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手串琅琊榜

一個人手上戴什麼表,可以看出他的階級和品位,而這句話在中國顯然不全面,因為在中國的富豪里,有很大一部分群體手上戴的並不是手錶,而是各式各樣的手串。其實在世界各地都有手串愛好者,但國外佩戴手串無論從數量,還是手串類型的豐富都不能和中國人相提並論。一位國際奢侈品腕錶的負責人就曾對記者抱怨說:「中國人手串的愛好嚴重剝奪了腕錶的市場。」中國人的手串情節到底從何而來?

什麼才是手串里的「尖貨」?

「白奇楠」「鶯歌綠熟結」「蘭花結熟結」,這些是民間對奇楠沉香品類的俗稱。而奇楠沉香打磨出來的手串一直被認為是手串中的極品,最高價據說賣到450萬元,業內人戲稱:「此珠一出,天下無珠」。在中國,手串的群眾基礎相當深厚,馬雲在媒體前亮相經常帶一串小葉紫檀。演藝圈更是手串的重災區,王菲酷愛星月菩提和青金石手串,周杰倫喜歡黑檀木,而前不久剛上位的「白瑪奧色法王」張鐵林更是手串的大擁躉,據說張法王家中收藏的手串數以百計,讓人懷疑是否自己在家開光。

演藝圈是手串的「重災區」

幾年前手串熱興起的時候,手串材料相對傳統,名人大腕出來進去佩戴紅木和紫檀手串居多。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材料都能裝配在手串上,用料越名貴手串價值越大。木質類的有紫檀、海南黃花梨、楠木、沉香等;寶玉石類的像水晶、瑪瑙、綠松石等;還有果核類,如常見的菩提子、核桃、橄欖核等;還有琥珀、蜜蠟等特殊材質都能自由搭配,產生的外觀和手感各不相同。

善於玩手串的人非常在意材料搭配,單材料手串講究各個珠子顏色,大小,品相一致,一串一百零八顆珠的星月菩提如果顏色品相都一致,都是「正月」(星月菩提珠子表面布有均勻的黑點,叫做「星」,中間有一個凹的圓圈,叫做「月」。而正月菩提的月位於珠子最正中,外觀看上去猶如眾星捧月。)價值就能提升好幾倍。而各種材料混搭手串就非常講究搭配者的審美,顏色不能反差過大。而且各種材料之間有很多各色各樣的搭配禁忌,如果剛入門的玩家如果胡亂搭配,據說會被專業玩家嘲笑。而有些富豪喜歡的材料極為獨特,功夫巨星李連杰號稱收藏了幾千條佛珠,其中一串據說「千年加持」的嘎巴拉(人頭骨)珠子價值數億,據說這種佛珠取材自難產而死的女子的骨骼。

嘎巴拉:據說這種佛珠取材自難產而死的女子的骨骼

手串熱的興起還帶來了一個新興的行業,叫做「手串定製師」。讓設計出手串顯得美觀。而一串經過設計的手串會被賣家賦予各種各樣美好的含義,比如增智慧、增人脈、保婚姻、促進社會和諧等等。而大多數的時候,淘寶上賣手串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一串入門級的手串成本可能只要二三百元,而在網上就會賣出動輒千元的價格,而買這些手串的消費者往往是那些跟風的年輕人。而像蜜蠟,綠松等手串材料,網上賣的往往是相對劣質,經過機器拋光加工過的。著名演員文章曾經在微博曬出他新買的兩串沉香手串,被懂行的網友認出是機器壓出來的。

選好材質,才能修法

中國人對手串的熱衷程度往往從南到北逐漸加深,由於手錶和手串並不兼容,所以表現出來的是南方人喜歡戴手錶,北方人熱愛帶手串。在富人階層這一分化也很明顯,2014年佳士得腕錶秋拍在香港和上海的成交量和拍品量都遠高於保利在北京的腕錶秋拍。而北京則是中國手串的重鎮,往往一種材料手串的風潮都是從北京手串圈裡興起的,而北京人也總結出手串的盤玩技巧。有人戲稱現在手串、紅木、國學、仁波切,還有中醫,都是北京新的城市名片。

手串的前身是念珠,是為了讓僧人念經時候方便計數的法器,所以手串在穿珠子數目非常有講究,按《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的分法,一般都是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各有各不同的含義。

作為法器,佛家對製作佛珠的材質十分講究,傳統上多由菩提子、菩提根、木槵子、橄欖核、各類寶石等製成。佛教密宗講究,念不同的經、修不同的法,最好盤不同材質的佛珠。《瑜伽念珠經》中記載:「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剛部用金剛子珠,寶部用金等諸寶珠,蓮花部用蓮花子珠,羯磨部用種種和合珠」。

