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文明的誕生與中國工業化歷程(吳戈)

工業文明的誕生與中國工業化歷程發布時間:2007-01-01 文章來源:作者惠寄 文章作者:吳戈強國篇系列之一[摘 要] 生產力是整個社會的基礎,從生產力角度,世界上的文明可以認為只有兩類,一類是自然經濟為基礎的文明,另一類是工業文明。工業革命就是生產力從自然經濟向工業文明變革的過程。迄今為止只有少數國家實現了這一變革,它們就是目前的西方發達國家,包括日本。蘇聯和中國曾經以社會主義的方式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但因為政治體制的不合理以及改革的失誤,目前正面臨工業化失敗的嚴峻考驗。[關鍵詞] 工業革命 機器的統治 雁行模式 趕超戰略中國這個老大帝國在近代以來就開始落伍了,鴉片戰爭宣告了中國兩千年來優勢地位的喪失,古老帝國在新興西方列強的蹂躪下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史。無數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為了富民強國進行了艱難的求索和實踐,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新中國建立伊始中國人民就開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終於走上了現代化之路。所謂現代化本質上就是工業化和工業文明的建立,中國欲實現富強發達除此之外別無他路,所以中國的現代化其實也就是工業文明建立以及中國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本身非常艱難,不但耗資巨大、歷時長遠,而且涉及社會各個方面,因此異常複雜,加上沒有老師指導,而西方列強又不斷的遏制和打壓,就更是難上加難。在這種情勢下,建設過程中出現一些挫折和失誤是難免的,但只要認準方向,眾志成城,勇往直前,中國的現代化是能夠實現的。遺憾的是,中國各界對工業化問題很不明確,往往拘泥於「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方面,而對工業化視而不見。事實上社會主義與工業化是兩個問題,小農經濟下也可以採用公有制的形式而實現社會主義,但小農經濟顯然不是中國的發展目標,中國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強國,即建立社會主義的工業體系,社會主義與工業化要同時實現。當然,工業化並不僅僅是建立起重工業體系,僅有重工業體系是遠遠不夠的,整個國民經濟也必須實現工業化並且要協調發展,同時整個社會以及文化也要工業化,也就是中國社會要實現全面變革,從傳統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社會的各個方面構成一個嚴整的體系,必須協調發展、共同進步。其中人民主權是前提,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也是中國千百萬先烈的鮮血換來的,同時沒有獨立主權和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保證,中國是不可能在列強的封鎖下崛起的;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基礎,而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協調發展則是必要條件;工業化需要有廣闊的市場來消納豐富的產品,進軍海外誠然必要,但更重要的卻是國民的普遍富裕和消費需求帶來的市場擴大;龐大的工業體系要消耗巨量的資源和能源,保證資源和能源供給的安全就變得非常關鍵,而這免不了與發達國家進行面對面的競爭;工業化要有大批合適的勞動者,而且國家的現代化必須與人的現代化同步,所以必須建立起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同時,這項偉大的社會變革要求全社會必須建立起現代國家觀念,凝聚起獨立自強的民族精神,為中國的崛起提供文化的支撐;現在的國際格局是一超多強,美日等列強一直在想方設法對中國進行遏制,並且已經從地理上完成了對中國的戰略包圍,中國如何衝破遏制與封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是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下面我們對上述體系作簡要闡述,首先介紹工業化以及工業強國的誕生,接著介紹中國工業體系建立的歷程,然後指明僅有工業體系不夠,還必須進一步實現農業等其他行業以及人口、文化等的工業化,也就是全面實現國家和社會的現代化。中國的改革開放為融入國際資本大循環而放棄自己的工業體系,甘於為西方做牛做馬,絕對是一種錯誤!此問題我們另文專門討論。1 工業革命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在全球橫行無忌,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擁有強大的大工業體系,而其他國家卻只是傳統的農業經濟,國力和軍事實力不在一個檔次上。大工業體系的建立過程稱為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生產力的根本變革。1.1 工業革命從18世紀80年代到以後的三代人里,一場史無前例的、意義深遠的革命在整個英格蘭展開。「從那時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英國工業革命標誌著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拉開了整個世界向工業化社會轉變的「現代化」帷幕。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使各國看到了振興的希望,紛紛變法圖強,從此以後,工業革命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展開,至今方興未艾。從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地球上就開始存在著兩類主要的文明: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當然中間還有很多過渡地帶,因為不同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不同,有的很高級而更多的甚至還沒有開始工業化。工業革命是近代工業化的實際開端,是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過渡的轉折點。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偉大飛躍,工業革命所建立起來的工業文明,成為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農業文明的終結者,它不僅從根本上提升了社會的生產力,創造出巨量的社會財富,而且從根本上變革了農業文明的所有方面,完成了社會的重大轉型。經濟、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會結構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無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所謂工業革命,其實是不同層次的統一,首先是產業和經濟革命,然後是社會革命,最後是文化革命。