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概述(非常全面詳細)

一、太極拳的創始、演進與發展簡介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我國重要文化遺產,流傳於世已有幾百年。關於太極拳是何人、何時所創,目前仍然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從各種爭論的焦點看,大致可以歸納為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太極拳起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是明末清初陳王庭所創;一種觀點則認為,太極拳的起源要在此以前,甚至可以上溯到宋唐以前,只是到清代中期流傳到河南溫縣陳家溝後才發展起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能證明,太極拳是何人在何時所創。但可以斷定,太極拳這麼優秀的拳種,絕非一人一時所創造,它是經過歷代武術家根據時代需要,通過親身實踐和不斷探索,才逐漸創造完善起來的。儘管太極拳創始問題難以定論,但是自清代中葉陳長興以後.太極拳的傳承、演進和發展的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也是太極拳界所公認的。自清代中葉,楊祿禪去陳家溝師從陳長興學習太極拳,併到北京傳播後,太極拳才為社會所認識,才逐漸流傳開來,並在其後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流派。太極拳的主要流派源流及其特點如下:(一)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是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世傳的太極拳架。目前社會上傳練的陳式太極拳套路,是陳長興(1771一1853)和同時代的陳有本,從陳王庭(1600一1680)時期流傳下來的七個套路,經過整理簡化所創編的,共有一路、二路兩個套路(二路拳也稱為炮捶)。陳家溝人稱陳長興所創編的拳架為「大架」;稱陳有本所創編的拳架則為 「小架」,亦稱「新架」。兩套拳在套路結構、架式風格上基本相同,只是在拳式著法上有所區別。陳式拳是目前社會上流傳的各式太極拳中最古老的拳架。可以說,陳式太極拳是其他太極拳式的源頭和母式。其他太極拳式,基本上是在陳式一路的兩種拳架基礎上,逐漸演化創新而形成的。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是:架式較低,動作舒展,螺旋纏繞,剛柔相濟,快慢相兼,跳躍發力,動作的攻防技擊功用較強。由於師承的不同和流傳年代的久遠,目前各地傳練的陳式太極拳拳架也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特點還是比較相近的。(二)趙堡太極拳。趙堡太極拳由河南溫縣趙堡鎮陳青萍(1795一1868)所創。陳青萍原是陳家溝陳氏後人,曾師從世叔陳有本學練「新架」拳,後因入贅趙堡鎮故在趙堡鎮定居。陳青萍根據自身練拳的體悟,並吸取了其他拳師的練法,創造出不同於原學拳架的架式,當時稱之為「趙堡架」,後人亦稱為趙堡太極拳。趙堡太極拳的特點是:架勢緊湊,圓轉自然,整正合順,柔和飽滿。此拳架流傳不夠廣泛,解放後隨著太極拳活動的發展,趙堡太極拳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並得到較快的傳播。(三)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由河北永年楊祿禪(1799一1872)所創。楊祿禪師從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長興,學有成就後,到北京傳授太極拳。並根據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對原學拳架進行了簡化和創新,去掉了原拳架中竄蹦跳躍,震腳發力等技擊性較強的動作。經其子楊班侯、楊健候,直至其孫楊澄甫(1883-1936)而定型。楊式拳的特點是:舒展大方,中正圓滿,緩慢柔和,勁力內涵,動作連綿不斷。因易教易學,成為流傳最廣的太極拳式。楊式太極拳的創立和推廣,表志著太極拳由攻防技擊性為主向體育健身性為主的轉變。目前,社會上流傳的楊式太極拳主要有兩種練法:一種練法是,在轉勢換步時,先把承重腿轉化成虛步,再根據拳式需要內扣或外擺腳掌或腳跟;重心再轉換到承重腿,虛腿方可提腳換步,故稱為虛腿轉換;另-種練法是,承重腿不轉換成虛步,就直接內扣或外擺腳掌和腳跟,虛腿即可提腳換步,故稱為實腿轉換。兩種練法各具優點,因師承與自身體悟的不同,兩種練法都有眾多的練習者。(四)武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由河北永年武禹襄(1812一1880)所創。武禹襄初從楊祿禪學拳,後又去趙堡鎮師從陳清萍學習。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精心研求,新創了有別於其他拳架的太極拳式。又經其傳人李亦畲(1832一1892)、郝為真(1849一1920)不斷修定完善,逐漸形成了自成一家的武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特點是:拳式緊湊,動作舒緩,節序清晰,每勢以啟、承、轉、合貫穿,步伐虛實清晰,出手不過腳尖。武式太極拳在解放前傳授範圍較小,解放後才得以推廣傳播。(五)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由河北大興滿族人全佑及其子吳鑒泉(1870一1942)所創。全佑先師從楊祿禪,後又師從楊祿禪次子楊班侯(1834一1892)學拳。楊斑侯所傳是其師從武禹襄學得的較為緊湊的拳架。全佑以善於柔化著稱,後傳其子鑒泉。因鑒泉從漢姓吳,故改稱為吳鑒泉。後經吳鑒泉改進整理,在其晚年定型而形成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的特點是:拳架緊湊,細膩和順,輕鬆自然,長於柔化,流傳也較為廣泛。目前,流傳於世的吳式太極拳,南方與北方所練拳架略有不同。南方拳架較為舒展,北方拳架較為細膩,各有所長。(六)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由河北完縣孫祿堂(1860-1933)所創。孫祿堂自幼酷愛武術,精通形意拳、八卦掌,功夫深厚,為一代武術名家,後又師從郝為真學習太極拳。他集形意、八卦、太極三種拳法為一體,創造出獨具特點的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的特點是:拳式小巧緊湊,架高步活,輕靈敏捷,開合自然;步法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轉身換勢以開合相接,故又稱為「開合」太極拳。因孫式太極拳架稍高,動作柔緩,比較適合中老年太極拳愛好者練習。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名家,在楊式太極拳套路的基礎上,整理編印了《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1957年整理編印了《八十八式太極拳》,對太極拳的推廣普及起到了顯著的作用;1978年又編輯出版了《四十八式太極拳》,1989年推出了《四十二式太極拳競賽套路》,這兩套太極拳套路,都是在楊式太極拳架的基礎上,吸收了其它流派的一些著法動作,因此,也稱為太極拳綜合套路,對太極拳各流派練法的融合做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此後,中國武術研究院又於1998年前後,組織全國各派太極拳名家,先後整理推出了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太極拳的競賽套路。通過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有力地推動了全國太極拳運動的普及和運動水平的提高。除以上五種主要太極拳流派外,目前,社會上還流傳有其他太極拳流派。如:李景林太極拳,吳俊山太極拳,褚桂亭太極拳,吳圖南太極拳,武當太極拳,關永年先生創編的《太極內功養生拳》,洪均生先生創編的《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現亦稱《洪式太極拳》,馮志強先生創編的《心意混元太極拳》等。這些太極拳家,都為太極拳的創新發展,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寶貴的貢獻。總之,縱觀太極拳產生,演變、發展的歷史過程,可以說,各種風格流派的太極拳,都是同宗、同理、同流的。它們是在太極拳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根據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正是各種流派互相學習借鑒,互相吸收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推動了太極拳事業的蓬勃發展,使太極拳運動與時俱進、繁花似錦,並邁出國門走向世界。那種「唯我獨尊」、「唯我正宗」,甚至對別種拳式加以排斥、貶低的觀念和做法都是非常錯誤的。二、太極拳拳理淺析所謂太極拳拳理,就是太極拳運動的內在規律和法則。它是指導太極拳運動的基本道理和原則,是學練太極拳必須要掌握和貫徹的指導思想。太極拳雖屬武學,但其拳理、拳法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具有豐富的古典哲學思想。只有認真學習、理解和掌握這些基本理論,才能使我們在從事於太極拳運動時,做到明其理、得其法,心有所主,動有所據,而逐步步入太極拳運動之堂,攀登太極拳運動之顛。(一)「太極」之理是太極拳運動的理論基礎太極拳前輩之所以把這套拳命名為「太極拳」,即表明了此拳是以「太極」之理為主導,體現了「太極」的基本理論內涵。所以,我們要學習和掌握太極拳的拳理,首先就要理解「太極」之意。雖然我們不是這方面知識的專門研究者,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但做為太極拳運動的愛好者,通過對「太極」內涵之理的了解,以啟迪我們從基本原理上認識與把握太極拳運動的規律,還是非常必要的。「太極」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哲學用詞,它所表述和揭示的,是關於自然萬物乃至人類社會存在、發展、變化動因的基本規律。「太極」一詞最早出至孔子為《周易》所作的傳即《易傳》一書中。孔子在《易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單從字意上理解,「太」字是由一個『大』和一個『、』組成的;(『、』是表示小的意思),所以「太」字就是既大又小;「極」則表示「無窮、無限」,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也就是表示「太極」既無限大,又無限小;大到「其大無外」,小到「其小無內」這就是太極」。我們的先人為了使人們便於理解「太極」的寓意和內涵,特意給「太極」畫了象,這就是「太極圖」(見圖1)。我們仔細觀察這一圖象,即可非常直觀地了解和認識到「太極」所內涵的一些基本道理,從而體悟到太極拳運動應該掌握的一些基本規律和法則。1、「太極」是圓的。我們看到「太極圖」的第一印象,就是「太極」是圓的。而且我們還要明白,這個圓並不只是個平面的圓,而是四面八方立體的圓。哪么,為什麼要用圓形來描述「太極」,而不是用其他的形態呢?其中一個重要的道理,就是在自然界中,只有圓形的東西才是最容易圓轉變化的。所以,人們根據這個原理,把日常生產和生活中需要靈活轉動的物品做成了圓的形態。如車輛的輪子、體育運動中的各種球類等,都是呈圓形或球狀的,如做成其他形狀,就不能靈活的變化轉動了。太極拳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持強凌弱、主動攻擊別人為基本原則。它的戰術思想,就是當受到侵犯時,首先要立足以化解對方的勁力,使其不能傷害到自己為第一要義;在此基礎上再因勢利導進行反擊。所以太極拳特彆強調「化勁」的訓練,追求所謂「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後發先制」的技擊效果。因為圓形運動是最省力、最活變的運動形態,因此,太極拳前輩把武術著法中的直線運動變成了圓形的運動。使太極拳的運動形態,特別是上肢的的運動形式呈現出圓形的運動特點。由於在太極拳運動中,一個完整的圓形運動,是通過若干個著法完成的,每一個著法只體現出了圓形中的一部分,因而太極拳著與著的動作規跡一般都是呈圓弧形的。這種圓弧形的運動形式,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特點,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最顯著的區別;也是太極拳運動最基本的形態和主要的練功方法。太極拳練習者務必認真理解、體會和掌握。2、「太極」由「無極」而生。「太極圖」非常直觀地表明了「太極」的來源和出處。也就是說,「太極圖」告訴了我們「太極」是從哪裡來的。王宗岳先生在其所著《太極拳論》中,開宗明意第一句就講「太極者,無極而生」,就非常清晰的講明了「太極」是由「無極」而生的。哪么,什麼是「無極」呢?我們的先人也給「無極」畫了一個圖象,這個圖象就是一個圓圈(見圖2)。我們看到,這個圓圈雖然是由一條線組成,但確沒有起始的兩端,即找不到這條線的兩極;而這個圓的外形雖然非常圓滿,內中卻是混混沌沌,陰陽未分的。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無極」 就是 「混混沌沌、陰陽未分」,處於一種 「空」或「無」的狀態。我們把太極圖和無極圖作以比較就會發現,太極圖和無極圖的基本形態是一樣的,即都是圓形的,只是太極圖中比無極圖多了一條「s」形曲線,使「無極」的狀態呈現出了「陰陽」,而變成了「太極」的狀態。所以說「太極圖」以非常直觀的形像,表明了「太極」是由「無極」而生的道理。我國古典哲學認為:自然中萬物萬象(即一切的 「有」),都是從「無」中產生的,所以「無中生有」的說法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根據「太極」內含的這一道理,我們前輩在創造太極拳這一運動時,就對太極拳運動的意識思維、呼吸吐納、身形身法,以及動作的運行等方面,都做出了嚴格的規範和要求。它首先強調,在演練太極拳之前:心中就要屏棄各種雜念,無思無慮,無牽無掛;呼吸要深、長、細、勻,自然平穩,不急不促;身形要中正安舒,周身放鬆。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內外都處於「無極」的狀態,此後方可開始行拳走架。也就是由「無極」的狀態進入到「太極」的狀態。這就要求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在思想意識上,即要排除一切與太極拳演練無關的雜念,專心一志,別無他慮,使思想意念集中於拳架著式的練習之中;又要認真體悟練拳的要領和感受,並隨著練功層次的提高,意識的具體內含則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深遂。在呼吸吐納上,即要自然平穩、不急不促;又要隨著練功層次的提高,逐漸由胸式呼吸變為腹式呼吸,由順腹式呼吸變為逆腹式呼吸,進而達到呼吸與拳式的自然結合。在身形身法上,即要中正安舒,周身放鬆;又要根據拳式動作的規範而進退反側、曲伸開合,演練出各種拳式著法。這就如同「太極圖」仍具有「無極圖」的基本形態一樣,只不過此時內中已不再是「無」,而是進入了「有」的狀態。