可修一切法的鳳眼菩提

而中國的佛教一直都在走世俗化的道路,對於一般群眾來說,信佛未必要懂多少佛法,讀過多少佛經,只要心中虔誠,燒香拜佛,便能死後不墮地獄《西遊記》中有一段說道,唐僧曾立願,「逢廟必拜,逢塔必掃」,但唐三藏是唯識宗法師,重在佛法佛理的辨明,並不注重燒香拜佛的形式,最反對的就是凈土宗世俗化儀式化的修行做法,而「逢廟必拜,逢塔必掃」恐怕是吳承恩按照當時的佛僧修行方法給唐三藏的設定。

對於一般信眾而言,佛經可以不讀,但修佛的形式不能少,佛家法器中缽,錫杖,香爐,金剛杵單拿出去都會令人側目,而念珠盤在頸上手上,非常方便,日常拿在手裡盤玩,便增功德。

佛珠的世俗化在歷史上也得到了高層的推動,滿人入關,上層特別重視藏傳佛教,禮敬藏傳佛教活佛,並以此制蒙古,藏傳佛教就成為整個帝國上層社會的「流行文化」。佛珠作為密宗重要法器,也深受上層社會喜愛,清代官員上朝帶的朝珠就是佛珠的演變。

由念珠演變而來的清代朝珠

高層的喜好會影響一般大眾的品味,當時北京的八旗子弟都以佩戴珠子為風尚,這些人稱為「頑主」,他們憑藉世襲身份就能拿朝廷的俸祿。不務工,不經商,不務農,當時清政府養著大批這樣閑人,不一定有錢,但有時間,所以他們推陳出新琢磨出很多玩手串的技巧,這種文化逐漸向下滲透到一般老百姓身上,所以很多老北京人儘管身份不顯,但家裡可能都有幾件傳輩兒的好物件。

如何通過手串提升自己的段位?

清代逐漸沒落了以後,這些八旗子弟沒了身計多數人窮困潦倒後不得不變賣家產,北京就成了文玩重鎮,琉璃廠、潘家園經曆數十年風雨不倒,曾經備受青睞的念珠串飾自然就成文玩市場一個重要的門類。

北京琉璃廠古玩街

上等的手串不僅材質要好,更重要的是「老」,「老」的體現就是通過長時間的把玩,珠串表面能打上一層「包漿」。包漿是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指文物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珠串的包漿,最主要是來自於盤。關於盤玩的方法多不勝數,核心理念是要保證器物和人體皮膚長時間接觸,而真正好的「盤」活一件器物常常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一位文玩界資深玩家告訴記者,木質相對好盤,而金石玉器需要經年累月的盤磨。

凡勃侖在《有閑階級論》中寫道:「為了保持榮譽,對這個不能為人所窺見的部分,就得有所顯示,使人信服他的生活確是有閑的……這一點只能間接地做到,辦法是把他從有閑中得來的一些具體的、持久的成績顯示出來。」

當年北京頑主玩的都是需要很大閑工夫的,玩手串要玩出包漿,養金魚要養出金目,玩八哥要教他說話,這都需要無比的耐心。而這份耐心,這份閑工夫「讓人信服他的生活確實是有閑的」。

而富豪選擇帶手串不帶手錶,內里的原因和當年可說是一脈相承,都是一種身份的彰顯。戴豪表能表現出有錢有品位,但中國人骨子裡對「貴族」的定義不僅要有錢,還得有時間。年薪百萬手戴名表每天苦哈哈上班他們是看不上的。而帶著盤的油光發亮的手串是他們給自己貼上的」有錢有閑」的標籤。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手錶和手串不兼容的問題目前得到了良好的解決,有人發明了一款盤手串遊戲,可在iwatch上盤珠子,甚至只要盤得足夠久,珠子會逐漸有包漿效果。遊戲的開發者名叫Jindi Liu,一個中國人。

iwatch上的佛珠APP

【本文來自財富品質,轉載請註明出處】

《財富品質》2015年11月刊
推薦閱讀:

《琅琊榜》象山影視城殺青
《琅琊榜》里靖王為什麼被封?最起疑的是誰?
琅琊榜中有哪些人物進入了琅琊榜(榜單)?
如何評價琅琊榜飛流吳磊演技 ?
《琅琊榜》憑啥令港台劇迷也「舔屏」

TAG:手串 | 琅琊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