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裝甲兵坦克團編製體制和裝備類型的變遷

陸軍炮兵團編製體制及裝備類型的發展變遷

炮兵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按隸屬關係分為預備炮兵 和隊屬炮兵。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央軍委確定了"大量發展新的炮兵,同時加強提高老的炮兵"的炮兵建設方針。炮兵領導機構根據這一方針,制定了建設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的規劃,並採取優先發展預備炮兵,逐步充實步兵師以下隊屬炮兵的步驟,使炮兵部隊得到空前規模的發展。由建國時的4個師、77個團發展到1953年底的預備炮兵23個師、88個團,22個獨立營;隊屬炮兵109個團,戰防炮營、高炮營各數十個。從1949年底起成批引進蘇式火炮,到1954年底,共進口12種、近萬門火炮;含十幾個炮兵師的成套裝備和近60個步兵師屬炮兵團的裝備。共計約10個152加榴炮兵團、5個152榴彈炮兵團、15個122榴彈炮兵團、10個防坦克炮兵團、10個火箭炮兵團、18個高射炮兵團、60個步兵師屬炮兵團的成套裝備。使半數以上的炮兵部隊換裝了蘇式火炮。

抗美援朝戰爭之後,1953年4月,中央軍委頒發了陸軍軍、師新編製,軍增編了炮兵團、高射炮兵團。

1955年炮兵部隊進行編製調整,撤銷了火箭炮兵師,改建了榴彈炮兵師11個、反坦克炮兵師3個,組建了加農炮兵師3個。預備炮兵按裝備類型分為加農炮兵團、152加農榴彈炮團、152榴彈炮團、122榴彈炮兵團、防坦克炮兵團、火箭炮兵團、85高射炮兵團、37高射炮兵團。 1956年,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組建軍屬炮兵部隊的規定》,配齊了軍屬炮兵(基幹)團、軍屬高炮團(營);到1956年底,預備炮兵有23個師、98個團;隊屬炮兵有軍屬炮兵團12個,高炮團5個,炮兵基幹團22個,師屬炮兵團108個,高炮營106個,防坦克炮營106個。

60年代,隨著國產武器不斷裝備部隊,中央軍委進一步加強了陸軍軍的合成化建設,並針對陸軍部隊中存在的機關龐大,聯絡不暢,沒有體現南北戰場的不同要求等問題,確定了陸軍編組"四輕四重"的原則,即南方部隊裝備輕,北方部隊裝備重;師以下部隊裝備輕,軍以上部隊裝備重;前方軍區輕,後方軍區重;機關人員編製輕,連隊人員編製重。根據上述原則,1962年頒發了陸軍軍、師新編製。軍屬炮兵基幹團改為軍屬炮兵團,軍屬炮兵團增編加農炮營,軍屬高炮團縮編為營。

到1962年,陸軍裝備各種火炮3萬餘門,其中國產火炮占裝備總數的79%,師以上炮兵實現了摩托化。

1965年後,由於戰備形勢的變化和援越抗美作戰的需要,陸續組建了一批炮兵師,到1970年,預備炮兵規模達35個師、150多個團;陸軍軍、師按編製配齊了炮兵團和高炮營。軍屬炮兵團增編火箭炮營。有機動防空作戰任務的軍建立了高炮團。部分高炮師進行混編試點,每個團增編一個不同口徑的高炮營。

1976年,炮兵部隊整編,撤銷4個反坦克炮兵師部和4個反坦克炮兵團,將剩下的10個反坦克炮兵團劃歸軍區建制,反坦克炮兵團改為54門制。加農炮兵師和榴彈炮兵師統一調整為加榴炮兵師,各師普遍轄加農炮兵團、加榴炮兵團各2個,火箭炮兵團1個。預備炮兵分為152加農榴彈炮團、130加農炮兵團、122加農炮兵團、130火箭炮兵團、85加農炮兵團,100、37毫米高射炮混編團,57、37毫米高射炮混編團。軍屬高炮營改為高炮團。軍屬炮兵團減編火箭炮營。師屬炮兵團的迫擊炮營改為火箭炮營。甲種陸軍師炮兵團增編一個122榴彈炮營。甲種師師屬炮兵團由每連四門制改為六門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是在解放戰爭中誕生的,是在步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45年12月1日,東北人民自治軍坦克大隊在瀋陽市郊馬家灣子成立,標誌著人們軍隊第一支坦克部隊的誕生。在解放戰爭中,利用繳獲國民黨軍的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相繼組建了華東、華北和中原野戰軍坦克隊。至1949年11月,人民坦克部隊已從1輛坦克、約30餘人的坦克大隊發展為2個戰車師和2個戰車團共400餘輛坦克以及其他車輛,近萬名官兵的特種兵部隊。戰車師、團當時沒有統一的體制編製,只按實有裝備數量、車輛型號和戰鬥使用編製定額編配坦克、裝甲車。