此即所謂「太極者、無極而生」是也。3、「太極」生「陰陽」。我們看到,在「太極圖」中有一條「s」形曲線,把這個圓分成了兩部份,並分別用黑色和白色的魚形來表示。古時把這兩個既對立又對稱的黑白色的魚形稱之謂「兩儀」。既孔子在《易傳》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由於「兩儀」分別代表了兩種互相對立的極性,因此,古人將 「兩儀」 賦於了「陰和陽」兩種不同性質的屬性。也就是告訴我們,在「太極」中內含著「陰陽」這樣兩種互相矛盾著的因素。我們再觀察「太極圖」,可以發現:「太極」之內含著「陰陽」,也就是「陰陽」存在於「太極」之中。因此,我們說「太極」離不開「陰陽」,「陰陽」也離不開「太極」。 「太極」和「陰陽」既是一、又是二,是一體兩面,它們是「一分為二、二合為一」的關係。所以,王宗岳先生把「太極」稱之為「陰陽之母」。「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常用的重要用詞,它把自然中眾多具體事物中的對立面,都賦予了「陰陽」的涵義。「陰陽」定義的基本原則是:凡是向陽的、上升的、表面的、熱烈的、積極的等等,確定為「陽」;與此對應的,則把向陰的、下降的、內里的、寒冷的、消極的等等,則確定為「陰」。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表為陽、里為陰,剛為陽、柔為陰,晝為陽、夜為陰,如此等等。可以說,「陰陽」是我國古典哲學描述自然萬象的總符號。它們就如同: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里就有外,有手心就有手背,有領導就有下屬一樣是不可分開的。所以陰和陽不能單獨存在,如果去掉一方,另一方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也就不存在了,自然萬物概莫能外。陰和陽既是對立的,同時又是統一的,這就是 「陰陽的對立統一」法則,用現在的說法,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這是自然萬物存在、變化、發展最基本的形態和普遍規律。因此,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這個道理。在太極拳的理論中,也常用「陰陽」的概念給著式動作分類,如:剛為陽、柔為陰,實為陽、虛為陰,開為陽、合為陰,發為陽、蓄為陰等等。所以,武禹襄先生對太極拳的練習提出了:一身之中要有總的「虛實」,一處之內要有一處的「虛實」,全身上下、處處都要有「虛實」的要求。這裡的「虛實」既可理解為「陰陽」。在太極拳的練習中,要從意念到動作,既要弄清每著每式的「陰陽、虛實」,又要「陰陽融合、互為其根」,混然如一「太極」。4、「太極」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相轉化的。我們的先人在繪製「太極圖」時,還給黑色的魚畫上了白色的眼睛,而給白色的魚畫上了黑色的眼睛,其寓意既為「陰中有陽、中有陰,陰陽包容、陰陽融和」之意。我們要知道,自然萬物中,根本不存在絕對純而又純、永遠不變的物質和事物。此即前人所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白晝有陰雲風塵以敝日;黑夜也有月亮星辰以照耀;國家的政策只有深入人心、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也只有得到民眾的擁戴,並為之積極奮鬥奉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和諧發展;只有 「國富」才能「民強」,也只有「民富」了才能真正「國強」;所以才有「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的說法。我們回顧自己成長進步和事業發展的過程,可以說在獲得的榮耀和成功之內,包含著若干挫折或失敗的積奠;而在獲得了榮耀和成功之後,也可能要面臨再次的挫折和失敗。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只說出了問題的一半,要知道「成功也可能是失敗之父」,許多高官顯貴不得善終的例子不勝枚舉,見證了所謂「上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可以說:萬事都有變數,皆因內有其因。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遇到挫折或失敗時,要振奮精神永不放棄;當獲得榮耀或成功時,要更加謹慎永不自滿。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這裡說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既強調了「太極」中的「陰陽」是互相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同時,也強調了「太極」之中的「陰」中應含有「陽」的成份,「陽」中也應含有「陰」的成份。也就是說:「陰」並不是純陰無陽;「陽」也並不是純陽而無陰的。它們的「陰陽」屬性,是由其內含「陰陽」 的相對比例而決定的,並可在一定內外因素的作用下轉化到其反面。所以,前人才有「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剛」之說,可謂是至理明言。此理貫徹到太極拳的運動之中,即要求處處求「中」,式式講「合」。也就是每著每式,軀幹肢體既要分清「陰陽」,又要「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而不可走向極端。正如李亦畬先生強調的哪樣:「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體現在太極拳的練習之中,則要做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剛柔相濟,化發合一;虛實相變,快慢相兼。如達:「黏即是走、走即是黏」,「 至柔至剛、即化即發」,「隨心所欲、無意而為」之境界,則至太極拳之大成矣。5、「太極」是旋轉的。我們觀看「太極圖」,還會發現,「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都是以頭追尾,向著既相同、又相反的方向相互追逐,並在其中間形成了一個 「s」形曲線,明顯給人一種旋轉運動的感覺。「太極圖」就是通過這樣一個直觀的形象,揭示了自然萬象都是旋轉著運動、變化、發展的這一原理。如:在一年之中呈現出春、夏、秋、冬的循環運轉周期;一天之中則呈現出晨、午、夕、夜的循環運轉周期;植物的生長過程呈現出發芽、生長、開花、結籽的循環運轉周期;就是我們人類,也要經歷出生、成長、結婚、生子的循環運轉周期;而子孫後代又要繼續循環這一過程,如此等等。我們還要明白,這種循環往複的周期性運轉,並不是只在一個水平上進行,而是每經過一次循環周期,就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再在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上進行周期性循環。它的運行規律如同螺釘上的螺紋一樣,是呈螺旋狀的。如:植物的種子每經過一次循環,其數量要增加若干倍,其質量也在發生著變化。正是日月的周期性循環,則把猿變成了人,又把人類從元始狀態,推進到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就是我們自身,也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周期性循環,把我們由孩童時期送入到了今天;可以說,今天的「我」已不再是昨日的「我」,無論是生理還是閱歷都進入一個新的層次;如此等等。所以說,周期性循環、螺旋形發展是宇宙自然萬物以及人類社會存在、變化,發展的最基本的規律。太極拳是在「太極」之理指導下的運動,它無論在拳路的風格特點上,還是運勁的要領方法上,都嚴格貫徹了「太極」的這一基本規律。它體現在太極拳的練習之中,則從軀幹、四肢、乃至各個骨節、肋肉都是旋轉著運動的,使全身呈現出立體螺旋形的運動形態。這種立體螺旋形的運動方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法則,是太極拳練習者應著重掌握的「精?」。6、「太極」的實質是生生不息、無窮髮展。由於「太極」中孕含著「陰陽」兩種不同性質的因素,它們既互相對立、又互相統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倚存,由此推動了「太極」不斷發生變化,不斷二分,乃至無窮。因此,王宗岳先生又稱「太極」為「動靜之機」。此處的「動靜」-詞即為事物的變化發展,「機」字即為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機理或動因。「內因」與「外因」相合,事物就會發生變化。如把「太極」 比作一粒種子,種子遇到適宜的條件,就會生根發芽、長莖生葉、開花、結籽,經過這樣一次循環運轉周期,就會結出更多新的種子;這時,結出的新種子就如同更多的「太極」,又繼續周而復始、循環往複、直至無窮。但無論經過多少次二分,其分子永遠是「一」,也就是「太極」。 此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這裡所說的「一、二、三、萬」,並不是一個數學概念。其中的「一」即為「太極」;「二」則為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動因,即「陰陽」;「三」則為各個不同的系統和門類;「萬」則代表了事物的無窮髮展和宇宙中的萬物萬象。我們要理解,這個「一」也就是「太極」,既代表一事一物,又包括萬物萬象;既代表事物的起源、又包含著無窮的發展;既代表最微觀的粒顆、又包含最宏觀的宇宙;既代表具體的事物、又包含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因此,曾仕強先生講「太極是宇宙萬物萬象共同的基因」。正因為有了這個「共同基因」,宇宙中萬物萬象雖變化萬千,它們仍能和諧相處,有條不紊,顯示出其固有的規律性。通過對這一原理的理解,可使我們進一步體悟到,「太極」從根本原理上,體現了自然中哪種無窮髮展、生生不息的精神。前輩們正是遵循這一精神創造了太極拳,並經歷代太極拳家的共同努力,使太極拳這一帶有中國哲學思想的優秀拳種得以廣泛流傳,蓬勃發展。我們作為太極拳運動的愛好者和參與者,也應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把太極拳的精?繼承下來,進而不斷 「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使之發揚光大。但無論如何發展變化,又不可偏離「太極」之理,正向洪均生先生強調的:「-切事物總是因時、因人有意無意而變化的。不離法則的變化,是為發展;離開法則而變化,必定倒退」,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才附合「太極」之精神。7、「太極」體現了「和合」之精神。我們看到,「太極圖」的形態是外部圓滿,內部融合,內外和諧的一種狀態。雖然其內存在著「陰陽」兩種互相對立的矛盾,但它們卻是相互依存、相融相合、和諧運轉的。我們知道,「太極圖」 所表述的這種形態,是物質或事物發展變化的理想狀態,而在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中,事物總是處於「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動態變化過程中。但這種平衡、融合、和諧的狀態,卻是人們所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標。人們為了追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社會,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方針;每個家庭,也都期盼著融洽和睦、平安合順;就是我們自身,也都希望福壽康寧、安度百年。所以,「太極」所揭示的「和合」之精神,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孜孜追求的最為圓滿美好的景界。太極拳運動雖屬健身之小技,卻內涵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所展顯的亦是練功人內在的精神修養。太極拳雖有「內以修身、外以禦敵」之說,但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乃為根本目的,至於功力,則應順其自然而為之。就是功力有所成就,亦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不可口狂,更不可手狂。而應遵照洪均生先生之教誨:要尊重長者,講究禮貌,注重安全,重在學習,不可過分計較輸贏;贏要贏的有分寸,輸要輸的有道理,如同打牌下棋,只求其樂而已。遇有持強逞勇之人,也應以恭謙態度、和氣語言以對之,不可與其糾纏。當然,以太極拳技擊為職業者當別論,但也應遵守有關規定和規則,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這即「太極」圓融、和合之本意。「太極」一詞內含的內容還有很多,這裡不再詳述。如能懂得和掌握了這些道理,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打開太極拳殿堂大門的鑰匙,為理解和掌握太極拳鍛練的內在規律和法則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二)「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規律。以上,我們結合太極拳運動的實踐,簡要的介紹了「太極」內含的一些基本的規規和法則。其中「陰陽的對立統一」規律,是自然萬物之存在、變化、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也是太極拳運動的最基本的規律。在太極拳運動中,這種「陰陽對立統一」的規律體現在多個方面,貫穿於太極拳運動的全過程。現就較為重要的幾個問題簡述如下:1、關於「內與外」。「內與外」屬於比較大的範疇,所涉及的內容很多,諸如「形與意、靜與動、方與圓、勁與著」等,因下面我們還要分題論述,這裡只就「內外兼修、練養合一」的問題略作探討。所謂「內外兼修、練養合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其所強調的,就是對人們內在精神和外部器官功能的全面鍛煉。筋、骨、皮、肉是由「精」組成的人體主要構件,也是「氣與神」得以運行的物質基礎。因此,「精、氣、神」和「筋、骨、皮」是互為表裡、內外統一的。哪么,什麼是精、氣、神呢?其鍛練的基本要點又是什麼呢?所謂「精」,是指組成人體器官組織(也就是筋、骨、皮、肉)的精細微小的物質顆粒,用現時的說法就是組成人體的「細胞」。它是構成人體器官質量的物質基礎,它既受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又受後天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經過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學持久的鍛練是可以提高其內在質量的;所謂練「精」,就是指對組成人體筋、骨、皮、肉以及「五藏六腑」各種人體器官的物質細胞的鍛練;其目的,就是提高組成我們人體物質的內在質量。所謂「氣」,是指人體內的生命氣機和活動能量;我們稱體內的這種「氣」為「真氣」或「中氣」;而相對於不斷侵蝕我們身心的「邪氣」來講,亦稱之為「正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浩然之氣」。