃,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胃不堅,肉不稱其身者胃下,胃下者小脘約不利,(《太素》作下脘未約。)肉 不堅者胃緩,肉 無小裹 標緊,(一本作無小裹累)者胃急,肉 多小裹(一本亦作累字)者胃結,胃結者上脘約不利。

肝應筋。爪濃色黃者膽濃,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文者膽結。

腎應骨。密理濃皮者三焦膀胱濃,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

曰∶薄濃美惡皆有其形,願聞其所病。曰∶各視其外應以知其五內,則知所病矣。

《針灸甲乙經》 > 卷一 十二原第六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者,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骨之氣味者也。五臟有疾,出於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二。膏之原出於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滿設切) (鳥朗切)一。凡十二原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病者也。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一雲滯取三陰)。今夫五臟之有病,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閉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針灸甲乙經》 > 卷一十二經水第七

黃帝問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夫十二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經脈者,受血而營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灸之壯數,可得聞乎?岐伯對曰∶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中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氣血,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定數。其治以針灸,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也。此人之參天地而應陰陽,不可不審察之也。

足陽明外合于海水,內屬於胃。

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內屬於膀胱,而通水道焉。

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

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

足厥陰外合於沔水,內屬於肝。

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

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

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

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

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

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

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

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下為地。故海以北者為陰,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漳以南者為陽,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陽,此一州之陰陽也。此人所以與天地相參也。

曰∶夫經水之應經脈也,其遠近之淺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刺之奈何?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而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寫。

足陽明多血氣,刺深六分,留十呼。

足少陽少血氣,刺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陽多血氣,刺深五分,留七呼。

足太陰多血少氣,刺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陰少血多氣,刺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陰多血少氣,刺深一分,留一呼。

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也疾,其刺深皆無過二分,留皆無過一呼。其少長小大肥瘦,以心料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脈澀,刺而過此者則脫氣。

曰∶夫經脈之大小,血之多少,膚之濃薄,肉之堅脆,及 之大小,可以為度量乎?

曰∶其可為量者,取其中度者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者也。若失度人之 (音消,渴病)瘦而形肉脫者,烏可以度量刺乎。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一四海第八

人有四海,十二經水者皆注于海。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胃者為水谷之海,其 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 上在大杼,下出巨虛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 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腦者為髓之海,其 上在其蓋,下在風府。凡此四海者,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曰∶四海之逆順奈何?曰∶氣海有餘,則氣滿胸中 ,急息面赤;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鬱也,然不知其所病;不足則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則腹脹滿;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曰∶調之奈何?曰∶審守其 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

《針灸甲乙經》 > 卷一氣息周身五十營四時十分漏刻第九

黃帝問曰∶五十營奈何?岐伯對曰∶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人經絡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脈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有奇。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有奇。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百十分有奇。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已終矣。(王冰曰∶此略而言之也,細言之,則常以一十周加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盡也)。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也。(此段舊在經脈根結之末,今移在此。)

曰∶衛氣之行,出入之會何如?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一面七宿,周天四七二十八宿,房昂為緯,張虛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昂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合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亦二十五周,周於五臟(一本作歲);是故平旦陰氣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行於頭,循於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端。其散者,分於目,別(一雲別於目銳 ),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 ,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入足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直至於足,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於身三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氣行於身十二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人身之四.陽盡於陰,陰受氣矣。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一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雲陰臟)一周與十分臟之八,亦如陽之行二十五周而復會於目。陰陽一日一夜,舍於奇分十分身之四與十分臟之四(一作二,上文十分臟之八,此言十分臟之四,疑有誤)。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時有早晏者,以奇分不盡故也。

曰∶衛氣之在身也,上下往來無已,其候氣而刺之奈何?曰∶分有多少,日有長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後常以平旦為紀,夜盡為始。是故一日一夜,漏水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無已,日入而止,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病在於陽分,必先候其氣之加在於陽分而刺之;病在於陰分,必先候其氣之加在於陰分而刺之,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百病不除。

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五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六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七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八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九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一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十二刻,人氣在陰分;水下十三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四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五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十六刻,人氣在陰分;水下十七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八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九刻,人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十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二十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氣在太陽。此少半日之度也。

從房至畢一十四度,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從昴至心亦十四度,水下五十刻,終日之度也。日行一舍者,水下三刻與十(《素問》作七)分刻之四。大要常以日加之於宿上也,則知人氣在太陽。是故日行一宿,人氣在三陽與陰分。常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紛紛HT HT (普巴切),終而復始。一日一夜,水行百刻而盡矣。故曰刺實者刺其來,刺虛者刺其去,此言氣之存亡之時,以候虛實而刺之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一 營衛三焦第十一

黃帝問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安從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對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氣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亦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日中而陽隴(一作襲,下同)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卧,名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曰∶老人不夜瞑,少壯不夜寤者,何氣使然?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利,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減,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得瞑。

曰∶願聞營衛之所行,何道從始?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上焦出於胃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手太陰之分而行,還注手陽明,上至舌,下注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陰陽各二十五度為一周,故日夜五十周而復始,大會於手太陰。

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則汗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名曰漏泄。中焦亦並於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以受氣,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

曰∶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也?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也。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也。下焦者,別於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為下焦,滲而俱下,滲泄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也。

曰∶人飲酒,酒亦入胃,米未熟而小便獨先下者何也?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滑(一作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也。故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針灸甲乙經》 > 卷一陰陽清濁精氣津液血脈第十二

黃帝問曰∶願聞人氣之清濁者,何也?岐伯對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下行於胃。清者上行,濁者下行。清濁相干,名曰亂氣。