不能把工業革命僅僅當做是產業革命,而應當從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著眼來進行全面把握。事實上,如果沒有社會革命的支撐,工業革命不會最終完成。工業革命與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化互為表裡。實際上工業社會的一切都以工業大生產為基礎進行,一方面國家建立起關聯度極高、分工極為嚴密的產業體系,產生了大批的「自由勞動者」——產業工人(包括藍領和白領),同時工業化要求從業者有較高的教育,因此國家建立起完整而系統的國民教育體系,使得教育和職業訓練社會化。另一方面,國家作為大企業利益的集中體現,與經濟管理高度整合,管理能力和國家權力大大增強。如此一來,整個國家和社會高度組織化,就像一台巨大的機器,日夜不停地產生出令人生畏的能量。當前的文明研究將世界分為幾大文明圈,如基督教文明圈、儒家文明圈、印度文明圈、伊斯蘭文明圈之類,這種研究不是不正確也不是沒有價值,但這其實是對傳統文明的研究,基本上是對農業文明的劃分,不但不能對當今世界的發展格局給出清晰地說明,而且還很容易混淆人們的思想。而將社會發展階段劃分為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也過於機械,沒能抓住生產力這個根本。實際上對文明的劃分應該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按工業化水平來對人類社會進行劃分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最科學的,因為工業化是對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是生產力各要素中最具革命性要素的變革。可以用工業化水平作為唯一標準對全世界的國家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處於低端的是落後國家,處於高端的發達國家,處於最高端的國家曾經是大英帝國,而二戰以後到現在則是「大美帝國」。1.2 西方的工業化歷程18世紀中後期開始於英國的技術和經濟革命,轉移到了農業、畜牧業和工業,使英國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為資本主義現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使英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強國、殖民帝國和世界金融中心。1870年代以後,這一革命超出了英國,席捲歐洲大陸,並且叩響了北美和日本的大門,法德美日相繼實現工業化,成為發達國家。在世界所有國家(或地區)中,只有英國是「自發」地從傳統農業社會過渡到近代工業社會的。雖然任何國家(或地區)的近代工業化都離不開一定的外部影響,但是相對於其它任何國家(或地區)而言,只有英國的工業革命主要是在「自己完成的經濟循環」(笛福語)的基礎上發生的,從而帶有某種「自立性」的色彩。而其它國家(或地區)的近代工業化,則或多或少地要受到先行者(特別是英國)的影響,甚至是緊隨英國發生工業革命的法、德等國也不例外。至於更晚出現工業革命的國家(或地區),其近代工業化受先行者的影響就更為巨大和明顯。2 西方列強的誕生近代工業化的實質在於生產方式的根本變化,而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對英國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與工業化碰巧同步進行,互為表裡,但其他工業化國家未必一定要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例如前蘇聯和中國。工業化實際上是一個從發達的自然經濟向以礦物能為能源基礎的經濟的轉變,要成功地擺脫自然經濟的制約,一個國家需要越來越多地從礦藏而不是從農業產品中獲取原料,尤其是能夠大量開發煤鐵資源。英國的工業化雖然從紡織工業開始,但只有依靠了重工業的建立才最終完成了工業體系的建立。原因很簡單,各種工業產品所需要的原材料,要依賴於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而為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提供原料的上游產業是採礦業。礦物的探查、採掘,需要利用高技術和高技術機器設備,所以需要高技術的機械工業提供產業機器。高技術機械工業還為製造業和組裝業提供各種生產設備。實際上,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和以礦物能源為基礎的近代工業化,是以不同的方式和邏輯運作的。一般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化和以礦物能源大量開採使用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化,兩者之間並無必然關係。換句話說,即使是在英國,如果沒有煤鐵工業的重大發展,亞當·斯密時代的工業發展也並不會導致近代工業化。鍾慶先生在其大作《刷盤子,還是讀書》中為我們描述了各個國家對待工業體系的不同態度和方式,闡明了一個國家建立起工業的統治(例如日本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所必須付出的艱辛,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業化過程的內在規律。結合其它研究,我們可以在這裡稍微梳理一下,供關心祖國發展和未來的讀者們參考。2.1 產業體系現代工業必須結合成完整的體系才有意義,工業產品是各門類技術協調配合的結果,而不是某個部門的「獨角戲」。現代工業存在層次性,鋼鐵(冶金)、化工、機械、電子(機器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等重工業部門是整個體系的基幹。基幹產業提供的技術和工業母機滿足了絕大部分最終產品生產部門(輕工業及其他產業)的基本需求,其他工業部門只有以基幹產業的產品為基礎,才能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生活消費品(例如汽車、輪船、冰箱、彩電等),所以相對於基幹產業,其他工業部門只是根幹上長出的枝條而已。從產業上講,各個產業部門必須有非常好的組織協調性,並且能夠齊頭並進,分別突破,在不同的展現同步推動產業發展,共同實現技術進步。中國的體制改革,從農村的包產到戶,到國有企業自負盈虧,主要的路向是分散化,這些措施或許極大調動了個人牟利的積極性,提高了少數優質資產的收益率,但整個產業的組織協調性土崩瓦解了,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中國的基幹產業及其體系已經不得不被徹底放棄了。其實質還是在於用傳統的小農思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來解釋和理解工業化,結果使國家趨於瓦解,人民成為一盤散沙。工業體系需要大批懂科學懂技術的各層次人才,高層次的勞動者與高層次的勞動工具(機器)結合起來才能構成強大的生產力。