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助力寫作三境界
教科語文之家
我國古代詩詞言簡意賅,意味雋永。將古詩詞應用到寫作中去,不僅為文章增色,同時能進一步理解詩詞的含義。本文即為您介紹了巧用古詩詞寫作的三境界。
中國是詩的國度,自古就有「詩禮傳家」的傳統。詩歌在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的同時,還能潤澤心靈,提高審美修養,提升志趣品位,涵養道德情操。無怪,教育家孔子在談及個人道德修養時講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一首首詩歌猶如一曲曲清歌雅樂在我們的靈魂深處一次次叩響,是詩詞歌賦的一次次浸潤,構築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然而,孔子在《論語·子路》中也提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背誦了《詩經》三百首,如果不能通達政事,在外交辭令方面,又不能應用,詩背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可見,在詩歌的學習中死記硬背卻不能通達運用的情況,古已有之。遺憾的是孔子並沒有給我們指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中國古代詩詞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絕好材料。可是,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古詩詞卻常常被忽略。這實在是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的一大不幸。筆者在長期的古詩詞教授和學習實踐中,根據中華詩詞的特點,將前人的詩詞教學經驗和西方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相融合,總結出一套別具特色的古詩詞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成為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就比較淺顯且容易把握的層面來講,詩歌對寫作能力提升所發揮的作用,大致有以下三個境界:
第一層境界——引用
引用,就是直接使用詩詞中的名句,借前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做法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經常引用《詩經》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老師們也經常告訴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適當地運用名言警句能使作文的語言簡潔凝練、生動活潑,增強感染力。怎樣讓學生將「引用」的方法運用自如呢?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按照一個人自己的興趣和認知結構組織起來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記憶中自由出入的。
因此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把詩歌的語言和個體生活情境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繫,要用個體豐富的知識經驗背景去同化詩詞,構建個性化的詩歌世界。一旦詩詞的文字和現實的生活情境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繫,遇到相似的情景時,相關的詩句就會自動浮現在腦海。引用詩句也就不成問題了。
第二層境界——化用
化用,就是不直接引用詩詞的原文,而是把原文所表達的意思,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這種現象在語文課本里也出現過,比如北師大版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八單元語文天地的《竹頌》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驚異地望著你尖尖的竹筍,堅毅頑強地頂開壓在你頭上僵石般的硬土。轉眼間長得同你的先輩一樣粗壯,發出一樣的蕭蕭金石之聲。啊,你未出土時便已有節,直到凌雲高處依然虛心。
這裡就是化用了對聯「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化古人之句為我所用。
中國的古詩詞往往寫景生動,意蘊悠遠,而且語言簡練,易讀易背。因為它寫景生動,意蘊悠遠,就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寫景、抒情的絕好範本;因為它易讀易背,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積累大量優秀的語言材料;又因為它語言簡練,因此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發揮空間。一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往往可以演化出一大段優美的文字。比如蘇軾的一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再加上李賀那句「黑雲壓城城欲摧」,似乎可以化出這樣一段描寫夏日暴雨的文字:
不知是哪個調皮的小孩打翻了墨盤,把天空染成了一片漆黑,遠處的高山在翻卷的烏雲中依稀可辨。黑雲奔涌翻騰,好像一隻張牙舞爪的怪獸,它揮舞的巨掌似乎要把遠處的群山拍成碎片。很快,如注的暴雨傾瀉而至,一粒粒白亮的雨滴在陰沉沉的天地間顯得更加明亮,彷彿千萬顆珍珠,從天空傾倒而下,瞬間砸成粉碎。
誦讀古詩詞不但能給我們帶來絕佳的審美享受,更是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寫作能力的捷徑。甚至可以說你背了一首詩,就相當於背下了一篇精美的散文。
第三層境界——意用
所謂「意用」,就是完全脫離詩詞的文字,只是借用詩詞的意境或思想。這似乎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大致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借法,即借用寫作手法。