它由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所組成:先天之氣是從母體中傳遞下來作為人的生命特徵的氣機,它是自地球有生物以來,經過數億年的演變進化,經過人類一代一代的傳遞,才傳至我們的生命之中,所以說,它是人們生命的基礎。後天之氣則是在脫離母體後,人們自身從自然中獲得的水份、氣體以及各種營養物質等,經人體特有的功能加工合成後而獲得的能量。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相融合,既構成了我們人體中的「中氣」,並成為人們生存、生活和生產的內在動力。所以,所謂練「氣」,其實質就是對身體器官自有功能進行的鍛練;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身體對各種營養物質和氣體等進行生化合成的能力,從而高效的發揮出身體的各種功能。所謂「神」,是指人體所具有的感知、分析、反應事物的神精系統;所謂煉「神」,就是指對身體的感覺、傳遞、認知以及思維、判斷和反應能力的鍛煉;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神精系統的指揮調控和應激反應能力。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神」與「心」、「意」一體構成了人們的思想意念活動,所以,才有「心之官則思」之說,並形成了所謂「心神」、「心意」等辭彙。在太極拳運動中,每著每式都應由「神」作出判斷、決斷;由「心」組織指揮;由「意」協調引導;由「氣」作為內在動力;由身軀肢體來落實。所以,武禹襄先生說「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並要「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力到」。精、氣、神為內,筋、骨、皮、肉為外,它們是互為表裡,互相依存不可分離的。只有內在精、氣、神的質量得以提高,筋、骨、皮、肉的健康才能從本源上得到保障。太極拳既主張內外兼修,又強調練養合一。在太極拳的鍛練中必須貫徹對身體有利的原則,通過太極拳的練習,經常清除侵蝕我們身心的各種 「邪氣」,不斷培養身體中的「浩然正氣」,精心養護好身心健康,以達到強身健魄、性命雙修之目的。因此,太極拳採取了一種與其他運動項目完全不同的,具有其顯著特點的鍛練方法,即通過鬆柔緩慢和擰轉絞拉的螺旋運動,對外部肢體和內部藏腑進行吐納按摩,以使每一處肌肉,每一條筋脈,以至每個細胞都能得到鍛煉,從而促進體內氣血的流通,達到固本強身和對一些慢性疾病的調理康復作用。要做到「內外兼修、練養合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掌握好「適度」,即如前人要求的「無過不及」。在鍛練中既要堅持足額足量,恃之以恆;又要注意演練的速度不可過快,鍛練的時間不可過長,練習的強度不可過大。另外,在大霧天、大風天、雷雨天、沙塵天、空氣受到污染時不可在室外練習。練功時的著裝要寬鬆舒適,夏季要採用透氣散熱的面料;冬季要注意防寒防凍,盡量不要出汗,如出汗後要及時保暖;練習中,還要時刻注意安全,預防各種事故的發生。總之,太極拳運動,就是要「練中有養、養中有練」,練養結合,即所謂「十年練功,十年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是也。2、關於「形與意」。形與意也屬於「內外」的範疇,形屬外、意屬內。所謂太極拳運動中的「形」,就是按照拳法著式的要求作出的各種形體動作;所謂太極拳運動中的「意」,按洪均生先生的說法,既是「合乎拳法拳理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一種『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在學拳初期的「意」,主要用於指揮身體把每著每式的動作做規範、做到位。要先動意、再動身,用意識引領動作的運行,使意識與動作高度統一。做到意領身隨、形隨意動、形意合一。此即「心為主宰」的練法。著法動作熟練後,則可重點體悟體內纏勁與外在著法融合運轉的感覺;初練時,為使意念活動有所「著落」,可運用「定位體悟」的方法練習。即在拳架著式的練習中,集中一個時間段、或一遍拳的練習時間,把意念集中於身體的某一個具體部位,以便強化對該部位纏勁的感覺。如:有時可把意念放於腰眼處,著重體悟兩腎抽換的感覺;有時可把意念放於腳、腿或手、臂上,著重體悟腳、腿或手、臂轉勢換勁的感覺;有時則把意念放在小腹即「丹田」部位,著重體悟「丹田內轉」、「丹田帶動」的感覺等。此即是內練「纏勁」、外練「纏法」,「內外兼修」的練法。隨著著法的不斷嫻熟和內勁的不斷充盈,在太極拳練習中,則要進一步領悟每個著法所設定的技擊內涵,逐漸弄明每著每式的攻防意義,弄懂眼、身、步、手應怎樣配合;勁路、著法應如何因勢而變,從而不斷深化對拳式著法的理解。這樣才能在拳架著式的演練時做到有的放矢、不劃空圈,有情有景,形神兼備。此即所謂「無人若有人」的練法。當然,只是為了健身而學練太極拳者,只要把拳架著式練正確,做到意領形隨就可以了。3、關於「動與靜」。在太極拳運動中,「動與靜」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一是「身動而意靜」。在做太極拳運動時,身軀肢體要按照太極拳拳式著法的要求,做出千變萬化的動作,使全身上下都處於「動」的狀態;但在心中意識上則要專心一意,排除雜念,使自己的思維活動進入到「太極狀態」。所以前人有 「身雖動、心貴靜」的要求。但這時的「靜」並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要集中意念,認真引領拳式著法的動作,體悟勁力在身軀肢體中運行的感覺,而不是追求氣功鍛練時所謂的「入靜」狀態。二是「外動而內靜」。在太極拳運動中,身體的運動狀態是顯而易見的,哪么它的「內靜」又是怎樣體現的呢?我們知道,在不轉勢換式的情況下,在上盤,眼要注視一個確定的方向不得隨身轉動,這樣頭部旋轉的角度就受到了限制;在下盤,兩腳踏地也不可隨身轉動;此時,中盤的腰雖左右旋轉,但從「百會穴」到兩腳的「湧泉穴」卻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這就是前人講的「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三是在著法中,「動與靜是交替轉化」的。在太極拳的著式中,軀幹和肢體都處於左右旋轉、順逆螺旋的運動狀態,但因受到人體生理結構的限制,人不可能象機械那樣一直向一個方向旋轉,而是左右、順逆往複交替進行轉動的。這樣,在由向右轉變為向左迴轉時,筋骨、肌肉就要有一個由緊到松的轉換過程,直至轉「正」歸「零」,而進入「靜」的狀態;如再繼續向左或向右轉,則又要進入由松變緊,由靜到動的過程。所以說,太極拳運動,就是一個由靜到動,再由動到靜,不斷循環往複,交替變換的過程。它們是既互相轉化,又互為其根的。此即前人所講的:「動則生陽靜生陰,一動一靜互為根」。四是「動靜的方向即為開合」。這即是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所講的「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為什麼動的方向是開、靜的方向是合呢?這是由於身體左右、順逆的來迴旋轉,而產生的「向心力」和「離心力」相作用的結果,是自然形成的運動形態。所以,前人講「腰如軸、氣如輪」,就是說,太極拳運動要以腰為主軸,四肢的各種動作,都是在腰的旋轉帶動下進行運動的,而不可自行屈伸圓轉。4、關於「方與圓」。由於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是呈立體螺旋形的,因此,在其動作形態上,即表現出各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形狀的圓形運動。我們知道,一個圓即是360度,如把每一度看作是一個「點」,單看這個「點」它即是「方」的,如果把每一個「點」連接起來則成「圓」的。可以說,「圓」是由「方」組成的。「圓」是形、「方」是質,「外圓而內方」。太極拳是由多個拳式著法組成的,每著每式,就如同太極拳中的一個「點」,單看這個著式即是「方」的;由於太極拳著法與著法之間,是由弧形的運行路線連接的,所以,整個太極拳運動的規跡即呈出各種「圓」形的運動狀態。我們在學練太極拳時,既要把拳法中一著一式的這個「點」弄清楚,把每著每式的動作做正確;又要弄明白著與著、式與式之間的運行「路線」,這樣,才能使全身內外相合、上下協調的運動。在初學階段,要特別注意把每一個著法的這個「點」做到位,並可略有停頓,然後再做下一個動作,這時演練出的拳架可略有稜角、略顯「方」形。在拳式著法熟練後,則可逐漸減小稜角而趨於圓形。這就如同練習寫字,初學時要練好楷書,以便打好基礎,以後方可練習行書和行草,萬不可剛練寫字就寫草書。練拳與練字同於一理,練拳者定要切記,否則悔之晚矣。在與人推手或交手時,當我的「點」碰到對方的「點」,則呈現出「方」形,而感到是剛的;當我的「點」碰到對方的「線」,則呈現出「圓」形,而感到是柔的。在與對方接觸時,無論是「點」、還是「線」,都要運用「公轉」與「自轉」相結合的「螺旋勁」。不然發勁即「頂」、化勁則「丟」而受制於人。5、關於「化與發」。太極拳的勁力是隨著拳式和著法隨勢而變的,有的太極拳前輩將其歸納為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之多。其中「化勁」和「發勁」是太極拳中最基本的兩種勁力,它就如同「太極」中的「陰陽」,是太極拳應敵用著中一個過程的兩個階段。其它勁力都是「化勁」和「發勁」在方向、角度和拳勢上的不同變化。所謂「化勁」和「發勁」,就是當受到攻擊時,要先將對方來力引開化解,再轉而進行反擊發放的用勁方法。這種用勁方法是符合「有理、有利、有節」原則的。不挑釁滋事,不主動出擊,是為有理;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後法制人,是為有利;當化即化,應發則發,因勢而動,是為有節。可以說,太極拳就是一種應敵用著、貼身近戰、後法制人的拳法。所以才有「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戰術原則,和「粘連黏隨不丟頂」的技術要求。也就是當對方用力打來時,我出手與來力相接後就不要輕易讓對方脫離,而是如膠似漆似的黏在一起,再隨勢應敵用著。這時最容易出現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力與對方相頂相抗,這時,如自己沒有對方的力量大,就會被對方推出去;如自己比對方的力量大,也可能把對方推出去。但無論能不能推動對方,這都是較勁比力,也就是「拳論」中所講的是利用「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與太極拳的戰術原則和用力方法毫無共同之處,也就是犯了「頂勁」的毛病。二是不用力與對方相頂相抗了,但自身又隨對方來力直線向後收縮,又會讓對方給壓扁逼實,而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這又犯了「丟勁」的毛病。如何才能做到不丟不頂,既能順利化解開來力,又能「引進落空」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要有經過太極拳運動的鍛練而產生的彈性勁,亦稱之為「掤勁」;而在技術上則要運用自轉的順逆纏法,配合公轉的正反旋法,順著對方的來勁,並適當加力改變其角度,順其勢、借其力引而化之,以使來勁落空,並使其走向背勢。如:來勁偏向我的左側,便向左引化;來勁偏向我的右側,則向右引化。來勁偏高,便向高處引化;來勁偏低,則向低處引化。此即所謂「直來橫撥、橫來捧壓」,「四兩撥千斤」。在拳式著法上,一般運用采、捋、挒的著法。對方來勁偏高則用采法,來力偏低則用捋法或挒法。引化雖屬防禦之法,但在引化時要順勢調整好自己的身形、步法,乘機占勢、蓄勢待發,為發放對方打下基礎、創造條件。這就是前人講的「以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何謂「轉關」呢?就是由「引化」轉為「發放」的「轉折點」。也就是推手歌中所講的,「引進落空合即出」中「合」的時機和方法。這個「轉折點」為什麼稱之為「合」呢?洪均生先生說:「是指雙方的著力點碰到了一起,所以叫作「合」。力點和力點碰到一起,豈不成了頂勁?我認為,對方直力來攻我,我向左或右撥轉來力,使之落空而出,這是我用旋轉的點接觸來力直進的點,是不會出現頂勁的」。在發放時,「借勁」和「截勁」又是最基本的兩種用勁方法:所謂「借勁」,就是順著對方勁路的方向發放,使其順其自身勁力的方向被發出。如:我把來力引進落空後,即可利用其前沖之力,順勢加勁向我側後方發放;也可在對方感到其力被引進落空,而向後收身回縮時,而順勢加力向我前方發放。所謂「截勁」,就是對著來力的方向堵截對方。如:當我把來力引進落空後,在其來力將盡未盡之時,即對著來力的方向截擊發放;也可在對方感到其力被引進落空,而要變著換勁時,就乘其身微動、而著未出之機,就對向其力的方向發放,此即洪均生先生說的「彼微動、我先發」。無論在哪個時機,是用「借勁」還是「截勁」發放,都要將自己的力點作用到對方的著力點上,即洪均生先生講的「點對點、勁發焉」。在沒有控制住對方勁路、找不到著力點的情況下,是決不可用力發人的。如這時盲目用力發放,是很容易讓對方乘勢借力引進發放的。在太極拳著法的運用中,「化與發」是合為一體、相互為用的。也可以說,太極拳就是攻防一體、化發合一的拳法。而決不可把太極拳的著法分為哪式是防禦、哪式是進攻;哪著是「化勁」、哪著是「發勁」。因為「化與發」就是「陰與陽」,只有「陰陽相合」才成其為「太極」。「陰與陽」在「太極」中本來就是相反相成合為一體的,如果在意念或著法中,硬要一著化、一著發,一著剛、一著柔的練習,是有違於「太極」運動之規律的。所以,不懂太極拳之理,不明太極拳之法,太極拳的著法不僅不能進攻,就是用於防禦也是非常困難的。哪么太極拳在著法中是如何體現「化發合一」的呢?陳鑫先生講到,太極拳的著法在應用時,主要有三種基本方式:一種是先引後發:也就是在一個著法動作中,前半部分為引化,而後半部分為發放,如采、捋、挒等著法:也有的是前半個圈是引化,後半個圈是發放,如攔擦衣等。一種是一引一發:也就是一手引化,同時,另一手發放;如用左手引化,則右手發放;如右手引化,則左手發放。如掩手捶、白鶴亮翅等;也有手引腳發或手引肩發的,如左、右踢腳或蹬腳,攔擦衣和單鞭中的靠法等。一種是即引即發:也就是在同一肢體的同一動作中,既有引進化勁的作用,又有外展發放的作用。如猿侯獻果,則肘部順纏內收為化,手部握拳順纏外展則為發。總之,太極拳的著法都是「化發合一」的,只是在應敵用著時,所應用身體的部位,肢體的配合,勁路的轉換時機、方向、角度不盡相同而己。都是要因勢而用、隨機應變的。6、關於「虛與實」。「虛實」的轉化,是太極拳非常重要的運動形式,所以才有:「一陰一陽之謂道,一虛一實之謂拳」之說。武禹襄先生指出「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上下、前後、左右皆然」。也就是說:全身要有全身的虛實,局部要有局部的虛實,處處都要有虛實。如兩腿要分虛實、兩手要分虛實、手與腿的配合也要分虛實;就是一隻手臂也要分清何處是虛、何處為實;一隻手也要分清哪兒是虛、哪兒為實;一個手指也要有虛實。我們對「虛實宜分清楚」和「分清虛實」,要有正確全面的理解。一是在心中意識上要「明白」每著每式何處為虛、何處為實;二是在身體認知上要找到「感覺」,把每著每式做到位,真正把虛實體現出來。對於太極拳運動中的「虛實」關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從承受身體重量的角度來區分「虛實」。即為:身體重心偏於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身體重心偏於右腿,則右腿為實、而左腿為虛。在拳路練習中,兩腳兩腳的「虛與實」是互相不斷轉化的,如在前進、後退或橫向行進時,都要經過一腿由虛轉實,另一腿則由實轉虛的過程,在虛腿離地邁步時,另一腿則要全部承受身體的重量,而變為一腿全虛一腿全實,如此,行進才能靈活。