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開放、包容地與世界接軌(面對面)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04日 17 版)

  今年是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成立60周年,樂團的成長也見證了中國交響樂的發展歷程。中國交響樂如何更好地繼承傳統、走向世界?記者專訪了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峽。

  記者:紀念中國交響樂團成立60周年,有哪些豐富多彩的活動?

  關峽:1956年7月3日,中國的國家樂團——中央樂團成立,在北京舉行了樂團成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1996年樂團重組,更名為中國交響樂團。時值60華誕,中國交響樂團策劃演出了一系列團慶活動,從5月27日的「粉墨春秋」京劇交響到「俄羅斯之夜」「龍聲華韻」之《希望》,再到「譚盾與斯特拉文斯基的四祭」,精心策劃的音樂會展現了樂團在傳播經典交響樂、傳承民族交響樂、助力交響中國化、創新時代交響樂的努力與用心。

  尤其是7月29日晚,「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60周年慶典音樂會」作為團慶系列活動的重中之重,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音樂會集結了從中央樂團時期到中國交響樂團時期對樂團有重要貢獻的8位指揮家,余隆、胡詠言、譚利華、邵恩、李心草、湯沐海、陳燮陽和已經96歲高齡的韓中傑依次登台,帶來8首中外經典之作,獲得了極大關注。

  同時,《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建團60周年圖片展》也在北京音樂廳、國家大劇院舉辦,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樂團60年的發展歷程。

  記者:60年來,一代代音樂家和演奏家為樂團留下了什麼樣的精神財富?

  關峽:在我看來,樂團最寶貴的是精神財富。60年前,中央樂團誕生,在那個物資匱乏,信息不暢的時代,以李德倫、嚴良堃、韓中傑等為代表的指揮大師帶領著中央樂團交響樂隊、合唱隊、室內樂隊、獨唱獨奏小組和創作組的藝術家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從只能演出西方經典交響樂作品的部分樂章,到成功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樣帶合唱的大型交響樂作品,樂團只用了3年時間。從樂器質量和演奏技巧都不過關到拿著有機玻璃做的雙簧管也能吹出讓小提琴大師梅紐因驚嘆的絕美音色,老藝術家們靠著對藝術追求的持之以恆克服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困苦。從只能演出西方曲目到創作排演我們自己的作品,樂團音樂家們不分彼此,在藝術上取長補短互通有無,為中國交響樂留下的部部經典之作,直到現在依舊常演常新。

  老團員和老精神是樂團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交響樂的精神財富。舉辦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建團60周年系列音樂會,就是希望我們能不忘初心,將這些精神財富繼承下來。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下中國交響樂的發展形勢?

  關峽:今天,樂團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站在60年的新起點上,我考慮更多的是樂團如何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接軌。就目前的狀態來說,無論是從其世界影響力還是對中國交響樂的影響力來講,樂團都處於一個最好的時期。一方面,我們持之以恆地深入基層、紮根人民,在重慶建立「三下鄉」基層聯繫點,在雲南紅河州建立了創作實踐基地,在雙向互動中多出作品。今年受國家藝術基金支持,我們還開展了樂隊首席及聲部首席人才培養項目,大力扶持、幫助地方交響樂團聲部建設。

  另一方面,我們還探索交響樂新的傳播推廣方式。團慶音樂會聯手維也納國家大劇院的直播平台和中國國家大劇院直播平台,向國內外直播音樂會盛況。以後凡有重大的音樂慶典和音樂會,我們都會採取這種形式,積極探索運用新媒體手段傳播推廣交響樂。樂團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從傳播的渠道上又有世界性,向全世界傳播中國交響樂。

  我國的交響樂事業正進入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期。作為國家樂團,我們力爭不負使命和責任,創作和演奏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讓世界人民能夠欣賞到我們中國的交響樂。

  版式設計:蔡華偉

推薦閱讀:

兩個人面對面抱著睡覺的時候, 手應該放哪?
[面對面]張海迪:生命的追問(下)
【檢驗臨床面對面】一例體檢者AFP增高的啟示
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策劃人阿憶談《面對面》及王志
與風水大師雷鐸面對面——建築與風水智慧專題講座

TAG:世界 | 面對 | 包容 | 開放 | 面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