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以「堅勇求正覺」是法供養,是真供養,供養中最,故勝於以餘物供養恆沙諸聖也。」佛舉這麼多例子、這麼多比喻,給我們說明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第一。而法供養又以如說修行供養列第一,你看如說修行供養擺第一,不離菩提心供養擺最後,一前一後都是最重要的,我們相信佛的話,佛能看到真實利益,那是修行證果,不是人天福報。往往人天福報享盡,惡業的種子成熟,接著要受苦報,受苦報的時間比受福報的時間長的太多太多,這要細心去觀察自然就明白了。法供養真實利益,修法供養你能做佛,這個利益太大了,什麼樣的財供養都不能跟它相比,法供養能成佛。如說修行供養法供養是什麼?依教奉行。經教不是學了就算了,講給人聽沒用處,自己真正做到,心裡頭確確實實有阿彌陀佛、口裡頭有阿彌陀佛,行為當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是勸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勸一切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身語意不離開這個。一部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可以,淨土五經一論,五種都修,行!五種當中專修一種也行。這一部經是《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佛在五種原譯本裡面所講的,這個本子把它蒐集的一句也沒漏掉,讀這一本五種原譯本全都讀到了,所以這是最好的彙集本。善本啊!我是李老師傳給我的本子,今天無論什麼人反對,我不能反對,我要反對,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這罪名可不得了。我有師承,我要依教奉行。我依教奉行不能往生,我的老師要負責任,我們對老師要有信心。所以反對的人越多我的心越堅定,絕對沒有動搖,不但沒有動搖,我還發了一個大願,從今而後專講這部經,活一天講一天,快樂無比啊!學這部經就是入無量壽經界,無量壽經界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從那裡來的?從《無量壽經》上來的。利益眾生供養要全心全力利益眾生,要幹啊!印光大師有智慧,晚年給我們做了個示範,所有供養做一樁事,印經佈施。他用這些錢辦了個印刷廠,蘇州報恩寺裡面的弘化社,弘化社自己出版書,所有供養都作弘化社的經費,沒有一分錢自己用,真的是好榜樣。我出家跟他學這個,所有的供養全部是印經、印善書,現在我們講這部《科註》,當然要大量印分送給全世界。許許多多人在網路、電視上收聽,所以每堂課報經本的頁數,他們拿到書都能對著頁數聽講,大家在一起學習,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同修,個個都有份,希望大家輾轉流通。輾轉流通的方法,現在科技發達,前幾天我看到有同修用很小的機器,裡頭就是去年講的一部《淨土大經解演義》,一共一千二百個小時現在做在一個盒子裡,很便宜,能看到畫面、能聽到音聲,再配一本書,過年這禮物多好啊!我們今年的過年禮物就是《淨土大經科註》,將來講完之後再配上小盒子,真方便;一遍沒聽懂,可無限制的跟你講,人怎麼能夠不成就。古時候難,沒有這些工具,老師講一遍沒有第二遍,忘掉了就沒有辦法,現在只要你自己願意聽,古人說「讀書千遍、其意自見」那就開悟啦!這麼好的工具我們要會用,不然太可惜了。我也看到沒有畫面錄音的,那機器更小可放在口袋裡,也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完整的一部《大經解演義》,這些好工具我們要充分的利用它。現在講經的人少了,這個可以代替,學習方便,「一門深入、十載寒窗」你就成功了。就這一門,除了聽經,就念阿彌陀佛,萬緣放下,什麼事都不要管,什麼都隨緣,不要執著、不與人爭,一切像我一樣,都請佛菩薩安排,我們一生再也不要操心,佛菩薩安排在那裡我們就在那裡,自己沒有意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會得大自在。攝受眾生供養如果遇到有緣的同修,要幫助他建立信心,幫助他建立信心、願心都是屬於攝受,引他入門。代眾生苦供養在現在這個苦難的世界非常有必要,我們自己能多吃一點苦,希望眾生少受一點災難,這個話是真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對於譭謗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他都造很重的罪業,我每天講經都給他們迴向,縱然他將來墮惡道也少受苦,我希望慢慢地他們能覺悟、他們能回頭,不墮惡道啊!造再嚴重的罪業,只要一口氣還沒斷都有救,唸佛統統能往生,彌陀的願力不可思議。只要能懺悔、只要能改過,一念、十念必生淨土,我們將來到極樂世界還會再見面。大家都是同參、好友,無論你用什麼心態對我,我不介意,沒放在心上,我對你恭敬、我對你讚嘆,我看你像看阿彌陀佛。不然我這六十年佛不就白學了,學了六十年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心地清淨、快樂,沒有一個怨恨的人,人人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統統都幫助我。