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收購Uber中國之後 誰將脫穎而出

  然後今天早上,朋友圈裡突然被滴滴與Uber合併的傳聞消息刷屏,各路媒體和公關的小夥伴都在四處打探消息。下午4點半,終於傳來正式的新聞稿。滴滴出行將收購Uber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而滴滴出行與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

  資本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曾經競爭到白熱化的對手。

  此刻GPLP君想把目光放遠,分析一下滴滴收購Uber中國之後的中國出行市場格局,以及探討那家企業將脫穎而出。

回顧歷史:滴滴與快的合併之後 Uber中國快速崛起

  在GPLP君看來,歷史是驚人的相似,還記得一年半之前的2月那個情人節。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的歷史性合併的往事。

  程維高喊著滴滴和快的「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最大的對手被吃掉,計程車手機打車市場基本一統天下,專車市場佔有率也有大半。滴滴與快的的數千名員工也沉浸在合併後的喜悅氣氛當中。

  所有人都沒有意料到Uber利用這個間隙,發起了強勢進攻。Uber以及它背後的鬥士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2015年3月人民優步降價30%,訂單量呈幾何數上漲,2015年上半年Uber中國燒掉了近15億美金。

  2015年3月底從業內人士拿到的Uber中國的數據,當時人民優步的日訂單已經突破XX萬單,一個月的時間,眼看Uber就要彎道超車,程維慌了,要麼應戰要麼等死。他火速調集市場、業務、PR、HR和財務員工,成立「狼圖騰」項目組(也就是快車)和Uber火拚。

  這一戰也奠定了Uber中國在中國出行領域的市場地位,大家今天看到的,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餘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也是其價值的體現。

思考當下:成為行業第二的易到能否脫穎而出

  因為有過滴滴和快的合併之後,計程車補貼立刻大幅降低的不愉快經歷。所以廣大消費者在得知滴滴收購Uber中國的第一反應是,打車要漲價?!自然把目光放在碩果僅存的易到和神州的身上。

  根據神州優車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末, 神州優車累計付費用戶數達495萬、季度總單量突破2000萬,日均單量達23萬,單均金額80元,APP下載量已達1466萬次。

  而6月底,易到披露的最新數據如下,日均完成訂單量108萬單,客單價58元,是友商平均客單價的4倍,同時覆蓋了162個城市,平台擁有車輛237萬。

  這樣數據的對比一目了然,易到在滴滴收購Uber中國後,成為中國出行領域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二。

  根據滴滴快的合併的歷史經驗判斷,在資方要求盈利的壓力下,補貼金額會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司機流失,乘客流失,和訂單量下滑。這些是滴滴收購Uber中國後必然會面對的首要問題。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在兇猛的專車、快車補貼大戰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候,易到能否承載這些從滴滴和Uber中國分流出來的司機和乘客,成為易到的一個歷史機遇。

  當然這裡GPLP君並不是強調開始一輪新的補貼大戰,用易到創始人、CEO周航的話說,易到要跳出「專車」二字,「徹底和行業傳統做法說再見,是要玩更大的,去開創一個更大的新世界,這就是屬於易到自己的生態,稱之為:共享汽車生態。易到將把與出行、車生活相關的一切人和資源都連接起來,成為一個重要的互聯網流量入口,自此用戶享受到的服務價值也將更大,更具想像力。

  目前,網約車市場格局基本穩定,而網約車新政的出台對壟斷行為進行限制,將各個平台拉回同一起跑線,各個平台均在同等條件下申請資質牌照,讓當前的市場格局有重構的可能性,所有平台都需要「再出發」。

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活力。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有充分競爭的市場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難道不是嗎?!

推薦閱讀:

蠻荒之後文明始現,滴滴Uber們會有怎樣的命運?
Uber
紐約時報:Uber巨資死磕中國市場 補貼或達車費3倍
Uber遭封殺,Airbnb引非法爭議,共享經濟咋就這麼難!

TAG:中國 | 滴滴 | 收購 | U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