而在每個具體拳式中,兩腿所承受體重的比例則要根據定勢的步型而確實:即馬步應由兩腿平均承受身體的重量;弓步則實腿可佔七成、虛腿佔三成;盤步則實腿佔八成、虛腿佔二成;虛步則實腿佔到九成、虛腿佔到一成。也就是虛不可全虛,實亦不可全實,而應向李亦畬先生強調的那樣,「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這樣才符合「太極陰陽」之理。當然,獨立步則要由一腿獨立承受起全部的身體重量。二是從攻防用力的角度來區分「虛實」。即:引化對方勁力的部位為虛,而發力攻擊的部位則為實。如以腿或腳進行攻擊時,雖然此時身體的重量由支撐腿負擔,但從技擊用著的角度看,攻擊對方的腿或腳又成了進攻的實點;再從兩手的用力情況看,則引化對方勁力的手為虛,而進擊發力的手則為實。但是,如果對方雙手推按我一隻手臂時,我雖沉肘引化對方的勁力,但因對方的勁力按壓在我的手臂上,外形看似虛,實則是實的。三是從應敵發放的時機來確定「虛實」。太極拳有「遇虛當守,得實即發」和「避實擊虛」之語,兩句話看似矛盾,而其本意則是一致的。所謂「遇虛當守,得實即發」,是從進擊技術的角度講的,是指在應敵用著時,只有在控制住對方,使其不能活變的情況下才能乘勢發勁;而不可在對方轉換靈活,自己還沒得到著力點的情況下盲目發勁,以免被對方引進落空而失去重心。而所謂「避實擊虛」則是從戰術角度講的,是指應敵用著時,不可與對方硬碰硬,而應避開對方的防線「乘虛而入」,攻擊其薄弱環節。但在「乘虛而入」之後,仍然要在「得實」的情況下,方可用勁發放。7、關於「開與合」。「開與合」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形態,也是太極拳法的基礎,因此,拳譜中特彆強調「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 一陰一陽之謂拳,其妙處全在互為其根」 ,可見「開與合」在太極拳運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單從身形上講,所謂「開」,就是在太極拳運動中,將四肢伸展,使身形放大;所謂「合」,就是將四肢屈收,使身形縮小。雖然太極拳運行的軌跡呈圓弧型且千變萬化,但其運動的基本形態仍然是屈伸開合,互為基礎、互相轉化的。「一開連一合,開合遞相承」,由此,構成了太極拳運動紛繁的拳式著法。在應敵用著中,「合」就是引進化解來勁,同時蓄勢待發的著法,它是「開與合」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太極拳是不主張主動進攻別人的,當別人向我進攻時,怎樣才能「合」得住,不讓來力衝散擊垮,就成為關鍵向題,不然,什麼拳式技法都無從談起。哪么,怎樣才能在對方進攻時做到沖不散、擊不垮呢?首先,要有經過正確持久的鍛練,使自身練出混厚的「定力」(也稱為『中定勁』),這是「合」得住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就為各種勁力著法提供了施展的平台。這就要求在平日走架和推手練習時,心神意氣、筋骨皮肉都要放鬆,四肢百胲都能鬆開,「將全身練成一條繩子,而決不能成為一根棍子」,而且這條繩子就如同鞭子一樣,回抽時非常柔順,抽出去確具有非掌強的韌性和彈力。在與人推手試勁時,可互相多作一些推按的練習。在對方推按時,要頂勁上領、襠勁下塌、胸向內涵、背部圓撐、松肩垂肘、松腰收腹、坐胯屈膝,上身略向前俯;不丟不頂、隨人而動,即不可與來力相頂相抗,讓對方找到力點,也不要主動回縮,讓對方壓偏而失去彈性。要使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腳九大骨節,節節鬆開而又富於彈性,就如同汽車底盤的彈簧,既能將來力吸納消散和卸於腳下,又能蓄勢蓄勁為反擊發放創造條件。這就是前人講的「神似捕鼠之貓」,「勁以屈蓄而有餘」。 「開」就是反擊進攻,發放對方的著法。發勁時,要象武禹襄、李亦畲先生要求的哪樣,「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 「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太極拳法的著法勁路,又是「開中寓合、合中寓開」的。如:手與腳的配合,則有手合腳開,或手開腳合:左雙推掌第三動上步收掤,是手向後合、腳向前開;第四動弓步雙按,則是手向前開、後腳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前發後塌;采擠展掌第三動進步雙采,是左手合,左腳開;第四動弓步擠按,則是左手開、右腳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左發右塌;攔擦衣第三動上步引掤,是右手合、右腳開;第四動弓步采擠,則是右手開、左腳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右發左塌。兩隻手的配合,則有左合右開、右合左開:如單鞭第一動右引左按,就是右合左開;第二動左引右擠,就是左合右開;高探馬第二動馬步抱纏,雖然兩手相合,但右手抱收為合勁,左手外纏則為開勁;第三動右采左按,雖然兩手同開,但右手上采是為把對方引過來,仍屬收勁為合,左手按擊則為開。就是一支胳膊的動作,也有開合:如搬攔捶第三動右轉搬捶,右拳向外搬攔為開,右肘下沉里收則為合;第四動上步攔掌,右拳後收為合,右肘向身後收則為開;就是一隻手的動作,也有開合:如攔擦衣的上步引掤,拇指外旋為開、小指內收則為合。另外,就是同一個著法動作,因受力人所處的方位角度不同,其所呈現的「開合」態勢和勁路方向卻截然相反:如:進步掩手捶第七動左引右擊,從前面看,右手前擊為開,左手後收為合,但從背後看,則是左肘後擊,應為開,右手向前化勁,應為合;後招第二動跟步引掤,從左側看,是雙手向左發勁,應為開,而從右側看,則雙手向左蓄勁,應為合;二路裹身鞭,蓋步提掤是胸合背開,而開掤肘擊則是背合胸開。以上只是選擇了幾個比較典形的拳式來說明,其實,太極拳的每一著式都是開合一體、相互為用的。由此看來,「開與合」已不單是太極拳著式技法的概念,而應引伸到哲學的高度來認識。所以,李亦畲先生說「能懂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8、關於「快與慢」。太極拳雖以養生健體為主,但其動作仍具有技擊的特點,屬中華武術的範疇。我們都知道,雙方格鬥博擊貴在一個快字,為何太極拳確要強調慢與緩呢?我以為,慢只是練功的方法。因為太極拳運動,在身法與步法上,是採用弓膝、坐胯、松腰、塌襠的鍛練方法,這樣,就增加了運動鍛煉的強度。比如各種樁功的練習,雖然身體處於靜的狀態,反而增加了運動量。雖然太極拳不同於樁功,不採取完全靜止的練功方法,但要求「身體如同坐在凳子上」一般,就是在抬腿邁步時,支撐腿也要保持弓膝坐胯的狀態,不得伸直站立;另一腿則要緩緩提起,慢慢邁出;再緩慢的調換重心。這對於身體軀幹、特別是下肢的筋骨肌肉的訓練強度是很大的。雖然上肢的運動量不及下肢,但由於上肢也是緩慢且螺旋著進行運動,所以,對上肢也有很好地鍛煉。這種練功方法,可以說是「樁功的活步練法」。通過這樣的鍛練,既能增強身體肌肉的耐力,又能提高全身力量的協調性和整體性,增強身體內在的功力。但是,我們要明白,在應敵用著時,無論是化、是發,是攻、是防,都應「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而寧快勿慢的;無論是意識,還是拳式著法都應力爭上遊、佔據先機,搶在對方的前頭;這樣才能掌握主動,而不受制於人。在平時學練時,一般應掌握:初學時要寧慢勿快,只有慢才能掌握好動作要領,把拳架著式學正確,並進而體悟勁力在體內運行的感覺,為太極拳的鍛練打好堅實的基礎。此時切不可不求甚解而貪快速成。動作正確且熟練後,可分為三種速度進行練習:即十五至二十分鐘練習一遍為中速;十五分鐘以下為快速;二十分鐘以上則為慢速。自行鍛練時,應以中、慢速為主;如:第一遍可練的慢一些,以便於熱身;第二遍則可快一點,以便於體會勁路;鍛練結束前可再適當放慢一些;而行拳的速度也應以勻速運行為主。當表演時,則應以快速為主,在拳式著法的運行速度上,則要快慢相間以體現出拳式著法的攻防意義。總之,太極拳在演練時不應過快或過慢,快時,不可急促紊亂;慢時,不可散漫獃滯。如年紀較長,只為養生健身而練習者,則應以慢練為主,並以不感到疲勞為度,不可貪多求快而傷及身體。總之,太極拳運動,應突出一個「養」字,力避一個「傷」字,做到精神愉悅、滿身輕鬆,情趣盎然。9、關於「勁與著」。勁與著是太極拳功力訓練的兩個基本點,太極拳就是「內練勁力、外練著法」的鍛煉方法。太極拳所練的勁力,是將人們原有的先天勁力,通過太極拳法的長期練習,重新規整加工後而產生的。它具有外柔內剛、勁整集中、螺旋力強、富有彈性的特點。太極拳的內功勁力,是太極拳著法應用的基礎,沒有內功勁力的著法是有形無質、不能應敵的。但太極拳內功勁力的訓練方式,則採取了與其他運動項目完全相悖的鍛練途徑,也就是鍛練時,在運行速度上不求急速而求緩慢、在運行路線上不求直線而求圓轉、在運行勁力上不求剛猛而求輕柔、在對內功的修為上不求增力而求退勁的鍛練方式。此即太極拳前輩所強調的「有心求柔,無心成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是用意,不是用勁」的鍛練方法。在行拳走架過程中,不僅不要用僵勁、硬勁,就是柔勁、軟勁也不要用,而是要「專心致柔」,逐漸改變原有的用勁思維模式,退去身上的僵勁絀力。其實,整個退力減勁的過程,也就是「成剛」的過程,也即是增長太極內功的過程。所以說,太極拳的著法既是運用太極拳內功勁力的技巧,更是太極拳內功勁力鍛練的主要途徑。勁為陰、著為陽,勁為內、著為外,它們是合為一體、相互為用的。因此,太極拳前輩反覆告戒我們「太極拳功夫在拳里」,要想使自身太極拳的內功水平不斷提高,就必須按照正確科學的練習方法,持之以恆,常練不懈,確實在著法套路的練習上下功夫。太極拳的著法是千變萬化的,太極拳勁力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太極拳前輩將其歸納為幾十種之多,根據洪均生先生介紹:當年,陳發科先生就曾把太極拳的勁力形象的分為四種:一種是鑽頭勁,即螺旋著打出;第二種是車輪外邊的勁,這種勁能把人發出,而不會傷著人;第三種是車輪內部的勁,這種勁很容易傷人,不要輕易試驗;第四種是崩炸勁,沒有較強的內力則不能發出。這四種勁的實質,都是螺旋勁的不同表現形式,所以,太極拳發人時,被發之人都是旋轉著被發出。雖然廣大太極拳練習者,主要是以養身健體為目的,但如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科學正確的運動方法,無論對於增強練拳的興趣,還是提高健身的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10、關於「黏與走」。「黏與走」也是太極拳運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在下面論述「陰陽相濟」問題時還要涉及到,為避免重複,這裡不再述及。(三)、「立體螺旋形式的纏法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法則。全身立體螺旋形式的纏法運動,是「陰陽對立統一」規律在太極拳運動中的具體體現。「纏法」一詞是陳鑫先生提出的,他在所著的《陳氏太極圖說》中說:「太極拳纏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洪均生先生對「纏法」作了具體解釋,他說:「陳式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是螺旋形的,這種螺旋形的動作,不但運行於肌膚之上,而且貫穿全身。它使各個關節、肌肉束、甚至每個細胞都得到運動。通過反覆絞拉的持久鍛煉,體內自然會產生出一種似松非松而具有彈性的勁來,就是纏絲勁(陳氏通稱為『掤勁』、也就是一般太極拳刊物上所說的那種『內勁』)。運用這個勁的各種著法,便是『纏法』」。並強調說:纏法是陳式太極拳的基本規律,陳式拳法的運動法則就是纏法的螺旋運動。通過洪均生先生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理解為:「螺旋形的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鍛練方法和外在形態;「纏勁」是經過長期螺旋形運動的鍛練在體內產生的勁力;「纏法」則是身體的內在「纏勁」與外部「著法」的統一結合。可以說,纏法的螺旋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特點,是區別於其他拳種的重要標誌,也是太極拳運動的核心和精髓。根據我練拳的體驗,這種全身的螺旋運動,不僅是陳式太極拳-家所獨有的,其他流派的太極拳,也是以身軀的左右旋轉帶動著四肢內旋外轉而進行運動的。如果身體軀幹和上下肢體只有內屈外伸的動作,而沒有或左或右、或里或外的旋轉,不知這樣的練法還能不能稱之為「太極拳」。太極拳為什麼要採用螺旋形式的運動方法呢?一方面,這種練法即是「內勁」與「著法」相統一的鍛練方法,既有利於全身勁力的加工整合,又有利於這種勁力的發揮應用。另一方面,從力學原理上,螺旋力也是一種科學省力的用力方法。試想,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要想戰而勝之,就不能僅憑自己的「先天自然之能」與人較勁相抗,這就如同自身沒有足夠的力量將汽車抬起,只能藉助千斤頂一樣。我們看到,如把車輪抬離地面一公分,而旋轉千斤頂的螺紋長度,展開之後則可達十幾公分甚至幾十公分。正是由於延長了「力」的作用時間和長度,並在轉動千斤頂時又使用了扛桿力,所以,並不覺得要用很大的力量即可把汽車頂起來,這就是螺旋勁與槓桿力相結合的體現。其實,這種螺旋加槓桿的用力方法,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本能動作。如我們在掃地時,即是兩手的槓桿力與全身的螺旋力相配合的整體運動,再如,我們拔釘子時,也是在用鉗子夾住釘子後,向兩側旋轉或向前後旋轉才是最省力的,此即是太極拳「纏法」的用勁方法。洪均生先生常用「吃饅頭」的動作做比喻:伸手拿饅頭和往口中送饅頭的動作,就是手臂在公轉和自轉的結合中完成的。所以,洪均生先生說:「太極拳螺旋形式的動作,正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本能動作,是太極拳前輩根據技擊需要,並吸收各種武術流派的精華,進行有機整理加工,才形成當今的套路」。現分眼、身、腿、手四個部位,分別介紹:1、眼部的纏法:眼是撲捉和傳達信息的器官,又是指揮全身動作的先行。在太極拳運動中,每一著式都要有假設目標,當目標方位不變時,兩眼要向前平視,注視著這個方向。眼看的方向與身、步旋轉方向一致的為順纏,反之為逆纏。在轉身換步時,眼應首先轉向新的目標,然後身、步、手再隨之轉動。由於在拳式著法中身法是左右旋轉的,而眼法不得隨身法左右轉動,身體自然形成如「擰麻花」形的立體螺旋狀態。這樣,身體外形動作左右旋轉看似柔的;而體內的垂直中軸不動,其勁力卻是剛的。這便是內靜外動、外柔內剛的運動方法。這種練法,使得全身內臟、筋脈、肌肉得到擰拉按摩,既有力於強身健體,又是鍛練纏勁的基本方法,學者-定要心知而體行。2、身軀的纏法:人體軀幹是太極拳運動的中心和主要部位,是全身運動的「發動機」。所以太極拳特彆強調腰部的旋轉運動,前人常用「腰似車軸、轉似車輪」來形容。因腰下小腹部位有一「丹田」穴,前人亦常稱小腹部位為「丹田」,所以,以腰部為中心的軀幹螺旋運動亦稱為「丹田內轉」或「丹田帶動」。因為左為陽、右為陰,所以軀幹左轉為順纏,右轉為逆纏。順纏時,左腰眼向後抽,右腰眼向前送;逆纏時,則右腰眼向後抽,左腰眼向前送。身軀的順逆纏法,也可稱為左轉和右轉。在腳步不變時,軀幹旋轉的角度一般為45度,丹田部位旋轉的角度可適當大一些,而胸部要適當控制,盡量減小旋轉的角度;在眼法逆纏時,胸部呈現出反向旋轉的形狀,軀幹「擰麻花」似的立體螺旋狀態更為明顯。如需要增加身軀旋轉角度時,腳尖或腳跟要隨之里扣或外擺;在步法進退反側的配合下,身法可旋轉360度甚至更多。3、腳腿部的纏法:腿是人體的下盤,腿部動作正確與否,關係身法動作的靈活與平衡;腿腳又是攻防的重要武器,前人有「手為兩扇門,全憑腳打人」之說,可見對腿腳的重視。