譭謗的消我業障,幫助我啊,我的業障、煩惱、習氣都這麼消掉的。如果我要是接受,我就會生怨恨,生怨恨造成長劫輪迴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麼錯啦!那不是學佛,學佛是把怨結全部解開,「冤家宜解不宜結」,學佛的人會解,統統解開了。你不解我這裡解開了,我這裡解開你就接不上,所以你肯定也化解了,這個好啊!這是如來的真實智慧,不跟任何人對立、衝突,所以佛法能化解衝突、能帶給社會安定、和平。湯恩比博士為什麼讚嘆佛法?為什麼說佛法能解決廿一世紀的社會問題?他懂得啊!學佛的人心地慈悲沒有怨恨,經上有例子,釋迦牟尼佛前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凌遲處死,一點怨恨也沒有,感謝歌利王幫助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他提前成佛。你看佛法它怎麼樣化解對立、化解紛爭?忍辱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用忍辱、用智慧,決定沒有絲毫怨恨,這是今天社會迫切要學習的,要真學你就有智慧,現前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你說佛法多殊勝。代眾生苦這是真的,那些造作罪業的眾生,我們代他受苦,讓他減輕將來從果報上所受的苦,現在他不知道,到那時候他感恩、才會認錯,我們不希望他將來怎樣,我們應該就這樣做法,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是這樣做。勤修善根供養世間善根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菩薩只有一個善根:精進,這個要勤修。對一切世出世法絕對沒有貪戀、沒有瞋恚、沒有愚痴,勇猛精進。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業就是教學,不能不教學,不教學不是佛弟子。釋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你能不教學嗎?人家四十九年沒中斷過,出家人的事業就是教學,是個職業的老師,選擇佛法來修學就等於進師範一樣,師範學校畢業了一生服務於教育界,佛門就是個師範學校。世間所有的教育都包括在其中,主要的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提升到最高的就是科學的教育、哲學的教育,不教學、不上課那怎麼行,所以菩薩業要懂。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唸唸不離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行,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這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若以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都比不上為人講四句偈的功德,為什麼?大千世界七寶供養只能解決他物質生活問題,他不能開悟,物質享受再豐富他不能離開輪迴、離不開十法界。四句偈的供養,讓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做佛去了,那怎麼能比得上,所以佛法重視法供養,道理在此地。我們送人家禮物,送一部經比什麼禮物都貴重,經要印的精美、莊嚴,讓人看到生歡喜心,不學佛也捨不得丟掉。成本高一點不要緊,讓人生歡喜心,草草率率不行,人家請了不尊重,這效果達不到,一定要莊嚴。大本便於在家裡閱讀,小本可以隨身攜帶,各有各的方便,統統可以流通。這幾句話是比較,法供養的功德不可思議。「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真正功德利益就在這一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你看這多重要。佛從那裡來?從佛法裡頭生出來的,沒有佛法就沒有諸佛,所以佛法比什麼都重要。如說修行修什麼行?修菩提行,什麼是菩提行?六波羅蜜!那我們今天修行六波羅蜜為什麼得不到像經上講的功德利益?我們雖然修六度,沒有根。根是什麼?根是戒律,我們連《沙彌律儀》都做不到,所以六度修的再好,不會開花結果。所以這些年來特別提醒大家儒釋道的三個根重要啊!這三個根是什麼?「淨業三福」的第一福,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沒做到,「淨業三福」的根沒了,根本的根本就是孝親尊師。什麼叫孝養父母?《孝經》裡面說的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做不到?沒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做到了,你就有根了,然後再把《沙彌律儀》做到,你就有菩提根。沒有這三個根,你自己不能成就,你這一生當中再大的成就,用現在的話說你成為一位學者,你是凡夫。