科學人才、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用於人才再生產的教育體系其實是現代工業國家的脊樑,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但隨著我國正規製造業的萎縮和衰退,製造業各部門所需要的熟練技工、技術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需求下降,失業率急劇上升,大學生畢業即意味著失業。而外資企業的大部份所從事的是技術簡單、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生產。即使從事高技術產品生產,雖然進口的產品零部件之技術含量高,但在中國的加工裝配工藝的技術含量卻並不高。因此外資企業需要的勞動力大部份是低工資的非熟練工。目前的社會只需要高層管理者、高級官僚,和底層從事簡單機械勞動的人肉機器,不需要多少有知識有技術的中間管理者和工程師。社會收入兩極分化,社會結構與拉美及東亞諸國接近,中國又回到了歷史上的金字塔型社會結構。2.2 工業統治本質上看,工業化是國家的事業,因為私人資本既無興趣又無能力來對龐大的工業體系投資,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可能是從私人資本開始的,但是大工業都是國家投資的,工業體系最終都要實現國家化。國家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國家利益可以是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也可能是各階級利益的妥協,對工業化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大資產階級成為統治者是必然的,因為它們二者在利益上具有同一性,是相互選擇的結果。事實上,如果沒有代表大工業利益的大資產階級掌舵,資本主義國家未必會按工業化的要求來發展,因此有可能從根本上損害工業國家的利益。這其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英美國家資產階級政治的本質。2.3 產業保護基幹產業的建立、發展、壯大等需要長期的巨量的投資,而且必須保證連續性,在不斷的積累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必須在現有的產業和技術的基礎上才能去創造發明更高性能的新機器、新技術。沒有獨立的基幹產業和技術開發體系,任何先進技術也不會憑空產生。建立自己獨立的生產知識體系和基幹產業,需要大量的人材培訓,需要漫長的時間和資金,而且開始時做出的工業品質次價高,如果根據比較效益,則不如把資源和糧食運到工業化國家,然後用空船把外國的汽車運回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一步把持不住,試圖為外國打工換取技術和物資,就容易被拉入外國的工業體系,從工業基本標準到核心技術研發都走上殖民化道路,為外國打工的工業部門因為能夠從外國更強的基幹產業獲得資源和利潤,形成相對龐大的利益集團,最終主導國家的發展方向,數十年的辛苦會在數年內付之東流。一個把為外國的基幹產業做配套加工的國家,一個放棄了獨立的基幹產業的國家,即使有再大的雄心壯志,給技術人員再高的懸賞,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得不淪為外國大工業資本的殖民地。因此,為民族復興為己任的政府不但會悉心扶持本國工業發展,而且會從各方面進行保護,例如貿易保護。在本國的工業沒有足夠成熟時絕不放開市場,任由外資和技術打擊本國的民族產業。各個後發的工業強國在立國之初都實行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例如日本一直實行嚴格的外貿管制,尤其以技術引進為甚。日本企業引進技術需要特別申請,由外資審議會批准後才能獲得外匯和引進許可。這並不是為了節約外匯,而是著眼長遠,防止成套技術引進打擊國內的自主研發能力。日本制定了如下的審查基準:①只能促進不能損傷自主技術的發展;②技術導入不能使既存的產業秩序發生混亂;③技術導入不能使中小企業陷入困境;④技術導入的企業有其它相關技術和資金配套,能夠靈活使用導入的技術。3 中國的工業化3.1 工業化歷程從19世紀英國開始工業化算起,資本主義列強已經在世界上囂張了近200年。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在強敵環伺之下開始實施工業化,終於走上了夢寐以求的強國之路。建國伊始中國即在蘇聯的援助下展開工業化進程,抗美援朝之後的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即正式啟動。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用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在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初步實現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為此,投資必須優先集中在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然後才考慮農業和輕工業;在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係上,必須保證提高積累率來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然後才能適當考慮提高人民生活的消費需要。這個原則既是中國工業落後的國情所決定的,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工業化的共同道路。「一五」計劃即是照此安排的。但由於「大躍進」衝掉了「二五」計劃,造成了經濟困難局面,不得不暫時停止工業化進程,降低積累率,優先解決吃穿用問題。經過1962年至1965年的三年調整,經濟得到了較快恢復,1966年至1975年執行的「三五」、「四五」計劃,實際即承擔了完成工業化任務的後兩個五年計劃的任務。中國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一化三改」,即初步完成工業化以及初步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的工業化目標,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現代工業體系主要依賴於為其提供裝備的重工業,因此,經濟建設「重點是工業,工業中的重點是重工業」。蘇聯摸索出了一條快速實施趕超戰略的有效途徑。與英國工業革命從棉紡織業到運輸業再到機器製造業不同,蘇聯方式恰好顛倒了這一過程,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相對忽視生活資料的生產。中國在蘇聯的指導下,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方式,並採用計劃經濟體制統合全社會資源,在最短時間內奇蹟般地建立起獨立的現代工業體系,到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的機器設備自給率已達到80%。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思想指導下,中國以世界史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工業化,從而不僅使中國在短時間內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而且為中國取得一系列國防技術的重大突破提供了基礎,根本性地解決了民族生存這一近代史課題。