比如《楓橋夜泊》,我們就可以學習作者以動寫靜的反襯手法;從《遊子吟》中,我們可以學習作者取材於生活中小事,以細節展現大愛的手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讓我們看到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濃墨重彩地表現元宵節熱鬧的場面——燦爛的煙花、豪華的車馬、熱鬧的花燈、歡樂的人群……可這一切都只是陪襯,文章的中心只是最後那一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種「極力鋪陳,妙手反襯」的寫法是我們可以借用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些句子把無形的愁緒寫得那麼形象,這種化抽象為具體的寫法,是我們可以拿來就用的。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我們也可以像作者那樣,把自己內心的感受,投射到外在景物中,借景道情。
詩詞,是一座取之不盡的文學寶庫,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我們自己去慢慢品味吧。
2、明理。
通過誦讀古詩詞體會作者的思想,形成對人、事、物和社會現象的觀點、看法,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審美品味。我們說一篇文章好,不僅在於優美的文字,更在於深邃的思想。甚至於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文章,通篇找不出什麼華麗的辭彙,但它就是那麼動人。一篇文章只有具備了深刻的思想才可能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一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學形式,但這只是表現形式的不同,它們所表現的都是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和感情,都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誦讀古詩詞也是可以讓我們提高思想境界的。
我們來看陳子昂的《感遇》
樂羊為魏將,食子殉軍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麑翁。
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
詩人在這首詩里借古諷今,抒發自己對時事的深沉感慨。全詩質樸剛健,寄寓深遠。詩中寫了兩個歷史人物:樂羊和秦西巴。樂羊是戰國時魏國的將軍,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國。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把其子殺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給樂羊。樂羊為了表示自己忠於魏國,就吃了一杯兒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賞了他的軍功,但是覺得他心地殘忍,因而並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國君的侍衛。中山君孟孫到野外去打獵,獵到一隻小鹿,就交給秦西巴帶回去。老母鹿一路跟著,悲鳴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冒著被殺頭的危險私自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認為秦西巴是個忠厚善良的人,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個為了貪立軍功,忍心吃兒子的肉羹。骨肉之情淡薄如此,這樣的人,對別人怎麼可能忠心呢?一個憐憫孤獸,私自將國君的獵物放生。這樣的人,對一隻孤獸尚且有惻隱之心,更何況對人呢?他對國君肯定是能忠心到底的。
讀了這首詩,我們對人性的看法是不是會更加的深刻了呢?向這樣思想深刻的詩句還有很多,比如:「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自從我讀了白居易的這首《鳥》後,這句話就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每當眼見受到傷害的小動物時,我總是會忍不住地去想他們也是有父母子女的,他們的父母子女該是多麼的傷痛啊!是白居易的這首詩讓我明白了這些。
又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雖然只是一句描寫廬山景色的詩句,但我們仔細思量,卻可以從中領悟到另一層深意:人處在不同的位置,對待事物的看法就會不同。下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揭示的哲理就更明顯了。
3、移情。
將詩詞的情感移入誦讀者內心,在作文時再移入自己的文章。沒有感情的文章是不可能動人的。同時只有具有豐富的情感,有一顆善感的心靈,才能發現生活中動人的點滴。
詩詞的誦讀能帶給我們豐富的情感體驗,就如前面所說,誦讀詩詞是一次次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通過一次次誦讀,古詩詞所蘊含的深沉情感就會猶如一滴滴涓涓細流,不斷地匯入我們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之中培育起那一份悲天憫人的情懷。
就如曹文軒老師在《回歸經典》一文中所說:「悲憫情懷是經典的基本品質。經典名著,無論是喜劇的還是悲劇的,都襯著這個渾厚的底子。它在做一個與天地共在的文章——感動的文章。它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深刻的思想,還有情感。經典的意義之一就在於它有情感教育的功能。
「情感是人、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東西。人之所以為人,人類社會之所以維持了數千年的運轉,就是因為有「情感」二字的溫馨浸潤。
「這些經典所營造的世界,正是一個情感的世界。這個世界,無論是在笑聲中還是在哭泣中,都在張揚使人變得更加人性化的悲憫精神。受傷的心靈可以在這裡獲得慰藉,冷漠的心靈可以在這裡重新點燃情感的熱火。它們將告訴讀者,情感是多麼的重要,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值得加以頌揚。
「(經典作品)猶如高山,我們需要仰視。……它們會在悄然無聲之中,將閱讀者引入一個聖潔的世界,一個使靈魂得到凈化的世界。……在一番嚴肅與認真中,在一番陶冶與感化中,我們變得純潔與高尚。……一個孩子的理想閱讀,應從經典開始。」
古詩詞是經典中的經典,誦讀古詩詞,讓詩歌與生命共舞!
推薦閱讀:
※63 《法醫秦明:倖存者》隨機讀後感1
※貓和女孩
※題畫詩寫作·第十四講
※55 差、爛?不,請說「我不喜歡,不適合我」
※詩歌的形式和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