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中國畫都畫廊周 | 著名花鳥畫家馬順先

藝術家 簡介

馬順先簡介:

生於1966年12月,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結業於文化部第二屆重彩畫高研班,魯慕迅工作室中國花鳥畫研修班。

作品曾參加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展、首屆中國寫意畫展、城市山水畫展、2002年、2004年全國中國畫展等,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聯展,國畫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市地政府及諸多企事業單位收藏陳列。

現為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主講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深圳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深圳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先風》藝術期刊主編,被多家媒體評為當代最具收藏投資價值花鳥畫家。

不求形似求生韻

——馬順先先生的花鳥畫藝術

文 |黃少青

我最初欣賞到馬順先先生的花鳥畫,是幾年前在揭陽東山作家書店舉辦的馬順先先生個人畫展。馬先生的花鳥畫,當時大體都畫在仿古宣上,這種半生熟的紙材,決定了它們基本上都是小寫意的表現形式。這使我彷彿看到了一道清亮的溪流,從時間的深處蕩漾了過來,我正可沿波討源,上溯到其依稀可辨的源頭。或者更確切點說,我當時的感受是,那些在畫面中隨時都可能「嗖」的一聲便從枝頭拍翅飛走的小鳥,因小寫近工之故,而與宋的院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淡墨渴筆,自由舒展的亂椏紛枝,則又逼似元人的筆意墨痕。這實在是令人賞心悅目的筆墨語彙的整合和熔鑄。我因之探得,來自河南這中原厚土的馬順先先生,其穿越時空的藝術靈性,是曾摸索著走進了傳統的領地。而折回來時,傳統的洗禮,已經使他找到了一條與現代審美的晨光霞彩實現了無縫對接的路徑。一種包含著古典意味的新的花鳥畫敘事方式,就這樣構成了馬先生的頗具個人化的繪畫風貌。

《和氣致祥》

但,一段時間以來,我注意到,馬順先先生似乎正悄悄地減少了仿古宣之作,而多在生宣上進行揮灑,改變小寫意的畫風為大寫意了。這轉向,到底意味著什麼?這是我腦子裡冒出來的問題。而當我反覆玩賞著馬先生以新的面貌出現的大寫意作品時,我才發現,這其實算不上是什麼秘密,或者說,這只是公開了的秘密。它表明的事實是,一個高度成熟了的藝術家,決不可能躊躇滿志,停止了追求的步伐,不向新的目標發起衝刺。只不過,一個以原有的畫風獲得了全國性聲譽和成功的畫家,忽然敢於把這些從駕輕就熟的路上拋開,而不計成敗得失,決計給人們製造一種翻新了的審美印象,這畢竟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力。令人欽佩的是,馬先生恰恰並不缺乏這樣的勇氣和自信力。

《花鳥》

讀馬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無論水墨還是設色,都使我很自然地聯想到了明代寫意大家徐渭的這個詩句:「不求形似求生韻」(見《畫百花捲與史甥題曰漱老謔墨》)。有意思的是,徐渭的所謂「不求形似」,其實是以工筆的「形似」為基礎的,然後才由此去達到「不求形似」的「生韻」。所以他指出過,「工而入逸,斯為妙品」(見《淵鑒類 》)。這「逸」,自然就是「逸筆草草」的「逸」,寫意的「逸」。而在這裡,我們恰好從馬先生由傳統走來的履痕,猜想到了他在「工」方面所積聚的深厚的功力。這也正是馬順先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之所以一樣令人矚目和喜歡的原因。

《清風》

古代畫論,「韻」是個富於內涵的概念。在畫面上,它雖未必可具體指陳,卻是可感受,可領略,可神會,因此,分明又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一般說來,「韻」是畫家的藝術才能、精神品質和人生境界的集中反映。馬順先先生從小寫意到大寫意的變化,這顯然是一脈相承的。因而從中,我們始終能觸摸到這麼一些內在性的東西。而如果說,馬先生的仿古宣的小寫意還帶了點古典氣息的話,那麼其生宣的大寫意作品,似乎就更多了一些現代性的意趣了。

《水旁疏影香滿枝》

比如,其闊筆重墨所畫的芭蕉,枯筆淡墨所畫的竹叢,淺墨破筆點寫的蘆花,淡墨枯筆披垂的柳條,等等,就都不蹈前人之跡,而是來自於作者自身的生活實感的藝術概括。古人有所謂「墨太枯則無韻」(明 顧凝遠)之說。而在我看來,馬先生卻很善於用枯墨,而且往往掌控有度,因而未損於「韻」。當然,對於畫面的整體,馬先生的枯墨與潤墨通常是互相依倚,互相融合,恰到好處的。可見馬先生有著追隨時代的美學觀念。其實,馬先生的潤墨的表現技巧,有時還是創造性的。我看過他用水墨畫的紫藤,虯糾的藤身自可不必說,飽含水分的淡墨揮寫出的花蔓,卻一樣讓人產生了色彩煥綺的視覺幻象,這實在遠非一般畫手所能。由此也可看出,在馬先生的筆下,其筆墨語彙是多麼富於進取精神和自由洒脫的生命形態。

《印象茶溪谷》

大寫意花鳥畫最大的要求可能是活潑的情致。這裡,嘉木叢卉,爭妍鬥豔,禽鳥出現於其間,或棲歇於枝頭,或徜徉於蔭下,往往便成了情致的重要元素,也即所謂「畫眼」。然而我以為,在馬先生的畫面上,這些用筆較為細膩而形神具得的翎羽之物,其與花色及樹榦枝椏的奔放的筆墨有機結合在一起時,情致就被推向了更高的藝境。或者可以說,這已經不是一般化的情致,而是被賦予了另一種蘊藉的意味和美學詮釋了。這樣的花鳥畫,透示出的是作者的不入流俗的情性,和長期日深的積學積養的厚度。而在中國畫的背後,大抵總是要探究到這個層面的。所以,淺薄庸陋的品格,決然冒充不了雅逸的胸次。這也是馬先生無論小寫意還是大寫意的花鳥畫,都能讓我們體味到一種超邁的書卷氣和優雅氣質的流溢的原因。也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認為,馬先生畫筆下的花鳥形象,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其情感的化身了。


推薦閱讀:

「沉醉知歸路」-------旅美畫家何岸油畫欣賞
清宮畫家 陳枚畫選
餓著肚子畫畫,是一個哲學命題
天下一人:真正的畫家皇帝宋徽宗花鳥畫欣賞
一幅作品,3天內收穫了超過87000粉絲

TAG:中國 | 畫家 | 國畫 | 中國畫 | 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