1950年起大量引進蘇軍裝備,抽調大批步兵幹部編組坦克部隊,人民裝甲兵進入了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階段。到1955年,全軍組建了3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6個獨立坦克團、47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4個獨立自行火炮營。其中,坦克師屬坦克團和坦克獨立1-3團每團轄3個中型坦克連、1個重型坦克連、自行火炮連及衝鋒槍連、運輸連、修理連等,共30輛T34中型坦克、6輛IS2重型坦克和4輛ISU122自行火炮。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轄1個坦克營、1個自行火炮營及修理連等,共T34中型坦克24輛、SU76自行火炮16輛。

1958年坦克部隊整編,坦克師屬坦克團建立了營一級建制,實行"三營六連制"共46輛中型坦克,撤銷重型坦克、自行火炮連,增建高炮連。

裝甲兵在1959年呈送軍委的報告中提出,長江以北的部隊主要裝備中型坦克;長江以南的部隊,裝備輕型坦克和水陸坦克。這個"南輕北重"的裝備原則,得到了1962年全軍編製裝備會議的肯定。

1963年裝甲兵部隊再次進行編製調整,主要是按坦克、自行火炮的型號調整部隊編製,增編營、連政治教導員、指導員的指揮車。1963年編製中,按裝備區分為:坦克師屬坦克團、獨立中型坦克團、獨立重型坦克團、獨立152自行火炮團、獨立輕型坦克團、水陸坦克團、步兵師屬坦克團及守備師屬自行火炮團。

坦克師屬坦克團、獨立輕型坦克團編製56輛坦克,重型坦克團編製44輛重型坦克、自行火炮。獨立中型坦克團有兩種編製,一種編製56輛,另一種編製44輛。

其中,坦克獨立1、6、7、8團為中型坦克團,獨立2、32團為重型坦克團,獨立3團為152自行火炮團,獨立4團為水陸坦克團,獨立5、9團為輕型坦克團。

步兵師屬坦克團的編製基本不變,轄坦克營、自行火炮營各1個。

守備師屬自行火炮團轄2-3個自行火炮營。

六十年代末,裝甲兵部隊進行了一次帶有體制變革性質的編製調整。除保留部分摩托化師屬坦克團外,將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全部上調集中,將坦克乘員教導團改編為戰鬥團,組建坦克師或改為軍區獨立坦克團。這次整編,一共編組了10個坦克師,到1969年,裝甲兵部隊編為13個坦克師、19個獨立坦克團、7個步兵師屬坦克團。坦克團實現"三三制"每連8輛坦克共80輛坦克。隨著大批國產五九式坦克入役,獨立重型坦克團和獨立重型自行火炮團換裝59、T34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152、122重型自行火炮退出現役。裝甲兵部隊實際已經取消了重型坦克團和獨立自行火炮團的建制。SU-76自行火炮改為工程保障車輛後逐步退出現役。這一時期,裝甲兵部隊一共四種類型的坦克團:中型坦克團、輕型坦克團、水陸坦克團、守備師屬自行火炮團。

共計71個坦克團,其中中型坦克團62個,輕型坦克團7個,水陸坦克團2個。

守備師屬自行火炮團基本不變,直至70年代後期的整編。

1976年,為加強陸軍軍的合同訓練,提高其作戰能力,將部分坦克師屬坦克團及獨立坦克團改歸陸軍軍建制,這次整編,一共改建了29個軍屬坦克團(西南的4個軍屬坦克團至80年代初才組建)。

坦克團屬步兵連改建為裝甲步兵連,裝備63式裝甲輸送車。

守備師屬自行火炮團改為坦克團,編製"三營六連制"56輛中型坦克,最後的蘇式自行火炮SU100 七十年代末期退役。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共組建了10個守備師屬坦克團。

到八十年代中期,坦克團的編製改為94輛制,每連10輛坦克。機械化集團軍所屬坦克師屬坦克團增建炮兵營和裝甲步兵營。

1950年起大量引進蘇軍裝備,抽調大批步兵幹部編組坦克部隊,人民裝甲兵進入了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階段。到1955年,全軍組建了3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6個獨立坦克團、47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4個獨立自行火炮營。」——1950年到1955年期間,組建的坦克部隊很多,除了坦克1、2、3師外,還有坦克26師。坦克獨立團曾組建了8個。

50年代初期,我軍坦克團(除坦克乘員教導團)存在三種類型、兩種編製。即:1、坦克師屬坦克團——T-34坦克30輛,IS-2坦克6輛,ISU-122自行火炮4輛,共計40輛。2、坦克獨立團——T-34坦克30輛,IS-2坦克6輛,SU-100自行火炮4輛,該團編製與坦克師屬坦克團一樣,也為40輛,只在裝備自行火炮上型號不同(《裝甲兵綜述》(39頁))。3、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T-34坦克24輛,SU-76自行火炮4輛,共計40輛。


推薦閱讀:

跑步襪子該怎麼選?
中國明朝海軍裝備的發展狀況
出國旅遊需要帶什麼,出國旅遊裝備清單(證件、手續、用品)
裝備|M4「謝爾曼」坦克側繪圖鑑
戶外活動必備求生包里都裝什麼?

TAG:裝備 | 體制 | 軍裝 | 解放軍 | 坦克 | 解放 | 編製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