曰∶夫陰清而陽濁,濁中有清,清中有濁,別之奈何?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流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于海。曰∶諸陽皆濁,何陽獨甚?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孔竅,其濁者下行諸經。故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曰∶治之奈何?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取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曰∶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何謂也?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髮泄,汗出腠理(一作 )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出泄,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擁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也。

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痹,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脈脫者其脈空虛。此其候也。曰∶六氣貴賤何如?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一 津液五別第十三黃帝問曰∶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暑衣濃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不知其何由生?岐伯對曰∶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分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上焦(一作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者為津,其留而不行者為液。天暑衣濃,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天寒則腠理閉,氣澀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急則肺葉舉,舉則液上溢。夫心系急,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涎出矣。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矣,腸胃充郭故胃緩,緩則氣逆,故唾出矣。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則腰脊痛而 酸,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於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順逆也。《針灸甲乙經》 > 卷一奇邪血絡第十四

黃帝問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何也?岐伯對曰∶血絡是也。曰∶刺血絡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而濁者,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髮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然者,何也?髮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悶者,何也?血出多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曰∶脈氣甚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積蓄久留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和合於血,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也。刺之不變而煩悶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氣脫,故煩悶。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而外注於絡,如是陰陽皆有餘,雖多出血,弗能虛也。

曰∶相之奈何?曰∶血脈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箸,刺而瀉之萬全,故無失數;失數而返,各如其度。曰∶針入肉者,何也?曰∶熱氣因於針則熱,熱則血著於針,故堅焉。

《針灸甲乙經》 > 卷一五色第十五

雷公問曰∶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寒濕之所起也。別之奈何?黃帝答曰∶當候眉間(《太素》作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也。曰∶人有不病卒死,何以知之?曰∶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曰∶凡病少愈而素》作庭),大如拇指,不病亦必卒死矣。曰∶其死有期乎?曰∶察其色以言其時。顏者,首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俠傍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王古本作壬字),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字子處也。顴者,肩也。後顴者,臂也。臂以下者,手也。目內 上者,膺乳也。

俠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上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 也。當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支局(一作節)之部也。五臟五色之見者,皆出其部也。其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也。其部色乘襲者,雖病甚不死也。曰五官具五色,何也?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曰∶其色粗以明者為間,沉堊(一作夭,下同)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亦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部。其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部走外部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病生於外者,先治其陽,後治其陰(《太素》雲∶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與此文異,義同),反者益甚。用陽和陰,用陰和陽。審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通。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堊,謂之良工。沉濁為內,浮清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澤者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者為攣,寒甚者為皮不仁。

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審其澤堊以觀成敗,察其浮散以知近遠,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堊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其(一作皆)如是。男子色在面王,為少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 陰病之屬也。女子色在面王,為膀胱字子處病,散為痛,薄為聚,方圜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 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左為右(一作左),右為左(一作右),其色有邪,聚空滿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亦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月。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青當筋,心合脈,赤當脈。脾合肉,黃當肉。肺合皮,白當皮。腎合骨,黑當骨。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色也。白欲如白璧之澤(一雲鵝羽),不欲如堊(一雲鹽)也。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也。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素問》作地蒼)也。五色精微象見,其壽不久也。青如草滋,黑如 煤,黃如枳實,赤如 (音披)血,白如枯骨,此五色見而死也。青如翠羽,黑如鳥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此五色見而生也。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營也。凡相五色,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一作青),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者,皆死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一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第十六

黃帝問曰∶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對曰∶天地之間,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此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血氣亦不同也。

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濟湛湛,好內而惡出,心抑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人,此太陰之人也。

少陰之人,少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慍怒,心嫉而無恩,此少陰之人也。

太陽之人,居處于于,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罔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無改(一作悔),此太陽之人也。

少陽之人, 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宣,好為外交而不內附,此少陽之人也。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而謙讓,卑而不諂,是謂至治。古之善用針灸者,視人五態乃治之,盛者瀉之,虛者補之。

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其陰血濁,其衛氣澀,陰陽不知,緩筋而濃皮,不之疾瀉,不能移之。

少陰之人,多陰而少陽,小胃而大腸,六腑不調,其陽明脈小而太陽脈大,必審而調之,其血易脫,其氣易敗。

太陽之人,多陽而無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瀉其陽,陽重脫者易狂,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

少陽之人,多陽而少陰,經小而絡大,血在中而氣在外,實陰而虛陽,獨瀉其絡脈則強,氣脫而疾,中氣重不足,病不起矣。

陰陽和平之人,其陰陽之氣和,血脈調,宜謹審其陰陽,視其邪正,安其容儀,審其有餘,察其不足,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所以調陰陽,別五態之人也。

太陰之人,其狀 (音朕)然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 (音窘)然未僂。

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立而躁險,行而似伏。

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 。

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臂肘皆出於背。

陰陽和平之人,其狀逶逶然,隨隨然, 然,哀哀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一本多愉愉然,HT HT 然。)

黃帝問曰∶余聞陰陽之人於少師。少師曰∶天地之間不離於五,故五五二十五人之形,血氣之所生別,而以候從外知內何如?岐伯對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聲,而二十五人具也。

木形之人,比於上角,蒼色小頭,長面大肩,平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材,好勞心少力,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右角(一曰少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隨隨然。鈦角(音太,一曰右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上鳩鳩然(一曰推推然)。判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下括括然。

火形之人,比於上征,赤色廣KT ,銳面小頭,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遙,肩背肉滿,有氣輕財,少信多慮,見事明了,好顏急心,不壽暴死,奈春夏不奈秋冬,感而生病,主手少陰竅竅然(一曰核核然)。太征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上肌肌然。少征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下 然( 音剔,又音倘)。右征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上鮫鮫然(一曰熊熊然)。判征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下支支然,熙熙然。