腿部纏法的方向是與身法相統一、同時而變的。身向左轉,左腳、左腿即為順纏,而右腳、右腿為逆纏;身向右轉,右腳、右腿即為順纏,而左腳、左腿則為逆纏。當腳腿的纏法變換時,左右膝要隨腿法的旋轉而上提下落。即身向左轉,則左膝上提而右膝下落;身向右轉,則右膝上提而左膝下落;同時,兩腳趾也要隨兩腿順逆纏法的變化,而逐漸變換著力的部位,即順纏時力點要由大趾依次轉換至小趾;逆纏時力點要由小趾依次轉換至大趾。這樣既有利於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也有利於整體螺旋勁的鍛煉。兩腿如同轉換靈活的天平,當對方加在我身右側的力量大時,我則右膝下落而左膝上提,以化解來力;當對方加在我右則的力量小或由於我化去其部分來力,使對方加在我右側的力量有所減小時,我則左膝沉塌,右膝上提而發放。兩腿纏法的配合只能一順一逆,而不可雙順纏或雙逆纏,這是因為腿部的雙順纏容易前撲,雙逆纏又容易後仰,而使下盤不穩。向前進步時,要先提膝使腳跟離地,腳尖最後離地且不可太高,腳一般走內弧線,即經前腳的內側再向左前或右前方進步;落地時腳跟先落地,然後逐漸踏實腳掌。向後退步時,也要先提膝使腳跟離地,並以腳尖貼地向後退步;退行的路線,則要根據拳式的需要,走內弧線或外弧線;當退到位置後,則要腳掌先著地,然後逐漸落實腳跟。當側進步時,也要先提膝使腳跟先離地,然後腳尖蹺起再向左側或右側進步;腳跟內側先著地,而後全腳踏實。4、手部的纏法:手是太極拳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靈活、變化最複雜部位,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和攻防的主要武器。兩手如同一桿稱,與對方接手後,要權衡出來力的大小和方向,乘其勢、借其力出著以應敵。陳鑫先生將手部的纏法歸納為:順逆纏、左右纏、前後纏、上下纏、大小纏、里外纏、」六種運動形式。洪均生先生又將這六種纏法區分為自轉和公轉兩個范籌,其中順逆纏是太極拳螺旋運動最基本的纏法,屬於自轉的范籌。其他五種纏法則是手部的自轉順逆纏法在方向、角度和幅度上的變化,屬於公轉的范籌。(1)手部的自轉纏法。手部自轉的纏法又分為順纏和逆纏。凡大指向外翻、小指向內扣、手心向上轉即為順纏;凡大指向內扣、小指向外翻、掌心向下轉則為逆纏。順纏亦稱為外旋,逆纏亦稱為內旋,這只是說法的不同,其動作要領是一樣的。手自轉時,如是掌形,則要以中指為中心;如是拳形,則逆纏時要以中指為中心,順纏時則要以食指第二關節為中心。在拳式著法中,兩手自轉的配合則有三種情況:一是雙手同時順纏;二是雙手同時逆纏;三是一手順纏而另一手則逆纏。(2)手部的公轉纏法。手部在自轉的順逆纏同時,又要在身法的帶動下作出 「左右纏、前後纏、上下纏、大小纏、里外纏」 的公轉運動。因公轉纏法的變化較為複雜,現分述如下:「左右」纏法。手部公轉的左右纏法分為正旋圈和反旋圈兩種。凡手逆纏上開而順纏下收的為正旋;凡逆纏下開、順纏上收的為反旋。其動作要領是:正旋時,手從心口前逆纏,以手領肘、以肘領肩,經下頜旁上轉外開至與眼同高,臂仍保持圓弧形;接著變順纏,松肩、沉肘、塌腕、揚指、手仍指向前外上斜角,將肘收到肋旁,手再經肚臍上轉至心口前,手心斜對心口。反旋時,手從心口前逆纏,以肘領手轉至胯旁,再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上轉外開至與眼同高,臂仍保持圓弧形;接著變順纏,將肘收到胸前,手仍指向前外上斜角,然後,將肘沉貼肋部,手變逆纏至心口前,手心向前外下斜角。手部左右公轉一圈,自轉只有一順一逆的轉化。對手部運行規跡的要求是:高不過眼、低不過臍、向內不過心口,向外手臂保持弧形;兩手各管身體的半邊。「前後」纏法。手部公轉的前後纏法大多走反旋圈。其動作要領是:手從心口前變逆纏向後下沉落,經胯側向斜後方轉出,手指斜向內,手心斜向後下方;再沉肘順纏折臂,將手收轉到耳旁;手變逆纏向前方伸展,手與肩同高,手心向前外下斜角,手指向前外上斜角;然後,再沉肘順纏將手收回到心口。手部前後公轉一圈,自轉要有逆、順、逆、順四次的轉化。在有的拳式中,當手順纏收轉到耳旁後,要在原處自轉逆纏,然後再順纏向前伸展(如高探馬),手的自轉則要經過五次順逆的轉化。「上下」纏法。手部公轉的上下纏法在拳式中應用較少,只有金雞獨立一式。其動作要領是:手向上纏轉時,手從胯旁以中指領勁,順纏上舉至心口前,手心斜向內,再變逆纏托舉至頭頂外側上方,手心斜向前上方,手指向里側上方;手向下纏轉時,手先順纏沉肘下落至心口前,手心斜對心口;再變逆纏下落至胯側或胯前,手心向下,手指斜向內。手部上下公轉一圈,自轉要有順、逆、順、逆四次的轉化。由於各式太極拳練法的不同,上下纏法的著式其自轉的轉化次數也不盡相同。「大小」 纏法。手部公轉的大小纏法只是在公轉時,動作幅度的大小不同。手部公轉的幅度大、動作舒展的即為大纏;反之公轉的幅度小、動作緊湊的即為小纏,其動作要領與上述相同。大纏便於走化和發力;小纏便於運用手肘的各種纏法,動作雖小,纏勁更大,很容易造成傷害。「里外」纏法。手部公轉的里外纏法,是公轉的分與合的變化。手部由外向里收轉的動作即為里纏,里纏收引時,一般要先沉收肘部,以肩領肘、以肘領手順纏而收;里纏主要用於引化。手部由里向外伸展的動作即為外纏。外纏伸展時,要以手領勁,即以手領肘、以肘領肩的向外伸轉;手的自轉可順可逆,外纏主要用於發放。無論里收或外開,手與小臂都要螺旋著運轉,切不可只有公轉而無自轉的配合。以上講到的這些方面,它們在太極拳運動中,是密切配合、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我們把這些問題分開講述,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容易把問題講清楚一些。例如,攔擦衣一式的第三個著法「上步收掤」,就要求:眼向右看、身向左轉,進右腳、收右臂,沉右肘、揚右手,手要順纏等。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包括了眼法的逆纏,身法的順纏;右腳的進,右臂的退;肘部的下沉,手部的上揚;手法順纏時拇指向外的開,小指向內的合等。可以說,在太極拳演練時,軀幹和肢體各自如同一「小」的「太極」,而按照各自的運行規律進行「陰陽、虛實」的轉換和變化;同時,這些「小太極」又在腰脊的帶動下密切配合、融為一體,混然宛如一「大」的「太極」,此即「太極拳」之運動。(四)「懂勁」是太極拳運動需著重解決的關鍵問題。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指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宗岳先生把太極拳運動劃分為「著熟」、「懂勁」、「神明」 三個層次和階段。其中「著熟」是基礎,「神明」是目標和結果,而「懂勁」則是由第一層次向第三層次轉化提高的關鍵階段。很多太極拳練習者,由於過不了「懂勁」這一關,雖終生苦練,卻只能在第一層次上徘徊。所以,要想在太極拳運動中不斷提高,有所作為,就必須下決心通過「懂勁」這一關。只有「懂勁」後,才能「愈練愈精,漸至從心所欲」而「階及神明」。1、明「懂勁」之徑。何為「懂勁」?按照洪均生先生的說法:懂勁就是懂得怎樣隨著對方的著法勁路,而適當地變化自己的眼、身、步、手的方向。哪么,怎樣才能「懂勁」呢?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弄懂「著法」、練熟「著式」。若要「懂勁」先要「懂著」,離開「著」是不可能「懂勁」的,這也就是《拳論》中講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因為「著」是太極拳運動的基礎,也是「懂勁」的基本功。而且,「著」是外在的、有形的動作;「勁」是內里的、無形的變化;「著」是看得見、能夠模模仿的;「勁」是看不見、只有接觸才能感知的。如果連外在著法的作用及其運用都弄不明白,那又怎麼可能懂得內在勁力的轉換變化呢?所以,在學習太極拳的初期,便應把拳式中每一個「著」的作用,及其怎樣因勢變化;眼、身、步、手應如何協調配合,都要弄清楚、學明白。對於每一個著法所設定的:對手在什麼位置;哪只腳在前、哪只腳在後;他用什麼著法向我攻擊,攻擊我什麼部位;我應出那隻手相接;接在對方什麼部位;向哪個方向引化,怎樣進行還擊等,都要非常清晰,瞭然於心。這樣才能在練拳時「有的放矢」、「意有著落」,著法越熟、悟性越高。二要懂「纏勁」、明「纏法」。如前所述,所謂「纏勁」,就是經過長期太極拳運動的鍛練,在體內逐漸產生的內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極勁」。所謂懂「纏勁」,就是要懂得這個「纏勁」產生的道理,及其鍛練方法。因為纏勁的產生離不開著法的練習,所以從學拳初期,就要結合著法的學習,弄明白在每一「著」中,眼應看什麼方向;身向左轉還是向右轉;哪條腿順纏、哪條腿逆纏;左右手的公轉是正旋圈、還是反旋圈;自轉是順纏、還是逆纏。內在的纏勁又如何與外在的著法相結合而成為「纏法」。在著法的練習中,每個骨節、每塊肌肉有什麼樣的感覺,都應細心體悟;對於「著」與「著」之間轉換時內勁的變化,更要特別給於關注,切實把握好內勁轉換的方向和角度,以及兩手勁力在何時合、何時分等都要學對弄明,熟練掌握。這樣,才能「著」越熟練,「勁」越深厚,學一「著」有一「著」的提高,練-遍有一遍的進步。三要進行「推手」練習。推手是在拳架熟練後,由兩人配合著進行的近乎於實戰的練習方法。通過推手練習,對所學的著法、勁路進行試驗,以檢驗所學練的著式和用勁方法是否正確。在太極拳套路中,拳式著法可謂千變萬化,為便於理解和掌握,我們的前輩將手部的用法歸納為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基本著法。在推手中,應結合步法的變化,著重於手部八法的學習和掌握。對每一基本著法的眼、身、步、手應如何配合,內部「纏勁」應如何貫穿於著法之中,都應認真體會。練習推手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太極拳拳理拳法的理解,進而正確的掌握太極拳的著法和用勁方法,而決不是雙方較勁、比輸贏、論成敗。因此,推手時,雙方都要按照動作要領,互相配合著進行練習,而不可硬拉硬頂而走向斜路。按說,太極拳推手是不能用於競賽的,如象現在的推手比賽,只是在每一回合開始時正反著劃幾個圈,然後就不管技法互相生拉硬頂,那就不必學習太極拳,如採用其他的鍛練方法效果可能更快。如果進行太極拳功力和技法的比賽活動,可採取「太極散手」之類的形式,也可不分拳種形式組織諸如散打、博擊之類的比賽。我看到范德臣老師就經常與練習拳擊、散打、摔跤的人比技交流。四要進行「拆著」練習。所謂「拆著」,就是由兩人相配合,對所學著式逐一進行實驗。把通過推手練習而掌握的八種基本「著法」推而廣之,應用到每一「著」的變化之中。在「拆著」練習的過程中,要認真體悟做對時的感覺,總結失敗的教訓,通過反覆實驗,才能有感而悟,由悟而明,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提高。所以王宗岳先生講「漸悟懂勁」而「階及神明」2、避「雙重」之病。「雙重」是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首次提出來的。他說:「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裡,王宗岳先生提出了兩個概念:一是若要「懂勁」,就必須克服「雙重」之病;二是若要「懂勁」就必須懂得「陰陽」之理。正向王宗岳先生講的,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些太極拳練習者,雖經多年鍛練,但一經與人接手過著,卻不知運化、而受制於人,其主要原因就是犯了「雙重」之病。可見,在太極拳著法勁路中避免「雙重」之病是多麼重要。哪么,什麼是「雙重」?又怎樣才能避免「雙重」之病呢?應該說,目前在太極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還不盡一致。有人把「雙重」理解為雙腳平均承擔體重,因此否定「馬步」的練法,甚至主張在拳式中不用「馬步」的步型;也有人提出把「雙重」改為「單重」,由一腿承擔體重。恕不知,馬步乃是太極拳步型的基礎,其他的步型都是從馬步基礎上變化而來的。而且,兩腿承重站立,總比一腿站立穩定。我認為,所謂「雙重」,就是在拳理上不懂「陰陽相合」之理;在拳法上不明「陰陽互變」之法。表現在應敵用著時非硬即軟、非虛即實、非丟即頂。所以,王宗岳先生強調指出「欲避此病須知陰陽」。哪么,在拳式著法中,「陰陽」是怎樣實現共存互變的呢?我們可通過「拆著」、「試勁」的方法進行體驗。如對方的勁力加在我右側的手肘,這時我的右側手肘則為實,如果此時我右腳也弓膝塌勁重心前移,則右側手腳全實,就會與對方形成頂勁,造成右側的「雙重」,這時很容易讓對方借勁牽引;如果我的手腳同向後縮、重心後移,又會形成左側手腳的全實,造成左側的雙重,這時很容易讓對方截勁發出。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當對方勁力加在我右側手臂,使我右臂為實時,我即順纏收掤引化;同時左腿弓膝塌勁坐胯蓄勢,右腿則適情減輕所承受的勁力,使右腿成虛,而變得轉換靈活,因勢或進或退,或起腿用腳發勁進攻。故洪均生先生說:「前手前足全實,或後方手足全實,便為雙重。前面雙重,必出頂勁;後面雙重,又必出丟勁」。這是從整個身法上下的配合來說的,可謂一語中的。不僅手與腳上下的配合不能出現「雙重」,全身任何部位都要有虛實配合的變化,不能出現「雙重」。如雙手的配合,也應一手為為主、一手為賓,-手實、一手虛的配合著變化。就是一隻手臂,如果沒有虛實的變化,也會形成「雙重」,則轉換不靈;就是一隻手,如不加旋轉而直線伸縮,也會在手上形成「雙重」,難於引化用著而受制於人。總之,要做到不丟不頂,不犯「雙重」之病,全在於周身上下相隨的螺旋形纏法的靈活應用,從整個身軀到四肢關節,都要因勢做出陰陽虛實的變化,使自己的身體如同浮在水中的球,對方的勁偏左則向左轉、偏右則向右轉、偏前則向前轉、偏後則向後轉,四面八方、任何角度都能旋轉,讓對方找不到重心,摸不到著力點,從而無從用著發勁。3、懂「陰陽相濟」之理。王宗岳先生在「拳論」中講道:「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這裡,王宗岳先生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陰陽相濟」的道理。應該說,王宗岳先生從理論上己經講的很明白了: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合、不分不離即是「陰陽相濟」。哪么,在實踐中又如何才能做到「陰陽相濟」呢?王宗岳先生以「黏與走」的關係為例進行了闡述。哪么何為「走」、何為「黏」呢?王宗岳先生在《拳論》的開篇就明確的告訴我們:「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洪均生先生解釋說:「凡是與對方接觸的任何肢體的任何部分,立刻順著來力的方向用自轉的順逆和公轉的正反隨著變化方向,這就是「人剛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來勁,並不是走開,所以柔也不是軟弱,而是圓轉」。我們可理解為,「走」是為了化去來力,並將其引到「背」處,以達到「我順人背謂之黏」的效果。王宗岳先生又講道「黏即是走,走即是黏」,則進一步把「黏與走」統合在一起,我們又當如何理解呢?答案依然是:只能用「太極」的「陰陽相合」、 「陰陽互濟」的理論來解釋;在實踐中,也只能通過全身螺旋形的纏法運動才能得以實現。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試通過車輪旋轉前行的狀態作一分析:我們看到,當車輪旋轉前行時,車輪的上面是向前的,可定為「陽」,而車輪的下面是向後的,即為「陰」;車輪的後面是向上的,可定為「陽」,而車輪的前面是向下的,即為「陰」。只要車輪旋轉著運行,就會呈現出上面向前、下面向後、前面向下、後面向上的運動狀態。此即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的運動狀態。