從1949年前只能仿製漢陽造,經過20餘年的技術積累,到70年代末,中國已經擁有門類齊全的基礎產業以及各種尖端技術,具備複雜工程的設計與實施能力,例如代表工業最高水平的兩彈一星、大型噴氣客機以及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研製的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16位微型計算機77型機。到1978年,我國工業和農業總產值的比例構成,已經從1952年的43.1:56.9,變為75.2:24.8,可以說初步實行了國家工業化的目標(也有人認為1975年即已初步實現了工業化目標)。中國已經躋身先進國家行列。3.2 雁行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改變了以往封鎖戰略,主動地向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施產業與技術的下行性的梯次轉移,形成所謂雁行戰略。雁行戰略是戰後西方對發展中國家實施的新殖民主義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雁行戰略在理論上由20世紀30年代日本學者提出的「雁行模式」演繹而來。雁行模式最早是1932年日本學者赤松要提出的。赤松要認為這一模式表現為:後進國最初從先進國輸入工業品,然後建立自己的工廠進行生產,以滿足國內需要,最後不僅可供出口,而且後來居上,可能取代過去的領頭雁的地位。上述過程繪成圖像,猶如雁群列陣飛行,故以名之。赤松要以棉紗、棉布代表消費品工業,以棉紡織機械代表生產資料工業,並以過去半個世紀世界棉紡織工業的經驗證明二者均沿此軌跡發展,不過前後有一段時滯而已。「雁行戰略」的實質是國際交換中的壟斷。即在資本的國際循環中「中心」與「外圍」交換的高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出售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時,實行賣方壟斷,並造成發展中國家無法實施技術上「進口替代」,進而形成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附。雁行戰略使當代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經濟依附關係日益轉化為一種技術型的經濟依附關係。雁行戰略造成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在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上的依附關係:產業和技術不斷的下行性的梯次轉移,對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抑制其產業的自主性成長,抑制甚至摧毀其自主性的基礎科研系統、技術開發系統,甚至國民教育系統。西方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開發某種技術沒有成功之前仍然向其封鎖該技術,或只向其出口製成品而不進行技術的轉讓。而一旦發展中國家自主開發這項技術成功,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就會適時地進行技術轉讓,趁其尚未商業化之機,實施「半渡而擊」。 不斷的下行性的梯次轉移結果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的科研系統與技術開發產業面臨投資無回報,研究無成果,開發無市場的「三無」尷尬局面。久而久之,發展中國家的科研與技術開發系統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結果使發展中國家在雁行模式中永遠也不可能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而被束縛於國際垂直分工體系的底部。  相反的,雁行戰略的實施,卻為發達國家創造了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空間與條件,不斷地刺激和促進發達國家提高其資本的有機構成,並減緩由於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而帶來的傳統的產業結構的內部矛盾。使發達國家總是處於「領頭雁」的地位,將發達與不發達相對地固定下來。在資本的國際循環中「中心」與「外圍」交換的另一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購買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時,又形成了另一種壟斷——買方壟斷,即壟斷低價。這種買方壟斷的形成主要是西方國家在戰後實施的「糧食戰略」和「石油戰略」的結果。西方國家在戰後為了適應新的歷史條件,採取新殖民主義的手段以繼續維持其對世界的統治。西方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選擇了發展戰略農業等重要步驟,使少數幾個西方國家控制了世界糧食市場,同時西方國家通過政治、經濟的多種手段控制了世界石油市場。在此基礎上,西方國家通過壓低糧食和石油——兩種戰略性資源在世界市場上價格的手段,達到控制世界初級產品市場價格總水平的目的,使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不斷受損與惡化。上述的雙向壟斷,構成了當代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壟斷機制,這是維繫當代西方國家全球化的利潤、經濟剩餘轉移的基本條件。西方的富裕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3.3 趕超戰略社會主義與工業化是兩個問題,中國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工業化而不是單純的社會主義,不是說實行了社會主義以後中國就具有了強大的實力,沒有強大的工業體系中國連生存都困難,更談不上富強和發達了!實際上中國的發展方式是社會主義的工業化,也就是以全民或者國家的力量實現國民經濟的工業化,因此中國國家發展目標的完整表述是建設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強國。中國目前只處於工業化的初級階段,只強調社會主義而忽視工業化將給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中國必須樹立「工業立國」的理念,要堅定不移的建設和壯大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尤其是作為工業體系基幹的重工業體系不但要保護而且要優先發展。19世紀的美國和德國是這樣,20世紀的日本是這樣,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也是這樣。中國應該在發展壯大自己的工業體系的基礎上以工業優勢參與國際競爭,而不是以人力資本的所謂比較優勢進入國際資本大循環的低端和外圍,對外開放必須本著發展本國工業的目的實現有限度的開放,通過適當的引進、消化和吸收來提高自身的工業水平,而不應任由國外的大資本吞併和打垮民族的工業體系!現在中國的工業體系已經面臨徹底崩潰的危險,這是中國以所謂比較優勢融入國際資本大循環的惡果!