土形之人,比於上宮,黃色,大頭圓面,美肩背,大腹,好股脛,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稱,行安地,舉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權勢,善附人,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足太陰敦敦然。太宮之人,比於左足陽明,陽明之上婉婉然。加宮之人,比於左足陽明,陽明之下 (音咳)然(一曰坎坎然)。少宮之人,比於右足陽明,陽明之上樞樞然。左宮之人,比於右足陽明,陽明之下兀兀然(一曰眾之人,一曰陽明之上)。

金形之人,比於上商,白色,小頭方面,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發踵,外骨輕身(一曰發動輕身)清廉急心,靜悍善為吏,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手太陰敦敦然。太商之人,比於左手陽明,陽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於左手陽明,陽明之下脫脫然。左商之人,比於右手陽明,陽明之上監監然。少商之人,比於右手陽明,陽明之下嚴嚴然。

水形之人,比於上羽,黑色,大頭面不平(一雲曲面),廣頤小肩,大腹小手足(小一,比於左足太陽,太陽之下紆紆然。眾之為人,比於右足太陽,太陽之下潔潔然。桎之為人,比於左足太陽,太陽之上安安然。

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曰∶形勝色,色勝形者,至其勝時年加,害則病行,失則憂矣。形色相得,富貴大樂。曰∶其形色相勝之時,年加可知乎?曰∶凡人之大忌常加九歲。七歲,十六歲,二十五歲,三十四歲,四十三歲,五十二歲,六十一歲,皆人之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則病,失則憂矣。

曰∶脈之上下血氣之候,以知形氣奈何?曰∶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須美長,血多氣少則須短,氣多血少則須少,血氣俱少則無須,兩吻多畫。(須字一本俱作髯字,吻音穩。)足陽明之下,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胸;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行則善高舉足,足大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氣多則肉善瘃(瘃音 );血氣皆少則無毛,有則稀而枯瘁,善痿厥足痹。足少陽之上,血氣盛則通髯美長,血多氣少則通髯美短,血少氣多則少髯,血氣皆少則無髯,感於寒濕,則善痹骨痛爪枯。足少陽之下,血氣盛則脛毛美長,外踝肥;血多氣少則脛毛美短,外踝皮堅而濃;血少氣多則 毛少,外踝皮薄而軟;血氣皆少則無毛,外踝瘦而無肉。足太陽之上,血氣盛則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氣少則惡眉,面多小理;血少氣盛則面多肉,血氣和則美色。足太陰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堅;氣少血多則瘦,跟空;血氣皆少則善轉筋,踵下痛。手陽明之上,氣血盛則上髭美,血少氣多則髭惡,血氣皆少則善轉筋,無髭。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腋下毛美,手魚肉以溫;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手少陽之上,血氣盛則眉美以長,耳色美;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手少陽之下,血氣盛則手拳多肉以溫;血氣皆少則瘦以寒;氣少血多則瘦以多脈。手太陽之上,血氣盛則多髯,面多肉以平;血氣皆少則面瘦黑色。手太陽之下,血氣盛則掌肉充滿;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

少陽多血,美須者陽明多血,此其時然也。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陽明常多血多氣,厥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少氣,此天之常數也。

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約乎?曰∶美眉者,足太陽之脈血氣多;惡眉者,血氣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血氣俱不足。審察其形氣經絡之凝泣結而不通者,此於身背為痛痹,甚則不行故凝泣,凝泣者致氣以溫之,血和乃止。其結絡者,脈結血不行,決之乃行。故曰∶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往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即而取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別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則刺約畢矣。

曰∶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之乃知,或髮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甚。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曰∶重陽之盛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矯矯蒿蒿(一本作 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喜高,心肺之臟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此人頗有陰者也。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陰陽和調者,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其陰多而陽少,陰氣沉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其多陰而少陽者,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之乃知。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也,沉浮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二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上)

雷公問曰∶禁脈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願聞其道?黃帝答曰∶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廉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然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音務,又音茂),是謂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 (音如)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一雲卒遺矢無度)。為此諸病。凡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 外廉上肩,出 (音隅)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上至頸,貫頰,下入齒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頰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音求)衄,喉痹,肩前 痛者,大指次指痛不用。氣盛有餘則當脈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傍約大腸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

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臂(一作 )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 (一作瘧)溫淫汗出,鼽衄,口 唇緊,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內,循 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寒瘧、溏,瘕(音加)泄、水閉、黃膽,不能食,唇青,強立股膝內腫痛,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系(一本作循胸出脅)。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上出腋下,下循 內後廉,循太陰心主之後,下肘中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內出其端。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滿痛, 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下,絡心,循咽下鬲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 ,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音拙)抵鼻,至目內 ,斜絡於顴。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似折。是主腋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 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貫臀入 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一作髖)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 中,以下貫 (足踉也)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腰似折不可以曲, 如結, 如裂,是謂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囟(音信)項頸間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 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內,出 中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一本雲從橫骨中挾臍循腹里上行而入肺)。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喝喝(一作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無所見,心如懸飢狀,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膽,腸 ,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熱而痛。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發,大杖重履而步。為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主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鬲,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循臂行兩筋之間,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 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一作心包絡)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鬲,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額(一作頰),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 ,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 痛,頰耳後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為用。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其支者,別目銳,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 下(一本雲別目銳 上迎手少陽於額),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面頷痛,目銳 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痛,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中脅肋髀膝外至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外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 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一雲∶其支者,從小腹與太陰、少陽結於腰髁夾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精癃閉。為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一作軟)則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親則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發色不澤,故面色如黧(一作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靈樞》雲∶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弗營則肌肉濡,肌肉濡則人中滿(一作舌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則皮節著,皮節著則爪枯毛折,毛折者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九卷》雲∶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足厥陰氣絕則筋弛,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故脈弗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則引卵與舌,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九卷》雲∶中熱嗌干,喜溺煩心,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五陰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運為志先死,故志先死則遠一日半而死矣。