我們再觀察分析一下車輪旋轉運動時的「用力」情況:車輪之所以能向前運行,是因為車輪旋轉時,總有一個「點」在與地面相接觸,與地面「吃住勁」,而形成反作用力,由此推動車輪向前運行。如果我們把車輪前行,比作太極拳中的「走」;哪么,車輪與地面的作用力,就如同太極拳中的「黏」。同樣:黏離不開走,走也離不開黏,此即是「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運動原理。我們所講的車輪運行時的旋轉狀態,只有上、下、前、後四個方向的旋轉,而太極拳纏法的螺旋運動,則是向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立體旋轉的。洪均生先生以螺絲釘為喻,深刻的闡明了太極拳運動中「陰陽相濟」的道理。他說:「上螺絲釘是前進的走,卸螺絲釘是後退的走,因為有螺絲紋的關係,不能硬頂進或拔出去,好象黏住似的,這就是『走即是黏』」。也就是說:「走是『黏著走』、黏是『走著黏』,是不可分離的」。「螺絲釘帽為陰、釘尖為陽,無論是上螺絲釘或卸螺絲釘,都是要擰轉釘帽而進退的。而且螺絲紋的兩旁也有剛柔相濟的作用,凸的紋為陽、凹的紋為陰,如沒有凸凹,便無陰陽了。觀察它的運動形式,螺紋同時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進一退的旋轉著,同樣不是孤立運動的」。但螺絲釘的運動僅是一個物體的簡單運動,而太極拳則是全身立體的螺旋運動:「軀幹中正不偏,是豎直的螺旋紋;兩腿是向下斜著的螺旋紋;兩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因勢而變化的螺旋紋」。在太極拳運動中,軀幹要旋腰轉脊、兩腿要旋踝轉腿、兩臂要旋腕轉膀,「全身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各個齒輪互相咬合,既密切配合,又各司其職」,都要根據來勢和來勁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運用纏法的螺旋運動,在公轉的方向、自轉的角度,以及轉換的時機上,做到無過不及、加減適度、恰到好處,從而呈現出攻防一體、化發合一、剛柔相濟的「太極」拳之運動狀態。三、太極拳拳法簡述所謂太極拳拳法,就是指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要領和方法。太極拳雖有「不在形式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其內」和「重意不重形」之說,但這是對於鍛煉時間較長,動作已經定型的練習者而說的。初學時,還是應該先從外形動作學起,力求把姿勢動作學正確,做規範。只有經過嚴格的學習和鍛練,做到「明規距而守規距」,逐漸使全身整體動作形成正確的動態定型,才能為今後太極拳運動水平的提高打牢堅實的基礎。(一)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要領1、呼吸的要領。其要領是,心平氣靜、不急不促、自然順遂。重點掌握如下三點。一是要以自然呼吸為主,只是在練拳時,呼吸要深、長、細、勻,切不可有急促或憋氣之感。一般要鼻吸鼻呼,在個別的舒緩外展動作中,也可採用鼻吸口呼氣的方法,即在呼氣時,口微微張開、輕輕而呼。二是在著法清晰、動作熟練後,可結合拳架著式進行「拳式呼吸」。即當兩手內收或上舉時吸,下沉或外開時呼;如一手開而另一手合時,則在主要之手內收或上舉時吸,主要之手下沉或外開時呼。在呼吸與腿腳法的配合中,一般是膝向上提時吸,腳部上踢或外蹬時呼。採用拳式呼吸法,並不要求每著每動都要與呼吸相配合,更不可把意念放在呼吸上,只要把開合或收發比較典型的動作與呼吸配合好就可以了;如出現憋氣的現象,則可加入一個小呼吸作為調整。三是在手或足發力時,可配合發力的動作採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在發力呼氣的一瞬間,小腹要有下沉外鼓的感覺。這是由人的生理決定的,只是在意識的引導下感覺更加明顯。太極拳雖講求「氣沉丹田」,那只是強調行拳走架時,要把意念放在小腹部,而不可使氣上浮,以宜於降低身體的重心,從而有利於身法的穩定,而決不可用意向下壓氣。總之,在行拳走架時,一定要做到呼吸自然順遂,不可過多的把意念放在呼吸上,也不可想向氣在體內如何運行,更不可運用所謂「大周天」、「小周天」的運氣方法,以免影響身體健康,這就是「在氣則滯」的道理。2、頭部的動作要領。其要領是,頭要端正、頸要松且直、二目平視、齒要輕合、舌尖輕貼上齶牙齒根部,口要輕閉、下頜微向內收、面部肌肉放鬆,呈現出平和安祥的自然形象。此即「虛領頂勁」、「頂頭懸」之謂。所謂「虛領頂勁」,就是想向頭頂「百會穴」處猶如有一條線子將頭向上領起,這樣有利於使頭正頸直,脊柱松垂直立。總之,練拳時切不可使頭頸前仆後仰,左右歪斜,也不可閉眼、怒目,咬牙、努嘴、面部緊張。3、軀幹的動作要領。其要求是,立身中正,不偏不斜,小腹微向後收,練拳時猶如坐在凳子上一般。此即「含胸拔背」、「松腰」、「坐胯」之謂。「含胸」即是兩肩窩微向後收,胸部自然放鬆不可前挺,但也不要使胸部後縮;「拔背」是要求背部胸脊要有上拔之意,而不可背向後躬,做成彎腰鴕背之狀;「松腰」即要求臀部松垂、腰椎略向後收、使腰椎兩側肌肉鬆放。「坐胯」即要求兩腹股溝微向後收,小腹既不可前凸,又不要屁股後蹶,這樣既便於放鬆大腿內則的大筋,使動作更加靈活,又便於內氣的下沉,有利於身體重心的穩定。4、上肢的動作要領。其要領是,肩要放鬆、肘要下垂、腕要松塌、指要舒展。此即「松肩垂肘」,「塌腕展指」之謂。所謂「松肩」,就是要求肩部的肌肉不要緊張,隨著鍛練的深化,逐漸放鬆肩部周圍的韌帶,進而使肩關節鬆開,使手臂「就像用繩子吊在肩上一樣」,使上肢活動圓轉自如,運動松沉靈活;「垂肘」就是上肢在屈伸開合時,肘部要保持自然下垂的狀勢。上肢開時,肘部不可主動伸展,而要以手將肘領起;上肢合時,肘先松垂內收;無論開合,肘部都要有向下松垂的感覺,而決不可揚肘或架肘。這樣,開時則不會被人反關節拿住,合時又能加強肘部的沉勁,有利於保持自身重心的穩定;既可保護自己的心胸,又可使出手用著更加靈活。「塌腕展指」就是要求手臂運轉時,手指自然舒伸,腕部適當松塌。如:手順纏內收時,腕部向內凸彎曲,手指舒伸斜向外前上方;逆纏外開時,腕部向外凸彎曲,手指斜向里前上方;逆纏向前開時,腕部要向下松塌,手指向前上舒展;順纏外開時,腕部也要向內凸彎曲,手指斜外向前上方。但要注意「塌腕」的彎曲角度不可過大,以免形成「折腕」而影響氣血的流通。5、下肢的動作要領。其要領是,胯要松、襠要塌、膝要弓、足要穩,隨勢進退,轉換靈活。胯要松,就是要把胯部的大筋和肌肉放鬆,把胯關節鬆開;只有鬆開胯部的關節,才能使身法穩定、動作轉換靈活。襠要塌,就是在鬆開胯部關節的條件下,使襠勁向下松塌。襠即「會陰穴」部位,此處的下塌與頭頂「百會穴」的上領,形成軀幹上下的對拉,對於維持身體的中正和重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在拳法的練習中,要使襠部呈圓弧形,而避免出現尖襠,也就是常說的「人」字襠;在兩腿重心轉換時,也要塌好襠勁,使襠走下弧線,既所謂「勁走鍋底形」。膝要弓,弓膝是太極拳運動中強化下肢鍛煉的主要方法,膝弓的越低,下肢鍛練的強度越大,但大腿與小腿之間的夾角不應小於90度。太極拳一般可分為高、中、低三種拳架,90度至120度為低架、120度至140度為中架、140度至170度為高架,個人可根據自己身體情況來確定拳架的高低。只為養生健身而從事太極拳鍛練的中老年人,可以中、高架為主;年青人或身體條件較好地中年人,可以中、低架為主。在向前弓步時,前弓的小腿一般豎直即可,最大限度也不可超過腳尖;後面伸蹬之腿,則要在前蹬的同時膝部要有向下弓塌的勁力,這樣可避免「雙重」之病。足要穩,就是在步法進退轉換時,支撐之腿要弓膝塌勁,穩定好重心,另一腳才可由腳領勁向前進步或向後退步;在每著定式時,實腳要平放於地面,虛腳則前腳掌放於地面,腳跟虛著地而不可上蹺。總之,下肢既要沉穩有力,又要轉換靈活,才能使全身在動態中實現「隨遇平衡」。(二)手部與腳部「八法」的動作要領。1、手部「八法」的動作要領。太極拳手部及上肢的拳式著法很多,為了便於掌握,前人把上肢手部的著式提煉歸納為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著法。由於各流派拳式風格的不同,各流派對手部「八法」的理解和應用的要領方法也不盡相同。現主要介紹洪均生先生傳授的動作要領的要點,以供學者參考。掤法:掤法是指與人推手或交手時,伸手與人接著及接著後順勢引化的著法。所以,掤法為手部「八法」之首,其它七種技法都是掤法的轉換和變化。從勁路上來說,掤法是以引化為主的。對方出著可能來自身體的名個方向,所以掤法又有前掤、後掤、左掤、右掤、上掤、下掤之分;因接勁後引化方向的不同,又有左引掤、右引掤、上引掤、下引掤和合掤、開掤之別;在著法上又分為單手掤或雙手掤;在纏法的自轉上又分為順纏掤或逆纏掤。掤接對方來著時,一般的原則是「右手來,右手迎;左手來,左手迎」,並且要「靠外側迎」,這樣可用一隻手制住對方的雙手。捋法:捋法是掤接對方來勁後,即順著來勁,向自己身體的左或右方引化而使之落空的主要手法。如對方用右手擊來,我則出右手從對方右手外側相迎掤接,左手搭在其右肘的外側上方,雙手順其勁的方向向我身體右側引進,右手順纏引收至心口右側肋部,左手順纏,下塌外碾,松肩沉肘收肘貼肋部,這樣即能起到引進落空的效果。凡是對方在我上肢下方向我進攻,我向內收肘引化對方勁力的方法,都是捋的作用。采法:采法是捋法的變化。當對方來勁偏向上時,我即將掤接對方的手變逆纏,向自己的外側上方引進,另一手則順纏搭在對方臂肘的外上側,肘向胸前收轉,同時手部下塌外碾,即可將來勁引進落空。挒法:挒法也是捋法的變化。當對方向我進擊時,我即將掤接對方的手變順纏,向自己心口前引進,另一手則順纏搭在對方臂肘的外上側,雙手乘勢借勁稍一引進,即將搭在對方臂肘上的手向側前方發放,將對方向側前方發出。捋、采、挒都是引進對方勁力並使之落空的手法。應用時,既可雙手使用,也可單手使用。在單手應用捋、采、挒法時,另一手則要用擠法、按法或其他著法與之相配合。擠法:擠法是在引化對方來勁並使之落空後,乘勢進擊對方的主要手法。做擠法時,要以腕部為軸旋轉手掌,而使手背對向對方;手部的自轉既可順纏、又可逆纏;手部的公轉既可正旋、也可反旋;既可因勢單手而用也可雙手配合而發。按法:按法是擠法的變化。也是在引化對方勁力後,乘勢進擊對方的手法。按法一般用逆纏,但由采法引化後再向前按擊時則用順纏。做按法時,手掌要以中指為軸,使手心對向對方而發放。按法單手、雙手都可因勢而用,單手作按法時,另一手則要用其他著法與之相配合。肘法:肘法也是擠法的變化。肘法是距對方較近時使用的著法。肘法又分為順攔肘、拗攔肘和連還肘。肘擊的方向與步法為同一側的為順攔肘;用肘擊向身體另一側的為拗攔肘;雙肘交替而發的為連環肘。發肘勁時,步法要先佔好位置,肘法在貼近對方時才能使用,而且出肘不可太遠,以免被對方推出。靠法:靠法同樣是擠法的變化。靠法是以肩部或胸背部攻擊對方的著法,只有在與對方軀幹貼在一起時才能應用。做靠法時,一般要與手臂部的掤法和腳的進步相結合。肩部的靠法又分為側靠、里靠和外靠。肩靠是比較常用的著法,在應用時,一般與擠法和肘法連環而用。也就是當用擠法進攻被化解時即變換為肘法,肘法被化解時即變換為靠法;反之,也可由靠法變為肘法和擠法。除肩部的靠法外,還有背靠、胸靠、胯靠、臀靠等。背靠是有人從背後摟抱時使用的著法;胸靠則是以右手向右引化對方的左手,以左手向左引化對方的右手,而進步用胸部靠擊對方的著法;胯靠和臀靠則是在插襠進步使胯或臀部與對方貼近後,利用身法的旋轉和重心的轉換而靠擊對方的著法。手部及上肢「八法」的著法貫穿於整個太極拳拳架套路之中,只有結合拳式著法的練習,才能對其動作要領有更深切的理解和較細膩的掌握。所以,在初學時就應把每著每式學明白、弄清楚,並通過套路的練習和推手的實驗逐漸感悟、逐步提高。2、腳部「八法」的動作要領。太極拳腳部及下肢的著法也有多種,洪均生先生總結歸納為踢、蹬、踹、擺、掃、跺、套、襯八種著法。現將其動作要領要點介紹如下:踢法:踢法又分為前踢和側踢。踢時要先提膝,隨即以腳趾領勁、綳平腳背向上踢起,此即「近了用膝、遠了腳踢」之意;踢的高度一般應與肩平,踢後小腿和腳隨即松垂或落地。蹬法:蹬法也有前蹬和側蹬之分。蹬時也要先提膝部,前蹬時腳尖向上,以腳跟領勁蹬出,蹬的目標部位應以對方的襠、腹部為主,高時可達心肋,上身略向前傾;側蹬時則腳尖略向內扣,以腳跟領勁蹬出,蹬的目標部位應以對方的小腿、膝胯為主,因而不需抬的太高;蹬時上身略向蹬擊的方向頃斜,以便保持身法的平衡。踹法:踹法一般向前方踹擊。踹時,身法向前踹之腳的方向扭轉,腳尖略向外擺,以前腳掌領勁踹出;踹的目標部位應以對方的膝、襠部為主,高時可達腹部;踹後隨即上步落腳,進步占勢、力爭主動。擺法:擺法又分為向外擺擊和向內擺擊兩種。向外擺擊時,要先以膝領勁將腳向身前提起,再由腳面外側領勁由內向外側後上方擺擊,高度可與眼齊,手則從外向內擺擊與之配合,擺擊後腳可隨勢向側後方落地,也可因勢松垂小腿垂直下落;向內擺擊時,高度一般與腰齊,手則從內向外擺擊與之配合。掃法:掃法又分為前掃和後掃。前掃時腳掌稍離地,腳跟輕貼地面,以腳跟內側領勁向內掃轉;後掃時腳跟稍離地,腳掌輕貼地面,以腳掌外側領勁向外掃轉;掃轉的角度要因勢而定,一般要達180度甚至360度。做掃法時,要以身法的旋轉帶動腳法掃轉,無論前掃或後掃,腳都要走外弧線。跺法:做跺法時,先要以膝領勁將腳提起,腳底放平,隨即腳底用勁垂直下落;下跺時,全身骨節、肌肉要放鬆下沉形成整勁,兩腿同時弓膝坐胯,兩腳平行與肩同寬。套法:套法就是將自己的一腳進到對方前面之腿的外側,腳尖略向內扣,意欲將對方之足套住,不讓其活變,套法的勁力在膝和腳的里側;襯法:襯法就是將自己的-腳進到對方前面之腿的內側(也稱之為插襠),襯法的勁力在膝和胯的外側。腿腳的八種著法,左右腿腳都可因勢而用。用腿腳應敵時,要先用手法控制住對方的雙手,然後再起腿用腳法,以免在起腿用著時被對方捉住掀起。在行拳走架時,只要提膝動步,都要有以腿腳攻防的意識。(三)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要點和要求。為使學者在鍛練時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對太極拳運動的一些基本要點和要求,簡約提示如下。1、心靜:就是要調整好心意,排除一切雜念,務使心情意念安靜下來,然後再開始練拳;練拳時亦要聚精會神、專心至致、別無他念;「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領形隨,體動心悟、內外合一。2、氣順:就是呼吸自然順遂,不急不促、不憋不努,深、長、細、勻,這樣才有利於體內氣血的流通。無論是「腹式呼吸」還是「拳式呼吸」,都是經過長期的鍛練而自然形成的,切不可用意念人為的控制呼吸,也不可專註於呼吸與拳架的配合。總之,要順其自然,只有自然了,才能使呼吸順遂,動作輕靈沉穩、轉換靈活。3、體松:就是從上到下、從內到外,五藏六俯、四肢百骸都要放鬆。特別要關注兩肩和兩胯「四大塊」的放鬆。只有做到周身放鬆,才能使全身的動作配合協調,走架應用勁力順暢,得心應手。4、身正:就是「立身須中正安舒」,身法要「不偏不倚」。要始終注意頂勁的上領,使軀幹自「百會」穴至「會陰」穴形成一垂直線,做到頭正、眼正、身正、步正。由此,才能「隨遇平衡」而「支撐八面」,此即所謂「守中」、「用中」的練法。那種低頭、躬腰、厥著屁股、斜著身的練法,都是不正確的。5、勁旋:就是從軀幹到四肢,每著每式都要呈現螺旋形的運動形式。腰就如同汽車的發動機,是力量的來源,全身上下都要在腰部旋轉勁的帶動下進行運動。要認真體會和掌握「腰不動、身不動,身若動、腰先動」的運勁方法。6、形柔:就是周身肌肉骨節高度放鬆,不用僵勁拙力;動作輕靈圓活,速度平穩均勻,形態超逸纏綿,柔順自然。7、著圓:就是肢體動作的屈伸開合都要留有餘地;內勁運行要「似松非松」,外形動作要「將展未展」;各個拳式著法之間又要以圓弧形的運行規跡相銜接,使太極拳的演練呈現出各種圓形的運動形態。8、勢連:就是著與著、式與式的連接,沒有有明顯的斷續或停頓,使整套太極拳的演練,如同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恰似長江之水奔騰不息,體現出「太極拳」特有的和諧圓滿、渾然一體的運動風韻。(四)內功養生太極拳的手型與步型1、手型。手型共有掌、拳、鉤三種。