比較優勢戰略帶來了暫時的、表面的繁榮,但最終必將葬送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德國以及美國等後發的工業化國家,為了國家的富強,明確提出了「趕超戰略」構想而不是什麼比較優勢戰略。早在1791年(比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更早),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向美國眾議院提交的《關於製造商問題的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一國的獨立與安全繫於製造業,因此,不管比較利益原則指向哪個方向,必須優先發展製造業。德國19世紀的著名經濟學家李斯特的思想,開了後來所謂「產業政策」的先河(其思想形成於美國)。他明確地反對英國的自由貿易思想,指出這只不過是發達的英國妄圖永遠維持其霸主地位的一種宣傳。正如薩繆爾森所指出的那樣,德國與美國當時的這種經濟思想,與它們當時處於相對不發達的地位有關。不同的經濟思想,反映了不同的國家利益。熟知鴉片戰爭的中國人卻很少知道,1840年左右的中國,就產量而言,仍舊佔有世界領先地位,然而,在決定性的產業技術方面,中國落後了:「歐洲因為擁有先進的技術——包括蒸汽機和工作母機等——而在經濟和軍事上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正是因為在決定性的產業技術方面落後了,中國才首先是遭受軍事失敗,隨後是經濟上的一落千丈,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拉丁美洲國家自立國以來的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其經濟的主要特徵一直是專業化於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礦出口外向型經濟,然而,這卻使得這些國家一直擺脫不了貧窮、落後、兩極分化的局面。這充分說明,國家安全與經濟潛力並不僅僅體現在一時的數量上,它更主要的是植根於質量,即你有什麼樣的經濟結構和產業技術結構。考慮到國際環境,考慮到國家安全與長遠發展,中國必須實行趕超戰略而不是比較優勢戰略,即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行比較優勢戰略也要為趕超戰略服務。實施趕超戰略當然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就是由於產品和要素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背離市場而帶來的當下的經濟效益上的損失。然而,我們不應忘記,這些代價是一個大國為了其長遠的生存與繁榮而必須付出的代價,是長期投資。如果我們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那麼,我們將在其他方面付出更為昂貴的代價——喪權辱國、落後挨打——自1840年以來中國一直在支付這種代價——而且如此一來中國將不再有翻身的機會,將會永遠的沉淪下去。科學技術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力量,在古代,生產實踐是科學技術的主要源泉,生產和技術的關係更為密切,結構模式為「生產一技術一科學」;近代以來,科學實驗成為科學發展的主要源泉,科學和技術的關係愈益密切,而且科學往往走在技術的前面,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於是結構模式逐漸變為「科學一技術一生產」;到了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已形成「科學一技術一生產」三位一體化的雙向、動態結構模式,體現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發展(開發)三者相互聯繫與相互配合的密切關係。現代科學技術活動過程基本上是從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技術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研究、工程科學研究到工程實施,直到投產和推廣的過程。整個過程同社會經濟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繫。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的發展歷程,特別是當代後進國家和地區的追趕現代化,向我們展示了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內在密切聯繫。科學技術的發展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繫。歷史上,世界科學中心的轉移路線和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路線大體上是一致的,呈現出正相關,前者是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後者是英國—德國—美國。在兩次工業革命之後,出現了兩次後進國追趕先行國的成功範例:第一次是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美國經濟起飛花了大約半個世紀時間追上英國。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經濟起飛,經過大約40年的時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國。美國是當今世界頭號強國,綜合實力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究其原因,雖然不乏得天獨厚、真正的地大物博以及歷史機遇等內在和外在的條件,但是,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強調創新顯然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因素。美國從建國之日起就注重科學技術和教育,到19世紀中葉已經結束了照搬歐洲技術的歷史,在工業技術上開始走上了自主創新之路,在19世紀末所有的州都已經頒布了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進入20世紀,美國的研發經費迅速增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經成為世界頭號科學技術和教育強國。日本之所以能從一個資源貧乏、土地狹小的海島國家發展成為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的國家,科學技術和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沒。從明治維新之後的「教育立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貿易立國」、「技術立國」,再到20世紀80年代後提出「科學技術立國」,可見「科技興國」是其發展的基本軌跡。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不能靠比較優勢,而是靠整個工業體系以及整個工業化了的社會系統,要提高社會全系統的競爭力,就必須建設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多層次、全方位地開發和培育國家競爭優勢。