太陽脈絕,其終也,戴眼,反折螈 ,其色白,絕汗乃出,則終矣。

少陽脈絕,其終也,耳聾,百節盡縱,目橐(一作HT ,一本無此字)系絕,系絕一日半死,其死也,目白(一作色青白)乃死。

陽明脈絕,其絕也,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而不行(一作不仁),則終矣。

六陽俱絕則陰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髮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則氣先死矣。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此十二經之敗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二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下)

黃帝問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之脈獨動不休何也?岐伯對曰∶足陽明胃脈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脈一呼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於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於鼻,藏於心肺,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九卷》言其動,《素問》論其氣,此言其為五臟之所主,相發明也)。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出焉息,下出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也?曰∶氣之離於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岸之下,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也。

曰∶足陽明因何而動?曰∶胃氣上注於胃,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喉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頷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陰陽俱盛,與其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曰∶足少陰因何而動?曰∶沖脈者十二經脈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循 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足下。其別者,斜入踝內,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以注諸絡,以溫足跗,此脈之常動者也。

曰∶衛氣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無端,今有卒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不隨,其脈陰陽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十二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脈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六經絡,手陽明少陰之大絡起五指間,上合肘中。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則衛氣以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也。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雷公問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黃帝答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複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血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有寒,則手魚際之絡多青。胃中有熱,則魚際之絡赤。其暴黑者,久留痹也。其有赤有青有黑者,寒熱也。其青而小短者,少氣也。

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乃止,調其虛實。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仆不能言,悶則急坐之也。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其病實則手兌骨掌熱,虛則欠KT (音掐開口也),小便遺數,取之去腕一寸半,別走陽明。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在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腕後一寸,別走太陽。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取之兩筋間。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 。實則筋弛肘廢,虛則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走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 ,上曲頰遍齒。其別者入耳,會於宗脈。實則齲(音禹)齒耳聾,虛則齒寒痹鬲,取之所別。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窒鼻(一雲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別走厥陰,並經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坐不能起,取之所別。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瘁喑。實則顛狂,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癃閉,虛則腰痛,取之所別。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經上睾,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睾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取之所別。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瘙癢,取之所別。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俠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九墟》無此九字),取之所別。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一身盡痛,虛則百脈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黃帝問曰∶皮有分部,脈有經紀,願聞其道?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陽明之陽,名曰害蜚,十二經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少陽之陽,名曰樞杼(一作持),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外,以滲於內也。諸經皆然。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於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部內注於骨。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凡此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稟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淅然起毫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 破,毛直而敗也。曰∶十二部,其生病何如?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故皮有分部,不愈而生大病也。

曰∶夫絡脈之見,其五色各異,其故何也?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曰∶經之常色何如?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曰∶其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音皋),淖 則黃赤。此其常色者,謂之無病。五色俱見,謂之寒熱。

曰∶余聞人之合於天地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味、五時、五位。外有六腑,以合六律。主持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時、十二經水、十二經脈,此五臟六腑所以應天道也。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其離合出入奈何?曰∶此粗之所過,上之所悉也,請悉言之∶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 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

足少陰之正,至 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九墟》雲∶或以諸陰之別者皆為正也)。

足少陽之正,或以諸經別者為正(一本雲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俠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 。

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里,屬於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還系目,合於陽明。

足太陰之正,則別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絡於咽,貫舌本,此為三合。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

手少陰之正,別下於淵腋兩筋之間,屬心主,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 ,此為四合。

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於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

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 ,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

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循喉嚨,複合陽明,此為六合。

《針灸甲乙經》 > 卷二奇經八脈第二

黃帝問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對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曰∶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陰。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沖,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伏行髀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至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屬跗,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曰∶何以明之?曰∶以言道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然後可以明逆順之行也。

沖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一作右)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水下,數脫血,任沖並傷故也。任沖之交,脈不營其唇,故髭鬚不生焉。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上,以下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沖脈者,起於氣沖,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言沖脈與《九卷》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沖脈為病,逆氣里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亦與《九卷》互相發也。)

曰∶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為用,髭鬚不去,宦者獨去,何也?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沖脈,血瀉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營,故無髭鬚。夫宦者,其任沖之脈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口唇不營,故髭鬚不生。(督脈者經缺不具,見於營氣,曰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 ,是督脈也。)

《素問》曰∶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其小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中。此生病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

《難經》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陽脈之海也。(《九卷》言營氣之行於督脈,故從上下。《難經》言其脈之所起,故從下上。所以互相發也。《素問》言督脈似謂在沖,多聞闕疑,故並載以貽後之長者雲。)

曰∶蹺脈安起安止,何氣營也?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循人迎之前,上入鼽(《靈樞》作 字),屬目內,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相併相還,則為濡(一作深)目,氣不營則目不合也。

曰∶氣獨行五臟,不營六腑何也?曰∶氣之不行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營其臟,陽脈營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曰∶蹺脈有陰陽,何者當其數?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其陰(一本無此二字)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

難經曰∶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入喉嚨,交貫沖脈。此所以互相發明也。又曰∶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溉灌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又曰∶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自沖脈以下是謂奇經八脈)。又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相維,為病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一雲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狀)。此八脈之診也。(維脈帶脈皆見如此,詳《素問》痿論及見於《九卷》)

《針灸甲乙經》 > 卷二脈度第三

黃帝問曰∶願聞脈度?岐伯對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之六陰足,長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長六尺五寸,六六合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凡三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合一尺,凡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合八尺,二五合一尺,凡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此氣之大經隧也。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孫絡之盛而有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葯以補之。

《針灸甲乙經》 > 卷二十二經標本第四

黃帝問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其氣內循於五臟,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之不循於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經之氣街者,能知解結,紹於門戶。能知虛實之堅濡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也。岐伯對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悉言之∶