為什麼?小乘須陀洹你做不到,大乘《華嚴》所講的初信位菩薩你做不到。佛對弟子的要求,不是在信解,信解是悟門,佛是希望你能行證,如說修行,出生諸佛就是證。佛是覺的意思,江味農居士註解《金剛經講義》,《金剛經》裡所講的諸佛,江居士的解釋諸佛就是指實報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天台大師稱他為「分證即佛」,沒有圓滿。如果我們根據這個意思再引申,引申到天台大師所說的「相似即佛」、「觀行即佛」、「名字即佛」,那把我們都包括了,我們是「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我們的自性是佛性,從自性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但是他被妄想、分別、執著蓋覆了自性,這變成凡夫。我們真正修行,「如說修行」,那就升了一級叫「觀行即佛」,觀行是什麼?真修沒證果。如果證果就是「相似即佛」,《華嚴經》上最前面的十信菩薩是「相似即佛」,從初信到十信,從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位次叫「分證即佛」,妙覺叫「究竟即佛」,天台大師的「六即佛」。真修的人一定具足四個根,他在觀行位,我們在名字位,比我們高,他做到了沒證果,證果又提升到相似位了,見性那就是分證位,這法佈施才能做到,財佈施做不到。「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用什麼法供養呢?用如教修行之法來供養。佛教我們持戒,《弟子規》是戒,祖師用它來代替佛家的小乘經論。唐朝中葉以後,這是我們祖師定的不學小乘,用儒跟道代替小乘,儒、道的內容很豐富,我們沒有時間,只抓住儒跟道的根本戒這一方面,儒的根本戒就是《弟子規》、道的根本戒就是《感應篇》、佛的根本戒就是《十善業道》,出家修行的根本戒就是《沙彌律儀》,四樣東西要做到,要從第一樣學起,像蓋房子一樣,四層大樓先蓋下面第一層。第一層是《弟子規》。沒有《弟子規》後面三個是假的,佛法衰就衰在此地,現在戒律全部丟掉了,連樣子都沒有了,以前還有個假相,現在完全都沒有,完全沒有就變成佛學了,佛學沒有辦法把佛教興起來,走佛學的路子,佛教是走向毀滅之途。救佛教從那裡救?就從《弟子規》救。我瞭解知道的很清楚,我沒有辦法救,希望下一代。------我們自己在六十多年學習當中,怎麼修都不能成就,原因到底在那裡?我們深入去檢討、去觀察發現我們的根沒有了。看看古人的成就,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一個不是這樣成就的,戒是根基。《華嚴經》上說得好,「戒為無上菩提本」,本是根本。這句經文大家都會念,古大德註疏裡頭引用的很多,我們不生疏,為什麼就疏忽了?這三樣小東西把它看輕了,學一輩子還是凡夫成不了聖人。戒學不好根本的問題,是沒有把身放下,執著身是我,沒有把自己的我執放下,末那識裡頭有個我見,我見就是我執,這個東西沒放下。放下身見證須陀洹果,放下我見那是《金剛經》後半部所說的,前面是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小乘須陀洹,如果放下我見,《金剛經》後半部所說的無我、人、眾生、壽者見,就是《華嚴經》圓教初住。真正做到初住菩薩,不但超越輪迴還超越十法界,他往生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他是法身大士。他到這個世間來肯定從《弟子規》做起,做得非常好,為什麼?他來示現!苦學那是代眾生苦,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完全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如說修行,這樣才能出生諸佛,你走的是成佛之道。我們怎樣供養諸佛如來?能夠把這四個根認真學習,那就是真實供養諸佛如來,把這些東西丟掉搞什麼都不是真的。為什麼?根能生、能長,我今天用大乘供養佛行不行?不行,假大乘不是真大乘,真大乘是明心見性。佛教今天為什麼衰成這樣子?眾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劫難?沒有真的,有真的是正法住世。真正正法住世我們這一代看不到,我們這一代把正法的種子傳下去,自己真幹給後人做個好樣子,後面的人接著再幹,二代、三代、四代真做好了,才能開花結果,正法才能興。以「堅勇求正覺」是法供養,是真供養,供養中最,故勝於以餘物供養恆沙諸聖也。正覺就是佛道、成佛,是法供養、是真供養。「以餘物」屬於財供養,金銀七寶都屬於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法供養能成佛,財供養得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道理在此地。(本篇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121-122集)
推薦閱讀:

真正的供養,並不是在於外在的物質有多豐盛,而是在於自己的心量有多廣大!
如何在家修飲食供養來增長我們的福報智慧?
七支供養——(三)廣修供養
念佛與廣修供養

TAG:供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