國家創新體系是在全球競爭的戰略高度上形成的戰略體系,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國家創新體系理解為一種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大戰略」。4 農業工業化工業化不僅僅是建立起大工業體系,而且是社會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是從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向大機器生產方式的轉變,所以是一個標誌經濟發展階段特徵的概念。農業工業化是工業體系在農業生產各環節的延伸,是國家工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經階段,同時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農業的工業化是指用現代工業提供的技術和設備裝備農業,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經營農業,將農產品加工業和部分種養業集中化、規模化、集約化,實施全程標準化運營,以創造較高的綜合生產力。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種養業與採掘業一樣只是提供工業原材料,後續還可以進行多層次的深加工,從而形成一條產業鏈。這一產業鏈需要龐大的保障和服務體系,包括種子、化肥、農機等的生產供應體系、流通體系以及科技、培訓、信息等服務體系等,所有這些整合為以種養業的機械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相對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在實現形式上表現為生產的專業化、布局的區域化、經營的一體化、服務的社會化和管理的企業化。完整農工業產業體系的建立過程就是農業的產業化。從已經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發展軌跡來看,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實現現代化,一般都是先從農業、農村取得資金,農產品、農產工業原料,大辦工廠、企業發展工業;而與此同時,農村的勞動力就大批進入工廠,工廠一般都建在交通要道,工廠聚集起來了,商業、服務業發展起來了,城市也就興起了,大批農業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所以工業化、城市化是同步的。等到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農業,用現代化的農業生產資料(農機、化肥、農藥)武裝農業,使農業現代化。與此同時,農村的農民已經成為少數了,在市場的作用下(有些是在政府干預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的收入也逐步提高,接近(有的還高於)城市居民收入的水平。待城市工業發展了,國家財政雄厚了,再反哺農村,對農村進行道路、水利、電力、電訊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村也現代化起來,實現城鄉一體化。例如美國能夠在獨立後的一百年內就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行列,走的就是協調發展的道路。在美國工業化的過程中,一方面長期實行高關稅政策,保護本國的製造業成長;另一方面對全國範圍內的交通運輸網路等實行持續投入,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基礎設施和內部投資,造就了龐大而深遠的經濟腹地,使國內產業鏈自然地發展延伸,形成了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據胡東升介紹,西方發達國家雖然有發達的工業,但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既不是汽車製造業,也不是石油、鋼鐵業或者時尚的IT產業,而是食品工業。食品工業的產值占這些國家國民經濟總產值的2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產業。美國、法國、日本全部如此。二戰以後,發達國家的農產業繼續向縱深發展,已由傳統的資源依附型轉化為智能依附型的高效率、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現代產業,農業一體化是50年代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新現象。所謂農業一體化是在生產專業化和協調基礎上,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企業方式把與農業相關的工業、商業、金融和科技等部門與政府緊密聯繫在一起,通過市場功能主體與市場管理主體相關環節的聯合,對農業產供銷、農工商實行聯合經營,增強整體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一個緊密聯繫、高度協調分工體系。生產專業化是農業產業化或一體化經營的重要成因和主要特徵之一,包括區域專業化、部門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等,由專業化帶動形成的區域經濟、產業支柱群、農產品商品基地,為農業產業化、一體化經營奠定了穩定的基礎。反之,一體化經營又促進了生產專業化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被許多經濟發達國家證明了的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途徑。中國搞農業現代化已經半個多世紀了,毛澤東1960年就曾提出,要通過15-20年時間,使中國農業進入現代化。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農業仍然是手工耕作、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距離現代農業還很遙遠。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標誌,現代農業發達國家都在2-3:1的水平。我國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值在0.3-0.4:1之間,其中西部地區僅為0.18:1,遠低於發達國家。事實上中國對於農業發展的認識一直沒有上升到工業化和產業化的層次,生產方式和經營觀念拘泥於傳統的小農經濟,手工生產基礎上的、以家庭經營為主體的承包責任制被奉若神明,堅持××年不變。這種社會主義是小農經濟基礎上的社會主義而不是工業化大生產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在生產方式上是非常落後的。家庭承包責任制把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分戶經營,整塊土地被分割成許多小塊,農民沿用傳統手工工具勞動,機械化大生產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戶經營的土地面積在0.5公頃以下,而世界上中等收入以上的國家平均每個生產單位的面積是76.5公頃。