足太陽之本,在跟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

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 與舌下兩脈。

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千金》雲∶窗籠者,耳前上下脈以手按之動者是也。)

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上頰頏顙。(《九卷》雲∶標在人迎頰上俠頏顙。)

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 。

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四寸之中,標在背 與舌本。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千金》雲∶命門在心上一寸)。

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三寸(一作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 。

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腋下合鉗上。

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下內動脈是也。

手少陽之本,在兌骨之端,標在背 。

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標在腋下三寸。凡候此者,主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實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 氣有街。故氣在頭者,上(一作止,下同)之於腦。在胸中者,上之膺與背 。氣在腹者,上之於背,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 者,上之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久存之。積不痛者,難已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二經脈根結第五

黃帝曰∶天地相感,寒熱相移,陰陽之數,孰少孰多?陰道偶而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而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而陰氣多,陰氣盛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濕雨下歸,陰陽相離,何補何瀉?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要,在於終始,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絕矣。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頏顙,頏顙者鉗大,鉗大者耳也。

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也。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關折則肉節潰緩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潰緩者皮肉緩 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病起矣,故痿病者皆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則骨搖而不能安於地,故骨搖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節緩而不收者當核其本。

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

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

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

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稟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則氣不足,而生病。闔折則氣弛而善悲,善悲者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

足太陽根於至陰,流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

足少陽根於竅陰,流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疑誤)、光明。

足陽明根於厲兌,流於沖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

手太陽根於少澤,流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窗(疑誤)、支正。

手少陽根於關沖,流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

手陽明根於商陽,流於合谷,注於陽溪,入於扶突,偏歷。此所謂十二經絡也,絡盛者,當取之。

《針灸甲乙經》 > 卷二經筋第六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斜上結於膝。其下者,從足外側,結於踵,上循跟結別入結於舌本。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額(一作顏),結於鼻。其支者,為目上綱,下結於鼽(《靈樞》作 字)。其下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 。其支者,入腋下,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入於鼽。其病小指支踵跟痛(一作小指支踵痛),攣急,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 ,名曰仲春痹。

足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上,結於外踝,上循 外廉,結於膝外廉。其支者,別起於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後者結於尻。其直者,上乘 季脅,上走腋前廉,繫於膺乳,結於缺盆。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鼽。其支者,結於目外 為外維。其病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 筋急,前引髀,後引尻,上乘 季脅痛,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並蹺脈而行,左絡於右,故傷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維筋相交。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春痹。

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斜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 ,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俠口,合於鼽,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堅,伏兔轉筋,髀前腫, 疝,腹筋乃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弛縱緩不勝,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不勝收,故僻。治之於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與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春痹。

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上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里,結於脅,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上臍兩脅痛,膺中脊內痛。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秋痹。

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入足心,並足太陰而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踝踵,則與足太陽之骨,與足太陽之筋合。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病在此者主癇 及 ,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在內者熨引飲葯。此筋折紐,紐發數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

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結於內踝之前,上循沖 ,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經(一作筋)其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陰器。其病轉筋者,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秋痹。

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兌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其支者,從腋走後廉,上繞 外廉,上肩胛,循頸出足太陽之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 。其病小指支及肘內兌骨後廉痛,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目輸,其為腫者復而兌之,名曰仲夏痹。(原本復而兌之下有「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 ,上頷,結於角,其痛當所過者支轉筋,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段)。

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結於肘,上繞 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其支者,上當曲頰入繫於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 ,上乘頷,結於角。其病當所過者,即支轉筋,舌卷。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夏痹。

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上繞 結於。其支者,繞肩胛,俠脊。其直者,從肩 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鼽。其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其病當所過者,支(一本下有痛字及字)轉筋痛,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夏痹。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際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內廉,入腋下,上出缺盆,結肩前 ,上結缺盆,下結於胸里,散貫賁,合脅下抵季肋。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甚成息賁者,脅急吐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痹。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經並行,結於肘內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俠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及胸痛息賁。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冬痹。

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兌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挾乳里,結於胸中,循賁下繫於臍。其病內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綱。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其成伏梁吐膿血者,死不治。凡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縱緩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劫刺。名曰季冬痹。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之僻,目 急不能卒視,治此皆如右方也。

《針灸甲乙經》 > 卷二骨度腸度腸胃所受第七

黃帝問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對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曰∶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知各幾何?曰∶頭(一作頸)之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參(又作三,又作終)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 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 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一作寸),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二寸。(一作三寸。)兩顴之間廣九寸半(《九墟》作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發以下至脊骨長三寸半(一作二寸),脊骨以下至尾 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七奇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下至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乃經之長短也。

曰∶願聞六腑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曰∶谷之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一作二)斗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葉(一作迭,下同)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反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一作三尺)。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附(一作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積(一作脊)上下僻,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

曰∶人不食七日而死者何也?曰∶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者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 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諸小腸。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谷之數也。平人則不然,胃滿腸虛,腸滿則胃虛,更滿更虛,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常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故人一日再至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盡矣。故平人不飲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七日死矣。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頭直鼻中髮際傍行至頭維凡七穴第一

黃帝問曰∶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願聞孫絡溪谷亦各有應乎?岐伯對曰∶孫絡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以應一歲,以灑(《素問》作溢)奇邪,以通榮衛。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舍(《素問》作會)大氣也。

神庭,在髮際直鼻,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禁不可刺,令人癲疾,目失精,灸三壯。

曲差,一名鼻沖,俠神庭兩傍各一寸五分,在髮際,足太陽脈氣所發,正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本神,在曲差兩傍各一寸五分,在髮際(一曰直耳上入髮際四分)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