圖1、掌型圖2、二指掌(1)掌:五指自然伸直,拇指根節靠攏掌部,梢節自然分開,其餘四指自然分開略向後展。手掌自轉時,要以中指為軸(圖1)。當手向胸前纏拿引收時可成二指掌;即從小指至中指依次虛虛卷屈,拇指、食指與以上掌型的要求相同,腕部放鬆,手部略下垂。手掌自轉時,要以食指為軸(圖2)。(2)拳:拳又分為正拳和反背拳。正拳為逆纏前擊時使用;前擊時以中指為軸,力點在拳的正面;其握拳的要領是:從小指至食指依次卷屈握攏,拇指斜扣於食指與中指的中節之上;拳為實心,手指不可用力握緊,小臂肌肉不可緊張(圖3)。

圖3、正拳圖4、反背拳反背拳為順纏前擊時使用。其握拳的要領是:從小指至食指依次卷屈握攏,拇指輕扣於食指第一節之上;拳成螺旋形;前擊自轉時,要以食指為軸,力點在拳背(圖4)。

圖5、鉤型(3)鉤:五指輕輕揑合在一起,鉤眼成一扁圓形,鉤形如雞嘴狀,手腕微向下彎屈。不可只將拇指、食指、中指揑合在一起,而無名指、小指向外伸展(圖5)。2、步型步型主要有馬步、弓步、盤步、虛步、撲步、獨立步六種。(1)馬步:因形如騎馬之狀,故名之。馬步又有大正馬步、小正馬步、側馬步和外八字馬步之分。