超小規模的家庭經營使中國農村經濟帶有濃厚的小農經濟色彩,使中國的農業生產長期滯留在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階段,經濟效率低下,經濟基礎脆弱,農產品成本過高,缺乏市場競爭力。隨著中國加入WTO,外國農產品憑藉其價格優勢和質量優勢大舉入侵,中國農業將由於自身的低效率而受到強烈衝擊,面臨更大的挑戰。所以,家庭承包責任制亟需改革,如果再一味堅持承包責任制將會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事實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改革的只是人民公社這種不適合手工勞動的生產關係,而不是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由於認識不清以及利益爭奪,近幾年來,一些地方在落實農戶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的政策時,有意無意地把穩定土地承包制與引導農民發展專業化合作對立起來,不敢或不善於引導農戶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經營。有些地方在落實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的政策中,否定了以往組織農戶進行規模經營與專業化經營的有效形式,不再引導農民在自願基礎上實行相對集中的連片商品基地開發。現在,不少地方的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形同虛設,鄉鎮政府和村民組織只管徵兵、計劃生育和社會治安等社會事務,過去為農戶生產經營提供組織、協調、服務的職能全然不見了,「雙層經營」只剩下了農戶的單層經營。這種狀態,必然拖慢我國農業的專業化、社會化進程。中國農業的根本變革只能是工業化和產業化,而農業工業化以農地的集中和規模經營為前提,所以中國必須進行農地改革,為農地的規模化經營和大機器的應用創造條件。5 經濟協調工業社會的國民經濟有著嚴密的分工,是一個多部門、多層次的嚴整體系,國民經濟產業部門的構成成分、比例以及各產業之間的關聯稱為產業結構,不同產業部門內部也存在自己的產業結構。顯然,工業社會不能只有工業,還必須存在農業和第三產業等,並且各部門必須協調配合、同步提升。中國從建國之初到六七十年代已經基本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國民經濟體系還很不協調,例如農業還沒有工業化(農業的工業化是指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而不是成為工業),工業本身則是重工業過重而輕工業過輕,第三產業基本沒有,等等。這些其實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要解決的問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當前的經濟繁榮並不是因為改革推翻了過去的經濟成果,而只是在其基礎上按照工業社會國民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繼續發展而已。事實上沒有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強大基礎,改革從何談起?中國的繁榮又從何而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以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農業、第三產業和能源、交通、通信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的矛盾為戰略方向,有關國民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和資源的配置等向「瓶頸」部門傾斜,帶動了國民經濟的成長,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產業比例嚴重失調、「瓶頸」產業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矛盾已得到較大的緩解,但是目前中國在產業結構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嚴重問題,例如「三農」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基礎設施發展嚴重不足、加工工業水平低,技術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地區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而且不規範等。因此中國亟需對產業結構進行持續調整,努力構建一種以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新格局,實現可持續發展。2005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決定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和支持發展先進生產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後生產能力,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次會議確定了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八個重點:一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二是加強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三是大力發展先進位造業,發揮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四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強對經濟增長全局的帶動作用;五是促進服務業全面快速發展,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六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七是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八是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6 國民教育與人的現代化現代化不僅是國家和社會的現代化,更是人口的現代化。實際上沒有人口的現代化,國家和社會的現代化也將無從談起。人口現代化最重要的就是國民教育,國民教育既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民族騰飛的翅膀。