頭維,在額角髮際俠本神兩傍各一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頭直鼻中入髮際一寸循督脈卻行至風府凡八穴第二

上星一穴,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骨間陷者中,督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五壯。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間陷者中,督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五壯。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脈、足太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五壯。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腦戶,一名匝風,一名會額,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督脈、足太陽之會,此別腦之會,不可灸,令人喑。(《素問》刺禁論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王冰注云∶灸五壯。又骨空論雲∶不可妄灸。《銅人》經雲∶禁不可灸,灸之令人 。)

風府,一名舌本,在頂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喑,刺入四分,留三呼。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頭直俠督脈各一寸五分卻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五處,在督脈傍,去上星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不可灸(《素問》水熱穴注云灸三壯)。

承光,在五處後二寸,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禁不可灸。

通天,一名天臼,在承光後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在通天后一寸三分,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三壯。

玉枕,在絡卻後七分,俠腦戶傍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髮際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頭直目上入髮際五分卻行至腦空凡十穴第四

臨泣,當目上 直入髮際五分陷者中,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五壯。

目窗,一名至營,在臨泣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灸五壯。

正營,在目窗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灸五壯。

承靈,在正營後一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灸五壯。

腦空,一名顳(音熱) (音儒),在承靈後一寸五分,俠玉枕骨下陷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四分,灸五壯。(《素問》氣府論注云∶俠枕骨後枕骨上)《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頭緣耳上卻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天沖,在耳上如前三分,刺入三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足太陽、少陽之會。)

率谷,在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嚼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三壯。

曲鬢,在耳上,入髮際曲隅陷者中,鼓頷有空,足太陽、少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

浮白,在耳後,入髮際一寸,足太陽、少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二壯。(氣穴注云∶灸三壯,刺入三分。)

竅陰,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應手,足太陽、少陽之會,刺入四分,灸五壯。(氣穴注云∶灸三壯,刺入三分。)

完骨,在耳後,入髮際四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七壯。(氣穴注云∶刺入三分,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頭自髮際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喑門,一名舌橫,一名舌厭,在後髮際宛宛中,入系舌本,督脈、陽維之會,仰頭取之,刺入四分,不可灸,灸之令人喑。(氣府論注云∶去風府一寸。)

天柱,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二分,留六呼,灸三壯。

風池,在顳 後髮際陷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於耳中,手足少陽脈之會,刺入四分。)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背自第一椎循督脈下行至脊凡十一穴第七

(氣府論注云∶第六椎下有靈台,十椎下有中樞,十六椎下有陽關)

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刺入五分,灸九壯。

陶道,在大椎節下間,督脈、足太陽之會,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五壯。

身柱,在第三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神道,在第五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至陽,在第七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

筋縮,在第九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脊中,在第十一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刺入五分,不可灸,灸則令人痿。

懸樞,在第十三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伏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三壯。

命門,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伏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髓空,一名腰戶,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刺入三分。熱注、水穴注同。熱穴注作二寸,繆刺論同。)

長強,一名氣之陰 ,在脊 端,督脈別絡,少陰所結,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論注及水穴注云刺入二分。)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背自第一椎兩傍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節凡四十二穴第八

凡五臟之 出於背者,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 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之者,無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之者,疾吹其火,拊其艾,須其火滅也。

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陷者中,足太陽、手太陽之會,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七壯。(氣穴論注云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三脈之會。)

風門熱府,在第二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督脈、足太陽之會,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

五臟 並足太陽脈之會。)

心俞,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禁灸。

膈俞,在第七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肝俞,在第九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膽俞,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所發,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留七呼。痹論注云∶膽、胃、三焦、大小腸、膀胱俞,並足太陽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灸三壯。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中膂俞,在第二十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俠脊胂而起,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白環俞,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伏而取之,刺入八分,得氣則瀉,瀉訖多補之,不宜灸。(水穴注云∶刺入五分,灸三壯。自大腸俞至此五穴,並足太陽脈氣所發。)

上 ,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俠脊陷者中,足太陽、少陽之絡,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次 ,在第二空,俠脊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銅人經》雲∶刺入三分,灸七壯。)

中 ,在第三空,俠脊陷者中,刺入二寸,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雲∶刺入二分。)

下 ,在第四空,俠脊陷者中,刺入二寸,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雲∶針入二分。《素問》繆刺論注云∶足太陽、厥陰、少陽所結。)

會陽,一名利機,在陰毛骨兩傍,督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氣府注云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背自第二椎兩傍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兩傍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附分,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傍各三寸,足太陽之會。刺入八分,灸五壯。

魄戶,在第三椎下,兩傍各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神堂,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噫嘻,在肩 內廉,俠第六椎下,兩傍各三寸,以手痛按之,病患言噫嘻,是穴,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灸五壯。(骨空注云∶令病患呼噫嘻之言,則指下動矣。灸三壯。)

膈關,在第七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正坐開肩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魂門,在第九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壯。

陽綱,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灸三壯。

胃倉,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灸三壯。

肓門,在第十三椎下,兩傍各三寸,入肘間,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灸三壯。(經雲∶與鳩尾相值。)

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正坐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注云灸五壯。)

胞肓,在第十九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伏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注云灸五壯。)

秩邊,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伏而取之,刺入五分,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面凡二十九穴第十

懸顱,在曲周顳 中,足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注云∶

在曲角上,顳 之中。)

頷厭,在曲周顳 上廉,手少陽、足陽明之會,刺入七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注云∶在曲角顳 之上廉,刺深令人耳無聞。)

懸厘,在曲周顳 下廉,手足少陽、陽明之會,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注云∶在曲角顳 之上刺深令人耳無聞。)

陽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氣府注云足陽明、陰維二脈之會。今詳陽明之經不到於此,又陰維不與陽明會,疑《素問注》非是。)

