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戒十善獲幸福

一切痛苦、災難、不順的來源,皆因人人不守五戒、不修十善而成。

因為眾生所造的業,世界才出現種種的災難。所謂「起惑造業受報」,是有連帶的關係。如果不起惑,就不會造業,也就不會受報。明白因果,明白五戒十善,才能斷惡修善,積累福德,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最終獲得至高無上的成就。

五戒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不殺生

  學佛的人,應當吃素,愛惜生命。凡是動物,不可殺害。若殺而食之,就造了一件殺業,來生後世,必被他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不偷盜

凡是他人的財物,未經許可,不可私自拿取。偷輕物,則喪失自己的人格;偷重物,就會害人身命。偷別人的財物,好像得到了便宜,實際上折了自己的福壽;失去自己命中所應該得到的,比所偷的還要多上許多倍。如果是用計謀取,或者是以權勢威脅強奪,或者是為人管理財務作弊貪污,都叫做偷盜。

不邪淫

  凡不是自己的妻室,無論賢良卑賤,都不可以與她行淫。行世人以女子偷人為恥,不知男子邪淫,也與女子一樣。凡為邪淫因緣的舞榭歌場、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不妄語

是言而有信,不虛妄。妄語,即說話不真實。話既不真實,心也就不真實,就會大失人格。如果見到了說沒見到,沒見到說見到了。以虛為實,以有為無,凡是心口不相應,想要欺哄別人的都是妄語。

不飲酒

酒能迷亂人心,壞智慧種。飲酒令人顛倒昏狂,胡作非為。酒是遮戒。喝酒不是直接犯戒,但酒能麻醉人的心智,容易令人做出喪德敗行。

十善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

  殺盜淫妄,既是五戒其中,由此可知,持戒也是行善。

不綺語

綺語即就是花言巧語,不正經的語言。說風流邪僻的話,讓人心念淫蕩。無知少年聽久了,必定會邪淫,而喪失人格。綺語的人,縱使自己不邪淫,也當墮大地獄。

不兩舌

  兩舌就是兩頭挑唆是非。因此,我們在人與人之間,在遇矛盾爭吵,都應善意調解,排難解紛,解怨釋結,息事寧人。

不惡口

  說話凶暴,如刀如劍,讓人難受。言語粗惡,發人的隱惡,不避忌諱。傷人父母,是大惡口。使用讓人樂意接受的語言,這樣能廣結善緣,也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不貪

對於財物應不慳貪而慈心施捨,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要慈心舍施,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合理謀生得來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師長,教育子女,幫助親友急難,救濟病困孤苦的社會福利事業。

不嗔

  無論自己是不是有理,若他人不順自己意,便大怒,並且聽不進他人善意的勸導。我們應當學佛菩薩的慈悲喜舍,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如六親眷屬,常思與樂拔苦,不應懷嗔恨惱怒之心。

不痴

 「痴」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痴。不痴,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痴迷。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學佛。然而,世間善惡的標準不一,隨著時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對善惡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訓,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佛經出處:《大正藏十善業道經》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


推薦閱讀:

有這5種表現的老婆才是好老婆, 娶到幸福一輩子!
福氣降臨全家福, 春光輝映滿堂春, 祝你初三幸福吉祥!
女人一過30歲,就開始把幸福往門外趕!
而幸福是一種領悟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