圖6、大正馬步圖7、小正馬步圖8、左側馬步兩足相距兩至三肩寬,足尖向前方,襠部下塌,兩膝略內扣,略高於膝,小腹微向後收,即為大正馬步(圖6)。兩足橫開約一肩寬,弓膝坐胯,其他與大正馬步同,即為小正馬步(圖7)。

圖9、右側馬步

圖10、外八字馬步

圖11、內八字步在大馬步的基礎上,左腳尖向外擺45度即為左側馬步(圖8);右腳尖外擺45度即為右側馬步(圖9)。在馬步的基礎上,兩足都略向外擺一些,即為外八字馬步(圖10)。在馬步的基礎上,一足腳掌內扣,即為內八字馬步(圖11);內八字馬步一般在轉勢換步時使用。(2)弓步:弓步亦稱弓蹬步,因其前膝弓,後腿蹬故名;弓步又分大弓步和小弓步。大弓步兩腳相距兩至三肩寬;向前弓時,小腿一般豎直即可,在轉勢換勁時,膝部前弓的角度可略大一些,但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面之腿前蹬時,膝部要略向下松垂。左腿弓膝、右腿伸蹬垂膝的為左弓步(圖12);右腿弓膝、左腿伸蹬垂膝的為右弓步(圖13)。將後面的腳向前跟進半步則為小弓步,後腳尖離前腳跟約十公分的距離,其他與大弓步同,如(圖14)。

圖12、左弓步

圖13、右弓步

圖14、右小弓步

圖15、左大盤步圖16、右大盤步(3)盤步。在弓步的基礎上,前面弓腿的腳掌外擺,即為盤步。盤步一般用於步法轉換時的銜接。盤步又分為左盤步和右盤步;大盤步和小盤步。在左弓步的基礎上,左腳掌外擺,即為左大盤步(圖15);反之則為右大盤步(圖16)。在小弓步的基礎上,前面弓腿的腳掌外擺,屈膝略蹲,即為小盤步。在左小弓步的基礎上,左腳掌外擺,即為左小盤步(圖17);反之則為右小盤步圖(圖18)。

圖17、左小盤步圖18、右小盤步圖19、左撲步(5)撲步:在馬步的基礎上,後腳尖外擺45度,屈膝下蹲;前腳尖向前外側,小腿伸直下撲,即為撲步。撲步也稱為反弓步。右腿下蹲,左腿下撲的為左撲步(圖19);反之為右撲步。做撲步時,身軀要正直、稍向前傾,兩腳跟或腳掌勻不可離地。撲步的高度可根據自身的條件靈活掌握。(3)虛步:虛步又分為左前虛步和右前虛步;左後虛步和右後虛步。兩腳前後、左右開立一肩遠、一肩寬,身體重心側重於前面之腿為後虛步。左腳在前的為右後虛步(圖20);右腳在前的為左後虛步(圖21)。身體重心側重於後面之腿為前虛步。左腳在前的為左前虛步(圖22);右腳在前的為右前虛步(圖23)。做前虛步時,實腿要弓膝坐胯,臀部與腳跟上下對齊,虛腿膝部略彎曲,前腳掌踏實,腳跟輕放地面;做後虛步時,實腿要弓膝塌勁,膝蓋不可過腳尖,虛腿略松塌,前腳掌踏實,腳跟略離地面。

圖22、左前虛步圖23、右前虛步

圖20、右後虛步圖21、左後虛步(6)獨立步:由一腿弓膝塌勁獨立支撐體重,另一腿屈膝上提的為獨立步。獨立步分為左獨立步與右獨立步。左腿支撐體重,右膝上提的為左獨立步(圖24);右腿支撐體重,左膝上提的為右獨立步(圖25)。

圖24、左獨立步圖25、右獨立步註:有關拳理、拳法部分,主要參考王宗岳前輩《太極拳論》和洪均生先生《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推薦閱讀:

陳照奎 與傳統陳氏太極拳(圖)
太極拳對練淺解
徐曉冬和雷雷的比武,說明了什麼?
淺談練習太極拳膝痛的起因與防治
牛春明談太極拳應掌握的要領

TAG:太極拳 | 太極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