攢竹,一名員在,一名始光,一名夜光,又名明光,在眉頭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絲竹空,一名巨 ,在眉後陷者中,足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三呼,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氣府論注云手少陽,又雲留六呼。)

睛明,一名淚孔,在目內 外,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五臟之會。)

瞳子 ,在目外去 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

承泣,一名鼷穴,一名面 ,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刺入三分,不可灸。

四白,在目下一寸,向 骨(即顴骨)顴空,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七壯。(氣府論注云∶刺入四分,不可灸。)

顴 ,一名兌骨,在面 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陽、太陽之會,刺入三分。

素 ,一名面王,在鼻柱上端,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禁灸。

迎香,一名沖陽,在禾 上鼻下孔旁,手、足陽明之會,刺入三分。

巨 ,在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蹺脈、足陽明之會,刺入三分。

禾 ,在直鼻孔下俠水溝傍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

水溝,在鼻柱下人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直唇取之,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兌端,在唇上端,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齦交,在唇內齒上齦縫中,刺入三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任、督脈二經之地倉,一名會維,俠口傍四分,如近下是,蹺脈、手足陽明之會,刺入三分。

承漿,一名天池,在頤前唇之下,足陽明任脈之會,開口取之,刺入三分,留六呼,(氣府論注作五呼,)灸三壯。

頰車,在耳下曲頰端陷者中,開口有孔,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三壯。

大迎,一名髓孔,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動脈,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耳前後凡二十穴第十一

上關,一名客主人,在耳前上廉起骨端,開口有孔,手少陽、足陽明之會,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太深令人耳無聞。

下關,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張口即閉,足陽明、少陽之會,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耳中有干HT (音適)抵,不可灸。(HT 抵一作適之,不可灸。一作針灸留針。)

耳門,在耳前起肉當耳缺者,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禾 ,在耳前銳發下橫動脈,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手、足少陽二脈之會。)

聽會,在耳前陷者中,張口得之,動脈應手,少陽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三壯。(繆刺注云∶正當手陽明脈之分。)

聽宮,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氣穴注云∶刺入一分。)

角孫,在耳廓中間,開口有孔,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在耳上廓表之間髮際之下,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脈之會。)

脈,一名資脈,在耳本後雞足青絡脈,刺出血如豆汁,刺入一分,灸三壯。

顱息,在耳後間青絡脈,足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分,出血多則殺人,灸三壯。

翳風,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之會,刺入四分,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頸凡十七穴第十二

廉泉,一名本池,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陰維、任脈之會,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刺入三分。)

人迎,一名天五會,在頸大脈動應手,俠結喉,以候五臟氣,足陽明脈氣所發,禁不可灸,刺入四分,過深不幸殺人。(《素問》陰陽類論注云∶人迎在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應手。)

天窗,一名窗籠,在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者中,手太陽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灸三壯。

天牖,在頸筋間,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後,髮際上,手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分,灸三壯。

天容,在耳曲頰後,手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三壯。

水突,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三壯。

氣舍,在頸,直人迎下,俠天突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扶突,在人迎後一寸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三壯。(《針經》雲∶在氣舍後一寸五分。)

天鼎,在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一寸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在氣舍後半寸。)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頸凡十七穴第十二

廉泉,一名本池,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陰維、任脈之會,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刺入三分。)

人迎,一名天五會,在頸大脈動應手,俠結喉,以候五臟氣,足陽明脈氣所發,禁不可灸,刺入四分,過深不幸殺人。(《素問》陰陽類論注云∶人迎在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應手。)

天窗,一名窗籠,在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者中,手太陽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灸三壯。

天牖,在頸筋間,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後,髮際上,手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分,灸三壯。

天容,在耳曲頰後,手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三壯。

水突,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三壯。

氣舍,在頸,直人迎下,俠天突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扶突,在人迎後一寸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三壯。(《針經》雲∶在氣舍後一寸五分。)

天鼎,在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一寸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在氣舍後半寸。)《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肩井,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手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肩貞,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 後陷者中,手太陽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三壯。

巨骨,在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者中,手陽明、蹺脈之會,刺入一寸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天 ,在肩缺盆中毖骨之間陷者中,手少陽、陽維之會,刺入八分,灸三壯。

肩 ,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蹺脈之會,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壯。

肩 ,在肩端 上,斜舉臂取之,刺入七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手少陽脈氣所發)。

,在肩 後大骨下胛上廉陷者中,手太陽、陽維、蹺脈之會,舉臂取之,刺入八分,灸三壯。

秉風,俠肩 在外肩上小 骨後,舉臂有空,手陽明太陽、手足少陽之會,舉臂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天宗,在秉風后大骨下陷者中,手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留六呼,灸三壯。

肩外俞,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刺入六分,灸三壯。

肩中俞,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曲垣,在肩中央曲甲陷者中,按之動脈應手,刺入八九分,灸十壯。

缺盆,一名天蓋,在肩上橫骨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太深,令人逆息。(骨空論注云∶手陽明脈氣所發。氣府論注云∶足陽明脈氣所發。)

會,一名 ,在臂前廉,去肩頭三寸,手陽明之絡,刺入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手陽明、手少陽二絡脈之會。)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胸自天突循任脈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天突,一名玉戶,在頸結喉下二寸(氣穴論注云∶五寸)中央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低頭取之,刺入一寸,留七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膻中,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胸自輸府俠任脈兩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輸府,在巨骨下,去璇璣傍各二寸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中,在輸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神藏,在 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靈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神封,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步廊,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胸自氣戶俠輸府兩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氣戶,在巨骨下,輸府兩傍各二寸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去膺窗上四寸八分,灸三壯。)

庫房,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屋翳,在庫房下一寸六分,刺入四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在氣戶下三寸二分,灸三壯。)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刺入四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在胸兩傍俠中行各四寸,巨骨下四寸八分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仰而取之。)