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太多,除了要繼續厲行計劃生育政策外,必須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國民素質,使自然人口轉化為人力資源,從而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實際上,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的第一資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主要決定於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包括人口的數量與質量,對一個國家來說就是國民的數量與質量。國民質量即國民素質在人力資源中無疑起著主導作用,而且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這種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從這個角度講,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簡單是人多的問題,更本質的是人的素質問題。試想如果中國十三億人口有十億大學生,那麼中國的國力一定可以迅速超日趕美。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工業化的認識還很膚淺,以為只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就可以把現代化「干」出來。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國民素質對社會發展的根本制約作用(或者說根本決定作用)逐漸凸現出來。我國一直實行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型增長模式,這種模式不但資源消耗量巨大,而且勞動生產率低下,根本不可能與發達國家的極高生產率的集約型發展相提並論。傳統的小農生產是一種簡單的生產,對一個勞動者的主要要求是體力強健、精力充沛,如果一個人擁有強健的體魄,即使沒有受過任何系統的教育而只依賴於生產生活中的言傳身教,他也會很快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力。但是現代大工業是高度分工、高度專業化且關聯性極強的生產,一方面機器設備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的發明、設計和生產各種機器設備。機器力的使用大大增加,而機械本身的複雜程度和智能程度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從業者的素質要求也是與日俱增,例如數控車床的使用需要操作者具有紮實的機械、計算機、金屬加工等的知識,熟練掌握至少需要一千個小時的專門學習,這還不包括他的基礎教育。實際上,發達國家都是非常重視國民教育的,並且都有非常明確的認識,認為如果沒有教育的支撐,國家的繁榮興旺將無從談起。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彈丸小國,能夠迅速實現工業化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令世界側目,其根本的秘密就是教育。「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進行了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對社會和經濟發展起了重大作用。第一次是1868年「明治維新」後提倡實行「新教育」,以求「培育健全國民、建設現代國家」。這次教育改革是在「富國強兵」的口號下由明治政府倡導進行的。其目的在於模仿西方教育經驗,建立日本的近代教育體系。教育的投入對國民素質和國力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在隨後的兩次侵略戰爭中(即1894年的中日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都獲得了全勝,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此次戰勝之功,歸於小學教育」。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向日本賠白銀二億兩,日本把這筆巨款用來辦教育。當時的明治天皇說:「這筆錢一分也不許瞎花掉,全部用來辦教育、辦小學,就是最偏僻的農村也要辦一所像樣的小學。」 明治維新和新教育改革使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躍而成為世界強國,順利實現了自己的強國之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基本成為一個廢墟,除了人之外幾乎一無所有。怎樣來恢復和建設國家?教育家們提出首先要恢復和重建國家的教育,讓孩子們讀書學習。他們認為:「要使日本復興,除教育以外別無它途。我們由於進行戰爭而使國家荒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留給子孫後代,但是至少希望他們受到卓越的教育。」有些人深刻地指出:不考慮立即著手恢復教育是不行的,因為若干年後,國家沒有懂文化的科學人才,就無法恢復經濟建設,培養人才是一個周期很長的過程,沒有20年的時間是拿不出合格人才的,而缺乏這種預見,不及早做出準備,終歸要吃虧。他們說,即使吃不飽肚子,也要勒緊褲帶把教育事業辦起來。政府沒有資金,可由民間集資相助,先把小學恢復起來。教育家們的呼籲得到社會的響應,人們節衣縮食籌集資金,在廢墟上因陋就簡地重建了學校,許多教師找出他們保存下來的課本和資料義務教起課來。日本政府在經濟處於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於1947年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把義務教育的年限由6年延為9年。二次大戰後,世界進入了第三次技術革命時期,而日本的技術水平卻嚴重落後於歐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從抓教育、提高勞動力素質人手。他們非常重視初等、中等教育階段的產業教育和理科教育,先後於1951年和1953年分別制定了「產業教育振興法」和「理科教育振興法」。制定「產業教育振興法」的目的,是通過產業教育使學生確立正確的勞動態度,獲得產業技術知識,並養成其發明創造的本領。根據這一法律,日本逐步完善了高中產業教育的設施和設備。制定「理科教育振興法」的目的,是通過理科教育,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養成科學態度,並培養他們發明創造能力。60年代以來,經過20多年的經濟恢復和建設,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再次順利崛起,進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編輯員:china028凡轉載本站文章請註明:轉自「學說連線」http://www.xslx.com
推薦閱讀:

文明沒有國界
**中華《河圖洛書》文明一易智慧數序**
豆瓣9.4,BBC又出一部口碑炸裂的藝術紀錄片。
ISIS有可能摧毀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嗎?
人類認知進化來自外部環境和方法論形成的自指系統

TAG:中國 | 工業 | 文明 | 工業化 |