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型」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思路分享1例

1、病例資料:

陳某某,男,45歲。

主訴: 1個月前因不慎扭傷腰部之後,出現腰痛伴輕度左下肢麻木;在多家醫院輸液、理療和推拿治療後,癥狀反而加重,感覺腰部疼痛劇烈,卧床動彈不得;經朋友介紹來診。

症見: 腰部僵硬,軀幹呈右側側屈強迫保護性體位。

查體: L4/5節段左側腰肌腫脹,叩擊痛(+),壓痛(++);左臀肌深層壓痛(+),可捫及明顯條索狀結節;左側直腿抬高試驗(+),挺腹試驗(+)。

輔查: 外院CT示:L4/5椎間盤左後方突出。

綜合體格檢查及患者體態分析:

該患者癥狀為L4/5椎間盤左後方「肩上型」突出壓迫神經根所致;輔助檢查初步驗證了這一推斷。

2、「肩上型」椎間盤突出

所謂「肩上型」椎間盤突出,即指椎間盤髓核突出的位置在相鄰脊神經根的外上方,猶如在人體的肩部上方的形象,故得名。

相反地,若椎間盤髓核突出的位置在相鄰脊神經根內下方,猶如在人體的腋部下方的形象,則稱「腋下型」椎間盤突出。

因為「肩上型」的椎間盤突出會向下壓迫相鄰脊神經根,故在一般情況下,患者都會採取向健側(沒有突出的一側)側屈,以使神經根躲避突出物的壓迫。若此時向患側側屈,則會加強突出物對脊神經根的擠壓,加重癥狀。

3、治療思路

故此,在治療該患者的過程中,我們採取了有別於一般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的治療方案:

在手法松解階段,我們沒有強力松解高張力的左側腰肌,也沒有刻意糾正患者的保護右側彎;而是順應患者原來的保護性側彎,把脊柱繼續向患側(左側)推,幫助患者躲避患側(左側)突出椎間盤對脊神經根的壓迫。這樣,也同時能拉伸到患側腰肌,緩解其因長時間離心收縮而引起的疲勞與疼痛。

在正骨複位階段,我們在使用林氏「旋轉提拉法」複位時,在患側高張力無法活動的情況下,我們放棄常規的「以患側糾正為主」的複位原則,改為以健側鬆動為主;開闔健側腰椎關節,通過健側的側屈和旋轉來緩解對側的壓力,為突出椎間盤和受壓神經根移出相對更多的空間,進而減緩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力。這屬於急則治其標,這也符合龍氏治脊療法的「動中求正」治療原則。

4、後記

一次治療後,第二天複診時走路強迫體位已經明顯改善,自訴腰腿痛明顯緩解。

查體可見:L4/5右側彎明顯改善,肌張力基本恢復正常,壓痛消失。

後續治療逐漸按常規椎間盤突出症治療原則進行。

----------------------------------

廣州中健骨科運動醫學門診部

記錄:陳曉城

整理:甘卓 指導:王廷臣

----------------------------------


推薦閱讀:

[餵養分享]關於紐西蘭奶粉知識祥細介紹及問答!(必看的知識篇)
分享是一種完美的人生智慧【媒體達人】
它是蔬菜界的抗癌之王,多吃它不用擔心自己會得癌,看完記得分享
四柱八字命理算命取像技巧整理分享(一)

TAG:分享 | 腰椎間盤突出 | 治療 | 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