乳中,禁不可刺灸,灸刺之,不幸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者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胸自雲門俠氣戶兩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竇凡十二穴第十七

雲門,在巨骨下,氣戶兩傍各二寸陷者中,動脈應手,太陰脈氣所發,舉臂取之,刺入七分,灸五壯,刺太深令人逆息。(氣穴論注云∶在巨骨下,任脈兩傍各六寸。刺熱穴論注云;手太陽脈氣所發。)

中府,肺之募也,一名膺中俞,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陷者中,動脈應手,仰而取之,手太陰之會,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五壯。

周榮,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胸鄉,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天溪,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氣穴論注云∶手太陰脈氣所發。)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腋脅下凡八穴第十八

淵腋,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刺入三分,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傷內潰者死,寒熱生馬瘍可治。(氣穴論注云∶足少陽脈氣所發。)

大包,在淵腋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及季脅端,別絡諸陰者,刺入三分,灸三壯。

輒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足少陽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灸三壯。

天池,一名天會,在乳後一寸(氣府論注云二寸),腋下三寸,著脅直掖撅肋間,手厥陰足少陽脈之會(一作手心足少陽脈之會),刺入七分,(氣府論注云∶刺入三分。)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腹自鳩尾循任脈下行至會陰凡十五穴第十九

鳩尾,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任脈之別,不可灸刺。(鳩尾鳩尾處,則針巨闕者中心。人有鳩尾短者少饒,今強一寸。)

巨闕,心募也,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刺入六分,(氣府論注云∶刺入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五壯。

上脘,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刺入八寸,灸五壯。

中脘,一名太倉,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與臍之中,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刺入三分,灸七壯。(《九卷》雲∶ 至臍八寸,太倉居其中為臍上四寸。昌廣撰募 經雲∶太倉在臍上三寸,非也。)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刺入六分留七呼。)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陰、任脈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任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五壯。

臍中,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惡瘍,遺矢者死不治。

陰交,一名少關,一名橫戶,在臍下一寸,任脈、氣沖之會,刺入八分,灸五壯。

氣海,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任脈氣所發,刺入一寸三分,灸五壯。

石門,三焦募也,一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任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

關元,小腸募也,一名次門,在臍下三寸,足三陰、任脈之會,刺入二寸(氣府論注云∶刺入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七壯。

中極,膀胱募也,一名氣原,一名玉泉,在臍下四寸,足三陰、任脈之會,刺入二寸(氣府論注云∶刺入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三壯。

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者中,動脈應手,任脈、足厥陰之會,刺入一寸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自鳩尾至曲骨十四穴,並任脈氣所發。)

會陰,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脈別絡,俠督脈波脈之會,刺入二寸,留三呼(氣府論注云∶留七呼),灸三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腹自幽門挾巨闕兩傍各半寸循沖脈下行至橫骨凡二十一穴第二十

幽門,一名上門,在巨闕兩傍各五分陷者中,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五分(氣府論注云∶刺入一寸),灸五壯。

通谷,在幽門下一寸陷者中,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五分(氣府論注云∶刺入一寸),灸五壯。

陰都,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石關,在陰都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商曲,在石關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直臍傍五分,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中注,在肓俞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素問》水穴論注云∶在臍下五分,兩旁相去任脈各五分。)

四滿,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大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橫骨,一名下極,在大赫下一寸,沖脈、足少陰之會,刺入一寸,灸五壯。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腹自不容俠幽門兩傍各一寸五分至氣沖凡二十三穴第二十一

不容,在幽門傍各一寸五分,去任脈二寸,直兩肋端相去四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刺入八分。又雲∶下至太乙各上下相去一寸。)

承滿,在不容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

梁門,在承滿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

關門,在梁門下,太乙上,足陽明脈中間穴外延,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

太乙,在關門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

滑肉門,在太乙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

天樞,大腸募也,一名長溪,一名谷門,去肓俞一寸五分,俠臍兩傍各二寸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在滑肉門下一寸,正當於臍。)

外陵,在天樞下,大巨上,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在天樞下一寸。水穴論注云∶在臍下一寸,兩傍去沖脈各一寸五分。)

大巨,一名腋門,在長溪下二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在外陵下一寸。)

水道,在大巨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二寸五分,灸五壯。

歸來,一名溪穴,在水道下一寸,刺入八分,灸五壯。(水穴論注云∶足陽明脈氣所發。)

氣沖,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氣府論注云∶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一寸。刺禁論注云∶在腹下,俠臍兩傍相去四寸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骨空注云∶在毛際兩傍,鼠鼷上一寸。)

《針灸甲乙經》 > 卷三諸穴(總計六百五十四穴。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腹自期門上直兩乳俠不容兩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沖門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期門,肝募也,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舉臂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日月,膽募也,在期門下一寸五分,足太陰、少陽之會,刺入七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在第三肋端,橫直心蔽骨傍各二寸五分,上直兩乳。)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足太陰、陰維之會,刺入七分,灸五壯。

大橫,在腹哀下三寸,直臍傍,足太陰、陰維之會,刺入七分,灸五壯。

腹屈,一名腹結,在大橫下一寸三分,刺入七分,灸五壯。

府舍,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此脈上下入腹絡胸,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比太陰 ,三陰陽明支別,刺入七分,灸五壯。

沖門,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文中動脈,足太陰、厥陰之會,刺入七分,灸五壯。


推薦閱讀:

楚世家10
5代中醫世家陳金柱老師的內部課件
皇室在一個朝代結束後有沒有可能作為一個世家存在,如果可能,地位如何?
燕召公世家
《諸病源候論》_五臟六腑病諸候(凡十三論)_中醫世家

TAG:中醫 | 世家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